第一篇:文稿起草与文学创作
文稿起草与文学创作
虽然我们在讲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时,在外在形式上把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划为文学类文本,把应用类文体如传记、新闻、报告、各种公文等划为实用类文本,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很难、也无必要完全将二者区别划分开来。因为文学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而以实用为主旨的说明描述,即便是有意回避,也会隐约带出作者的情感,也就包含了文学性,也就不能将其排除在文学之外。
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本职岗位上运用文学、享受文学,用文学带动工作水平的提高,用文学审视人生、修养身心,有着自我陶醉式的体验感悟,虽不敢算作“文人”,也可以称作“文友”。这种实践和感悟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
在文稿起草中有意融入文学因素,在恪守公文规范的前提下,用文学的浸润增强其感召力、吸引力,使枯燥冷硬的公文语言活泼起来。
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进入机关便与文稿起草结了缘,成为“写材料”的人。这自然不能称之为文学创作,不能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感受来工作,那样准会闹出笑话。一般初次接触此项工作的人最容易在这一点上犯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调整,迈过了这道坎儿,就基本上迈上了工作的第二个台阶了。文稿起草体现的是集体的、组织的或者说是领导者个人的思想和意图,起草者首先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意图,准确地领会和表达意图。在这一阶段掌握基本的、相对固定的一些要求,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在这个平台上体会、理解,逐步形成符合规范的又有自己特点的路子,才可说是进入了门道。如果再向前进,则就需要融入文学的功效了,这就涉及到了文学的实用性问题。这是在掌握情况、吃透精神、理解意图、适度超越等艰苦的工作到位之后,才能着手展开的一个动作,如同给一盘即将出锅的菜肴添加作料,需要用量适度,需要掌握火候,简言之就是在“润色”。过火了味重菜焦、矫揉造作,过轻了寡淡不及、索然无味,也可惜了前面所做的努力。所以我们说文章需要反复修改,需要认真推敲,修改、推敲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主要包括文学功底在内的写作能力。这些年来,我起草完成的领导讲话、经验总结、工作报告等,自己也说不清有几百篇了,每一篇都需要付出极大心血。我曾经用一个多月时间,起草了一份重要会议的报告,引起热烈反响,被称为“近年来最好的工作报告”,赢得了不少的赞誉。那时的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主要领导,说得出格一点,这实质上是自己写出的东西得到领导满意和广泛好评的主要条件。我还写过一篇反映一个农村班子团结进取创造业绩的报告文学,一万多字,发表在《娘子关》上,文学色彩的要求就比熟悉的公文写作重了许多。反映本部门一位普通工作人员事迹的人物通讯《“打杂”之中天地宽》被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刊发后,我对公文与文学关系的认识大大深化。
我们这些机关中“写材料”的人,对那些具有鲜明特色、社会反响好的领导讲话及文件报告,总要认真学习研究,力求从中得到更多教益。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讲话独具特色,严肃的语言中透射着活泼,恰如其分地引用典故、格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时常迸射出文学的火花,极少见到难以忍受的官腔。尽管他已经退休,他的讲话文稿一直为我们所推崇。当然,与身边的“高手”共同起草文稿,哪怕是他们把你下功夫写好的一个稿子完全否定,那也是得到他们“真传”的最好机会,这个机会不一定人人都可得到。
挖掘文学的实用性作用,并非是简单地做加减法,硬生生地加入作料,而是浑然天成,不露痕迹,天衣无缝,使作品具有独特风味。文学创作的最高标准自然,文稿起草的最高标准应该也是自然。因为自然比较真实,但又很难表述出来,这确实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要把文稿写活泼,在规定的框架内,用简练优美的文字增添文采,使其熠熠生辉,放射出瑰丽的色彩,这应该是另一层次的文学创作。
通过不懈的创作耕耘,从亲身经历中感悟社会,探索人生真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挖掘文学对人的修养功能。
参加工作30多年,年龄也超过了半百,猛然发现离退休已不到10年了,需要归纳总结一些东西,需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参与和体味更多的活动。这样,自己熟悉和热爱的文学就成了称手的工具。2008年举全国之力承办奥运会,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激发了我强烈的写作欲望。这一年,我写的《关于“吃”的记忆》通过亲身经历的事情,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获得全市征稿一等奖。《我的工龄三十年》通过自己参加工作后分别在学校、区级机关和市级机关三个十年的亲身感受,反映了我淋浴着改革开放春风锻炼成长的自豪和信念,获得市政协征文一等奖。我还写了《包场看电影》征文,也在全市获了奖。《三十年前的冬季》则是运用诗歌的形式,在铿锵的回忆和感叹中,赞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好评。这一年汶川大地震后,我饱含深情创作了诗歌《为人师表德昭千秋》,表达了对在抢救学生中英勇牺牲的5位人民老师的敬意和怀念。
每写一篇回忆性、纪实性的文章,总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当作从曾经有过的挫折和教训中找寻启迪的重要过程,以便能够校正生活的航标,使自己今后的路子走得更加坚实、坚定。每写一篇文章,往往是一个偶尔的因素就确定了想写的内容,然后便是较长时间的酝酿思考,一旦时间充裕,就立即下手动笔,把自己的精力封闭起来,集中时间拿出初稿,再慢慢修改润色。写完后,感觉是记录了一段正在或者已经淡漠的历史,加固了一个应当留住的记忆,心上便轻松了许多。2009年,我写了《创业进取的岁月》,反映了我曾经做过的10年老师生涯。《生日》、《责任》是我自己及家人过生日时的描述和感叹。还有《聚会》、《老爷“南巡”》、《那位美丽的大姐》,《了望那根标杆》、《雪之三弄》、《镜头中的阳泉更加美丽》,《雪之三弄》都是生活中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三个“没想到” 一生统战情》在《中国统一战线》登载。《哦,童年》则是以轻松欢快的笔调记录的十段童年故事,公开发表后着实让我们当年的那些“小伙伴”们兴奋了一段时间。《老师你好》回忆了我在学生时代以及参加工作初期将近30位老师对我的教诲,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敬意。
要让文章成为文学作品,成为别人能看、爱看并且能留下印象的文字,那就必须有真挚的感情,首先要感动自己,不能无病呻吟。这个功夫的深浅主要看作者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实际生活中即使一件很平常的事,如果要讲给别人,效果会因人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的差异而大相径庭。讲得兴趣盎然、起伏跌宕者,必然有较好的文学功底,这种功底不一定是读书多就能具备;讲得昏昏欲睡、味同嚼蜡者,也不一定就是文化程度差。要下苦功夫,还要有悟性。几十年做文字工作,服务和接触领导同志,受到他们高层次的人品、能力、修养的感染和熏陶,确实使我获益匪浅,也使我的文章添加了灵气。
在机关工作,而且做文字稿件工作相对多一些,时常会听到一些溢美之词,如“你是秀才”,“文章写得不错”,“又看到你的作品了”。然而,连续多年一直听到这样的话,似乎就发现了另外的意思——“除了写点文章,其他方面你不行!”我的同行中有发表了不少优秀作品的领导就受到了这样的评价。之后我便消沉沮丧,有意要疏远文字,强化“其他方面”。时间再长,冷静下来,发现有些上当。机关工作中,文字水平是基本功,文学修养显示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更是提高“其他方面”的总纲。有了这样的醒悟,方向更加明确,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更加注重读书学习,注重研究探索,更加用心从事练笔和文学创作。这三年来,除了处理日常工作文稿,我还细心编辑《阳泉统一战线》刊物,创作了20多篇散文、诗歌,大都在《阳泉晚报》、《娘子关》发表,与此相应的是我在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了新的长进。
这条路子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这是成为学习型干部的要求,也是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
第二篇:文稿起草心得体会
文稿起草“三台阶”
文稿是领导行使职能、推动工作、实时决策的重要载体。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文稿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文稿起草工作,潜心钻研,精心打磨,使之成为“专攻术业”和“立身之本”。
“夯基垒台”——善于领会
文稿实质上是一种表达领导思想感情、体现领导工作个性、展示领导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文稿起草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所服务的领导是否认可和满意。因此,起草文稿必须要把准确领会和体现领导意图特别是工作意图作为先决条件,这样才能把握住文稿的主旨和基调,把握住行文的重点和方向。这一点上,除了主动询问以外,我们还可以仔细研读领导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文章,特别是一些能够体现领导思想和要求的发言稿、调研报告等,加以消化、归纳、提炼,用心揣摩领导习惯的立意角度和工作思路,与领导保持“同频共振”,想领导所想之事,谋领导所谋之策,言领导所言之语,这样才能为文稿起草打下坚固的基石,促使文稿内容与领导意图有效对接。
“立柱架梁”——勤于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工作往往是厚积薄发,文字工作尤其如此。要提高文稿起草的水平,就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平时的积累,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库。一方面要专攻各项理论方针政策,对于文稿来说,理论是灵魂,政策是生命,只有拔高政治站位,才能在谋篇布局上有高度、有深度,确保起草的文稿有指导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要博通经典文章、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有意识的摘录一些精辟深刻、发人深省、集思广益的文章。只有积淀足够的文化底蕴,才能在遣词造句时有新意、有特色,增加文稿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积累知识不等同于堆积,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整理、思考的过程,最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的日积月累,才能真正的实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添砖加瓦”——精于推敲
好文章都是反复推敲修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一篇初稿完成后,往往很多东西还比较粗,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完善。一是要审视思想上有没有问题,主题是否鲜明,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措施部署是否符合实际;二是要推敲层次是否清晰明了,各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的论证是否严密,架构是否合乎逻辑,段落间是否衔接紧凑,开头结尾是否遥相呼应;三是要斟酌语言是否精确,文字上不出纰漏,是对一篇文稿的基本要求。要确保没有语病和错别字,标点符号也尽量不要出现错用。修改文稿可以采用一个人阅读,其他人当听众的方式,一旦发现读着不顺口、听着不舒服、表述不妥当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修改,力求达到文句干净、文笔生动的效果。同时还要广泛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凝聚众人的智慧,才能形成一篇过硬的文稿。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草心”。文稿起草工作是一种单调枯燥的工作,也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自古就有“文可定国”之道。“文”能出思想、出成果、出风采,能展现巨大的精神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策,真正成为领导的“智囊”。
第三篇:浅谈如何做好文稿起草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文稿起草工作
□东方煜晓
如何做好文字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一、勤于学习,提高素质。文字工作政策性强、理论性强、业务性强、涉及面广,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1、养成学习的习惯。学习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向报刊学习、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同志学习、向群众学习等。对于一些重要内容,要进行研究的学习。
2、打牢理论功底。文字秘书更应该努力学习,始终站在理论前沿,坚定政治方向,紧跟时代步伐。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学习是长期的、持续的、永恒的,要深入钻研、融会贯通,不能流于形式、浅尝辄止。
3、精通专业知识。对秘书学以及办公室各项业务知识,要了如指掌,这是做好文字工作最起码的前提。
4、了解一点文学常识。文字工作与文学创作具有互补性。文秘人员的文学修养决定着文秘写作的深度和穿透力,影响着文秘写作的效率,有助于增强文秘人员的创造力等。毛泽东的田家英中学时代即用此笔名在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书评等,引起成都文坛的注意。在延安时,曾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鞭挞国民党专制的文章《从侯方域说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经胡乔木推荐正式做
毛泽东的秘书。
二、善于积累,占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平时不注意收集材料,那么在做起文章来就难以得心应手。
1、学会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经常留意所见、所闻并记录下来,特别是注意记录领导的言论。
2、学会分类。对各种材料进行归纳、分类。如按体裁可分为正式公文、日用公文、专用公文等;按内容可分为纪检、组织、宣传、政法、农林、水利、文教等,然后立档备查。
3、学会“剪辑”。经常从报刊上裁剪一些有用的文章,以备后用。
4、学会“上网”。利用现代媒体,查阅、下载、存储资料等。如台海形势报告会主持词的撰写。
5、学会“征集”。采取调研、开座谈会等形式,有目的的掌握有关材料。
三、精于构思,谋篇布局。只有肯动脑筋,才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体现在公文写作上,除了立意正确外,一般要做到“一个清晰、四个符合”。
“一个清晰”,就是思路清晰。在下笔之前拟就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特别是篇幅较长的文稿,更要编写出非常具体的提纲。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养成在写作前编写提纲的好习惯,拟定出一级、二级标题,甚至拟定出三级标题。
“四个符合”:
1、符合上级精神。不管是起草文件,还是起草讲话稿,一定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并与上级的政策、文件、会议、领导言论等精神保持一致,不能背离,更不能歪曲。
2、符合实际情况。各地各单位基本情况不同,在执行上级政策时,采取的具体措施也会有所差异。对上级精神,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不能不切实际的盲目照搬照抄。
3、符合领导意图。构思的标准很多,重要的一条就是符合领导的意图。为此,我们要做到“平时我学领导,写前我问领导,写时我是领导”。起草文稿前,要尽量多的了解领导的思路、想法、语言风格等,明白领导想讲什么、怎么讲,想突出什么、强调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重要的文稿事先可约请领导谈谈思路和要求。
4、符合受众口味。无论是拟写文件,还是起草大会报告,都要看对象(听众或读者)。比如,在种类研讨会上,发言稿可以理论性强一些、逻辑性强一些,如果会议召开到村一级,就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做到深入浅出。
四、敢于创新,锻造精品。包括内容和形式两大创新,具体包括:
1、主题要新。比如,在农村工作会议上,部门领导、分管领导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已讲得很多了,主要领导还讲什么?经过征求领导意见,他的讲话主要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大致思路是:农民收入的现状,收入减缓的原因和不利影响,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等,效果较好。
2、思路要新。要在层次上做到清晰,我的体会之一,是要学会概括和提炼,如信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主动出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再比如劳务输出工作思路是“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搞好报务,引导创业”。
3、提法要新。观点要新颖、独到。如政法委“月五筹资法”、“值十防范法”等治安防范办法和“每人每天一分钱,家家户户保平安”提法就很好。
4、结构要新。比如总结工作时,不一定都是按照经济社会工作的顺序拟写标题,可以用实现了“五个增长”、推进了“四项改革”、解决了“一个历史性课题”、做到了“五个加强”等进行表述。
5、角度要新。如组织工作会议“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节,是从要破除本位主义的政绩观、形式主义的政绩观、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单项出彩的政绩观、消极无为的政绩观等五个方面,进行反面论述,角度新颖。
6、语言要新。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在适当的地方,可以进行修饰。如“精神文明建设绝不是软任务”说法,简洁明了。
7、标题要新。如《计生工作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文,可拟写这样四个小标题:变高压政策为优惠政策;变管理为主为服务为主;变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变要我计生为我要计生。再如一次计生现场会上的讲话,在总结工作措施时,是这样写的:超前抓、抓超前,基层抓、抓基层,重点抓、抓重点,示范抓、抓示范,合力抓、抓合力等,运用回环辞格,比较新鲜。
第四篇:办公室文稿起草经验交流材料
办公室文稿起草经验交流材料
文稿起草是党委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政务服务的主要形式,更是以智辅政的具体体现。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稿起草工作,必须切实解决好文稿立意不高、内容不实、文风不新、队伍不强的问题,不断提高文稿内容的“贴近度”和领导的“满意度”,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一、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切实解决“立意不高”的问题
党章规定:“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中的“总揽全局”,就是要求党委立足全党工作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好政治方向、决策重大问题、安排重要人事、开展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领导群众组织,形成工作合力,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协调各方”,就是要求党委从推进全局工作的需要出发,统筹协调好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纪检和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党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核心枢纽部门,在为党委服务中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工作,特别是在文稿起草中更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度重视文稿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注意从全局的高度、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问题,力求文稿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把方向、议大事、谋全局的原则,体现从宏观思考问题、指导实践的要求。具体应从三个方面把握高度。一是善于从中央和省、市的精神中把握高度。文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文稿写作的一条重大政治原则。因此,在文稿起草时,要及时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带有全局性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把握实质,掌握要点,加以运用。二是善于从领导的角度上把握高度。文稿是“代领导立言”。“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想领导所想之事,谋领导所谋之策,言领导所言之语,这是起草领导讲话的一条基本准则。文稿起草时,要注意“换位思考”,把领导的“关注点”作为思考问题的“着力点”,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加以阐述,达到参谋思维与领导思维的“同频共振”。三是善于从先进的经验中寻求高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地区之所以先进,首先先进在他们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因此,在文稿起草时,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学习其他地区的相关资料,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的有关材料,捕捉新观点、发现新思路、吸取新经验;另一方面,也要高度关注与我们在同一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相似度较高的周边其他县(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型跨越的先进经验和好的作法,认真研究,积极借鉴,在更高的层次上引领全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
二、努力拓宽情况收集渠道,切实解决“内容不实”的问题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空洞无物是文稿起草的大忌。把文稿写实,关键在于把中央和省、市的精神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把文稿写作的过程,当作反映工作、研究工作、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过程,拓宽知情的渠道。一是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吃透上情,必须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文件,认真研读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融会贯通到文稿起草工作中去;掌握下情,必须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提前准备,贴近领导关注点,确定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以备文稿吸收。二是做到熟悉内情,了解外情。熟悉内情,就是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资源、环境、人口、交通等方面的情况做到胸中有数;了解外情,就是对与本地区相邻或关系较为紧密的其他地区的情况要有所了解,多做横向比较,知晓本地区与相关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三是做到明了史情,洞察时情。明了史情,要求我们善于收集和整理本地区以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资料,特别是重大事件、重要数据等;洞察时情,要求我们对本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有明确的把握,不说过时话,不写过时语。同时,在明了史情、洞察时情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纵向比较,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发展方向。
在拓宽情况收集渠道方面,可以采取三种有效手段:一是组织撰稿前的座谈。综合性文稿或单项文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召开座谈会,了解实情,研讨思路,寻求对策,力求写出更多切合实际的富有指导性的鲜活的材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超前安排座谈课题、列出座谈题目,交给有关单位提前准备,充分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部门应有的作用。二是建立材料报送制度。确定重点单位为材料报送单位,提出具体要求,按月或按季报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占有更多的学习和备查资料。三是构建快速知情机制。建立联系点和联系人制度,确定重点单位为联系点,确定一名了解单位真实情况、责任心强的领导或秘书人员作为联系人,做到材料需要时随时询问,随时解答,防止出现需要资料时找不到人员、摸
文稿起草是党委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政务服务的主要形式,更是以智辅政的具体体现。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稿起草工作,必须切实解决好文稿立意不高、内容不实、文风不新、队伍不强的问题,不断提高文稿内容的“贴近度”和领导的“满意度”,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一、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切实解决“立意不高”的问题
党章规定:“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中的“总揽全局”,就是要求党委立足全党工作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好政治方向、决策重大问题、安排重要人事、开展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领导群众组织,形成工作合力,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协调各方”,就是要求党委从推进全局工作的需要出发,统筹协调好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纪检和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党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核心枢纽部门,在为党委服务中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工作,特别是在文稿起草中更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度重视文稿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注意从全局的高度、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问题,力求文稿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把方向、议大事、谋全局的原则,体现从宏观思考问题、指导实践的要求。具体应从三个方面把握高度。一是善于从中央和省、市的精神中把握高度。文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文稿写作的一条重大政治原则。因此,在文稿起草时,要及时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带有全局性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把握实质,掌握要点,加以运用。二是善于从领导的角度上把握高度。文稿是“代领导立言”。“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想领导所想之事,谋领导所谋之策,言领导所言之语,这是起草领导讲话的一条基本准则。文稿起草时,要注意“换位思考”,把领导的“关注点”作为思考问题的“着力点”,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加以阐述,达到参谋思维与领导思维的“同频共振”。三是善于从先进的经验中寻求高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地区之所以先进,首先先进在他们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因此,在文稿起草时,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学习其他地区的相关资料,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的有关材料,捕捉新观点、发现新思路、吸取新经验;另一方面,也要高度关注与我们在同一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相似度较高的周边其他县(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型跨越的先进经验和好的作法,认真研究,积极借鉴,在更高的层次上引领全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
二、努力拓宽情况收集渠道,切实解决“内容不实”的问题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空洞无物是文稿起草的大忌。把文稿写实,关键在于把中央和省、市的精神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把文稿写作的过程,当作反映工作、研究工作、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过程,拓宽知情的渠道。一是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吃透上情,必须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文件,认真研读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融会贯通到文稿起草工作中去;掌握下情,必须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提前准备,贴近领导关注点,确定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以备文稿吸收。二是做到熟悉内情,了解外情。熟悉内情,就是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资源、环境、人口、交通等方面的情况做到胸中有数;了解外情,就是对与本地区相邻或关系较为紧密的其他地区的情况要有所了解,多做横向比较,知晓本地区与相关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三是做到明了史情,洞察时情。明了史情,要求我们善于收集和整理本地区以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资料,特别是重大事件、重要数据等;洞察时情,要求我们对本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有明确的把握,不说过时话,不写过时语。同时,在明了史情、洞察时情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纵向比较,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发展方向。
在拓宽情况收集渠道方面,可以采取三种有效手段:一是组织撰稿前的座谈。综合性文稿或单项文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召开座谈会,了解实情,研讨思路,寻求对策,力求写出更多切合实际的富有指导性的鲜活的材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超前安排座谈课题、列出座谈题目,交给有关单位提前准备,充分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部门应有的作用。二是建立材料报送制度。确定重点单位为材料报送单位,提出具体要求,按月或按季报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占有更多的学习和备查资料。三是构建快速知情机制。建立联系点和联系人制度,确定重点单位为联系点,确定一名了解单位真实情况、责任心强的领导或秘书人员作为联系人,做到材料需要时随时询问,随时解答,防止出现需要资料时找不到人员、摸
不到实情、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延误时间、影响效率的现象发生。
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解决“文风不新”的问题
“笔墨当随时代,为文常思创新。”文稿创新,离不开思维的创新、观点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和文字的创新。没有思维创新,文稿就没有深度,就不能启发人;没有观点的创新,文稿就没有新意,就不能引导人;没有内容的创新,文稿就没有活力,就不能感召人;没有文字的创新,文稿就没有文采,就不能吸引人。因此,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文稿写作的最高追求,坚持与时俱进,力求常写常新。提高文稿的创新性,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立足实际,在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上下功夫。党的方针政策及上级决策部署是党委文件的基本理论依据,党委办公室在起草文稿时,必须根据上级的政策理论和决策部署精神,结合当前实际,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点及其优劣势、长短处,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研究、辩证思考,才能找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和具体措施,最终达到推动实际工作的目的。可以说,坚持将上级的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是为党委政府及机关单位起草文稿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就是一种认识不断深化和思维不断升华的创新创造过程,偏离了这一点,文稿起草工作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2.拾遗补缺,在全面准确体现领导意图上下功夫。全面、准确体现领导意图,是文稿起草的基础、前提和立足点。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领导所授意图不可能表露和体现得那么完整和明确。有时候,领导只是提出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有时候,领导只是讲个大致的思路,需要我们去延伸和拓展;有时候,领导的想法还不成熟、不系统、不具体,甚至只是一些片言只语的“意见”,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思考、补充、修正、细化和完善等“拾遗补缺”工作,才能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明晰化。这种文稿起草过程中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观点、思路、意见、设想等进行“研究”、“阐述”、“延伸”、“拓展”以及各种“拾遗补缺”的系列过程,就是一种思想、思维和理念不断创新的过程,也只有通过文稿起草者不断地开展创新性思考、创造性劳动,才能使领导的意图和观点依据更充分、思路更完整、内涵更丰富、对策更科学、措施更有力。3.统筹兼顾,在吸收部门工作意见上下功夫。党委综合性文件牵涉到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在起草文稿前和初稿形成后,都要请有关部门提供材料或提出意见;有些专题性文稿甚至常常是由部门代拟后送到办公室来加工、修改的,部分重要文稿还需要做反复的修改和意见征求等工作。因此,在文稿起草中如何对待部门提出的工作意见,是需要很好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面要把握三个度:首先要提升高度,即要从全局和理论的高度来把握部门提出的工作意见;其次要选准角度,即要根据综合文稿所具有的原则性、指导性的特点来把握部门提出的意见;第三要掌握尺度,即要以系统论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来把握部门提出的工作意见。无论是什么“度”,把握这个问题,也仍然离不开理念创新和开拓思维的能力。
4.匠心独具,在文稿的外在表现形式上下功夫。一篇内容翔实、有说服力的文稿,如果没有好的外在表现形式,就如同一个美丽的少女穿了一件朴素的衣服。党委办公室文稿起草工作虽然讲究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但也不排斥形象生动、文采斐然。在文稿起草中,要特别重视文稿拟好大、小标题。俗话说:“文章要好,标题要巧”,“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标题犹如“文眼”,至关重要。好的标题,特别是对偶句、排比句式的标题,能增加文稿的文采和气势,使公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非常不容易,需要文秘人员狠下功夫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并在工作中日积月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和追求,是达不到高境界的。
四、高度重视文秘队伍建设,切实解决“队伍不强”的问题
人是文稿写作的第一要素。没有一流的文字秘书,就没有一流的文稿质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高素质文字秘书队伍,是提高文稿质量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随着世情的变化,文秘工作岗位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很多同志不愿、不想在文稿起草工作上下功夫,致使各级党委办公室高素质的文秘人员青黄不接,文秘人才断档现象十分严重。加强文秘队伍建设,培养青年秘书人员和秘书骨干力量,已成为各级党委办公室的当务之急。解决好这一问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选人渠道,优化秘书人员资源配置。积极适应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的形势,降低门槛,优化环境,改革秘书人员尤其是党政机关秘书人员准入机制,拓宽和疏通秘书队伍进入渠道。一是公开招考选拔。空出的公务员编制优先应用于考录选拔
办公室人才,积极从各领域招考秘书人才。同时,创新观念,放宽政策,积极从高等院校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进入秘书队伍。二是推行跟班培训。使基层单位秘书到区委办跟班学习成为一项制度,在跟班学习中发现和选拔优秀秘书人才。三是广泛调查挖掘。通过平时的了解掌握、基层部门的推荐和个人自荐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全区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和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列入秘书后备队伍名单,建立秘书后备队伍人才库,不断优化秘书资源配置。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秘书人员业务水平。培训是提高秘书人员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为此,要把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秘书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着眼于党委办公室事业发展对人才和干部素质提出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秘书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秘书人员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定期地组织秘书到党校、外地参观学习,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专业和理论培训班,不断拓宽视野,拓展知识面。结合工作实际,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和学者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和业务研讨讲座,提高秘书的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拓宽学习领域。各级党委办公室要督促秘书在学习秘书传统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协调处事、科技、经济、管理、现代化办公等与秘书工作有关的知识,努力使秘书人员成为“多面手”,切实做到张口能讲、提笔能写、动手能干。三是扩大培训覆盖面。定期不定期举办全区党委办公室工作培训班,力争全区党委办公室秘书人员都能接受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3.注重人文关怀,营造秘书工作良好氛围。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断建立和完善秘书工作激励机制,在政治、经济待遇等各方面对秘书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充分调动秘书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秘书工作的吸引力。二是政治上注重培养。秘书人员在领导身边长期从事参谋、助手工作,受领导的培养教育和熏陶,成长进步较快。为此,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唯才是举,坚持以能力取人,以素质取人,以实绩取人,充分调动秘书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荐提拔,帮助优秀秘书脱颖而出,使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秘书人员从“幕后”走向“舞台”,走上领导岗位。三是工作上创造条件。有意识地经常给秘书人员出课题、定计划、交任务、压担子,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参与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的机会,多信任、多放手、多支持、多鼓励,让他们满怀信心、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保证秘书人员在其位、称其职、尽其责。四是生活上倍加关心。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秘书人员生活中的后顾之忧,特别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好家属工作调动、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下心、扎下根,一心一意搞好工作。在业余活动方面,要搭建平台,通过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增进秘书和领导之间、秘书和秘书之间的交流,增强秘书人员的荣誉感和凝聚力,着力营造“严肃活泼、真抓实干、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第五篇:浅谈起草领导文稿的几点体会
浅谈起草领导文稿的几点体会
以文辅政是办公室的首要职责,起草领导文稿是文秘人员的第一要务。借此机会,我就领导文稿的起草,谈几点体会。所谓“领导文稿”,是指领导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文稿,是一种重要的公务文书。主要包括:会议报告、演讲稿、汇报材料、发言材料、致辞、调研报告、署名文章、信函、批示、序言、按语等。它有三大特性:一是权威性。其权威性,来自领导的身份,来自言论的客观性、逻辑的严密性、思想的正确性和对工作的指导性。二是公务性。领导文稿用于公务活动,必须符合公务文书一般性规定,要求语言简明、平实、庄重,使用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三是有个性。文稿要与领导的职务、地位相符,与领导个人素质、性格、习惯以及语言风格相符。
基于领导文稿的特性,写好领导文稿,至少要做到“三个紧贴”:
一、紧贴领导,把握意图
领导文稿的服务对象是领导,绝大多数领导对文稿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体现自己水平,希望获得广泛好评,希望达到预期目的。要实现领导期望,首先必须把握领导意图。否则,即使写得再好,也是徒劳无益。这要求我们在文稿的构思、起草过程中,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深刻表达领导意图,充分拓展领导意图。
1.换位领会。领导在公务活动中发表言论总是站在全局高度,围绕所讲问题来发表意见或提出要求的。越是高层次领导,越注意从全局高度观察思考问题。要写出高质量的领导文稿,平时就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培养政治家的嗅觉、设计师的头脑和战略家的风范,做到思维层次高,全局意识强,努力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而一旦接受了起草领导文稿的任务,就要迅速放大自己的角色,调整自己的站位,将“文秘角色”转化为“领导角色”,自觉地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自己的想法与领导的真实意图就会立足在一个等高线上,就能比较容易与领导想到一起去,达到思想共鸣、不谋而合。
2.沟通领会。领导交办起草文稿任务前,多数时候只会讲总的意图,或一些零散的观点。既交代总的意图、大的框框,又讲出比较成熟的思路,甚至成型的纲目的情况比较少。为此,要了解领导意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有三条:一是认真听。倾听领导讲明意图、阐述观点,倾听领导提出的思路及基本要求。二是主动讲。讲述自己的基本想法和写作思路,并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让领导来置可否。三是互相议。找机会和领导一起议论文稿的核心和重点,对不理解或拿不准的问题当场请教,引发领导对其意图进行更详尽、更深刻的阐释。
3.联系领会。就是把各方面情况联系起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是联系领导言论领会。要想想近段时间,领导强调最多的是什么,大会小会讲得最多的是什么,平时交谈中流露出来的是什么,从中悟出领导的思想。二是联系实际情况领会。针对本地本单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考虑领导的注意力在哪里,领导要抓的主要工作、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从中悟出领导讲话或撰文的目的。三是联系上级精神领会。领导的公务活动,大多数是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或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把当地实际同上级精神联系起来领会,从结合点上揣摩领导意图,就不至于大相径庭。
二、紧贴实际,掌握情况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稿要写出深度,除了深刻的见解,还要有充足的理由,讲道理与摆事实缺一不可。充分的事实思考不出、编造不出、假设不出,必须紧贴实际,广泛积累。作为文秘工作者,既要掌握上情,又要吃透下情;既要熟悉内情,又要了解外情;既要明了史情,又要洞察时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储备”,起草文稿时,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恼,才不至于出现思维“短路”、思想“枯竭”和思考“断流”的现象。为此,应做到“三个注重”:
1.要注重平时积累。文秘人员要成为参事高手、谋文能手,必须多角度、多层面了解情况,对上级精神的关键点、基层工作的闪光点、社会各界的聚集点、广大群众的关注点,都了然于胸。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搜集素材、掌握情况,不仅要留心观察,还要勤于动手,把听到的情况记下来,把报刊的文章剪下来,把网上的东西载下来。
2.要注重深入调研。调查研究,基础在调查、功夫在研究、效用在参谋。基于此,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谋事求早。要体现前瞻性,尽可能早半拍、快半拍,多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二是选题求准。要把握需求性,以满足领导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选题方向与中心工作的一致性。三是机制求活。要注重灵活性,联合部门、发动基层、借助通讯、利用网络,形成立体式、开放性的调研格局。四是探索求深。要体现创造性,做到四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书上说的,以防食书不化;正确对待众人说的,以防人云亦云;正确对待领导说的,以防唯上是从;正确对待自己说的,以防自以为是。
3.要注重总结提炼。一般而言,我们平时收集、积累、掌握的材料,是感性的、零碎的、散乱的,是没规律的,必须经过理性思考,才能成为可用之材。在起草文稿时,要围绕文稿内在逻辑,善用脑、勤总结,不断激发灵感、激活存货,而不能生搬硬套、拿来就用。
三、紧贴时代,不断创新
虽然领导文稿在结构、形式等方面有一定的规范和模式,但这种规范和模式是大原则、大方向,并不是刻板规定,在操作层面大可创新,要使文稿常写常新,跟上时代步伐。
1.结构要力戒千文一面。在起草领导文稿过程中,既要遵循“完整性、连贯性、严密性”要求,又要放活思维。创新结构有一个通病,就是“程式化”、“三段论”,不是总结过去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证,就是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加强领导,或者是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落实举措,总是在熟门熟路上绕来绕去,让人一猜就中,这种“现代八股文”确实令人听之乏味、入目不爽。起草领导文稿就要不断给听众“调口味”,构架可纵切可横切,层次可多可少,标题长短和句式有所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要打破“中药铺”,力求简洁利索。现在,领导文稿 “数中套数”的情况较多。所谓“数中套数”,就是频繁用数字去划分层次。这种格局,容易令人眼花缭乱,理不清“辈分”,使人听起来特别繁琐,既难以理解,又不好记忆。因此,起草文稿时,章与章之间、段与段之间、每个层次内部要尽量少用数字划分,可以借助承接词、标点符号和字体变化来区分,使人读起来、听起来有一种气贯长虹的气势。三是要防止“一般粗”,力求详略得当。确定详略,可从两个层面把握,即以主次地位确定详略,说服力强的典型材料,要表述得充分一些,非典型的辅助材料,可表述得简略一些。
2.内容要力戒千篇一律。内容创新比结构创新更为重要,只有内容新才有生命力,才有指导性。有人说,现在的领导三天两头讲话,秘书天天闭门造车,哪来那么多新话写。实际上,事在人为,有想法就有办法。办法哪里来?一是多选新材。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素材比比皆是。用宽广的眼光去看待,处处是新世界;用狭隘的眼光去看待,处处是旧世界。作为文秘人员,要紧跟时代新潮流、紧贴上面新精神、紧盯基层新情况、紧追工作新要求,广泛搜集新素材。二是老题新解。有些专题性工作会议,前年开,去年开,今年照样开。工作还是老工作,问题还是老问题。要写出新意来,就必须把老问题放到时代的新背景、发展的新形势、上级的新精神上来审视,从而赋予新内涵、提出新要求。三是旧事新说。同一个事例在不同背景中,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变通运用。以前用过的素材、讲过的观点,现在仍然符合当前实际、仍然管用的,可变换角度或变换句式说,从不断变化中体现新境界、表达新观点,但切忌简单移植、照搬照抄。
3.语言要力戒千言一味。领导文稿语言讲究平实,但平实不等于平淡。“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结构不能平直,内容不能平常,语言也不能平淡。因此,起草文稿,要注重语言锤炼,力求平实中见精彩,自然中有韵味。一是要有灵气。表现手法要灵活多变,不能每篇文稿都用一种句式,也不能一篇文稿从头到尾都用一个语调,长句和短句、陈述句和对仗句要穿插使用。二是要有文气。起草文稿,要善于引用词句,适时地引用名言、警句和俗语,可收到“画龙点睛”之功效。要精于修饰词句,想方设法用短句、排比句增强气势,用比喻、拟人等体现气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舒心顺耳。要敢于创造词句,写出一些被实践证明但“书上没有过、领导没讲过”的东西来。如正话反说,老话翻新、将旧诗句改造成词组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三是要有豪气。领导文稿强调鼓动性,文稿语言最忌哆哆嗦嗦、有气无力。遣词造句,要落落大方、肯定果断,必要时要有点霸气,达到“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的境界,让人感到果敢决断的领导风格,不容置疑的领导态度。
以上拙见,未必正确。不当之处,恳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