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老子的为道思想
老子的道以及为道思想
老子的“道”以及为道思想
2220101357 于文
(摘要)道,如山谷一样。山谷是空虚的,惟其如此,才能永远存在并具有神妙莫测的功能。“道”是空虚的,不盈满的,因为没有被既定的现实事物或种种制度文明、价值判断、条条框框所塞满、所限定,因此有无限性,其活动、空间、能力、效用是无穷尽的。
(关键词):道;虚无;为道日损;涤除玄鉴;至虚守静;澄明境界
自古以来道被人看做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很多人为此而着迷,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再到汉初时的重黄老之学,休养生息,再到后来各代仁人志士对“道”的补充和深究,继续寻找着“道”的真谛。我国还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叫的道教,尊老子为老君。可以说,“道”延续几千年,历久弥新,足以见得他思想的不朽性。而且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道“道”的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并对其造成巨大影响,这足以看出道家思想的巨大价值和魅力所在。要讲为道,先要讲讲老子和庄子各自的“道”为何物。
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抽绎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他说“道”是真实存在的浑然一体的东西,没有具体形象,没有名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这表明,老子说“道”无名,先天地而生,是万物的本源,是宇宙的本源。“道”是独立的,无对待的,无生无灭的,不依于现象世界的。“先”不是时间的现在性,而是逻辑的先在性,这表明了“道”的形而上的性格。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自然而然,即以自己原初的那个样子、那种状态为法则。听任万物遂其性,各按本己的性状自然而然地生存变化。
道有无限性: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
老子的道以及为道思想
道,如山谷一样。山谷是空虚的,惟其如此,才能永远存在并具有神妙莫测的功能。“道”是空虚的,不盈满的,因为没有被既定的现实事物或种种制度文明、价值判断、条条框框所塞满、所限定,因此有无限性,其活动、空间、能力、效用是无穷尽的。
那如何为道?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虚无为用
老子说“道与德,体与用,虚无为用”因为“道”是空虚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无限的作用和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无限的神妙莫测的功能。这也表明了老子的表述方式是否定式的、负的方式,不是肯定式的、正的方式。
二、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减损知、欲、有为,才能照见大道。“损”,是修养的功夫,是一个过程。我们面对一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一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的内在意蕴。宇宙、人生的真谛与奥秘,是剥落了层层偏见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我们内在的精神生命中。“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依照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认为,获得知识靠积累,要用加法或乘法,一步步肯定;而体验或把握“道”则要用减法或除法,一步步否定。他认为,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步步减损掉对外在之物的偏见、执著、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这些在老子对待圣、智、仁、义、学问、知识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他并不绝对排斥这些,但显而易见的是,他十分警惕这些对于人类真正的智慧、领悟力和德行的损伤,他害怕这些小智慧、小聪明、小知识、小利益伤害了人类的那些大智慧、大聪明、大道德的东西。他以否定的方式,消解知识、名教、文明建制、礼乐仁义、圣智巧利、他人共在等所造成的文明异化和个体自我的旁落,这些才是真正的善,最大的善。
三、涤除玄鉴
戴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思达,能无知乎?(今 2
老子的道以及为道思想
本十章①)。
“戴”,保保持之意,营,魂,指精神。魄,指身体。专,转,即运转。“玄鉴”是玄妙的镜子,指人的内心。“涤除玄鉴”即洗去内心的尘垢。在老子看来,知与欲,理智的或价值的分别,使人追逐外在之物,容易产生外弛之心,加深物、我、人、己的隔膜,背离自然本性。道德深厚的人,如无知无欲的婴儿,柔弱平和,身心不分离,这才合于“道”,而强力、盛气、宝贵、欲望与思虑太多,则不合于“道”。所以说“涤除玄鉴”可以去掉欲望,以致柔弱平和,从而达道。
四、至虚守静
至虚极,静守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今本十六章)
致力于“虚”经常要彻底,也就是不要让太多现存的、人云亦云的知识、规定、利害、技巧等充塞了头脑,要用否定的方式排除这些东西,激活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保持灵性、敏锐,有自己独立运思的空间。体悟了“道”的秉性常则,就有博大宽容的心态,可以包容一切,如此才能做到廓然大公,治理天下,与天合德。与“道”符合才能长久,终身无虞。通过“致虚”、“守静”到极致的修养功夫,人们达到与万物通体融合、平等观照的大智慧,即与“道”合一的境界,也是人生境界。
五、澄明境界
老子认为,洞见、察识富有万物的殊相世界,需要主体摆脱诸相的束缚,脱然离系,直探万有的深渊,因为存在的终极根源在寂然至无的世界;而且习气的束缚,万物的追索、小有的执着,会导致吾身主宰的沉沦,吾与宇宙同体境界的消亡老子的观点论证滞留物用、执着有为对于心体的遮蔽,论证摄心归寂,内自反观、迥然明觉。澄清虚静的意义,着重强调了人生向道德和超越境界的升华。
老子为道思想博大精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努力求学,争取能够从老子的为道思想中得到启示,能够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老子的道以及为道思想
注释①:据《老子》帛书甲乙两种抄本的校改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第二篇:道悟老子论文选修课——无为思想与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
汲取老子“无为”思想精华,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
[摘 要]老子“无为”思想,蕴含着 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华。“无为”即实践主体认识并利用 规律 开展实践活动不妄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高瞻远瞩求善为。它对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启示:自我管理须在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下,在一定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管理者应约束私欲,为人谦虚平和,惜时勤学;将确立个人远大目标和完善管理方法有机结合,提高管理水平,追求卓越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老子“无为” 青少年自我管理 启示
当前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子女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如何摒弃简单粗暴或是放任自流的家教方法,而是用正确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家教行动,不断提高青少年家教水平,进而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以保证他们取得较高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大多数家长可能并未仔细思考或是尝试过。本文拟从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精华解读出发,来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著书于春秋末年的《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81章,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 政治 治理 哲学,书中既有思想糟粕,也包含着许多管理思想精华,其最基本的范畴是道,“无为”则是道所体现的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本文认为,关于“无为”思想解读及其对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无为”即无违,即有所不为
如《老子》第二章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中说“ ‘无为’,则无不治矣。”四十章中说“无为而无不为”。等等,全书涉及“无为”、自然、无事说法多达廿余处。文章中论述到“无为” 即无违,指为人处事要遵从规律。
对当今青少年而言,汲取老子“无为”思想精华,则是指要加强自我管理,遵从学习、生活、工作乃至自然界的各种规律。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同学的行为或思想是不遵从规律的,如放松自我管理,不刻苦学习却想得到好的成绩;不讲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彻夜沉溺于网吧、游戏厅,白天却昏昏欲睡;与人交际有时缺少从对方立场出发的换位思考;贪小便宜或轻信他人,难以透过假象识别事情的本质(骗局);学习、工作关系有时难以兼顾;工作有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等,如此行事,出现失败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无为”即有所不为同时又有所为
老子告诫古代统治者要守虚静、修上德、戒贪欲,不与民争利,爱惜民力,不施暴政,同时赞成民众积极有为,认为这是符合道的行为。如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六十章)圣人也有合理欲望,但不纵欲、禁欲,不看重贵重的东西。如老子说:“上‘德’若谷”。(第三章)谦虚之大德,似胸怀宽阔容纳万物的山谷。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莫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这体现了水之韧性,不与物争,反而无物胜之,可无所不为的特点。如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意即君主有所不为之时,民众便可有所积极作为。这种思想对青少年家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教育 青少年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加强自身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至关重要,但多数青少年仍未能较好处理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如迟
到,爽约,不自觉地做九三学士(早九点起床下午三点睡不醒),每天数小时耽于 网络 聊天或游戏、徘徊于公寓内无所事事等。如此浪费时间,乐不思书,贪睡,贪玩,贪图当前暂时的生活享受,不思进取,与古代不施仁政的统治者何其相似。“无为”即有所不为的宝贵思想,对我们加强时间管理很有启迪作用。
(二)教育青少年以谦虚辞让平和心态,恰当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交际时缺少谦虚辞让平和心态,凡事争名夺利,为小事磨擦不断,甚至有时成了孤家寡人,如此人际关系状况值得反思,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究竟是否可能?先哲老子”无为”即有所不为思想为我们昭示了答案。
(三)教育青少年抓住有利时机有所作为,积极学习锻炼。在中小学时期乃至大学时代,青少年应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上来,要积极作为,则是符合老子有所不为又有所为的精神的。
三、“无为”即善为
老子“无为”即善为的思想,体现着老子所倡导的高超的处世智慧、政治 治理之术,也体现了“无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这种善为,既是治国之良策,又是宏观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此意说循“无为”之道治国,似烹小河鲜一样容易,说明了治国之术之高超。
“无为”即善为思想启示我们,工作中既要追求高超技艺、方法,更要将追求高超技艺、方法同树立远大目标结合起来,这是善为的更高境界。当今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即在学习、工作、生活方法及目标确立方面,确需借鉴这种可贵思想。因此,青少年学生需要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苦干加巧干,讲究工作方法和 艺术 ;需要考虑到自入校伊始即规划出青少年活蓝图,矢志不渝,至毕业时才终结硕果;需要在学生时代即确立适应社会要求的职业 发展 规划;需要在青少年时代即将人生百年如何度过提前思考。总之,只有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自我管理水平,追求卓越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其活质量,从而将他最终锻炼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篇:老子讲的“道”的故事读后感
老子讲的“道”的故事读后感
沈泽凯604班
介绍:《老子讲的“道”的故事》系列丛书是从韩国引进的少儿类哲学普及读物,丛书共50卷,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50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50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插图的绘制、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均颇具水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哲学家花费了五年时间,极其认真地做着这件事,力图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筑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好句:
“等等,等等,呃,呃,啊!完了,都怨你!”
唉!都怨弟弟来和我争电脑,本来能得最高分,这一下完了,讨厌的家伙!
我气不打一处来。抬起手拍了一下弟弟的脑袋。果然不出所料,弟弟这种事在我们家是家常便饭,几乎天天都有。只要有弟弟在,我就不能安心玩电脑。
看看,我没说错吧?我妈妈既不生气,也不动手打人,就是找我谈话,而每次一谈话就是一个小时。可是,妈妈对弟弟却不这样……总是偏向弟弟。
“善佑啊.你不是也知道为什么我们给你起了这个名字吗?善良的善,保佑的佑,意思就是不要只想着自己,要多想到别人。这个道理
你不可能不知道吧?
读后感
最近老师让我们读了一本叫《老子讲的“道”的故事》的书,虽然这本书不厚,但我觉得这本书里的知识可不比这200多页少。这本书的作者是朴素晶,先后获延世大学和东大学院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建国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著有《残暴的冒险》《十大韩国思想家:水云崔济宇》等,译著有《也谈中国教养史》等。
《老子讲的“道”的故事》大致讲了一群小学生在图书馆遇见了一位和蔼而神秘的老爷爷,他是研究老子的大家。通过和老爷爷的对话和接触,小朋友们逐渐喜欢并理解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而且这些思想不仅能够解释自己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第一课《两小儿辩日》的文言文中的两个好学,好提出质疑的优点,这让我十分佩服。如今还有多少人能保持这种好奇的态度?也许他们确实说错了,太阳早晚离人一样近,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平时如果我们抱着这种心情去学习,不管是是谁,我相信,他一定能学好的,因为世界上没有笨的人,只有不肯学的人。这就是《老子讲的“道”的故事》给我的启示。也许对你们来说这算不上什么,但对我而言球十分重要。
第四篇:《老子》“恒道”论要 - 副本
《老子》“恒道”论要
鞠 曦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西化之误,这一任务虽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完成,反而步入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设定的理路。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承诺推定法为哲学方法论,推定了中国的哲学是形而中论,并且以《周易》作为儒学哲学的主体形式,使孔子的思想在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解读。那么,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另一代表形式的道学,以《老子》(1)为代表,其哲学是否也能以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进行概括,就成为笔者哲学反思的重要问题。笔者的研究表明,《老子》的思想架构同样是形而中论哲学的代表形式,其理论形式是中国哲学典型的思辨形式,其阐述的恒中之道,是足以与《周易》恒中之道相媲美的理论形式。因此,“允执其中”(2)是儒、道所共同遵循的哲学推定。
因限于字数,本文以帛本为据,简要的论证《老子》的恒中之道,对《老子》的这一思想进行哲学反思,加深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为复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
一.恒中之道
现代的中国文化步入了西化的误区之后,《老子》的哲学研究也被一系列的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混淆、所异化。尤其是把《老子》哲学放到“唯心”或“唯物”、“辨证法“或“朴素辨证法”的框架中之后,就越发百思不得其解《老子》到底讲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讲?也就越发不理解《老子》的思想原理。
以哲学所作的推定表明,有关《老子》的研究,不但有现代的西化之误,而且有中国古代的解读之误。关于中国古代的解读之误,所误之重者,是误读了《老子》的“恒道”之论。由于误读了《老子》的“恒道”之论,使《老子》的思想形式不能一以贯之,不能以“道”为本体论进行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性解读,从而不能在思想体系的高度正确理解《老子》的哲学原理。
《老子》的“恒道”之论,汉代之后以“常道”索解,其以王弼注老为主流,影响了后世对《老子》思想的理解。《帛书老子》出土之后,在文献上证明了汉代以前“常道”是为“恒道”。《帛书老子》分甲乙两种本子,甲乙本均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避讳汉孝文帝刘恒而改“恒”为“常”,“恒”作“常”解。
下面,我们将重新解读“恒道”的哲学意义。
《老子》(3)曰: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己皆知善 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合也先后之相隋也恒也
断句如下: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己;皆知善,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合也,先后之相隋,恒也。
《说文》:“恒,常也。从心舟在二之间上下”、“二,天地也。”段玉栽注曰:“常当作长,古长久字,祗作长。”《说文》:“非,韦也„„取其相背也”;“韦,相背也。”据《说文》,“恒”作“常”解,似无可厚非。但是,其之所以“恒常”,是因其在天地之间上下,天地之间上下者,“心”之“舟”也。“心”之“舟”所以行者,天地之“中”也。可见,“恒道”之意,外化为“常”而“长”,内化为“中”,“中”之为体而有恒中之用也。可见,恒之体化于“中”,“恒”之义而“常”与“长”,无用“中”之体,则恒失其“常”与“长”矣。因此,“恒”一字具其“中”、“常”、“长”三义,而“中”为体也。
“可”者,本文以“自以为是”解之。“欲”者,本文以“以为”解之。
所以,把“恒”内化之“中”,进行哲学的外化,把恒作“中”解,以“恒中”论之,其义如下:
道,自以为是其道者,相背于恒中之道也;所谓道及所能行以道者,恒中之道也。名,自以为是其名者,相背于恒中所名也。所谓名及所能为以名者,恒中之名也。无,是概括存在之始基的范畴。有,是概括存在之为存在的范畴。恒中之无以为无,是因为没有界定万物存在的时空坐标;恒中之有以为有,是因为界定了万物存在的时空坐标。无和有,同出于恒中之道;无和有,虽然不是一个名,却一同证明了恒中之道;无和有的道理很玄妙,恒中之道是解玄之门。
天下的人皆知美,但美却是出于自己之好恶。皆知善,但善却是出于自己对不善的理解。[所以,美之好恶,善和不善,本无定论,只有恒中以求]。
之所以能生出有和无的概念,之所以能知道难和易,之所以能比较长和短,之所以能定高和下,之所以使意和声相合谐,之所以先后能相随,是由于恒中之界定。所以,“道”和“名”,恒中之论也。
在通行本第二章中,无最后“恒也”一句。显然,如果以通行本的解释,“恒”作“常”解,即“恒也”者,常也,则“非常道”、“非常名”,则与“常”相悖矣!
哲学反思表明,可言“道”者,相背于恒中之道。可“名”名者,相背于恒中之名。可以言
说的不是道,因为所言道者,是恒中所言,所以不是“道”之自在。所名其名,不是其名,因为所以名者,是恒中所名,不是名之自在。由此可见“恒”之意蕴。恒常于天地之间者,中也。恒中于天地之间者,常也。常者,中也,久也。所以,主体之言道者,不能相背于恒中的主体性也。
显然,恒中之常者,中道也。有无者,主体之恒中所界定也。形而中者谓之人,恒中之有和恒中之无,是主体的形而中对应统一。有与无者,是对应中和的有和无。所以,主体论道,恒中之道也。主体之行,也必然是恒中之道也。
二.恒道尚中
凡《帛书老子》之“恒”,均应以恒中之常道索解,以正其义。例解如下: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
“可”:以为是者;“欲”:以为。其义解读为:为所欲为,以为是者,将铸成大罪。不知足将铸成大祸,为所欲为,以为是者,必然咎由自取。于恒中之道而知足,是为常足。
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矣。(5)
为以恒中之道治理天下,无为而无以为,天下太平。不以恒中之道治理天下,天下必乱。
圣人恒无心,以百性之心为心。(6)
圣人以恒中之道为心,无自心,无为无以为而体知百性之心。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7)
“德”者,得也。其义为:之所以尊道贵德,并不是因为道德具有官爵,而是因为得其恒中之常道,恒中于天地自然也。
牝恒以静胜牡。(8)
牝雌虽弱,却恒中守静,以胜牡雄。
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9)
用民作事,不能自始自终用之以恒中之道,作事几无不败。如果自始自终都用以恒中之道,则无失败之事。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10)
“两者”,于上文可知,“智”与“德”也。其义解读为:以恒中之道判断“智”与“德”,就
会以恒中之道把握玄德。玄德深远,反其形下器物之“智”,返朴归真,恒中而大顺。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畏死,则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也。夫伐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11)
使民于恒中之道,没有死之所畏,因此不必设刑杀以惧之。使民于恒中之道,民有死之所畏,是因为有主张为以刑杀治民者,把为以刑杀者杀之,就没有敢主张为以刑杀治民的人了。使民于恒中之道,民还畏于死,是因民于恒中所行,畏于主管刑杀的司法者。那些以刑杀司法者,是伐大匠之所伐,必自伤其手。所以,使民于恒中之道,不用司法刑杀。“夫”,当指为官大夫。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12)
天之道无亲无疏,恒中之道,是天道之善,而为于人者。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13)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为恒中之道。恒中之道使民无知无欲,使为官大夫知恒中以为己者,不敢弗为,则天下无不治矣。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14)
圣人行以恒中之道,为善救人,无所弃之人。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15)
无为无以为,行以恒中之道,是为恒德,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道恒无名。(16)
恒中之道,无为而无以为,无以名之,无为以为其用。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 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17)
恒中之道,万物所归,不为其主而无所为,曰小。恒中之道,万物所归,不为其主,无为而无以为之,曰大。是以圣人能成其大功者,无为而无以为,故能以恒中之道作为大道。大道无为而无以为。
三.简要的哲学反思
《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於中。”
(18)莫如守中,主体之论也。主体为中,恒中之道之所守也。守中者,中之用也。与《周易·坤·文言》的“君子黄中通理,美在其中”有统一的价值论承诺。《老子》中其它以恒中论道者,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均证明《老子》的恒中之道,一以贯之。
上述表明,把“恒”作“常”解,以“非常道”和“非常名”解读“非恒道”和“非恒名”,虽然是自汉以来、直至现代学界的主流意见,但却是误读了老子的思想。现代仍以王弼的恒常之解为本,这使老子的思想仍在后儒的解释性误区之中。对于老子哲学的思想理路,显然应重新认识,这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哲学,复兴中国文化,以及对生命科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推定“恒道”的意义为恒中之道,其与《帛书周易》的“易有大恒”具有形而中论哲学的统一性。由于《帛书周易》的思想体系是以“易有大恒”推定的恒中之道,因此在哲学高度表明了孔子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恒中之道上的统一性。(19)
《老子》的恒中之道,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恒中之道所论及的哲学本体论,主体论及价值论,其哲学原理显然是与西方哲学不同的理论架构,因此不能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解读。以西方哲学理路对《老子》进行的解读,将步入解释性误区,海德格尔的老子之思,证明了这一点。
《老子》的恒中之道与孔子的易学思想表明,以孔老为代表的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主体形式,虽然经过汉宋后儒的异化已面目全非,但是,在经过正本清源、推定以孔老为主体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之后,中国的哲学文化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路中大放异采。
注 释
(1)把老子所著称为《道德经》,是后世所定。根据帛书,应以《老子》冠之其书,所以,本文所指称《老子》者,包括通行本。凡引文,皆根据《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
(2)《论语·尧曰》
(3)《帛书老子校注》第211-230页。通行本第一、二章。
(4)《帛书老子校注》第48页。通行本第四十六章。
(5)《帛书老子校注》第57页。通行本第四十八章。
(6)《帛书老子校注》第58页。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7)《帛书老子校注》第69-71页。通行本第五十一章。
(8)《帛书老子校注》第121页。通行本第六十一章。
(9)《帛书老子校注》第138页。通行本第六十四章。
(10)《帛书老子校注》第143页。通行本第六十五章。
(11)《帛书老子校注》第180页。通行本第七十四章。
(12)《帛书老子校注》第217页。通行本第七十九章。
(13)《帛书老子校注》第237页。通行本第三章。
(14)《帛书老子校注》第365页。通行本第二十七章。
(15)《帛书老子校注》第369页。通行本第二十八章。
(16)《帛书老子校注》第397页。通行本第三十二章。
(17)《帛书老子校注》第407-412页。通行本第三十四章。
(18)《帛书老子校注》第244-246。通行本第五章。
(19)关于“易有大恒”,请参考拙作“《周易》思想体系与《说卦传》──论六十四卦卦序一文”。载于《第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1.9.16 第二届“古天文与中华传统文化暨王屋山古文化国际研讨会” 论文
第五篇:领导学论文,老子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学的启示
李鸿发
(行管08***)
摘 要: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财富。笔者通过探讨我国古代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主张,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和谐状态,与现代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融通之处。因此,无为而治思想更是一种领导艺术,现代领导学研究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无为而治;领导学;借鉴意义;老子
一、“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无疑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无为而治”是贯穿全书的精髓,体现出公共行政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原则。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对任何事情都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为之;对任何事情都应任他自身的趋势去发展,而不能利用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去扭曲其发展态势。“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自然的,所以“常无为”;而正是这种“无为”的“道”又生成万物,所以“道”又是“无不为”故“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也是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的集中体现。说明“无为”就是不胡为,不乱为,是顺应客观规律趋势,尊重客观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就是要人们积极有为,而积极有为又是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最终实现“大治”和“大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的自我管理
[1]。
二、“无为而治”与现代领导艺术的融通
关于领导的定义,《领导学》(邱霈恩著)这样定义:“领导就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处于支配和决定地位的主体,根据该系统的需要和愿望以及实际情境和条件,确定本系统的目标、任务和行动指南,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及手段,发动整个系统、特别是被支配地位的群体与组织等力量,致力于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的最权威的行为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因此,领导者的个人素质、魅力等对被领导者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力与所采取的策略彰显了“无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这就在领导过程中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3]
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领导方式和治国思想的精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引入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在某程度上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变得更加“有为”,也逐渐实现政府的“无为而治”。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意味着在生产发展和经济活动中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掠夺,可以理解为减少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有为”,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共处,即逐步实现生产、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无为”。
三、“无为而治”对现代领导科学的启示
从领导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思考如何践行“无为而治”思想,对丰富领导学知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尊重并顺应领导规律
“无为而治”首先体现为“道”,即尊重并顺应客观规律。在领导过程中也要顺应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有所为。“无为”是达到“道”境界的最直接途径。老子由“无为而治”出发提出“上得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体道”、“同于道”的上得“之人,对老百姓的管理应当顺应自然之道即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而妄为,也不可离开客观规律而强为,而应以“无为”
达到“无不为”的目的。领导活动都有它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规律;从局部上看,各个侧面、各个部门又有它的特殊规律和具体规律,因此,领导规律是领导主体所必须依凭、领导过程所必然贯彻的第一领导依据,是领导成败的主要依据,也是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和具体的领导对策措施等所凭借的根本。[2]
(二)提高领导素质,做好表率
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阐述了提高领导素质的重要性。领导素质决定着领导行为和领导结果的特别能动因素,是领导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带活动的前提、基础,是领导主体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内在条件,是事关群体或组织命运和利益的最重大社会因素之一。[2]所以,在整个组织中,首先要提高领导素质,强化道德品质修养,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发挥领导者的制动性、积极性,实现得“道”而无为。
(三)优化领导方式,坚持“以人为本”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就是说领导者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大度之心尊重、爱护被领导者,那么就能缩短了与“无为而治”的境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即领导者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顺民心,从民愿,才能达到“无为”,使事业立于不败之地,而领导者的“德治”、“德信”是实现无为而治的根本保证。
“民为本,本固邦宁”是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则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最高评价。而领导方法是领导主体在特定的领导理论指导下和特定的领导环境中实现领导目标、履行领导职能而采取一系列办法、对策和技巧的总和[2]。因此,科学运用领导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采,情为民所系”、“以百姓之心为心”、取“无欲之德”,达到“无不为”“无为不治”的领导之道。[4]
(四)完善领导体制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来的。“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故在现代管理中,仍要对领导者的权利加以监督、约束,就要借助于有效的领导体制来实现,抓好领导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因为领导体制是政治体制的核心部分,也是社会体制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领导效率和领导活力、领导水平和领导地位、执政水平和执政地位。要实现领导者的“无为而治”,就要以素质理论、特别是领导素质理论和领导人才理论为基础,建立新型组织人事机制,彻底解决领导主体、特别是领导者择优汰劣的有效机制与实际运作的问题,最终实现领导体制改革与科学化在质上和深度上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领导队伍建设和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2]邱霈恩.领导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3]马书成.浅析领导工作的“无为”[J].河南社会科学,2007(5).[4]阳华才.老子思想与现代领导[J].湘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版),20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