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展望

时间:2019-05-13 10:2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展望》。

第一篇:201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展望

201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展望字数:2695 来源:金融博览2014年1期字体:大 中 小打印当页正文

2013年全球经济维持疲弱复苏势头,金融市场震荡上扬。展望2014年,发达经济体有望走向同步复苏的轨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将止跌企稳,全球经济增长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强。发达经济体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来之不易的复苏成果。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上扬态势,在量化宽松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的过程中,局部市场的波动将不可避免。

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增强

2013年,美国经济持续了温和增长的势头,欧洲经济在多因素推动下走出衰退,日本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反弹和复苏。但在新兴市场,由于担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前期经历了过快的信贷增长,许多国家都遭遇了资金流出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冲击,实体经济较大程度减速。全球经济复苏在地域格局上的转变,特别是新兴市场对全球增长贡献度的下降,导致2013年全球产出增长依然疲弱,预计2013年全球GDP增速约为2.3%,略低于上年的2.6%。

展望2014年,全球经济走势将更趋乐观,有望走向同步增长、失业率下降和产出质量与效率提高的实质性复苏阶段。预计全球GDP增速将提高到3.0%左右,通货膨胀率处于3%左右的水平。

美国经济增长将更为强劲

2013年是美国经济进入复苏增长的第五年,预计实际GDP全年增长约1.7%,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固定投资和库存投资。

2014年美国经济将平稳持续增长,GDP增幅预计为2.5%上下。预计美联储将缩减国债及MBS的购买规模,继续延续低利率政策。

欧洲经济从衰退转向复苏

2013年是欧债危机的转折点。在德国、英国等核心国家经济复苏的拉动下,欧洲经济从第二季度开始复苏。但受累于欧元区持续6个季度的衰退,预计全年欧元区GDP仍将衰退0.4%,欧盟GDP将实现零增长。

展望2014年,欧洲经济有望踏上复苏之路,预计欧元区经济增速达到1%左右,但是失业率依然处于高位。预计2014年欧洲央行仍维持0.25%的低利率和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巩固经济复苏势头。

日本经济继续稳步前行

“安倍新政”推动日本经济稳步复苏,经济实现连续5个季度正增长。CPI在连续14个月保持负值之后于2013年6月份转为正值。经济的高歌猛进也带动了就业的上升,预计日本2013年经济增长约1.9%,失业率约为4%。

展望2014年,安倍经济学将作用于更广的经济领域。同时,日本加入TPP和申办2020年奥运会从长期看将提升日本经济。日本财政整固计划对经济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预计2014年,日本GDP增长约为1.6%,CPI约为2.4%,失业率约为3.8%。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分化加剧

受QE退出、中国经济减速等因素影响,2013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动力减弱,预计2013年新兴市场平均实际GDP增速约为4.5%。展望2014年,新兴经济体之间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亚太新兴市场增速领先,有望达到6.4%,新兴市场整体增速约为5%。

全球金融市场在2013年的表现出现分化,美国金融市场风险下降,股市向好,部分新兴经济体则遭遇短期金融动荡。展望2014年,欧元区和新兴市场企

业债券或将积聚风险。

大宗商品风光不再

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平平,风光不再。能源价格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而保持高位震荡,工业金属、贵金属和农产品均在2013年呈下行走势,其中以黄金价格下跌尤为明显。

展望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仍将维持平淡格局。一方面,在美联储可能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的趋势下,强势美元和较高的利率对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施压;另一方面,明年全球经济状况改善,有可能拉动工业金属和能源的需求,但不足以改变投资者预期,难以大幅提振大宗商品价格。

股市有望向好,债市风险增加

2013年全球股票市场继续呈现上升势头。其中,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欧元区股市已经超越2009年年底水平,但新兴市场股市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水平仍有差距。债券市场方面,德国和日本国债收益率延续下降趋势,美国国债收益率略有上升。

展望2014年,为维持实体经济的复苏态势,抵御通缩风险,美、欧、英、日等国央行保持现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利率也将继续维持在历史低位。此举将继续鼓励资金流向股票市场,进一步推高股市。债券市场方面,2014年初债务问题仍将困扰美国,市场提前反应的可能性较大,企业债券恐正在积累风险。

美元波动加剧,日元持续贬值

2013年年初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元在总体上保持了升值态势,至5月份累计升值近5%,而后在大幅震荡中逐渐走弱。随着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再度看好,美元指数也在政府停摆结束后止跌回升。

展望2014年,美国两党的财政谈判和美联储放缓QE将成为决定美元走势的两个关键点。预计,美元将于年初开始进入持续升值通道,当然也不排除突发性事件下美元在短期承压的可能性。

在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下,日元在2013年1~5份月加速贬值;年中日元曾走强,然而短期的反弹并没有逆转日元贬值趋势。自7月份以来,美元兑日元汇率重新进入小幅震荡的上行区间。预计2014年在政府宽货币、紧财政的背景下,日元的贬值周期仍将延续。

2013年10月份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使欧元承压。考虑到当前欧元区复苏的基础依旧较为脆弱,我们预计欧元在未来反弹的可能性并不大,短期内的波动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2013年受美联储退出QE下国际资本外流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市场剧烈动荡。而后这些国家的汇率均出现上扬,在一定程度上收复了失地。考虑到美联储退出QE,未来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在整体上依然面临震荡下跌的压力。

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维持

大进大出格局

过去几年,新兴市场一直保持着资本净流入。但2013年以来,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呈现大进大出态势。2013年5月底至8月底,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新兴市场的股市、汇市均出现了大幅波动。而当9月底美联储宣布暂缓退出QE后,国际资本又重回新兴市场。

展望2014年,美联储开始削减购债规模,资本可能继续回流美国,部分新

兴市场经济体可能再次遭遇短期金融动荡。IIF预计,2014年新兴市场净私人资本流入规模为10290亿美元,较2013年小幅收窄。

第二篇:2012全球经济展望

花旗预计2012年将是一个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分歧较大的一年。经过连续六个月的下调,我们再次调降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从2010年的4.2%,2011年的3.0%至2012年的2.5%,小幅低于长期平均值。我们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缓,但亚洲仍将主导全球经济增长。欧元区陷入经济衰退而美国仅维持温和增长。

于2012年欧洲央行可能降息至0.5%,推动隔夜拆借利率接近零。另外,英国可能积极的扩大量化宽松政策。预计主要工业国家会进入长期超低名目利率(和负实际利率),预测第一次加息时间点,美国将在2014年,英国将在2015年,欧元区在2016年。在中国,春节前可能发生货币政策微调其中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削减。即使在低利率期间,我们也并不预期美国经济增长足以拉低2012-13年的失业率。花旗预计,欧元区GDP增长在2016年之前不会恢复至2008年经济衰退前的高峰。

花旗预估在未来2-3个季度里欧元区内更多的国家可能被降级, 其中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预计在未来2-3年主权债务降级范围可能扩大,比如美国,日本,西班牙和意大利。在2012年政治风险可能重新升高,主要经济体的选举,以及在北非中东和亚洲的区域性政治风险上升可能恶化经济增长问题并且增加风险。

第三篇:2018国际形势展望全球经济迎来“换挡提速”

2018国际形势展望全球经济迎来“换挡提速”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8-01-02 13:55:57

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漫长复苏期后,全球经济终于在2017年迎来近10年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这让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未来时有了更多信心。随着2018年的到来,看涨全球经济俨然成为普遍共识,甚至有观点认为,全球经济有望在新的一年中进入繁荣期。

当然,2018年,全球经济迎来的也是继续攻坚克难的一年。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能否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逆风”?美国选择“本国优先”的政策转向将让全球各个经济体面临哪些新变数?作为主要引擎的中国经济又将给全球带来怎样的利好?2018年,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机遇与挑战共存。

全球经济切至“增长快挡”

保护主义“叫板”开放合作

相比过去几年的谨慎与悲观,在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走势时,众多国际机构不约而同发出看好之声。

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3.7%。世界银行则预计称,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17年的2.7%升至2.9%。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也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全球经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经济增长的基本周期已经启动。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个新周期的起点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信心很大程度上源自2017年全球经济超预期的亮眼成绩单。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近10年之后,全球经济终于从“危机慢挡”换入“增长快挡”。然而,同样是在2017年,一些问题显露端倪,日渐严峻,让人们在看好新一年全球经济整体表现的同时,不敢过于乐观。

一个很大的担忧是,2018年,全球经济恐怕难以回避开放合作与保护主义这两股力量的正面碰撞与上下较量。

对于2017年的全球经济而言,最大的坏消息或许就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出现根本性“转身”。自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以“美国优先”为基本立场,美国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等数个多边机制中相继“退群”,并且试图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修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自由化和全球化进程遭遇强劲“逆风”。

“2018年,保护主义会继续复杂化。面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弯道超车’,西方发达经济体感到竞争压力明显上升,可能会频频出手,甚至可能联手。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将受到挑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徐洪才也认为,随着2018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底气更足,贸易保护主义可能进一步强化。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组织纷纷警告称,一旦全球保护主义情绪进一步加剧,将导致全球政策协调的难度加大,进而拖累全球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不过,一些区域性自贸谈判的向前推进让人们相信,开放合作仍是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主流。2017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首次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举行,确定了《RCEP协定框架》,为自2012年11月正式启动的谈判确定了更明晰方向。更早时候,日本和欧盟这两大发达经济体也正式签署自贸协定。

“2018年,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将仍是总体趋势。”徐洪才说。

陈凤英也认为,虽然在新的一年,国际贸易形势可能面临严峻挑战,贸易摩擦风险增大,但实际的国际贸易额不会受太大影响。“可以看到,在世贸组织提出起诉的整体贸易额还是很小。”

中国“引擎”依然稳健

“美国优先”带来变数

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显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1/3依仗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表现出众,为全球提供满满正能量。

2018年,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依然将是注入信心的“压舱石”和提供动力的“主引擎”。

日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纷纷上调对于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诸多国际机构最新研究普遍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经济企稳和再平衡进程的持续推进将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

一些分析认为,2018年,步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有望在3个维度实现质变,即周期演进呈现新韧性、改革开放挺进新纵深、全球治理创造新机遇。

“2018年,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问题不大,信心很足,更多的注意力将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关注质量的提升。”徐洪才认为,中国经济在维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将在动能培育方面继续发力,成为一个新亮点。此外,进一步深化改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中取得明显成效,也将是2018年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看点。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布斯特菲尔德看来,“中国的好消息对于全世界都将是好消息”。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驱动力,美国在新的一年带给世界的可能将是更多变数。2017年,美国经济出现回升。2018年,这种向好态势能否持续?分析认为,两方面因素将对美国经济形成挑战,一是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逐步收紧可能带来的潜在政策风险。

2017年底,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30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美联储也启动年内第3次加息。“美国税改将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刺激美国经济,因此2018年美国经济相比今年不会太差。”陈凤英说。

美国投资银行美银美林也预测称,2018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4%,高于2017年的2.2%,税改方案将令美国经济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然而,对于全球经济而言,风险也将随之而来。美银美林认为,随着美国税改法案落地,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开始凸显,2018年一季度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进一步加快,美元指数将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这就意味着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

“美国的减税、加息会对全球资本流动和产业分工产生冲击,这是毫无疑问的。”徐洪才说。

陈凤英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转向,还会使2018年世界经济关系更加复杂。

目前看来,2018年,美国给世界带来唯一可确定的是,特朗普政府将让美国更为“自我”,而全球经济将因此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发达经济体继续回暖

新兴经济体接受挑战

对于大部分西方发达经济体来说,2017年是相对轻松的一年。

2017年,此前美国“一枝独秀”的复苏格局向美、欧、英等发达经济体增长趋于同步转变。欧元区出现10年来最强劲的扩张,欧洲各国逐渐走出欧债危机的泥潭,迎来久违的共同增长。日本则在量化宽松的路上越走越远,经济出现小幅增长。路透社称,2017年,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表现超出前一年的预测。

“2018年,西方经济体整体都会有一个平稳的增长。”陈凤英说。

国际咨询公司HIS Markit预测,2018年欧洲估计将迎来2.2%的经济增长佳绩。而受惠于外销、内需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基础建设投资,日本新一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1.2%。

在发达经济体延续回暖态势的同时,新兴经济体经济则将迎来更具挑战性的一年。

一些分析认为,2018年,新兴经济体可能将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在反全球化浪潮涌现、国际贸易环境更为复杂的背景下,新兴市场贸易投资环境更加严峻,对其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掣肘效应;二是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可能面临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蔓延风险,自身政治稳定受到影响;三是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

还有统计显示,2018年新兴市场国家将有近20场选举,其中包括南非和印度尼西亚等较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摩根大通分析师也指出,2018年拉丁美洲将迎来10多年来最为密集的政治事件日程表。政治因素或将成为新兴市场投资中一个不可估量的风险。

不过,对于新兴经济体的活力,各方依然普遍看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升至4.9%,达到5年来的峰值。其中,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有望达到77%,较2017年上升2个百分点。

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2018年新兴市场的投资者将继续动摇,但不会受到惊扰,发展中经济体涨势犹存,将继续表现良好。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受益匪浅。此外,‘一带一路’建设也将给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提供更多合作空间。”徐洪才说。

陈凤英也认为,整体而言,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主要的贡献者。“2018年,这种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第四篇:展望2011经济发展形势

2011 年经济增速将回落到 8.5%:2010 年中国经济经过第一季度的高点,第二季度开始放缓,但全年经济增速将保持 9.8%的较高水平。2011 年随着先进国家经济恢复的迟延出口大幅减少,投资与消费增速放缓,全年经济增速将下降到 8.5%。投资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度宽松信贷支撑下的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于惯性投资和 2011 年十二五规划新项目的开始等原因,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将持续。同时,受收入分配制度扭曲和通货膨胀侵蚀的影响,居民消费仍将在低位徘徊;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将加重进出口通货膨胀有恶化趋势:低利率下的流动性泛滥和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自然灾害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等促进通货膨胀,保守估计全年消费者价格指数会维持在 3.2%左右。处于对资产泡沫破裂的担忧,政府难以对通胀作出强有力的应对措施,通胀在 2011 年会进一步发展到 3.8%左右的高位经济刺激战略的退出面临两难选择:中国政府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维持了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通货膨胀恶化以及各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如果此时收紧信贷不但会使投资大幅下滑,也会增大资产泡沫破裂带来的金融风险,预计政府维持货币和财政政策维持刺激的概率更大。2011 年,中国政府将实际执行“松财政、稳信贷”的政策,财政政策将稳中偏松,信贷政策上半年保持稳中偏紧,下半年稳中偏松政策趋势:中国今后几年将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在整个十二五规划中致力于由投资、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产业政策方面会通过碳税政策逐步抑制和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加快产业的结构转型;(2)从鼓励内需方面,会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官方版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3)贸易政策方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减少贸易摩擦(4)投资政策方面,逐步向民营企业进行信贷倾斜,通过“新 36 条”的实施,修正近年来由于国进民退造成的民间投资衰退

1.2010年中国经济回顾

第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

□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强劲反弹,到2010年一季度达到本轮周期的高点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使得中

国经济迅速从谷底反弹,2009年全年增长9.1%到2010年一季度,经济刺激政策的效力充分发挥,经济增速同比增长率达11.9%

□随着政策效力减退和政府推出调控政策,从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但全年经

济增速仍可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下降周期,增速有所放缓

2010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为10.3%,与一季度相比明显下降

–预计第三第四季度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到9%线和8%线,全年经济增长仍可望达到9.8%

□由于流动性过剩和外部冲击,通货膨胀率逐步攀升,到7月份已创下本轮通胀新高,来走势不容乐观

–为了刺激经济,中国央行在2009年推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空前膨胀,逐步

推高通胀

 2009年全国新增信贷总额达9.6万亿元,创下历史记录

 过剩的流动性在2009年没有造成明显的通胀,但随着流动性逐步进入实体经济,通 胀压力开始显现

– 2010年中国和世界各地先后经历了旱灾和洪涝灾害,粮食减产,粮食价格上涨并推动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这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

– 虽然进入2010年以后,政府已经认识到面临通胀风险,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并进行价格干预,但由于政策力度不够和政策效应滞后,通胀并没有得到控制,一些游资轮番炒作各种商品,居民通胀预期正在逐步强化

2010年1-8月,通胀率持续上升,至今没有放缓的迹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一些价格暴涨的商品进行了打击投机调查,部分商品价格一度回调,但干预很快失效,价格再度上涨

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消费仍维持可观增速,但对部分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下降,未来增速可能会缓慢下滑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推出了减免汽车购置税、家电下乡等政策刺激消费,一些居民消费需求提前释放,推动2009年消费快速增长,全年同比增长15.5%2010年上半年消费同比增长15.3%

但随着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渐弱化,消费增速开始放缓,汽车家电产品已有供过于求的征兆

–目前分配体制的结构性失衡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激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要实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困难很大

□投资增速稳步放缓,但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2009年快速增长,投资率达到历史高位,2010年开始冲高回落 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1%,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高随着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公共项目逐步完成,投资增速必然放缓

–中国政府为了控制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而推行调控政策,也压制了投资增长

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中国房地产泡沫空前膨胀,通胀压力也逐步积累,从2009年下半年起央行已经开始控制信贷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抑制作用2010年以来,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压缩过剩产能、节能减排的政策,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被关、停、并、转,一些企业的扩张计划被否决,投资增长受到抑制

–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延续性,且中国政治体制结构存在着对地方政府鼓励投资 的激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会相对下降,但绝对增速仍然可观,占GDP的比例还可能上升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速逐步放缓,但民营企业的投资却稳步上升2010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3.2%,虽然比2009年全年增幅有所下降,但增速仍然高于消费和净出口增速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进出口都大幅攀升,由于结构因素贸易顺差呈现前低后高之势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中国对外贸易从2009年的谷底强劲反弹2010年1-7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长47.2%,出口同比增长35.6%,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0.9%,到7月份为止,由于累计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累计同比下降21.9%

五月以后出口增速已经超过进口增速,且差距正在逐步扩大,贸易顺差有望收复失地。中国出口商品中来料加工制成品占最大比例,需要大量使用进口原材料,因此出口变动往往滞后于进口变动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贸易顺差可能增加,开始推行鼓励进口、维持贸易平衡的政 策

如果贸易顺差增长过快,中国将面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还可能遭遇贸易保护主义

–预计全年累计进口达1.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4%,出口达1.5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29.2%,顺差同比下降2.6%

2.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

经济增速将放缓到8.5%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较2010年低1.3个百分点,下降至8.5%

–2011年1季度,中国经济将仍然处于下行通道,2008年底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逐步完成,信贷政策收紧,以及受2010年一季度基数较高的影响,201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可能下降至8%左右。从2季度起,经济增速可望逐步回升,但回升速度相对缓和

□增长结构上消费仍然难以替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

–固定投资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反弹趋势,仍然维持较高增幅

2011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下行到局部低点,从二季度起,由于十二五规划的新公共投资项目开始启动,投资增速再度上升预计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1.6万亿元,增速为16.8%

– 消费继续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由于政府刺激消费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退出,2011年消费增速将有所下降,但由于经济形势较好,消费仍将维持增长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望达到16.7万亿元,增长13.2%

– 先进国家经济下滑,中国进出口增速将大幅下降

预计2011年中国进口增长10%,出口增长8%,通货膨胀加大

□预计2011年全年通胀率为3.8%

– 美国的弱势美元政策导致国际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会助长国内 物价水平。由于受2009以来流动性膨胀和农业歉收的影响,2011年初通胀率可能偏高,然后随着紧缩效应和政府干预的影响,通胀率可望下降。□2011年人民币汇率主要取决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走势,可能呈现兑美元小幅升

–目前,中国央行参考一揽子货币汇率确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如果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走弱,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如果美元走强,人民币则可能小幅贬值

预计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总体上会小幅升值4.3%

2008~2011年中国经济指标

2010 年

区分2008 年2009 年2011 年展望

上半年全年预测

GDP 增幅9.0%9.1%11.1%9.8%8.5%

投资增幅25.5%30.1%23.2%20.3%16.8%

出口增幅17.3%-15.9%35.2%29.2%8.0%

进口增幅18.5%-11.3%52.7%35.4%10.0%

消费增幅22.7%15.5%15.3%17.5%13.2%

物价上涨率5.9%-0.7%2.6%3.2%3.8%

对美元汇率6.826.826.776.706.4 ~ 6.6

3.2010年经济热点

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8月16日,日本公布了2010年第二季度经济总产出,正式确认了被中国大陆超越的事实 2010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名义GDP为1.29万亿美元,而中国大陆同期产出为1.38万亿美元事实上,如果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早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lan Heston, Robert Summers and Bettina Aten的研究,依据购买力平价,中国在1994年即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的购买力平价数据,中国在2001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舆论对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表示关注,而中国政府和民众则反应冷淡

–中国强调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人均GDP排名处于100位左右,在世界上仍属于较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媒体还认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可能被要求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一些媒体甚至认为发达国家大肆宣传是有意“捧杀”。中国国内反应冷淡的主要原因包括:早在意料之中以及经济数字不再是民众的焦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中国经济规模超越日本是迟早的事,中国政府和民众对此早有预期,因此并不觉得“惊喜”而且民众不再过度关注于经济规模的排名,并认识到GDP总量数据并不等于经济实力,更为关注贪腐、贫富分化、分配不公等经济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整体规模的增大,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提高;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不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和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但是,随着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也将越来越成为关注焦点,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压力。随着绝对规模越来越大,中国被要求承认更多的国际责任,例如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时,欧美发达国家把中国作为主要目标,要求中国承担强制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未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享有的一些援助、优惠政策等,也可能被削减取消。

“新 36 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是希望民间资本能在4万亿计划后起到继续拉动经济的作用,同时部分修正救市产生的影响。实际上“新36条”并非政府第一次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然而由于缺乏执行的细则,民间投资不仅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反而愈加恶化与“非公36条”相比,“新36条”增加和细化了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的领域 “新36条”明确鼓励的领域包括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开发、市政公用、政策性住房建设、医疗服务、教育和社会培训、社会福利、金融、商贸流通物流、国防科工、国企重组

□民间资本进入各个垄断行业困难重重

–民间资本不具备独立开发石油天然气勘探的空间,参与油气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备以及销售工作更具有自主能力。国内可供勘探开发的陆地区块基本被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巨头所垄断,而中海油则拥有大部分海上区块的开发权,民营公司取得区块开发权的可能微乎其微2010年8月8日,中石油拿出海内外119个涉及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成品油销售等总投资额近6000亿元的项目,率先到民营资本活跃的浙江与当地企业接洽,希望引入不低于2000亿元的民间资本,显示出鼓励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民营企业大规模进入火电、水电和核电建设不现实

目前火电企业利润受煤价上涨挤压,而煤电联动迟迟难动,行业进入“不赚钱”阶段,很难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就水电而言,已有的水电资源已基本被瓜分完毕,民营资本只能做一些规模较小的水电开发核电因为其资本投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所需资金非普通民企能够承担的,且核电由于盈利前景广阔和利润丰厚,民营资本面临几大电力央企有力的竞争目前在在很多新能源领域,例如太阳能光电和光热设备制造等民间资本占主要地位

–在交通部门存在民营资本与国有企业不同的准入门槛,投资者缺乏信心

航空业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但由于国内金融体制的种种限制,民营航空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另一方面,民营交通企业无法获得具有较好经济利益的线路,类似京沪穗三大城市间的黄金航线,民营航空根本难以进入2005年国家开放铁路行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是铁路是铁道部统管,民营企业只能占很小的股份且不可能取得经营权。

–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村镇银行将成为突破口

根据之前的规定,村镇银行发起人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该机构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 “新36条”不仅提出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还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民间资本无论是在对当地企业以往经营状况了解上,还是对于企业发展的实时跟踪上都较商业银行有着先天优势,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将被大幅度降低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时代在华终结。

□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

–2010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第9号文件,标志着中国实行多年的无条件“外资优先”时代的终结中国对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节能和环保产业的海外投资表示欢迎,但对重污染和高能耗及产能过剩的产业的投资则受到限制;从税收政策上引导外资产业和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再实行区域无差别化的投资鼓励

–早在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就规定,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 在内外税率统一前,两种企业所得税适用不同的税率,外商投资企业的名义税负是15%,实际税负是11%;内资企业名义税负是33%,实际税负为23%左右,内资企业的税负是外资企业的两倍

–综合而言,内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平台趋同,甚至在某些方面政府政策更多的向国

内企业倾斜,如政府采购、家电下乡等等

□对于外资企业政策的转变反映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开放初期中国资本短缺的局面不再,无形中也削弱了政府引资的动力;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出口的快速增长,过多的外汇储备正逐步变成政府的某种负担

–产业结构转型的要求:随着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高调提出,“符合产业方向”比投资本身更成为政府选择的要素

 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产业发展遇到瓶颈,需要产业结构调整

□政策转变对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格局将产生一定影响

–今后外商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将更集中于高新技术以及服务业等产业。9号文在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的同时,更强调要 “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之际,拥有相应领域领先技术的外资企业如果顺应国内产业政策导向,相对国内的同类企业,仍然可以抢得市场先机

–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中西部地区相对于目前外资集聚的东部地区而言,以及中国 周边的其它国家而言,占据一定的比较优势而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能源、劳动力的成本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具备了更多的承接外商投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的条件。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变迫使中国对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调整

–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出口导向性经济模式面临瓶颈出口导向型经济,随着全球主要市场步入调整或衰退,过去几年内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出口面临打击,提升国内消费能力成为唯一的选择。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政府主导投资的方式虽然实现了经济的“保8”,但却丝毫无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拉动尽管近年来中国整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依然很低,且居民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下降,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因此,在出口和投资进一步发展受限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居民收入分配进而拉动国内居民消费,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就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六月份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提出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具体的内容为,首先中国具备了实施计划的基本条件;其次,从实施的路径上提出,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5年时间左右就可实现倍增 这个想法的提出是借鉴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并形成了一个强大和稳定的中产阶层

– 实现“收入倍增”需要先解决民营企业、垄断企业等诸多难点。民营企业是个人所有,可以拒绝实施政府提出的工资倍增计划。几年前出台的集体合同制度也没有在民营企业普及

垄断企业若执行工资倍增计划,必然用足用活政策,最终也许会导致更大的分配不公而不少垄断型国企,像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至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

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之间,□政府已采取上调最低工资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来推进“收入倍增”

–自今年2月1日江苏率先上调最低工资到8月18日为止,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份已有27个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仅甘肃、广西、贵州、重庆没有公布最低工资调整方案推进工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按照全国总工会的目标:从2010年到2012年,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

4.2011年主要热点

出口增速放缓

□2011 年中国出口增速放缓

– 2011 年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较 2010 年放缓,影响中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虽然目前对新兴市场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比重一直在提高,但是中国出口依然严重依赖欧美日等传统发达国家。中国出口成本将有所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都将削弱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将通过推升企业的工资成本削弱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

□2010 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

– 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从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扩大到2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不再限制境外地域,企业可按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2010年8月31日透露中国将继续放松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管制,下一步还将考虑允许企业使用人民币从事对外投资,这都为人民币流到境外铺平了道路 –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将很难维持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双向变动的局面

房地产市场调控能否持续

□2010年4月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出台,效果尚不明显

– 面对之前出台的房地产紧缩政策频频失灵,继4月15日“新国四条”发布后,17日国务院再次发力,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新国十条”,被称为“最严厉的楼市政策”自房地产新政出台以来,各城市住宅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度下滑,上海、北京等城市月成交量甚至一度萎缩70%~80%,然而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依然坚挺

– 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1年是否能得到继续值得关注如果政府面对出口下滑、经济增长持续减速的局面,是仍否能坚持调控政策不放松值得关注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2010年四季度以及2011年仍处于低迷状态,则必须依靠较为充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来保持投资的数量,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和部分平衡供求缺口包括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西藏、新疆等

– 2011年房价是否会实现较大幅度下降取决于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但如果因为保增长或认为调控目标已经达到而放松房地产调控,将很难避免房价会大幅度反弹

5.政策方向

刺激政策退出面临两难

□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来分析中国有必要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战略。

最重要的是因通货膨胀食品价格上升很快,实际通胀压力要远远高于官方目标3% 下半年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全球各经济体正逐步退出刺激措施

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加息,新兴市场中印度、巴西也相继加息,新加坡宣布紧缩货币尽管美国依旧保持原有政策,强调确保经济复苏,但美国官方透露的信息现实本轮刺激中美国投入不足 1100 亿美元,而且其国内物价面临通缩,而非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

□尽管应该逐步退出刺激计划,但中国自 2008 年以来的过度刺激却使的退出变得困难

– 第一个因素是过分强调增长,经济增速作为中国各级官员考核政绩的重要指标,使得政府在考虑刺激退出时缩手缩脚– 第二个因素是去年9.6万亿的信贷投资,一部分进入了国家主导的如公路、铁路等长期基础设施建设中,一部分进入房地产业,通过加息遏制通胀会使投资停滞和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系统的一个最大的风险因素,也成为中国政府

对紧缩货币应对通货膨胀的掣肘因素之一

– 第三个因素是各级地方政府在“拯救经济下滑”的旗帜下,近两年大肆举债投资,各类地方融资平台累计融资7.4万亿元,加息将导致地方政府面临破产危险。尽管最近银监会核查报告说明 1.7 万亿地方债存在坏帐风险,但由于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将土地财政作为举债的担保,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会使坏帐数字明显增高

□中国政府将实际执行“松财政、稳信贷”的政策,财政政策将稳中偏松,信贷政策上半年保持稳中偏紧,下半年稳

中偏松

– 2011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相关项目基本完成,中国政府可能结合“十二五规划”推出一批新的公共项目,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下,财政政策可能呈现“名义紧,实际松”的趋势

– 由于面临通胀压力,预计2011年上半年将延续目前的适度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和资产泡沫,并可能加息1-2次到下半年,随着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缓解,信贷政策将逐步松动,央行可能通过增加信贷配额、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放松银根,继续刺激投资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内需拉动能否成功

□2011年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将得到进一步推行

– 政府政策将瞄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比重中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偏低两个问题

自1996年至今,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连年下降,目前大约是13%;而社会财富主要流向了中央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将会出台的政策会围绕提高央企利润的上缴比例来进行,并且有可能实现“化税为薪3”,即对于实现提高职工工资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营业税等税费减免– 政府将加强对高收入人群和资产类的税收管理,来部分实现对贫富差距的调节作用。具体包括加强报酬支付较高项目(如演艺、演讲、咨询、理财、专兼职培训等)的个人所得税管理;加强外籍个人取得所得的征收管理财产转让所得征收管理(对于高收入者股权转让所得、房屋转让所得及其他财产转让所得等),加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管理 – 政府将通过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而非税收来增加这部分人群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扩大内需,依然将依靠投资拉动为税收优惠的一种方式,即对提高职工工资的困难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来 促进实现员工工资的正常增长力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收入,以“化税为薪”和“收入倍增”提高中低收入人群工资增长教育和医疗制度改革还将进一步进行,来提高居民的可消费能力

将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以及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但优惠幅度有可能有所降低节能减排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2011年碳税有望出台

– 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的高碳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变是大势所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国际共识,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国际对中国施加了巨大压力

– 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市场机制,碳税于2011年实施条件已经成熟

在从国际上来看,利用市场手段实施减排已是大势所趋,各国都积极建设发展相关市场,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起实施的燃油税改革为碳税积累了相关经验,而征收碳税将被纳入“十二五”规划。另一方面,政府将在2011年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和对新能源产品的补贴

第五篇:2017年国际经济形势回顾及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

2017年国际经济形势回顾及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

一、2017年国际经济形势回顾

2017年,全球经济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出现稳定增长态势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10年至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进一步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持续危机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全球经济的走势。在过去多年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始终是在年初对全球经济比较乐观地预测,期待全球经济出现拐点能够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但在年中几次下调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2017年出现新的变化,IMF在2017年中两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2016年10月预测的3.4%的增长率调高至3.6%。IMF预计,2017年全球70%以上的经济体都将实现增长。尽管最终数据还未统计出来,但是2017年全球经济3.6%的增长基本上能够实现,全球经济在2017年企稳向好的态势巩固住了。

更为关键的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呈现出稳定的复苏增长态势,即使在2016年曾陷入衰退的俄罗斯和巴西在2017年也实现了正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2017年,IMF在先后四次上调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16年10月份,IMF预测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3%,当时还有人担心,因为IMF的预测和我们的预期还有差距。但是,2017年1月16日,在习近平主席出席达沃斯国际经济论坛发表重要政策演讲的那一天,IMF对2017年中国经济的预期上调了0.3个百分点至6.5%。这与2017年3月份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预期,6.5%的增长争取做得更好,基本一致。在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的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政策的展望和坚定立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提出了中国一系列负责任的、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从2017年年初开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迹象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并带动了全球经济。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超过十万亿美元的中国,IMF一次性上调经济增长预测0.3%,确实反映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和信心。当时,IMF刚刚结束了与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IMF就中国经济形成三个判断,一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非常重要并取得可喜成果;二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始终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中性;三是外部环境的改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IMF对中国政府重视IMF的建议,强化金融监管,特别是对隐性债务处理的一系列措施感到鼓舞。因此,IMF在2017年1月16日上调0.3个百分点,并在2017年中又连续三次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到6.8%。2017年中国经济同全球经济紧密融合,中国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量做出重要贡献。IMF测算,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新增增长的贡献率是34.6%。

对于2017年全球经济新增增长,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贡献率接近10%。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政策转向内顾,强调美国优先政策,退出TPP协定,退出巴黎协定,重启北美自贸协定等一系列去多边主义的经济政策。特朗普政府重点立足于在双边基础上重新谈判,争取美国最大利益,从而实现美国的再次伟大。尽管对特朗普政策的评价仍旧众说纷纭,即使在美国内部也存在严重的政策分歧,但是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基于民粹主义,保护美国所谓铁锈地区工人利益,因此在选举过程中,吸引了选民,赢得了选票。

在2017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对全球新增增长34.6%的贡献率上,更体现在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发挥引领全球经济政策的领导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向世界提供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让世界认识到只有合作共赢才是应该共同努力争取实现的政策目标,认识到中国力量。

(二)国际贸易回暖

2017年之前的五年,尽管全球经济一直低迷乏力,但全球贸易增长仍一直落后于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面临严峻挑战。2017年这种状况发生改变。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3.6%,与全球经济增长持平,一举改变了过去五年全球贸易增长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态势。这个转变非常重要,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全球贸易是各国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外部条件。现在的关键是怎样保持住这一发展态势,防止一些反经济全球化和一些政策自顾倾向打断现在良好的发展势头。这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也正因如此,倡导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影响至关重要。

(三)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

2017年,全球主要矿产品和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产品的价格,企稳回升。石油价格在过去几个月保持在60美元每桶上下浮动。这对所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和石油进口国来说,都是可接受的较好行情。如果石油价格低于40美元每桶,OPEC必将大幅度消减石油产量,以便拉高石油价格。如果石油价格高于60美元每桶,美国页岩气生产商会将会加大页岩气产量,这将压低石油价格。在供需双方博弈的过程中,目前石油产品价格的水平如果能够得到维持,将有利于2018年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

IMF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可能进一步好?D,预计增长率将达3.7%,比2017年高0.1个百分点。由于近期,各方面的数据比较乐观,预计IMF在1月中下旬还将对2018年全球经济预期进行微调,很可能会小幅上调,以反映当前全球经济的乐观态势。

在挑战方面,首先,伴随着当前全球贸易的改善,民粹主义、反经济全球化、部分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内顾倾向抬头,关于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讨论能否取得真正的进展值得关注。

其次,美国经济政策的外溢性值得关注。一是自特朗普政府就职以来,美国的贸易赤字还在增加,美国新的贸易政策走向值得关注。二是美国的财政政策,尤其是税制改革的具体实施虽然一方面将在短期内为美国的竞争力、劳动生产力争取到一定优势,但是另一方面这将增加财政赤字,推高政府借债。三是美国货币政策,继启动利率正常化并在2017年三次加息,美联储自2017年10月份开始大幅缩表,削减所持的国债和有抵押的企业债券,从每个月减持100亿美元开始,每三个月将减持规模翻一倍,预计到2018年10月份,每月减持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第三,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值得关注。伴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欧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在逐步减力。按照此前公布的时间表,2018年9月欧央行将根据实际经济情况,重新审议现有的每个月购买300亿欧元政府债券和既有抵押债券的货币政策。如果欧洲经济继续保持乐观复苏态势,预计欧央行将停止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联储提息缩表的同时,如果欧央行2018年9月份停止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启动利率上调进程,这必将在全球金融市场有所反映。这些都值得关注。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下载201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一、2012年经济形势回顾 回首2012年,国际国内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中美两国完成了重大人事调整,美国已经完成了大选,奥巴马成功取得连任,中国第四代领导......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大全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现在已经是12月中旬,还有个半月的时间即将进入2013年,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对2013年及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分析,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提......

    金融行业前景展望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和未来职业规划 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短期......

    大连:2005年房地产形势展望

    大连:2005年房地产形势展望 大连市规划局局长董伟:编制分区规划强化公共设施在过去的2004年,通过大连市规划局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批重大城市规划任务:1、编制完......

    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茶叶是四川的主要特产之一,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四川也是全国主产茶区之一,茶业经济是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盆周茶区和丘陵......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展望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展望 文学院09(2)班09111248陈静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2008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正在崛起,正在腾飞,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风采。对于我国当前......

    世界海洋军事形势及展望

    2008年世界海洋军事形势及2009展望 2008年,世界海洋军事形势发展可谓**迭起,各海洋大国针对海上利益热点争夺激烈,为取得海洋战略主动权深化军事战略调整,加快新式武器装备研......

    当前高邮金融形势

    一是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应持续关注信贷风险。二是从物价走势看,8月份CPI同比增速春节后首次回升,虽不意味着立即反转,但综合各种情况,后期通胀风险有可能大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