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教案王之波

时间:2019-05-13 10:2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教案王之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教案王之波》。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教案王之波

黄垓中学欢迎您

《伟大的悲剧》教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学习重点】

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过关复习:(教师寄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提问上课时所讲内容。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如何理解“骄傲”一词?

4.“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5.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6.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三、质疑交流:(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帮我解决:

四、拓展延伸:(教师寄语:学为我用,提升自我!)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

五、同步达标:(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⑴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A,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 1

黄垓中学欢迎您

之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友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的话B。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书信。

⑵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充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1、段(1)的划线句A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

用?

2、段(1)的划线句B中,“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为什么是“海市蜃楼”?

3、“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结合整篇课文的内容谈谈你对

六、欣赏我国在南极探险取得的成就:

1、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成功的建成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2、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又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七、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人类历史上有许多这样虽在未成功的事业中悲壮地毁灭了生命,但他们在奋斗中对事业的追求,对自我的挑战的精神去激励着后人。同样,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我们也应肩负时代的使命,秉承英雄们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精神,去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去打开宇宙的一扇扇神秘之门,去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

第二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21.伟大的悲剧

教与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有感情的复述课文。

3.理解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4.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与学重点

体会作者颂扬的精神,通过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教与学难点

理解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展示有关南极风光、动物、探险等图片,使学生进入情境。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来,最后全军覆没,但他们的勇敢顽强精神和悲壮业绩,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历经艰辛,艰苦跋涉,却没有将所采集的17千克重的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丢弃,为后来的南极地质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探险的日记、照片,也都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宝贵史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为了让人们永远地纪念他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悲剧》。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等。

2、读准字音,解释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 毋宁 吞噬

3、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二)读出自我:

1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共几人?分别是谁?

2先期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3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1.无情的暴风雪就这样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当我们合起书来,他们面对失败、面对厄运、面对死神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请说出文中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细节?说说它感动你的原因。你从中得出探险家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2.同样是南极探险,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的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3.课文的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悲剧就是以悲剧的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4.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三、课堂练习:

分组合作,情感体验

1、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当你通过卫星电视看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艰难的情景,你会怎么办呢?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

四、迁移延伸:

1.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斯科特和胜利的阿蒙森呢?

2.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3.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能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五、教师总结

最后以三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1)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2)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撕心裂肺的痛苦,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一定会有收获的

(3)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六、教后记:

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与学目标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一、情境导入

“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二、研读赏析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然后按“ 这句令我感动,因为它写出了 ”的形式,对这些语句作一些品评。师生共同品评

1.“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提示: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提示: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接受这项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提示: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二)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学法指导:先圈划这些语句,再用一句话概括)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提出来。)

教师准备

1.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失败之悲),2.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作证之悲)3.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死亡之悲)

(三)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三、问题探究: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四、思维拓展

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五、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垠()遗孀()夜不成眠()毛骨悚()然 凛冽()zhu.....ài()出来 diān()狂 步lǚ()鲁mǎng()

忧心chōng chōng()()

二、找出并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跚跚来迟()秧秧不乐()母宁()赢弱()

三、结合语境解释加横线词语。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2.刻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四、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5.啊,让,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所梦想的空间站。()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南极大陆,更了解了人类对南极大陆最初的探险过程是多么的艰辛。作者以饱满的激情颂扬了令人尊敬的斯科特一行,他们那种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让全世界人民所仰慕,并给我们以精神的鼓舞。

七、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

绅士风度

作证之悲 值得信赖

集体主义

无私爱心

死亡之悲

世人之悲

八、教后记

学后记: 课堂练习答案

一、yín shuāng mián sǒng lǐn liâ 拽 癫 履 莽 忡忡

二、跚-姗 秧—怏 母-毋 嬴-赢

三、1、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

2、①吞食 ②极度疲劳

3、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4、比喻虚幻的事物。

四、1、议论

2、叙述

3、描写

4、议论

5、抒情

第三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观舞记》2教案王之波

黄垓中学欢迎您

观舞记 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教法分析:

1、诵读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学法要求:

1、充分预习

2、小组合作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4)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利用多媒体播放《印度舞》选段,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印度舞蹈;神气的印度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郁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简单介绍印度舞蹈的特征)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检查预习,介绍冰心,解决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6)默读课文

要求: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黄垓中学欢迎您

2、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思考问题:

1、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

2、谈一谈初读本文的体会。

三、品读课文,集体探究(6)

1、师: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飞动。)

2、师: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16段:从衣饰方面写出了舞蹈的美。

17段: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18段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的。

3、师: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4、师:推荐朗读能手,为大家朗读些三段,教师点拨读出感情,注意语调。

四、赏读课文,找出语言美(17)

1、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对全文语言美进行小组研讨,根据教师所列出要点,找出语言美,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也可找自己喜欢的语句,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8)我发现动词美,比如——————

我发现反义词美,比如———————— 我发现比喻句美,比如———————

我发现排比句美,比如—————————……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本课的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得到了突破。)

2、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9)师:同学们,冰心老人的文章不但语言优美,它还有着深深的内涵。你能说出这些语言的巧妙之处吗?

预计主要有这样的几个问题:

(1)“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

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印度舞蹈的类别、服饰、舞步和灵动的身影。引起读者注意,表现了对卡拉玛姐妹的由衷赞美!

(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3)“„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

文中除了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还从观众的反映侧面地描写。

(4)“文中说: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黄垓中学欢迎您

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欣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是离不开她们的文化背景

五、知识迁移,课堂拓展(4)

1、分析《安塞腰鼓》与《观舞记》的同异之处 同:

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

异:

1、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化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舞蹈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六、课堂小结,情感延伸(3)

同学们,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请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

(学生可能会答:有。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可以提示:春节联欢晚会上你们看到过这样的舞蹈吗?)有的,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吗?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结束语:45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从印度到中国,从古典到现代,从卡拉玛到美丽的杨丽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国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的《雀之灵》我衷心祝愿大家每天都活得如这舞蹈一样精彩。

第四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登上地球之巅》第二课时教案王之波

登上地球之巅

第二课时

一、精读精练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在这人类从未到达过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们将要遇到什么困难,要走多长时间,事先确实很难精确估计。

勇敢的突击队员们还在一步一步地前进,但是,由于前一阶段花费的时间过长,他们背上的氧气筒的气压表显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继续前进,可能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地坚持继续往前走着。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 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对于扬赫斯班的同事们来说,他的这番话确实颇有道理。然而,对于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滞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1.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这种估计显然错误”中“这种估计”指什么?

3.文中多次说到队员们严重缺氧,除表明条件艰苦外,还有什么作用?

4.“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请结合全文回答,队员们在攀登中会遇上哪些痛苦?

5.文中引用了《埃非勒士峰探险记》的一段文字,其作用是什么?

6.文中多次出现“中国登山队员”一词,如果去掉“中国”一词,好不好?

7.第四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第四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1969年7月6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所在的梅力特岛上,冯•布劳恩博士亲临控制中心。上午9时32分,布劳恩博士为他设计的“土星”5号火箭下达了“倒计时”的指令。身高110、6米、全重2930吨的“土星”5号火箭,以雷霆万钧之势,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吐着火舌,划破长空,满载着人类的希望,飞离地球,向着人们向往已久的“月宫”飞去。

②发射后9分11秒,第二级火箭脱离,第三级火箭第一次点火。11分40秒,第三级火箭熄火,飞船脱离地球轨道,进入狭长的地月过渡轨道。发射后3小时6分,指令舱和服务舱与第三级火箭分离。指令舱驾驶员麦克尔•柯林斯把飞船调转180度,然后把指令舱端的锥状对接杆,慢慢地准确地插入登月舱的接孔。接着,埃德温•艾德林,这位宇宙工程学博士卸下登月舱和指令舱间的封闭隔板,接通电缆,完成了全部对接工作。发射后4小时10分,第三级火箭与飞船彻底飞离。登月舱向着月球不顾一切地飞了过去。

③月球的怀抱有多温暖?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登上月球。

地球上亿万人的眼光都通过电视屏幕紧紧盯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格林尼治时间21日2时56分(美国东部时间20日21时56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率先打开登月舱舱门,挤出去,小心翼翼地把梯子放下,他带着电视摄像机慢慢走下梯子,踏上了人们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荒凉的月球。接着,艾德林也开始在月球行走,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先踏足月球的人。

④他俩在月球那坑坑洼洼的表面上轻飘飘地跳跃起来,这种景象令全球各地的电视观众惊叹不已、欣喜万分。他们那种滑稽的样子,成为世界不朽的形象以及科学无所不能的象征。阿姆斯特朗说:“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出了一大步。”

⑤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逗留了两个多小时,他们代表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个特制的纪念碑,上写:“从地球来的人类于公元1969年7月首次登上月球。我们为全人类的和平来到这里。”此外,他们展开了太阳能电池阵,安设了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还采集了20多千克岩石和土壤标本,拍摄了地貌照片,并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电视谈话。同时,宇航员麦克尔•柯林斯中校驾驶着指令舱对接后,3位宇航员开始返航。几天之后,“阿波罗”11号安全溅落在夏威夷西南的太平洋中。尼克松总统亲临了负责打捞“阿波罗”11号3位宇航员返航的欢迎仪式。人类的首次登月宣告成功。

⑥这一个登月之日被定为美国的法定假日,而我们记得16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日并未被庆祝,今天的登月之日却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滑稽___②溅落___ ..

2.第①段作者采用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起的作用是:_______

3.第①段画线句子除了说明“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飞向月球这一问题外,还说明了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中“慢慢地”一词在表达意思上起了什么作用?

5.你是怎样理解第④段画线句子“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出了一大步”的含义?

6.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

7.对“阿波罗”飞船飞向月球成功这件事,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反思】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 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2.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 3.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二、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概括的谈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展示问题)

明确: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2.概括复述故事情节。注意环境描写。(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 无限失望登上归程。(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 埃文思发疯死去。(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 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 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三、研读课文:

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

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

师: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师: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

师: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但他们还不得不干什么?

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

师:体现在哪?(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师: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谁的观点?(斯科特)作者以及世人们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不是)那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 生: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3.那么大家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

4.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它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5.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四、拓展延伸:

正是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一行又一行的探险队奔赴南极,使南极不再神秘。欣赏南极探险取得的成就:

1.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成功的建成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2.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又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师总结: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即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为这项事业献身的精神,在你们心中一定有更渴望了解的奥秘,最渴望征服的世界,愿将来的某一天,你们探险的步伐能让世界为之瞩目,让祖国为之骄傲。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教案王之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教案王之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