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简要情况汇报
201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简要情况汇报
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尊敬的李书记:
首先,我谨代表全局干部职工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今年4月份组建,现有15个行政职能科室、1个机关党委、4个副县级事业单位、7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173人(其中局机关56人),离岗退休人员49人。新局组建以来按照“三新两提高”(建新部门、作新贡献、树新形象,提高人保工作服务大局的贡献率、提高人民群众对人保部门的满意度)的目标要求,以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人才为先、民生为重,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向您作一简要汇报:
一、人才公寓建设全面推进
今年接受人才公寓建设任务后,我局把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局之力抓紧抓实,专门成立了筹建领导小组,由一名党组成员负责,全部脱产,并建立了人才公寓建设倒逼工作机制。人才公寓已于10月15日破土动工,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启动,目前1号楼已建设第二层,会所6号、7号别墅楼已打好地基,3号楼已建设第三层,预计一期工程有望于春节前封顶,届时将成为我市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一张“金名片”。
二、企业招工问题有效缓解
随着我市经济回升向好,部分企业再次出现缺工现象,作为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我们迅速反应,周密部署,高位推动,当好企业“服务员”,确保不因缺工影响企业发展。9月份专门对全市156户重点行业企业人才、用工、培训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帮助企业招工实施方案,完善了各级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招聘机制,加强了与企业的用工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招聘活动。尤其是深入实施“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新余模式,对企业新录用员工一律进行岗前免费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据统计,仅10月-11月我们就举办了29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17688个,实际录用5443人。11月18日我们还举办了“服务园区、促进就业、成就人才”大型就业对接活动签约仪式,现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75万元,发放政策补贴共153.8万元,银企对接4.36亿元。
三、民生工程指标创先争优
围绕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我局建立完善了半月调度、定期通报、专项督查、工作问责等民生工程工作机制,到11月底,省政府下达的25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指标有23项已提前完成全面目标任务,2项完成95%以上,年底均能全面完成。预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3.024万人,城镇就业率96.4%,小额贷款发放1.5亿元,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达15.66万人、45.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1.5万人,三项基金征缴
分别达5.88亿元、2.8亿元、0.3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民生工程指标年底全省排位软指标可进前三,硬指标可争上游。
四、人才规划与引进工作成效显著
牵头制定了《新余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和《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办法》,起草了《新余市人才发展与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工作意见》。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开展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确定上报“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批复4人)、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4人。做好了外国专家项目执行工作。今年我市共有5个专家组织项目和1个自有专家项目获省、国家外专局批准执行,已收到5个外国专家组织推荐的8名外国专家意向书。加大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力度,赛维公司博士后建站工作申报成功,成为我市市属企业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赛维公司还被国家外专局列为国家级重点引智示范基地,这是我省第一个全国性工业引智示范基地。组团参加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织了14个引智项目和6个人才引进企业(单位)现场招才引智,吸引了50多位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与我市交流、洽谈。
五、一村一品经验全省交流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规划、因
地制宜、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作,今年全市共有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获得了49万元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个村被省外专局命名为第二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获得20万元资金扶持。目前全市累计有40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点、4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0家市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共争取省财政309万元。我们还对近五年来一村一品工作进行了总结,推荐了8个有特点、有亮点、有新意、有成效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典型报省外专局,得到了省外专局的充分肯定。9月份全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负责人座谈会在我市召开,新余作典型发言。
六、新农保覆盖率全省领先
去年我们争取将人口较多的渝水区列入了全省新农保首批试点县区,并于12月份正式启动。我市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坚持高点启动、高位推动,切实做到“领导、机构、投入、责任”四到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高新区、仙女湖、仰天岗也全部纳入渝水区参保范围。全市目前已有30.6万人参保,收缴养老保险费4000余万元,按月享受养老待遇5万余人。新农保覆盖率达到68%,远高于全省23%平均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省厅沟通,争取将分宜县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保全覆盖。
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慎推进
在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我们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兼顾各方,制定了《新余市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并于8月份市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平稳推进。由于工作卓有成效,11月份全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座谈会选在新余召开。此外制定了《新余市市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合理确定了绩效工资标准,并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两部分。与此同时,还提
高了市直机关津贴补贴水平,将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水平提高到18600。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平稳实施中稳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八、上级资金争取大幅增长
年初我局提出了争取上级资金4个亿的目标。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我局加大了向上级人保部门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的力度,通过分解任务、畅通渠道、信息反馈、定期调度等措施,在就业和社保资金争取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到11月份,已到位资金3.3亿元,尚有未到位资金约0.8亿元,预计全年争取资金4.1亿元,较2009年3.045亿元增长35%。
九、公务员考录规范有序
为认真把好公务员入口关,建立了“凡进必考”的机制和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考录工作制度,按照“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要求,有序开展了公务员考录工作。今年全市共招录公务员229人,分别是四级联考84人,公安机关统一招录98人,政法干警24人,法检系统18人,从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5人。
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办法顺利出台
根据李书记关于县区政府、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由人保局统一办理的指示,我局牵头对各县区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在此基础上拟定了《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管理工作意见》,提出了机关事业单位流动“编制管理、经费控制;集体研究、严控逆向;工作需求、注重专长;择优流动、凡进必考”的原则和“强化管理、减少流失、严格条件、统一规范”的要求。同时明确了流入、公开招考、政策性安置的流动程序,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本依据。《意见》分别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于12月初两办印发实施。今年全市事业单位共考录 人,流动 人。
十一、公益性岗位购买任务超额完成制定了《新余市购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动员市直单位开发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成功举办了购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大会,目前已购买公益性岗位1961个,超任务数140个,有效帮促了我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和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市城镇和乡村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二、医疗保险待遇显著提高
对《新余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最高支付额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了5万元,同时降低了个人支付比例,增加了特殊慢性病种。实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捆绑参保,参保后大病职工可享受最高17万元的医疗费报销待遇(含基本医疗保险5万元封顶线),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大病医疗需求,有效防止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新余市工伤补充保险试行办法》,进一步化解了企业劳动风险。降低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基数,由原来上年度社平工资的80%降到了70%,减轻了参保负担。经市政府90次常务会同意,对
《新余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进行修订,较大幅度提高了公务员医疗保障待遇。
十三、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市政府86次常务会同意我局在收购天工学院的基础上筹建新余公共实训中心,目前正在对天工学院的资金进行评估,并争取了省厅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力争授予“新能源高级技工学校”牌子,将公共实训中心打造成承担我市公共实训、创业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和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考试基地,为加大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力培养力度提供有效载体。
十四、机构改革全部到位
4月28日新局正式挂牌运行,之后,我们按照人心有散、思想不乱、工作不断的要求,在积极做好人事和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三定”方案,加快机构和人员整合步伐,并出台了近20项新制度、新机制,为实现彻底融合奠定了基础。目前两局已合并办公,16名局机关正科级领导职务通过竞争上岗已全部到位,组建工作平稳有序,干部职工比较满意。
第二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3月6日
近年来,项里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处处有和谐”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就业培训、企业用工、养老保障等各种实际工作,不断满足居民实际需要;坚持“以民为本、真诚服务”的理念,积极加强硬件建设,及时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该所连续5年荣获全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0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宿城区“服务企业用工”先进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宿迁市“市区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突击月活动” 先进单位;被省人社厅授予“江苏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示范单位”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断深入开展。为让居民熟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积极参保,我们组织30人专业队伍,分成6个小组,深入到居民家中,宣传医保 1
新政策,设立宣传点,在主要路段悬挂横幅20条,发放宣传材料19000余份,流动宣传车、小喇叭、入户登记,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居民主动参保率。为了及时做好宿迁学院学生参保续保工作,派出专人到学院各系进行联络。做好学生参保各项工作,建立参保档案,按时发放证、卡,受到师生好评。2012年全面超额完成扩面8332人,续保缴费25600人,完成任务141%,医保费用100%入库,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受到上级表彰。
2、强化政策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为辖区 余人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 余名失业人员办理报道手续,并开展了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与解释工作。大力宣传,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提供资询,发放宣传材料到10个社区居委会;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为他们提供“syb”创业培训班。免费职业介绍 余人,回答政策咨询2500人次。建立建全各项台帐管理制度,对城镇失业人员、求职人员、4050人员、就业再就业台帐进行登记。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完成 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人,下岗再就业人员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人。认证退休人员 余人。
3、扩大就业渠道,积极推荐就业。为了促进辖区失业人员就业,我们每年及时组织辖区劳动力人员参加市区企业
招聘会,既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促进就业;主动与上级人社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与所辖的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岗位信息,及时地将岗位信息通过电子屏和张贴的形式或电话、传真形式发布到各村居,或根据所掌握的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直接通知失业人员参加岗位应聘。采取调查、推荐就业、跟踪建档等方式,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共为可成科技、恒力集团等20多家企业1200余人提供了就业推介。
4、认真调查,困难就业群体不断得到援助。2011年我们摸清了辖区困难就业人员的底数,经调查认证困难人员600多人,并相应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在工作中优先对他们给予帮助。
5、加强沟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不断完善。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上,我们及时将有关企业退休人员政策在社区信息栏、宣传栏电子屏以及醒目的路口进行宣传,使大家了解具体内容,争取做到家喻户晓;耐心解疑释难,对退休人员的疑问和咨询,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直到服务对象满意。
6、认真组织,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正在深入开展。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专题会以后,我们街道迅速安排,成立街道办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对经办人员进行培
训。认真细化分解任务,居委会组织专人负责入户调查、参保登记、发放宣传单,做好居民耐心、细致宣传工作,做到一户不漏,一个不少,力争在3月底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失业人员就业难仍然存在。失业人员大多就业技能不强,择业要求过高,“等、靠、挑”依赖思想严重,而有的失业人员就业愿望不高,造成了“有人没工做,有工没人做”的闲置现象;大部份工作对年龄的限制,致使“4050”失业人员就业率偏低。
2、城镇医疗保险续保难度大。城镇医保面不断扩大,因房屋征收、升学就业等因素,辖区人员流动增加,城镇医疗保险续保难度不断加大。
3、社区协理员同工不同酬。目前市、区在社区分别有协理员,市招协理员每月增加工资500元,而区协理员没有增加,严重影响积极性。
4、基层人社工作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分管人社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不多,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工作分项具体指导不力,创新成果不多。
5、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服务有待加强。目前企业退休人员按户籍所在地服务,因住地变化,辖区和社区存在“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现象,需要按居住地就近开展服务,以方便企业退休人员生活。
6、劳动监察工作有待加强。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劳动监察缺乏指导,街道劳动监察工作没有认真开展,上级来检查,临时做基础账册,数据不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扎实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强化社区居委会和人社站工作人员责任,定期听取汇报,切实加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
2、扎实推进城镇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参保意识,提高城镇医保参保率,并动员他们做好续保工作进一步完善本辖区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3、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依托辖区企业,联合积极挖掘就业岗位,创建良好就业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syb”创业培训和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搭建“培训—就业”绿色通道。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职业指导讲座,转变失业人员择业观念,改变失业人员的“等、靠、挑”等择业陋习。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让他们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再就业优惠政策。
4、努力搞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做好跟踪管理,落实有关政策,健全、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体系。
第三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3月6日
近年来,项里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处处有和谐”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就业培训、企业用工、养老保障等各种实际工作,不断满足居民实际需要;坚持“以民为本、真诚服务”的理念,积极加强硬件建设,及时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该所连续5年荣获全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0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宿城区“服务企业用工”先进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宿迁市“市区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突击月活动” 先进单位;被省人社厅授予“江苏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示范单位”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断深入开展。
为让居民熟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积极参保,我们组织30人专业队伍,分成6个小组,深入到居民家中,宣传医保 1
新政策,设立宣传点,在主要路段悬挂横幅20条,发放宣
传材料19000余份,流动宣传车、小喇叭、入户登记,做到
家喻户晓,提高居民主动参保率。为了及时做好宿迁学院学
生参保续保工作,派出专人到学院各系进行联络。做好学生
参保各项工作,建立参保档案,按时发放证、卡,受到师生
好评。2012年全面超额完成扩面8332人,续保缴费25600
人,完成任务141%,医保费用100%入库,超额完成上级下
达的目标任务,受到上级表彰。
2、强化政策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积极开展
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为辖区余人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
证》;为余名失业人员办理报道手续,并开展了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与解释工作。大力宣传,为下岗失业人
员、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提供资询,发放宣传材料到10个社区居委会;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为他们提供
“syb”创业培训班。免费职业介绍余人,回答政策咨询
2500人次。建立建全各项台帐管理制度,对城镇失业人员、求职人员、4050人员、就业再就业台帐进行登记。失地农民
技能培训完成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下岗再就
业人员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认证退休人员余人。
3、扩大就业渠道,积极推荐就业。为了促进辖区失业
人员就业,我们每年及时组织辖区劳动力人员参加市区企业
招聘会,既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促进就业;主动与上级人社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与所辖的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岗位信息,及时地将岗位信息通过电子屏和张贴的形式或电话、传真形式发布到各村居,或根据所掌握的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直接通知失业人员参加岗位应聘。采取调查、推荐就业、跟踪建档等方式,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共为可成科技、恒力
集团等20多家企业1200余人提供了就业推介。
4、认真调查,困难就业群体不断得到援助。2011年我们摸清了辖区困难就业人员的底数,经调查认证困难人员
600多人,并相应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在工作中优先对他
们给予帮助。
5、加强沟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不断完善。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上,我们及时将有关企业退休人员政策在社区信息栏、宣传栏电子屏以及醒目的路口进行宣传,使大家了解具体内容,争取做到家喻户晓;耐心解疑释难,对退休人员的疑问和咨询,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直到服务
对象满意。
6、认真组织,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正在深入开展。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专题会以后,我们街道迅速
安排,成立街道办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居委
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对经办人员进行培
训。认真细化分解任务,居委会组织专人负责入户调查、参
保登记、发放宣传单,做好居民耐心、细致宣传工作,做到
一户不漏,一个不少,力争在3月底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失业人员就业难仍然存在。失业人员大多就业技能不强,择业要求过高,“等、靠、挑”依赖思想严重,而有的失业人员就业愿望不高,造成了“有人没工做,有工没人做”的闲置现象;大部份工作对年龄的限制,致使“4050”
失业人员就业率偏低。
2、城镇医疗保险续保难度大。城镇医保面不断扩大,因房屋征收、升学就业等因素,辖区人员流动增加,城镇医
疗保险续保难度不断加大。
3、社区协理员同工不同酬。目前市、区在社区分别有
协理员,市招协理员每月增加工资500元,而区协理员没有
增加,严重影响积极性。
4、基层人社工作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分管人社工作领
导和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不多,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宽,办
法不多;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工作分项具体指导不力,创新
成果不多。
5、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服务有待加强。目前企业退休人
员按户籍所在地服务,因住地变化,辖区和社区存在“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现象,需要按居住地就近开展服务,以方便企业退休人员生活。
6、劳动监察工作有待加强。上级人社部门对基层劳动
监察缺乏指导,街道劳动监察工作没有认真开展,上级来检
查,临时做基础账册,数据不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扎实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强督促指
导,强化社区居委会和人社站工作人员责任,定期听取汇报,切实加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
2、扎实推进城镇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参保意识,提高城镇医保参保率,并动员他们做好续保工作
进一步完善本辖区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3、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依托辖区企业,联合积极挖掘就业岗位,创建良好就业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syb”创业培训和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搭建“培训—就业”绿色通道。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职业指导讲座,转变失业人员择业观念,改变失业人员的“等、靠、挑”等择业陋习。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失业人员自谋
职业,让他们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再就业优惠政策。
4、努力搞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做好跟踪
管理,落实有关政策,健全、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体系。
第四篇:2012xiangzhen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201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一年来,***人社所在县人社局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热心关怀下,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建立让群众满意为目标做了以下工作,回报如下:
1、完成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下,高标准装修面积120平方的服务大厅,配备了5名全额事业编制人员专职人员,设立人事人才、劳动关系、新型农保、扩面征缴、就业服务、就要培训、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八个服务窗口。配备了办公桌椅、微机、传真机、触摸屏、led发布机、身份证读卡器等,服务设施配备齐全。顺利通过了省市县的验收,得到了领导好评。
2、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年初对村级劳动力及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认真摸底调查,自定创业培训计划,实现了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人,实名制创业培训83人,积极宣传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张贴明白纸、粉刷标语,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到户,村村喇叭播放宣传等措施,让农民了解就业政策,正确引导农民创收增收。
3、积极做好完成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征缴及到龄人员的落实发放工作。镇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宣传发动,镇村工作人员齐上阵,分任务,压担子,在征缴期间,每天汇报调度进度并且电子屏幕进行公布。保质保量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共收缴农保资金440万元,参保人数2.9万人,完成任务95%。并且对完成任务好的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
4、完成了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我们工作人员到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养老保险政策宣传讲解,让想缴有条件缴的企业和个人踊跃缴纳养老保险。完成了养老保险扩面征缴人数562人,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金额296万元。
5、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新增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分布在万达碳素、杨营煤矿等企业。实现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60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创业2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15人,实名制登记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登记率100%,实名制登记困难家庭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登记率100%,就业率100%。
6、今年以来,本辖区没有发生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一经发现有上访苗头就及时积极协调处理,无越级上访案件发生。
7、督导企业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劳动用工备案工作。
第五篇:南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南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
县政府:
近年来,县人社局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事、劳动保障法规政策,以人事人才、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人事工作方面:
一是以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的贯彻实施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先后逐步推行了公务员考核、交流、培训、辞职辞退、竞争上岗制度。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积极稳妥地启动实施了县政府部门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正常晋升工作。
二是积极探索,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09到11年,从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中通过考试、考核为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名,申报了县政府部门公务员招录计划,安置招录公务员人,组织实施了报考我县农业、卫生、教育等职位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考生的招聘考试工作,为我县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们通过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再全面实施的办法,在全县事业单位中推行了以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全县个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了岗位设
置管理,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实行了聘用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县基本形成了国家公务员队伍、党政干部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分类管理的格局。
四是认真落实工资福利政策。按照国家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通知精神,我县制定并实施了《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意见》,对津贴补贴项目进行了清理。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县绩效工资实行办法,全县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运行平稳。
通过探索实践,不断修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
劳动保障工作方面:
一是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多方采取措施,确保就业形势的稳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纳入目标任务考核,组建了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南郑县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实施方案》,每年都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两场大型招聘会,成功的向江苏,广东,天津和市、县内当地企业招聘了一批人才。促进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交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2011年全县开发公益性岗位540个。今年第一季度开发公益性岗位770个,目前已安排困难就业人员650人;为了帮助劳动者自主创业,及时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去年先后为140
户提供小额担保贷款871万元;在用足用活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方面,启动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2009兑现社保补贴 1906人,补贴金额817万元;对新申报的零就业家庭采取“申报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为了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充分整合县内各类培训资源,2009年全县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班24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200人。举办农民工培训159期,培训外出务工人员1.7万人次。8月份根据市上安排,开展了创业培训代金劵试点工作,举办创业培训12期,培训300人;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起步早,规模大。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4万人,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8万人次,创劳务经济收入12.74亿元,二是启动了县、乡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县本级人力资源市场在省市人保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08年11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主体封顶,室内装饰、网络和空调安装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大门建设和院内场地平整,预计今年4月底前投入使用。
在全力做好县本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同时,我县启动了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2009年4月,县政府印发了《南郑县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全县30个乡镇,依据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分为三类,Ⅰ类乡镇12个,大厅面积不少于90㎡。Ⅱ类乡镇6个,大厅面积不少于70㎡。
Ⅲ类乡镇12个,办公面积不少于50㎡。厅内办公布局和厅外标识全县统一,从去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完成。目前已有12个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完成建设投入使用,有10个乡镇人力资源市场正在建设中,有8个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即将开工建设。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工作,我县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全面启动,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监管到位,保障有力。目前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1个单位,累计参保 1503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55个单位,累计参保2786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080人;失业保险参保176个单位,累计参保12131人;工伤保险参保70个单位,累计参保12314人;女职工生育保险参保397个单位,累计参保15187人。
尽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一是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由于企业拖欠养老保险金数额较大,制约了改制步伐,影响了退休人员的待遇;二是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由于县乡财政困难,省市补助资金不足,造成了资金缺口偏大。我们相信有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做的更好。同时,也衷心希望省市领导多来我县走走看看,指导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