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阿里巴巴大宗2013-05-20来源:阿里巴巴大宗网专题:大宗打印
由于之前欧洲的厂商主要把精力集中在降低油耗的传统燃油车方面,新能源汽车相对来说比较晚。但是近年来,欧洲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也非常积极,原因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逐步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欧洲方面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在法国本土推出的新能源车主要有博洛雷的Bluecar(由波洛利和Pininfarina公司共同设计)、雪铁龙的C-zero 和标致的Peugeot iOn。据201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的报告数据:法国新能源车2011 年前三季度销售1428 辆,2012年同期销售4451 辆,同比增长3023 辆,增长率为211.69%。
Bluecar、C-zero 和Peugeot iOn等车型销量的提升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其中,Bluecar占法国电动车2012 年前三季度总销量的33%,C-zero 占27%,Peugeot iOn占23%。从这三款车的月度销量分析,Bluecar销量的提升集中在1-5 月,主要用2009 年由巴黎市长发起的Autolib电动汽车租赁项目;C-zero 销量的提升集中在7-9 月,主要是因为自2012 年6 月开始雪铁龙也开展电动汽车优惠活动,集团决定将汽车租赁站点所使用的雪铁龙C-Zéro电动汽车每个月的租金减少至90 欧元;标致(Peugeot)iOn销量的提升8-9 月,其原因是2012 年8 月,标致公司以相当于三分之一定价的价格(即1.09 万欧元)在法国销售标致iOn电动汽车。
德国方面: 2012 年欧宝(Opel)的Ampera、雪铁龙的 C-Zero、日产的LEAF 以及标致(Peugeot)的iOn为德国市场上的主要车型。德国新能源车2011 年前三季度销售1786 辆,2012年同期销售1844 辆,同比增长58 辆,增长率仅为3.25%。其中,欧宝(Opel)Ampera销量最大,占2012 年前三季度电动车总销量的40%。欧宝(Opel)Ampera 2012年2 月仅售出17 辆,但三月销量猛增至124 辆。维持了三个月的稳定销售后,从2012年6月开始销量逐渐下跌。Citroen C-Zero、LEAF 和PeugeotiOn这三款车月销量未均未超出百辆,未出现明显增长。
英国新能源车 2011 年前三季度销售910 辆,2012 年同期销售1145 辆,同比增长235 辆,增长率为25.82%。
(责任编辑:ermeiyao)
第二篇: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题 目: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学 院: 交通学院
专 业: 车辆工程
班 级: 16级3班
姓 名: 余魏敏 学 号: 201621080158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目录
引言 ······································································································ 1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2 1.1 国家的政策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 2 1.2 我国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 3 1.3 新能源汽车产量以及渗透率预测 ························································· 4 1.4 环境的影响 ··················································································· 4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与钢材之间的关系 ··························································· 4 2.1 新能源汽车对钢材的新要求 ································································ 5 2.1.1 新能源汽车构造对钢材的需求 ····················································· 5 2.1.2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对钢材的需求 ················································ 5 2.1.3 由钢材带来的发展优势与不足 ····················································· 6
三、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 ···································································· 6 3.1 对2016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分析 ················································· 6 3.2 消费者是如何选购新能源汽车的 ·························································· 7 3.2.1新能源汽车的品牌 ···································································· 7 3.2.2 价格合适 ·············································································· 7
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 7 4.1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进口分析 ····················································· 8 4.1.1 上半年汽车进口结构分析 ··························································· 8 4.1.2 上半年的进口车型特征······························································ 8 4.2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分析 ····················································· 8 4.2.1 新能源车的出口结构 ······························································· 8 4.2.2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特征 ························································· 9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五、结束语 ····························································································· 9 参考文献 ································································································ 10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与前景分析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进行总结,阐述各类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展及其性能,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指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面临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关键词: 技术,现状,应用前景,钢材,出口
引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在持续的增加,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导致我国石油消耗量日益升高,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升高。在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传统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同时,在政府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和在一线城市限购限行政策推高传统牌照汽车持有成本的双重利好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快速增长,渗透率在不断的提高。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达到了 34 万辆和 33万辆,同比增长 3.3 和 3.4 倍。2016 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 50.7 万辆,同比增长 53%,预计 2017和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达到 75 万辆和 200 万辆,渗透率在 2020 年有望达到 6%,新能源汽车正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7年版)认为,在政策红利的驱动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行业突飞猛进,高速增长。但是,不得不看到这中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技术标准的不完善、提供虚假技术参数骗取产品补助资格、提供虚假推广信息骗取财政补助资金、销售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型号、电池容量、技术参数等与《公告》产品不一致的等,使我们看到在一片高歌猛进中存在不和谐的声音。
1.1 国家的政策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在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和鼓励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出台了多项关于新能源车发展的利好政策。如2015年11月初,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十年发展路线图已经制定。11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201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实现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前,工信部相继推出了5批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可选车型大幅增加;第二是坚持纯电动为主的发展战略,前5批纯电动车型合计为968款,占比87.84%;三是持续鼓励公用事业领域先行的发展原则,如客车与专用车合计车型为975款,占比88.48%;第四是新能源汽车最关注的续航里程总体持续提升。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具备重要战略意义,2015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指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1.2 我国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井喷式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比2013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万辆,销售33.1万辆,比2014年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数据将不断被刷新,在新能源销量构成中,纯电动车占据超过 60%的份额,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1.3 新能源汽车产量以及渗透率预测
在纯电动 乘用车市场中,A00 级电动车凭借小巧靓丽的外形和出众的性价比 已经成为市场上电动汽车销量的绝对主力。同时,A00 级电动车在使用成本上占据巨大优势也成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主力车型,成为城市白领、大学生的首选,或是家庭的第二辆车。目前,A00 级纯电动乘用车正在替代大量低速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市场,市场空间广阔。
[2]1.4 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传统能源汽车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越来越受到诟病,被指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汽车尾气刻不容缓。新能源汽车出现之后,因其环保、节能等方面的优势在近年得到快速发展。
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及能源紧缺问题,使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前所未有地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与重视,美国和日本等国已经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亦采取多种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同时与全球主要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位居中上游位置,如2015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为0.92%,而美国和德国均为0.63%,法国为1.28%,且2015年我国占比提升最为显著。
[3]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与钢材之间的关系
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动力汽车,汽车自身重量都与能耗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实现轻量化对于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而材料性能的提升对实现汽车轻量化尤为重要。高强钢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措施,汽车自重每减少10%,可降低油耗6%-8%,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3%。因而在成本控制与性能改进条件下,通过结构设计与高强钢的应用实现汽车减重就显得尤为迫切。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2.1 新能源汽车对钢材的新要求
2.1.1 新能源汽车构造对钢材的需求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高端汽车用钢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钢材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用料,钢材在汽车的原料中达到了72%-88%左右,主要有钢板(带)、型钢、优质钢材、钢管等。
根据汽车制造各个部分的用钢经验数据,测算一辆乘用车平均用钢大概在1吨左右,因此保守估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对钢材的需求有26万吨左右,在这26万吨钢材中高强度钢占比超过50%。未来五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守产量约为450万辆,将在未来形成对汽车用钢材340万吨的需求。
2.1.2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对钢材的需求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直接充电设备、配电设备、管理辅助设备三个部分,充电站的建设将带动一部分建筑钢材需求;而充电相关设备又会带动仪器仪表用钢需求。根据国家相关文件,2016-2020年建设充电站达到10000座,全面开展充电桩配套建设,同步建成完整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未来我国充电设施建设还需要大力推进。
根据《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针对公众关心的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配备作的明确规定,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保守估计一个充电桩用钢量为50Kg,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桩用钢量约为25万吨,主要用钢材品种为普通热轧板、冷轧板及镀锌板。
充电站的建设用钢量需求更大,用钢品种更加丰富,包括大型H型钢、彩涂板、结构用管材、建材等产品。按照每个充电站容纳30辆小型汽车同时充电,标准占用面积约为400㎡,实际占地面积约为500-800㎡,地上部分建设顶棚按照400㎡,每平米用钢量50Kg计算,每座充电站顶棚用钢量约为2吨,加上四周立柱用钢量约为6吨,再加上地面建筑物用钢量,每座充电站用钢约为10吨,未来10000座充电站建设用钢量约为10万吨左右。
纯电动汽车将彻底取消发动机、变速箱及车轿系统,是汽车结构的一次革命,也将明显减少这些系统的钢材消费,但是会增加电机使用的硅钢片的消耗。混合动力汽 5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车将增加电机系统,不仅没有减少原有发动机系统的钢材消费,还相应要增加电机的硅钢片消耗。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对钢材的需求约为375万吨。
2.1.3 由钢材带来的发展优势与不足 优势分析:
综合分析,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将会对钢材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尽管拉动的钢材消费量较少,但多数为高档钢材,对汽车钢生产企业将带来明显利好。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用钢生产企业能够按照不同的国内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产品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国内大多数车型用钢需求。不足之处:
但在汽车用高强度钢生产领域,国内钢铁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稳定性和性能一致性方面,与浦项、新日铁等国外优秀钢铁企业的产品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
3.1 对2016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分析
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466辆,高居榜首位置。而北汽新能源、吉利则分别以41707和39191辆分列2、3位。众泰、上汽、奇瑞、江淮等紧随其后。
1作为电池起家的公司,电池是比亚迪的强项,而且比亚迪新能源电池保终身,○也让消费者购买有了底气。
2北汽新能源专注于纯电动车,当然也和北京市也只补贴纯电动车有很大关联。○北汽新能源目前有3个系列,EV系列是小型电动车,性能一般,单是价格便宜,适合入门代步使用。EU系列比EV系列高一个级别,新能更好,空间更大,配置更高,续航里程更加出色。EX系列是SUV系列,因为目前SUV火热都知道,所以北汽新能源也开辟了小型电动SUV的分支。有了上面三条不同的产品线,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多了很多。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3众泰、上汽、奇瑞、江淮它们这几家的产品,都主要集中在微型电动车。这○些电动车空间都不大,并且售价便宜,比较适合于限购、限行城市日常代步使用。
3.2 消费者是如何选购新能源汽车的
3.2.1新能源汽车的品牌
2016年新能源汽车品牌消费者关注度方面,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应该说毫无悬念的领先。比亚迪拥有最成熟和扎实的技术,产品力领先其他品牌一个档次。北汽新能源拥有最为广泛的电动车产品线,选择空间非常高,二者获得最高关注,实至名归。而江淮则有12%的关注度,猜想和今年于大众签约合作有不少的关系,大家都应该比交期待江淮和大众的新品吧。吉利、众泰、上汽关注度接近,分类4-6位。
3.2.2 价格合适
价格可以说是所有中国消费者买车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新能源汽车也如此。而充电和续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指标,是很多人关注的。而折旧费用这一块,其实是新能源汽车如今的一个软肋,目前关注度不高,可见很多消费还没有“流动消费”这个概念。
养护升本这一块,很多人以为新能源汽车会很低,但是实际上并不是那样,估计有很多人都忽视了。体验感受,在新能源汽车上,不被重视,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很多人是迫于无奈购买的新能源汽车。
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2017 上半年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增长30%,面临的形势大幅改善,出现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新特征。其中新能源汽车的进出口表现也是较强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尤其是特斯拉等进口的进口表现较强。中国的纯电动出口也是表现较强,新能源车出口也是很好的机遇,对于我们的常规汽车出口情况,多年在低谷徘徊,今年又从谷底回升,新能源车是出口突破的新机遇。
[4]4.1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进口分析
4.1.1 上半年汽车进口结构分析
17年1-6月的汽车进口达到59万台,其中新能源 车车进口11668台,新能源车占到进口总量的2%,且6月占到2.5%。新能源车进口表现较强。17年普通混动进口16350台,高于纯电动的进口,也就是混动和纯电动等的广义新能源达到5%左右的进口车比例,这也是远高于我们预期的18年实施新能源车的3%的比例的。
4.1.2 上半年的进口车型特征
上半年的进口车型主要是新能源的乘用车,而且插混达到1450台,纯电动达到10215台,都是很好的业绩。从均价看,新能源车的均价是7.5万美元,与特斯拉的进口价格相近,说明其为主体,而客车的进口仅有3台。
4.2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分析
4.2.1 新能源车的出口结构
出口新能源车的产品差异性较大,新能源车的主力是纯电动未列明乘用车,占到总量的99%左右,而其次是纯电动的货车出口,也是出口额主力车型。而新能源客车的出口在上半年达到74台,其中纯电动有72台。
总体新能源车的出口均价较低。部分纯电动未列明车型的均价在1000美元左右,数量达到月销近万台的水平。而纯电动客车出口似乎档次较高,达到20万美元的均价,只是数量太少。[5] 8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4.2.2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特征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走势较强,1-6月出口新能源车23907台,其中绝大部分是纯电动车型,而插混车型也有372台。但与进口形成反差的是出口普通混动仅有45台,还是在6月的数量奇高的结果。
五、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们出口的新能源车的平均单价不高,但其数量规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我们应该感到振奋和机遇。
我们纵观全球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新兴市场的代表印度市场中,中国厂商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印度本土厂商被全部挤出前五;非洲市场,中国是排名第一的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超过三星;中国手机以相当本土化的打法在东南亚市场受到当地消费者追捧;在东北欧和西欧,中国手机领军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突破15%和10%。
现在的电动车虽然入门和低价,但随着我们的产品技术提升,入门级产品会越来越好,而传统燃油车的产品提升缓慢,因此我们看到中国的新能源车出口,应该从问题中看到机遇,提升我们的技术和小幅提高售价,让燃油车转向智能电动车的速度更快一些。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1]王洋, 赵国强, 李振扬,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 2014(2):212-212.[2]施晓强.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山东工业技术, 2017(13):67-67.[3]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 2008.[4]赵洪山.上海通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2.[5]朱劲松.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2(8):77-80.10
第三篇: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
班级:机自02姓名:周思荣
学号:100110
52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
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一百多年以来,汽车的进化时刻提高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危机。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费导致的能源危机,传统燃油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使得人们不得不研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并非个新概念,国外汽车公司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已经研发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大国的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更是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变得势在必行,本文将就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做出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前言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新能源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近年来,中国主要城市的持续雾霾使得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的车企们纷纷推出以混合动力、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政府也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车挂牌的相关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通绿色通道。那么,新能源汽车能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否支持其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吗?下面,本文将详细分析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2 新能源汽车种类及其特点
按照汽车动力种类,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
目前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由比亚迪生产的“秦”以及概念车“汉”,已经量产的“秦”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2.2 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2014年4月20日开幕的背景车展上,纯电动汽车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相关车企也都展出了各自旗下的电动车,主要包括:比亚迪秦EV纯电动汽车,江淮IEV纯电动汽车,北汽绅宝EV纯电动汽车,众泰E20电动汽车,上汽荣威E50
纯电动汽车等等。
2.3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2.4 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
2.5 燃气汽车
燃气成分单
一、纯度较高、能与空气均匀混合并燃烧完全,CO 和微粒的排放量较低,发动机在低温时的启动和运转性能较好。其缺点是其运输性能比液体燃料差、发动机的容积效率低、着火延迟较长及动力性有所降低。这类汽车多采用双燃料系统,即一个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系统和一个汽油或柴油燃烧系统,能容易地从一个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此种汽车主要用于城市公交汽车。
2.6 甲醇汽车
用甲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汽车。
2.7 空气动力汽车
利用空气作为能量载体,使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到30MP以上,然后储存在储气罐中。需要开动汽车时将压缩空气释放出来驱动启动马达行驶。优点是无排放、维护少,缺点是需要电源、空气压力(能量输出)随着行驶里程加长而衰减、高压气体的安全性。
2.8 飞轮储能汽车
利用飞轮的惯性储能,储存非满负载时发动机的余能以及车辆长大下坡、减速行驶时的能量,反馈到一个发电机上发电,再而驱动或加速飞轮旋转。飞轮使用磁悬浮方式,在70000r/min的高速下旋转。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辅助,优点是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重量轻储能高、能量进出反应快、维护少寿命长,缺点是成本高、机动车转向会受飞轮陀螺效应的影响。
2.9 超级电容汽车
超级电容器是利用双电层原理的电容器。在超级电容器的两极板上电荷产生的电场作用下,在电解液与电极间的界面上形成相反的电荷,以平衡电解液的内电场,这种正电荷与负电荷在两个不同相之间的接触面上,以正负电荷之间极短间隙排列在相反的位置上,这个电荷分布层叫做双电层,因此电容量非常大。(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世博专线已使用此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众多车企均涉及了新能源汽车,本文将从一下几个典型新能源车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3.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秦”
2013年12月17日正式上市后,比亚迪秦开始进入新能源车市场。在产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比亚迪秦1月实现销量673台,2月834台,3月877台,第一季度累计达2384台,整体来看销量稳步提升。但实际上,3月秦的订销已达6000台,从这一数据来看,秦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上市短短3个多月,秦的销量已达到2384台,这一数据,在目前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已远远超出了预期。据调查显示,秦搭载独特的双擎双模技术和丰富配置等是吸引车主关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促成车主购买的主要原因。
比亚迪秦具有“双擎”动力,将高性能大功率驱动电机与1.5TID黄金节能动力总成两种力量相结合。在混合动力模式下,秦能爆发出479N·m的扭矩,最高时速可达185公里/小时,是前驱最快车型。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秦的纯电续航里程为70公里,短途用电满足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长途出行可使用混合动力模式。家用220V电源即可给秦充电,4小时即可充满,百公里油耗仅为1.6L。配置上,秦搭载了云服务、遥控驾驶、360°全景影像、12.1英寸超视觉TFT液晶组合仪表、12安全气囊等高端配置,科技感和便利性、舒适性都值得肯定。同时,6年或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以及电芯终身保修等。
3.2 江淮汽车IEV系列
全新一代爱意为电动车iEV5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并在年底正式上市销售。与之前4代爱意为电动车不同,iEV5基于江淮全新纯电动乘用车平台(iEV)打造,续航里程提升至2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江淮和悦iEV5电动车还是国内首款完全正向开发的小型5座纯电动轿车。江淮爱意为电动车自2010年推出第一代车型以来,截至目前销量已突破5,300辆,这对国内低迷的纯电动车市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销售成绩。
3.3 上汽荣威
在纯电动车型荣威E50、插电式混动车型荣威550 PLUG-IN成功发布上市后,上汽荣威又携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亮相上汽展台,从而成为全国首个能够同时掌握三大新能源技术的自主品牌车企。据介绍,荣威550 PLUG-IN综合油耗2.3升,峰值扭矩587牛·米,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不仅如此,该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既能让消费者体验到新能源车带来的节能环保,又能为消费者留住传统汽车带来的舒适安全和操控乐趣。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不仅实现了新能源车类型的又一次突破,同时它还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除了“动力蓄电池 氢燃料电池系统”双动力源和实现超长距离整车匀速续驶里程外,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还拥有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及耐久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关键零部件得到优化改型以及氢系统布置和氢管理优化等科技亮点,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2014北京国际车展20日拉开帷幕,全球首发车高达118辆,刷新历届北京
车展。其中,新能源首发车多达79辆,占近七成,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之一。中外车企在本届车展上同台竞技展出新能源汽车最新研发成果,中国品牌车企更是高调宣布其新能源汽车战略,既显现出中外车企未来的发展重点,也表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市场愿景。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的118辆车中,中外车企共全球首发了新能源车79辆,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之一,也展示出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与跨国车企具有了同台竞技的实力。本届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了5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唐、纯电腾势、江淮iEV5电动车、帝豪CROSS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和帝豪EC7油电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唐定位是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的SUV,百公里加速只要4.9秒。比亚迪与戴姆勒公司联手打造的第一款纯电动车DENZA腾势也在本届车展上全球首发,并且今年有望上市销售,该款车已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江淮iEV5电动车是国内首款完全正向开发的小型5座纯电动轿车,计划年内上市,上市后月销售目标为两千台。
在本届车展上,一汽等中国品牌车企高调发布了新能源车发展战略,凸显了它们未来发展的重心和在国内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机的决心。虽然在北京车展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很多还只是概念车,尚未走下展台进入市场,而且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还不太完善,但是本届车展新能源汽车全球首发规模之大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外车企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市场。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都明确鼓励和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推广新能源汽车”;今年年初,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深圳、安徽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变,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不变,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不变,政府扶持的政策取向不变等 “四个不变”;今年2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放缓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降幅速度。为了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多地政府在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新车上牌等方面出台了相关规定。比如,北京公布了《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及产品目录》,共纳入6家企业和7款产品;上海市也已发布了7批共10款新能源示范车型。纳入目录的车型,不但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双重补贴,还可在摇号、上牌等方面享受优惠,如北京专门预留了指标用于新能源汽车摇号,上海则可免费享有沪牌。
基础设施方面,多地政府明确表明要加快充电设施的布局。比如,北京今年将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布局建设,覆盖中心城区和近郊。国家电网方面也明确表示,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充换电设施。结论
不管从企业还是政府的表现来看,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企业和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是前所未有的,所以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是以前光明的,在传统动力汽车方面中国始终落后于国外车企,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车企已经看到其发展潜力。相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能够与国外车企一较高下。
参考文献
[1] 黄安华:清洁汽车-中国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J].世界汽车,2005(5):12~14。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S].2007,72 号文件。
[3] 陈全世,信继欣.中国电动车辆研究与开发[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4]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篇: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纯电动汽车推广现状分析报告
092059 袁诗渊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对于上汽捷能公司的参观经历以及综合资料的收集与比对,针对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推广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我国纯电动汽车推广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类困难,设计构思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我国纯电动汽车的推广与普及。【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国家扶持政策,两极化推广策略
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汽车已然成为人类生活中无法忽略的一环。但是近百年来飞速进展的人类社会工业化,却是以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代价。在中国这一情况尤为突出。短短数十年便已企及欧美强国数百年的发展之余,我国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汽车发展对于环境的恶劣影响。在此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得到了我国政府与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与支持。经过了近十年的研发历程后,我国电动汽车的社会推广现状到达了什么程度呢?
一.背景简介
在分析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政府目前所出台的各类鼓励措施及先关法令。
1、纯电动汽车简介
纯电动汽车,简称PEV(Pure Electric Vehicles),完全由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提供动力的汽车。虽然它有着13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与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但是其优点也同样明显:无污染,无噪声,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下表比较了在各方面分析比较了纯电动汽车与其他两类较为实用的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方式和优缺点:
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征 电动汽车类型 驱动方式 能量系统 蓄电池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 蓄电池、超级电
容器
能源和基础设施
主要特点 电网充电设施 零排放续驶里程短;初期成本高
主要问题 蓄电池和蓄电池管理、充电设施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内燃机驱动 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内燃机发电单元
加油站、电网充电设施 氢气、甲醇或汽油 很低排放续驶里程长依赖原油结构复杂
超低排放、续驶里程较长、成本高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 燃料电池
多能源管理优化控制、燃料电池、燃料处理蓄电池评估和管理
器燃料系统近些年来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主要有以下几款车型:全球鹰IG,东风I-car,吉利EK2,荣威E1,海马MPE,瑞麒M1EV,奇瑞奔奔MINI EV。其中大部分车型续驶里程超过100公里,最大车速均达到100Km/h,一般充电时间为4-8小时,荣威E1与奔奔MINI EV还具有快速充电技术,在30分钟内可充满电池的80%。
2.我国相关政策简介
1)200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和发展清洁汽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 2)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分别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
3)2007年6月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
4)2009年3月20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发布。规划表示,要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推出“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工程,计划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开展试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目前,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入选参与“十城千辆”计划。
5)为推进我国节能环保汽车的技术进步,促进汽车工业产业升级,《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出台,“逐步实现国产电动汽车产销规模”堪称是对纯电动车产业化的最大支持。其中,3年内中央将投资100亿元专项资金,发展新能源汽车及车用电池组等关键技术,逐步实现国产电动汽车产销规模,总体形成国内50万辆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的优化设计技术、规模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技术。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10亿安时(Ah)车用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发展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和新燃料汽车专用部件,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等措施使新能源汽车战略落到实处。6)“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863计划。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电动车推广的退与进
1.推广之困
2012年9月,作为纯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较早实践者,丰田高调宣布放弃纯电动汽车的计划。丰田高管表示,眼下全电动汽车无论从业务上还是财务上都行不通,投资并建设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代价格外昂贵。丰田于2010年推出的eQ纯电动汽车几千辆的原定年销量目标远未实现,只销售约100辆。丰田汽车副会长内山田武表示,丰田连续放弃两款电动车iQ和eQ是出于对电动车的前景产生了怀疑。原本替代传统内燃机驱动汽车的电动车因为其节油潜能而受到赞扬,但也因为在美国等主要市场,电动车过度依靠政府补贴,受到不少批评。丰田认为,目前的电动车技术并不符合市场需求,无论是价格,行驶里程和充电时间都是如此。内山田武在上世纪90年代曾高调发布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纯电动汽车仅依靠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行驶,这需要强大且昂贵的电池支撑。相对现有技术而言,纯电动车依然不划算。
总结丰田高管的发言,笔者认为,纯电动车的重大缺点如下: A. 续航里程过短
作为首批“十城千辆”的示范城市,深圳目前纯电动公交车数量已达到253辆,其中200辆为比亚迪K9客车,53辆为五洲龙客车。据悉,深圳在今年年内将再投放1000辆纯电动公交车,届时,深圳将成为全国纯电动公交车最多的城市。据比亚迪公司测试,K9一次充电综合工况续驶里程超过250公里,如果不开空调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
但是与测试结果截然相反的是,纯电动大巴的续航行驶里程远远达不到所宣称的那样优秀。据公交司机介绍,公交线路起点站和终点站均为大运地铁接驳站,运行一圈为17.5公里,每天大约运行10圈左右,每天运行里程180公里左右,“正常晚上充一次电可以完成白天的运营,但是,现在40%的车都完成不了全天的运营任务,180公里都跑不到,何谈跑250公里,甚至300公里?” 影响续航里程最大的因素,是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容量问题。以目前中国动力电池方向的科技实力来说,暂时还无法以很小的电池重量来承载很大的能量。而为了增加航程,就需多加装电池,那么由于自身重量问题,将使耗电增加引致续航里程效用递减,使用成本和制造成本增加。不加装电池组,将很难达到续航要求。以比亚迪E6出租车为例,其车重达2.35吨,大大高于一般中级车的自重,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动力电池重量就达0.9吨!B. 耗费成本高
相较普通内燃机汽车而言,同等动力的纯电动车的成本往往是2倍以上。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的税费减免甚至直接补贴,与普通动力车辆相比,纯电动车的购置费用仍然过高,这制约了人们购买的欲望。而在公共交通方面来说,下表列出的是一辆纯电动大巴与一辆普通燃油大巴的电池折旧费与燃油费用的成本对比(数据仅供参考)。
通过上表的比较,纯电动大巴的购买成本明显高于普通燃油大巴,续航里程不足与使用成本也令人堪忧。而相比于普通内燃机较为稳定的工作性能,电动大巴的电池组使用寿命与耐用程度更是一个值得任何一个买家考虑的问题。C. 市场接受力度不足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针对市场还是在于公共交通领域,在私人市场方面买主兴趣依然不容乐观。在中国电动车销售依然更多依靠车企出口,政府采购,对于私人消费者来说,电动车虽然补贴较高,但实用性仍然相对较低,电池能量低、续驶里程短,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站数量远远少于加油站,成为私人购买电动车的最大阻碍。
不仅仅在中国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前景尚不景气,在球范围内新能源车的推广都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车仍停留在产品和样品阶段。美国在推动纯电动汽车方面和中国类似,知识规模较小,均采取自上而下的投资和协调模式。在美国,联邦政府已投入约24亿美元,推动纯电动车技术,其中4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欧洲,电动汽车的推广主要由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和柏林独立开展。伦敦市长主张通过实施减少纯电动汽车的税收和费用的刺激政策来减少拥堵,净化空气。在巴黎公共事业公司EDF的配合下,雷诺和标志公司已有3王亮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当地政府决定投资25亿美元,用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柏林的做法与之类似,但其主要推动力是一家名为RWE的公共事业公司。2.主要推广思路
2012年11月4日,比亚迪推出了新举措,针对出租车及公交大巴市场推出“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解决方案,牵手金融行业,试图打破电动车的销售瓶颈,实现产业化的新模式。
与之相隔一天,国内另一汽车龙头上汽集团,也推出了旗下最新的新能源产品荣威E50。与比亚迪不一样,上汽集团将重点选择在了“小车”身上,试图通过价格、时尚等因素,挖掘私人消费市场,实现电动车产业化的另一模式。从技术路线看,两者都选择了十分实际的方向,比亚迪选择了大型公交作为对象,而上汽集团推出的荣威E50属于A00级小车,与比亚迪的大型公交车鲜明对比。这“一大一小”,是市场认为开发电动车最为合适的车型。其中大型公交车由于体型原因,可以转载大量电池,并且路线固定,可以估算电池容量。而小车由于自身体积较小,符合中短里程的城市用车需求。
目前,我国在小型纯电动汽车和大型电动公交车两个方面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和示范运营,而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重点也是小型乘用车和大型公交、市政、邮政等特殊用途车辆。我国电动汽车近期推广重点应为小型低速高效电动汽车和大中型电动客车。前者技术相对成熟,价格也比较低廉;后者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价格也较高。因此,推广策略也不相同。这就是目前中国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两极化推广”策略。
A. 公共交通推广
公共交通、内部交通和其他交通体系的特点为:投资运营主体单一,车辆保有量大,使用频率高,有利于集中维护保养,也有利于改进和完善电动汽车技术;车辆行驶里程比较短,线路也相对固定,便于使用电动汽车,且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示范带动作用比较大。因此,在公共交通、内部交通和其他交通体系中,比较合适推广电动汽车。
目前全国共有公交大巴50万台、出租车120万台,总量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1.7%,然而耗油量却占到了27%,排放总量更高达27%以上,公交电动化刻不容缓。然而各企业间参差不齐的技术、相对较高的购车及配套成本、以及不成熟的商业推广模式使得电动车的推广速度不尽如人意。
2012年11月4日下午,比亚迪公司在京发布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该公司针对国内出租车及公交大巴市场推出电动化解决方案,国开行为该方案提供金融支持。这一方案旨在解决出租车公司及公交公司一次性购买电动车的资金压力,以加速公交电动化进程。
据介绍,目前在深圳运营的300台e6纯电动出租车,总运营里程已接近2600万公里,单车最长行驶里程接近24万公里,相当于普通私家车超过10年的行驶里程。同样在深圳运营的200台K9纯电动大巴累计总行驶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此外比亚迪还在天津和云南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和推广电动公交,加速公交电动化的普及。此次比亚迪推出的“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方案则从资金和推广模式方面为公交电动化提供支持。
根据比亚迪提供的数字,以出租车1年行驶里程达到15万公里计算,只需要1年时间就抹平购买电动车时多出的成本,1年后电动出租车每跑1公里就能多净赚0.6元(每公里油、电使用的差价)。
显然比亚迪公司所提供的出租车数据与上文所提供的电动大巴数据有所不同,似乎纯电动出租车的使用成本更加低廉。从目前不容乐观的电池使用寿命角度来说,笔者暂时认为纯电动出租车的使用成本与普通内燃机汽车基本持平。但是考虑到目前政府对于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大幅度政策扶持程度,纯电动的士的发展前途更加令人期待。B. 私家车市场推广
2012年11月5日,上汽首款纯电动汽车荣威E50在上海发布。上汽集团出动了大阵仗,领导悉数出席,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荣威E50的成功发布,标志着上汽集团完成了‘2010年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纯电动轿车上市’的军令状;自主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核心技术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的目标;为中国汽车工业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参与下一轮的竞争,做好了充分准备。”上汽集团总裁陈虹公布了荣威E50的价格——23.49万元。在上汽看来,发展电动车是中国汽车产业振兴的一次机会,为此上汽在新能源领域前前后后投了60个亿。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表示,上汽通过几年的集中研发,和很多先进高新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基本掌握了核心的关键技术。荣威E50证明中国汽车工业已具备了为新能源汽车开发全新平台的能力,已具备了实现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和新能源汽车整车量产的能力。不过,E50并不是为了纯电动而电动,目标还是市场,“荣威E50是国内首款量产的真正面向一般消费者销售,实现‘市场化’的纯电动汽车,让寻常市民家庭亦能轻松拥有新能源车。”
在亲身参观了E50的测试车间,亲自乘坐了E50之后,笔者认为荣威E50已经基本具备了作为私家车进入市场的能力。作为一辆纯电动A0级轿车,荣威E50的起步及其迅速,而其行使噪音却接近于无。这给了驾驶者非常舒适与极具速度感的形式体验。而其130公里的最高时速则完全满足了国内大部分城市驾车者的速度要求;18千瓦时的电池在城市工况下的动力性能表现则足以匹敌一辆装配了1.8升普通内燃式发动机的传统轿车。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其23.49万元的售价。但是上汽方面表示,在一系列类似于免费上牌,政府补贴等等补贴性措施之下,总共可以节省大约10万元左右的购买成本。而其保证的5年内免费修理、设备替换服务,则让那些担心纯电动车使用寿命的买家免去了后顾之忧。
三.结论
从长远来看,电动车确实没有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也没有这种客观环境促使其快速发展。按照部分专家的时间表,2009年至2015年纯电动车尚处于培育期,2015年至2025年处于成长期,2025年至2040年才属于高速发展期。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电动车要想达到普及层面,还需要近30年的发展。这从今年国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中也可以看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比亚迪与上汽两家国内老牌公司的推广策略在短时间内来看尚不成熟,通过纯电动车来实现公司盈利似乎还有相当遥远的路要走。但是从目前来看,两家公司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并不仅仅着眼于短期利益,他们更在乎的是在电动车这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上尽早占据一席之地。相比于丰田等老牌电动车开发企业来说,中国车企的确慢了不止一个十年。但是只要正式踏入这个新的领域,立志于做出突破,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中国的自主品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做出成绩,甚至于超越传统,成就新的辉煌。
第五篇: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信部针对《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整理出了25项主要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规定了具体牵头部门,并提出拟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间进度。下一步,将推动各项政策按时出台形成政策合力,及时发现和解决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苗圩解释说,“比如,试点城市不是固定的,将有进有出,实施动态管理。”工信部将对试点示范城市进行监督检查,鼓励非本地生产的电动车进入本地的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建立各城市推广情况公示制度,任务完成不好的、有地方保护行为的要退出,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此外,工信部还将按照更严、更细、更全的标准,加快新能源汽车标准器体系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指标要求。“比如,电池安全标准方面,国外只要求电池系统安全,我们还将规范电池单体和模块安全。”苗圩说。
自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至今,发改委电动汽车用电价格、财政部免征车购税政策、工信部免征车购税目录等陆续发布。频繁的政策对市场产有何影响?
苗圩说,随着政策措施一项一项落地,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7月、8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8805辆,同比增长15倍,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量2185辆,同比增长4倍,私人消费比重正快速扩大。
除了汽车生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充/换电站600座、充电桩2.7万个。“能源局牵头正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也在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国家电网已开始布局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充电设施布局将进一步完善。”苗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