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议对策

时间:2019-05-13 10:3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议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议对策》。

第一篇: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议对策

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设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满足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是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努力健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而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需要的有效手段。

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2005年11月,中办国办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提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把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报告中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如何深入理解和贯彻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将成为我市构建和谐和全面小康农村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凝聚核心。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发展先进的农村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农村今后的发展提供长久的智力支持。所以说,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具有相当高度的意义的。

发展新农村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从总体上看,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缺乏, 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制约和障碍。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进一步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而培育新型农民, 一靠教育, 二靠文化,三靠管理。在这一过程中, 发展农村新文化,用农村和农民所拥有的这种最便捷、最实用的资源和手段来武装和充实农民的头脑, 提高农民素质, 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 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发展新农村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助力器。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现状表明,随着城市和农村文化发展差距的拉大,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着力于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多地要着力于统筹城乡文化的发展。发展新农村文化是增强农村社区内在凝聚力的核心。如何增强农村社区内在凝聚力, 汇聚各方面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 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活跃农村的文化氛围, 才能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集体意识, 增强农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 从而增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然而,就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并没有完全跟上当前形势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节奏和步伐。我的家乡莒县,人口一百余万,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其拥有独特特色的史前文化莒文化,被公认为与齐文华、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古文化。虽然毗邻渤海地理位置优越,但是之前经济文化建设一直欠发达,经过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如今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次,我利用寒假返乡的时间,通过跟踪走访、网上搜索、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家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情况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发生的变化,希望能通过侧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莒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意见》颁布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三信工程”、“三堆清理”、“五位一体”、“一竿子到底”等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激发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农民的文化素质正在提升,为推进乡风文明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由于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与我县城镇现代文明相比,包括教育在内的农村文化事业还严重滞后,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文化建设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所发挥的作用仍不够明显。具体来说,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地区之间、村与村之间不平衡。

相对来说,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区、城阳街道和集体经济比较好的岳家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村级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阎庄镇、夏庄镇、刘官庄镇是典型代表。岳家村位于莒县城东沭河西岸,人均纯收入10463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阎庄镇境内玉皇山上有汉墓、玉皇庙、明朝裴御史故居、裴泉等旅游景点,市集林立,农民文化活动频繁。夏庄镇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森林密布河流潺潺,湖光山色瑰丽动人,历史名胜悠远淳厚,有建于北魏年间距今约1400多年的佛教文化胜地法海寺、有极富历史渊源的楚汉争霸时楚霸王的点将台、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商周时期的财贝沟墓群、有自然景观独特的霸王寨风景区以及明代下书院、山色峪风景区、龙山古墓等名胜古迹及自然景观。其余部分村镇文化基础设施缺乏,村民文化活动比较单调,村里根本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村民除了看电视、打牌外,几乎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许多年轻人甚至租车到城镇上去消遣,部分村里甚至存在赌博现象。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规定,文化事业所需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且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1%。但这一要求在不少的地方没有得到落实。个别乡镇财政对文化服务中心实行“断奶”,公益文化事业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种情况造使农村绝大多数文化站都不像正常的办公场所,无法提供健康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及配套设施,文化站“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章子”的现象很普遍。

第三、农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相对于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乡村是寂寞与单调的。文化在城市里根深叶茂,精彩纷呈,丰富多样。让都市各色人等各得其所,自得其乐。然而,那些散落于山野的村落,由于人居分散,文化显得相当低落。这不是文化的过错,是文化在乡村的走失。由于乡村的自身局限,文化在这里本就很弱势。广大的农民朋友由于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更严重的是,近年来,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乡村留守着老弱妇幼。这些孤独的守望者,文化知识严重不足,他们无力担当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广阔的农村有成为新的文化荒野之忧。另外,农民的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打牌,一些地方腐朽落后的思想逐渐在群众中

生根,道德危机日益显现。

第四、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从事文化工作人员数量明显偏少。文化工作人员要担当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责任,又要搞好本地区的文化市场管理,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明显偏低。个别基层领导把文化站当做照顾干部或分流干部的场所。盲目的把不适合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安排在文化部门,影响了文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业务骨干流失严重。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对文化建设工作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基层文化部门的“断奶”困难。文化专干地位低、福利待遇差,造成文化专干队伍流失严重致使文化管理和专业人员纷纷跳槽,农村文化队伍专业骨干力量大量不断减少,而在仅存的农村文化人员中,大部分文化站干部年龄都偏大、观念老化,在专业业务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再加上农村文化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工作质量呈下降态势。

第五、文化场所、基础设施萎缩,活动难开展。

文化阵地场所被侵吞、挤占现象十分突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的场所被作为了其他站所的办公室,过去的电影院如今变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在全市虽然都成立了文化站,但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无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一些乡镇对文化站经费投入微乎其微,致使文化设施陈旧简陋,没有文艺演出队伍、没有图书阅览室、没有开展文体活动必须的器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当一部分文化站成为“空壳”。

第六、现有的部分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境内浮来山清灵雅秀,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六条旅游线之一,山中古刹定林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居。寺院正中矗立着“天下银杏第一树”。此外,境内还有齐长城遗址、状元林、乐毅垒、马鬐山红袄军遗址和玉皇山龙鱼、屋楼春晓等景观,既为莒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又是访古寻幽之胜地。但是,据考究有些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现在还是荒无人烟,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

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第一、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首先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把握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在调查中发现,村党支部战斗力强,风气正,整个村就人心聚,社会风气好。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心中想着农村,视野聚焦农村,精力投向农村,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任务的实现。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乡镇文化站陷入困境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认识不到位,缺乏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建设虽然每年都列入政府预算盘子,而实际情况是只有活动的临时经费,没有运转的日常经费,缺乏必要的活动设施。要切实改变目前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偏低的状况,认真落实好每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文化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运转资金补助力度和标准,力争几年内做到村村都有文化活动室,村村都有文化服务队。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注重经济发展项目的投入向公共事业发展投入转化,调整文化资源配置和转移,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区分不同情况,明确投入重点,特别要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及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

第三、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提高文化宣传力度。

一要认真贯彻中央《意见》精神。规划好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文化阵地布局和建设问题,把文化建设这个软任务看得和新农村硬件建设同等重要,要结合各村改建、扩建、新建等途径,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站、加快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步伐。二要大力开展文化宣传工作,文化宣传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有力的文化宣传,就无法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所以党政领导及宣传部门要时时关心和宣传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通过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

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工作人员,要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同时要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村级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文艺骨干辐射带动村民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

第五、充分开发和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基层信仰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规模的扩张都会导致环境与历史文化景观的破坏。因此应该努力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全面加强全县902处田野文物点的保护工作,重点加强国家、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并且要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保护、申报和利用工作,在保证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为同时为民众带来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收获。

第六、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各种管理体制还不甚健全,精神垃圾仍然存在,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对农村文化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

总结: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整体要求。“乡风文明”四个字准确诠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严重滞后的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莒县地区各乡镇文化建设的不平衡、资金不足等现状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力,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道路仍然崎岖不平。但可喜的是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2010年7月制定的《莒县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制订了在文化基础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体育、图书与文博、文化遗产、文化体育事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为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铺好了道路。总之,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之下,我们一定能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使我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2012年2月3日

第二篇: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论文

摘要: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领导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针对此,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完善体制;产业化经营,整体带动发展等对策建议,对于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是大有裨益,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建议

1前言

农村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可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带动着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农村经济上层次、上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

2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现阶段,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速度水平相比,农村经济管理尚未提升到应有的水平,更没有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这与经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确保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我们必要认清问题症结所在,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

2.1领导重视度不够

我国中央领导机构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是可以从其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等看出来的,这些规章制度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规定都非常的明确,但是,这些文件到达了地方并没有引起基层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所以导致了执行力度较差等问题的出现,自然农村经济管理就不见效果。这种问题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基层领导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老的状态中,并没有把自己放置在为人民服务的位置上,同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在整体上看来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对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及要求,从而造成了很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较差。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还没有完全确立和形成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管理观念以及管理体制,农村管理制度中现有的管理格局以及管理体制同现在快速发展的农村社会、变动速度不断加快的农村社会结构、农民多元化以及利益结构不断复杂化的变化发展等要求不相适应。所以,这种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就导致了很多的经济管理活动没有执行的依据,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管理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从农村经济在机制管理上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尤其是在协调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维护农民利益、农民诉求的表达等矛盾与纠纷的处理机制等存在的缺陷比较明显。

2.3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

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差,现有水平上有待更进一步提高。总体情况而言,知识结构单

一、执行能力差,尚不能适应多元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桎梏的旧思想,很大程度上都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新农村经济管理发展建议

3.1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加强新农村建设经济管理水平,各基层领导必须要给于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农村经济规范化管理对地方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并就相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部署,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程。同时,注意加强涉经济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以现代化的眼光和科学化的态度,对待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此外,注意与基层民众的联系,确保全员监督、明主监督,切实保证民户的经济利益。

3.2合理规划,完善体制

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而最终保障性工作的落实,则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体制。由此,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管理方式的转变,进行必要性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本着这样的初衷,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寻找新的途径、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一要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转型经济结构,目前最重要的还在于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合理转移,有效利用现有的农村资源。二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做到农产品深层次加工、拓宽农产品市场、多元化销售途径等,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三要注意科技元素的渗入,注意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提高农作安全生产的保障,增强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3.3产业化经营,整体带动发展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加工业发展可作为衡量势力的重要标尺。由此,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应积极发展农村加工业。结合地缘优势,重点遴选加工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针对农作种源需求不足的问题,重点培育涉种子龙头型企业,政策及税收方面给于优惠,积极引导,有效规划,以此为轴心带动周边经济的整体发展。

4结论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农村经济上层次、上水平至关重要。而领导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针对此,文章提出了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完善体制;产业化经营,整体带动发展等对策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邰贺春 单位:海伦市海伦镇经济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新红.浅谈“一免三补”后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9):56-56.[2]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69-70.[3]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85.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调研

一 活动内容

寒假期间,着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宅建设问题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亲友,尤其近期翻盖新房的朋友,了解其在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住后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其本身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体会。

走览了所调研村庄的主要地区,观察房屋样式、道路建设状况。了解了该地区的地形状况,村庄风貌。

由于所调研村庄是我的家乡,根据以往的经验感悟,总结了该村庄的一些情况和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

过年走访外地亲友期间,调查走访了周边村庄的村容风貌。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一些问题。

二 调查资料

此次调研的村庄是我的家乡河北省武安市的康二城镇QH村,略带该村周边村庄的一些情况。

QH村位于邯武北路武安段路旁,2000余人,是康二城镇的十七个行政村之

一。村庄东北约五公里处是邯郸紫金山,西十公里处为武安市区,东约三十公里处为邯郸市区。位临南洺河畔,地下水较为丰富,土壤也相对肥沃,诸多土地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北临邯武北路309国道,交通相对便利,比周边村庄相对富裕一些。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全村主街道路面全部实现硬化,同时修建有1200余米的下水道。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机构齐全,驻有武安三中队,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兽医站等分支机构。

三 调查结果

通过走访村民,游览村居、耕地及其所处地形、参与农村换届选举等方式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一些情况,同时又结合自己多年的生活经历把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罗列如下:

(一)住宅内部建设状况

1、村居为典型的平房四合院结构,一些新住宅为北屋二层楼的四合院结构。

2、村民自建住宅,由于物价人工上涨,除去宅基地费用,仅建筑成本在十五万元以上。

3、多用煤球做饭,兼用此改造水套火提供热水。罐装煤气、电磁炉比较普及。使用的主次问题因家庭情况而异。

4、厕所多为旱厕,且多兼做仓库放置杂物,卫生条件比较差,尤其是夏天。

部分家庭采用水冲厕所,但数量较少。

6、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但由于价格较贵,不太普及。

7、住房设计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住房利用率低,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8、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新设计得不到有效推广,甚至很多村民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新的东西,沿用旧的思想与习惯。

(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1、居住用地紧张,停止审批宅基地,有较大面积的老区,大都为六七十年代旧居,无人居住,但各种原因,没有拆迁重置。

2、主干道路全面实现硬化,村民门口胡同道路一般有由村民自筹资金硬化,去年地下水道进行修挖,覆盖较大区域。

3、村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修建住宅规划比较整齐。

4、使用地下水,每周供水一次,家家户户修建地下水窖。

5、有固定垃圾倾倒处,专人负责清理。

6、无集体供暖,冬季采用煤球供暖。

四 经验体会

(一)住宅内部建设的经验体会

1询问多家,建房费用少至15万,多至四十万,而且宅基地费用越来越贵,有些达到了7万元的价格。村里多数家庭仅男子外出工作,妇女在家,一般家庭收入约二到三万。相对村民收入来说,是个相当巨大的开支。很多村民约到40多岁才能建得起一座院子。现实情况是很多家庭一般等到子女到结婚年龄时才有能力翻盖新房。而且由于盲目跟风,房屋住宅面积过大,空间利用率低。很多屋子建成后都是空置,造成巨大的浪费。去年曾参与家庭自建房建设。耗费了半年多时间和精力,直至现在,尚未装修。其他家庭情况亦如此,要完全建成装修好,至少要一年多时间。建房之前未能合理规划设计,由于非专业建房人员,诸多问题考虑不到。在建房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才想法去解决。效率十分低下,颇有盲目修建之风,到最后建成房屋使用后才发现种种不足,然而为时已晚。

3无集体供暖,家庭多用煤球水套暖气,一个炉芯儿平均每天用煤球3块,一般两个炉芯的水套暖气炉供热两个房间面积约四十平方米。煤球费用每天约为5元。也有家庭采用电热供暖,但是费用很高,基本每小时耗电一度,费用0.5元,仅作为辅助供热。煤球供暖虽然经济划算,但费时费力,且供热温度达不到。同时,房屋面积过大,门窗面积也由于赶新潮而过大,房屋保温效果低。一到冬天,感觉寒冷非常,基本的取暖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一些老年人身体不好抵抗力差的只能整天围在火炉或暖气片旁,罔论温暖舒适了。而且燃烧后的废煤球也成了倾倒的主要垃圾。冬季住宅取暖也是村民支出中比较大的一项。

4虽然比较适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安装的家庭比较少。询问过店方,整套设备至少需3000元,是个比较大的开支。所以村民安装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冬天使用效果不好。到了冬季,一方面屋子温度低,一方面热水供应不到位,洗澡是个很大的难题。

5做饭使用的能源因家庭而异,很多家庭为了供应热水方便,采用煤球水套火,既可以做饭,又可以提供热水。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产生的废煤球成了家庭倾倒的主要垃圾,时常要看火换煤球,费时费力。而且做饭的时候火力大小不能自主控制。相比较而言,使用电磁炉和灌装煤气做饭更清洁,火力可以自由控制,也免去了看火换煤球的烦恼。但是由于不能提供热水,这两种在绝大多数家庭厨房中属于辅助的做饭工具。

6住宅建设中很多新的产品普及不了,而且村民的创新意识薄弱,少有建设节能住宅的理念。盲目跟风,沿用旧的方法,接触的建房新产品少,也无心于接受新事物。

(二)关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体会

1村里虽然通了下水管道,但是其承载能力远远不能让每户家庭都使用水冲厕所,而且,使用水量也是个巨大问题。依旧沿袭的旱厕虽然不使用水,但是卫生环境比较差,而且夏天的时候气味更加难闻。曾听说厕所卫生展现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确实如此。村里一般家庭装修关注的先是客厅然后是卧室厨房,之后很少有精力和资金去装修厕所,同时,厕所也体现了一个家庭的卫生要求。但是村里现在的普遍现状是厕所还作为一个仓库来放置农具以及其他杂物。从而使厕所环境更加恶劣。同时,厕所卫生不仅事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环境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健康生活,农村的很多疾病也是由粪便污染造成的。

2路面硬化状况相较于周围其他村庄比较完善,逢年过节,庙堂集会的时候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周边某村由于地处低洼地带,道路曲折,过年集会时就会拥堵不堪。还有的村庄地面过于平坦且没有修建下水道,生活用水基本都是排放到路面或是泥土地面等待下渗,路面泥泞不堪,臭气熏天。

3村庄设有专门地方倾倒垃圾。隔一定时间有垃圾车运走,但是垃圾处理都是掩埋,垃圾得不得合理处理,污染环境。家庭产生的垃圾以废煤球居多,然后是厨房垃圾,其他是一些包装物垃圾,村民的环保意识很薄弱。

五 理性思考

思考的前提是,该村庄没有集体企业,没有资金去大规模的进行新农村建设。只有依靠村民自己的力量,村委会加以引导沟通,来建设新农村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1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住宅建设,可以通过降低农民建房支出,间接地促进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提供巨大商机。

住房消费不仅是大多数城市家庭最大的一项支出,同样也是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建房是一个农村家庭最大的经济负担,但是考虑到子女的结婚问题,又是一个不能够回避拖拉的问题。很多村民要在子女结婚之前翻盖新房,很多家庭都耗去多年的积蓄甚至借钱建房。不同于城市购房,农村住宅大都是自建房,不

仅要支付庞大的材料采购,建筑工人工资等开支,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对建筑流程的不了解,缺乏相应的建筑知识,以及对建房之前的规划设计不重视,让建房效率很低,工期过长,同时不合理的设计也增加了建造成本。而且住房利用率很低,花费大量金钱精力建造的房屋很多都空置着,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农村房屋的使用年限非常低,仅有二十年的时间。即使现在盖好的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因出现新的建筑样式而过时,又被拆掉重建,造成浪费。

过大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了取暖费用,且不论村庄得不到集体供暖,即使有条件集体供暖,暖气费用又是一大家庭支出。村民没有科学的节能意识,盲目地跟风,认为窗户面积大了屋子就亮,殊不知,这样造成了更大了热量流失,不合理的设计,盲目地求美,不考虑实际利用,没有节能意识,让村民建房不仅花费了巨大资金,而且在使用时也发生诸多不便。

所以,搞好新农村住宅建设意义重大!关注农民最大的建房开支,通过合理的方法降低其成本,直接减少农民建房支出,省下的资金可以使农民自由支配,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住宅建设量巨大,平均每年新建住宅6-7亿平方米,由于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农民居住水平提高以及居住质量改善等因素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每年将会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加强农户住宅建设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还可以拉动内需。正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存在不足,所以才有着广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总的说,农村住宅消费市场十分广阔,充满着巨大的商机。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人首先要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活动。当农民住房需要得不到满足并存在惶恐时,无论如何也不能激发他们对新农村文化、政治建设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舒适、宜居、节能、环保的新民居建设已经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从厕所卫生问题这个角度切入,貌似这是个小细节的问题,但是切不可忽略,同样要加以重视。这同样可以涉及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来。可喜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厕所卫生的认识也逐步加强。厕所卫生不仅关系到住宅舒适与否,更体现了村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同时,厕所卫生不好,不仅影响家居环境,而且也会造成疾病传播。农村改厕项目是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寻找一个适合农村厕所改造的方式,以此带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减少农村疾病的发生,于新农村住宅建设于农村精神文明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深入的讲,加强农村住宅建设会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根本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国家需适当地宏观调控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直接表现在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上。很多节能绿色的新产品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不能仅认为是村民接受新事物的意识淡薄。相对村民来说较高的支出是阻碍产品普及的重要原因。以电磁炉为例,它的优点显而易见,它通过磁场内线圈涡流加热,无明火,使用安全卫生,热效率高节能,使用十分方便,随用随开,免去了诸多麻烦。还有太阳能热水器,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解决使用电磁炉无法供应热水的问题。这样的产品不仅方便节能,使用成本也很低,农村没有条件通燃气灶,这两种家电反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村民在厨房卫生间享受不亚于城市的方便,但是没有在农村普及,是因为其较高的售价让诸多村民望而却步。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也应该发挥其调节作用。对农村的消费有适当的政策扶持。

4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住宅建设一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需要政府的力量来主导。农村道路和污水排放通道,是最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使村民家中舒适也要使其屋外美观适用。同时,电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也要积极推进。在此特别强调的是,网络费用的费用对村民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支出。安装网线的家庭,每年要为此支付至少七百元的费用。而网络的建设,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农民视野丰富娱乐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十分巨大。同时,还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卫生清扫工作,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六 问题和建议针对农村住宅建设设计不足的问题,设计一个合理科学的建造方案,推广应用。

该村庄及其周围的诸多村庄都是以四合院构造为主,而且规划较好的地区地基大小都是一样的。根据这一情况,可以让从事专门建筑设计行业的人员对该种建筑结构进行升级设计,保留原有设计中的好的地方。对其中的缺点进行解决。同时,也要设计好建房流程和计算好建房费用,引入新的节能设计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来改变当前农村住宅建筑总体建设水平较低、功能不全、外观单调呆板、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让房屋功能布局更加合理,方案要考虑方便及满足农民生活与生产要求,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重中之重,在设计房屋的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在不影响住宅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房屋建筑成本,如通过减少建筑面积,就地取材,合理使用新型建材,规模化建设等方式。使房屋建造成本控制在村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这样,通过设计一座房屋,利用村民的跟风效应,再加以宣传推广,以比较小的设计成本带动广大村民建设新的住宅。

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可以解决村民住房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必须把新住宅设计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村民的意愿。针对村庄无土地建房,老区又无人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结合村庄实际资金情况,可以通过引导疏通村民之间进行宅基地的交换买卖,解决一部分宅基地问题。新建宅基地要有个合理的面积,不可过大,提高建设用地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若村委会有能力或者有较强资金实力的村民,可以对老区进行大面积的改造,对新建房进行规模化建造,从而降低建造成本。同时可以减少村民在建房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等可以切实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但是又由于价格问题得不到推广的问题。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把适合农村居民使用,可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的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活动中。加大科研力量,研制适合农村地区使用的产品以及建筑用材。投入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计建设,保障电力平稳,推进农村网络建设。

第四篇: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

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全市应急管理基本情况

(一)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健全机构。近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关心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任,各副市长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目前共有 名工作人员。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及管理区也都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基本做到村(居)委会有信息员,初步形成了“三级”应急网络。

二是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印发了《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各乡镇(街道)、管理区,各部门都将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日常业务工作同安排、同监督、同考核。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一是梳理现有预案。对已经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天然气应急预案》、《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水库抢险预案》等个专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梳理,完善预案体系。

二是明确工作步骤。印发了《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1

实施方案》和《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说明》,启动了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并要求各单位要按照地、市要求,抓紧各类应急预案编制、修订,使全市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市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对基层单位的应急工作及组织和发动群众等具体事项,也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三)强化应急意识和应急求援队伍建设,提高群众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会训结合方式,开展培训1次,主要对基层单位就应急预案编制进行了培训,学习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参训人员达余人次。发放《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说明》册,发放至各乡镇、机关单位,全市中小学校、企业。

二是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汶川地震期间,围绕防震减灾应急科普知识开展宣传活动,将《公众防灾应急知识汇编手册》上传到政府网站,以供广大市民学习,并要求各中小学校采取不同形式,向中小学生开展地震应急管理知识教育,效果明显。

(四)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全市公安、消防、卫生、畜牧、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防汛抢险成立应急分队支,机动专业抢险队人。

二是组织应急救援训练。公安系统民警分期分批进行了体能、技能训练,按照且战且训、战训合一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全市警力的应急效能,形成了“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急管理机制。按照工作计划,支专业求援队已基本建成。

(五)探索评估分析,提高应急工作能力

一是积极探索评估分析。为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总结工作经验,在全面弄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市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分析总结,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进行科学评估,集思广益,组织相关单位就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建议。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公安消防队伍,坚持日日练兵,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卫生防疫部门按照卫生部《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精神,组织了次大规模培训。水利、畜牧等部门采取以会带训,会训结合,以检查带指导,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与宣传工作。

(六)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强化值守应急效率。坚持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应急值守和信息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根据关于突发公

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跟踪和汇总,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基层村(居)委会、中小学校和企业预案编制质量不高,部分单位还未编制。

(二)应急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需对企业进一步加强检查和指导。

(三)评估分析经验缺乏,需要加强预案评估分析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对策建议

一要突出重点,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预案管理办法》积极编制、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年底前必须实现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全覆盖的目标。要加大应急预案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要加强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开展,推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将应急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要加强思路创新、工作创新,积极推进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级政府要多方增加投入,积极改善应急处

置救援装备器材,提高应急救援水平。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二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以市、乡两级为重点,建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救援机构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应急管理各环节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及其职责,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着眼长远,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各单位的应急人力、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建立指挥、协调、控制、保障和管理为一体的快速处置机制,努力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合力,全面提升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力度,广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在全社会普及应急知识,全面提高广大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在应急管理宣传上,要突出应急知识和避险常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活动,切实实现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户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要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通报情况,动员群众参与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要拓展公共安全隐患接报平台。成立安全隐患举报受理中心,24小时举报热线。按照“拓展功能、整合资源、便民利民、提高效率”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接报平台结构,提升业务功能,同时深入开展宣传,不断提高热线在公众中的知晓率和认同率。将举报热线的受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为环保、水利、房地、市政工程、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公共安全、房屋应急报修以及其他各类涉及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实行统一派遣、跟踪督办和反馈回访,最大限度发挥热线的工作效率,使“测、报、防、抗、救、援”中的前端环节向社会扩展,向广大群众延伸,确保公共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消除。

五要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汇编应急手册,广泛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

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虽然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但是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本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第一,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才能。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层面,其中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技能师核心。第二,基础能力,指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是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经过接受大学教育应达到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基础之上。第三,特殊能力,指大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第四,求职能力,支大学生在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只有能力和技巧。

二、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一)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二)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一)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二)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四、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一)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二)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五、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一)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见图5)。

(二)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六、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诚实守信等。基本工作能力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要标准。近年来,一些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基本工作能力较差,导致在职场上的发展后劲不足。

(二)专业技能不足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等。一些毕业生由于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困难和挫折。

(三)求职技能欠佳

求职技能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与生产资料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少大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在应聘是没有运用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未能将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恰当运用。

七、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

第一方面是人格品质。人格品质之个人对各种环境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包括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主动性、忍耐心、独立性等个性特征。有的大学生由于学生压力较大、家庭经济困难、人际关系失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方面的障碍;有的大学生敬业精神不足,不能过吃苦耐劳,这些都直接

影响到他们的就业能力。

第二方面是知识结构。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是就业时用人单位非常看中的一个方面,大学生应该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因为没有一定的之时贮备就不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知识越广泛,思维越开阔,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三方面是基本技能。在大学生活的工作的过程中,沟通能力尤为重要。求职面试就是一个面对面的沟通过程。另外,外语、现代信息技术、文艺、体育等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是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的质量。

第四方面是应聘能力。大学生通过面试获得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非自然形成。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不仅需要实力,也需要广泛意义上的求职技能。它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等。

八、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府应优化制度安排,强化服务职能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政府责无旁贷。首先,政府应扫除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为进一步促进毕业生的合理流动,扫除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政府有必要取消对高校毕业生到其他省市就业的进入目标、户口指标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必须取消政对高校毕业生流动的一切不合理收费。其次高等教育发展政府应建立起科学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一方面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在不断提高提高这些地区现有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同时,适当创办新的高校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对大城市和经济社达的地区,应侧重在政策上给予其更大的自主发展高等教育的空间。通过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使高校毕业生的地区分布更趋合理。第三,政府应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一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既提供创业的优惠条件,又进行积极地引导和规范,以保护毕业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搞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首先要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即使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其次,要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还应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签订人才智力合同协议,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实习毕业生和企业间求职愿望和用人需求的“双匹配”。再次,要搭建和拓展创业教育平台。一方面,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创业体验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让大学生为创业做好各种准备。一方面,可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如联合政府,企业建立大学创业园地,扶持和指导大学生依托相对成熟的成果和项目自主创业。

(四)大学生应转变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来讲,提升就业能力需要之前学生应该看待择业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合理地调整择业心态从三方面进行努力:一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

学会客观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合理地调整择业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明确就业定位,调整择业心态,培养自己抗挫折的能力,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二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地知识结构,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在课堂学习之余,应积极参加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科技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途径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三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当前用人单位价值取向,不仅仅只是看重大学生在日常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看重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心理人格等。这要求大学生要重视自身综合苏子的培养和塑造。

参考文献:

[1] 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下载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议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文化现状及建议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社会调查(推荐5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作为一位知识青年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

    张家港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张家港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任务,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新农村建设文化问题及对策

    论文提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面对时下出现的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良文化现象,为了更好的应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凸......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其收入基本来源于财政资金,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统一纳......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 08级 唐国强 摘 要: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

    日照市农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日照市农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2004年11月1日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将发展农机信息网络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部分,使发展农机信息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娄底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娄底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城市户外广告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城市户外广告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邢台市市政维护管理处 甄慕洁 当今社会,广告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理念、行为和价值取向,城市户外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