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继往开来 实现文物保护工程新跨越

时间:2019-05-13 10:0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握机遇 继往开来 实现文物保护工程新跨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握机遇 继往开来 实现文物保护工程新跨越》。

第一篇:把握机遇 继往开来 实现文物保护工程新跨越

把握机遇 继往开来 实现文物保护工程新跨越

[2011-01-14]

------------------

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文物保护工程汇报会,是我国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的盛会。与会的各省文物管理部门、业务单位、特邀专家,共聚一堂,总结过去两年来的工作,探讨文物保护工程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展望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对于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程的全面进步、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向与会各位代表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向为此次会议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湖南省文物局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两年来文物保护工程发展概况

(一)文物保护工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过“十一五”以来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程法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继颁布实施,对文物保护工程的规范管理做出了较为全面、具体的规定。同时,各类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古建筑防雷、消防等技术规范已编制完成,正在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报告编写出版管理办法和要求也正在积极修订中。文物保护工程南方定额编制工作已着手委托有关单位制定。

各地结合本地的工程实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或专项性工程管理办法和规定。如《北京市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福建省涉台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体系。

(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模式实现重大转变

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工程数量不断增长,重大工程不断增加,工程投入不断加大,保护要求愈加严格,管理任务日益复杂、繁重。为了适应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需要,国家文物局制订、颁发了《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从2008年5月1日起,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程方案的审批工作下放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并在北京、山西、四川、浙江、河北等5省市试行,提高了方案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10月,我局在慎重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工程方案审批工作下放范围,增加陕西、河南、云南、上海为方案审批工作下放试点省市。

(三)文物保护工程经费投入力度加大

文物事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特别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为文物事业的发展进步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中央财政对文物保护经费的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增长。特别是近几年,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文物保护经费持续增长,为文物保护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文物保护工程的成功实施,大大提高了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文化遗产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率。“《2009年文化遗产蓝皮书》“显示:“十五”期间,占GDP仅0.018%的全国文物系统财政拨款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却达到了GDP的0.143%,即国家对文化遗产每投入1,产出是8.1。

(四)文物保护工程资质队伍不断壮大

为了适应文物保护工程快速发展的需要,2010年9月,我局颁发了第四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甲、一级资质。甲、一级资质单位的总数已达220多家。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也相继颁发了一批乙级或者二级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的资质单位已由原先单一的各省古建所,逐渐扩展至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文物系统内部扩展到其他行业和领域,打破了行业封闭的条条框框,通过良性竞争与合作,提高了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文物保护维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正规的中、高等教育和相关培训工作,培养了一批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我国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基本队伍。同时,密切结合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先后举办了四川桃坪羌寨维修工程

工匠培训班、西藏传统建筑维修技术工匠培训班、新疆坎儿井保护维修培训班等,加强了当地工匠的培训,注重了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密切了文物保护工程与当地民众的关系。

(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

两年来,通过各省文物管理部门、工程单位、业主单位的共同努力,震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涉台文物保护工程等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重要文物,密切了文化遗产与民众的关系,加强了民族团结,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截至2010年10月29日,四川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开工245项,开工率94.59%,已完成和即将完成165项,完工率67.35%,完成投资额14.4亿元。世界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顺利竣工。其中二王庙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

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家文物局及时组织专家,多次深入灾区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受损情况,编制了玉树文物抢救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10年5月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在玉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寨嘉那嘛呢联合举行了玉树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启动仪式。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新寨嘉那嘛呢等多处抢救维修方案,对部分存在险情的文物单位采取了紧急排险支护工作,完成了东仓大藏经珍藏馆附属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

2009年8月,在西藏拉萨隆重举行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竣工典礼。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标志着项目总投资达3.8亿元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开工典礼的举行,标志着投资约5.7亿元的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已到位资金4.3亿元,完成投资3.8亿元。部分工程项目已竣工并完成初验。

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有序开展。截止2010年12月,南部工程已完成文物本体维修工程33处,另外还有27处正在紧张施工。已开工项目近60%。

涉台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首批15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保护工程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昙石山遗址保护工程已基本完成。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库已经建成,项目储备进展顺利。

2010年11月27日,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二期茶胶寺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仪式在柬埔寨暹粒市举行。中国政府将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茶胶寺保护修复工程。

二、当前文物保护工程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文物保护工程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文物保护工程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1、文化遗产数量急剧增长

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0余万处。其中,新发现60余万处,复查20余万处。很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已被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使得我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遴选工作中,各地积极申报,共收到全国5700多处申报项目,申报数量创下历次之最。经专家评选,目前得票数过半的项目达到3000余处。国家文物局将在此基础上,征求各相关部委意见,进而形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可以预见,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终公布,“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将实现显著增长。

2、文化遗产类型不断丰富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加快了我国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型进程。近几年来,我国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深化和扩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更加广阔。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被纳入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视野,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自200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已经连续成功举办5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先后对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领域、新理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3、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显著增多

“十一五”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如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涉台文物保护工程、承德避暑山庄维修保护工程、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的保护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最终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类重大文物工程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文化遗产数量上的显著增加和类型上的日益丰富,在极大完善我国文化遗产内容和体系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新型文化遗产的出现和重大工程的增多,对保护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直接意味着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各级资质单位将承担更多的管理、保护、维修任务,需要我们从保护维修的理念、技术、原则、手段、材料、工艺等各个方面不断研究、创新,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维修保护理论。

(二)当前文物保护工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与快速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相适应,制约和影响文物保护工程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

1、工程研究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工程前期勘察测绘工作不到位;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缺失;工程竣工后的工程报告编写工作未受重视;工程前期研究的经费保障不足。

2、工程管理不够规范。国家文物局通过每年组织的工地检查,发现工程管理上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管理、协调、监督不够,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协调解决;设计单位不能及时跟踪解决施工中的具体问题,设计与施工两张皮;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部分单位施工中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监理单位工作不够规范,部分监理工作流于形式。

三、立足“十二五”,实现文物保护工程跨越式发展

展望“十二五”时期,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极为稀缺的文化、精神、经济和社会资源,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制约和影响文物事业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逐步推进文物保护工程由注重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同时注重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实现文物保护工程跨越式发展。

(一)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

2010年是科学编制“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好文物保护工程的“十二五”规划,是事关文物保护工程保护能否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件大事。规划的编制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思想,深化对一些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研究,从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明确文物保护工程的“十二五”规划的思路,提出相应的措施,努力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各级政府的“十二五”规划。

(二)继续深化文物保护工程科学研究

当今,文物保护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性、技术性极强的交叉学科,跨领域、多学科和多技术整合成为其重要特点。文物保护工程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我们要把每一个工程都作为难得的研究机会予以认真对待,树立课题意识,把保护工程和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获取、保存和研究、利用好相关的历史信息、技术信息,保证工程质量,多出科研成果,积累成功经验。只有我们在思想上、工作上都把科研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文物保护工程的科研水平才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科学研究,需要不断深化文物保护理论研究。文物保护的发展离不开文物保护理论的指导。建国以来,广大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学习与借鉴国际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对文物保护的很多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真实性”、“完整性”、“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重要原则,建立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维修保护理论体系。

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科学研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前期研究和工程报告的编写工作。文物保护工程前期调查研究是文物保护的基础,为日常管理维护、科学研究、规划编制、方案设计和保护工程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是评估文物价值、保存现状和管理条件的重要依据。各有关单位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拿出精力和人力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工程报告是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后,或阶段性工程完成后,编写的综合性、资料性、研究性报告,它真实、完整、全面地记录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是文物保护工程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我局将于明年出台工程报告编写、出版的管理办法和要求,并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工程报告的编写、出版工作。各省级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工程报告的编写、出版作为文物保护工程的一项常规工作、必备环节,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

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科学研究,需要我们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通过重点解决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带动文物保护工程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应注意传统技术、材料等的传承和研究,妥善解决传统技术与其它学科、技术的结合问题,充分发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各自优势,共同为文物保护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依托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文物保护科研的骨干单位,积极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推广与示范的新机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文物保护科技的推广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体系

“十二五”期间,随着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显著增长,文物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数量巨大的工程方案与管理人员不足、方案审批与维修工程相脱节等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投资巨大的重大工程保护管理问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要在保证方案审批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模式。方案下放省份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严格履行工程项目的立项、公示、备案等手续。其他省份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创造条件,为方案审批工作下放做好准备。

要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在文物保护工程中必须坚决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确保工程质量始终放在考量考量一切工作的优先位置。从把好设计方案审核关入手,以施工现场管理为重点,加强监理为关键,严格验收为总闸,逐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问题,各省文物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组织管理的责任,改变目前较为普遍的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加强工地检查和现场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咨询与把关作用,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共同维护好文物保护工程行业的良好秩序。

为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工程发展,提高工程质量,国家文物局决定在2011年首次开展文物保护优秀工程评比活动,对获奖工程予以表彰和奖励。通过优秀工程的评选,促进行业内的经验互享、信息互通、质量争优,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程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四)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既有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经验的文物保护管理和技术人才,而现有从事文物保护工程的机构和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整体素质上都难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要把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政策、资金和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省级古建所、文保中心要以建设成为本地区文物保护工程科研、培训、技术咨询中心为目标,在基层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工程中发挥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

各地应当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文物保护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要区分不同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教材;形式和内容因人而定,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对一些重要的传统文物保护维修工艺,要结合工程的开展,引导、组织当地民众加以学习、使用,做好传统维修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培养人才,更要使用好人才。要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建立选拔使用人才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锻炼和造就一支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文物保护维修队伍。

(五)惠及民众,实现民生民心工程

今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发表了《保护发展文化遗产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文章。李长春同志在文章中特别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必须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实需要,也是保护、发展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这也是我们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强调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就是要解决文化遗产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植根于特定人文和自然环境的文化遗产,与当地民众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忽视和割断这种联系必将极大的损害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甚至危及其存在的基础。

1、文物保护工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要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国家保护为主的主导地位与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争取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好文物保护工程。

我们不仅要把文物保护工程作为一项技术工程,还要作为宣传和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理念的重要阵地。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理念的宣传员。要走出去主动向群众宣传介绍文物保护工程的意义,请进来让群众亲眼目睹我们所做的工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增添力量。只有获得当地社区民众真正了解、关心和支持,文物保护工程的成果才能得到广大民众衷心的热爱和呵护,才能成为与所在地的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倾注着人们丰富感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2、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必须惠及全体人民

李长春同志在文章中明确提出,“要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无论在文化遗产考古发掘和保护修缮中,还是在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的保护建设中,都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民造福”。

我们在文物保护工程中应当始终树立文化遗产保护要服务于社会,造福于民众的理念。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坚持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传统技艺传承、有利于惠及民生的原则,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努力使文物保护工程成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做好文物保护维修工作,保存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我们把握当前文物保护维修工作发展的宝贵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开创“十二五”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单霁翔)

第二篇:把握机遇 团结拼搏 实现新跨越

把握机遇 团结拼搏 实现新跨越

渝水区水北中学在全区中考质量分析会上的典型发言稿

过去的一年,我校在区教体局和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精心安排,科学管理,上下一心,团结拼搏,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中考目标任务,实现了我校中考成绩新跨越,创造了水北中学教育教学新辉煌。下面我就我校2011年的中考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个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把毕业班教学工作放在全校教学工作的首位。毕业班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考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十分重视毕业班的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九年级班主任为小组成员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毕业班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就等于有了毕业班工作的“领头雁”。实践证明,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是做好毕业班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同时,实行了学校主要领导到初三挂班制,每位领导具体负责指导挂班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常深入到班级和师生中,帮肋解决该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想方设法为初三的教学工作排忧解难。学校领导的身先土卒,增强了初三教师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也使初三年级组更具向心力、战斗力,成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团队。可以说领导的重视是取得中考胜利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初三班主任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加强年级组建设,打造一支团结奉献、积极进取的初三教师队伍是取得成功的保证。我校对于年级组建设,一贯高度重视,在团结中聚人气,向管理要质量。

(1)在选拔初三班主任和教师时,学校大力倡导“三比”“三讲”,即“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文凭比水平,不比职称比称职”、“讲真诚,讲投入,讲成绩”。注重“三种精神”,即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在选拔初三班主任时,学校首先出台了初三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及要求,明确规定了初三班主任必须全天候跟踪学生,包括星期

六、日的补课,初三班主任星期

六、日补课参与学校行政管理,每天补助70元。对评优评先职称聘用优先考虑,学校领导提拔必须在优秀班主任中产生。这些举措充分调动了教师担任初三班主任的积极性,许多教师涌跃提出书面申请担任班主任,这一现象前所末有。初三班主任须经全体行政班子人员讨论投票择优录用方可担任。实践证明,过去的一年我校初

1三班主任尽心尽责,工作精益求精,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学校中考成绩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毕业班教师团队协作精神的落实,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毕业班教学工作氛围。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校要求教师,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团队中,都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变以往“同行是冤家”的传统竞争观为“同行即合作伙伴”的现代竞争观,摒弃喜欢“单打独斗”的工作作风。大力推行集体备课、集体研究。鼓励互相听课、评课,努力使教学中各知识点的落实、教与学过程的设计达到最优化。特别是复习阶段,根据区中考复习研讨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制订复习计划:学校复习计划、学科复习计划、班级复习计划、学生复习计划;做到人人心中有计划,大家步调都一致。单打独斗已成历史,同舟共济方有出路。7-1=0,某一科“差”,绝不仅是这一科的事,而是大家的事,班主任是协调人,大家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为把大家抱成一团,学校设立了学校总平均分奖,班级总平均分奖。实践证明,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他的个人工作能力、工作状态、工作竞争意识,都会比以往来得更强,来得更佳,来得更积极,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毕业班教学工作氛围。

(3)加强教师培训,重点研读《课标》、《中考说明》。为了准确把握住《课标》、《中考说明》的内容,把握中考信息,我校派出全体初三教师到南昌参加省中考信息研讨会,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所有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进行培训,组织他们认真学习研读《课标》,钻研新教材。细心推敲中考对各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注意区分“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等词语的不同含义,以及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理清骨干知识,确定重要知识点;细心推敲要考查的能力有哪些,明确复习时应如何培养。《中考说明》是反映命题改革的法规性文件,是老师们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我们要求初三教师认真学习,准确地把握中考精神和性质、考试内容,平时的讲课和练习要有针对性,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弯路。

学校要发展,教学质量要进步,就不能固步自封,要实施开放式办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阔教师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取长补短,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先后派出初三英语教师到九江学习,初三数学教师到临川中学观摩学习,语文教师到苏州景范中学听课、评课、共同拟定试卷、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能力,加深了自己对中考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我校初三教师还多次到市一中、市四中、市五中,走入他们的初三课堂,听各校骨干教师的研究课并与之进行了研讨交流,我校还骋请了省、市专家到学校就中考复习进行讲座,这些活动使我们的教师感受很深,有了较大的收获。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注意积极捕捉中考信息,了解掌握中考动态,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渗透落实,同时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及时进行中考模拟训练,加强应考指导,使教师和学生对中考都充满了信心。

三、奖罚分明,激励先进,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2010年9月开学伊始学校就出台了《水北中学教师教学成绩奖罚办法》、《水北中学中考教师教学成绩奖励办法》、《水北中学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水北中学常规管理制度》、《水北中学教师评优评先进级职称骋用评定办法》。五个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要加大教学奖励经费投入,特别是初三中考教学奖,肯定了教学质量是评优评先客观评价教师的第一要素。学校激励机制一出台,使教师看到了教学成绩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立马空前高涨起来,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批改作业,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果,出现了教师提前上课,抢着上课的良好局面。同时,学校将九年级所有学生分配到每一位科任老师,实行责任包干,跟踪辅导,对每一次月考进步的师生实行奖励,扎实稳步,效果显著,全面提高了教学成绩。上学年,我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结省一切开支,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去年我校用于教学经费达四十余万元,用于中考教学奖近十万元,这是前所末有的。学校推荐到省、市、区、镇的先进个人全部都是按成绩排在学校第一的教学骨干老师,教师们个个心服口服,交口称赞,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学校还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校召开百日中考冲刺师生誓师大会,邀请初三全体家长参加。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会议,树榜样、谈想法、定目标、明举措,面向全体,分层递进,完成毕业、升学目标。好的学习氛围保证了优生的主动发展。学校在面向全体的同时,重点突出对优生的培养。一是发挥评优评先的表彰作用,对荣获“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优秀团员(团干)”等各类称号的同学进行表扬通报,并利用不同渠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二是利用初三月考举行专题总结表彰大会,对考试成绩60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对考试成绩500分以上的学生张榜表彰;三是评选“希望之星”,把他们的照片和励志语张贴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对荣获“希望之星”称号的同学进行奖励。事实证明,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荣获学校“希望之星”称号的十个初三学生全部考取了市一中、市四中。

四、加强质量检测,做好质量分析,及时弥补不足。

初三阶段,我们逐步加大考试力度,实行月考制,学校在组织考试过程中,首先是把好试卷质量关,好的试卷能使得考试有价值,有指导性,能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衡量。因此我们每次考试都做到精心挑选好试卷,一是利用市重点中学的联考试卷、二是请省、市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初三教师

帮助我们命题、三是充分发挥本校的集体智慧进行命题。其次是端正考风,严格考纪,我校初三考试实行单人单桌统一在学生餐厅考试。使初三全体学生同处一个考场,杜绝了作弊,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培养了学生诚实做人的品格和竞争意识。再就是每次月考阅卷学校统一实行流水作业,统一制定评分标准,统一进行封闭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最后就是每次月考阅卷工作结束后,学校都会组织召开初三全体教师的质量分析会,会前教导处都会就本次质量分析会向教师提出要求、布置分析会的具体任务,会前要求同科教师一起讨论、分析、会商,然后每科推荐一位教师在全体教师质量分析会上作十分钟左右的发言,我校的质量分析会开的十分热烈、实效、成功。分析会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真实的表现出来,使教师能够做到有之放矢,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每次分析会都能实事求是地总结前阶段的教学工作,肯定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为此,我校专门设计了《水北中学教学质量检测反馈表》,使教师既能对所教学科的成绩做到心中有数,又可以做好自己的反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存在的不足

1、教师队伍老龄化,有的老教师旧理念、旧方法得不到根治,创新意识不强,新知识、新观念、新手段、新方法一时难以适应。

2、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优质生源的流失,缔约着我校的发展。

3、差生的转化工作没能始终关注。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钩,农村家长在家不能按时督促学生学习,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各位领导,回顾一年来我校的中考工作,感触颇深。要取得一定成绩,领导重视是前提;打造一支团结奉献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建立一种精细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基础;走出一条开放办学的研训之路是关键;强化一种能考会考的中考训练是保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与深化学校办学机制与策略,强化管理,充分挖掘发挥教师、学生潜能,调动和抓住一切有利因素,促进学校优质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与时俱进实现新跨越 继往开来铸就新辉煌

广州市南武中学

申报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评估

整改报告

2012年9月

传承历史文脉 延演百年辉煌

——广州市南武中学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验收确认整改报告

广州市南武中学创建于1905年。民国时期教育部部长黄炎培赞曰“北有南开,南有南武”;原国家政协叶选平副主席题词曰“百年南武,百年辉煌”。2007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确定南武中学为第三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2007年12月,学校获得“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称号。

2008年12月25日至27日,学校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初期督导评估验收。对南武的办学成绩,初期督导验收专家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校后续发展提出三点后续发展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办学规模,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进一步做好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三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对落实专家组的发展建议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我校围绕专家组提出的整改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深入研究,制定各项整改措施,并逐一对照落实,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整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硬件整改,优化办学条件

(一)扩大高中办学规模

我校按照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要求扩大办学规模,从 2007学年开始,每年扩招2个高中班,到2010学年高中规模扩大到36个班,已经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要求,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中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充实教学设施设备

3年来,区政府投入680多万元资金用于改善我校的教学设备配套和学生活动场所。第一,改造了校园网,实现南北校区机房对接,资源共享;增加信息点至500个,实现信息点到每个教师的办公桌;新购教师办公电脑105台,实现教师一人一机。第二,建成了北校区具有630KVA的专变电房,我校摆脱了长期受用电制约的境况。第三,图书馆藏书98379册,生均达58.1册;电子读物共51330册, 生均30.3册;报刊总数489种;各科教参、工具书共19347册。每周向全体师生开放五天,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共有座位399个,图书馆已成为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信息交流中心。第四,投入130多万元维修了北校区运动球场、塑胶跑道、地面及周边环境的美化改造。第五,投入约75万元改建并装备高规格的“群学堂”,内设座椅600个,配备多媒体系统,是讲学、科研活动、学生年级会议、学生文艺活动等的理想场所。在 2010年3月广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专项检查中,我校接受评估,并荣获“广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学校”的称号。2012年8月,我校投入45万无创建了2间多功能的现代化“微格教室”。

(三)盘活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第一,区政府、区教育局已把与南武中学隔路相对的南武小学并入我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增加了2375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了3091平方米。2008年起南武小学已停止招生,2012年7月,南武小学已经完全并入我校。政府计划投入400多万元资金,帮助我校将该用地改造为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设计,改建的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开始施工兴建。

第二,区委、区政府结合琶洲村改造,预留4万平方米的教学用地,作为南武中学未来的高中分部用地。

第三,继续在区体育局的支持下,与步行约5分钟路程的宝岗体育场签订协议(详见附件),无偿使用宝岗体育场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的田径场和50m×25m游泳池。近年来,学校利用宝岗体育场,安排高一年级在宝岗体育场上体育教学课,进行课后学生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以及开展学校体育节等大型活动,每周六、周日安排运动队队员到宝岗体育场进行运动技能培优学习,成为我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为学生提升体育素养提供了场地保障。

(四)改造校园文化环境

三年来,我校重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校园文化更突出了“古”味,体现了“雅”趣,力求让学生在充 4 满南武文化底蕴的校园中获得更多教益。第一,完成大堂壁画改造,用线雕形式展示校训,说明校名来历,体现百年老校的传统文化。第二,完成英语城的改造,增加现代元素,增强现场氛围,提供模拟英语教学实地场景。第三,分四类设臵、更换教学楼、办公楼走廊画框。这四类是:南武先贤长廊(奉公楼)、南武时空隧道(力学楼)、拓潜教育走廊(爱国楼、奉公楼)、活力校园画廊(坚忍楼及所有楼梯间),把学校校训和教育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字画的形式,艺术地再现学校文化和教育理念。第四,整体改造、美化运动场、羽毛球场周边环境。

二、转变教学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一)着力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学校编写了《广州市南武中学学子规》校本教材,作为高一新生入校教育的必修课用书,其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进入高中后该怎样做才能写好人生新一页的历史;编写了《走进百年南武》校本教材,成为全体南武学生的文化读本,把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了课堂,其目的是让南武学子“体味南武文化之根”,点燃莘莘学子爱我南武的激情。结合绿色学校教育活动,我校开发了以“百年南武,绿韵犹存”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百年南武,绿韵犹存》、《科学与环境》、《人与环境》和《绿色家园》等,不但传承了南武百年绿色文化底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环保 5 意识,传播了环保知识,使我校能顺利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各科组结合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开设有丰富的校本课程。

(二)以核心课题研究推动教科研深度发展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的优良传统和治校思路,致力推动核心研究课题《拓潜教育体系的建构研究》,继续深入开展拓潜教育研究。

第一,加强教科研管理。我校科研坚持以“行政主导、专家引领、全员参与”为原则,加强了科研室的队伍建设,完善以校长为核心的教育科研领导机构,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第二,搭建校内学术交流平台。为了调动老师们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围绕课题每学年举办一次“南武中学学术论坛”,在全校教师中引起很大反响。

第三,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工作。三年来,我校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的课题有: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生学会学习、拓展潜能、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这是2010广州市教育系统在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院唯一立项课题;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ESD项目课题《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子课题《在学校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研究》;区级立项课 6 题共有7个。2012年9月,我校申报的《拓潜教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科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被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2011立项研究课题。

(三)拓潜教育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拓潜”核心课题的研究成果,以科研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同时,上学期着重开展分层举行平行课(达标课)、公开示范课、跨学科微格教学的研讨课,每个类型的课堂教学前前后后组织不同内容的研讨会议;下学期进行优质课评比活动。

强化具有南武特色的“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三环”即“教师设导→学生思疑→变式拓展”,“五步”是指:“设疑激励”→“带疑探讨”→“破疑归纳”→“拓疑引申”→“化疑提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年来,我校教科研取得多项成果,我校教师共有264人次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比武获得区以上奖励;有150人次获市级奖;有55人次获省级奖;有35人次获国家级奖。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自我教育发展”的相关评比活动,我校科研室被授予“学习型教研组”的称号。2010年12月3日,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专项课题研究 7 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的课题——《学生学会学习、拓展潜能、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受到参会专家、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学科组建设

学校花大力气建设学科组,涌现了一批在市、区有影响的优秀科组。第一,我校制定“南武中学加强学科组建设的方案”,完善了南武中学集体备课制度。第二,每学年举行优秀科组和优秀备课组经验交流会。第三,鼓励和支持科组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第四,每学年邀请一些区、市教研室的教学专家来校指导科组和备课组的建设,不断提升学科组的整体实力。第五,学校每学年都评选出优秀学科组和备课组,对优秀科组和备课组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组的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在区、市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启动“青蓝教师”培养工程,力促教师专业发展 为加速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学校启动了“青蓝教师培养工程”(我们用“青、蓝”用来比喻教师培养的两种类别,即青年教师培训和名优教师培养。“青蓝教师培养工程”的周期为三年,三年内学校和教师个人制定完整的培训和自修计划、课程实施方案和评价制度,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努力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一)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和管理机制

领导班子高度认识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制定南武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成立了“青蓝教师培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组织实施教师培训等工作。

(二)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系列培训活动

第一,加大培训投入。按照上级关于教师培训的有关政策,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列出专款用于“青蓝”教师培养工程。教育局下拨的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有研究成果的教师、课题组、科组参加或主办高层次学术会议。

第二,活化培训形式。一是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南武大学堂),针对教师理论实际,邀请专家到校开办讲座。二是研训结合,结合学校教研活动,主要以课例研讨为载体,融入培训操作要素,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三是驻校学习,有针对性地选择省内外学校,到该校听课评课、听报告、交流探讨、研究资料,全面深入研究该校的经验,再召开反思研讨会。四是科组交流,我校支持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到省内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奖励优秀教师进行国内交流培训。

第三,形成培训系列。教师开展分系列针对不同对象的培训活动,主要有毕业教师备考系列(高三全体教师)、教学科研与管理系列(教学管理干部、科组长、优秀骨干教师)、班级管理 9 系列(德育管理干部、级组长、班主任、团队干部)等,大大拓宽了教师培训的受益面。

第四,开展“南武中学名师工程”系列活动。三年来,我校组织开展了“师徒结对”、“南武中学教坛新秀评比”、“骨干教师”和“南武名师”等活动

第五,“外引内培”名教师。三年来,我校从外面引进特级教师1人,引进高级教师4人;积极鼓励中级教师申报高级教师,三年来共有31人被评为高级教师;培养区、市名教师各1人。

第六,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优秀科组、备课组、教学成绩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我校有一批教师在各级教研机构任职,在市、区各科教研会任正、副会长8人,理事5人;在市、区各科教研会中心组任职有48人。我校欧阳国亮、周艳、任晓敏等教师被市教育局选定参加“广州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陈祥春校长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广州市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广州市教育学会理事、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理事、海珠区人民政府督学、海珠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被评为广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广州市海珠区名校长;被推荐广州市首批优秀中小学校长培养对象、被批准为广州市教育系统首批 10 创新学术团队负责人。

四、打造实验性、开放性、学术性兼备的优质高中,南武品牌特色彰显

我校根据自身实际,以“拓潜教育”研究为学校教育科研的核心课题,凸显学校的实验性;以包容的管理理念、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多样的课程体系,凸显学校的开放性;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基本学力、强化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研究意识,凸显学校的学术性,逐步打造出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的“拓潜”、“体艺”和“科技”三个教育品牌。

(一)“拓潜教育”办学特色独具南武魅力

三年来,我们进一步打造“拓潜教育”办学特色,坚持以“爱国”为主题拓展学生的情感潜能;以“奉公”为主题拓展学生的行为潜能;以“坚忍”为主题拓展学生的身心潜能;以“力学”为主题拓展学生的智力潜能。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3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学生有474人次获区级奖;学生有560人次获市级奖;学生有171人次获省级奖;学生有76人次获国家级奖。

(二)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3年来,我校通过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这两个平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促进体育与艺术教育成为我校办学的两大亮点。我校的体育教育突出传统,保持特色,乒 11 乓球、羽毛球、游泳、田径、篮球、女足球等6个运动队继续在市、区中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并取得较好成绩,比较突出的成绩有:广州市中学生游泳运动会高中组(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5名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广州市中学生游泳锦标赛高中组团体第一;广州市安利杯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三名;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羽毛球在区、市保持一流水平。艺术比赛硕果累累:获海珠区第五届舞蹈节比赛一等奖;获海珠区第五届学校艺术节声乐类小组唱一等奖、声乐类独唱一等奖;获广州市第五届学校艺术节舞蹈专项比赛中国舞甲组一等奖第三名;获在2010年广州市合唱节比赛中,我校的合唱节目荣获一等奖。2011年5月,我校王建毅、罗沛祺、陈忠扬、张斌荣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个人一等奖”;2011年6月,我校阎雨宇、林俏仪同学在2011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荣获“广东省一等奖(高一组)”;2012年5月,张瓒婷、邓子君、袁卓盈、郑育钦等位同学在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广东省“特等奖”。

(三)科技特色收获丰硕

三年来,我们重视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开展系列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学生获得省级奖28项;市级奖49项;区级奖20项。12 刘树东、徐乐贤荣获第九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足球比赛高中组第一等奖;张健、欧阳宇通、谭俊杰、冼智威、李浩麟荣获首届广东省少年阳光测向竞赛160米波段高中组男子团体赛一等奖等等。

(四)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2011年高考,我校高考成绩突出,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分别荣获广州市“高考优秀学科奖”,我校荣获“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工作一等奖”,是广州市2011年高考五所进步最大的学校之一。2012年高考,我校再传捷报,按实际报考人数本科上线率为70.80%,按高一新生入学人数本科上线率69.75%,其中本A线上线率比去年增加11个百分点,本科B线上线率比去年增加16个百分点,本科两条线增幅列海珠区第一,在广州市名列前茅。

三年来,我们按照评估组的专家们提出的发展建议,逐项整改,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自评,我们认为已经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的标准要求,特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敬请予以终期验收确认。

广州市南武中学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范文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发展既是难题,又是第一要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拓宽工业发展路子、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县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县”的主题,专题研究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吹响了“工业强县”的伟大号角,全县上下掀起了

大力发展工业的热潮。那么**今后的工作中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精心做好“工业强县”这篇文章。

一、立足县情,全面推进工业强县。

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我们务必要以科学视角、开放眼光、战略思维、求实态度对**县情进行再认识、再把握。

1、依托现有工业基础,积极扩大工业规模。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意义的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发三十年来,**工业虽有长足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工业基础比较扎实,但工业规模急需扩大,企业竞争力有待增强,加上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别大,县域经济总量小,这样的县情决定了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民心所向,而要加快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实施工业强县要求我们立足县情、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找准发展突破口,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优势工业产业,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构筑良好发展环境。

(1)资源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全县现已探明矿藏20余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达2.8亿吨,是全国特大型的矿床之一,享有“中国钡都”之美誉;钾长石矿储量达9亿吨,是全国最大的钾长石矿床。目前,**境内的矿产品加工企业已有近10家,其中以重晶石加工为主的企业有青岛红星(**)精细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新泰市万河化工有限公司创建的**鲁湘钡业有限公司较上规模。三是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8%,木材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生物医药除盛产天麻、杜仲、吴茱萸等名贵中药材外,红豆杉、右旋龙脑樟等名贵树种呈群落分布,为“国宝”级森林资源。三是电力资源充足。**是全国100个首批电气化县之一。水能资源丰富,目前在平溪河、舞水河段已建成电站13座,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在建私营电站10座,装机房量1.68万千瓦,供电量从2001年9900万kwh,增加到2006的1.93亿kwh。实现了与贵州铜仁电网并网运行,目前铜仁电网供电占**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引进了贵州凯里电网供应,目前已完成从贵州青溪至**凉伞镇,最后到酒店塘工业园的35千伏线路,建成了酒店塘变电站,为工业园提供了强大的电力资源;完成了与湖南省市大电网联网。**电力供应体系初步形成。同时,电力价格较怀化其它县具有明显优势,较接边地区贵州玉屏工业镇大龙相对便宜。四是劳动力资源充足。据统计,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了8万多人。同时,近年来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这些劳动力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劳动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很好地满足粗放型工业向集约型工业发展过度初期对劳动力的需求。

(2)交通优势。**区位交通独特,三面环黔,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称,既是湖南和怀化的“西大门”,又是湘黔边界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同时也是贵州西部开发的大后方,具有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湘黔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和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加上即将启动的贵州松(桃)从(江)高速公路将穿越**腹地,**将成为全国少之又少的县境内有“十字型”高速公路交叉的县城,省道、县道、乡道横通纵接。县城距贵州铜仁大兴机场80公里,距本省芷江机场仅4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区位独特,有利于工业招商引资。

(3)政策优势。2007年**成功入列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地区。今年“比照”政策有望从实质上得到落实,长期制约我们与贵州周边发展政策不对等的问题可从根本上得到破解。另一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的纵深推进、中部崛起的实质启动,特别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为我们夯实基础,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3、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支柱经济。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培育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区域间的流动、重组、融合,提高社会经济有限资源的综合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推进**工业强县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通过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导致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从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工业园区便是产业集群的一

种常见的发展模式。**通过立足丰富的资源,发挥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依托良好的政策支持,在酒店塘工业园、前锋工业园、柏树林食品工业区以及面上的零散企业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可以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

(1)构建食品工业园区,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农畜产品丰富,特色鲜明,湘西黄牛等优良畜产品产量较大,是“中国湘西黄牛之乡”,享誉周边省市。近年来,**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逐渐形成了以嘉信、老蔡等为代表的牛肉加工企业,以振兴米业等为代表的大米加工企业。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加快经济发展40条的出台,为这些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县湘西黄牛常年存栏量10.4万头,牛肉加工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科学而统一的规划,生产较为零乱,发展受到阻碍。嘉信、老蔡、小肥牛等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要求,在选址、整体规划上要马上帮助他们,集中发展,减少成本,形成产业小区。在发展食品工业的同时,坚持以工哺农,要依托县内大量的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最终实现以工带农。在这方面,**的牛肉加工、龙脑樟加工等工业企业走出来很好的路子。特别是牛肉加工工业,以老蔡肉牛食品有限公司、嘉信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整个**肉牛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县肉牛加工已发展到10余家,带动了全县10万多农民养牛致富。今后要大力发展肉制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努力实现“种苗——饲料——兽药——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

(2)构建化工工业园区,打造化工产业集群。**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重晶石矿、钾长石矿著名。目前形成了以青岛红星**公司,秦箭公司为代表的矿产品加工,实现硫酸钡、硝酸钡、机械填充料三个系列开发的全国钡盐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以湖南安圣公司为代表,实现年产 600万只高容量密闭型免维护铅酸动力蓄电池项目一期300万只生产线建成达产的中国动力蓄电池开发基地。目前,酒店塘工业园区总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除原有11家企业外,新引进的山东新泰万河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万吨硝酸钡加工项目已完成选址并进入项目申报环节。铅锌精深加工项目的引进工作正有序开展。加上今年“沪洽周”期间成功签约引进铬铁生产线、电解锌等重大项目,**化工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以后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形成集开采、洗选、冶炼、电解为一体的化工产业集群,同时加强废物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好生态环境。

(3)构建木材加工园区,打造木材产业集群。**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7.8%。境内有榉木、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花榈木、檀木等用材林。**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人造板、卫生筷子、木制工艺品、装饰材料、玩具和健身器材等木制产品的市场巨大。壮大木材加工业显得十分必要。一是加大工业原料林建设力度,加强林业资源保障。二是建设园区,搭建平台。要规划建设好木材加工园区,配套完善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将全县经营效益较好的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入驻,为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外出参观,典型带动。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参观学习木材加工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大力宣传木材加工的生产效益,提高群众发展木材经营的积极性。四是优化环境,集中管理。对进入基地生产经营的木材加工户,从资金、设施配套、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4)构建生物医药园区,打造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制药(又称bt产业)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成为新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生命力的支柱产业之一。**药材资源丰富。龙脑樟、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等珍贵药材近百种。特别是中药材右旋龙脑樟呈群落分布,是我国除台湾以外仅有的右旋龙脑樟种源地。**中药材加工业发展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目前**的医药产业有以湖南巨能**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制药。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不断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将迎来春天。笔者认为,要按照“构筑政策环境、立足特色资源、强化技术创新、扩大产业规模、注重品牌效应”的基本思路来发展**的医药产业。生物医药属于高科技产业,特别要注重技术创新,引导企业逐步建立专业技术工程中心以及技术中介服务和培训机构,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人员的培训,提高先进制造技术在生物医药企业中的普及率和覆盖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高整体科技应用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抢抓政策机遇,实现工业飞跃。

1、抢抓国家经济刺激计划机遇。

“4万亿元,08年11月9日发布的这一数字,一夜之间成了2008年关注度最高、普及率最广的‘明星数字’。”《中国经济周刊》这样评价说。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出台,至少标志着宏观经济调整的两大转折:一是长期以来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内需拉动为主;二是由稳健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转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元投资,三年内落实。股市率先作出回应,一周内上涨逾13%。不久前,国务院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其中关于民生方面的措施最多。前些天,国务院办公厅又连夜发30条意见要求采取措施稳定股市等行业。联系到近期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密集政策,显示了政府实现经济发展的决心及新的效率和果断态度。

对于我们这个边远山区县来说,要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势,积极抢抓机遇,紧紧咬住加快工业发展这根主线不放松。一是要积极搞好项目的储备与上报。特别要抓好涉农项目的策划、筛选、上报工作,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指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申报力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我们的眼光不能仅停留在中央投资上,要注意避免国家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要保护和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为民间资本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机制和投资环境,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同起到“放大效应”。此外,要充分利用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把握好承接产业转移机遇。

三、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为工业强县注入不竭动力。

1、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

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富民强县之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工业发展的思想障碍,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工业发展的体制弊端。要创新工作机制,敢为人先。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推进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水平的创新,切实在用地、规划、金融、信贷、市场、税费、招商等方面给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杠杆帮助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活力。

2、优化经济环境,大力招商引资。

(1)筑巢引凤,培育载体。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各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构建功能齐备的硬件环境,筑巢引凤。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创造勤廉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定团结的治安环境和全民招商兴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培育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招商引资载体。

(2)广辟门路,加大投入。一是建立并完善**招商引资人才资源数据库。积极动员他们并通过他们的社会关系网招商引资。以情感商,鼓励外出人才返乡投资兴业。二是抓住各种招商机会,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商洽会和博览会。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在沿海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办事处或联络点,在长株潭、珠三角、长三角等工业发达地区,全力开展工业招商,方便商家及时了解我县招商政策以及办理投资手续。

(2)政策倾斜,服务到位。俗话说“三分招商,七分安商”,要留下商家,首先必须落实优惠政策,兑现承诺。**在2002年出台的《中共**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投资兴业的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下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于2008年7月25日出台了新的招商引资政策,又重新修订出台了新的《**侗族自治县加快经济发展四十条》。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又出台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工业发展十八条》。新优惠政策突出了让利客商,突出双赢的主导思想,切实为外来投资企业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新的招商引资政策在财政税收,土地使用,服务保障,扶持奖励等方面都作出了结合**实际的与时俱进的修改完善。新的招商引资政策必将推进**的招商引资工作跃上新的台阶、必将推进**的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涉及招商工作的各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县招商引资政策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制,通过网络和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介把办事程序、时限要求、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要根据“一事一策、特事特办”的原则,在各方面给予投资者最大程度的优惠和提供相关手续的全套服务。对制定的优惠政策和作出的承诺事项必须按时兑现,落实到位。

3、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工业优先,兼顾生态。推进工业强县的同时,务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抓好工业环保,不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发展环保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追求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我县要建成新型工业强县,就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产业循环、资源效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主要问题,在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中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要实行环保准入制度,对那些能耗大、污染大的工业企业严格准入。要积极做好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评价工作,督促入园入县工业企业配备环保设施,自觉参与环保建设。二是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执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企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大对低品位难选矿、伴生矿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将**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清洁生产是企业内部防治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保障。积极培育清洁型生产企业,引导企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实现废弃物排放减量化,明确要求生产企业推进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走科技兴工之路,为工业强县提供智力支持。

(1)工业强县要依靠科技创新。随着企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它的成功需要更多的计划、组织和系统——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而企业要想长盛不衰,需要的则是不断的创新、创新、再创新。我县的企业在近几年里虽引进了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出了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但科技创新的力度还要加强。今后要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传统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装备水平,使企业在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发展壮大。

(2)加强智力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人才是工业强县的核心力量。为了更好地服务工业强县,必须打造一支具有高级专业素质的干部队伍。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工业强县的战略背景下,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也要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党的组织要注意吸纳高科技人才到政府队伍里面来,为工业强县提供专业的政府服务人才。

第五篇:实现新跨越 心得体会

“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心得体会

3月下旬,我乡召开了“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誓师动员大会,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了今年工作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今年必须狠抓的重点工作,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打造激情红盾,争当跨越先锋,构建和谐校园。任务十分繁重且艰巨。“一年之际在于春”,2015年春天已经来临,起好步、开好头,对我们实现既定目标意义重大。从目前情况看,多数教职工的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有少数人仍不能将激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沉溺于休闲玩乐之中,沉溺于谈输论赢之中。这种精神状态与“打造激情红盾、争当跨越先锋、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格格不入,与“观念大更新、激情大燃烧、力量大凝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只争朝夕、抢占先机、快人一拍”的要求格格不入每个教职工要尽快搞好自我调节,调整自身心态,进入工作状态。要一门心思、心无旁鹜,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倾注到教育事业中来,倾注到工作中去,做好年前誓师动员大会上布置的各项工作。要精心研究潜心谋划今年的创新思路,真正使创新工作具有独创性、特色性和实效性,推动我们既定奋斗目标的实现。要发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气度恢宏、勇创一流的精神,牢树“干不到一流就是不尽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的忧患意识,最大限度地燃烧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激情,形成人人创一流、争第一的浓厚氛围。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禁绝迟到早退、上岗遛号、贪玩好耍的行为,禁绝作风漂浮、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行为,禁绝拈轻怕重、挑肥拣瘦、贪图享受的行为,禁绝疏于职守、拖拉疲沓、虚报业绩的行为,禁绝流言蜚语、涣散人心、破坏团结的行为,禁绝懒于学习、疏于思考、不思进取的行为。归结起来,就是要以高昂的斗志、奋发的精神、严实的作风、铁一般的纪律,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以一流形象、一流作风、一流业绩,抢占“争当排头兵、实现新跨越”的高地。

作为老师,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教书育人;作为党员,我们要勇挑重担,争当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

首先,要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进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教师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民族创新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重任。要承担这一重任,必须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历史革命,它需要我们不断改革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估体系等,这是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党员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每一位教师都要增强投身于教育改革的使命感、紧迫感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责任感。

第二,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的实践需要教育理论作指导。先进的教育理论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这几年,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教育信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改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对于教学性质的认识,叶澜教授突破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活动,提出崭新的理论--教育生命性理论。这一理论是教学观念的一大革命,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文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第三,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育科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只有把教和研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实效。但是,教育研究不是那种会出奇迹的工作,它需要脚踏实地的作风,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更需要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校是省级示范小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本文来源于网络站术实验校、全国学科四结合实验校,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但是,我们有良好的实验条件,有多年的实验基础,有一支实验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我们有能力做好实验工作。我们党员同志应该带头参与教改实践,多进行一些探索,去发现、研究、解决新时期面临的种种问题,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以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每一个学期或一年,要集中力量研究一两个课题,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规律,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化为教育实践,使理论具体化,具有操作性。

第四,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是具有生命,具有人格,具有个性、思想和感情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人素质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都在某一方面与众不同,甚至优胜于他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爱后进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这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学生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我们还能关爱他吗?当学生出问题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冷静,最需要反思。学生犯错误,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果我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就会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就能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对学生少一点斥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多一分亲切。这样,我们就能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爱后进生,就能发现学生智慧发展的最佳点,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

下载把握机遇 继往开来 实现文物保护工程新跨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握机遇 继往开来 实现文物保护工程新跨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幸福工程 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推进幸福工程 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大家好, 去年12月26日,县委书记赵德健代表县委在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作了报告,提出了《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的宏伟目标......

    突出重点实现财政新跨越

    突出四大重点 实现财政工作新跨越□ 杨 易 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2005年,我们将围绕壮大财政总量、增强保障能力这个主题,进一步提升财政工作水平,力......

    实现新跨越,当好排头兵

    破除旧思想 实现新跨越 ——对“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的认识 李志英 “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

    上下同心 振奋精神 实现新跨越

    上下同心 振奋精神 实现隆庆乌江水泥新跨越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201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值此辞旧迎新之际,首先感谢各位在过去的一年里对公司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并向你们表示......

    把握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2012年教师节镇长讲话稿)2

    把握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在2012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9月8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喜看丰收盈眼际,欣挥翰墨谱华章。今天,值此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镇党委......

    把握机遇 锐意进取 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把握机遇 锐意进取 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 (2011年2月20日)源城区是广东省河源市的中心城区,位于万绿湖畔,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特......

    在思想解放中实现新跨越(本站推荐)

    在思想解放中实现新跨越 李宣明 坚持解放思想,是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需要着重把握的主要原则之一,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只有坚持以解放思......

    实现纳税服务新跨越5篇范文

    上饶市地方税务局关于“纳税服务实现 新跨越”专题调研的汇总报告 省局纳税服务处: 接到《关于开展“纳税服务实现新跨越”专题调研的通知》(赣地税纳便函„2011‟2号)后,我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