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安邓小平旧居导游词
各位来宾:
衷心欢迎您们参观邓小平同志故居。由于邓小平同志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以及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极为杰出的伟大贡献,被公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当代最杰出的一位世界伟人,因而这座孕育和诞生了这位伟人的故居,也就成了人们普遍敬仰和向往的地方。人们络绎不绝地到故居参观,都是为了缅怀这位为振兴中华奋斗一生、百折不挠,终于以自己无比的智慧和胆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民强国之路的卓越领袖,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他的伟大思想、伟大实践和伟大精神,激励我们树信心、立大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许多外国人也怀着敬佩和渴望更深了解的心情,到这里参观访问。
今天,各位来到这里,我认为意义更有不同。因为邓小平同志虽已离我们而去,但党的十五大已正式将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我们国家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 21世纪,还因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英明正确。在这个时候来到这位伟人诞生和度过少年时期的地方,我相信大家的感受和收获一定是更多更深刻的。
好,现在请随我走进“旧居”。
映入你眼帘的白墙灰瓦、座东朝西三合院,幽篁环抱,古朴自然,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旧居。1904年8月22日(清光绪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邓小平同志就诞生在这里。
这座普通农家三合院,位于四川省厂安县协兴镇牌坊村,名叫邓家老院子,是邓家祖辈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才建成的。整个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其中地坝 212.6平方米),共十七间瓦房,青石地板。北厢房是邓小平曾祖父邓心早所建,距今约二百年;正房是他祖父邓克达所建,距今一百多年;南厢房系他父母所建。
解放前邓小平祖辈三代就住在这里。
一九五一年,邓小平家人(继母夏氏和两个妹妹)离开时,把房产地产全部交给农会,由农会全权处理。农会将正堂屋和左厢房作为农会办公和开会的地方,其余 15间房分给十三户农民。这13户农民一直住到1987年,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了农民,手中有钱,加之人口增多,住房拥挤,都陆续搬出旧居另建新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少国、内外游客来此参观,1981年协兴区在旧居设立文化站,聘请一位退休千部和一名教师负责接待工作。
1983年秋,四川省文联主席、老作家马识途为小平同志旧居写了一幅楹联,代表了人民的心意:“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厂安。”
每年来旧居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广安县委、县府对邓小平旧居十分重视,于1988年初成立厂安县文物管理所(所址邓小平旧居),专门从事小平旧居的接待、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项工作。1989年2月正式成立邓小平旧居管理所后,进一步加强邓小平旧居的管理工作。1992年3月,厂安人刘利撰写了一幅赞颂小平一生的长联,五百字,曾获全国长联赛一等奖,现已悬挂在邓小平旧居北厢房正堂屋。
邓小平旧居现辟有三个图片展室,七个文物展室。
第一图片室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革命年代”共十八幅照片。最珍贵的照片有三幅;一幅是邓小平在法国留学时留影,当时只有十六岁,戴一顶呢帽、西装革履,英俊萧洒,沉稳而有大志;二幅是邓小平与叔叔邓绍圣(革命烈士)在法国时合影;三幅是旅法共青团支部成员留影,这福照片再现了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一大批旅法青年积极分子献身革命、追求真理的豪迈英姿。后三部分是“建国以后”、“**岁月”、“开创新时期”。主要介绍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共商国事,表现邓小平卓越的工作能力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第二展室共八部分:一部分题为“外事活动”,共三十一幅照片,这些照片真实地反映了邓小平不但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外交家,他接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法国总统密特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美国会见了美国总统卡特等国外重要领导人和知名人士。后七部分有“休戚与共”、“邓小平家人亲属一览表”、“邓小平大事年表”、“时代的重托、历史的选择”等。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亲自创办、亲自扶持的新生事物。实践证明,搞经济特区是正确的。“九二”南巡期间,邓小平同志曾深入到工厂、车间、公司实地考察,认真听取意见,亲自观看高科技表演,受到各地党政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第三展室四部分:“前言”、“亲切关怀”、“乡乡音乡情”、“情系牌坊”。主要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王震、邹家华、张震、李沛瑶等关心厂安发展建设的照片;“乡音乡情”部分因小平同志14岁离开后,没有再回过家乡,这里展存的是邓小平家人: 弟弟邓垦回到家乡与家乡人民亲切交谈的情景,还有妹妹邓先芙、女儿邓琳、儿子邓朴方、小女邓榕回到家乡时留影。文物分七个展室,第一展室是邓小平姐妹住房;姐:邓先烈,曾在重庆特殊钢厂工作,已退休;妹妹邓先蓉(童年夭折);妹妹邓先芙,曾在四川省办公厅秘书处任主任等职;邓先琼,曾在国防科委工作,后任总政群工部长。房内现存一床,二床头凳、一大柜。第二展室是邓小平出生的房间,房内存有邓小平同志出生的床,是小平生母淡氏的陪嫁床(小平母亲淡氏,广安县恒升场淡家牌坊人,出身名门望族,祖辈曾任过知府),至今保存完整。柏木质地,古色古香,龙凤呈祥,雕梁画栋,三层搂雕,各种图案浑然一体,实属一件文物。还有小平读书用过的书桌,这是一张极普通的长方形书桌。但细细察看,从剥落的厚厚油漆中,仿佛还充溢着油渍的味道,想象得到,当初小平在桐油灯下一手拿书,一手不时地挑着灯芯刻苦学习的情景。少年时期的小平住在此房,一直住到离别家乡。第三展室小平祖母住房,现存一立柜,一椿柜,一方桌;第四展室正堂屋,是邓家待客和兄弟姐妹聚集之处,室内存有两椅,一张半边桌,八椅四靠;左厢房是小平父母住房,存有高低柜,一围台床,壁上挂牌简介;小平父邓绍昌(安文明),成都法政学校毕业,回乡后教书经商,曾任协兴乡团总,县团练局长等职,以后长期在外谋事。第六展室是小平弟弟住房,小平弟邓先修(邓垦,曾任湖北省副省长、武汉市市长等职)、邓先清(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工作)、邓先冶(解放后曾任贵州省六枝市副市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曾先后住过,房内现存两床一书桌。第七展室为作坊,现存粉磨、接盆等。
邓小平旧居地,也是一处风景迷人的地方。
院内盆景别致,花木葱郁,周围翠竹掩映,绿树滴翠,果花飘香,恬静宜人。夏天这儿是游客的“避暑胜地”,亲临其境感受一下曾留有伟人足迹的翠竹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呢!
让我先复述一下邓小平同志的小女毛毛回到家里的感受吧 “我真想搬过小竹凳拿上一把青竹扇,在这小竹林中坐下,静静地,静静地听一听竹叶的沙响,闻一间竹枝的清香,透过那茂密的枝叶去看太阳……”。
游客们在邓小平旧居参观访问后,来到翠竹林,三三两两,在清幽的小径上,洁净的石板上,席地而坐,倚竹而立,透过竹林,远处是幽幽的山,近处是红黄的水果满枝头,寂静的山村多么闲适!邓小平旧居前有两株铁树,1980年从县委的涵虚园移来,两株铁树连续数年开花,每年六月至七月,一雄一雌竞相开放,雄花序高二尺,状如宝塔,色似黄金,香若腊梅,熠熠生辉,蔚为壮观;雄花形似鹊巢,大如篮球,堪称一大奇观。
天气晴朗时,你站在邓小平旧居前,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座时起时伏,中高两低的大山,人们称之为“笔架山”。
邓小平旧居院后五十米处,有一条小溪,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时而鱼儿跃出水面。这条小溪就是邓小平儿时游泳戏水的地方。河边有偌大的一石坝,由浅入深,斜入河底,从此下河真可身不沾污,脚不沾泥。南边是一片翠竹掩荫,炎夏时节,儿童戏水乐趣无穷。
距小河三十米处,路旁原有一碑,名日神道碑。清朝时,邓小平同志祖上邓时敏曾高中进入翰林院,授职编修,乾隆十年,升任大理寺正卿。其母七十大寿时,乾隆皇帝亲笔御书“莱采怡顾”贺寿,邓家便以此为荣。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神道碑:石碑高三米,宽一米,上刻双龙拥圣,中刻 “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邓公神道”。文革期间被毁,现有遗址。
牌坊村名来源于“德政牌坊”,“德政牌坊”建于清朝,牌坊横额上书“德政牌坊”四字,下面刻有乾隆皇帝下旨兴建的文字,文革期间被毁,现留有遗址。
还有邓小平少年发蒙读私塾的翰林小学(后转到始设新学的北山小学),现大部完好。
邓家祖坟,距邓小平旧居四公里,背山面水,景观别致,山清水秀,花果飘香。背山名日佛手山,据说很久以前,佛爷路过此地,一掌劈下,将石头插为两半,留下一手指印,手指印在两石上,后人见之取名“佛手山”。正面是一条河,名渭河,下游一直流到渠江。沿石梯而下,半山腰中,便是邓家“祖坟”。坟侧有一巨石,其状很象“印盒”,上有一坑,常有积水,坑里有一层厚厚的绒毛,称之印泥,人们称巨石为印盒石。坟墓共四棺地,葬有邓小平生母淡氏和两位祖母。墓碑中间刻有“庚山甲向”,两旁刻有两幅对联,一幅是“佛山作保障,渭水绕佳城”;二幅是:“阴地不如心地,后人须学好人”。喻意深刻而实在,发人深省。
邓小平旧居不仅是游人参观的地方,而且也是青少年教育的基地,四川省委、省政府,已将邓小平旧居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共青团已将邓小平旧居列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四川省师范学院已在这里设立德育教育基地。
每逢佳节,这儿红旗飘扬,欢声不断。一些党团组织和少先队织织在这儿开展活动;新党员、团员面对党旗、团旗、邓小平画像进行宣誓。这些活动庄严而富有意义。
邓小平旧居还举行过全国性大型活动,“南巡杯”全国书法大赛在邓小平旧居隆重举行。从筹备到开展,前后半年时间,收到全国各地书画作品一万二千多件,这些融政治艺术为一体的书画作品,精品之作有八百多件。“南巡杯”书画大赛开展时,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宾客前后十六万多人。
邓小平旧居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家乡,吸引了中外许多游客。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观人数达三十万人次,九五年达六十多万人次;近几年到邓小平旧居参观访问的港、澳、台游客与日俱增。
各位来宾,你们观后有什么感想,希望留在我们设置的留言册上。谢谢大家!
第二篇:广安景点导游词
广安,四川省地级市,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乡。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广安景点导游词,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广安岳池白塔导游词【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岳池白塔,又名文明塔。于清朝嘉庆25年(公元1820年)开始修建,历时6年,至道光5年(公元1825年)竣工。白塔位于县城南郊灵溪河与岳池水汇合处。塔高30余米,共9层,形呈密檐式6棱椎体。
塔底为须弥座,青石砌成,周长42米,高2.5米,六角刻有暴牙裂眦的夔首。边缘有石栏合围,形成环形走廊。第一层,石门面对凤山。
门柱上对联云:“珠龛夜贮灵溪月,香界晴开亮坝春。”柱下各有一个半跪状金刚力士,一手叉腰一手托柱,怒目突睛,酷似真人。门楣上镌有二龙戏珠浮雕,龙身宛转腾越,云彩护体,极为生动。门内有一米见方的石室,室内三面壁上刻有《新建文明塔记》。
左边有一道螺旋式石梯,绕行至顶。每环行一周为一层。层层辟有石门和神龛,龛内有神像。最上一层为一木雕金的魁星点斗神像。六角塔顶有脊,脊端吊有钢铃。
顶端用光滑合金盔铸成,呈圆椎形。建造材料除第一层用青石砌成外,第二层以上为青砖。层檐皆砌有花边。塔身用石灰涂抹,洁白如玉。白塔造型精美,匠心独运,古朴凝重,又不失精巧细致。历经百多年风霜雨露未风化和毁损,也未见倾斜,可见建筑技术之高超。
“白塔钟晓”是岳池当年一道著名风景,清风送晨钟,旷响十余里。
广安思源广场导游词【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思源广场背靠渠江,面向思源大道广场中轴,正对思源大道中轴线,是向-同志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之一,由入口广场、中心广场、水景广场、宝鼎广场和四季花海五部分组成,四周环绕生态停车场、图书馆、游人中心、观景楼阁和休闲娱乐设施,是集纪念、-、文化交流、娱乐、休闲、观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入口广场。
广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宝鼎——“实事求是”宝鼎,宝鼎总高度10米(代表纪念-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意),重41.8吨,鼎高8米,直径7.04米。它三足鼎立(暗含-同志三落三起,永远不倒之意),双耳高耸(代表-理论两个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别饰饕餮及夔龙纹。颈下饰12条夔龙(中华民族12亿炎黄子孙)和六条扉棱(意为“六六大顺”)。鼎身腹下饰紧密相连,犹似“迷宫”般布局的勾连图纹,并以4排乳钉纹点缀(代表-同志一贯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鼎内铸有铭文:“-百岁,立鼎铭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鼎禁直径7.8米,高2米,上饰56条夔龙(象征全国56个-),21个方圆之孔(象征21世纪),正面铸有金文鼎名“实事求是”,背面铸有“解放思想”字样。宝鼎置于高7米、40米见方的花岗石平台上,托座高3.04米,造型为94本书(象征-同志享年94岁),正面刻“发展才是硬道理”七个大字,座后刻有《-南巡谈话》全文。宝鼎是广安市委、市政府为纪念-同志丰功伟绩而特意铸造的。实事求是宝鼎是为纪念-同志百年诞辰而建,表达了广安人民对-同志的深切怀念和无比的爱戴。宝鼎代表着-理论和-同志的业绩将永垂青史。宝鼎矗立于广场北端,象征着广安人民对-同志改革开放丰功伟绩的历史回顾。
思源广场的主题是“饮水思源”,它在设计中利用了地形的坡度,在宝鼎广场的宝鼎基座设置水体,构成“源头”,通过水景广场层层跌落,流向中心广场的四块水景,水景中的百组喷泉直喷天际,让人感到源源不断,源远流长,涌泉相抱。广安人以此来表示高举-理论伟大旗帜的决心,来表达对-同志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
在思源广场中央是中心广场。中心的方形广场将内圆分为四个水景区,形成了环形广场。四条流光溢彩的步道把方形广场与环形广场连在一起,水陆相通,圆方相接,隐含天圆地方、生生不息之意。中心的水景广场有美妙绝伦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是“饮水思源”构思中水体的中间环节,由喷水高达60米的擎天柱、喷水高达15米、展宽达30米的水幕、拱形最高喷水达8米的彩虹飞渡、喷水高度达10米的高频水柱阵及蛟龙戏水、涌泉、水火雾、跑泉、冰柱等水景组成,是科技含量高,艺术品位高,国内一流的水艺术经典之作。其外围的花池和树木、水景区的百组喷泉可以看出所有的设计都紧扣“100”这个数字,是家乡人民对敬爱的-同志百年诞辰的纪念,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同志的无限怀念。
四季花海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由鲜花和常青植物组成。整个广场配有供游人休闲娱乐的风情竹楼和占地2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区,还布置了300平方米的四星级旅游厕所。这不仅是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的需要。近两年来,在广安掀起一场厕所革命,把它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种四星级旅游厕所,在广安还有很多,它的功能比较完善,造型比较美观,同时还考虑了照顾盲人、残疾人,充满了人情化设计。
第三篇:参观广安邓小平故居心得体会
赴广安参观小平故居心得体会
4月22日至23日,石门公园和鹅岭公园团支部全体团员、青年,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邓小平故居,缅怀了小平同志的伟绩,寄托了永远的思念,表达了我们团员、青年对小平的深厚感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22日一大早,二个单位团员、青年一行24人,迎着和煦的春风登上了汽车,经过2个多小时的旅程,到达广安邓小平故里,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观看了陈列馆内的图文声像和实物展览,依依不舍地参观了小平故居。在参观过程中,大家由衷地缅怀了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贡献,深刻体会了邓小平理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切领悟到邓小平同志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厚的阶级情感。参观结束后,全所同志来到广安市内的“思源广场”,通过“水磨电影”以及看见广场内熙来嚷往的带着幸福感的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小平同志对我们的要求,同志们纷纷表示: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取,努力工作,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参观广安邓小平故居有感专题
参观广安邓小平故居有感
邓小平,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熟悉他是因为他拨乱反正,缔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而改变了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大众的命运,每一个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人都或多或少享受着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无不记住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说他陌生是因为我们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有太多的人对这位世纪伟人的印象仅限于改革开放领导者的浅显认识。我们看到了邓小平指点江山、气吞山河的改革魄力,折服于他从容不迫、儒雅娴熟的领导魅力,赞叹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却不曾了解他过去为革命背井离乡、赴汤蹈火所受的各种磨难与困苦,不清楚这位世纪伟人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的曲折经历。2014年10月26日,正值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在学院组织下我有幸参观了广安邓小平故居。通过博物馆中展示的各种图片和视频资源,以及一件件真实的历史遗物,使我真切的体会到邓小平同志那极不平凡、波澜壮阔的一生。
邓小平1904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一个家庭。1919年春天,年仅15岁的邓小平离开家乡到重庆汪云松筹建的一所赴法留学预备学校就读,为留学法国做准备。邓小平的这一次背井离乡,远赴他乡,彻底改变了这样一个普通青年的命运,也使他一步步走向革命的道路,投身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并最终成长为一代伟人。许多人都听说过邓小平的一生“三起三落”,但是很多人却又不清楚这“三起三落”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落
1932年,邓小平被派到会昌担任县委书记,很快在那里扩展了共产党的组织。随后又担任了江西省委的第一书记的职务。邓小平积极推行毛泽东的“富农路线”,组织地区性的武装力量,是当时党内毛泽东的支持者之一。1933年,邓小平被第一次打倒。李维汉等左倾势力抨击罗明、邓小平的政治路线,实质是批评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历史上称之为“邓(邓小平)、毛(毛泽覃)、谢(谢维俊)、古(古柏)”事件。此后,邓小平被一步步剥夺权力,从省党委书记的职位上被撤职。并迫于压力,做出自我批评,被关进了拘留所。
第一起
不久邓小平从拘留所放了出来,并且被派到处于前线的南村担任观察员。半个月后又被调回红军的总政治部。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1935年1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推荐下,邓小平参加了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和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这次会议后,邓小平正式复出。在此后的1935年到1962年经过了抗日战争的磨练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以及建国后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不辞辛劳,邓小平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第二落
1966年5月,文革爆发,红卫兵运动使整个中国都陷于混乱。邓小平试图平息混乱局面,维护安定秩序。他和刘少奇组织工作组进驻大中学校,禁止游行示威和贴大字报。然而毛泽东对此非常恼火并命令撤销工作组。
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被选为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而邓小平保留了总书记的位置。10月16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大革命的不满,但是遭到了陈伯达、林彪等人的批评,而他的书记处也被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架空。随后大字报、党报陆续开始了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的批评,邓小平被说成是刘少奇之外“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中国的二号修正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总根子”。1968年10月召开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邓小平被正式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
第二起
1971年9月,九一三事件引起政治局势巨变。毛泽东原定接班人林彪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乘飞机出走时失事死于蒙古国温都尔汗。1972年8月3日,邓小平听完传达林彪事件后第3天,写了一封长信托汪东兴转交给毛泽东,要求恢复工作。1973年2月20日,在周恩来的力荐和支持下,邓小平离开江西,回到北京。3月10日,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在众多外交场合重新发挥活力。在8月2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2月12日,毛泽东正式提议邓小平出任总参谋长,被任命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再次进入领导核心。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着手对当时极端混乱的经济局势、军队建设、科研工作等进行全面整顿,并同当时拥有很大权力的江青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第三落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在1月15日的追悼会上,邓小平主持会议并致悼词。而毛泽东鉴于邓小平和四人帮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害怕其死后邓小平会翻文化大革命的案,任命华国锋为代总理。2月初,江青攻击邓小平为“死不改悔的走资派”,随后华国锋也批评邓小平不坚持阶级斗争。3月底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最重要的日程就是批判邓小平。
1976年4月,邓小平与四人帮的矛盾已经白热化。4月5日,北京发生天安门事件中,群众有人贴出大字报要邓小平接班。4月6日,由四人帮控制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坚持“批邓”运动,并再一次将毛泽东不久前说的话“翻案不得人心”,以黑体字标出。
1976年4月7日,在没有邓小平参加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决议:“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是邓小平被第三次打倒。
第三起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政治局势变得异常复杂。10月6日,华国锋、汪东兴、叶剑英逮捕“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7日,华国锋接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
1977年3月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召开工作会议,会上已经有人提议让邓小平恢复工作,并认为邓小平与天安门事件没有关系。4月10日邓小平写信给华国锋表示“完全拥护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方针和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工作部署”,并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政治局讨论了这封信,同意了邓的建议。在当年7月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被恢复撤职前的一切党政军职务(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同年8月,邓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邓小平实际最高领导者的地位,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由毛泽东时代进入邓小平时代。
回首往事,我们不得不折服于邓小平不凡的个人魅力,敬佩他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邓小平所经历的“三起三落”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他身处磨难、屡次被错误打到,却依然不能磨灭其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不忘为深处苦难的中华民族积极探索走向繁荣复兴的前进道路。深处新时代的我们生活在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今天我们必须要深刻缅怀那些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所作出重大牺牲的革命前辈,学习和发扬他们优秀的革命品质和光荣传统。邓小平正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在邓小平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他顽强的革命意志、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不凡的人格魅力等等。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用十二个字,简洁朴实地表达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这是怎样的一种个人情怀,质朴简短却又不失大气。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研究生,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继续发扬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关心国家大事,心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要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品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磨砺和提升自身的意志品质,并积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再次,要努力学好各自专业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努力扩展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
最后,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注重细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骄不躁,心怀国家,锐意进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参观广安邓小平故居,对我来说感触颇多,邓小平这一代革命前辈对国家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他们所遭受的磨难也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敬仰的心,将革命先烈的精神发扬光大,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河南信阳杨靖宇旧居纪念馆导游词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距确山县城15公里,在没有到达纪念馆之前,我现把杨靖宇将军的光辉一生给各位做一介绍。
杨靖宇将军原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14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1926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杨靖宇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组织了5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4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8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6月1日在确山县城关镇老虎笼(地名)杨靖宇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7月15日国民党武汉政府叛变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顽固势力的反扑,杨靖字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歧等同志率部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斗争,开辟新的根据地。
9月30日他和李鸣歧、张家锋、张耀昶等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织中国共产党确山县委员会,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豫南游击队,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杨靖宇将军曾率部与数倍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豪绅武装的骚扰。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马乡,南至明港,西至县城,北至水屯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把胜利引向全国,部队离开平原,奔赴山区,开辟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秋末冬初杨靖宇将军调往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此期间曾3次被捕入狱,均被党营救获释,随转上海,不久由上海调往东北。他在东北期间曾先后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民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威子,杨靖宇率领部队不幸被日军包围,在饥寒、疲劳和伤病交作之际,杨靖宇仍坚持战斗,最后壮烈殉国,时年仅35岁。出于对将军的景仰和爱戴,将军故乡人民建立了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十年**中停工。1981年扩建后开放,建筑面积为4466平方米。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杨靖宇将军的故乡确山县李湾村。
杨靖字将军旧居纪念馆馆门朝北,砖石结构,建筑宏伟壮观,双檐斗拱,琉璃绿瓦面顶。门楣上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背面有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字迹刚劲。进门一条整洁的通道向南,杨靖宇将军的石雕半身像面南巍然而立于庭院之中。下有高2米,厚o.8米,宽1.20米大理石底座。上书:“杨靖宇将军,1905--1940”字样。南边是一排九间的展厅,陈列有照片、图表、油画等九十二件,较系统地介绍了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雕像北边是一座常见的农家小院。门楣上悬挂一块横匾,上书:“杨靖宇将军故居”。院内有北屋四间(西三间一门,东一间另开门),两间又各有两间小房。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砖木结构,黄色小瓦面顶。院中西侧有一棵家槐,是杨靖宇将军幼年所栽。北屋为杨靖字将军的诞生处和他青、少年时代的住所。北屋东头的一间,陈放着简陋的桌凳,这是杨靖宇将军青年时代领导豫南农民革命经常秘密集会的地方,一些重大的斗争方略就在这里产生。东西配房为展室,内陈照片、图表、文献、书籍等一百零一件,着重介绍了杨靖宇青年、少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尤其是他领导豫南农民革命时期的革命文物保存较为完整,还有在东北任总指挥时用过的搪瓷碗、军用锅、切菜板、皮袄、皮褥等军用物品以及将军幼年学习用具三十余件。这些珍贵文物生动地再现了革命的历史和将军光辉的一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两个文明的生动教材。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杨靖宇将军虽然牺牲了,但他的业绩是伟大的,精神是不朽的。中国人民将永远深情怀念和景仰他,将军的英名永垂不朽!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的讲解到此结束,请大家自由参观展品,或在院内摄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