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走向现代化路线的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1:5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走向现代化路线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走向现代化路线的思考》。

第一篇: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走向现代化路线的思考

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走向现代化路线的思考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可以说中日在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也就是分别采取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当时中国和日本的处境非常相似,都是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资本主义产生方式也都产生了,并且都被列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纵使是这样相同的处境,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最后走出来的道路竟完全迥异,一个基本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而另一个却陷入半殖命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耻辱,所以他们就开始了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在短期内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不久就在军事上呈现出一个金碧辉煌的景象,表面上看起来很是强大,依然能够在表面上维护中国的强国尊严,实际上确是纸老虎,外强中干。然而相较于中国的学习来说,日本可真是很认真的去学习了,日本并不觉得被迫打开国门是个耻辱,相反他们很是庆幸这个刺激,使得他们早点醒悟过来,非但没有自怨自艾而排斥西方文化,反而很聪明的利用这次的机会,全新的吸收西方文化据为己用,那是发自内心的学习和吸收,有人说日本的明治维新不仅仅是一场文化发展,更是一种文化革命,彻彻底底的革命,不同于中国的中体西用,只学习了形式,皮毛,日本学习的是精髓,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其次再说说两国的革命力量吧,中国革命时,虽然是洋务派主导的,但是那时守旧派并没有放弃而依从洋务派,而是一直在和洋务派进行斗争,可想而知,一边进行革命,一边还要防着守旧派,革命肯定不会彻底,不干脆,所以两派的分裂导致洋务运动并没有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然而俗话说的好,团结力量大,在这方面日本就做得很好,它充分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使得革命得到百姓的拥护,使革命彻底得到很好的贯彻。

最根本的就是日本能够审时度势,推翻了封建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顺应了民主的大潮流,而后事实也证明日本的抉择是正确的,然而反观中国,纵使进行改革,也是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并没有改变国家腐败的制度,再怎么改革也是枉然。

中国只是形式上改变了,而日本却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所以导致了当时相同处境的两个国家后来近百年来完全不同的社会遭遇。

第二篇:对治理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对治理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21世纪初,在基本实现“四化”的基础上,又将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确立为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现代化是一个“你追我赶、不断超越、无限发展、不断前进的广阔图景和漫长过程”(见李忠杰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治理现代化,构成了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视域中新的阶段目标。

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更高阶段。社会现代化是各种与人类社会相关的改造过程的综合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历史时期,现代化有不同的标准。如工业社会的工业化,信息时代的信息化,都构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现代化内容。“第三次浪潮”纵横捭阖之下,全球化、信息化也对人类交往和联系这一基本的人类关系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党推进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终将体现在社会治理和关系建构的现实社会命题中。而在这一过程中,各方赢得基本共识,将使全面深化改革植根于丰厚的社会土壤之中。

治理现代化为社会管理科学化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了具体路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中国共产党,将全面体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这一长期性命题。正因为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了社会管理领域和党的建设领域创新升级的又一“驱动程序”和方法路径。

基层治理现代化要具体体现在基层自治和社区共治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而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则构成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导向。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担负调动基层群众和各方力量参与基层自治和社区共治,教育引领基层治理过程的任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穿针引线、居中协调,肩负群众需求与治理模式进行对接的任务;驻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服务,提供解决群众困难的资源性渠道。各种资源汇聚中,将构建起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和延伸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这一治理模式中发挥着基础性托底作用。群众的多元需求和复杂问题通过机制性渠道解决了,治理就有了实际效果,其模式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价值。

第三篇:对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精)

目 录 摘要 ·····························································································································Ⅱ 关键词 ························································································································Ⅱ

Abstract ·····················································································································Ⅱ Key word··················································································································Ⅱ 1.把标题注明···········································································································1 1.1·························································································································1 1.2·························································································································3 2.····································································································································5 2.1·························································································································5 2.2·························································································································7 2.3·························································································································9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对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姓名:学号: 学院:指导教师: 摘 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抓好 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 不仅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强化全民国防观念的需要, 也 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少数民族 国防教育 现代化 思考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oughts Feng Jun(Guizhou University people's armed forces academy Guizhou Guiyang 550025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example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way would like to combine the manage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the principle of flexibility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The article focused on an analysis of how to master the principle of the importance of flexibility and how to maintain good overall flexibility.The article also flexibili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principle of the theory in practice,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ex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a new era of flexib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rection and a new era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direction of manag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Therefore, as a new era the direction and request, we have the country'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practice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good practice.for our national defense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he cause.Key word:Reflections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对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1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形势 2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现状及形势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素质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加强。西部大开发的伟业拉动国防教育。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前 言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是 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经验的昭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 清 政府卖国求荣,屈膝投降,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国 无防,国力崩溃,民心衰竭,中华民族任人凌辱,任人宰割,大好山河 在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之下,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近百年 来的灾难和屈辱,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 也反复应证一个 深刻的道理:没有国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观念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沉重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为了中华民族不再遭受侵略,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安全,必须警钟长 鸣,大力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是事关国家 安全稳定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郑重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是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形 势和党的历史使命所做出的科学论断, 对我们新形势下开展国防教育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安 全稳定的内外环境作保障。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 力、民族分裂势力危害上升, 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和挑战。台湾当 局频繁制造分裂事端。特别要警惕的是,法西斯主义幽灵仍未消失, 日 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综观国际国内形势,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麻痹松懈、安享太平。血的教训深刻地警醒我们: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只 有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才能建设强大的国防, 国 家的安全才有可靠的保证,我们的民族复兴才有坚实的基础。

1中国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形势。

当今世界,虽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但发生了一些震动 世界的局部战争和 政治 事件。我国周边国家的政局不是很稳定,从东南 亚到南亚以至中亚, 它们国内的矛盾有时往往会上升为国家矛盾,到那 时,它们的领导人为了摆脱危机,会不择手段的解决问题,甚至会铤而 走险进行武力扩张!还有像日本一类的国家,随着 经济 强国的建立和自 己实力的增长,它们不甘心在国际 无 舞台上当配角,它们会想方设法的 进行各种方式的挑衅和扩张(包括武力。再加上由于苏联的解体,东 欧的巨变,我国是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 资本主义阵营一直对 我们 虎视 眈眈,它们会利用一切机会对我国进行颠覆活动。

加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是增强民族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当前,国防 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恐怖主义的危害 在上升;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发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面对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 没有强大的国防 作为支撑,国家的各种权益就得不到可靠维护, 更谈不上集中精力搞经 济建设。因此,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通过深入开展国防教育, 筑

牢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为建设和巩固强大国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现状及形势 2.1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现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 之二。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 不仅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强 化全民国防观念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少数民族对中国无论是历史还在现在,无论是 对 经济还是国防 ,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 , 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对中国的现在乃至将来的发展都是非常 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多存在 经济、文化、交通、通信等手段较为落后的现实。而且由于其地处边境, 群众易受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的影响。

少数民族 地区的社会稳定是国家的大局。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始终 在全国稳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民 族矛盾突出,纷争蜂起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更为明显。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为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的中心和少数民族人口最 为集中的地区, 它的稳定或是动荡都会对周围地区产生极大的影响和诱 导作用。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 有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边境地 区,周边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对 少数民族不能不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的就是边境口 岸,它们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就会在周边地区产生正面效

应,增强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使整个边境地区保持安定团结局面。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落后可以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 但 根本还是表现在人才缺乏, 科学技术及教育水平低上。由于历史的原因, 民族地区相对教育落后,科学技术意识

薄弱,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 质 量差。要改变民族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落后面貌,使它真正成为少数 民族地区可靠的经济社会发展基地, 就必须加强教育和强化全民的教育 科技意识、人才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意识、科技意识、人才意 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把科技、教育置于各项事业发展的 首位。

2.2 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资源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一是具有历史的永恒性。边关大漠,在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 来是文人墨客和边塞诗人讴歌的对象。古时的苏武牧羊、近代的林则徐 焚烟护国、关天培血染战袍, 现代的杨靖宇宁死不当亡国奴等英雄史实;当今南沙守岛官兵以岛为家,西藏雪域高原官兵以国家安危为已任, 像 钢钉一样钉在哨位上的高尚情怀。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培养爱国主 义情操的良好精神食粮。可以这样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资 源永远是我们对全体民众实施国防教育的天然宝库, 也是激励边疆军民 构筑戍边卫国长城的精神动力。二是教育手段具有直观性。每年清明节、“五四”、“七一”、“ 八一”等节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 中小学校都要组织党团员、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接受国 防教育。三是边疆国防教育资源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一部国

防教育的“乡土教材”,都有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亲和性, 具有一种 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民族凝聚力的需求呼唤国防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捍卫 祖国领土的完整,维护祖国的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新世纪新阶段,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更是关系 国家前途和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问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扬爱国主 义旗帜,对各族群众进行国防法制、国防历史、国防理论、国防精神的 教育, 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措施,反映了各民族的共 同心愿。加强信息化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科学技术的落 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急需加强科技教育。然而国防教育的对象和未来 的对象就是青年。也因此对青少年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 者和保卫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还 将走进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行列,成为未来战场的战士。校园国 防教育要牢固树立为国防培养 “后备军”的意识,在“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指引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四有”新人,为社会主 义建设和国防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要通过对学生的军事理论教 学,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国际国内 形势的发展, 培养其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精神,为赢得未来高技术局 部战争奠定基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 使他们掌握未来

战争中保卫祖国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 的品质,以便在祖国需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 建部队的骨干,做到寓兵于民,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创造 条件。目前,我军主要采取选定国防定向生、征集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 校大学生入伍等方式,从地方吸收各类人才,这也是世界不少国家采用 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根据我国学生基数大的实际, 还 可在大中专院校与军事对口的专业中,选择学龄长、学业好、热爱国防 事业的学生, 经过定期的培养锻炼, 预任预备役军官和预编预备役士兵, 为部队储备一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 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 化向信息化发展,现代国防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 领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更 新校园国防教育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新型国防观。具体说来,就是 要加大综合安全观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认清国家安全概念内涵的重大变 化,全面衡量各要素在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强化对国家安 全因素多样性和系统性的认识, 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牢固地树立国家利 益观和国家安全观。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 信息技术已成为院校教 育的必修课程。要充分发挥高校信息资源优势, 把信息化教育作为提高 校园国防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加快信息技术与军事课程的有机结合, 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根本变革,增强校园国防教育的效果。为 此,一方面,要把从事过军事工作的教师分期分批选送到地方高校进行

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有关教师到军事院校进行轮训。另一方面,要坚持 以在职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为主,提倡自学成才,将各有所长的教师混 合编成教学小组,通过备课、授课等环节,搞好传、帮、带,尽快达到 信息化教育对军事教员的素质要求。同时, 要搞好教学设施建设,创造 信息化教学的良好环境。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已经基本实现由 校园网向国家教育网的过渡。全国各高校已普遍建立了学校信息化领导 组织,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 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建设以多媒 体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和以校园网络为中心的远程教学环境的 步伐。我们应当依托这些信息化教学设施和条件,采取建立军事理论教 学网站等方式,使军事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军 事理论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如理工学科教学,可结合课程介绍现代兵器 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飞机、导弹、潜艇等先进武器的基本原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 可适当介绍一些生化武器的性能特点及防护知识等,进一 步激发学生认知和研究国防科技的兴趣, 以培养出更多具有相应军事技 能和强烈国防观念的青年学生。

国家应该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 年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进入高等学校 学习先进的科学与信息技术,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科技人才,为少数民族 地区的现代化国防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

在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要坚持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 以领导 干部、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重点, 带动和促进国防教育普及。

首先领导干部是经济建设的领导者,也是党管武装工作的责任者, 对国防建设和武装工作开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着眼提高 履行国防职责的素质能力,今年我们在地、县党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 邀请部队领导做国防形势报告, 并要求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中增加国 防知识内容, 多措并举进一步明确国防建设的地位、作用及肩负的国防 教育的组织领导责任,提高管武用武兴武的能力,以自身模范行动响和 带动各族人民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积极性。

领导,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加大对国防教育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国防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我 们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加强组织教育纳入职责范围, 摆 上议事日程, 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党政领导要带头参加国防教 育活动,搞好工作协调,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确保国防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各项组织制度、工 作制度,集中各种有利因素, 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动国防教育创新 发展。

其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接班人。要坚持从基础 抓起,从娃娃抓起,着眼打牢爱军尚武的思想基础,把国防教育纳入学 生素质教育之中。按照自治区国教办的要求, 今年将国防知识“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并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开展演讲及知识竞赛等活动, 提高在校中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同时通过升国旗、唱军歌、过军营生活、学军事知识、锻炼军事本领和参观军营等形式, 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的情感,激发在校学生的国防意识和为国勤奋学习的热情。

第三民兵预备役人员亦兵亦民, 组织纪律性强、军事素质相对较高, 在许多行业担当着骨干的角色。针对他们分散面宽、流动性大的特点, 在每年民兵整组的时候,要着眼强化职能使命意识,围绕高举旗帜、听 党指挥这个根本,突出抓好职能任务、形势战备、战斗精神等教育,进 一步增强他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使命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为此, 国防教育也要坚持与时俱进,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 创新教育 形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拓宽国防教育渠道。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是人 们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 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要积极 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依托大众传媒,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要着眼于经 济社会发展、科技教育进步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视发挥公益设施 的熏陶作用, 进一步加大在公共场所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 国防教育氛围中受到启迪。要进一步发挥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渗透优势, 真正把国防教育纳入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中, 努力增强感染力和吸 引力,推动国防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引导各 级领导干部学习国防知识,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国防意识,激发履 行国防职责的自觉性。要突出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 把青少年的国防 教育纳入学校课堂教育, 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渗透到文化、体育和思想品德等各科教学之中,巩固和提高国防 教育成果。

要丰富国防教育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紧贴维护国家安全这个主

题,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国防法律法规,不断丰富形势战备 教育、历史传统教育、动员支前教育和军事技术教育等内容, 引导全市 军民充分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及其特点,认清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环境, 认清我国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 认清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所担负的重大使 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一旦有事,能快速有效地把人民群众动员 起来, 把各行各业的力量调动起来,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做好思想 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准备, 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维 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最后在突出重点教育对象的同时,还要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重大 节日、纪念日、征兵等时机,开展参观战争遗址、祭奠革命先烈、鸣放 防空警报、举办知识竞赛、法律下乡等多种活动,借助报刊、电视、网 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厂企活动,推动 国防教育向全社会延伸、向全民普及。充分发挥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管 理教育功能, 结合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国防教育, 进一步改 进方式方法,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教育实效性。

国防教育是全民的事业,必须贯彻依靠人民办国防的战略思想,充 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国防教育的积极性,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各 界人士广泛参与和支持国防教育,才能保持国防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形 成党政军民齐抓共管的合力。在坚持和发扬传统做法的同时, 积极顺应 信息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加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 的方式方法,使国防教育更加富有时代气息,为群众喜闻乐见,不断增

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直在关注着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事业与经 济的发展。5 西部大开发的伟业拉动国防教育。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中国的西 部地区。党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英明决策,本身就是强边固国的战略措 施,此举与国防建设联系紧密。其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升西部地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准,加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对于 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防动员潜力意义极大。可以这样说, 西部大开 发的思想动员和舆论宣传,本身就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二,在西 部大开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战时的国防要求。比如, 我 们修公路要考虑战时的迂回道路、重要桥梁和隧道战时如被破坏有何补 救措施;修建高速公路,要考虑战时使用的若干需求;在建筑高层楼房 时,要按照《人民防空法》的要求,把地下防空设施列入建设规划,等 等。这一切都要求西部大开发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有强烈的国防观念。其三, 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新世纪的伟大工程, 需要亿万群众具有无私 奉献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其本质 就是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并使之转化成卫国之勇、建 国之行。西部大开发的伟业促使我们更多地去关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 防教育。国防教育越是活跃,越能激发群众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热情和 干劲。

总结

国防教育是关心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中外历史发展的经验 一再证明,国防教育对于国家的兴衰存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些中华民 族的古训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历史一再证明, 忽 视国防教育必然导致国家危亡的同时, 也向我们昭示了重视国防教育对 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国防教育是中 国国防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势在毕 行。

参考文献 : [1] 张进喜 陶劲松编著 :<<中外国防教育比较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4-8-1 [2]陆振尧:《 浅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 , 国防期刊 2006年 第 09期 致谢:

第四篇:对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的思考

对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的思考

秦安县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贫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花椒面积的逐年增加,花椒已成为秦安县浅干旱山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群众自发栽植,花椒面积还在继续扩大。于是秦安花椒产业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凸现,椒农收入的步伐开始放慢,市场疲软、管理松散、竞争混乱、冻害严重,致使部分花椒绝收,花椒深加工企业倒闭等影响并制约花椒产业进程的因素开始增多。为此,很有必要提出秦安花椒产业现代化这一明确的发展方向,来引领秦安整个花椒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的基本依据

根据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提出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的基本依据有三个:

1.1 花椒产业的全面崛起

首先是花椒资源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全县花椒总面积21.1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11万亩,年总产量6625吨,产值超过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13.90%,栽植的品种主要有:大红袍、油椒、秦安1号、豆椒等。有部分椒园品种杂乱,管理粗放。

其次是花椒营销体系的建成和发展。秦安花椒营销形成以外地客商为主体,本地经纪人运销为纽带,现代网络信息手段为基础的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县上坚持政府搭台花椒唱戏的模式,积极促销,使秦安花椒畅销四川等十多个省、市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最后是花椒成为农民家庭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秦安浅干旱山区的安伏、王窑等十多个乡镇户均超过2亩,由于椒园管理及时,花椒色泽艳丽,市场销路好。全县花椒产值占人均纯收入的10.70%,花椒收入成为农民家庭孩子上学、看病就医的重要支柱。

1.2 辐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秦安花椒的迅猛发展辐射带动了纸箱包装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花椒加工业、信息中介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目前秦安有纸箱厂3家,经销花椒包装材料的35家左右,调味品经销网点103家,花椒深加工企业1家(已倒闭),运输业919家,信息中介机构16家,餐饮业1 169个网点。根据市场调查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秦安花椒产业的辐射带动值占到花椒产值的1/3,收入约为3 000万元。从总体上看,秦安花椒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值呈季节性繁荣,收入不稳定,效益较低。

1.3 秦安花椒产业潜在的优势

一是花椒生长的自然条件独特。秦安县位于秦岭之北,地理位置独特,属陇中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气候条件优越,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果椒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二是优良的种质资源。全县耕地面积142.35万亩,优质花椒面积18万亩。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9个,出产的优良品种大红袍、油椒等颗大粒饱、色泽艳丽,香味浓郁纯正,品质风味独特,口感麻味十足,深受国内外用户青睐。结果的优质花椒有9万亩,总产量252万千克,产值4 0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80%。预计到2110年18万亩优质花椒将全面进入盛果期,年总产量576万千克,产值超过1个亿;三是良好的群众认识基础。秦安人多地少,单靠粮食生产,根本不能养家糊口。穷则思变,由于秦安椒农认识早、动手快、收益好,历来就有务树收益的好习惯,因此群众种植花椒的积极性普遍高;四是有相当好的科技支撑力量。目前,秦安共有各类林业科技人员109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有花椒研究协会11个,会员1 000多人,农民技术员850人,被省政府授予“果树能手”称号的9人,被县政府授予了“十佳果椒种植能手”和“十佳果椒促销人”称号的20人。有5万多人掌握着至少一项花椒实用技术,有10万多人接受过各类不同层次的花椒科技培训。全县以三站(技术站、森防站、种苗站)和17个乡镇林果站为骨架,村级花椒协会为依托,花椒专业户为科技联结点,以聘请知名专家授课为补充,以科技培训为手段基本形成科技支撑体系。先后实施完成《秦安花椒种质资源调查与区划利用》等十多个科技项目。初步总结出一套完全适合秦安花椒优质丰产的管理技术,支撑着花椒种质资源对智力投入的要求。

综上所述,实事求是地讲,秦安花椒产值呈几何状逐年增长,花椒带动值增长比较缓慢,甚至在花椒加工等行业中出现萎缩。长期的不平衡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秦安花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该说,秦安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花椒产业的现代化要求已经是呼之欲出。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秦安花椒产业要实现现代化,就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保持规模适度的优质资源建设为保证,以生产绿色环保的花椒为原则,以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导向,以现代林业科技为支撑,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把秦安花椒产业作为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起博器,努力实现花椒产值占秦安农业总产值的30%,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值占秦安生产总值10%的奋斗目标。引领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的对策和措施

3.1 对资本和资金的宏观要求 资金投向和资本运行是现代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核心和基础,对秦安花椒产业要实行以经济手段为杠杆,坚持政府投资为辅,民间资本投资为主的新格局。让民营资金成为花椒产业的主要投资者和受益者,下决心调整花椒产业的投资方向和规模,坚持政府投资只限于花椒产业基础性和薄弱性环节的原则。从利益导向的机制上引领秦安花椒产业逐步现代化。

3.2 保持规模适度的优质资源 要继续加强规模适度的优质花椒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实行严格的种苗管理制度,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二是瞄准基地建设的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安伏、王窑、郭嘉、西川等9乡镇万亩以上的花椒优质基地建设,大面积实施节水滴灌工程,保证花椒产业发展的后劲。三是进一步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坚持财政供给体制不变,实行科技人员技术入股的制度,与村花椒协会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动双赢。四是技术培训。建议在秦安县职校专门开设花椒专业,不断培养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来引导花椒产业的逐步现代化。五是推广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加快绿色认证步伐,生产绿色环保的花椒产品。

3.3 切实采取措施,增加花椒产业的辐射带动值 从一定程度上说,辐射带动值是某一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研究辐射带动值的增加和发展。一是培育和发展花椒深加工企业。创造公平宽松、竞争有序的企业发展软环境,与国内外著名的调味品加工企业集团广泛联系,尽快建成1~2家花椒深加工企业,努力促成秦安县花椒精厂的成功转制、整体出让工作。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苦练内功,循序渐进,争创有品牌的企业。二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交通状况,繁荣花椒产业,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三是规范经纪行为,发展信息中介业。坚持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认证和服务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规范从业行为,建立一支有诚信、懂行情、善管理的经纪人队伍,建成花椒产业市场活跃,外地客商信赖,消息发布准确及时的信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四是激活花椒包装广告业,结合绿色认证标志,重新设计审定,具有秦安文化底蕴、创意独特、构思精巧的外包装。计划通过今后10年的努力,有望打破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壁垒,争取出口创汇,带动纸箱制造业。继续以互联网为信息传递窗口,实施品牌战略来提高秦安花椒的知名度。

3.4 通过不断整合促使秦安花椒新产业链的形成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上以“花椒科技协会+会员”为管理模式,进一步发展花椒优质资源;销售上以“公司+农户”为订单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辐射带动上以优质花椒资源为起博器,引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带动模式。加大现代科技的因素,通过不断的整合,促使秦安花椒新的产业链的形成。

3.5 在秦安花椒产业的关键环节上要有新突破 要真正实现秦安花椒产业现代化,建议在三个环节上要有新突破:一是在花椒生产环节上,着手解决花椒容易大面积发生冻害、采摘难和晒制无保障的问题,发展棚栽设施椒,应用机械或化学法采摘,人造光晒制。二是辐射带动环节上,要积极培育花椒产业新的增长点,实现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休闲型椒园农家旅游业,带动花椒嫩芽风味小吃业和花椒液足浴保健业。三是在意识创新环节上,继续与国内外著名花椒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新领域上要有开拓和发展。深切关注花椒产业新动向,积极寻找花椒产业新的创新源。

第五篇:对我县发展现代化粮食物流的思考

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粮食物流体系,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增加粮食的流通价值。我县是缺粮县,粮食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作为缺粮县其地理位置及自身粮食物流特点决定了我县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与粮食主产区之间建立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实现科学流动、畅通运输,大大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的转变。

一、我县粮食物流现状

我县位于浙南山区,330国道和金温铁路穿境而过;全县历来重视粮食种植,历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产量中的比重达60%,2007年全县户籍人口44.1239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3814亩,粮食产量7.12万吨。按全县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粮食产量161.36公斤,约50%的粮源需要通过外调进行供需总量平衡,由于城市化加快和粮食流通水平的提高,粮食购入量由2005年的7.18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9.51万 吨,主要流入为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区。我县流入的粮食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消费的市场调剂和饲料加工需要。目前我县从事粮食加工、转化、个体私营150多家,其中一个国有粮食收储公司2个收购站点,11900吨的仓容,10余台的输送机,进粮机2台等等进出仓设备。在粮食库存方面,积极开展科学保粮,散装储存率达到85%。粮食运输中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干、公路运输为辅助,依托交通运输网络连接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总体布局,粮食储运环节初具机械化水平,使粮食物流作业基本衔接配套,这些都为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中心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我县粮食物流存在主要问题

(一)物流观念淡薄,缺乏现代粮食物流意识和适应现代物流及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当一部分领导和企业粮食物流观念落后,尤其对现代粮食物流的涵义理解模糊,仍停留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定势。在观念上没有接受现代粮食物流理念,对物流的推进放任自流,只强调等待上面投资的被动性,而淡漠了其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来参与提供服务的主动性。把粮食物流只简单的看作是粮食运输和装卸等,而没有把粮食物流扩大到粮食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交流等环节,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由于体制原因,我县粮食系统近几年基本没有引进人才。若要实施粮食物流的现代化战略,急需熟悉我县粮食系统状况并具备现代营销理念和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虽然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正在加强,但是相对市场需求还相当滞后。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1、缺乏对粮食外运的枢纽自控力,管理体制滞后。今天的我县粮食流通,大部分是利用当地的社会车辆通过公路交通运输和铁路运输,(约外运粮食的9.50万吨左右),就储备粮轮换外调入稻谷3022吨。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功能、技术单一,对外运粮食的重要枢纽缺乏有效的控制力,同样也缺乏规模效应和整体协同效应,直接制约了我县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

2、缺乏现代粮食流通管理方式,物流总成本偏高。我县粮食流通形式单

一、私企运输量小、中转环节过多,粮食“散运”率较低。虽然多年来在国营粮食收储公司在粮仓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做了大量工作,粮库都实行了散存,但对粮食运输、流通、加工建设方面研究,粮食物流设施仍比较落后。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

3、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缺乏大型粮食交易和物流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深加工能力不足,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近十年全县的粮食生产情况来看,正常情况下年平均产量基本在7.12万吨左右,粮食的产销比例很高。虽然也有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但粮食深加工能力不强,粮食产业集中度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

(三)信息管理滞后,缺乏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

我县粮食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下,大多数粮食企业之间几乎是相互独立、相互隔绝,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粮食物流信息化程度的严重落后,导致了我县粮食物流多方参与、无序流动、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恶性竞争等诸多弊端,效率和效益在流通过程中损失,阻碍了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进程

三、我县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它不仅仅是物资的简单运输,而是涵盖了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是包括粮食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应用的一条完整“环节链”系统。

(一)提高素质,增强和培养企业现代粮食物流意识。我们认为,物流人才是粮食物流发展的关键,是推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教育、培训、有计划地

下载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走向现代化路线的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走向现代化路线的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对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现代化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节点,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加快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思考(最终五篇)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思考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换的巨型社会变迁过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文化积累的继续和开拓,是人类历史上文明演化的进......

    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前对角色转换的思考(合集)

    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前对角色转换的思考 同学们完成学业,选择合适的职业岗位,开始迈向社会,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如何尽快地适应这一转折,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社会角......

    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思考与建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凸显。高效能的市域社会治理既是一个城市高质......

    对后“营改增”时代构建现代化地税征管体系的思考

    对后“营改增”时代构建现代化地税征管体系的思考 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营改增”给当前的地税征管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这其中既有失去一个主税种造成税源紧张的表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