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报道中新闻伦理缺失的具体表现
新闻报道中新闻伦理缺失的具体表现:
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从业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是非法的权钱交易。
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大众传媒判断信息的取舍在于新闻价值,有偿新闻选择标准是为了其报道对象需要达到的宣传效益,从而影响了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
虚假新闻报道 虚假新闻就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发布假信息欺骗受众的一种舆论行为。但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背离客观事实,仅凭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而报道新闻.
第二篇: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
一、新闻报道:湖南衡阳司法局正副局长互殴新闻评论:廖曜中,你这个副局长实在“欠揍”
10日,湖南衡阳司法局召开党委会,局长万春生与副局长廖曜中在“进人”问题上发生争执。万局长为强迫廖副局长接受意见,大打出手。万局长众手下一拥而上,抱住廖副局长。可怜法学博士,瞬间鼻青脸肿。
新闻报道的标题简明扼要地反映了新闻事件的内容,观点客观公正。新闻评论的标题不拘一格,鲜明生动。它通过将欠揍添加引号,表现了作者站在了副局长的立场上,在随后的文章论述中,正好印证了这点。用贬义的词其实是褒扬了副局长的正直人格。
二、新闻报道:贵州锦屏副县长女儿炫富遭公众质疑 新闻评论:千斤“炫富门”,官爸怎脱身
近日,贵州锦屏县副县长女儿尤异希被指购买奢侈品并在微博上炫富。尤异希受访称所谓“炫富”的包都是山寨货,每个包的价格都在90元左右。她自称每个月的生活费仅有800元,一直非常节俭。针对尤异希的澄清,其父尤成华予以了证实,称女儿的名牌物品均系假货。(《新京报》9月26日)
新闻报道采用的标题是以事实来依据来命题的,内容具体准确,让读者一目了然,或有兴趣可以继续阅读下去。新闻评论的标题倾向于这个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体现这篇评论文章的思想和中心内容。女儿炫富,却不料连累爸爸。标题很亲切,到底官爸该怎么样脱身呢。文章中一一解答。
三、新闻报道: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 校方称为激励孩子上进新闻评论:带“绿领巾”的孩子你伤不起
西安一所小学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优秀上进的学生发放红领巾,学习、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没戴上红领巾也就算了,难道差生就得戴绿领巾吗?家长难免不满起来,学生的自尊似乎也受到了打击。媒体报道后更是引起了一片哗然。
新闻报道主要是陈述新闻事实,交代新闻事件的地点、人物以及原因。西安一小学给学生佩戴绿领巾是为了激励学生,标题开门见山,贴切内容。新闻评论采用了流行的网络语言:伤不起。而且很醒目、简明、上口、易记。给差生带绿领巾不仅不是教育,而且给孩子的幼小心灵带来了伤害。观点要明,通过标题阐明立场,表示态度。
第三篇: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与对策
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与对策
口辛建华
应用写作无论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应用写作并不像单纯的文学创作那样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人伦道德之上的一种具有规范性和束缚力的写作。应用写作在伦理上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人道性的特点,在结构上有着规范化的模式,在语言上要求简洁精练,多用消极修辞手法,更多关注段、句、词、字及标点等。
目前,在应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伦理的缺失现象,对写作者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制约作用。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观的写作伦理在应用写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写作伦理缺失的只要表现
客观性是指在应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调查、取证、分析,掌握好言辞分寸,写出具有创意性的文章。但是,因为应用写作有固定的模式,这会使应用写作丧失自己的独到之处,缺乏新意,以致出现河南开封、漯河两地官员讲话稿雷同事件,闹出了要在开封“构建平安漯河”的天大笑话。这充分暴露了目前应用写作中存在着不尊重客观事实、缺乏实地考证、生搬硬套等系列问题。
客观性的缺失还体现在应用写作文章的假、长、空上。假,即夸大其辞、言不由衷、歌功颂德、文过饰非,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在2010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对部分领导干部讲话存在长、空、假的现象提出批评。这种现象在新闻、科研、广告等领域亦较为突出。
有人为了在网上获得点击率牟取暴利,或为了某些政治目的而制造假新闻,再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媒体到处散发、传播,扰乱人们的视听,影响人们的判断,破坏社会的稳定。如外国媒体报道的“拉萨3-14打砸抢杀事件”就是严重失实的新闻。一向被认为神圣的学术领域,写作道德的缺失也在日渐加剧。“天下文章一大抄”就是针对目前学术界科技论文写作道德失范的形象概括。有的直接抄原文、抄观点、抄论据,有的直接粘贴组合成文或组成“杂揉体”。虚假广告中,征婚广告表现更为突出,女性没有不温柔、漂亮的,个个都大方、肤白、家境优;男方没有不英俊、潇洒的,个个都成熟、稳健、车房俱备。化妆品广告中,岁月轮回时光倒转、婴儿般的肌肤,这些不着边际的话比比皆是。
长,指在应用写作中,写作者有意无意地对文章或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难怪百姓形容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成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
近年来,人们常用“文山会海”一词来形容政府机关文件长、会议多的现状。凡开会必发言,凡发言必长篇大论,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体现讲话者的水平。本来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事情,硬要短话长说;本来一二千字就可讲透的文稿,硬要洋洋万言。老话、空话、套话、大话、废话甚至假话比比皆是,缺少说服力和感染力。台上貌似激情飞扬、口若悬河,实则不知所云;台下看似认真、掌声不断,实则昏昏欲睡。
空,指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大同小异、语言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涉及实际工作也不回答群众关注的问题,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
不论起草何种文稿,都打开电脑搜索类似的文章,不管是否合适先套用再说;写作中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道路没有不曲折的、团结没有不紧密的、结尾没有不奋斗的。无论写作主题是什么,都采用在某某的领导下、某某的关怀下、某某的帮助下的套路,把沾边的领导和单位都挂上,到处做人情、拉关系、吹捧领导,严重违背了应用写作的基本原则。
公正性是指写作者在对待应用文施受双方的态度上,不论是对上级机关、下级机关还是弱势群体,都应保持公平、合理的态度。人道性是指应用写作者应从人道主义出发,惩恶扬善,保障人民的利益。
应用写作公正性、人道性的缺失体现在写作者对待应用文施受双方的不同态度上。施事者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受事者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写作者或迫于上级部门的压力,或受相关利益的驱使,起草公文时有失公允,将群众利益置于一旁,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应用写作的公正性、人道性原则。
应用写作的公正性、人道性缺失在招聘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年龄有具体要求本无可厚非,但对相貌、性别、身高、工作经验等的要求则有失公正,也缺少人性化。由此,女大学生不得不去做双眼皮、隆鼻、丰胸手术;政法学院的高材生因身高达不到要求而被拒之法院门外;在校生为获得实践经验不得不从事一些发放宣传单等和自己学业毫无关系的劳动强度超大的工作,浪费了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
因此,从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所颁布的规章、条例、办法、制度等在力求公正的同时,应更多体现人性化的一面。
二、写作伦理缺失的危害
写作伦理道德是应用写作者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善恶观念、价值以及判断标准、行为规范等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的总称。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浮躁、功利、实用等心态冲击着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写作伦理的严重缺失。
假新闻误导舆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视社会公德、践踏人道主义本质的行为。学术腐败现象严重污染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天空,降低了科技人员的道德水平,阻碍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在广告中任意夸大产品的作用,掩盖产品质量的不达标,把消费者带人误区,促使消费者盲目购买,从而获得巨大利润,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使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用写作中的假、长、空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减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针对伦理缺失所采取的对策
针对应用写作中存在的伦理缺失问题,我们要加强应用写作的道德建设,树立应用写作的道德新风,培养写作者的道德意识。
(一)加强应用写作者的道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应用写作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写作者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写作者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任务,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以致产生了一定的“道德”问题。因此,要摒除把应用写作当作完任务或是视“抄袭”为普遍正当行为的不正确思想,树立为社会而写作、对人民负责的正确的道德观念。
文章由人而作、因情而生,文学创作需要情感,应用写作也需要情感。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真欲望,没有浓烈的道德情感,就无法写出反映客观事实的好新闻;政府机关写作人员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就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或建议;企事业单位的撰文者,如果没有对市场的透彻了解,缺乏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就不可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方案与策略。培养应用写作兴趣,提升应用写作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再以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来引导、规范应用写作,是进一步深化正确写作意识的必经之路。
(二)结合法律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缺失
以道德情感来引导、规范写作,是通过人为的、自觉的行为来加强应用写作道德建设、培养应用写作意识的。在道德情感失去作用的情况下,有必要借助法律的力量,即通过强制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缺失。
在国家治理中,强调法治和德治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目前,为了遏制因道德失范而对行业造成的危害,医疗、建筑、饮食卫生等行业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道德法规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针对学术界的“抄袭之风”、“造假之风”,有关部门也应采取法律手段,严厉打击,还应用写作一片宁静的天空。
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对目前我国各行业中存在的不足、漏洞,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各行业必须按国家的具体要求,明确本行业的行为规范,对知法犯法、知假造假者采取法律手段予以严惩。
(三)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倡应用写作短、实、新的文风
创新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抛开旧的,创造出新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写作者要摒弃头脑中已形成的惯性思维模式,大胆运用创新思维理论,即在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直觉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创新思维方法,提炼与深化主题思想,大大提高应用写作的效率。
为改进会风文风,缩减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务院办公厅就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如压缩文件篇幅和精简简报字数等。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应用写作文风要“短、实、新”。国务院的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明确地表明了当前应用写作的趋势是短而精。
短,即文章内容要少而精。文章并非越长越好,特别是应用文,要还原它讲求实效、简洁明了的本质特征。
实,即尊重客观事实,做实在事。应用文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就要客观、全面,要指出现象,更要体现本质,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讲求实事求是,而不能夸大成绩、掩饰问题,既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也要有感而发,情真意切。
新,即要求主题深刻、富有新意,同时作者要能根据社会现状和政府规定做出相应的阐释。这就要求写作者勇于打破固定的写作模式,探索新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及时把握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并能很好地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在思考问题上,要角度新、理念新;在解决问题上,要思路新、举措新;在写作内容上,要材料新、语言新,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总之,应用写作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对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危害不可估量。这一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率先垂范,遵守写作伦理中的客观性、公正性、人道性,把树立写作新风、加强写作道德建设、强化写作者道德观念放在首位,并运用法律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失范,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现象一定能得到遏制。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四篇:新闻伦理分析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媒体工作者经常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真实地报道一则新闻,可能就意味着对警方的破案造成威胁,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而选择配合警方,则意味着要违反,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本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这其实对于一向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工作者来讲,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侮辱。而在我看来,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尽力配合警方,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也许不少反对者会说,根据亚里士多德观点,在媒体应该避免两极中,有一点曾说,处理世间纷扰,过多地受制于各种条件,就会失去自我的声音,完全沦为外界权力和利益的传声筒。如果新闻工作者配合警方作假新闻,就逃脱不了充当政府喉舌的嫌疑,而且此后产生的后期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当读者或观众再遇到类似报道时,多会产生一种怀疑的心理,这到底是真是假?该不该信?这样一来这个媒体的诚信度将直接下降,这对于媒体来讲无疑是致命的。然而,康德的“绝对律令”将良心与责任置于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即任何人做事都必须基于与生俱来的良心,良心会告知我们如何承担道德责任、如何选择善恶、如何区别好坏。人一旦违背了自己的良心,不管是轻微的还是无意的,都应产生负罪感。我坚信在牵扯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上,本来可以伸出援手让恶人得到惩治的媒体工作者,却为了所谓的职业德而袖手旁观的话,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自己在良心上也将会永远过不去。
其实这是在道德范畴内的一个抉择,什么是道德呢?“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则是道德品质的其中两种,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
没有协助警方报道假新闻的报社是遵守了职业道德,违反了社会公德。而协助警方放新闻烟雾弹的电视台,则是遵守了起码的社会公德,违反了职业道德。表面上来看,不论做哪种选择都有利弊,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我们这个社会要靠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社会公德也好,职业道德也罢,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既然不论做什么选择都会有利有弊,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权衡轻重缓急,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已经对社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媒体工作者若是为了遵守职业道德而不协助警方,甚至有些报道为犯罪分子的逃脱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与助纣为虐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看似是遵守了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实则对社会是百害而无一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继续作恶,这样一来不但受害者得不到公平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威胁也增大了,社会秩序紊乱了,媒体是拥有了更多的新闻好素材,却最终也背上了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骂名。而相反,如果协助警方破案,大部分的民众,不管什么职业道德,他们只知道此媒体曾经协助警方抓获了犯罪分子,这一酣畅淋漓的过程中,媒体与警方相互配合,牵着犯罪分子的鼻子走,结果是恶人自食其果,受害者讨回了公道,百姓只会大呼过瘾。这就好比某人在愚人节那天跟大家开的的小玩笑,真相揭晓后,大家会心一笑,并不会从此以后就心存芥蒂。所以媒体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到其整体的形象,若是有的话,那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先锋卫士之类的正面形象。
仔细权衡轻重不难发现,社会利益地位要远远高于媒体利益地位,社会都混乱了,媒体哪里还有立足之地,还有话语权呢?
媒体行业,作为社会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掌握着社会舆论的动向,理应对社会肩负起特殊的责任,很多方面视角要开阔,眼光要更长远,更要看清受众范围的圈定,明白得与失的关系,那么在遇到这种看似“两难”的问题上,选择是没有那么难做的。在没有法律条文的明确约束时“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09新闻班
刘晓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学校:山东师范大学
院系:文学院09级新闻班
姓名:刘晓
第五篇:新闻伦理论文
2012级新闻班
魏滨
学号:201208052034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初探
摘要:有偿新闻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是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有偿新闻已经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和社会法律道德产生了恶劣影响。而有偿新闻现象的存在和屡禁不止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本文旨在讨论有偿新闻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危害性,并针对其防范和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有偿新闻
权钱交易
批判
危害
防范治理
一.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及实质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新闻事业的经营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全面改革,新闻界内的不正之风开始悄然生长。有偿新闻开始在我国出现,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愈演愈烈,在行业内和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采编记者和新闻从业人员被“拉下水”,媒体和新闻记者的信誉和形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不耻。
究竟什么是有偿新闻呢?有偿新闻的定义,学术界至今尚未有明确界定,一般来说它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的个人或组织,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以获得事实上的宣传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1 它既可以是希望(或不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主动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从而获得宣传报道 1 [1]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 1994./ 34-35(或不报道)的行为,也可以是新闻从业人员以为个人和组织进行宣传报道(或不进行宣传报道)为条件向被报道对象主动索要钱物的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腐败行为的加剧,有偿新闻展现出五花八门的表现形态,大致包括以下几类:1.直接收受红包礼金、有价证券、礼品,类似职务犯罪中的收受贿赂。2.变相获取各类消费和好处,如免费就餐娱乐、旅游。3.利用掌握的报道权向采访对象提出诸如解决亲友入学、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合理要求问题等。4.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或赞助。5.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6.广告新闻化,有偿新闻堂而皇之地成为经营创收手段,采编人员同时拉广告吃回扣,如有偿组版、联办节目等。7.不同媒体、新闻单位(包括记者编辑)之间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订立攻守同盟,互相交换新闻一个口径对外。8.某些个人和单位为私利收买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
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不一,但是从根本上说,有偿新闻都是一种新闻道德失衡与错位的现象,其本质都一样,就是新闻报道权的商品化。“有偿新闻的实质是以权谋私,是新闻界的一种腐败现象”,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提出的这一论断直击问题要害。从法律角度来说,还构成对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搞有偿新闻使正常的新闻报道演变为一种特别的“权钱交易”,这种关系同行贿索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二,有偿新闻盛行的原因
有偿新闻能够在我国出现并且盛行,说明这里有适合其生长和滋养的土壤。那么有偿新闻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原因到底身什么呢,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各类媒体大量涌现,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达,其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冲击。再由于我国现在对媒介机构实行“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管理”,把媒介机构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生存发展基本依靠自己。同时,在改革中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均。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的消费压力沉重,以及社会保障不很健全,迫使新闻工作者想法设法增加自己收入,利用新闻资源收取钱财就成为首选。这是有偿新闻在我国出现和盛行的根本原因。
其次,新闻报道在当今中国的社会话语权巨大。新闻报道不但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决策还决定一个企业的存亡,一些对企业的积极报道促使这个企业高速发展,而对企业的曝光则会让这个企业立刻陷入破产的边缘。因此,讨好新闻单位、希望它们对本企业多进行积极报道,就成为企业、也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理性的选择。
再次,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新闻工作者年纪较轻,经受的党性锻炼和考验少,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没有深切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要求缺乏深刻认识,加之社会所提供的诱惑太多,因而在金钱面前大搞有偿新闻。
最后,重视不够,处罚不力也是某些新闻单位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处理下级违纪现象有顾虑,怕影响单位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因而对监督部门的工作言行不一,这往往造成对有偿新闻的监督不够和查处不力。三.有偿新闻案例及其法律法规批判
近年来,社会上有偿新闻的案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2012年出现的“陈永洲事件”是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和影响最大的一次。
2012年10月18日,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报道上市公司中联重科财务作假内幕被长沙警方跨省刑事拘留。从2012年9月起,《新快报》刊发10多篇文章披露中联重科,10月26日,陈永洲向民警坦诚,自己受人指使收人钱财,发表失实报道。
“陈永洲事件”之所以影响力巨大,是因为事件的发展曲曲折折,充满戏剧化。《新快报》的“快放人”的头版吸引了众多的社会目光,而寄托了千千万万社会大众同情的记者陈永洲,最终承认自己是收人钱财,发布了虚假的报道,他发表的连续的披露是不折不扣的有偿新闻。
“陈永洲事件”发生后,中国记者协会等单位举行禁止有偿新闻、新闻敲诈,加强行业自律座谈会,同声谴责新快报及其记者陈永洲利用新闻采访权进行违法乱纪行为,并将就查处新闻敲诈采取专项行动。陈永洲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令一些把热衷于所谓“新闻维权”的人们陷于尴尬的境地。它揭开了我国新闻界丑恶的一角,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公认是违反新闻专业规范的现象,在这里却是成为常规。
应该说,当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有偿新闻活动时,其接受的金钱或财物达到一定的数额,就成了一种犯罪行为。所以,有偿新闻问题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我国《刑法》第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管理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广播、出版等单位。非常明显,在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385条规定了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刑法》第386条规定了受贿罪的标准和情节与383条规定的贪污罪相同。即受贿金额满5000元的,即以犯罪论处,不满5000元但情节严重的,也以受贿罪论处。可见,有偿新闻并不只是一个道德失范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成为一个犯罪的问题。
除《刑法》有相关内容的涉及外,我国对于“有偿新闻”有着具体明确的规定。早在1985年,国家工商局、广电部、文化部《关于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经营、刊播广告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提出:“禁止以新闻记者的名义,招揽所谓„新闻广告‟。1990年国家工商局和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刊登经营广告的几项规定》提出:“严禁刊登有偿新闻。”
此后,有关主管部门屡屡下文,严禁有偿新闻。1993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1994年中宣部发出《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1996年中宣部又提出制止有偿新闻的六条措施,1997年中宣部会同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联合发布《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共十条。
本世纪以来,有关禁令就更多更正规了。2005年,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将2005年《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修改后重新发布,其中都有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向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索取财物和其它利益或者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规定。
四.有偿新闻危害
有偿新闻违反法律和新闻职业道德,降低大众对传媒的公信度,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极大。关于有偿新闻的危害,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第一,有偿新闻首先践踏了社会公正原则。新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它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挖掘。因此,对于有正面效应的新闻实行“有偿即闻”,“无偿不闻”或对于有负面效应的新闻实行“有偿不闻”,“无偿即闻”都是极大的社会不公。第二,有偿新闻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有偿新闻的实施过程中,受利益的驱使,新闻从业人员常常会夸大事实,或仅仅揭露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隐瞒那些关键的实质性问题,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实质上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践踏,是一种虚假新闻。第三,有偿新闻败坏社会风气,涣散社会凝聚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在当代,人民群众感到最不公正、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屡禁不止的腐败问题, 有偿新闻是腐败现象在传播领域的表现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腐败形态,有偿新闻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较之一般的腐败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新闻媒体这种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机构,为了自己的私利都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那么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就会丧失殆尽,其结果,则会加重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
第四,“有偿新闻”削弱公众对传媒的信任,更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事业,新闻媒介是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有偿新闻的盛行,破坏了这一“桥梁”的作用,使公众对于新闻报道的有些事件产生怀疑和不满,影响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五.有偿新闻的防范治理措施
从上述内容来看,有偿新闻在我国存在普遍,危害巨大,对它的防范和治理迫在眉睫。有偿新闻在我国的盛行有着多方面的复杂的原因,因此在讨论其防范和治理措施时,应该溯本清源,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
首先,从根本上看,“有偿新闻”的产生,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够合理以及经济程度不高有直接关系。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才能切断“有偿新闻”的根。
其次,“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新闻宣传领导部门要加强对各新闻单位的监督,对社会各界公布举报有偿新闻问题的热线电话,并设专人负责处理举报的有关问题,并对经查实属有偿新闻的举报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新闻单位要对举报和发现的有偿新闻问题坚决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这样做,既能保护社会各界对新闻单位进行监督和爱护的积极性,也可有效地教育和保护新闻工作者。
再次,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新闻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做到一身正气,不要见利忘义,坚决抵制有偿新闻,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约束自己,使禁止有偿新闻成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最后,媒体单位要坚决将“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两个部门和职能分开。新闻部门和媒体不得以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为企业和个人做广告和宣传,新闻报道不能收取任何的费用。经营部门所办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媒体部门的广告经营应由专人专门负责,新闻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
治理和杜绝有偿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建议权的基本的条件。有偿新闻在我国的防范和治理任重道远,需要立法部门、执法部门、新闻媒体、媒体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的参与和支持,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不断采取新对策新措施来应对新问题,新情况。只有未雨绸缪,加强防范,坚持不懈,狠抓到底才能使有偿新闻得到根本的治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 1994.[2]高金萍.正气与铜臭的较量.[J].新闻记者.2009 [3]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I.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胡正荣.媒介寻租的背后.[J].新闻周刊.2003 [5]邓晓旭.媒体公信力缺失与加强新闻伦理探析[J].新闻知识2005 [6]张允若.关于新闻商品性的几个认识问题.[j].新闻记者.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