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

时间:2019-05-15 09:0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

第一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

班级:10新闻2班姓名:钱 亮学号:104125221

5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

“防火防盗防记者”已成为当今社会“新三防”的内容,这种新的叫法的出现,我们一方面可以看成是一种恶搞,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人们对记者的“恐惧”。任何一种新现象或名词的出现,都不是毫无理由的。同样,“新三防”的出现也是这样,这种叫法的出现,可以反映出公众对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担忧和对记者报道新闻的根本出发点的质疑。作为受众,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更新速度不再像以往以天的单位更新,尤其是当下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新闻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他们为获得新闻线索和提高本媒体和自身的知名度,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的寻找和挖掘新闻线索。

物极必反,同样道理,我们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闻线索和新闻的新奇、吸引眼球性,弃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和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于不顾,这种情况下,不仅新闻的真实性值得质疑,记者的个人品性和职业道德也值得我们质疑。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避免“防火防盗防记者”新叫法的出现。那么,我们的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到底该以何种身份出现了?我们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报道新闻呢?

在课堂中,我们看了两部电影,分别是《无形杀》和《搜索》,两部影片中都讲述有关记者行业的一些事。《无形杀》中,作为魔兽玩家的高飞在一次网友聚会中认识了美丽的少妇林燕,两人开始网下约会。林燕的丈夫程涛在一天夜里无意中发现妻子与高飞的热辣网上对话。盛怒之下,他在网上发表了匿名信,始料未及的是这件事备受关注,网友对他开始“人肉搜索”。以至高飞和林燕的个人信息被全部披露在网上,同时对高飞和林燕下达了网上通缉令,他们所有的正常生活完全失控。影片中的两位网民跟踪者,则是整部影片中我认为最出彩的人物和最重要的一个线索。这两个人物,一个代表了网站为了谋取私利的阴险丑恶的假正义嘴脸的网络记者,另一个则代表了普通的不能明辨是非跟风说话的网民。影片中的记者为了网站和个人的利益,利用一个不能明辨是非跟风说话的网民,弃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于不顾,通过利用网民的心里,毫无顾忌的使用“人肉搜素”,揭露他人隐私,最终使得女主人公死去,影片的片名用的很贴切,《无形杀》很好地概括了影片的主题。看完影片后,也才真正理解了“无形杀”的真正含义,影片的片名可谓是匠心独运。那么,到底什么是“无形杀”,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相同的认识——网络的暴力,所有参与其中的网民和媒体都是侩子手,用一把把无形的刀,杀死了少妇,毁灭了所有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这场谋杀是蓄意的,从而造成了一场人间现实的悲剧。我们的记者在影片中失去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私利使记者在报道这件新闻事件中迷失了自我,记者在这件事中已不再是一个旁观者和记述者,他已经成了整件事件的策划者和帮凶。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搜索》中叶蓝秋的死,可以说是也死于我们的网友的口诛笔伐,死于我们的记者的纠缠到底和无底线的“人肉搜索”,叶蓝秋只因为一次公交车上没有给老年人让座,从而导致自己处在了被大家讨伐的风口浪尖上。我们的记者在影片中,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所谓的收视率,把一件很小的事,大肆渲染,利用网民的“愤青”心里,制作新闻热点,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的的记者和网民又一次成为了悲剧事件的最终罪魁祸首。

两部影片中,我们的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上,都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要在新闻报道中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始终保持着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中不能参杂个人感情,要力求实事求是,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向受众揭露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还原事实真相,从而通过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向着理性和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在新闻报道中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就要坚守得住职业道德这四个字。每一个职业都不能离了这四个字,但是作为一个特殊性的职业,这四个字更要时常记在新闻工作者的心中。当你在报道一件新闻事件时,请想想后果与对群众的负责。当你看到一件事需要报道的时候,也请据实而写。坚守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职业的负责,也是对群众对事实的负责。作为新闻工作者,始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弃社会职责于不顾。

第二篇:浅谈新闻美学在新闻报道中的必要性

浅谈新闻美学在新闻报道中的必要性

人们普遍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心理需求,喜欢看到正义和正气得到弘扬,喜欢看到丑恶的现象被批判、鞭挞。

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阅读震撼力,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报道中能够感染人、塑造人、教育和鼓舞人,以达到对美的、好的人和事物的弘扬,对丑的阴暗的人和事物和鞭挞。

一、新闻需要美。

在追求时尚、追求美的时代,人们显然没有闲情逸志看那些自己以为不美、不好看的东西,但也绝不会放过那些堪称美的新闻作品。新闻需要美,这是当今时代赋予新闻的新的主题,这个美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摄影、背景、色彩的美,而是作品本身所蕴涵的内在美。新闻作品的内在含义,也就是新闻作品的魂,它带给人们的启发力,号召力和爆发力是新闻美学的真正体现在“5.12”

汶川大地震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和身体护住4个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报告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业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这样描述着当时的场景。“我会牢记那永恒的瞬间,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烙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这篇新闻报道是一篇美的文章,向人们展示一个美的瞬间,一颗美的灵魂。谭千秋的事迹感动着中国,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他是这个时代的骄傲,是老师的楷模。

二、时代需要美。

我们这个时代是展现美、追求美的时代,美就是生活,美打扮生活、美代表我们的生活。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反映这个时代的生活美,讴歌这个时代美的东西,从而鞭挞,批判丑恶的事物。在当今年物质世界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更渴望精神食粮的充实。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正面典型的时候按照真、善、美的价值观产生出来的典型形象将成为人类共同的或者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榜样。

这种典型具有教化的作用,这种教化作用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新闻美学的具体体现。

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新闻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走向普通老百姓。同时,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新闻展示出来的人物和事件也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受到受众的好评。特别是在塑造英模人物方面颇有建树,摈弃了过高、大、全的写法,注重还原生活,从细、小中展现英模的人格美、人性美。汶川地震中,一个平凡的女教师只有20岁。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为学生排练舞蹈节目。

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壁角,把他们抱在自己怀中,坍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体被找到时,她怀中的3个女孩活了。这是一个平凡的女教师在危难时刻做出了不平凡的义举。她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13亿人民举起双手,托起了灾区人民头上的天空,筑成新时代抗震救灾新的钢铁长城。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向人们展示英模的伟大品格和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

第三篇:新闻报道中不该出现的九类问题

新闻报道中不该出现的九类问题

程广民

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其缘由无疑是报道的新闻信息真实、清楚,介绍的知识准确、可靠,以致于不少受众已习惯于把它作为了解社会、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读物。

但是,近年来有些新闻报道在这方面却辜负了受众,出现了以下九类不该出现的问题。

新闻要件不齐全 新闻报道的写法,同任何文体一样,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这自然是好事。只是 万变不能离其宗,仍要让受众明白新闻内容,不要留下什么疑问,也就是一定要把“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这五个新闻要件(即“五W”)一一交代清楚。这是新闻的基本常识。时下有些新闻报道却不是这样。2004年5月27日,有一家报纸刊发《贪嘴干部一尾鱼 无辜百姓一条命》的消息,转发自我国一家通讯社,发生地仅写“高安市”。笔者国内地理常识尚可,却不知高安市隶属何省,几番寻答不得,最后才在一张国内电话号码及邮码的表格中,从江西省56个地名中找到。可见这条新闻发生地交代不明确,给受众带来的麻烦不小。还有等而下之的,完全不提及发生地,简直像虚构的故事。如,《公交车冲进门诊部》,最为受众关注的肯定是发生地,此消息从导语到结尾就是只字不提,只配发一张“事故现场”的照片,似乎用来证明消息的真实性。

其次是有些新闻报道不交代时间,或者交代具体时辰却不交代日期。消息《三家医院接力救流浪汉》,就是写救流浪汉的全过程,精确到几时几分,却不说明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酷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另有《十万居民紧急停电救小偷》,也是详述抢救过程,但对最后的结果,这一至关重要的新闻要件———小偷到底救活了没有或有无生命体症,却没有只言片语的交代,而且是在此消息发表于小偷被送到医院至少一天后,这不能不令受众遗憾。

前后叙述不一致 这类毛病,按说只应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实际上新闻报道中却不少。有的十分明显,受众通过上下文的分析,可以了解真谛;有的则反复思索,也莫衷一是。《当爱情和友情都成了往事》中,首先写道“1993年,20岁的我”,不难推出“我”出生于1973年,可是在刊载此文的2003年时,又说“我”现在已23岁,“我”的出生日期又变1970年了,难道出生日子可以像万花筒变来变去?

下面的前后叙述不一致更为严重。

有一篇杀人犯作案过程的报道,导读中写受害人是被“电线残忍地勒昏并抛入浴缸溺毙”,是死于“溺”。但正文中的叙述是将受害人“脖子捆住勒死,随即将其拖入浴缸”,是死于“勒”。两相对照,好像公安部门对受害人的死因在报道时还未确定。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篇叙写角膜捐献经过,开头无庸置疑地说明“眼角膜必须在患者去世后6小时摘取”,否则失去使用价值。后面的报道说捐献者“凌晨1点多钟”病逝,取出的时间却在“中午12时35分”,即捐献者死亡后近11个小时。这里前后的矛盾,不能不令受众大惑不解,从而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报道内容不恰当 目前最突出的,是不恰当地报道个人隐私以及政府、部门、单位的秘密。它重则触犯了法律,引起新闻官司;轻则给报道对象带来麻烦,报道者自身也难脱干系。如,2004年上半年,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司法不公的情况展开暗访,有一家中央级大报在版面上发消息,把暗访的开始时间、检查对象、范围、目的一一和盘托出,酷似在为有问题的人员通风报信。个中原因,极可能是写作者只注意到这内容有新闻性,却不具备传播性,以致在客观上造成了“帮倒忙”的负面影响。

有的报道内容本身并不存在“不恰当”,比如《仰头放风筝 一男青年跌落沙沟》,作为一条社会新闻刊发,全然不错。可是有一家报纸把它置入“轻松新闻”的栏目中,便有幸灾乐祸之嫌,受众有理由怀疑媒体的审美趣味是否有偏差。这是由于版面编辑处置不当造成的报道内容不恰当。

突出方法不正确 以同一时间段的比较,或者强调“第一”的方法,来突出某种意思,历来是新闻报道的有效之举。不过这“比较”必须是切切实实的对比,这“第一”必须是真正的第一。否则将适得其反。

2004年“五一”长假后,某大都市电台总结该年此时旅游人数之多,多到是去年同期的多少倍。这里的比较,就令受众觉得滑稽。因为2003年“五一”期间,众所周知,正是非典肆虐,全国停止放长假,旅游活动根本没有开展。这种比较,其价值只能是零。

伪“第一”突出法,当下在报纸上相对而言更普遍。2000年11月,为纪念我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我国邮政部发行了一套三角形邮票,好几家报纸宣称这是我国三角形邮票的“首发”。其实稍有邮票常识的人都知道,“首发”是1951年3枚一套的《保卫世界和平》。又,北京一家报纸一位首席记者撰文称2004年3月31日公布的一部《律师执行行为规范》,是“我国律师行业第一份完备的行为规范”,视1996年5月1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为乌有,把真正的“第一”推迟了8年。

还有涉及政治色彩的一例。2003年春,某省、市领导到企业植树,本来只是重复前任的一次普通活动,这个地方的党报却界定这是第一次到企业植树,与前述两例一样,意欲突出这篇报道的意义。然而分析起来,这可以说是向领导同志脸上抹黑。不是吗,我国植树节1979年就设立了,第一次到企业植树,多少省、市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可这个地方的领导的“第一次”岂不是太晚了吗?

常用词句上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数量不多,只是由于是常用的词句,每一次错用所造成的误导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先看错用常用词的例子。

噩耗,历来是“死亡消息”的代名词,如今权威辞典中也仍是这个意思。不少新闻报道中把某人不幸坠地、遭遇车祸以致生命垂危,家人得到这一消息,竟然称“噩耗传来”。如此误用,非同一般差池,不能不说是对伤者的大不敬。

常用词句上出现毛病,也有在语法上的。如一家省会党报的图片说明云:“他们用朴实的言语诠释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实际行动。”此句在“和实际行动”之前语法成份完整,意思表述清楚,就是加上这五个字,导致全句意思含混不清。究其缘由,是怨了“杂糅”的语法错读,即:把应该分开说明的两句话强行裹在了一起。另一种常用语句上的毛病是不合事理。有一家晚报,在介绍一个两天前已被击毙的歹徒简历时,一本正经地称他“至今无正当职业”,宛如他并未归西。“至今”置入此句中,荒诞不经,令人发笑。

称谓上的问题 称谓上出问题,暴露了编辑记者一些常识的缺乏。例如,完全不了解国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把现在村里负责人称为“村长”;完全不了解医疗界现状,就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简称为行政职务的“副主任、主任”;完全不了解古代女孩称谓的含意,在雅典奥运会报道中,就称“赵蕊蕊是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姑娘”,现已23岁的赵蕊蕊戴上指代十三、十四岁的少女的桂冠。

还有的称谓问题,不一定是报道的作者不懂,只是由于一时的疏忽,一般来说,也无甚了不得,但在某种特殊的场合,就有失体统,不太严肃。有一则消息称李敏之女孔东梅“是毛泽东第三代后人中惟一的女性”,便是称谓上的一大失误。因为按此说法推算,李敏自然是“毛泽东第二代后人”,那么毛泽东本人岂不是“毛泽东第一代后人”?

还有些称谓,本身并不错,只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给受众表述的意思欠明确,乃至出现歧意。以广播用语为例,有的大城市电台在述说中已习惯称某人配偶为“爱人”,便不知道这是指的“丈夫”还是“妻子”,下文再提及这个人物以代词“他”或“她”来称号,由于这两个字读音并且声调没有一点差别,受众仍不明白“爱人”的具体指向。

引导运用上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除了表现在不必用的地方却用了之外,更多的是在该用时却未用,致使表达的意思发生错位。它们不像“菜单”一类词语,不用引号,受众也知道其引申义。下面是该用引号而未用的两例。

一家直辖市日报,2004年6月5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左臂右膀之一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辞职,该报所拟的一行单排标题却是“布什断臂自救”,没有在臂字上加引号。这里,仅此六字,受众便只会以为是布什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甘愿砍下自己的手臂来保住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这则报道极像布什个人在医疗上的事情,难以联系到是政坛动态。

还有一张城市健康类报纸,在头版目录中推出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消除疲劳的6种自助餐”,此处也没有引号,显然谁都会以为这是在推介6种吃法。细看正文,方知是与“吃”风马牛不相及的健身方法。不用引号,恶果之状,由此可见一斑。

医学知识上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比以前要自觉和迫切,尤其是涉及自己日常生活的防疫知识。媒体对此有责任和义务,千万不可出错。而现实中却不是这样———

首都一家报纸刊发的一篇科普文章,文中有一个结论式的陈述句是:“有些生物有些病毒在高温下杀不死,包括艾滋病毒。”这不仅很不该地宣扬了艾滋病毒恐惧论,也是缺乏医学常识的表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时已经强调过:艾滋病毒是易于杀灭的,不值得过于害怕。科学已论定,它在摄氏56°时只要十分钟便会土崩瓦解。

更有甚者,一家发行于大都市的报纸,在知识性短文《狂犬病是怎么传染的》,竟然以惟一条件句式写道:“狂犬病只能通过狗作为媒介传染”。反之,只要不接触狗,就可以与狂犬病无缘,这也是一个极大的误导。已有许多资料表明,狂犬病的传播媒介,不只是狗,还有猫、鼠、兔,乃至其他野生动物,如黄鼠狼,这也是并非高深的防疫知识,且不知何以不知道。

历史知识上的问题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要求新闻报道在这方面一点闪失也没有,也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这里说的是在极其一般的历史知识上的错误,很遗憾地出现在媒体上。有一家在全国影响颇大的地方报纸,在一篇有关革命前辈的专访中,言之凿凿地告诉受众:“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语气非常肯定。历史事实却是1948年秋,仅仅是辽沈战役开始,淮海战役和平律战役于1948年11月才打响,此处反映了写作者、编者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太缺乏。要说这三大战役全部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1月。

另有一例表现出的问题更严重。那是由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掌握得太少,致使文章中冒出“早在1969年5月18日,当时作为国家副主席的林彪……”这样的文字,而且它就出之于一篇有关“文化大革命”“大揭秘”的通讯中。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点“文化大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国家主席”一直是林彪的反革命政治纲领,他自我爆炸的起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这一纲领不能得逞,且不知此文作者及发文编辑何以连这一点也不知道,竟让林彪当年已破灭的野心得以在此文中实现。

(作者系长江日报主任编辑)

第四篇: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富锦电视台 韩世峰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之间的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赢得市场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策划,就是在节目制作过程前,设计出栏目或节目的最佳方案。其中包括所有具体细节的策划,比如选题的策划,具体题材的分解,新闻报道形式的设计和同期声人物的确定以及采访问题等相关环节。电视台要想提高节目质量,创作出高品质的节目和栏目,就必须加强总体策划,那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新闻策划有利于促进社会效益,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判断新闻报道的策划是否成功,要看其产生的社会效果如何。在没有新闻策划的前提下,纵使新闻工作者吃了很多苦,报道也很有艺术性,但却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样的新闻报道是完全失败的。相反,在报道之前有了充分的策划意识和准备,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样的新闻策划才是成功的。因此,具有相当严谨、周密、完善的策划是报道成功的前提条件。2011年7月份,我们《关注》栏目组获悉富锦市大榆树镇种植的16000亩早大白马铃薯提前上市,收入非常可观。根据这一新闻线索,我们策划制作一期关于种植经济作物的专题节目。在采访前,我们精心策划了各个环节,尤其是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大华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我们从种薯研发、繁育、营销、储存各方面入手,确立了每个采访 节点。由点及面,报道了大榆树镇成为富锦当地“经济作物之乡”的可喜成就。节目播出后,富锦各界都对此事非常关注,纷纷来信致电询问相关知识和细节,希望建立相应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致富增收提供保障。节目虽小,反响非同寻常。可见,对于这种可预见性题材的报道,新闻策划、采访、编辑到位,报道成功是垂手可得的。

二、及时策划,做好策划,做出独家新闻。

实践证明,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新闻策划,对于改进新闻报道的效果大有益处。新闻策划是新闻实践中的必然环节,也是新闻媒体进行新闻改革的必经之路。通过策划,驾驭全局。新闻策划聚焦于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全面深刻的揭示客观存在的现实,用独特的角度、见解和思考报道出“第一手新闻”。2011年8月13号早晨5点钟,富锦市境内二龙山、向阳川两个镇遭遇暴风雨和冰雹侵袭,10多个村的农田、树木、房屋受损。灾情发生后,《关注》栏目组记者紧急策划报道方案,分成三组记者分别赶赴第一现场,及时报道受灾、自救、救援情况,并及时上传上级媒体,当晚央视一套《新闻联播》、黑龙江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联播》栏目、富锦市电视台《关注》栏目相继在第一时间显要位置播发了这条消息。

三、新闻策划能丰富采编和新闻报道内容,提升文化品位。新闻策划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它能根据选题的范围设计具体细节的安排,在以新闻真实性为前提的条件下,积极创新,注入文化素材,寻求多角度多方位了解和深入。这样既能丰富采编和新闻报道内容,又能提升文化品位。因此,经过策 划所作出的新闻报道,信息量大,内容绚丽多彩,内涵深远,往往能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富锦电视台为了办出更好的新闻节目,不但对短时间内的新闻报道方向作出提前部署,提出报道要点,也对带有专题性质的新闻栏目进行策划。在《关注》栏目连续策划报道了几期反映富锦市文化建设的片子,《咱村里的文化人》、《村里“李家班” 文化“领头雁”》、《大秧歌舞热黑土地》这三期节目不但播出效果较好,而且被当地政府认定为城市文化宣传片,在城乡巡回播出。

四、新闻策划是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媒体热烈竞争的程度,越来越需求具有搞业务水平和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21世纪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新闻策划可以让编辑、记者开阔视野,了解全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一系列的调查、采访、分析、写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培养策划人员的预测、分析能力,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对全局的掌控能力,也对新闻工作者的个人思想认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策划本身必须要有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要有方向性、责任感和创新意识,这只靠记者“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要在团结中前进,这就提高了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团结感。近几年,富锦市电视台非常重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培养,定期安排人员到黑龙江电视台培训学习,积极鼓励记者往外走、往远走,深入学习行业资深人员特定方面的技巧和经验。从而挖掘有意义的新闻点,制作出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新闻报道和节目。

策划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常常从一个案子跳出来,寻找相关的事件链接、延伸、升华主题,这样就使报道更具有说服力、影响力,更符合受众的需求。新闻策划不仅需要策划者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命追求,也需要相关领导的支持及各具体部门的协作。只有这样,策划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功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富锦市广播电视台 ***)

(韩世峰

第五篇:浅析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毕业论文 06

论文题目:浅析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班级:06高职4班 作者:黄书铨

专业:新闻采编制作

学号:0601060182

指导教师:徐漠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各个媒体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受众的法宝。新闻策划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新闻运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炙手可热,各个媒体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特别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更加离不开新闻策划。然而对于什么是新闻策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在本文中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编人员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它既可以是单个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是一组系列式的新闻)进行有创意的组织报道。其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手段,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获得最佳新闻效果。

关键词:策划 新闻策划 策划要领 策划意义

一、策划

策划,古代称之为“策画”。古汉语,“画”通“划”。《后汉书·瑰器传》中说:“是以功名终申,策划复得”。《晋书·策划总论》中记载:“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策功军国,嘉谋类中。”这里的“策功”也就是“策划”之意。《孙子·虚实》篇中说:“策之而知得失之计”,意思是说,通过策划可以找到由失败到成功的办法。

根据《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策划就是筹划、谋划。而“谋划”,《辞海》解释为“制订工作计划”,《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想办法”。

二、新闻策划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主场经济的新时期,新闻传播事业迅速发展,新闻媒介作为传播者的主体性日益凸现,新闻传播运作开始突破传统以简单、直接配合上级宣传精神为主的工作模式,媒介迈向了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市场。自1993年新闻界开始研究和讨论新闻策划问题以来,策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所认同,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推行新闻策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媒体在新闻竞争中的成败。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媒体运作策划”,是对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通讯社新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种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进行运筹和规划。①也就是说,广义的新闻策划已经不局限于新闻报道本身,而是囊括了所有与信息传播活动有关的行为。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设计、决策和组织手段,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大到一张报纸、一个台的风格定位、宗旨确立、受众定位、栏目设置,小到单个报道的指导思想、采访计划、报道规模、版面或节目安排等等,都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

狭义的新闻策划也叫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即采编人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②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编辑部门在一定的时期组织报道的设想和规则。这种策划的结果以文字表达出来,是包括如下内容的报道设计方案:报道的主要内容、报道重点、报道过程、发稿计划、报纸版面地位和形式、报道人员等。③本论文所指的新闻策划是针对狭义的新闻策划而言的。

三、新闻策划的操作要领

要把粗浅的策划经验上升到现代策划科学的理性水平,找出其内在规律性,建立起一套包括理论体系、操作体系在内的科学的策划体系,并非易事。那么新闻策划的操作要领究竟是什么呢?

大致说来,新闻策划的操作有这样一些流程: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策划的主题,进行目标定位

对不同的策划客体有不同的目标定位。一般说来,精心策划报道是希望能够在社会上产生震动、在读者中产生反响,往往关系到社会上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主题比较重大,反映的问题与一般的报道相比要深刻得多。因此,在策划时就必须抓准问题、切中时弊,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拟定报道设计方案

在选准报道题目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拟定报道设计方案。报道设计方案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篇幅长短也没有统一规定,可由策划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报道设计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报道的主要内容,即报道面有多在,包括哪些报道对象;报道重点是什么,以什么为主;报道过程,即报道共分几个阶段进行;发稿计划、报道人员安排等方面力求与众不同。

3、实施方案与保证措施

拟定报道设计方案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保证措施,其中包括内部人力配置、部门分工协作、组织指挥、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奖惩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4、信息反馈与目标校正

任何策划活动在制订计划时期都不可能预见一切,因为客观世界是多变的,受众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策划的目标定位以及策划的设计方案不可能一成不变。在策划方案招待和实施的过程中,采编人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搜集信息,据以修订原有目标,即对原有笄方案加以补充、修正和改进。

5、效果检验 这是新闻策划的完成阶段。策划人员可以通过报道的传播效果好坏对报道设计方案加以检验,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增加下一次新闻策划成功的可能性。④

四、新闻策划具体运用的分析

《南方周末》在2006年3月15日出版发行的报纸的B14和B15两版推出了3.15特别报道:医药消费维权。主要由四篇新闻报道组成:《九代清源:借“诺贝尔奖”布惊天骗局》、《谁对“龙胆泻肝丸负责” 》、《攻坚胶囊何以能打“游击战” 》、《激光合并输液疗法》。同时配以评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不应由患者独担》以及药品广告的相关信息。

其中《九代清源:借“诺贝尔奖”布惊天骗局》这篇报道主要揭露了保健食品“九代清源”应用虚假广告等手段夸大其在治疗乙肝上的疗效,欺骗消费者。《谁对“龙胆泻肝丸”负责?》一文主要披露了北京同仁堂生产的“龙胆泻肝丸”毒副作用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和痛苦以及法院对这一事件的相关诉讼的不公平判决。《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不应由患者独担》就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进行了评论。《攻坚胶囊何以能打“游击战” 》揭露了“攻坚胶囊”的非法广告被多个省市被查处后却不断出现在其他省市的报刊上,继续误导消费者,同时对监管部门提出了质疑。《激光合并输液疗法》披露激光合并输液疗法的骗局被媒体屡次曝光,已被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出示了“红牌”,却仍在上海一些医院使用。

这个策划的专题报道就目前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医药问题中的虚假广告、药品毒副作用的危害、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进行了报道披露,将医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告之消费者。而这组报道反映的问题又是大多数读者想知道的。

在这个专题报道中,很多新闻事实不是新近发生的,但通过编辑的精心策划,将它们放在临近3月15日——消费者权利维护日这个特定的时间坐标系内,它同样具有时新性。在平时,药品虚假广告,药物不良反应„„这样一些问题经常发生,但将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新闻策划在临近3月15日这个合适的时机报道出来,最容易引起各方面对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果这个策划选择其他时间推出,就可能达不到其预期的效果。

这组报道具有较大新闻价值,揭示事件的本质,满足了人们期待感和知情权,同时抓住了读者的共同心理要求,有效地集中了大众的关注兴趣点。可以看出策划人是在研究了解读者喜欢什么,对新闻有什么期待和要求,在确定公众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新闻策划的。

由于医药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南方周末》这组报道从多种角度来报道,使读者能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实质。虽然每篇稿件的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但在总体上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一个报道整体,而不在平面上无休止的重复,可以全面地反映问题,最大程度地引起社会关注。

五、新闻策划的意义

由此可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闻媒体内部,策划已成为新闻报道宣传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每一次新闻报道都经过策划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新闻报道几乎都是经过策划之后才获得成功的。简单地说,新闻策划的意义在于:

1、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掘新闻价值,突出报道主题

新闻策划是很多人的集体创作,它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能够在不引人注目的新闻线索中发掘“价值珍贵的珍宝”。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媒介的职责决定了我们的新闻报道必须承担一定的宣传任务,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弘扬主旋律,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策划可以编辑部在思想上取得共识,将新闻报道聚集到主题上,才能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2、新闻策划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

为了与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广播电视竞争,报纸媒体开始扬已之长,在深度报道和新闻的背景分析上下功夫。记者要作深度报道,要写出报道的立体感和纵深感,就必须调动现实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本地目的地、国内外的各种资源为报道服务。这就要预先作策划准备如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五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道等。许多报道经过策划可以集中调动力量采访、编辑,丰富报道的层次,写出有分量的力作来。

3、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挥报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记者深入采访 新闻策划是报道主体即采编人员作用于报道客体的一项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新闻报道的策划不是闭门造车,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面是以记者平时的积累为基础进行的。因此,新闻策划是报道者积极主动的行为表现。它和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一般来说,它不是由上级领导部门指派,或由被报道对象邀请那样具有被动性,它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积极主动地予以反映。经过策划后进行的新闻报道目标任务明确,要求也明确,不下苦功夫采访是绝不可能写出好报道来的。这就迫使记者深入采访,提高效率。

4、新闻策划增强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者,而且也应该是社会实践的参与者和社会进步的促进者。新闻从业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那支笔,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助人为乐、为民分忧。经过策划的新闻报道,尤其是那些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报道,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六、新闻策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外在表现,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适当操作方法进行新闻策划,在新闻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新闻策划毕竟只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新闻工作的目的,更不是全部的新闻工作。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否则就会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陷入误区。

首先,尊重客观事实,不可闭门造车。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策划,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新闻宣传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都有一个时期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策划只有摸准“脉搏”,吃透中央的精神,找准切入点,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新闻策划的基础是客观实际,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

其次,要注意有的放矢,避免过多过滥。受众关心的是关系切身利益的、感兴趣的、能引起特别注意的、能满足新闻欲同时能调动起连续收听、收看、阅读欲的新闻报道。每天我们的身边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其中不乏可做新闻策划的题材。但如果以为凡所有策划的报道就是读者所喜欢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此,做好新闻策划,首先取决于对新闻题材的判断,做到精心选题。

第三,把握策划程度,杜绝新闻炒作。新闻炒作偏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往往会小题大做,偏重于社会新闻、灾害事故、娱乐新闻、名人隐私等通俗题材,报道流于煽情、琐碎、渲染,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但所报道的事实新闻价值并不大。新闻策划在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必须遵从新闻的一般规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讲究真实性,主动接受各种法规、纪律、道德的约束。

第四、不能越俎代庖。策划的作用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属于宏观调控,但是策划不能过细,不能把记者手脚捆得太死。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新闻采访是记者单独完成,特别需要记者在现场和一线去发现与挖掘。因此,在对“命题作文”、“自选动作”和“公共选题”进行报道策划的同时,要大力激励记者个人的独创开拓精神、迎难而上精神,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独到发现,做出优秀新闻报道。

小结:很明显,当代新闻媒体的竞争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在报道中的应用。当然,“策划”新闻和“制造”新闻是两种概念,所以传媒人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只顾经济效益去“制造”危言耸听的“新闻”。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媒是党和人民的咽耳喉舌,新闻传媒要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来策划新闻,把产生的社会效应最大化,从而给新闻事业带来经济效应。如果只是一味地“制造”新闻,无视人民的利益,那么新闻传媒将会失去人民的信任。

注释:①引自蔡雯著:《试论新闻策划》,载于《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②引自赵振宇著:《关于新闻策划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③引自蔡雯著:《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载于《新闻战线》1993年第11期。

④引自屠忠俊主编:《新闻事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85页

下载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恪守职业道德中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大全)

    文章标题:在恪守职业道德中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恪守职业道德中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和灵魂。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遵守职业......

    在新闻工作者座谈会上的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工作在新闻工作战线上的同仁们:大家好!今天在这里发言,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惶恐,说不出的不安,说不出的惭愧,又有种说不出的荣幸,说不出的欣悦,说不出的兴奋,之所以有惶恐、......

    新闻报道中新闻伦理缺失的具体表现[精选5篇]

    新闻报道中新闻伦理缺失的具体表现: 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从业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

    6月新闻工作者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

    从2008年7月到现在已经近一年的时间,虽然时间的流逝让我不断的改变,也逐渐的适应所做的工作,但我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评价是不合格的,坦白的说,我自己的能力与我所做的成绩之间还......

    裁判:在比赛中可能出现实际问题

    在比赛中可能出现实际问题 一、提供了首发名单之后 如果出现某队队员受伤,通过裁判员可以允许替换,但裁判员不用去确认该队员是否受伤。将该情况通知对方,允许对方替换相同......

    事迹材料——让青春在新闻报道足迹中闪光

    在新闻报道中展示人生风采 我叫石伯英,河南省商丘市人,现任政治处宣传股新闻报道员、勤务汽车中队二班副班长。担任新闻报道员4年来,我始终把岗位作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发展......

    大数据分析在深化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在深化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摘要:大数据分析曾被使用在2014年的“两会”报道中,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并且信息发布更加及时,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

    应该怎样避免在报道中出现失误

    容易犯的十种校对错误 1、政治性错误。国名错误,中央领导人名讳,国家机构名称,引用领导人的讲话,文献资料必须一字不错、一字不漏!这类错误属于高危险、高风险的错误。(重大差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