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呼和浩特市简介及特色旅游开发情况
呼和浩特市简介及特色旅游开发情况
这个视频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和旅游市场,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方向。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呼和浩特这个有着神秘色彩的城市。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全市总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9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36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
近年来,随着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大力发展,带动着其旅游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我市的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旅游业收入占全市 GDP的 8%,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下面介绍下呼和浩特市特色旅游开发的情况。
第一,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产品丰富多样,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心、三大特色、五大系列、六条精品线路的旅游业发展基本格局。一个中心就是“旅游区域中心”。便捷的交通、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经使呼和浩特成为自治区最大的旅游区域中心和集散中心。三大特色是草原民族风情旅游特色,召庙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商务、节庆、会展旅游特色。五大系列是休闲度假系列、农家乐旅游系列、工业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
第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了发挥乡村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我们积极鼓励农户开展以观光采摘,农村生活体验,观赏田园风光,品尝土特食品,参加民间节庆的农家乐旅游活动。组织相关人员赴四川等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对全市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确定了我市农家乐发展的总体思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呼和浩特“乡村”旅游在各旗、县、区已成规模地发展起来,各地利用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态等特色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特别是武川县五道沟、托县一溜湾、土左旗哈素海、和林县姑子板村、赛罕区舍必崖村等地的“农家乐”旅游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武川县的五道沟、得胜沟、托县的一溜湾农家乐为代表的景区依托型农家游;以土左旗与清水河县为代表的扶贫安置型农家游;以和林县、新城区、赛罕区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体验型农家游,以回民区和玉泉区为代表的城郊休闲型农家游。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旅游接待户 103家,截至今年 8月底,共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收入近2000万元。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第三,工业旅游取得较快的发展。呼和浩特工业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4年,蒙牛工业园、蒙丰锦绣园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伊利工业园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通过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活动,使我们对工业旅游的发展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也为我市开展工业旅游奠定了基础。伊利和蒙牛两大工业园,通过不断扩大、完善自身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仅宣传了自身的产品,建立起企业忠实的消费群体,也为提高我市草原都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贡献。
截止目前,我市工业旅游接待人数近150万人次。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在丰富我市旅游产品的同时,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我市的工业旅游正在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第四,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这里出现了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并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目前,我市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7个,包括国家级 3个、省区级 4个、市级 22个、旗县级 48个。这些资源为我市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借助“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列入全国 100家红色旅游经典项目的有利时机,我们编制完成了《呼和浩特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全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和分类,为红色旅游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五,冰雪旅游正在兴起。呼和浩特市位于中国的北部。每逢冬季,总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特别是每年的 1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 15摄氏度左右,积雪深度在 10~15厘米之间,是开展滑雪运动的理想场所。冰雪旅游是大自然赐予呼和浩特的“白金产业”。这种“买不来、夺不走”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呼和浩特必须千方百计地打好冰雪旅游“这张牌”,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气和财气,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把飘雪的冬季变成收获的季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旅游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呼和浩特已建立起北极光、太伟两座滑雪场。其中,北极光滑雪场拥有中级、初级雪道,主要面向普通旅游休闲群体。太伟滑雪场拥有高、中、初级雪道,为中高端旅客提供服务。良好的冰雪旅游基础设施,使呼和浩特的冰雪旅游迈上了新的台阶。
最后,想说一下呼和浩特市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1)旅游景点分散、规模偏小、没有精品景区,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开发。(2)现有景区各自为政,没有一个鲜明的城市整体旅游形象。(3)对我市旅游产品进行开发的企业实力还不是特别雄厚,受资金制约,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旅游项目档次不高,以低层面的观光为主,极少有参与性、娱乐性产品。(4)文物古迹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一些景区年久失修,影响了观赏价值。(5)旅游开发缺乏统一引导,资源整合不够,基本上是局部开发,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存在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6)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改进。(7)我市没有 4A级以上的全国知名旅游景区。要想旅游业蓬勃发展,一定要靠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来打造美丽的青城。
第二篇: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我市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培植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商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为指导,以发展旅游产业为载体,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特色、规模、效益农业”的总体要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作为特色旅游农产品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农产品产业集群,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我市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现实需求,着眼潜在需求,统筹规划,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开发前景广的特色农产品,用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旅游农产品产业。加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无公害、绿色、有机化,打造安康旅游农产品名牌,构建特色产业群体,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三、开发目标
1、特色农产品的确定
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种多、分布广,依照特色农产品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结合“市场竞争力强、开发增值潜力明显、技术成熟、规模相对较大、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高、见效快”的原则,确定以腊肉、蚕丝、茶叶、魔芋、绞股蓝、木瓜食用菌、富硒菜油、富硒大米、皱皮柑为十个优先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并进行系列产品开发。
2、目标任务
到2012年,实现“五个一批”和“两个提高”,在全市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安康乃至西部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带或产业区,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民致富,推动我市特色农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显著提高特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腊肉
以现有镇坪美味佳公司为龙头,扩建、兴建年加工腊肉50吨的加工企业2—3家,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打响“镇坪腊肉”、“八仙腊肉”、“南宫山腊肉”品牌,实现生产腊肉200 吨,同时按照旅游方便食用的思路,进行产品系列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催生产业效益最大化,年产值达到 1亿元。
开发品目:腊肉、即食腊肉干、腊肝、配套洋芋干、干竹笋
承担单位:镇坪美味佳公司、平利县八仙农家腊肉厂、岚皋县南宫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山腊肉加工厂
(二)金州丝绸
以安康市巴山宝业丝绢公司、巴山丝绢公司、石泉县永宏丝业有限公司、鎏金蚕家纺有限公司为龙头,进行蚕丝被、真丝衣、真丝手绢、围巾的系列开发。
承担单位:旬阳县冬青村柑橘协会、汉滨区九里湾柑橘协会
(十一)安康绿壳蛋
以旬阳县兴农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和岚皋县秦巴生大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养殖技术,是蛋产量达到100万枚。
承担企业:旬阳县兴农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岚皋县秦巴生大农业有限公司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要把开发十种农业特色旅游商品提高到丰富安康旅游内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增强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和提升安康形象的高度来认识。旅游、农业、文化、工商等各部门要相互协调,共同营造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旅游商品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谋求安康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发展规划。政府应发挥宏观引导职能,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注重从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扶持农业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项目,促进旅游业六要素的协调发展。要有一个明确的旅游商品发展规划,可邀请有关专家,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发展规划。
(三)加强产品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安康特色旅游农产品的开发要按照“优质、特色、安全”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步伐。同时由市农业局、双创办、旅游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组织开展安康特色旅游农产品标识认证活动,从而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
(四)明确开发思路,提升整体水平。把特色农业旅游商品逐步培育成旅游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快旅游商品发展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精品为龙头,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旅游商品形象,推进安康旅游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系列化、礼品化和便携化。
(五)强化品牌营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资源优势,以政府权威性为基础,将一批质量上乘、文化品位高的特色农业旅游商品作为公务礼品的首选商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利用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展销安康旅游商品;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旅游商品交易会,推介安康旅游商品;举办面向省内外的旅游商品设计、征集大赛活动,评选出构思独特、设计新颖的旅游商品进行开发;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等,扩大安康旅游商品信息发布的区域范围。
(六)营造购物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可建设大型旅游购物中心,设立网上品牌专卖店,联络全国主要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品牌加盟销售商等;进一步健全旅游购物市场的投诉制度,加强旅游购物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尤其要依法打假维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维护旅游者和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起旅游商品行业自我保护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实现安康特色农业旅游商品经济健康发展与旅游者满意的双赢目标。
(七)设立专项基金,建立长效机制。参照国际比较通行的做法,设立安康特色农业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建立政府引导性的投入机制,培育、扶持一批重点特色农业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专业市场,尽快将特色农业旅游商品这一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第三篇: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姓名:韦圆
班级:1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班 学号:20123303020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摘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风俗文化又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来虽然民间风俗文化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也颁布了许多成文法律文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民间风俗文化,可是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为了使民间风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抓起,从基础做起,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为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题、开发。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
相沿悠久,后者刚刚兴起,但前景十分广阔。自然风光是天然的,是永恒的;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帮助中国人了解自身的传统,但有局限性,就各个分布地域来说,这些历史遗迹只在中国版图上占着有限的一块地盘,且分布很不均匀。民俗文化却在层次和地域上占着绝对优势。它首先是民族集体创造与集体传承,其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再生产、交易的经济文化,以及人生仪礼和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若进行比较,历史文化(例如陵寝、宫殿、寺庙)是过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却是活的文化,既是传统,又活在民间。例如,春节的社火及其他民间节日活动,无论上层、下层 人民,无论中国、外国都能接受,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决定的。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它们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构成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二)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紧迫任务
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开发的原料。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徕游客观光的功能。
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最早,并且一直作为我国旅游产品的主体。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属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默默无闻。它好象是一位深居闺中而期待出嫁的少女,有待人们认识其娇容与品性。
我国的民俗旅游资源,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待开发的原始矿藏阶段,其应有的光和热还未完全释放出来。积极地挖掘和开发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形成旅游产品的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国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一项紧迫任务。
(二)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对于地方旅游业来说,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对大多数地方旅游业来说,历史文化资源贫乏是自己所短,但民俗资源丰富则是自己所长,故应以开发民俗旅游作为自己的特色优势。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肯定会给各地旅游业大增光彩。
(三)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一是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无锡堰侨乡民办的吴文化公园,当在展览吴地民俗文化;苏州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实物介绍苏州婚俗;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大荟萃;台湾南投九族文化村,是高山族民俗文化的展览。他们都属于以静
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二是民俗商品的开发。天津“泥人张”彩塑、吴锡大阿福泥塑、浙江东阳的木雕竹编、河北蔚县的窗花、陕西延安的剪纸、江苏扬州的鞋花、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山东临沂虎形绣件、贵州玉屏的箫笛、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天津杨柳青年画、吉林雪柳绘画等等民俗商品,林林总总,浓浓的民族味,重重的泥土香,为欧美游客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四)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还可以通过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为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特越好。当然,一定
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旧”,这是游人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用得好,一旧值千金;用得不好,一新废万金。一边破坏民俗旧物,一边花重金建设民俗新物的蠢事,千万不要再干了。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
姓名: 韦圆
2013年12月31日
第四篇:特色旅游
3.旅游业发展状况
(2)乡村旅游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Farm Tourism(农庄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otourism)注,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各自为政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缺乏规划和策划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人才匮乏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5)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6)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多在近大、中城市的外围,甚至就在城市中开辟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
此外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一)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乡村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1.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据估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2001年我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最近10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乡村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注:国内部分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itourism),农业旅游一般译为agrotourism。
第五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简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简介
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界 与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隔山相望,南与赛罕区接壤,西与回民区毗邻。地理坐标位于东经 111°35′——112°5′,北纬 40°48′——41°7′。全区 总面积 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 55平方公里,农区和山区 645平方公里。总人 口 58.5755 万人,其中城区人口 37.676 万人,农区和山区人口 20.8995 万人; 有蒙、满、回、汉等 38 个民族,是满族聚居区。全区设 1 镇、8 个街道办事处 和一个工业园区,26 个行政村、46 个社区居委会。区内驻有自治区、呼市两级 党政军机关,呼和浩特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以及邮电、通讯等机构。新城区 是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及新闻、信息中 心所在地,是呼和浩特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新城区东西长 40.5 公里,南北宽 37.4 公里。辖区地形主要由山地、山前冲 积扇地和平原三部分构成,山区约占全区面积的 60%。大青山在区境内东西长约 40.5 公里,南北宽约 10 公里,最高海拔为 2149.5 米;城区系大青山南麓山洪 冲积扇平原,平均海拔为 1050 米。境内的地表水资源较少,河流多属季节性沟 河,较大的沟河有 6 条,水源多为雨季沟谷的汇流水,部分来自山泉,只有汛期 水量大而集中,平时只有少量的山泉水,有时断流。境内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浅水一般埋深在 40 米以内,深层承压水埋深在 60—120 米之间。土壤类型比较 丰富,山区形成灰色森林土、灰褐土;丘陵多为栗褐土、灰色草甸土、草甸沼泽 土、粗骨土;平原是洪淤栗褐土、砂石土等。灰色森林土、灰褐土腐植质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新城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是:春季风多雨少,升温快;夏季湿热多雨,降水量集中;秋季短促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 6.7℃,山区比平原低 2—3℃;冷热变化剧烈,夏季平
均气温 21.3℃,极端最高气温 38.5℃;冬季平均气温-7.4℃,极端最低气温-30.5℃。年平均降水量为 397.9 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 130.6 毫米,山区降水 量多于平原,年降水量的 60—70%在夏季,多集中在 7、8 月份。日照充足,全 年日照时数为 2862.8 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65%,多集中在 3—5 月。霜冻在春 秋两季出现,春季终霜迟,秋季初霜早。平原无霜期在 121—150 天,山区在 90 —100 天。春冬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新城区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植物 1000 余种;有 各类动物 170 余种;有花岗岩
、大理石、石灰石、兰片石、砂石、黄金等矿产。改革开放 30 年来,新城区由一个单纯的城区到现在拥有 700平方公里的综 合城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 年来,新城人踏着时代的足音,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真抓实干,为建设一个现代化城区而努力奋斗。改革开放的 30 年,是新城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 30 年。1978 年,新城区 地区生产总值不足亿元,到 2007 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 233.7 亿元,是建国以 来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新城区经济总量连续五年(2003 年— 2007 年)在全自治区 100 个旗县区中保持前三,(1998 年—2007 年)连续 10 年在全市各旗县区中位居第一。“十五”时期,该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 77.2 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 550 倍。财政收入由 1981 年的 163 万元增加至 2007 年的 15.9 亿元,增长了 974.5 倍。经济发展的同时,新城区社会各项事业 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精神文明等各项建设均取得了 丰硕成果。城乡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一产补区”——粮、奶、肉、菜、林,一个都不少。一产补区”——粮 一个都不少。新城区所辖农区地处山区,1999 年,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城区加大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力度,围绕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进行 了农业种植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7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 0.97 亿元,比 1999 年增加 0.47 亿元,年均增长 8.6%。粮食总产量由 1999 年的 7022 吨提高到 2006 年的 26183 吨,年均增长 20.7%。2000 年以来,建设了沙梁、塔利等四个
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通过建设基地,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 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目前全区已建成奶站 20 多个,奶牛存栏总头数由 2000 年的 1347 头,增加到了 2007 年的 1.41 万头,生猪养殖和奶山羊养殖得到较快 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养猪专业村,建成了两个专业化大型养猪场,并成立 了呼市第一家养猪协会。以香岛、绿丰苑等农业产业公司为龙头,通过大力发展 蔬菜种植业,形成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蔬菜生产基地。1999 年以 来,新城区生态治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截至 2007 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 9.74 万亩,封山育林 19.59 万亩,飞播造林 2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 2000 年的 25.33% 提高到现在的 34.3%。“二产强区”——轻工、能源、机械制造填补空白。二产强区”——轻工、能源、机械制造填补空白。轻工 改革开放以来,新城区工业经济迅速崛起。到 1990 年,初步形成了机电、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日用轻工化
化工、包装装璜、印刷、工艺美术、微电子、食 品等 9 个行业体系。20 世纪 90 年代,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为打 造优良工业发展平台,新城区区委、区政府积极建设鸿盛工业园区。引入了西远、威尔浪等大型企业,其中蒙哥马利电梯、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项目填补了自治区 的空白。目前,新城区工业蓬勃发展,110 国道工业经济带已全面启动,呼和浩 特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已开工建设; 总部结算基地等新兴产业项目 纷纷落地。2007 年,全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 15.6 亿元,比 1978 年增长 16.3 倍,年均增长 10.4%。形成了电力、食品、服装、建材等支柱产业,“三产立区”——餐饮服务、商贸流通独占鳌头。三产立区”——餐饮服务、商贸流通独占鳌头。餐饮服务近年来,新城区全力打造了中山东路及新华大街商贸电子金融核心区、兴安 北路汽车贸易带、车站东西街商品批发一条街、东库街建材装饰家居中心、海东 路餐饮一条街等 6 条特色街区,推动了全区电子信息、建材家居、商贸流通等产 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信息产业等一批新兴服务业 和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07 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 136 亿元,比 1981 年(1978—1980 年数据无法找到)增长 185 倍,年均增长 22.3%。2006-200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续 2 年保持全市各旗县区之首。三产比重占到三次产业 结构的 88.1%,成为新城区的立区产业。近年来,新城区加大开发旅游资源力度 全力打造以面铺窑沟、小井沟、哈拉沁沟为主线的大青山“一带三线”生态旅游 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教兴区”——科、教、文、卫齐发展,创出品牌。科教兴区”——科 卫齐发展,创出品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城区逐年增加科技投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237 项,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779 人,先后有 13 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高新技术 企业和自治区民营科技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加。通过全面 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新城区已形成了高等、中等、初等和幼儿教育协调发展的教 育体系。多年来,新城区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做到了观 念新、师资好、管理优、质量高,受到了自治区、呼市领导和全国 20 多个省市 教育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被教育部命名为“校本教研基地区”。20 世纪 90 年代,新城区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乡镇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初 具规模,形成了多层次、规模化、网络化的群众文化体系,被授予“全国先进文 化区
”荣誉称号。近年来,群众性体育运动在区内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内蒙古赛 马场、呼和浩特体育场、内蒙古体育馆等大型体育场馆齐聚于新城区,为自治区 群众体育、业余训练和体育产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过 多年的不断建设,新城区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医疗单位遍布全区。至 2007 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22 个;全区城乡医疗服务覆盖面达到 100%。“城建靓区”——景观建设、旧区改造营建宜居环境。城建靓区”——景观建设、旧区改造营建宜居环境。靓区 景观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城区的城市建设事业日新月异,城区品位和功能明显 提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城区坚持新区建设与 旧区改造并举的方针,抢抓城市建设的发展先机,及时提出了“三个 30平方公 里”的城市建设总体发展构想,全面展开了成吉思汗特色景观街的建设。1984 至 2000 年间,全区共修建道路 104 条,总面积 40 余万平方米,铺设 给排水管道近10000 延长米。2001—2006 年,共投入资金 6 亿多元,综合改造
小街巷 96 条。自主完成了成吉思汗大街、哲里木路两条城市主干道建设。经过 不断建设完善,新城区形成了格局合理、功能配套、通畅便捷的城市道路网络。2001 至 2007 年间,在建城区内共拆迁平房、危旧房屋及临时违章建筑近120 万平方米,新建各类房屋 270 万平方米,建设上规模住宅小区(5 万平方米以上)21 个,完成了“拆围透景”、拆凉建绿、庭院美化”98 处,实现了麻花板、府 兴营两个城中村的成功改造。如今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已成为全市公认的现代化 程度最高、草原都市文化特色最鲜明的标志性街区,抢占了首府城市发展的制高 点。城区面积也由 1999 年区划之初的 20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 45平方公里,相当于八年又建了一个新城区,一个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 新北区已初步形成。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推进,一个绿色城区正在形成。截 止到 2007 年底,全区共有公共绿地总面积 550.2 公顷,其中综合性公园 4 个、专类公园 1 个、游园 8 个、广场 4 个、街头绿地 38 处、生产绿地 1 处、防护绿 地 1 处、绿化道路 65 条; 庭院绿地面积 188 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6.18M2,绿地率 26.4%绿化覆盖率达 31%。30 年的奋斗,30 年的巨变,新城区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 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新城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城区将以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 全区各族人
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乘势而上,真抓实干,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城区而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