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12月1日 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的旅游经济论坛感想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坛(2011·经济学)——第十二届中国宏观经济
运行与政策论坛
主题: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的旅游经济(2011-12-01)
会后感想和疑问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探讨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全球经济的组成部分,以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为切入点对旅游经济给予新的定位。论坛聚焦点,我的理解是,把旅游作为平衡全球经济的一种重要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以致平衡经济格局。
各位嘉宾的发言使我受益匪浅,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的一句话:“我们旅游业,期待被研究已经很久了!”
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十分震惊!作为国家旅游业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发出这样的感言,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旅游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或者不足于指导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虽然我们国家的旅游业正发展的如火如荼,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杜一力局长的这句话进行深思:纵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旅游业在短短三十几年间得到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愈加显赫,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从国家政策制定的角度剖析,我们目前的旅游研究成果是否足以支撑和指导未来甚至是现在爆炸式发展的旅游业,如果如
杜一力局长所说,“我们旅游业,期待被研究已经很久了”,我们是否要转变研究方法和视角,以及怎样转变,才能跟好地与时俱进地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有关旅游的四个泡沫
魏小安老师从旅游规划投资的角度提出要关注并避免旅游增长的“四个泡沫”即市场泡沫、政府泡沫、投资泡沫、工作泡沫。市场泡沫是指是否能实现“十二五规划”旅游经济每年20%的增长速度,这其中是否存在泡沫等。政府泡沫是指政府对土地的充分利用,比如,由于旅游项目的发展,获得的开发土地是之前的10倍或者20倍甚至更多,对于一个县级市而言,因此可能会转变成一个地级市。投资泡沫是指现在我们的旅游项目少则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上千亿,在一年内,魏小安老师讲,他在一年之内主持或者参加评审或者参与的项目总工加起来,投资金额可以达到5000亿,这里面是否具有泡沫~我还无法判断。海南的烂尾楼足足让其消化了十年,可见投资的泡沫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魏老师还指出,要竟可能的让投资资金尽早到位,让资金产品化。工作泡沫是指。。。
三、从汉字阐释“休闲”
刘德谦教授从汉字层面并结合中国古典著作和国外相关文件对其“休闲”进行了新的阐释,赋予了休闲新的概念。休闲是闲暇时间的一部分,闲暇不总是旅游,闲暇包括休闲,旅游与休闲交叉时休闲旅游。“闲暇”主要界定的是人们的时间,而“休闲”却使人们度过这段时间所采取的状态。刘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
于某些定义比如“休闲”,总能从我们伟大的五千年文化中找到其根源。如《庄子·》中就有皇帝“閒居三月”的记载,而皇帝闲居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至道至精”;有句谚语“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四、新休闲、新文化——技术指导下的观念革命
这是社科院财政与经济贸易研究所的进准博士的发言主题。他对新休闲,新文化的阐述,以及新的思想观念让我耳目一新。怎样利用技术下的休闲,传播文化。人们旅游之后带走的不是中国景而是中国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艺术的载体,所以一种文化的传播应该是从文字的传播开始的。从一开始外国人读像中国字那是日本吸引了他们,以及后来读几近是中国字的繁体字那是台湾对其影响,现在我们要让他们看着中国字,在网上找油条,而不是肯德基和麦当劳,那是我们的文化就是就是世界的文化。文化的传播,意识的传播,理念的传播,是中国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金博士提出了了许多新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如:新休闲与核心价值观;新休闲与产业、事业两分法;新休闲与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新休闲与文明激荡、文化赤字;休闲障碍与服务均等化等。
会后感悟:听完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的视野,似乎是明白了做研究,不能以狭隘的眼观看待问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在大的宏观环境下进行研究。更加坚定了我对旅游与文化的认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当我们把旅游资源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时,可能觉得山山水水没有文化内涵,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总可
以从现实生活亦或是古代文化中给予自然景观以新的文化内涵,产品导向衍生的主题公园,都是以文化资源作为载体进行开发或者总能找到其特殊的地方文化内涵。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兴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虽丰富,但人们的文化意识却逐渐淡化。所以我想就“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唤醒民族文化意识为出发点”写篇文章,主题是要写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但究竟从哪个角度出发,因为准备不够,是从新技术的融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为了更有利与文化的传播使“文化产品化”,抑或是其他我还没想好,这仅仅是参加会议结束后自己的一点感想。
问题一:王老师您是怎样理解“我们旅游业,期待被研究已经很久了”?
问题二: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在会上说,旅游只有在宏观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才有其意义,我对此很不解,王老师您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呢?
第二篇:全球经济再平衡—新华社社长 李从军
这是继2011年6月《华尔街日报》刊载《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一文后,美国主流大报再次发表新华社社长署名文章。
【美国《纽约时报》7月18日文章】题:全球经济再平衡(作者李从军)
中国近几年流行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中国老妇和一个美国老妇在天堂里相遇了。中国老妇说:“我到临死前终于攒够钱买一套房子了。”美国老妇则说:“我临死前才终于把房子贷款还清了。”
这则笑话基于美国人喜欢挥霍而中国人习惯节俭的成见,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失衡的世界经济如何失去方向。
这次危机在两个方面区别于过去的经济动荡,同时也解释了它持久不愈的原因。第一个是信贷悖论:它在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破坏稳定。全球金融的扩张及其支配地位为更快的资本积累和物质丰富打开大门,但与此同时也播下危机的种子。在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神秘的金融操纵让消费者能够轻易享受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汽车和更长的假期,即便他们根本没有储蓄。
美国等富裕国家的信用过剩导致中国和巴西等以出口为导向的新兴国家生产过剩。这种不平衡对双方都产生消极影响。在西方,几十年来,实业家们纷纷将生产转到劳动力、设备和材料都更廉价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本国的制造业不断被掏空。此外,中产阶级也萎缩了,原因是金融驱动型经济产生的收益都到了“肥猫”手里,他们操控着信贷杠杆。在新兴经济体,城市化和工业化使无数人摆脱贫困,但也给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危机的第二个特点是相互关联性。如今世界不再是平的了,它更像一个迅速收缩的鱼缸。全球化解释了为什么占欧洲经济产值2.3%的希腊这条小鱼的蹦跳挣扎威胁到整个欧洲大陆的沉浮。它也解释了我在安徽一个偏远山区了解到的一家养鹅农户面临的困境。在危机之前,一只鹅的鹅绒可以卖13元人民币(约合2美元);但在危机之后,同样数量的鹅绒只能卖不到7元。这个农民在城里打工的儿子也因为大量海外订单取消而下了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印度等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经济改革,信息技术也给生产和销售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但是,由此带来的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全球繁荣不可复制。自从互联网泡沫2000年破裂之后,世界经济就再没有找到新的推动力。相反,金融机构、政府和个人消费者试图通过无节制的借贷---其中很多用于房地产---来实现经济繁荣。现在,日益提高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持续增加的通胀压力和数额巨大的主权债务已经让财政和货币政策杠杆不再那么有效。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首先,我们不能期待通过新自由主义--包括私有化、解除管制和自由贸易--来振兴经济。信贷悖论从狭义上说是一种金融危机--更广义上说它是一种信仰危机,它呼唤我们从以资本为中心的经济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当然,我们不能指望资本本身去自律。要防止它抵押掉人类的未来,各国政府必须改变对市场的放任态度。政府需要用“看得见的手”来管理市场,修补监管制度,约束不计后果的行为。政府应鼓励私有企业投资真正的经济,推动技术创新和就业,而不是投机和牟取暴利。
其次,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即美国、中国和欧盟,必须增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合作,避免保护主义倾向。
第三,必须恢复平衡,包括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内需与外需的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平衡。中国已经行动起来,鼓励国内消费,而不是一味依赖出口。
“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航空、核能和太空探索领域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出现了一次信息技术的革命。只有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并引领世界最终走出当前的危机。
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推动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两国还需要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和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中美两大经济体彼此已经高度依赖:去年,双边贸易超过4500亿美元。
摩擦难以避免,但重要的是双方通过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协调合作来处理分歧。只有承认我们对彼此的极度依赖,我们才能让“鱼缸效应”服务于人类的福祉,而不是产生负面影响。(李从军是新华通讯社社长,新华通讯社是中国的官方通讯社---《纽约时报》注)
第三篇: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继勇 胡艺
全球经济在过去二十多年间以一种持续失衡的状态运行着,由此,全球经济再平衡将成为未来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最主要的任务。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新趋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失衡获得暂时性休整。随着各国对经济失衡循环机制的不断思考,全球经济逐渐显现出再平衡的新趋势。
经济再平衡目标从单纯的贸易再平衡扩大到各国间的平衡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直将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目标,定义为美国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及产油国之间的经常项目再平衡。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全球扩散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不只是贸易失衡,还涉及全球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失衡。
G20成为世界最突出的失衡治理机制,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将获得更多话语权。G20不仅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对话平台,还为G20内的11个新兴经济体的分歧和差异提供了更好的协调对话平台。通过G20,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功实现了IMF投票份额的改革,获得了全球经济治理中更多的话语权。
以全球经济再平衡为名的国际经贸冲突将日益增多。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要求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承担起更多的全球经济治理义务,从而以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名义实施新的贸易保护,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因此重新抬头,国际经贸冲突将不断增多。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将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举措之一。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和制造业转移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面对国内“产业空心化”,美国在2011年提出要在其国内实现“再工业化”,它并不是将外移工业再转回来,而是要在国内发展更为高端和先进的制造业。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总体战略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在不断增强。同时,作为主要贸易顺差方,无论从本国经济发展还是从负责任大国形象考虑,中国都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力量虽有所削弱,但美元的国际主导货币地位没有动摇,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主导者必将在各方面给中国施加巨大压力,中美经贸关系将受到新的挑战与考验。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自身还面临着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全球经济失衡不可能仅通过中国的调整而得以解决。因此,中国在制定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战略时,必须遵循以我为主、互利共赢、内外兼顾、有效参与的原则,综合把握再平衡的方向、速度和程度,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为前提,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目标不能仅停留在实现国际收支的相对平衡上,而应紧盯更为深远的目标。一是通过调整失衡的内外经济结构,变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为消费拉动,变资源投入驱动经济为创新驱动;二是通过积极参与G20等峰会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发挥发展中大国的独特作用,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三是通过创造消费需求,渐进平衡进出口,实现经贸伙伴的互利共赢,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国须坚持的战略要点是:刺激国内个人消费,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双向平衡;通过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产业结构和价值链环节升级,实现商品出口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及G20等框架下的全球经济再平衡;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内外路径
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失衡双方的内外结构失衡和国际协调不力。因此,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必须内外并举。中国唯有内外联动,才能在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下真正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从而为全球经济再平衡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内部路径方面:一是通过机会均等化和收入均等化,刺激国内个人消费,平衡储蓄和投资,在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农民实际收入等政策上,强化教育、就业、创业和公共服务,稳步推进遗产税、赠与税的征收,适时适度减免民众实际税赋,提高低收入阶层实际收入,实现个人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二是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产业结构和价值链环节升级,降低“转嫁性”盈余水平,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真正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三是提高虚拟经济效率,优化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中国应加快深化银行业改革,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提高金融为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在外部路径方面:一是积极推动G20等国际协调机制的制度化。中国可联合新兴经济体,推动G20机制的制度化建设,参与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二是加强与美欧的经济协调,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经贸关系。为增强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降低失衡方向的集中度,中国要逐步改变对欧美市场的高度依赖,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还应不断扩大进口,为他国提供新的出口市场,增强他国与中国经济的黏合度,实现互利共赢。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提升中国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位置的先决条件,但人民币的国际化应遵循渐进、稳步和可控的原则。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中国政府和企业亟待提高应对浮动汇率制下的风险管理能力。
(作者陈继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胡艺、刘威为课题组成员、武汉大学副教授)
第四篇: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若干问题再思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若干问题再思考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在理性分析经济全球化实质的基础上,着重思考了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对新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城市化;城市竞争力;城市系统
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是当前备受人们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深的必然结果,它具体表现为世界各国经济不断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过程既是一种合作,更多地包含着竞争。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客观理性的认识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实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灵活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使本国的城市化及经济社会得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城市化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必将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从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来看,城市化进程较为稳定,城市发展基本有序,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关部门对经济全球化抱有积极的态度,但更多的是缺乏理性的思考。本文力图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总结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进行了探讨,以引导我国城市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1经济全球化现象与中国城市发展
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跨国公司的高度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期,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节点,尤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的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取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其对我国城市发展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产业结构低层次化,房地产泡沫迭起,接受“污染转移”危害,城市两极分化,城市自我管理权益削弱等[2],这就需要对经济全球化现象进行客观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化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与重组,是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融合的根本表现[3]。从概念本身而言,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一种世界各国经济的整合过程,是全球经济发展向高层次化演进的结果。然而,从各国经济及城市发展实践来看,为什么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像发达国家城市那样的效果,而反而承受人口拥挤、贫富悬殊、环境恶化和社会不稳定的危机呢?从根本上说,这里存在一个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平等地位”问 题[2],可归结为两点:(1)全球化力量与地方化力量的不均等性。如在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上,跨国公司常处于控制地位,尽管许多地方企业被拉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之内,但它们很难成为合作关系的核心成员,多处于次要地位;(2)由于在生产和交换中不同产品
和服务的经济利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发达国家(地区)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获取巨额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当中,则成为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对象[4]。基于这种认识,把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归结为一种后殖民主义现象也不为过。发达国家通常以资本和技术为手段,将目光瞄准发展中国家,适度转移生产基地,极力开拓产品市场,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的。与传统殖民主义时代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因迫切需要发展本国经济,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抱有积极的态度,而往往忽视了其负面效应。
我国的城市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已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使我国的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面貌也泱然一新。然而,鉴于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认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城市发展所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要冷静客观地思考一下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以利于中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2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1城市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匮乏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存在“左”和“右”两种思路,代表着两种发展倾向,前者过于激进,后者偏向保守,其中“左”的发展思路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急剧转变,“引进来”成为一种时尚。吸收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发展思路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刻板的效仿、机械的引进,使我国城市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大规模拆除重建、高层建筑叠起、开发区遍地开花、街道等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心。对此做一冷静的思考,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问题不在于对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在于对城市建设的方向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单纯注重城市物质环境建设(而且这种物质环境建设往往缺乏从整个城市及区域背景层面进行综合考虑),忽视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致使城市从形态到功能出现趋同现象,城市建设缺乏个性,城市建设中人文精神匮乏。
人文精神是把人作为人类活动与行为的发展与归宿,它关心人、关怀人类命运,它是城市建设文化的灵魂。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中,规划师、建筑师以及社会精英阶层要有人文关怀的胸襟、素质与责任感,可惜现在缺陷太多。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城市归根结底是文化、是历史,而不是工厂所引进的生产流水线,任何技术都可以引进,唯独作为本城市的文化特征不能引进[5]。考虑到城市具有生产和生活的双重属性,立足于城市资源(包含物质的、文化的资源等)的综合经营,建设有现代化的功能设施,又富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城市应该是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
注:王宁.生活世界:充满活力的城市本源资源.“城市资源经营与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交流材料.杭州,2001/1
2.2城市化的“过度”与不足
城市化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实现城市化的健康稳定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城市化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就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城市化的“过度”与不足。这看起来很矛盾,但事实上却蕴含着两个实质性的问题。所谓城市化的“过度”是指以人口或用地等单一指标衡量的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机械提高的现象,这是当前对城市化发展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通过增加建制镇数量,扩大县、市行政区范围等方式实现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通过城镇建成区“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来实现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并以此来机械地实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认识是十分肤浅的,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举措。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6]。基于这种认识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事实上却是相对不足,具体表现在:(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能够积极有效地向城镇转移,形成一大批无序流动人口;(2)城市经济结构转换速度较慢、效率低,就业压力大,很难吸纳大量的城乡剩余劳动力;(3)城市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带有一定盲目性;(4)单纯注重城市物质环境建设,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全面提高的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去甚远。面对现实,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是当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2.3城镇系统无序状态的膨胀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然而就其结果来看,仍然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城镇系统的无序发展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城镇系统无序状态更有膨胀之势:(1)各级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搞开发区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同时也形成恶性竞争;(2)城镇系统内许多城镇出现产业同构现象,且造成基础设施大规模的重复性建设;(3)建制镇数量一增再增,然而建制镇发展水平却相对较低;(4)城镇密集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且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地方自主权的扩大、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目标,城镇规划管理与实施不力等,但其根本上在于缺乏区内、区际各利益主体的协调,具体包括城镇系统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交通、城建、环保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城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与周边地区的协调)。缺乏协调能力是市场经济的一大弱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加速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城镇系统因缺乏区内、区际协调而陷入无序发展状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化,必将有利于促进区域城镇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
2.4城镇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因具备区位优越、国家政策倾斜等有利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及国外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发展水平较高。而内陆地区城市,受区位闭塞、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较差等因素影响,城市建设步伐较慢,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沿海与内陆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
扩大的趋势。当前,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为内陆地区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也同时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内陆地区城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的实践为内陆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借鉴,也有警示。毫无疑问,内陆城市发展不应该走东部城市发展的老路,然而事实上就当前内陆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来看,却有这种倾向,这个问题应该值得关注。同时,东部地区城市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地融入到全球城市体系当中,是实现我国城市稳定持续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归根结蒂,因地制宜地选择切合地方实际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3新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根本上在于明确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3.1树立经营城市资源的观念,着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是多种资源的复合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领域,理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绝大部分的城市资源实行市场化经营,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经营城市资源观念是对城市发展理念的大胆创新,随着我国城市逐步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当中,城市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树立经营城市资源观念,发挥城市资源经营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和基础作用,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必将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经营城市资源就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及人文资源等进行市场化运营,以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利用,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从当前各地“十五”计划制定情况来看,加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已成为“十五计划”纲要的核心。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宁越敏等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他们在综合分析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相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竞争力模型:以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构成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核心因素,并且受金融环境、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对外开放度、城市环境质量等基础和环境因素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7项指标(分别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对外对内开放度、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产业结构)26个因子在内的城市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为城市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打下了基础。3.2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 注: 王永昌.合理经营城市资源不断提高杭州城市品位和竞争力.“城市资源经营与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交流材料.杭州,2001/1 ② 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城市资源经营与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交流材料.杭州,2001/1
②
推进城市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7]。然而,鉴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途径,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在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着重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7]。
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种经济运行主体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以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8]。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得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政府、企业、个人等多种经济运行主体得于充分发挥各自能动性,必将积极地推进我国的城市化。同时,我国的城市化不仅要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要求,即城市现代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以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代替分散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变单纯注重城市经济增长及城市物质环境建设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优化整合,稳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
3.3强化区内、区际协调,实现区域城镇系统有序发展
构筑合理有序的区域城镇系统,其关键在于编制切实可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并强化规划的管理和实施。规划应当贯彻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改变观念,调整内容、突出重点,尤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开放竞争的观点,打破以“区”论“区”,局限于行政区划内的传统方式;(2)树立网络系统观,重视新技术革命(快速交通、信息技术)对城镇发展和体系结构的影响;(3)树立空间观,从区域整体空间角度,研究城镇空间的发展。合理划分区域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4)树立现代城市等级职能观,对中心城市的定位应当从现代城市功能由生产型转向经营服务型的态势出发,从城市本质是服务或组织区域生产生活的要求出发,而不是强调某些产业或行业;(5)树立生态观,改环境保护规划为生态环境规划[9]。以这几方面为重点,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可促成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协调,最终实现区域城镇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新时期的城镇体系规划,关键要做好各利益主体的协调,因而其有效的编制途径是在组织方式上应“自上而下”,在规划编制研究操作上应“自下而上”,上级部门在组织编制各地、市、县的城镇体系规划时,负责统筹安排,抽取相应地、市、县经验丰富的规划人员(代表地方利益),吸取他们的建议要求,与上一层次的规划工作者(代表整体利益)一起,最大限度地协调好各方利益,在得到多方认可的前提下,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城镇体系规划来[10]。同时要重视规划的管理和实施,使规划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区域城镇系统的有序发展。
3.4 因地制宜,选择切合地方实际的城市发展模式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城市发展条件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需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切合地方实际的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各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全球化对该地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合理地融入世界城市体系当中,实现东部地区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强化几个特大城市的国际性职能(如上海、北京、广州等),有条件地建设几个国际性城市,带动该区城市尽快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当中;(2)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向高层次转化,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3)综合经营城市多种资源,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优化整合,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4)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区域市场,强化城镇群及城镇连绵区的网络组织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国内陆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给该区城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鉴于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及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西部地区的城市应该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主要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重点加强城市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提高城市的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2)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发展城市特色经济,实现区内城市职能分工,以及区内城市与区外城市职能的互补;(3)有效治理城市环境污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实施西部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11];(4)在完善现有大型城市功能和设施,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大型城市的基础上,考虑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该区应该把发展中、小城市作为城市化的主攻方向;(5)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推动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的乡村聚落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在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区域城镇化。
4、结语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的城市得到了积极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鉴于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认识,不难看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城市建设中人文精神匮乏,城市化的“过度”与不是,城镇系统无序状态的膨胀以及城市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等。中国的城市已从对外开放中获得良益,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封闭状态。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我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坚持树立经营城市资源的观念,着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强化区内、区际协调,实现区域城镇系统有序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切合地方实际的城市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等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徐巨洲.有关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问题的若干困惑[J].城市规划,1999(11):8-11
[3] 王鹤.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J].世界经济(京).1999(3):21-24 [4] 李小建,张晓平,彭宝玉.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0(3):225-233 [5] 张在元.“茧居”-城市特征之思考[J].城市规划,1995(1):60-61 [6] 陈为邦.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1(1):7-10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M].人民出版社,2000 [8]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9] 崔功豪.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新趋势[J].规划师,1999(3):32 [10] 牛慧思.城镇体系规划要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J].规划师,1999(3):34 [11] 沈建国,董锁成.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J].城市规划,2000(4):34-37
The Rethink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Problem o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in China
Abstract: being confronted with the macro-background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it makes great development for cities in China,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be existed.Based on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se basic problem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presents several basic way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Key words: Economy globalization
Market economy
Urbanization Urban competitiveness
Urban system
第五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到如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文化的障碍,使人类逐渐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是,经济全球化绝不是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能放弃、也没有理由忽视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下必须发扬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的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它导致主权概念、国家利益的关系和矛盾复杂化,这种情况使一些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了。事实上,爱国主义并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现实情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甚至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显得尤为重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各种挑战,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当然,我们也不能迂腐不化,一味奉传统爱国主义为圭臬。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提醒我们,爱国主义的内涵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当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教育实效,我们既要注重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内容,更要把握全球化时代的特点,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为爱国主义注入鲜活的时代内涵。我们必须意识到,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全球化,国家仍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着,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所以,我们所倡导的爱国主义应该是开放的、兼容的,而不是封闭的、排他的,其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而非单调的。
由此看出,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我们建立在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国情及其现实客观的认识基础上 ,允许并鼓励人们对国家和民族文化进行理性的分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爱国热情持久不变,落到实处。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应该是科学的爱国主义,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爱国主义,使其具有丰富政治内涵和鲜明伦理特征。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应该是我们秉承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这样才能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全民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尤应如此。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向来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就目前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而有的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爱国主义的全民教育显得迫在眉睫。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广大青少年。他们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将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当代大学生来,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我们需要认识到:
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不受限制。无论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的无国界性,无损于科学家与自己的祖国命运攸关的亲缘联系,也不等于科学运用的无国界性。
爱国主义是人类在长河中逐渐形成和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我们14亿中国人,更需要这样一种凝聚力。当今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认真贯彻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