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免费旅游如何创造持续盈利范文
免费旅游如何创造持续赢利
——暨湖南自助游项目推介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湖南自助游运营办公室
【会议时间】:周六下午2点
【参会对象】:省旅游局领导、社会各界旅游爱好者及创业精英
【会议地点】:长沙市东二环二段40号湖南省旅游局三办公楼会议室
湖南省旅游局自助游项目启动,对旅游感兴趣个人和机构均可进入旅游业低门槛、低成本创业,并发放自助游特许经营牌照。
湖南自助游项目首创持续赢利模式,诚招各类人士和机构淘金自助游市场。
如果你是一位消费者,让你购买一张129元的卡,就能全年玩景区、住酒店、订机票、出国游都能完全免费?你会不会心动?
如果你正在寻找专兼职项目,那么有这样一个项目:售出一张129元的卡,你售出这张卡每年能给你带回1000元的赢利,并且长期持续,这样的项目您会不会做?
如果你有自己的门店,如果让你第一年赚15.8万元,第二年赚30万元,第三年赚45万元,让你的小门店做出大生意,这样项目你会不会做?
不要疑惑,不要怀疑,你浪费的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来湖南省旅游局了解,得到的也许就是你今后几十年都可以挖掘的金矿。
有意参加者请联系索取邀请函。
预约咨询qq:1767700170
第二篇:苗圃的持续盈利及营销
苗圃的持续盈利及营销
去年春季的苗木火爆,引起又一轮的建圃热,从业人数急剧增加,表面繁华的背后仍是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仔细分析苗木市场及苗木经营企业的现状,真正赚钱且可持续盈利的苗圃有多少?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苗圃生产的苗木能和市场真正接轨的又有多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器就是花木产品,市场好的时候好像什么苗木也不愁卖,就像去年上半年的情况,但低谷时才最能考验苗圃的生命力。目前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花木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总和,只占中国花木从业人数的5%,我们当中的95%是小苗农,行业洗牌是一种必然。要想在行业升级中存活甚至发展,必须有利器。
自2000年创业至今,在行业内以小有成就主要靠以短养长重信守誉或狠抓机遇扑捉市场信息,但比优秀企业相差甚远搞的也不是太好,经认真总结后认为首先信誉是持续盈利的最重要环节,同时应具有先端创新意识,打破传统的心智模式、注重标准化管理、捕捉信息、正确定位、媒体宣传等,苗木经营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持续盈利,没有资金投入一切都是空想,所以说苗木业的持续盈利对发展至关重要。
苗圃经营同样又有二八定律现象,对于一个苗圃而言,真正实现销售盈利的通常只有20%的产品,而且正是这20%的稀缺资源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目前阶段,能直接上工程的造型苗以及大规格优质精品苗正是苗木市场短缺的产品,价格有逐年上涨的趋势,企业是否能持续拥有这样的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就苗木企业而言,可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可横向发展做规模,也可纵向发展做专业、做高度。现在很多苗圃都在横向发展扩规模,但在竞争的高级阶段,随着资源要素的上涨,苗木生产的分工会越来越细,在某一品种、某一阶段苗木或某种造型苗木进行专类经营的苗圃,因小而精同样会做到成本领先。
例如:山东昌邑苗圃的朱绍远老师凭企业的多年持续盈利和正确的思路成为了山东苗木
业的领军人物。浙江萧山的孙妙夫先生近两年在成都郫县建成占地2000亩的标准化苗圃,成为业内人士争相一睹其容的地方,本人有幸去年冬季到基地参观,他们利用废弃的丛生大叶黄杨做成造型很是美观,整齐规范安装喷灌管理的罗汉松造型、八棱海棠造型、标准化生产的桂花、紫薇等品种每一棵都是精品苗,其规模及管理精细度都做到啦最好,他设定目标不求做行业第一,要做行业唯一。因其苗木生产结合资源、工艺、技术、时间和文化五大特点,他表示,因为具有唯一性,苗圃可以连续盈利14年。
现如今苗木营销有很多种营销模式,包括做广告、进苗木市场、通过苗木经纪人、网上销售和上门推销等。根据产品的差别可以选择不同方式,但营销只是过程,产品才是营销的基础。因此在选择种什么品种、种多大规格、种成啥样之前就做好市场需求的调查,思路决定出路。苗子是否能够卖掉,在种植前就已经决定了。正如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所说:营销并不是以精明的方式兜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一门创造真正客户价值的艺术。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营销。如香港缤纷园艺公司就达到了这种境界,每天开售后,有的品种最快2秒钟就在网上订购一空,最慢的24小时内也能卖完。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持续盈利必须持续拥有和创造稀缺资源,向纵深高境界发展,生产迎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一定要适度规模,需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创造自己独特的品牌。销售也会迎刃而解,达到事业的巅峰。
七彩园林笔记
第三篇:创造可持续价值.doc
附件: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创造可持续价值”
形势任务宣教提纲
1.什么是创造可持续价值?
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是云公民总经理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在党组中心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可持续价值”专题学习会上提出的。这一理念提出后,得到了公司系统广大干部员工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在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推进会上,云公民总经理要求,“要把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落实到公司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的方方面面,贯穿于项目前期、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李庆奎书记强调,“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公司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成果,是对“价值思维”理念的完善和升华,是公司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重要导向。集团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并将其作为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思维理念。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已经成为引领中国华电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
创造可持续价值,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永续经营为追求,把创造可持续价值作为决策依据和评价标准的企业理念。它在内涵上强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战略统领、调整优化结构、坚持改革创新、培育优秀队伍,实现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支撑、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协调,从而达到增强
第 1 页
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创造经济社会人文价值的目的,使集团公司成为国际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民族工业进步的领先者、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者、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者。
“创造可持续价值”是一种不断地自我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过程,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举措。相对于企业单纯做大而言,“创造可持续价值”更强调把企业做强做优,其意义更加深远,其作用更加长久。
2.为什么要提出创造可持续价值?
“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是集团公司党组立足于实现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立足于解决现有突出矛盾和问题、抢抓低碳经济发展机遇,立足于为华电员工谋求长远福祉、提高“幸福指数”而提出的。
其一,可持续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效益的发展,必须具有持续的造血功能,可以持续地创造效益、创造价值。既要追求价值创造,又要避免短期行为;既注重业绩导向,又要注重全面协调。
其二,要解决公司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最关键的就在于将“创造可持续价值”作为根本要求,加快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又长远地发展。
其三,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企业经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造性的发挥。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干部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大力营造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企业环境;切实维护干部员工的合法权益,让干部员工共
第 2 页
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3.创造可持续价值的主要内涵、具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把握“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的主要内涵,关键是要把握“可持续”这个核心要义,把握“创造价值”这个前提条件,“实现永续经营”这个不懈追求,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人文价值这个根本使命。
“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的具体要求,就是围绕一条主线、推进两个发展、担负三大使命、达到四项要求、坚持四条标准(“12344”)。一条主线,就是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公司向产业协同的综合能源集团战略转型的进程,加快提升公司集约经营、清洁高效发展的水平。两个发展,就是大力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三大使命,就是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四项要求,就是努力实现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支撑、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协调。四条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集团公司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集团公司和谐稳定、是否有利于树立集团公司良好形象。
创造可持续价值所需要抓好的重点任务是:一是落实发展纲要。发展纲要是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行动纲领。要根据总体安排和阶段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纲要实施。二是调整优化结构。抓住世界性现代能源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推进能源变革、产业升级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抓住国家鼓励
第 3 页
煤电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煤炭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提倡“精益化管理”的理念,提高公司执企能力和盈利能力,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五大集团的中上游水平。四是提升效益水平。加强对亏损区域和亏损大户的指导和督导,排除万难扭亏损,千方百计增效益,通过管理的有效提升和指标的不断优化提升公司效益水平。五是培育优秀队伍。积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重视员工价值,维护员工尊严,加强员工培训,搭建成长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专长与才能,将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让员工幸福地工作。
4.为什么说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华电的具体实践?
“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注重把创造价值作为前提,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基本观点;以永续经营为追求,强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战略统领、调整优化结构、坚持改革创新、培育优秀队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强调持续创造经济社会人文价值,既要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又要繁荣人文精神,实现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精神实质。因此可以说,“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特征和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在华电的具体实践。
5.为什么说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是价值思维的完善和升华?
第 4 页
首先,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是对价值思维理念的传承。它坚持了创造价值、创造效益的评价标准,坚持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战略统领、调整优化结构、坚持改革创新、培育优秀队伍的基本内涵,坚持了实现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支撑、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协调的基本要求,坚持了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人文价值的公司使命。同时,它又是对价值思维理念的发展。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着眼于实现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更加强调了永续经营的思想,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可持续价值的两大基本要求。因此,创造可持续价值是与价值思维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实现了创新发展的企业理念,是对价值思维理念的深化、完善和升华。
6.为什么说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是顺应华电发展变化的新要求?
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是集团公司立足于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一系列新形势,准确把握集团公司处于战略发展的机遇期、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经营向好的转折期的新特点而提出的,是集团公司应对新形势、实现新发展,加快战略转型,实现做强做优的内在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正在深度变革和调整,资源环境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巨大的创新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虽然面临通胀压力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资源性商品
第 5 页
价格上涨等诸多问题,但总体上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强调要加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向包括电力在内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央企负责人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这些都为我们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就集团公司自身而言,通过不断强化价值思维理念,大力开展扭亏增盈,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经营发展逐步向好的态势开始显现。在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新疆等资源富集区域的份额明显增加;煤炭板块发展力度加大,资源储备增加,产能加快扩大,工程技术、金融和境外发展活力增强;一批重点项目获得突破,风电快速发展,金沙江中游、上游和怒江等水电开发迎来转机,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装机保持优势,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经过应对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公司上下市场竞争意识和驾驭市场能力不断增强,“大经营”理念和机制不断完善,降本增效的措施不断加强,非电产业板块贡献度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素质能力明显提升。但是,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电价短期内难以上调、公司火电比重仍然较高等因素交织影响,火电企业运营成本不断加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还处在较低水平,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还比较弱;结构调整方面,步子仍然不够大,控股煤炭产能、风电装机、在发达地区的资产份额偏少,水电推进难度较大,非电板块综合实力不够强,公司还处在调整结构、提升效益的“爬坡”阶段。
第 6 页
在这一背景下,要彻底解决公司经营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创造可持续价值”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根本依据,作为解决公司现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抢抓低碳经济发展机遇的重大原则,作为加强公司队伍建设的主要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员工可持续发展。
7.近年来,在创造可持续价值方面有哪些新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面对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电力生产总体供过于求、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等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价值思维理念为统领,着力创造可持续价值,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了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提出“控亏减亏扭亏、防范资金风险、平稳度过危机”的工作思路,严格投资管理,控制投资规模,确保了公司在严峻的经营挑战下“挺得住、过得去”。2009年,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大契机,提出价值思维理念,开展了“跳出华电看华电,科学发展上水平”解放思想大讨论,制订了五年发展纲要,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1118”战略目标,同时在全系统深入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升执企能力和盈利能力。2010年,以实施五年发展纲要为统领,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推创新、提效益”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快四大产业板块发展,切实推进公司由规模带动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集中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公司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激发了企业活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公司资产总额从1467亿元增长到4423亿元,增长了2倍;风电装机
第 7 页
和控股煤炭产能从无到有,分别增长到232万千瓦和1315万吨;水电装机从685万千瓦增长到1538万千瓦,增长了1.25倍,清洁能源装机占到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关停小火电机组618.5万千瓦,供电煤耗下降了34.9克/千瓦时。
8.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引领思想观念转变? 实践证明,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每一轮大发展,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息息相关,无不是运用解放思想这个利器冲破束缚、破除障碍、超越自我的结果。贯彻落实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需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必须深刻认识到,企业的根本属性是创造价值,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坚决摒弃片面追求规模而不计投资回报、重视资产总量而忽视质量效益、强调外部环境而忽略自身因素的思维方式,切实把思想观念转变到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上来。
必须深刻认识到,价值导向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把创造可持续价值贯彻始终,坚持走低碳、集约、绿色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形成一批规模集聚、资源集约、优势集中、效益集显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条有机衔接和价值最大化,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必须深刻认识到,统筹兼顾是落实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的根本方法,所有的思路筹划、工作安排都要本着为企业和员工长远发展负责的目的来开展,从长远上进行统筹考虑,坚持“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通盘谋划,合理摆布,协调推进,力求创造可持续价值,不搞短期行为,努力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又长远地发展。
第 8 页
必须深刻认识,改革创新是推进科学发展,赢得经营主动的根本动力,要顺应时代潮流,审视自我,勇于变革创新,切实把思想从忽视效益的习惯思维中解放出来,从简单粗放的发展思路中解放出来,才能推进公司由规模带动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9.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推动“十二五”发展? 今后五年是公司完成战略转型,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公司科学发展深层矛盾和问题,最终走向良性循环至关重要的五年。抓住和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全面实施五年发展纲要,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是我们艰巨责任和光荣使命。
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推动“十二五”时期公司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把创造可持续价值作为主体思维理念,把大力落实公司五年发展纲要作为重要着力点,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把扩大国际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提高企业贡献度和职工幸福指数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四大板块”同步推进、内外并举协调发展,加快战略转型,实现做强做优。公司“十二五”发展思路是:以发电为主体,煤炭为基础,发电、煤炭、金融、工程技术四大板块协同发展,逐步形成规模效益兼备、煤电路港运配套的能源产业体系。
“转方式、调结构”是落实创造可持续价值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也是公司解决经营发展问题的“总钥匙”、“总开关”,必须贯穿于“十二五”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要集中精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布局,努力建设“四强四
第 9 页
优”企业。“四强”就是创造可持续价值能力强、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强;“四优”就是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社会形象优。
10.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指导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是转变华电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华电深层问题和突出矛盾的根本所在。贯彻落实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就是要按照坚持“一调整、两优化”的发展思路,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优化投资结构和资产布局,加快四大产业协同快速发展,切实将发展方式从规模带动型转变到质量效益型上来,不断提升四大产业板块的价值创造能力。
第一,以提高清洁电源比重为重点,加快优化电源结构。国家明确“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和核电等新能源比重将大幅提高。因此,集团公司要适应国家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煤炭和水电,优先发展新能源,优化发展火电,突破发展核电,适时适地发展煤化工。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超过30%,使火电、水电、新能源结构比例更趋合理。
第二,以快速提高煤炭产能为重点,加快推进煤炭开发步伐。当务之急就是坚持建并结合,加紧推进煤炭开发,加大优质资源的开发力度,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煤炭产能,切实在提高自给能力、平抑市场价格、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作用。紧紧抓住国家
第 10 页
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参与地方煤炭资源整合与收购,力争控股取得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效益优势的煤炭资源项目。坚持市场拓展与通道建设并重,科学合理布局,统筹推进采煤、配煤、运煤、销煤、用煤一体的电煤路港运燃料物流链,形成物流顺畅的运销体系,保证煤炭 “产得多、运得出、销得好”。
第三,以提升自主创新技术含量为重点,大力推进工程技术板块发展。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制定实施科技创新规划,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力争关键领域、核心专业技术水平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努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华电工程和国电南自的优势和作用,增加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尽快掌握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品牌,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下的相关集成,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集中度,努力实现由“工程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由“华电制造”向“华电创造”转变。
第四,以拓宽运营平台为重点,大力推进金融板块发展。充分发挥资本控股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三家金融机构的优势,紧抓市场机遇,大力开拓创新,完善经营机制,丰富金融产品,扩充金融服务功能,保持良好信誉和监管评价,实现管理领先、回报领先,提升金融价值,着力构建起与公司整体布局相适应、与公司发展需求相协调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11.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深化管理创新?
贯彻落实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创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优化主要指标,夯实管理基础,着力构建“经营管理精益化、基础管理规
第 11 页
范化、人资管理市场化、文化管理人本化”的具有华电特色的“四化”管理体系。
其一,着力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对标学习华润等先进企业管理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创新行为,激发创新热情,积极营造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在谋划创新思路、确定创新方向、推进管理创新工作等所有管理创新活动中,凡是有利于创造可持续价值,有利于提升执企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路方法,都可以大胆探索和积极尝试。
其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责权利对等、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三级管控模式,健全完善制度标准,再造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控能力,努力构建“四化”特色管理体系。坚持和完善“两权分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区域公司对外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大力推进投资决策、选人用人、绩效考核、利益分配等机制改革,形成重责任、重品行、重能力、重业绩、重创新的良好导向。总结金融板块“特区政策”经验,遵循规律、扩大授权,完善非电产业板块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创新发展。不断深化燃料、检修、物资体制改革,整合资源,激发活力。
其三,持续优化各项指标。深化管理创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强化技术指标管理,使主要指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进入行业中上游水平。电力板块紧紧围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行业中上游水平这一目标,以星级企业创建为载体,以对标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完善指标管理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倒逼机制,深挖内部潜力,持续改进、不断超越,提升指标水平。非电
第 12 页
产业板块通过与同行业一流水平进行对标,找准差距,制定措施,努力使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最优,以改善经济技术指标提升效益水平。
12.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提升效益水平?
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提升效益水平,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大经营”理念,围绕“提效益”这个中心任务,把握经营要素,扩宽经营途径,多措并举提升盈利能力,加快向经营型企业转变。
一方面,紧紧抓住火电亏损大户的减亏扭亏这一重点,全力促进整体盈利能力提升。以争取全系统火电实现整体扭亏为目标,重点加强亏损大户的经营督导,逐个企业分析研究解决。围绕扭亏增盈,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对内抓好日经济利润分析系统应用,深入分析亏损原因,强化经营活动分析和预算执行考核,严控非生产性成本支出,挖潜增效;强化设备维护治理,优化机组运行和检修安排,全力以赴保安全、争电量、促产销。对外立足整体效益最大化,着眼经营全局,进一步拓宽经营思路,多算“效益账”,密切跟踪外部市场运行走势,把握运行特点和规律,综合运用市场营销、政策争取等措施,积极寻求扭亏脱困之道。
另一方面,牢牢把握“市场、管理、政策”三大关键要素,千方百计争取最大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关键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好电力、热力、煤炭、资本、人才“五大市场”基本规律,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增强市场驾驭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尤其是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大、对成本影响大,更要加强研究,主动应对,把握进煤时机,优化进煤结构,保持合理库存,降低采购成本。统筹优化安排电量计划、检修技改、第 13 页
运行方式、燃煤掺烧,扩大边际利润,争取最大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关键是结合自身实际,持之以恒挖潜降本,千方百计增产提效,打造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存量资产盘活多做文章,对闲置的土地、设备、厂房等进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在煤炭、粉煤灰、水泥等上下游产业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多元化经营,努力在价值链上下游努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强风险管理,强化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经济安全。向政策要效益,关键是积极研究政策、争取政策、用好政策,盯住电热价格政策调整不放松,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补贴,跟踪用好国资委关于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有关政策,抓住机遇探索减亏扭亏治本之策,着力向政策要更大效益。
13.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加强队伍建设?
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加强队伍建设,关键是将创造可持续价值作为主要思想,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建好队伍、聚好人才,为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其一,以提升素质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理论武装和实践磨炼,着重提升干部驾驭全局、统筹兼顾的能力,攻坚克难、协调攻关的能力,维护稳定、凝心聚力的能力,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本领,从而能够深刻把握电力、热力、煤炭、资本、人才“五大市场”规律,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发展需要。
其二,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导向,加强领导干部选任和管理。扩大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以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广纳贤才,真正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上来。特别是把一心为公、埋头苦干、坚持原则、敢
第 14 页
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把长期在基层一线和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困难很多的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把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善于攻坚、有所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探索实施领导力模型和胜任力模型建设,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业绩导向,突出考核刚性,形成“重业绩、强激励、硬约束”的浓厚氛围。
其三,以打造人才集群为目标,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根据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积极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发电、煤炭、金融、工程技术和国际化“五大人才集群”,实现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实施“企业领导人员三年轮训计划”,落实“千名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重点造就百名领军人才,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按照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设适应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生动局面。
14.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促进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内生动力。坚持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促进文化创新,就是要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为核心、以《华电宪章》为主导,创新加强文化软管理,通过文化上的创新变革,积极培育以人为本、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方面,大力宣贯“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通过持续深入地宣贯,向干部员工讲清什么是创造可持续价值,为什么要强调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怎样才能创造可持续价值,强化其在企业
第 15 页
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公司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成为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重要导向。抓好新建、并购企业以及非电产业的文化导入与融合,积极吸纳新进单位优秀的文化因素,做到包容并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既是创造可持续价值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体现,其主要目的是赢得发展机会、凝聚队伍意志。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企业品牌这一目标,通过强化文化共性特征、集成公益活动效果、培育选树先进典型、统一公司宣传形象、拓宽品牌推介渠道,以及加强舆情监控,推广以公司经济基础、管理特征、技术水平、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为支撑的“中国华电”品牌,着力提升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15.怎样以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保证和谐稳定?
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是保证企业创造最大价值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贯彻落实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必须牢固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员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员工与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路线,真诚尊重员工群众,全心全意依靠员工谋发展。坚持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维护好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创造可持续价值,努力把职工收入“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努力实现职工收入合理增长,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车间班组、深入员工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任务宣传,引导员工将
第 16 页
实现个人价值与推动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企业共度难关、共谋发展。充分发挥工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好劳动竞赛、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最大程度地把员工的热情激发出来、技能提高上去。
另一方面,切实保证队伍稳定。认真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涉及员工群众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避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加强舆情监控,及时处理各种倾向性、苗头性矛盾,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队伍稳定,创造和谐环境。
第 17 页
第四篇:桂林旅游盈利能力分析
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58,706,500/(1,514,400,000+1,535,510,000)/2*100%
=3.85%
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了企业资本经营的综合效益,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自有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弱。
2.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58,706,500/[(360,100,000+970,610,000)+(360,100,000+971,563,000)]/2*100% =4.41%
分析: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者的风险越少,值得投资和继续投资,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就意味着股票升值。因此,它是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如果资本收益率高于再无资金成本率,则适度负债经营对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反正,如果资本收益率低于债务资金成本率,则过高的负债经营就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第五篇:休闲时代的旅游节庆盈利思考
休闲时代的旅游节庆盈利思考
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 裘 新
专家预测,21世纪的中国将会迎来真正意义上“休闲时代”,而旅游节庆在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旅游节庆是对以旅游为导向的节日和特殊事件的合称,一般多是借助民俗风情、地方特色、人文历史而开展的地域性活动。按照主题和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事件、体育事件、休闲事件等,它们在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功能和塑造旅游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旅游节庆需要喜气洋洋,可旅游节庆活动却不能止于热热闹闹,只是成为一道昙花一现的美丽风景。一个城市办节庆,实际上就是在经营这座城市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城市资源经营的理论认为,城市资源应该具有显著的投入产出绩效和强大的增值能力,其经营成果理应包含经济效益。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成本与利润的节庆,其生命力必不长久。
在休闲时代,中国城市的旅游节庆必须实现从办活动向办产业的观念转变,才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一、休闲时代带来中国人生活的重大转变
“休闲时代”的到来将给中国人节假日的需求心理和行为特征造成以下三种转变:
1、由物质追求到精神需求
休闲研究的核心观点认为,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 1 不再为生存而担忧,更多的则是把精力转向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旅游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中国可以说已经大众化了,目前旅游业也正处在由观光参与到休闲度假质的提升的过程。
2、由传统责任到情感释放
休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人的情感、体悟、精神等方面来把握研究对象。作为节日休闲活动,人们的最主要目的是能够在节日里得到放松,让平常生活中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得以释放。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中国人更需要的是一种休闲放松式的节日,给自己找个机会去狂欢,或者是在节日的氛围中寻找浪漫。
3、由被动参与到自主调节
休闲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世界休闲组织预测: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是休闲需求急剧增长的门槛,它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才会普遍产生o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这种大众化的节日休闲正引领着休闲潮流在中国大地上涌动。
二、检验节庆活动成败:是否有利于旅游休闲业发展
“节”之所以产生,是为了让人们偷得片刻闲暇去高兴一阵子,即使如清明节、中元节等带有悲意的节日,人们也会尽量把心情放轻松一些。基于此,“节”常与“庆”联系在一起,构成“节庆”。过节、年节、佳节等词汇,无一不是在表达人们的一种喜悦之情。世事推移,人文演绎,节庆也逐渐多了起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自然等领域,都有了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尽管如此,节庆仍然没有背离喜气洋洋的本意,独立节、交易节、文化节、赛马节、狂欢节等等,仍能给人们一种难得的喜悦。
我们所说的旅游节庆活动,国外理论界称之为Hallmark Tourist Events,直译为“旅游节事活动”。关于它的功能及作用,国内外理论界和具体实践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其一,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弘扬 了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和拓展了全球现代文化;其二,它是一种群众娱乐方式,给人们一个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的机会;其三,它是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延伸了旅游吸引物的内涵;其四,它是一个重要的营销事件,宣传推广了旅游形象和产品;其五,它是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反映了当地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成绩和水平;其六,它是一种日益蔓延的社会现象,成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节庆活动的外延被明显放大,似乎给人们评价旅游节庆活动的得失设置了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拨开云雾见青天,衡量其成败,只能从旅游节庆活动的内涵说起。旅游节庆活动的真正内涵是“休闲”,因此其成败得失必须从是否实现了休闲产业的功能上找答案。
旅游休闲业既是一项文化性的事业,也是一个经济产业,同时具有社会和经济两大功能。从社会层面来说,发展旅游休闲业,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经济层面来说,发展旅游休闲业,必须是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样一种判断,检验旅游节庆活动成败的唯一尺度,就只能是是否促进了旅游休闲业的发展,即:既实现了旅游经济的繁荣,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需求。一方面,旅游节庆活动必须与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人气的提升紧密相连,不仅可以在节庆举办期间吸引巨大的自费旅游者,而且能够产生持续效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实现游客兴旺的目的。另一方面,旅游节庆活动必须让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广泛参与,同时以自身为旅游吸引物,并组合更多的景点,为广大旅游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旅游节庆确实需要喜气洋洋,可旅游节庆活动却不能止于热热闹闹,只是成为一道昙花一现的美丽风景。在这里要重点谈一下旅游节庆的盈利问题。
三、旅游节庆可以成为经济“聚宝盆” 国外无数旅游节庆的成功范例证明,节庆可以形成一个蕴含商机的“聚宝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南非国家艺术节,这个艺术节在一个名为Grahamstown的小型城市举行,每年都要吸引大量非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节庆中,游客一般逗留4天到5天,支出的51%用于住宿、餐饮和展览门票的购买。由于Grahamstown缺少旅馆铺位,“住宿加早餐”这种行业很快地发展起来以供城市的特殊需要。随着节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向游客敞开了他们的家门,2002年来自节庆住宿的总收入约700万兰特。节庆期间,这个城市的餐馆、超市、咖啡厅营收增长64%,而这个城市周边许多风景名胜的收入也增长了44%。节庆也把相当大数量的短期工作提供给了当地居民,大约有1600位居民在节庆期间找到了工作,同时另外有1200名正式职工挣到了加班费。保守估计,Grahamstown举办节庆创造的额外收入,目前已超过3500万兰特。
美国节庆产业创造的利润也非常可观。玫瑰节是美国的新年庆典,每年的元月1日,全美各地的人们赶往四季如春的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蒂娜市,上午在桔园大道和科罗拉多大街观看50多支马队、50多辆花车、20多支管乐队组成的大游行,下午观看轰动全美的大学生橄榄球锦标赛。通过广播电视卫星,每年向6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播,全球有收视观众4.5亿,同时为帕市的商业、旅馆业及其他行业带来1.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美国格莱美音乐节也是如此,全球175个国家、约200个城市电视转播,20亿观众收看,仅电视转播收入就达32亿美元。每年的新奥尔良嘉年华活动,能带来高达10亿美元的商机。
此外,西班牙潘普罗那市政府每年为奔牛节投入3.26亿比塞塔,但奔牛节为该市带来了77亿比塞塔的丰厚收入;慕尼黑啤酒节,综合收益每届约10亿欧元;荷兰海牙北海爵士音乐节,靠门票收入养节还有颇多盈余……
这些实例都证明,节庆活动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 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
四、改变观念,让市场引导节庆
在全国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旅游节庆活动中,有些从举办到停办可能只有几年的时间,没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这些旅游节庆还是停留在“办活动”的观念上,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成本与利润。没有从可持续发展机制支持的节庆活动,其生命力必不长久,对旅游休闲产业的贡献也极其有限。在这里提两点建议:
其一,改变一种观念,让政府退出来。
其实,城市节庆的盈利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吸引游客,凝聚人气,带动消费,促进就业。按市场规律,一项人气旺盛的节庆活动,一般举办八九届后就会实现收支平衡。国内众多城市节庆不缺人气,但至今难以盈利。究其原因,国内城市节庆的定位有偏差,组织者把节庆看作了“活动”。
在中国人的辞典里,“活动”永远是远离市场的,经费投入也都是由政府财政开支的。既然有经费来源,又没有经营上的压力,节庆活动的组织者自然只求热闹,很少考虑成本、利润、投资、回报之类的事。
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财政投入才是有效的。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失灵领域提供公共产品,这是政府财政的责任所在。举个简单例子,城市需要绿地改善环境,但是由于建绿地没有利益回报,也就没有企业愿意投资,于是就需要由政府财政拨款建设。而城市节庆,显然不同于绿地、马路。
南非、美国等诸多国家的城市节庆的盈利实践证明,从拍卖节庆冠名权、拍卖电视转播权、外包门票销售,直到带动城市服务业的方方面面,节庆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吸引众多投资者蜂拥而入,形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节庆产业。
活动,有着计划经济的印迹;产业,却是市场经济的概念。打通 旅游节庆的盈利之路,关键在于观念转变:把“举办节庆活动”变为“经营节庆产业”。解决方案其实非常简单,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不该管的地方撤出来。
其二,把主角让给市场,让节庆“活”起来。
政府财政从城市节庆退出后,谁来承担节庆的投资?企业。城市节庆市场化,国内已有成功先例。上海的近邻杭州,在吸取一些地方政府包办节庆、耗费财力的教训后,从2001年起果断地把西湖博览会推向市场,全部采取规范化的商业运作,光是开幕式晚会门票总承销权就拍卖了830万元,拍卖晚会冠名权又拿回200万元,还有西湖烟花晚会观赏票款、其它一些广告收益等,经济效益可观。
上海旅游节也有一部分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活动项目,投资者已经得到了回报。国际音乐烟花节是旅游节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从一开始政府包办到后来成立公司运作,政府越来越轻松,经济效益却每年增加。现在,每场额定2万多人的音乐烟花表演场场爆满,门票收入可以折抵办节成本。门票代销商发展到14家,营销成本大大降低。“联洋”、“香梅花园”先后抢得冠名权——拍卖冠名权所得基本上就是音乐烟花节的净利。
按照上海旅游节组委会有关人士的说法,上海旅游节目前仍是一个“半官办”的节庆,尽管依赖政府投入的做法有所改变,但各级政府投入的资金所占份额依然较大。自称与潍坊国际风筝节比肩的奉贤风筝节“烧钱”不少,但至今效应难显。潍坊在20世纪80年代时,也是通过财政投入和硬性摊派的方式办节,使财政、企业和社会不堪重负。1998年起,潍坊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提出了“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思路,把节庆作为产业来经营,财政不再拨款。没想到的是,当投资主体由政府变为企业后,企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尝试各种投资回报的方式,从节庆活动冠名赞助到旅游纪念品开发销售,条条是“钱途”——这对奉贤风筝节不外是一个启示。结语:正如迪斯尼特殊活动总监汤姆(Tom Bisignano)所说,一项优秀的节庆活动,可以创造一种美妙的体验和永久的回忆。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改进和提高,我国已成功培育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品牌。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节庆活动中的“官办色彩”渐渐抹去,整体引入市场机制。我们坚信,聪明智慧的中国人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批与玫瑰花节、奔牛节齐名的世界知名节庆,从而有力促进我国旅游休闲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