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大学日语专业2002年翻译与写作
2002年日语翻译与写作
一、適切な翻訳の方法、技巧を凝らして次の日本語を中国語に訳しなさい。(40点)
(一)センテンス(3*5・15点)
1、「きた、きた。」という声に飛び出していくと、きらきら光る赤い着物姿の真由美ちゃんが、素敵なかんざしを付けて、母に手を引かれながら玄関から入ってきた。
2、「命は天に任せるしかないことを、身をもって知ったんですよ。」一昨年、『孔子』を書き上げた井上さんは、執筆の動機を問われてそう答えた。
3、陰影に富んだ美しい文体、「巧みに配された和歌、そして人物の性格や心理描写など、『源氏物語』は中世から近代の作家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てきました。
4、世界的に注目されている山峡ダムの工事は順調に進められており、主体工事の建設は二00三年の第一期発展開始、ダム貯水、閘門通航に向けて建設が急ピッチで進められている。5、Hは家に帰ってから画用紙にクレパスで親子丼の絵を描いた。卵の黄身の色がおいしそうに描けたので、自分でもきにいった。
注:陰影:深く味わってはじめて分かる、含みと変化
クレパス:クレヨンとパステル(蜡笔)
(二)、短文(『水が伝えるメッセーじ』大罔 著)(15点)天下の名水として近年めきめき1知られるようになった柿田川は、私の故郷三島の西のはずれ、駿東郡清水町に湧き出て、地元と三島・沼津の人の生活に深い関わりをもっている川である。子どものころにはただ冷たくきれいな流れとだけ思っていた川が、日本全国でも希有な、つまり富士山の伏流水が豊富に湧き上ってできた川であることを強く認識しはじめたのは、私としてもだいぶ後のことだっだ。
つまりそれわ日本のいたるところで、澄んだ水、命の源泉として水の危機が自覚されはじめたのと平行して生じた、私自身の新たな目覚めでもあった。柿田川に「緑のトラスト2」運動が起きたのも、まさにそういう環境危機の重大な危険信号がこの川にもともったからだっだ。成因からすれば、世界的といっていい湧水のほとりを買い占めてクレソン3の栽培を計画している企業家とか、観光地とすべく周辺の古木をばさばさ切り倒す輩まで出現するご時世となったのだから恐ろしい。この清流にまで農薬を振りまく勢いとなっては世も末である。
私の詩「故郷の水へのメッセージ」は、この「緑のトラスト」運動発足時に寄せたメッセージがもとになってできた詩である。その経緯については、詩の後注として付けた文章に詳しく書いたが、私はこの詩の冒頭でも書いたように、「われわれのもっとも深い感情も思想も水が感じ水が考えへでるるにちがひない」と思
っている。
1めきめき:成長・進歩が目立って速いこと ○
2企業合同・企業体 ○
3クレソン:水生多年草(水)○
(三)、短文(『雪国』川端康成 著)
「天の川。きれいね。」
駒子はつぶやくと、その空を見上げたまま、また走り出した。ああ、天の河と、島村も振り仰いだとたんに、天の河のなかへ体がふうと浮き上ってゆくようだっだ。天の河の明るさが島村を掬い上げそうに近かった。旅の芭蕉が荒海に上に見たのは、このようにあざやかな天の河大きさであったか。裸の天の河は夜の大地を素肌で卷こうとして、直ぐそこに降りて来ている。恐ろしい艷めかしさ1だ。島村は自分の小さい影が地上から逆に天の河へ写っていそうに感じた。天の河にいっぱいの星が一つ一つ見えるばかりでなく、ところどころ光雲の銀砂子も一粒一粒見えるほど澄み渡り、しかも天の河の底なしの深さが視線を吸い込んでいった。
1艷めかしい:女の人の上品な美しさの中に、注:○性的魅力が感じられた様子。
二、つぎ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なさい。(30点)
我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是在一九五六年二月,当时是为了促进及进行与我国邦交尚未正常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交流而成立的。
明年将迎来创立的三十周年,在这期间,是专门作为日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事业的窗口,以文学、艺术、学术、科学、技术、出版、体育等文化各界的专家交流为中心而工作的。
日中两国关系有着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悠久的历史及文化的紧密联系。
在这样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日中间的文化交流说其是历史的使命也不过分。
在完成其使命上,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理解”,它是人与人内心的交往也是交流的根本基础。
所以我确信我们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发展日中两国文化交流,但同时它与亚洲的安定及世界的和平也是相关的。
三、作文(30点)
テーマ:「何でも見てやろう」
(勉強と実践に基づいて、「何でも見てやろう」という精神について1200字以内の文章にもとめなさい。)
第二篇:专业翻译与一般翻译
专业翻译 http://
专业翻译与一般翻译
专业翻译与翻译,就好比是演讲与日常交流一样,一个要求高一个要求低;一个要求能够慷慨陈词、主题鲜明;一个要求意思明确即可,那么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翻译: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它由两个基本的过程组成:源语言中译码含义→重新编码信息组织成为目标语言。
专业翻译:可以理解为是一般翻译的升级,主要是科技材料、政治作品、经贸法律、文献翻译等等。对专业翻译的常见误区:
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翻译软件可以使用,我想翻译什么直接用软件不就行了?在翻译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不难看出,译文语言比较生硬、直接化、机械化,简单看看意思还行,如果与客户沟通的稳健或者是论文翻译、文献翻译等等,那就显得有点拿不出手了。
专业翻译的基本要素是:
第一,忠诚的的将原文信息表达出来,译文要与原文信息基本一致。
第二,语言同属流畅,不能出现结构混乱或是逻辑不清等等现象。
第三,熟练掌握源语言并可以做到像母语交流班的使用
第四,了解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
365翻译公司365fanyi.com联合翻译行业25000多名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专业翻译译员,涵盖了科技、文化、技术等多个领域,一定能给您一个信息精准、专业用词恰当、语句流程的译文。
第三篇:闻一多与武汉大学
闻一多与武汉大学
刘以刚
闻一多与武汉大学有很深厚的渊源关系。他是湖北人,又是国立武汉大学创办时期的首任文学院长,是著名的教授学者。可以说,武汉大学是他日后专门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肇始地。
闻一多生于1899年11月24日,祖籍湖北浠水下巴河镇陈家大岭。名亦多,字友山,号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到北京清华学校上学后,改名多。后经同学潘光旦建议加“一”字,所以后来名为闻一多。1909年12月,闻一多到省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念书,同时又在叔父丹臣先生主持的改良师塾里补习,除了学习中文以外,还学习英文、算术等课。1912年春季,14岁的闻一多到武昌民国公校上学,后又进入实修学校读书。就在这年的夏天,他考取了北京清华学校。当时清华学校在湖北只招收4名学生。初试时,闻一多写了一篇题目为《多闻阙疑》的作文,受到主考人赞许。其他学科成绩只考得一般,被录为备取第一名。以后在去北京复试的路上,他临时背熟了一些应用的英文成语,结果以应取4名中的第一名被录取。
闻一多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每年放暑假回到家里,总是闭门读书两个月。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二月庐”,家里人也都叫他“书痴”,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他保持了一生。1938年闻一多在昆明西南联大工作时,也是整日里躲在教员宿舍楼上看书、做学问,不下楼梯,所以同事们戏称他为“何妨一下楼主人”。
闻一多1925年5月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到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这是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开始。1926年闻一多应同学潘光旦邀请,到吴淞国立政治大学担任训导工作。章伯钧先生回忆说:“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中国大革命时代,闻先生曾因朋友的介绍,由北京到武汉,应邓演达先生之邀约,参加总政治部工作,约在是年二、三月间,闻先生到部任艺术股股长,并亲自绘制反军阀的大壁画一幅。后来因为闻先生颇不惯于军中政治生活,受任一月即行告退。”于是闻一多又回到吴淞政治大学。这年的秋后,他到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任外文系主任,教授英美诗、戏剧、散文等课。
闻一多到武汉大学是应刘树杞邀请而来。刘树杞是湖北蒲圻人,著名化学家,时任湖北省教育厅长。1928年7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决定筹建国立武汉大学,委任刘树杞为筹备委员会主任。8月26日,又委任他为国立武汉大学代理校长。刘树杞很希望有一批知名教授学者来武大工作,于是想到湖北同乡闻一多。他亲自到南京去请闻一多,动员他到武大服务乡梓,并请他出任文学院院长。
闻一多到武汉大学工作的时间是1928年8月,据民国十八(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一览》记载:“十八年二月(1929年2月),国民政府任命王世杰氏为国立武汉大学校长”,五月二十一日,王校长由南京来武汉大学上任。“十八年秋(1929年秋),将原有之社会科学、文学、理工三学院改为法、文、理、工四学院。聘皮宗石教授为法学院院长,闻一多教授为文学院院长、王星拱教授为理学院院长、石瑛氏为工学院院长。”闻一多到校时间注明是“十七年八月”(1928年)。也就是说,在1929年7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决定筹建国立武汉大学时,闻一多已到武大工作。当时的校址在武昌城内东厂口(现湖北教育学院内),他住在武昌黄土上坡三十一号锦园。闻一多参与了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建、规划以及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就是他提出将新校址的罗家山(又名落驾山)改名为珞珈山,充分体现了他的诗人气质和高超智慧。使“珞珈”二字充满灵气,至今仍闻名海内外。他又为武汉大学设计和书写了小篆体“武大”二字的校徽,使过去武大的学生以佩戴它而倍感自豪。
在民国十八(1929年)的“国立武汉大学教职员一览表”的排名中,闻一多仅排在王世杰、王星拱之后。在他的学历栏中注明:“留学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纽约美术学生协会学校。曾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务长,国立中央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他当武汉大学文学院长时,所教的课程是“英诗初步”,每周3课时。在文学院中,当年与他共事的著名教授有陈源、刘赜、徐天闵、高翰、袁昌英、陈登恪、游国恩、谭戒甫等人。
闻一多担任武大文学院长时,年仅30岁。后来的中文系五老之一的黄焯教授对闻一多充满敬佩之情。他曾对学生说:“一多先生学贯中西,淹博古今,长文学院老少咸服,政通人和。”闻一多志向高远,诗才横溢,又有深厚的中学功底。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开始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苦心耕耘。他常常邀约陈登恪到武昌宜善书店去买书,和研究楚辞的游国恩先生切磋学问,过从甚密。他首先选择了对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研究,在武大《文哲季刊》一卷一期至四期上连载“杜少陵年谱会笺”论文,这是他在武汉大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成果,也为他以后涉足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很多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5月26日,孙中山先生灵柩从北京碧云寺移送南京中山陵安葬,全国各地纷纷举行奉安典礼,以纪念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闻一多对孙中山充满崇敬之情,他代表武汉大学撰写了奉安典礼祭文,全文如下:
呜呼!神州陆沉,受制异族,民权不伸,民生迷蹙,厝火积薪,危机潜伏,众人熙熙,酣梦方熟。系维总理,先觉先知,四十年前,独抱忧危,结纳同志,密展宏规,光复故物,金瓯不亏。国体共和,首崇让德,成功不居,退然拱默,咄哉叛夫,大盗移国,爰构厉阶,祸延南北。公谋建设,主义昭宣,建国方略,宪法五权,亿兆服膺,全体动员,催公北上,耆定乾坤。胡天不仁,沉疴遽染,扁鹊华佗,莫救斯险,壮志甫伸,荣光俄亻弇,载德垓埏,铭勋琬琰。煌煌遗教,奉作宝书,和平统一,实践非虚,迁都金陵,力行其余,国民会议,苛约废除。遏密八音,倏焉三载,奉安钟山,兆域爽垲,坟对孝陵,徽扬寰海,举哀陈词,上诉真宰。滔滔江汉,载缵武功,辛亥首义,遐迩夷同,学府既建,械朴芃芃,敢献乐章,被之丝桐。尚飨。
闻一多离开武汉大学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
一、当年武大文学院中,旧学势力有很大的影响力。按照当时的传统观念,只有乾嘉以来的朴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和传统的中国文学才算得是学问,而新诗和新文学算不上是学问,对新学采取鄙夷的态度。其
二、在学派之间,讲究师承关系,这样就形成了派系。而闻一多既无师承,又无派系。其
三、过去的武大学生有一个传统,喜欢批评那些他们认为不合格的教师。这有好的一面,使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宁缺勿滥,但也会被人利用,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朱东润先生曾说:“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在那个学校里,低年级的外语讲师被调走了四、五位。”其
四、闻一多在文学院很想有一番作为,他曾经采取掺砂子的办法,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改变那种文人相轻和门户之见的复杂关系。他当面邀请朱东润先生从外文系到中文系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看了游国恩先生写的《楚辞研究概论》,便邀请这位素不相识的学人到武大中文系任教。闻一多无师无派,过去又非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加上他采取的一些新举措,必然触犯一些人,引起不满。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一向自视甚高的闻一多,对文学院长的职务并无萦念。于是在1930年4月,提出辞职。学校当局也曾竭力挽留他,但闻一多去意已决。据民国十九(1930年)《国立武汉大学一览》记载:1930年6月“文学院院长闻一多氏辞职”。8月,聘请陈源教授代理文学院院长。
闻一多离开武汉大学以后,于当年秋到青岛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除在国文系讲授“名著选读”、“文学史”、“唐诗”等课程外,还在外文系讲授“英诗”等课。1932年的暑假过后,闻一多回到了离别10年的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除担任大一国文的教学外,还讲授“王维及其同派诗人”、“杜甫”和“先秦汉魏六朝诗”三门课。
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迁往昆明,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在西南联大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并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他拍案而起,奔走呼号,怒斥国民党特务,成为著名的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枪杀于昆明,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武汉大学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诗人、学者,于1985年在老图书馆东侧的文学院(现数学与统计学院)旁,树立了一尊闻一多半身铜像,以寄托武汉大学师生对这位首任文学院院长的景仰和追思。
第四篇:大学商贸英语经贸专业翻译
一、经济选择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当我们认识到稀缺这个概念是一个常常包含选择的经济问題时,另外还有一点就显而易见了;我们需要这些不同的商品,但我们不能同时生产它们。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不是这个商品就是那个,但不能都选。稀缺性强迫我们选择,并且大量的经济学问題在关心着一个社会所必须作的选择:我们应生产哪种商品?在生产这种或那种商品时,我们应使用哪种稀缺资源? 稀缺性强迫社会选择,而且做经济选择所使用的机制对社会而言是重要的现实,这种重要性等同于社会的政治结构或者其家庭生活组织方式。亊实上,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这些经济、政治、社会内容的相互关联程度很高。
选择的问題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图表来描述,也许我们应该在这里停下来指出一点,经济学家们经常用这些图片和表格来向别人解释他们的学科和帮助自己理解问題。实际上,在图1-1上多花点时间是很值得的。它不仅非常简洁地描述了选择问題,而且展示了如何运用图形来组织和扩展我们对经济问題的想法。
这张图表被称作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变换曲线。为了绘制它,让我们想象一个假定的社会,只能生产两种产品:粮食和钢铁。这个社会的技术水平给了我们如下信息,包含在表1—1中。它们已经指出,在每个可能的粮食产出量下钢铁的最大产量。我们从生产零单位的粮食开始,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资源都用来生产钢铁。然后我们开始把资源从钢铁逐渐转移到粮食生产,直到最后, 我们生产出一亿七千五百万蒲式耳的粮食,用尽了所有资源,而钢铁产量为零。该表格从理论上描述了社会能生产出来的粮食和钢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它的生产可能性——此时它所有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机器都被完全使用。
表1-1的数字已被形象地表示在图1-1中,首先,这些数据被以点形式标在图上,然后用一条平滑的线来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图1-1中的曲线
现在这张图就代表着表1-1所包含的内容,它基本上没有给我们提供新的信息——但是它确实向我们展示了无法从表中明确得知的内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我们特別注意到这曲线向外弯曲或者术语称之为“凹向原点“; 它并不是一条从X轴(纵轴)到Y轴(横轴)的直线。
向外弯的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呢?曲线这种形状的含义其实很容易明白。它说明了当我们増加一种商品的生产时,就越来越难得到更多单位的这种商品,难在哪里呢?难在我们必须放弃更多的其他商品.来增加第一种商品;換句话说,当増加粮食生产时,我们就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钢铁,以使粮食产出増加一单位。
图1-2描述了上段最后一句的含义在标有罗马数字I的曲线部分,我们生产相对较少的粮食和很多的钢铁。为了増加给定量为a的粮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只需放弃b1数量的钢铁——現在与区城II的情况进行比较。这里粮食生产量高很多:为了增加同样数量(为a)的粮食生产,我们必须放弃更多的钢铁;也就是说,bII比b1要大得多;当然,如果是钢铁生产增加,情况也是相同的。
这就是曲线形状的含义,但是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它会有这个形状呢? 这个问題最根本的答案来自于一个事实,即不是所有的生产方法和资源——经济学家经常称之为生产要素——对于不同的商品生产来说是恰好合适的。如果所有商品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比如,同质劳动)那么这曲线就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弯曲着。但亊实显然不是这样。在我们这个案例中,钢铁生产需要铁矿石,而粮食生产需要肥沃可耕种的土壤。我们不会期望最好的农场也拥有最丰富的铁矿——亊实往往与之相反。那么我们持续增加产品生产会发生什么呢?
图1-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说明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述:当我们生产更多的某种产品,我们通常必放弃更多的其他商品来支持这种商品的进一步生产。
刚开始,在我们生产很多钢铁而几乎不生产粮食的时候,我们把最好的耕地用来寻觅它可能有的哪怕一点点的铁矿石、放弃一点钢铁生产,我们把这富饶的土地让给农夫,因而在损失相对少(b1)的钢铁之后,我们得到很多的粮食.然而当我们持续增加粮食产量时,情况政变了。现在所有真正好的农地都已被利用,如果我们希望再增加粮食产量,就必须接管富含铁矿而不适合农作物的土地,这意味着为了得到同样的粮食增产量,我们在钢铁产量上必须作重大的牺牲(数量为b11)
因此,当我们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某种产品,为了生产得更多,我们的花费也越来越大。从经验上看(尽管不是普遍或必然)这是正确的。当我们在任何一条生产线上发展得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机会成本——我们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而必须放弃的钢铁——通常会上升。
二、在主要经济学问題上的应用
现在我们用这个图表来具体说明所有社会都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的经济学问題。
图2-1说明了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題,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过。社会应该将自己的生产定位在A点(较多的钢铁,较少的粮食还是应该安排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B点(较少的钢铁,较多的粮食)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经济学问题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这种选择也反映了许多其他选择问題的解决方法。图2-1(选择问题)
在一系列的社会应该做出取舍的经济问题中,其中一个是决定自己的产出(A或B或者其他的产出点)这个选择的结果不仅反应这个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而旦可以反映出经济系统本身是什么样的是地方分散,中央集权.混合.还是其他类型的?
那我们怎样或者说应该如何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呢?很明显,社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取决于众多不同因素。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国家人口众多,那么它可能会需要相当大的粮食产量。如果国家很富裕,則可能会消费更高比例的工业品(钢铁)而不是农产品(粮食)。即使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它也有可能决定现在牺牲粮食生产去生产机器(钢铁),从而能够在将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钢铁。
在许许多多能影响社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B点之间做出决定的因素中,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并且,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选择的还将取决于一个更深层次的变量:在特定社会运行的经济系统的类型。是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或指令经济?还是混合经济?这些不同的经济系统如何影响 经济选择将是我们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进一步讨论这些内容之前^我们还要使用图表来说明另外两个 主要经济学问超、这两个问題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广 泛关注^
第一个问題被我们称为短期总体经济领城的问題。这个闪趙是:在短 期,哪些因素决定了总体经济的健康状态。这个问題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失 业问超有关。在生产中我们利用了所有我们可利用的人力和其他资源了吗? 还是有部分人力和产能处于闲直状态,进而导致阗民收入低于本应该有的水平?根据图2-2,这两种状态分別位于印点〖充分桄业产出)和点〈失业 或非充分就业产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没有告诉我们社会将处在哪个位 里,但它告诉了我们从技术免度上能达到的范围。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指定 的时间要知道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经济总体上处于该位里都需要大量细致的分析。
另外一个可以用我们的图表来解释的问題是长期经济增长。我们从图2-3中可以看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随着时间在不断向外移动。这一系列的曲线告诉我们,与1950年相比,1970年我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钢铁,而到了1990年,我们如设想中的一样,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增长。图2-2失业问題
总产量将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吗?还是成为位于曲线内的某一点,代表失业?注意,只要能使找们的人力资源和工厂产能回到充分运转状态,在FE 点我们就能拥有更多的粮食和钢铁
图2-3增长问题
一个现代经济体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会向前发展的,正如这些边界不断向外扩展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
但这种增长的进程——表现为生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断扩展——并不是随着时间流逝就能自动发生的。亊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18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所谓的经济增长。甚至于在今天,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是亚非地区,经济増长还没有完全确立。但在许多发达工业国家里,増长已经作为经济生活的一个特征持续了一个世纪或更长。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現代国家借助了一系列因素,包括人口増长,工业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本的积累,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发明和技术创新(包括生产中的新产品、新发现和新技术)一贯的重視,所以今天这些国家创造出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速度。
我们经济的未来:富足还是越来越短缺
现代经济的快速増长曾经一度使20世紀60年代的一些现察家们感到,即使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所有基本经济问题都被解决的阶段,那么至少离这 一天也不远了。人们开始大量地谈论起“富足社会”。他们认为如果富足被看作是短缺的对立面,而短缺是经济学面临的中心问題,那么可能现在这个 问題已经成为过去,或者在仅仅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也将成为过去。
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其他物资的短缺打击了这类推论。至少,大部分观察家们开始敏锐地意识到以下3个问题:
第一,“摆脱短缺”从未跟占世界人口多数的不发达地区有过太多关系。在埃塞俄比亚或布基纳法索,谈论“富足社会”不仅仅不恰当,甚至很残忍。由于贫困国家人口的巨大増长,今天在这些地方饥民的数量比一个世纪以前还要多。
第二,有证据表明美国经济仍然处境困难,甚至在远远高出贫困线的经济阶层中也如此。今天关于失业、通货膨胀、税收、养老金、老龄化和健康的担忧似乎并不比10年前緩和。尽管与大萧条时期相比我们还是非常富裕,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和能源的短缺引起了大家认真的思考。
最后——这个问題在近些年来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増长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代价。有些人认为到如今,在实际边际效用上,经济増长的成本已经超出了收益。部分人甚至认为经济増长正在引领我们走上通往灾难的道路,这一过程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如果将这些直接和间接的代价罗列出来,可以发現就它像是一部現代工业社会病的目录——也许 称后工业社会病的目录更恰当一些。经济增长已经造成了人口数量爆炸、城市过度拥挤和交通堵塞、空气和水污染、自然风景破坏以及资源浪费。同时导致了工人、年轻人、老人之间疏远,错误的价值观現和空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
四、亚当·斯密和古典经济学家
博兰尼在他的《大转变》和其他著作中强调了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不人道与种种难題。然而,那一历史时期最主要的经济学家们却不这么认为。18 世纪,人们普遍认为,要想解决一个社会基本的经济问题,价格——市场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亊实上,这也是最好的方式。在18世纪五六十年代,许 法国经济学家(他们有时也被称为重农主义者)开始强调,个人决策与社会福利之间存在天然的和谐关系。重农主义宣扬“自然法則”。个人私利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不应被视为相互冲突。从根本上说,它们是统一的,或多或少都是遵循“自然法则”的。
然而,这一观念最重要的发展是在英国。早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对于分析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饶有兴致。他们对于试图证明政府待在幕后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相当令人满意的解决问題也很有兴趣。由于这些早期的英国经济学家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经济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因此值得一提。
最关键的年份大约是1776年。这一年不但是美国解放运动的开端,最璀璨的经济学传世瑰宝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于这一年问世。斯密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尽管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亊。他一生未婚。除了一次主要的洲际旅行外,他再也没怎么旅行过。然而,正是在那次旅行中,他结识了一些最重要的法国重农主义者。他不仅是一个哲学家、一个自然史学家,更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国富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也頗有兴致:尽管书中充满了18世纪式的晦涩长句,但其中也包含不少精练的短语,一两句话就把握住了长达数页的论点。斯密在论述“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统一时,他并不仅仅在作形象描述,而是深入洞察了整个经济生活的哲学大麾。
密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著作本身,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影响。整个古典经济学流派都将《国富论》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在亚当·斯密之后的几十年里,涌现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例如,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这个英国牧师对人口的看法不但使19世纪的思潮蒙上了 一层悲观的色彩,也深深地影响了进化论者查理·达尔文。还有大卫·李嘉图,继生意场上春风得意后,他于181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賦税原理》一书。他是为数不多的在股票市场上经营出色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理 论方面的著作是严谨和系统的尽管他并不为大多数公众所知,他对技术经济学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甚至到了 19世纪中叶,斯密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连曾经是李嘉图的学生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通常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家。当然穆勒是一个多方面的天才,他在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著作与他在经济学方面的贡献不相伯仲.斯密的信条不仅衫响着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信条的实质是,除了某些不可避免的职责),政府应对经济袖手旁現,放任主义的箴言:经济自行其道,政府请勿干扰、在我们这一章的讨论中,也可以表述为,让社会主要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来解决经济问題。
那么,斯密提供了哪些证据来支持这一现点呢?在随后的文章中——包括对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论述原文——斯密反驳了重商主义,尤其反驳了认为奖出限入是对国家有益的看法在这一反驳过程中,他列举了大量描述放任主义哲学的原理,读者应注意到,斯密并不认为个人是大慈善家,或愿意为提高公共福利而奉献自己的利益,他对那些自诩“为公共利益而经商”的人深表怀疑,他认为只有在个人通过市场机制追逐私利时,公众利益才可能实现。为什么这样能产生公众利益呢?斯密指出,个人在追逐私利时将更有效率,比任何其他的政治家更了解自身所处的状况,而在他试图为自身创造最大价值的同时,也将有效地为社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相反,政府对个人市场的千预将是有害的,例如贸易壁垒,它迫使我们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 国内生产的商品,而如果我们买进口商品,价格将便宜一些。
六、资本的积聚
资本的増加源于节俭,资本的减少源于奢侈与不当行为.个人从其收入中节省了多少,就增加了多少资本,他可用节省下来的资本亲自雇佣額外的生产者,或者可以借钱给别人做同样的亊以获取利息即分 享利润。因为个人资本的増加仅可通过其以年收入或年利得的方式而增加,所以由全部个体所组成的社会的资本也仅仅以类似的方式得以増大。
大国固然不会因私人的奢侈与不当行为而变得贫困,然而,这样的国家 有时却会因政府的奢侈与不当行为而变得贫困。大多数国家全部或几乎全 部的財政收入,均被用来供养非生产者。例如朝廷的大臣,教会机构中的相 关人负,以及在和平时期无所产出,在战争时期又无法获取以补偿军费的海 军和陆军。正因他们本身并不生产,所以才不得不仰仗于其他人的劳动产出 而得以生存。因此,当这些人的人数成倍増加至冗余时,在一定的他们 将会消耗掉产出中相当大的部分,以至于剩下的部分不足以供养那些来年继 续进行生产的生产者。这样的话,来年的产出将少于往年,并且如果这种混 乱状态持续下去的话,第三年的产出一定又会少于第二年。本来只应当用人 民的一部分剩余收入来供养那些非生产者,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这些非生产 者可能会消耗掉所有人全部收入中如此大的份額,结果就是蚕食了全民的资 本。对于维持生产性劳动的资金,所有个人的节俭和善行都不足以补偿此种严重蚕食所造成的浪费和退化。
然而.就经验来看,节俭和善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足以补偿个人的奢侈和不当行为,而且可以补偿政府的铺张行为。公众和国家以及私人的富裕 源于每个人为改善生淥所付出的一致持续不断的努力,这种努力常常强大到足以战胜政府的铺张并拯救行政上的重大错误.以推进自然的演进过程。尽管人们总有疾病和乱开药方的庸医,但是人生中总有一种未知的法則,使人 们搀除万难.促使人们恢复健康和活力,因此,亚当·斯密将以下两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是相信个人的节俭与勤奋,另一方面是对市场常常会在此种方式下起作用深信不疑,即那些追逐利润并怀着利己主义的个人往往会趋向于公共利益。两者结合之后的推论是:如果私营郜门能将亊情处理好,那么国家除了在某些专门和受限制的 能之外就不必对其加以干涉,通过市场进行选择
现今我们注意到很多“古典”经济学家对于世界的現点存在种种条件和限定,但是我们仍可以比他们本身更好地诠释其观点,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发展出他们当 时所没有的特定的分析工具。现在让我们更加系统地说明这个问題;:
市场经济所要完成的任务可谓汗牛充栋。首先,市场经济必须以一种或 另一种方式决定如何分配社会收入。某人一年挣了一万美元,另一个人一年 挣两千羑元,还有一个人一年挣七万五千美元,不论人们赞同还是反对这样 特定的安棑,各个经济体系必须拥有某些确定的方法在其成员当中分配商品和服务。缺少任何分配方法都将导致社会**。
同样,各个经济体系也必须对该社会中商品和服务如何生产提供某种确定的方法。你可能会认为诸如如何生产马铃薯、汽车或台灯这样的问題是纯技术性问越而非经济学问題。但亊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生产任何给定的产品存在很多不同的方法;从物理或工程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从经济学用度表看其中一些问題会比另一些更好,对于拥有大型杌器并缺乏劳动力的社会来说实施自动控制将是很好的,但是对于非熟练工泛滥并且连最碁本的工具和器械都无法提供的社会,自动控制就完全没有意义:如何生产不同的商品这样的问题最终就会受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所影响.因此,这样的问题理应由经济学家来解决,并且正如收入分配问题一样,这是市场经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最终,我们已经花了 一些时间在这样的问题上:生产什么商品?根据我们前几年的图表(再次表示于图6-1中〕,我们应各在A点(钢铁多;粮食少)进行生产还是在B点(钢铁少:稂食多)送行生产?在本章的剩余部分,我们 将着重于这方面的选择问题,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可使我们非常清晰地呈现出 市场经济在全部运作方而的本质特征。
全局性解决方案一园形流程图
现在让我们以非常宽广的视角,通过圆形流程图6-2展示一下市场经济 如何解决其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为了体现我们现在正专门处理私有市场经济,我们对这张图作了些更改因此,我们引入私营厂商这个术语以代 替非常一般意义的术语工厂;同样,以私人经济代替家庭。
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在这个图的两边加上了两个标有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方框我们的市场经济正是通过这些市场的运作来解决我们交给它的各种选择问題。在产品市场上,家庭是买方,厂商是卖方。需要决定各行业输送至市场的各种生活消费品的价格买卖这些商品的数量也要定下来。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买卖关系与产品市场正相反——现在厂商是买主。他们设法购买劳动者提供的劳务,以及在本经济循环中私有的其他生产要素。换句话说,卖主是家庭。在这个市场上,需要决定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价格;这些价格也当然会影响家庭的社会收入。在私有市场经济中,最有趣(也是最有争议的)特征之一是社会的收入分配由生产要素市场中的价格决定方式来决定。劳动力的高价即是高工资——并且,如果不太走运的话,劳动力的低价意味着低工资。
本单元中我们着重于产品市场。因为正是通过这个市场中生产和售出 的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如何进行钢铁与粮食的生产抉择(图6-1中的A点和B点)。
七、需求曲线
在此,我们需要介绍经济学的著名工具之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起,这些工具有助于我们解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需求曲线的定义如下:
需求曲线是一种假设性的解铎,它可以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期、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处,消费者愿意购买该商品的单位数,假定女他商品的价格以及 消费者貨币收入均不变。
上述定义的最后一句很重要。这一假定常常称作“别无其他情况”或“任何其他商品均等”。这也表明,我们将经济生活的某一特殊部分孤立起来做 封闭式的考察,同时保持其他领域不变。显然,这一点很重要。在不知晓消费者的收入,不了解羊肉、鸡肉的价格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測算出他将买多少 1美元1磅的牛排呢?因此,这需要我们逐一去解决。
在表7-1中,我们已经整理出了关于苹果需求曲线的原始数据。(我们在 后文中将回到粮食与钢铁的选择问超,苹果则作为我们的“粮食”。)我们向消费者询问,在某一给定的月份,苹果每打的价格在1羑元与1e之间浮动时,他们愿意购买的苹果的数量是多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将考察的时期 具体化,因为在某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苹果的年购买量可能会是月购买量 的12倍,等等诸如此类情况。
图7-1将表7-1中的资料用平滑的曲线来表示出来。这一步驟同第一单 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首先将表7-1中的点在图形上标好,然后再用一 条连续的线将他们连起来。(通过上述方法,我们似乎精确地获得了在其他 价格水平下,诸如每打31e,32e,33e等,苹果销售量的信息。)这条曲线也 就是苹果的消费者需求曲线。
注意,该曲线是从左到右向下傾斜的。为什么是这种特殊的形状呢?实际 上,这也不难理解。当苹果价格很高时,消费者会发现,购买太多的苹果会大大减 少他的预算,这使得他不得不减少购买量。再者,当苹果价格昂责时,即使那些酷爱吃水果的消费者,他们也会去选择梨、桃子或橙子,来代替苹果。这也就意味着,苹果的购买量下降。因此,虽然,我们希望可以想象出一些非常奇特的例外情况,但是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将如图所示:向右下方傾斜。
图7-1消费者需求曲线
DD表示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曲线:它足在假设消费者货 币收人和其他商品(如:橙子)的价格均不变的基础上画出的需求弹性
有时候,经济学家希望能超越需求曲线的一般形状,以便测量消费者意 愿购买的商品,在发生价格波动的时候,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情况。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的需求会下降多少,是10%、5%还是30% 呢?根据上述问題的答案,我们可以从数量上得出某一特殊商品需求的价格 弹性)具体地来说: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定义成: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与其价格变化的 百分数的比值。
图7-2需求的弹性和总收益
^当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时候,数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将会使得苹果生产商的收益更低
比如,苹果价格上涨10%,需求量下降1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苹果需 求的价格弹性是1。又比如,当上述条件不变时,需求量下降了 30%我们可 以说价格弹性为3,且需求曲线在该点是相当有弹性的。如果需求量仅仅下 降了5%那么价格弹性为0,5,且需求曲线在该点是缺乏弹性的。
就总销售收入而言,描述弹性的另一种方法是考察某一产业的销售情况 例如,倘若需求曲线在某一点上足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下降仅仅会产生需求数量小幅度的上升,因此,整体朱看,总销售收入(价格乘以教量)将随价格下降而下降反之.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总销售收八会随价格的下降而上升试着自己绘出:在弹性精确为1时,价格下降导致的总销售收入变化情况
图7-2所描述的是这些概念,为苹果的需求曲线提供了另一个透視图 由价格从每打60。下降到3(4时,苹果的需求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从 表7-1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苹果每打6e时,需求量为278000打,每打30e时,需求量是465打价格减半但数量則少于先前的两倍。由此可见,在 价格为30 e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反过来,这也意味着,价格的下降将 关系到苹果生产者总收入的下降。这也可以表示为,在较高的价格时,总销 售收入为$ 166 800 =(.60 X 278 000),在较低价格时,总收入跌为$139 500 =(.30 x 465 000)
注意,图7-2中各种各样的矩形可以用朱对弹性作大致的描述,当价格下 降时,苹果生产者将失去如矩形A面积大小的收入,而获得如矩形B面积大小的收入。如果A的面积大于矩形B,说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反之,如果 矩形A的面积小于矩形B,则说明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矩形A、B面积 完全相等,此时弹性等于1,当然,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价格或数量上的增减,总的来说,不会影响生产者的总销售收入 尽管现实争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并不总是可以简单的測量出,但是它往往对实际问題有很重要的应用性。诸如,1974年,美国政府试图了解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减少20%。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汽油的需求的弹性系数较低,可以说,是缺乏弹性的,这也就意味着,价格大幅度的上涨才能使得销量回落到預期水平:显然,这一消息对一个非常担心价格通货膨胀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本书后文中,我们还将经常用到需求曲线。然而,在结束这部分之前, 读者应该測试一下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譬如,问问自己:如果“任何其他条件均等“(別无其他情况)中的一些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假设所有的消费者收入上涨50%,情况又会怎样?或者香蕉价格上升,或橙的价格下降,结果又如何呢?在上述每一种情况中,整个需求曲线都会移动位置你能指出它移动的方向,并说明原因吗?
八、供给曲线
我们分析市场经济的第二种工具是供给曲线。这条曲线针对的不是苹果消费者,而是苹果生产者。此时,我们不再需 要询问消费者“这个月你会买多少某种价格的苹果?”而是询问生产者“这个 月在某种价格下你将会生产和销售多少苹果?”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供给曲线是一种告诉我们某一阶段在可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销售某一特定商品数量的假设性结构。
这条曲线是根据表8-1绘制的,除了询问的对象由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外, 表7-1和表8-1基本相同。当苹果的市场价格为70美分一打时,由表8-1可 知,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631千打。将(0.70,631)这一点和其他点绘制在 图表中,可以得到如图8-1所示的55曲线,即苹果的供给曲线。
从某方面来说,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稍难获得,至少初看之下如此。那 么,在什么假设前提下供给曲线将被最终决定?还有,怎样解释供给曲线向 上傾斜的趋势呢?图8-1 供给曲线
SS表示苹果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它告诉我们,只有在苹果价格走高离的时傩.生产者才愿意供给更多的苹果。相反,价格走低会导致供给数量下降。
供给曲线的假设条件
一个严格的假设是苹果生产者必须遵循节场给定的苹果价格,而个人无法控制价格。生产者是价格承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用经济学术语来 说,他们是完全竞爭者在后文中我们将看到完全竞争不是現实生活中市场 结构的唯一形式,也正是这个原因,本章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只是一个开端。完全竞争的含义如下:
当在讨论行业中的企业生产同质产品并且和同类行业相比,单个企业非常规模小,因此只能采取给定的产品阶格时.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
我们将在后文中详细阐述这一定义的含义;但现在只需理解实际上是在 这一假设条件下,我们才可以看出供給曲线。这也可以从我们对苹果生产者的提问一“在这种价格下,你愿意提供多少苹果出售?”中看出,这个问題要 求生产者对既定的价格作出反应。如果不是这样,相关问題将变为“这个月你计划制定的苹果销售价格是多少?“但这并不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題:.前一个问题基于生产者是价格承担者和市场完全竞争这两个假设,才可以用来推导出供给曲线,后一个則不能。
这条曲线也建立在其他假设之上,很明显,每条供给曲线(如同每条需求曲线)具有其他条件不变的规定,但是在对供给曲线的定义中,这条規定似乎更复杂一些,因为它明显受到时期因素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指出时期因素对分析生产者行为和供给曲线的重要性。实际上,短期内除了苹果价格变动以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苹果生产者除了存货以外没有其他货物可以提供。此时供給曲线可能就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即生产者会在任何价格下供給苹果。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他将有时间调整不同价格下的生产水平。当苹果的价格上升并且在几个月内保持不变时,他可能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采摘和包装苹果以完成订单。在一个更长的时期里,这种调整可能可以更加灵活,因为他可以种植更多的果树,购买更多的土地,以及配置更多的设备等等、因此,对任何給定的供給曲线,我们必须仔细区分需要考虑的时期因素,以及什么因素限定不变,什么因素可以变化。
供给曲线的形状
我们所考虑的第二个问題,即为什么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傾斜也和时期因 素有重要联系,因为供给曲线的形状也会被不变因素和时期因素所影响,现在我们知道,供給曲线向右傾斜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特定商品的生产 增加时,成本趋向于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中很容易发现短期内,每个农夫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扩大生产,但是基本上他所能支配的土地,果树,厂房和其他资产的數量保持不变。因此,增加苹果生产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即最后成本将开始上升:
实际上,我们这里描述的是经济学家应用的另一种著名工具:报酬递减規律。
报酬递减規律的意思是,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相对于生产中投入量不变的要素(“不变”要素).当我们增加兰产中某种要素(“可变”要素)投入量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总产出增加终将会下降〃
就短期苹果生产来看,给定果园土地面积,如果通过增加劳动力數量来 提高苹果产量,那么由額外增加的劳动力导致的苹果增加量最后会下降〃如 果工人的工资不变,就意味生产的苹果越多,生产苹果所增加的成本将越高
以上所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短期内当企业扩大生产时成本大致上升:.但是这种现象是怎么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相联系的呢?从本质上说,如果成本 随着产出増加,只有当价格更高时商业企业才会愿意扩大生产,他们会发现 扩大生产的成本比它所带来的收益更大,只有当价袼更高时,扩大生产才被 证明是有利可图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亚当斯密著作中的例子,其中提到了人的自利原 則。商人在较高的价格下扩大生产,因为这么做符合他的利益-当行业中所 有的商人都采取这一行动时,就会产生如图8-1所示向上倾斜的曲线。
当然,这些论述都基于短期来说。长期供給曲线的形状更难解释,尽管 长期正常供给曲线仍然向右上方倾斜。长短期的主要区别在于长期成本的 増加没有短期那么陡峭:.这反过来反映了从长期来看,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 扩大生产,比如购买更多的土地,种植更多的果树,配置更多的设备,以及建 造更多的厂房、总之,相同企业或者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比短期供给曲线更为平坦。
九、供给和需求规律
我们已经解释过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及它们的形状。现在,我 们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如图9-1所示,苹果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被合并在一个图中。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够决定苹果的均衡市场价格和买卖的数量。这种某个特定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就是所谓的供给和需求规律
毫无疑问,这里的关键问題是这两条曲线在何处相交。实际上,恰恰就是这个交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图9-1所示,均衡价格是每打46C,而均衡产量会是365千打。
更深一步的问題是:为什么这个交点是重要的?为什么价格水平不会在 其他地方?
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质上就是,只有在这个特定价格水平(460)上,消费者的苹果需求量和苹果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正好相等;也就是说供给等于需求。在其他的任何价格水平上,要么是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要么是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在前一种情况下,苹果生产者会堆积大量的因为没有 需求而卖不出去的苹果;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苹果消费者会强烈要求购买生 产者提供根本不存在的苹果。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如果生产者堆积了没有需求的苹果,迟早他们会减少苹果生产。相反,如果消费者坚持要去购买不存在的苹果,生产者迟早会意识到应该提高价格和扩大生产。
e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的均衡点,在这点上,均衡价袼为46元.而交易量为365千打
只有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才不会发生这些问題.在这一点上,既没有卖 不出去的苹果,也没有排队购买不存在的苹果的消费者:我们就得到了一个 均衡价格,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供给等于需求,除非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 化,否则这个价格会保持不变:
消费者至上 ——个简单的例子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分析是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市场经济 中,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这对理解权力分散的私有经济如何运行是很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进一步使用这些工具来说明所有社会都要面临的市场经济是怎样作出基本经济决策的问題在这些重要的选择问題中,有一个你能想起 来的就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在A点(多生产钢铁,少生产粮食)还是B点生产的问題(少生产钢铁,多生产粮食)
正如亚当·斯密所理解的那样,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本质过程是生产厂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生产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在特殊情况下,他们会根据消 费者的需求来调整不同商品的生产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至上的概念。如 果经济是在A点生产,但是消费者偏好于B,那么市场的力量就会使生产向 B点移动,結合刚刚学到的供給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对这个过程-进行更详细一些的说明,假设我们要生产两种商品,粮食类的商品是苹果;钢铁类的商品不妨假定是洗衣机。
現在让我们假设,由于某种原因,消费者的偏好从洗衣机向苹果转移: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牵钱,但是原理还是很清晰的: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怎样 通过市场机制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反映出来呢?
这个问題的答案可以从图9-2的两个图中看出来.苹果需求的増加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而洗衣机需求的减少使得洗衣机的需求曲线向下 移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移动的结果是: 1.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苹果的产量增加: 1.在较低的价格水平上,洗衣机的产量降低:
随着消费者的偏好从洗衣机向苹果转移.苹果的产量増加,而洗衣机的 产量降低。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计划和政府的千预,完全是通过市场的供给 和需求規律来实现的:.这个例子只是一个近似的估计,我们右该把它当作一种启发,而不是定义。实际上,直到19世纪末,在正当·斯密写完这些一百年后.经济学家们才能够清楚说明市场经济的全部内涵。如果我们想想第六单元中的流程图,我们很快就可以意识到不可能把商品市场(苹果、洗衣机、食物、钢铁等)与要素市场(劳动力、果园土地、铁矿、机器等)分离而在这个流程困中任何一个市场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市场产生影响。换句句说,我们要想彻底弄清楚在经济中任何一个重要的变化,即使足偏好的转移如苹果和洗衣机,我们最终都要观察整个系统
这两张表是用来说明怎么样通过市场供绐和需求机制实现消费者至上.这种机制能改变 市场经济中的产品结构和产出特别是当市场需求供给发生从洗衣机到苹果的转移,苹果的产量会上升.而洗衣机的产量则会下降.这个新的均衡点对应着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新的一点。
尽管要到后面单元中我们才能实现这个更大的目标,但是目前的分析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我们已经说明了生产商和消 费者之间的关鍵联系,为什么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生产商要生产消费者需 要的商品呢?答案是:通过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机制作用,厂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样做能够获得利润
市场与公共利益
市场经济是一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但是,它是否如正当斯密相信的那 样也是最好的制度呢?
正如大家所料,答案是很复杂的,经济学家们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介绍其中两种对这种理论很有影响力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源自我们在本单元中的分析.这种現点强调了市场机制本身的有效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会说:“想想供给和需求机制是怎样完 美运作的吧,在没有政府干預、计划和安排的条件下,成千上万个人的决策 仍然能够带来如此理想的社会結果,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惊奇!”这种观点与 古典经济学思想的传统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一种观点则是沿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在经济生活的很多重要领域,党争和市场并没有形成我们想要的结果。例如,本 单元的分析还没有涉及失业问題。实际上,在洗衣机和苹果的例子中,我们 假设市场是充分就业的但是,我们的确知道失业是存在的::市场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很多批评家对此感到很悲观。他们对市场解决其他很多问题的 能力也没有信心,如通货膨胀、贫困、收入分配、污染和浪费等问超:他们指出亞当斯密过分低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歧。
在不同时期,历史对这两种现点都予以了证实我们已经表明,18世纪 早期和19世纪强有力的工业革命是在市场体制战胜了其他早期经济组织的 时期得到发展的。在下一单元中,我们还会介绍市场是怎样滲透到那些实行 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中的。另一方面.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亊实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从来没有成为过现实,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曾经通过 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要求政府干预价格和市场机制的运行。在今天,这种要求 也绝没有减少过,因此,从公众的利益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是否应该有政府的任何干预(历史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題)而是应该允许有多大的政府程度府干预,这个问 题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十、美国政府投资增长
经常有报道称最近几年羑国政府投资增长迅速。亊实是这样的吗?如 果是,增长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估计美国经济中公共部门增长作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考虑所有的政府支出——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将这些支出加总,并考察这些支出是 如何花费的。在表10-1中,我们将1929年以来某些特定年份的数据进行了 上述处理,以此得到了图10-1。图中,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代表1929—1976年 间所有政府支出的总和。该图使用的是半对数标度,即一条直线代表一个连 续的百分比上升。曲线明显上升的形状说明羑国公共部门支出实际上一直 持续増长^从1929年的总共100亿上升到现在接近6 000亿。
但是,为了理解这一增长的程度,我们必须更准确地检查这些数字。首 先,它们是用当前的物价水平表示的,意味着它们反映的是当期价格水平的 上升趋势以及政府不动产和物品购买的增加。1929—1976年,零售和批发价 格都上升了 3.5倍。
表10-1特定年份政府总支出、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单位:10亿类元〉
1929——1976政府总支出增长广50倍。请注意联邦政府、州和各地政府的支出总和大了政府总 支出,这足因为发放给各州和、地政府的联疼扑助金(1976年大约是602亿美元》也包含在毎个分类 屮,重复进人了总的数字中
州和地方政府政府总计
图10—1政府总支出、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支出
其次,我们要注意到,在最后的30年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有明显 的増加。通常,人们在考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时,习慣于只考虑“大政 府"^联邦政府的作用,但是自从1929年到二战期闻的经济相对萧条,州 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増加非常迅速。1949一 1976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増加了12倍,同期联邦政府的支出増加了 9.5倍。如果考虑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造成这些増长的一个原因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几乎40咮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投向了学校和大学。这种类型的政府支出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并不代表政府对经济一种新的干预方式,而只是长 期来看,公共部门的某一领域内一种适当扩张。
第三,这些数字包括了至少两种完全不同的政府支出。除了在商品和服 务方面一般性的政府支出他们也包括转移支付。这种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性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支付工资给在国防部服务的一名职员,向私人 公司购买一辆卡车或者其他商品。但是,转移支付既不牵涉到商品的接收,也不牵涉到提供的服务。在最一般的例子中,它只是代表了购买力从一个纳 税人转移到了另一个接受者。社会保障支付是转移支出。失业补偿金支付 也是转移支付。很多农北項目中对农户的支付也是转移支付。在这些例子 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本身并不生产商品,也没有通过它的商品采购让私人生产进入某些渠道。社会保陣体系中的老年人并不需要向政府提供任 何劳务,他们可以随意地花费他们的保障金,只要他们自己认为这些方式是 合理的。
在我们目前的讨论中,这些差别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1)尽管转移支付造成了政府对于经济一定程度的干預,但是这种干预程度小于一般性政府 支出带来的干预,后者代表了政府对于国家的产品和版务产出总量的一种干预。0最近几十年,转移支付增长非常迅速。1949一 1976年,联邦政府因内 的转移支付增加了17倍,几乎是全部联邦政府支出的两倍。实际上,这种转移支付代表了政府对于美国经济一些非常重要的新作用。但是,这也意味着 表10—1和困10-1中,政府支出増长的数据可能高估了这一时期内政府对于 经济持续増加的影响。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尽管过去三四十年中政府 投资有所増长,但是整个因家的经济也増长了。我们最直接感兴趣的不是单纯的政府支出,而是与这些支出相联系的国家总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图10-2 表示了所有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在美国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这张图也说明从所有相对重要的方面来看,美国经济中政府支出的 増长比预期的要复杂。这条曲线最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政府支出在二战期间所达到的令人惊奇的水乎。1943和1944年,政府支出几乎等于整个31家 总产出的一半!战后马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接着开始缓慢的、持续的 上升。总之,考虑到转移支付和一般性支付,总的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世纪30年代占国民总收入的15%——20%上升到目前的1/3— 但是从相对意义的层面上来看不如绝对数字所表现的那么强烈。
图10——2
当然,政府支出只是体现政府在总体经济中作用的众多指标中的一个。实际上,政府的很多功能可能会非常隐秘地影响私人部门,但是没有在这些 图表中表现出来。例如,司法部门试图执行很多与美国经济有关的反托拉斯法。考虑到其占国家产出的百分比,执行反托拉斯法的花费是徵不足道的。但是反托拉斯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政府在这方面致力于构造市场经 济。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于政府的其他调整性功效和法規中,例如,瓦格纳法和塔夫脱·哈特利法就影响了工会。无论他们是以何种形式执行,如推行純净食品和药品法規,或者是規划航线,或强制实施针对摩托车的某些安全 功能。政府参与经济的很多,并没有在我们的支出图表中体现出来。
没有办法去量化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尽管一般认为他们几乎表現出相同的形态,从我们的支出图表中也可以看出这点。也就是说,从19世纪30年 代到70年代,调整性活动和其他活动出现了一个緩慢的增长。伴随着支出增加,在存在价格和租金控制、食品配给和战争导致的经济总体波动的情况 下,这些其他活动在二战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战后,这些控制开始松 动,接着,随着政府支出上升,相对战前出现了緩慢但是持续的增长。
十一、政府膨胀的原因
经济因素是公共部门膨胀的原因之一是显而易见的,而政治因素,尤其 是国际政治因素是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例如,国防费用开支是政治因素 上的重要表现之一。尽管近年来,政治相关项目的开支有所降低,但是,在 1976年,联邦政府花在国防、太空和国防亊务上的费用仍然髙达上1000亿美 元)
由此,从根本上看,联邦政府的支出大多数是由非经济因素引起的而且,非经济因素正是政府的传统职能.如前所述,这也可以解释我们的增长费 用大部分发生在教育上的原因。因此,现代美国政府的膨胀或者出于非经济 因素,或者发生在政府职责任的传统領域,或者二者兼有。(亚当“斯密曾经 将国防和公共教育的某些职责归为国家职能。)
然而,由于经济的原因,政府活动开始扩展至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新领 城。最近几年,这类活动的扩张速度快于政府在教育上的扩张速度,并远远 快于国防上的扩张速度(我们已经指出,国防上的开支已经在百分比上有所下降)。随着公共部门作用的不断増钱,这些活动试图你补市场经济运行的 不足(或者更精确地说,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的不足)
诸如此类的新活动很多。但是,某些领城座该得到特别关注―以下三方 面尤其需要注意:
(1)经济稳定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和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已经认识到,不加规則的市场机制既无法保证充分就业,也无法保持价格稳定。可以认为,政府在过去40年的行为都旨在解决这一问超。总之,政 府并用財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以保持经济稳定。所谓的《1946年充 分就业法案》旨在促进美国髙就业率,和维持失元在美国经济中的恒定购买 力。1964年减税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1966 年.联邦储當委负会使用“紧缩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1971一 1974年出台的控制工资一价格指數政策同样出于这一目的,即使进行有力的干涉,这 些经济稳定问題也不易处理,但是,目前普遍认为经济稳定是政府关注的合 理领域。
(2)規范特定市场的功能:过去40年里,政府制定规则的能力大大增 译。许多不同的目标可能导致政府干預市场进程:降低垄断,促进竞争以保护某些“弱势”经济部门的价格和收入,确保消费者安全,影响女性、少数民族 等群体的雇佣过程,有效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水和空气污染等。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在经济的某些領域,一項亊业的利益和成本在私人与社会间 存在着很大的差别7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些商品从自然属性上看具有公共 性,而不是私人物品。因为即使公民不对公共物品支付任何费用,也很难阻止他拥有或使用这一公共品。(例如,因防保护我们所有人,即使个人不对其 成本支付任何资用)更一般地说,市场机制可能低估某种生产行为的利益或 成本。如果我是私人团体,我可以在河上絝了一个大坝,但却发现大坝所带 来的许多利益流向下游的其他公司。现在,对于我来说,修建大坝也许不能 盈利,因为我必须承担所有成本,却只得到了部分利益。但总的来说,大坝之 于社会的好处可能比它的总成本大“类似地,私人公司或消费者也沒有支付一些重要的社会成本——私人工厂或骑學托车者对空气的污染就是一个显著案例。政府对价格和产量的千预成为当今美国混合经济的主要内容。
(3)对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扩张最显著的领域要数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领域1950年至1976年间,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花在社会福利上面的开支从23.5亿长上升到约331.4亿美元 如图11-1所示.无论是从相对数看还是从绝对数上看.这种扩张都非常显著,从1960-1976年,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百分比几乎翻了一番。当然,这一分类的内容非 常广泛且不同,其中也包括教育,尽管教育对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影响收入变化,但是,这一分类的许多项目通常都是 出于改变社会收入分配、改善社会贫困群体经济地位的目的,尽管不必然如此人们普遍认为,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国家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它将使老人、病人、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全体以及残疾人失去保护。在总支出中,表 大的单项支出是社会保陣项目(1976年超过900亿美元、正如我们马上要 知道的,这个項目基本上是收入在工作一代人和退休一代人之间的代际分配。公共部门雇员退休金(1976年接近250亿美元)同样涉及不同代价之间 的收入转移问題。其他大项目——失业金、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退休军人计划等——都具有再分配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現代社会,影响收入分配已成为政府扩张的主要元素。
由此可见,上述三方面内容决不是相互排斥的。例如,政府从总体上稳定经济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收入再分配,和经济某部门規范问題。然而,没有系统地就亊论亊,我们从政府政策的三个实例出发,借此说明在当今 混合经济中,公共郜门和私人部门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十二、经济稳定:货币政策
关于政府干预的第一个例子和稳定整体经济有关,这个重要的例子就 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涉及货币、信用和银行,以及这些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经济本身,使得它走向通张或紧缩。这还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领域,因为虽然和经济中的 其他领域相比,研究货币的历史最为久远,但是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在货币如 何影响总体经济健康的机制上达成共识。
货币是什么? 首先(尽管未必是最容易的)问題是:貨币是什么?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 的历史时期中很多不同种类的商品都曾经充当过货币,这其中包括纸张、黄 金以及其他金属、牛、贝壳和珍珠。在二战刚结束后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一个 英国经济学家详细描述了香烟充当货币在一个战俘营中被广泛使用的故 亊①。经济学家通常把货币分为以下几种职能(1)价值尺度(用貨币来为商品标价)交易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3)贮藏手段(以货币形式储蓄財富用于未来的消费)。在上面所提到的战俘营中,香烟执行了以上所有的职能,例如价格就是用香烟来衡量的,而不是用其他可以进行相互交换的商品。但是把香烟货币当作貨乐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就像在一个存在欺诈的社会中的金予一样,它们可能会被“削减”,更形象地说就是“用手指反复地捻它们使得里面的烟草掉出来,这样它们就被榨取一部分”。更加严崚的是香烟对他们朱说本身就是一种必需品。拉德福德 注意到当红十字会(香烟的主要提供者)装香烟的包裹没有按时到达时,那些烟鬼们就很有可能会掌控整个国家的貨币供給:
因此我们的经济是反复遭受经济紧缩和银根紧缩时段。当红十字会每个星期给每个人配给的50支或25支香烟按时到达,并且香烟的储备充足时, “香烟资币”极好地和它的目的相配。若是如果红十字会香烟的分发被打断时,储备很快就会被用光,这时价格就会下降,交易也会大量地减少,相应地 实物交易也会增加-这种邇资紧缩的趋势会周期性地被突然注入的新货币 所抵消。如果几十万支香烟在两个星期内到达的话,价格就会上升,接着又会下降,剛开始变化很慢.但是一旦储备用尽,会变化非常快,一直到下一次大的香烟的分发。绝大多数的经济问題都可以归因于这个基本的不稳定
这些关于香烟评论的要点在于虽然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当成货币,但 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同样好地执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黄金和其他 责金属被当成货币使用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价值,并且具有耐用性和相对的 可分性。在当今的羑国经济中,虽然美元还和黄金保持着模糊的挂钩(日益 消失)关系,在国内的经济中我们并不再把资金当成一种交易的中介,并且 硬币或钞票为表现形式的通货也不再是我们的“货币”的主要来源。这样的话.我们就得谈到我们的银行系统。
银行系统
当令美国经济中的大多数货币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而是以银行存 软的形式存在,银行存款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活期存款对于我们直接的用途 是最重要的。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支票存款账户,它是即需即取的。它前面所列举的货币的职能。这些活期存款不仅仅是“货币”,它们也是最重要 的货币形式。1976年9月,美国的总货币供给是3 063亿美元,公众手中的现 金在其中只占791亿美元,而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中却有2 272亿羑元,占 到75%
学生们有时会觉得他们的支票存款账户并不完全等同于现金,例如有时 个人支票(比如在一个偏远的城镇)并不会像现金一样被接受。然而,反思以 后我们应该相信这里被怀疑的并不是支票背后活期存款的价值,亊实上是这 样的一个活期存款是否真的存在,一旦我们明确了“银行里有钱支持它”的话,也就是说开支票的人在银行中有活期存款时,接受支票的疑虑就会马上消失。
银行有时得让活期存款变现这是亊实。但是在实际中,现代的银行业并 不需要为活期存款准备等額的现金和通貨(或者是黄金、白银或其他东西),他们仅要储备一部分一这也是货币政策能奏效的原因。银行系统的运营 机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通常取软和存款会相互抵消,所以只需保留活期存 款的很小的一部分来满足特定时间上的超額取款。实际上,商业银行所持有 的大部分的储备只是法定准备金(这些现金也是除了备用现金之外用于满 足取款和存款起伏所必须保留的)
一旦加入政府干预,这里我们就到了本文的症结所在了,政府借助美联 储之手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实现它的货币政策。下文中我们将着重讨论政府干预的传导机制。
十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职能
1913年12月23日,成尔逊总统签署了美国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联邦 储备体系。正如它的创始人所说,联邦储备体系的最初目的是提供富有弹性 的通货,提供商业票据貼现手段,同时改善对银行的监管。
从建立之初,人们就意识到,联邦储备体系的初始目的实际上是更为广 泛的目标的一部分。包括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消除通货紧缩,共同为可持 续的、较髙的就业水平、稳定的羑元、国家实力的增长和不断上涨的消费水平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近年来,人们对广泛目标的接收程度日益加大。
近年来,社会公众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些国内目标实现与国家保持对外支 付处于合理的平衡的能力相关。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个体系的主要作用 在高就业水平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内经济的货币稳定和国际支付 中的总体平衡。
联邦储备体系是如何影响生产、就业、生活水平和国际支付地位的呢? 实际上,它是通过影响信贷和货币间接影响着羑8每个层面的企业、商业机 构和美国的普通民众。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如何影响信贷和货币
实际上,人们所使用的所有货币均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银行。他们可能 以现金的形式获得报酬,但是这笔现金是其雇主在银行兑现支票或者从银行 借贷而获得的。因此,一个国家的货币流动主要依賴于商业银行借贷和投资的能力。
商业银行发放信贷、提供现金余額和支付服务的能力依赖于该银行所拥 有的储备金数量。储备金总量直接受到联储管理的影响。银行向消费者友 放的信贷和在证券市场的投资必須与存款准备金的总量保持一定比例。银 行的储备地位直接影响到其发放信貨的意愿和贷款的成本或者货款的利律。利息是指借款者为获得贷款而向行行付出的成本。
因为银行采用存款换银行占有的各种资产的办法发放信贷。银行资产 包括商业票据、实物资产抵押贷款、政府证券及其他证券,所以银行提供活期 存款业务,这些活期存款反过来又可用来开支票,或者提取现金使用。最终,如果公众偏好的话,也可以将活期存款变为定期存款或者储蓄存款。无论如何,通过影响成员银行的存款储备,联邦储备体系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全面的信息和货币供应。
就算联储能够直接影响資款的可^:获得性和成本,从而影响了贷款的总体流 动,在经济令,还有大量的其他因素也影响到貨款的流量。包括政府的消费、税 收、借债政策,收入分配,收入的消费和储蓄分釔比例,议价的能力,管理部门、劳动力部门、农业部门和其他经济郜门的政策,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方针、战争与 和平的前景,以及商人和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变化(包括价格变化)的预期。
因此,单靠联邦储备体系不可能确保有利的经济环境,也不可能引导银行贷款和其他类型的贷款流向特定的部门。但是它能够在经济条件变化时,通过影响银行贷款和貨币的总体流动,平衡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稳定“联邦 储备体系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題是,如何根据国内经济和支付平衡的目前和 未来发展趋势确定银行信资和貨币供应扩张的額度。
信贷和货币的变化如何影响普通民众
在一个有活力的且不断增长的经济中,足够的信资和货币供应要达到能 够有助于保持髙水平、稳定増长的生产、就业、收入和消费的數量,并且有利 于美元的穂定。当信资,包括银行信貨紧缩或者成本过高,厂商将削减生产,辞退员工,薪水降低使工人生活艰难,而不得不降低购买,批发商意识到贸 易的下降而减少对货物的定购。接着,生产商发现有必要进一步降低生产,辞退更多的员工,大衰退、失业和大萧条接踵而至。
当贷款相当充分且成本较低时,市场情况却恰恰相反,可能出现通货膨 胀繁荣。供应和信貨的增加导致货币总量和流量的增加。但货币总量和流 量的増加,信贷成本的下降本身不能増加国家的产出。如果消费者拥有充足 的货币或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借款,他们将设法购买远远超过厂商生产能力数 量的商品,最终哄枱了物价。如果商人等想在价格增长中获利,他们将设法 増加存货,从而进一步造成物价上涨。为了生产更多的商品,生产商也会扩 建厂房,这将造成利率、工资、原材枓成本乃至自我成本的上涨。
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能从价格膨胀中获利。当成品的价格过高使最 终消费者无力承担时,螺旋形上涨将破灭,随之而来的便是下降,尽管他们中 许多人由于价格上涨获得了更髙的工资。通货膨胀造成的价格上涨越多,下 降将会越突然且程度也会越剧烈。与之相联系的失业和萧条也会更加严重。(节选自联邦储备系统理亊会的《联邦储备系统一一目的和功能》,第五版。〉
十四、美联储货币政策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立场根据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的调 整一或紧缩或宽松:当出现通货膨胀倾向时,货币政策发挥紧缩限制的功 能;在其他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或者发挥扩张的作用,或者采取一种介于刺激和限制之间的立场。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衰退的危险,储备银行致力于防止 投机行为或其他不可维持的银行信货扩张:
下页中的图示简单解释了联邦储备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影响总支出,进 而达到充分就业、最大产出和物价稳定这一终极目标的。
美联储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通过影响自己成员银行的资金储备来履行这一义务。正如图中所示,这是联储货币政策最先发挥作用地方:而各个成 员银行則会根据储备金可获得性的变化相应改变各自的贷款和投资政策。因此,联邦储备银行得以影响到货币供给、信贷可获得性以及各种各样的信 货市场资金成本。
一些观察者钱调,联邦储备银行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另一些认为在于其对贷款的资金成本的影响;还有一些则认为应该是其 对成员银行整体流动性的影响。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令,每种影响模式都发挥 了作用,所以必须综合考虑。
正如上面最后一段所暗示的那样,人们对实际中联储对货币供給采取的 措施究竟如何影响到经济有不同看法。图14-1美联储彩晌流程
不管怎样,人们对于联储在货币领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这一点没有 异议。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政府有稳定物价、产出和就业的职责、这一在二战后基本形成的現点同许多別的因素一起,使得政府在过去25年 间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具体部门的管制:美国农业
我们关于政府干预的第二个例子与经济具体部门——美国农业——有关,这个例子值得我们关注的原因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政府有可能改变 供给需求“定律”所发挥的作用。
原则上,相对于那些由大型企业所主宰的工业部门,需求供给分析更适合农业部门。因为虽然大型合作农场2的出现使得问題变得有些复杂,美国 农业的产出依然主要是通过大量(超过200万个)相对较小(平均农场面积大 约400英亩)的农场实現的。总体来看,“回应”客現市场的条件在这里得到 了很好的满足。
然而,实际上几十年来,政府一直在影响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产量或市 场供应量。同时、政府更参与农业研究、制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健康 安全标准。
这一干预背后的动机有许多,举例来说,有人认为农业产品价格易受供 需关系影响,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了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减緩价格的波动。也有 人认为农业部门的收入要低于其他生产部门,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拖增加农业 收入。在60年代,羑国农业人均收入大约为非农业生产部门人均收入的 60%到75%。而仅仅到了 1973年,农业人均收入实际上已经大于非农生产 部门I但是到了 1975年,农业人均收入又跌回到其他非农部门的90^。还 有一个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政府干預的理由是要抅建国际食品储备。
政府的农业政策有一点比较特别: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傾向于依赖市场而不是更加强调政府管制。然而,值得怀疑的是,这种 政策的变化只是对70年代农业价格和收入髙于历史其他时期这一事实的反 映。1977年年初,卡特政府曾讨论过将农业收入补助加倍,国会也就此提出了更加实际的提案。
antitrust 反托拉斯法bank reserves 银行储备barter 实物交易 Charles Darwin 查理·达尔文 Checking accounts 支票存款账户classical economy古典经济学collective good公共物品consumer消费者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消费物价指数credit 信用
decentralization 分权deflation 通货紧缩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demand deposit account;demand deposits 活期存款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弹性energy crisis 能源危机factor market 生产要素市场Federal Reserve Board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System美联储系统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fixed factor 不变要素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 部分准备金制度functions of money 货币职能 “Full Employment Act of 1946”《1946年充分就业法案》
Giffen paradox吉芬悖论governmental expenditure 政府支出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国民生产总值
inflation 通货膨胀interest 利率
invisible hand 看不见的手 laissez-faire 放任主义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需求供给定律
market mechanism 市场机制market economy 市场经济market equilibrium 市场均衡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money supply货币供给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per capitalincome 人均收入physiocrats 重农主义者planned economy 计划经济 price elasticity 价格弹性price maker 价格制定者price taker 价格承受者private good 私人物品private sector 私人部门product market 产品市场production-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purchasing power 购买力
recession 工商业之衰退,不景气scarcity 稀缺性self-interest 利己主义;supply curve 供给曲线 the Great Depression 大萧条 the price-market mechanism;The wealth of Nations 《国富论》time deposits 定期存款time period 时期transfer payment 转移支付unemployment 失业
variable factor 可变要素vault cash 备用现金
第五篇: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与要求
封面示例:(所有文本页边距: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左边距为30mm,右边距为30mm)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二号宋体居中)
论文题目:(2号楷体)
主 考 学 校:武 汉 大 学(四号宋体)专 业:行 政 管 理 准 考 证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工 作 单 位:„„„„„„
二○一○年十二月(3号黑体)
学术声明示例:
郑 重 声 明(宋体粗体2号居中)
本人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宋体4号)
本人签名: 日期:
中文摘要示例:
摘□□要
(黑体小2)
目前对于CCD相机捕获的卫星图像的浏览和动态缩放这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多是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分块显示。这些方法实现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开发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局限性非常之大,使浏览极为不便,移植性也较差。在本项目中为了解决海量图像方面的这个技术瓶颈,提出了大容量缓存加无级缩放算法的方案。(宋体小4)
„„ „„ „„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黑体小4)(宋体小4)
目录示例:
目□□录(黑体小2)
一、绪论
□□1.□ 研究背景 „„„„„„„„„„„„„„„„„„„„„„„„„„„1 2.□ 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1 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各段的名称黑体4号,其余宋体小4)
…… …… ……
二、关于海量图像无级缩放
□□1.概述„„„„„„„„„„„„„„„„„„„„„„„„„„„„ 35
2.无级缩放算法原理„„„„„„„„„„„„„„„„„„„„„„ 37
……
结论 „„„„„„„„„„„„„„„„„„„„„„„„„„„„„„„„ 57 参考文献 ……………………………………………………………………………… 59 附录 ……………„„„„„„„„„„„„„„„„„„„„„„„„„„„„ 72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及附录黑体4号)
论文章节标题示例:
一、绪论(黑体小2)
(章标题段前为0.8行、段后为0.5行)
1.概述(黑体4号)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就是常说的知识产权,IPCore(知识产权核)则是指用于产品应用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可编程逻辑器件(PGA)的逻辑块或数据块。
(宋体小4,正文行间距固定为23磅,字符间距为标准)
.....................(1)DDR IP Core的时序性描述(黑体小4号)(2)对DDR SDRAM的初始化时序(黑体小4号)……
□□通过DDR IPCore 对DDR 和DDR2 SDRAM进行初始化是有分别的,由于在本次项目设计过程中实际采用的是DDR SDRAM,因此本文仅仅对前者的初始化时序进行讨论。
(宋体小4号)
参考文献示例:
参考文献(黑体小2)[1] 戴军,袁惠新.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2,22(2):59-64
[2] 毛侠,孙云.和谐图案的自动生成研究[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03:277-279.[3] 王湛.膜分离技术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4-21,30.[4]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Geneva: WHO, 1970.[6] 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中国,01129210.5[P].2001-10-24.[7]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证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8] 毛侠.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谜”[N].光明日报,2004-04-17(B1).[9] 陈剑.上博简《民之父母》“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句解释[EB/OL].简帛研究网站,http://.2003-01-18
(宋体小4)
„„ „„ „„
1、论文评审表没有电子版,也不能打印,这个是湖北省统一印刷的,如果来不及办公室领取和邮寄的,可以到武汉后找我们工作人员领取,然后及时填写。主要填写:封面、摘要、导师姓名及职称。
2、论文的打印:封面、声明、摘要、目录为单页打印,不需要添加页码(如果个别教授有特殊要求的,以教授为准,没有要求的,以这个为准),从正文起(也就是目录之后)双面打印,同时添加页码,页码从1开始,页面底端居中,与此同时目录中的各章节页码也要与正文中的一一对应。
3、打印完毕之后,所有资料整理齐整,然后在左边普通装订机装订,2-3颗钉装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