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景浅谈旅游总体规划
远景浅谈旅游总体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又称旅游综合规划,是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分析旅游区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提出旅游区发展战略;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划定旅游区和风景区的范围及外围保护地带;划分景区和其他功能区;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确定旅游区的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施;对风景区的总体布局、绿化、交通、水电、旅游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进行总体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进行环境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而本文将由远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围绕旅游总体规划的性质、任务、功能这些要素来谈:
旅游总体规划也常包括某些专题规划的内容,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和规划;旅游线路设计和规划;旅游商品设计规划;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管理和人才培训计划等。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景区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项目不作详细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性质
第一,综合性:旅游业是建立在第一二三产业基础上的服务性行业,旅游规划要综合考虑这些与旅游业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产业。
第二,依赖性:旅游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规划必须协调这些行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第三,三维层次性:按规划范围,旅游规划分为国际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市县级旅游规划、旅游地或旅游开发区规划五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旅游规划侧重点不同。按规划内容,旅游规划分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与市场营销规划每一层次的规划都要不同程度地考虑三方面内容。
第四,软硬性,旅游规划具有“软”、“硬”两个方面,硬规划是指旅游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软规划是指旅游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市场营销规划。
第五,动态性,旅游规划是动态规划,要适应旅游发展趋势;第六,市场性,旅游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用来满足、引导、刺激市场需求。
旅游总体规划原则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小型旅游区可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区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任务
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旅游区总体规划内容,对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确定规划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规划旅游区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区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规划旅游区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规划旅游区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规划旅游区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研究并确定旅游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规划旅游区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提出旅游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
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规划文本。图件,包括旅游区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旅游总体规划功能区分
功能分区是旅游规划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作用,它是根据规划区的资源禀赋、土地利用、项目策划等状况对区域内空间进行系统划分,以确定次一级旅游区域的名称、发展主题、形象定位、旅游功能和突破方向的过程。对于不同类型的规划,其功能分区的概念和要求并不完全一样。
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对区域的划分一般称为旅游区划。旅游区划主要是根据区域内各部分发展的共同体、结构相似性和分布统一性把区域分成若干个旅游区,旅游区划得直接目的就是要确定各个旅游区的范围和界限,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客观的了解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和特征,揭示旅游区的内在规律,查明其区域的基本优势,为扬长避短在规划区内形成合理的旅游地域分工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旅游区规划往往是依据土地功能和发展密度进行分区,每个分区都赋予了一定功能,是较为典型的功能分区。
当前的旅游规划,大到一个国家或地域,小到一个景区,都需要按功能对空间进行系统划分,以便更好的协调各旅游区的功能。在规划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不仅可以实现对区域内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还可使旅游开发战略、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及容量控制等规划理念具体化为空间框架,从而保证了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旅游区内的功能分区不仅有利于下一步的规划,也有助于今后的管理,通过对旅游区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方便管理者对
游客的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和分流,可以避免旅游活动对保护对象造成破坏,以保证核心保护区的资源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篇:湘潭旅游总体规划
湖南湘潭出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打造旅游新构架
时间: 2010-06-08责任编辑: 老北旅游_中国网
《湘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今日通过湘潭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规划中提出,湘潭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归纳重点为:“彰显红色旅游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两型旅游产业”。未来10年湘潭旅游产品的基本构架为:一个龙头,一个中心,一条增长轴,六个重点增长区。通过这样的构架,布局湘潭旅游产业“两极两翼”的整体结构。
湘潭旅游架构呼之欲出
一个龙头就是以韶山为龙头,培育湘潭市区成为两型旅游产业的中心。湘潭旅游业发展应以韶山为龙头,培育湘潭市区作为两型旅游产业的中心,实现双轮驱动。在湘潭两型旅游产业的发育期,主要依靠韶山的带动作用,大轮带小轮,拉动湘潭市区旅游业的增长;在构筑期,通过逐步做大湘潭的旅游产品及产业体系,培育其独立增长和对外辐射的能力,韶山和湘潭交相辉映,日月争辉,托起整个湘潭旅游业的发展大局。
打造一条增长轴—湘江生态旅游带,就是依托湘江及涟水、涓水,打造环湘江生态旅游带,串联和辐射九华、昭山、市区、大东山、水府旅游区等景区景点,并通过制度安排,促进更多的亲水型休闲旅游项目在这一条增长轴上落地,使旅游业深入到湘潭的广袤腹地。
开发湘潭两型旅游产业的六大增长区。开发包括泛白石文化生态旅游区、乌石红色旅游区、隐山湖湘文化源旅游区、大东山红色休闲旅游区、水府生态旅游区、昭华乐活休闲示范区等在内的六大重点旅游区,形成湘潭旅游产业的主要增长区。
以“两极两翼”的空间结构布局旅游产业。在湘潭、韶山这“两极”的基础上,以一轴、六区为骨架,以京港澳高速、上瑞高速、107国道、320国道、潭衡西线高速、武广、沪昆高铁为主线,带动湘乡市、湘潭县两翼的发展,形成湘潭市区、韶山市、湘乡市、湘潭县“两极两翼”的整体空间结构,构筑湘潭旅游业的通盘大局,使湘潭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
打造具有湘潭特色的旅游商品
湘潭将围绕红色旅游资源和土特产品,抓住湘潭市的文化艺术特色,对湘潭资源和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统一规划开发湘潭红色旅游商品、特色文化艺术品、湘潭土特产以及绿色食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实现旅游商品开发的系列化、规模化、精品化。
湘潭将建设湘潭市区东方红广场“红色艺术品中心”,集合湘潭市内外的红色艺术品特别是毛泽东衍生的纪念品、艺术品,通过文化味的改造,建成室内外结合的红色艺术品流通市场,使东方红广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红色艺术品中心和红色收藏品的展销中心。同时,湘潭将打造湘潭市区特色购物一条街;建设湘潭市易俗河湘江旅游商品基地。湘潭还要全面整合韶山市红色旅游产品,加强对韶山市现有红色产品的整合、提升与流通,包括现有的毛主席铜像系列产品(包括仿铜合金和金铜塑像、纪念章、纪念光碟等)、东方红系列产品(包括主席像、瓷品、小型纪念章等),并开发新的主席系列红色产品。湘潭将开发白石艺术,打造白石文化艺术村。依托白石故居营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白石画境,以优惠的地价吸引艺术家前来居住,自行设计自己的家园,形成艺术家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展览和艺术品流通中心,形成一个白石艺术流通与交流中心。(刘炬)
第三篇: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2月开始策划,2010年7月18日由市旅游局组织进行了终期评审,《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汉江洞河水上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紫阳城及真人宫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中国富硒茶观光园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三个重要节点开发规划通过审定,2010年8月19日正式批复,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13日正式行文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定。调研组经过调研以及对《规划》编制过程和内容进行座谈了解后,认为:
(一)项目概况。积石峡片区工程是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子项目之一,位于民和县境内,工程涉及官亭镇和中川乡(官亭镇11村、中川乡12村)。项目区土地面积10.66万亩,其中不动工面积4.18万亩,项目建设规模6.48万亩,新增水浇地1.01万亩,新增耕地8912亩,整理后的耕地皆为高标准农田。工程总投资21163.89万元。新建支渠12条(自流支渠9条,提灌支渠3条),总长30.3km,提灌站3座。斗渠595条,长419.6km,斗门445座。建设田间道路125.9km,生产道路186.4km。省水利厅承担积石峡北干渠工程,干渠长16.8km,设计引水流量为4.19m/s。
(二)项目进展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产业近年来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效益还不好,尚未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待时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旅游意识较为淡薄,对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发展旅游业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旅游业促进投资环境改善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发富硒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意义认识不是很到位。旅游业发展在机构设置、政策投入、规划实施上存在差距和不足。
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旅游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县上虽已成立了强大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在操作层面还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和推进机制,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组织工作机构,由于观念不
一、认识不
一、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没有形成推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未能及时出台,严重影响了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通往景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制约严重,由于旅游资源分散,旅游景区、景点互不连接,没有形成完整的、适合游客要求的旅游线路;
县城标识系统、卫生环境等方面存在差距,宾馆酒店总量不足,整体档次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四是主题形象不明显。旅游主题形象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名片。我县旅游主题形象究竟打什么牌,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定位,景区(点)没有形象定位,缺乏深度打造,内容单一,缺乏内涵,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建议:强化品牌建设,构筑大旅游格局。一要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提升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二要打造精品景区。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加大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力度,加快万亩桃园风景区、七里寺药泉风景区和炳灵寺水上风景区开发步伐,全面提升核心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客源竞争力。三要提升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我县土族民俗文化、喇家遗址古文化资源,做足“纳顿”、“东方庞贝”文章,依托地方民间艺术和古迹,推出一批具有民情风俗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四要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促销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拓展旅游市场。
当前,地委、行署对今年的各项重点目标和重要部署已定,近期将专题听取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要实现巩固回升、加快发展,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和落实工作部署水平。一是理清工作思路。深入研究经济走势,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各项事业发展的突出症结和难点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缜密思考、反复研究,集中全县智慧,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项目推动的主要着力方向、产业发展主要工作布局、改革开放的工作重点、民生工程的主要方面,形成完整、系统的工作部署体系。二是研究细化举措。要密切关注省、地政策变化,及时跟踪对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抢抓各类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特别要将实施的重点项目列出单子,责任细化到单位,及时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和衔接联系有关重点项目,加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三是抓好当前工作。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和业主单位筹备资金、土地、物资等生产要素,抓好统筹调度,加大生产经营组织和项目开工建设力度,确保一季度工业生产和投资拉动实现“开门红”。切实抓好“十二五”规划的前期政策研究,调查分析、机构组建、人员落实等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加强与省、地有关部门和外地客商联系,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力争资金早到位,项目早签约。抓好群众和信访工作,确保 “十一”和元旦、春节期间的安全稳定。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物资准备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确保全市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第四篇:《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由世界旅游组织承担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称总规)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5月13日,规划获得省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通过,5月27日,世界旅游组织的代表正式向省政府递交了规划文本。文本长达35万字,提出了把海南岛建设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目标,并设计了“海南岛:热带中国”的对外促销口号,有关专家称,总体规划是海南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为帮助广大旅游从业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总规》,海南金旅网将面向VIP注册用户,分时分批地公布和解读《总规》及其他相关资料。
规划编制历时一年
经过多年发展,旅游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初步显现,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也逐步增强,但与旅游产业发达国家、地区和国内旅游发达省份比,海南旅游业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规划滞后。
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省政府领导决定请外国专家帮助编制海南省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同意帮助聘请外国专家到海南省完成这项任务。2000年7月,世界旅游组织顾问因斯基普先生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了立项考察,并形成了编制规划的项目文件,省政府也成立了由国家旅游局领导和海南省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组成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此后,经招标确定由香港森兰郭斯(亚洲)顾问公司为编制的具体承担单位,2001年4月,编制工作正式展开。
从2001年5月至9月,国外专家11人对我省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航空、公路、文化等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和讨论,先后召开了50次座谈会。9月下旬,国外专家完成了初稿,12月20日召开了初稿评审会,17名国内专家原则通过了这一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会后,由外国专家对规划进行修改,同时规划办公室对规划进行译校,历时一年才形成最后的定稿。规划主要内容
《总规》长达35万字,并附有大量图表,分为三大卷,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了详细的评估,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
第一卷分为五个部分,评估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现有的旅游产品,阐明了开发规划的总政策,提出了全省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和空间结构规划,并对国内外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对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九大战略作了具体的说明。
第二卷详述了应采取的各项行动,提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规划标准以及可持续的旅游指导原则,专门对海口、三亚、五指山等景区作出了规划,对文化旅游、温泉康体旅游、海洋旅游等九个专项旅游产品作出了规划,每一个项目都提出了详细的5年期计划。
第三卷是背景研究,收录了各项目组专家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所作的专题研究报告。突出度假旅游
《总规》根据我省“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把握了把海南建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意图,打破了以往国内旅游规划编制中以资源为导向的常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始终从国际旅游市场对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产品的需求出发,对如何开发海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何调整海南旅游产品结构做出了科学规划,设计了“海南岛:热带中国”的对外促销口号。
国家旅游局编制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认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海南是惟一具备条件建成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总规贯彻了这一精神,提出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比重逐步加大,观光旅游产品逐步减小的要求和目标。总规引入了世界上较超前的旅游发展思维和理念。针对我省目前旅游设施的状况,要求开发一些低密度、高档次的旅游度假区,并且要具有一定规模,如在三亚的小东海、万宁的石梅湾、昌江的棋子湾和五指山、尖峰岭、吊罗山等进行这样的开发。在我国的旅游规划开发中,第一次提出了“莽原
旅游”的概念,并设计了热带雨林、滨海莽原旅游产品。总规吸取了省内专家的意见,把生态旅游划分为绿色生态旅游和蓝色生态旅游。
外国专家建议深入挖掘海南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它特色文化遗产,开发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富有新意的文化旅游产品,还从外国客源市场的需求角度提出有创意性的方案,建议利用现有的火车设施,兴建蒸汽火车博物馆,开发蒸汽火车旅游产品。
这个规划的一大特色是可操作性强,既有指导原则,又有具体要求。如低密度的矮屋度假村每公顷不超过25个房间,要尽量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装饰物也要充分显示地方的文化特点。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总目录
第一卷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第一部分 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评估
第1章 宏观发展背景评估
1.1 宏观环境 1.2 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2章 旅游产品评估
2.1 引言及评估方法 2.2 海南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2.3 海南旅游产品的分类评估
2.4 空间发展趋势 2.5 海南旅游体验 2.6 机遇与制约 2.7 海南旅游产品定论
第3章 旅游政策评估
3.1 引言 3.2 总体政策背景 3.3 现行的旅游政策 3.4 引起关注的问题
第二部分 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与空间结构规划
第4章 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
4.1 宏观指导思想 4.2 总体目标 4.3 “旅游总体规划”设定的发展目标 4.4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第5章 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战略规划
5.1 引言 5.2结构规划的目的 5.3 开发概念 5.4 空间发展战略 5.5 住宿设施的布局
第三部分 市场开发与住宿需求
第6章 市场开发
6.1 潜在市场 6.2 游客接待人次目标 6.3 市场营销战略原则
第7章 住宿设施需求
7.1 现有住宿设施情况 7.2 未来住宿设施需求
第四部分 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
第8章 旅游交通战略
8.1 岛外交通 8.2 岛内交通
第9章 滨海旅游战略
9.1 目标 9.2 方略 9.3 要件
第10章 生态旅游战略
10.1 生态旅游的定义 10.2 生态旅游的原则 10.3 海南生态旅游的机遇
10.4 对海南生态产品的潜在需求 10.5 海南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第11章 文化旅游战略
11.1 重建的历史文物古迹 11.2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11.3 五指山市博物馆的改造
11.4 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建筑的生态敏感性 11.5 海南主要的文化吸引物
第12章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
12.1 海南少数民族概述 12.2 少数民族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 面向少数民族的规划战略
12.4 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12.5 旅游业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第13章 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13.1 引言 13.2 市场营销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13.3 海南旅游市场形象与定位 13.4 地域市场和细分市场
13.5 市场营销战略的阶段性
第14章 旅游产品改进
14.1 引言 14.2 观光游内容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改进 14.3 旅游商品零售条件的改善 14.4 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14.5 旅游餐饮 14.6 其他旅游服务 14.7旅游信息系统的改善 14.8 旅游开发的监控
第15章 旅游人力资源战略
15.1 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总体对策 15.2 未来的聘雇需求 15.3 培训政策和培训机构述评 15.4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第16章 旅游投资渠道
16.1 政府渠道 16.2 企业渠道 16.3 投资激励措施 16.4 投资战略
第五部分 海南省旅游发展影响评估
第17章 旅游发展环境影响评估
17.1 环境影响评估方式 17.2 旅游业对海南环境的影响 17.3 海南旅游承载能力 17.4 结语
第18章 旅游发展经济影响评估
18.1 对旅游收入和GDP的影响 18.2 对政府税收的影响 18.3 对就业的影响 18.4 提高旅游经济收益的措施
第19章 旅游发展社会—文化影响评估
19.1 正面影响 19.2 负面影响 19.3 对本岛本社区的社会影响 19.4 对本岛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影响
19.5 旅游开发项目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第二卷 专题旅游规划建议
前言
第一部分 政策行动
第1章 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1.1 引言 1.2 政府部门的作用和功能 1.3 企业界的作用和功能 1.4引入股份制合作形式 1.5 强化旅游意识的必要性
1.6 组织机构保障体系 1.7 现行体制述评 1.8 加强旅游规划的 1.9 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作用
第2章 规划标准及规定
2.1 引言 2.2 规划的层次结构 2.3 旅游住宿设施的通用形式及标准 2.4 土地利用分类及开发规定
第3章 可持续旅游指导方针
3.1 供海南省政府采取的总体指导方针 3.2 最佳环境可持续性做法的指导方针 3.3 生态旅游指导方针
第二部分 区域旅游开发规划
前言
第4章 海口区域旅游规划
4.1 规划范围 4.2 战略背景 4.3 交通条件 4.4 现有特点 4.5 现行城市规划背景 4.6 面临的机遇与制约
4.7 旅游开发概念 4.8 旅游规划要件 4.9 旅游线路 4.10主要旅游开发建议总结
第5章 三亚区域旅游规划
5.1 规划范围 5.2 战略背景 5.3 交通条件 5.4 现有特点 5.5 现行城市规划背景
5.6 面临的机遇与制约 5.7 旅游开发概念 5.8 旅游开发要件 5.9 旅游线路 5.10 主要旅游开发建议总结
第6章 五指山区域旅游规划
6.1 规划范围 6.2 战略背景 6.3 交通条件 6.4 现有特点 6.5 面临的机遇与制约 6.6 旅游开发概念
6.7 旅游规划要件 6.8 旅游线路 6.9 主要旅游开发建议总结
第7章 其他旅游圈开发建议
7.1 引言 7.2文昌旅游圈 7.3 石梅湾/兴隆旅游圈 7.4 棋子湾旅游圈 7.5 其他旅游地区改进意见
7.6 主要旅游开发建议总结
第三部分 专项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第8章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8.1 引言 8.2 海南的节庆 8.3 歌舞和影视 8.4 黎苗文化旅游产品 8.5 历史名人
第9章 温泉及康体疗养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9.1 海南温泉资源概述 9.2 海南温泉旅游开发概述 9.3 未来温泉度假区开发建议
9.4 具体改进措施 9.5 温泉康体疗养旅游业的主要目标
第10章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0.1 海南热带森林资源概况 10.2 森林旅游开发措施 10.3 森林公园生态保护 10.4 森林旅游发展目标
第11章 海洋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1.1 背景情况 11.2海洋环境综述 11.3现有水上运动项目评估 11.4 可持续利用海域的原则 11.5 水上运动规划的总体方略 11.6水上运动培训的改进
11.7 水上运动的健康与安全要求 11.8 水上运动项目的改进
第12章 会展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2.1 海南作为会展旅游目的地的优势 12.2 海南国际会展旅游概况 12.3 海南国内会展旅游概况 12.4 会展旅游开发措施 12.5 会展旅游发展目标
第13章 热带农业观光及其它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3.1 热带农业观光游 13.2 工业观光游
第14章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4.1 引言 14.2 训练设施 14.3 体育赛事 14.4 参与性体育活动 14.5 体育旅游开发措施 14.6 体育旅游发展保障体系
第15章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15.1 引言 15.2 本地产品的利用 15.3 手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
第四部分 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第16章 吊罗山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16.1 场地描述及总体概念 16.2 保护价值 16.3 开发建议 16.4 时间安排
第17章 尖峰岭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17.1 总体概念 17.2 保护价值 17.3 开发建议 17.4 度假村承载极限 17.5 辅助性生态旅游吸引物 17.6 进入通道 17.7 时间安排
第18章 五指山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18.1 总体概念 18.2 保护价值 18.3 开发建议 18.4 时间安排
第19章 七仙岭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19.1 总体概念 19.2 保护价值 19.3 开发建议 19.4 时间安排
第20章 霸王岭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20.1 总体概念 20.2 开发建议 20.3 时间安排
第五部分 旅游开发项目规划蓝本
第21章 小东海旅游度假区项目概念性规划
21.1 选择小东海的缘由 21.2 区位和场地描述 21.3 规划及设计概念 21.4 交通条件 31.5 基础设施
21.6 开发要略 21.7 市场分析 21.8 可行性分析 21.9 环境影响分析
第六部分 五年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第22章 优先行动计划
22.1 引言 22.2 优先开发项目 22.3 组织机构 22.4 人力资源 22.5 生态环境保护
22.6 社会-文化旅游 22.7 投资渠道 22.8 交通与基础设施 22.9 其他行动
第23章 市场营销与促销计划
23.1 目前市场营销概述 23.2 市场调研 23.3 省外及海外代理营销代理 23.4 营销与促销手段 第三卷 背景研究
前言
第1章 客源市场调研分析
1.1 内地市场和海南市场 1.2 亚洲区域内市场 1.3 跨区域远程市场
第2章 旅游需求评估方式
2.1 有关定义 2.2 国家及海南省的旅游统计 2.3 旅游需求的评估方式
第3章 自然与环境特征
3.1 地理 3.2 气候 3.3 环境
第4章 历史与社会回顾
4.1 历史回顾 4.2 海南少数民族的结构与分布状况 4.3 黎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经济收入状况
第5章 以往旅游规划和研究述评
5.1 引言
5.2 《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5.3 《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
第6章 环境和生态旅游方面述评
6.1 引言
6.2 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6.3 海南环境状况(议程21)报告 6.4 海南自然保护区
6.5 海南生态可持续性质量 6.6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质量 6.7 海南岛部分海滩评估
第7章 文化吸引物述评
7.1 海南文化遗产的特点 7.2 海南文物古迹分类 7.3 精选文物古迹简述 7.4 海南现有中国特色景观公园
第8章 经济述评
8.1 经济发展趋势 8.2 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 8.3 产业结构 8.4作为经济领域一部分的旅游业
8.5 旅游产业目前的经济状况
第9章 旅游业相关就业与服务
9.1 在校生的旅游就业引导 9.2 能力标准
第10章 水上运动设施及水上运动培训标准
10.1 水上运动设施标准 10.2 先决条件及培训课程
第11章 海南旅游资源目录及评估
第五篇:远景设计院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如何着力
远景设计院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如何
着力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发展特色产业扶贫被列为“五个一批”脱贫途径之首。新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等重点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那么,乡村旅游扶贫如何着力呢?近日,带着疑问记者深入县乡村一探究竟。
时近清明,大别山里百花绽放。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蕲春县蕲州镇龙泉庵村游人如织。这个曾经因贫困而知名的小山村,近年来发展花木4500亩,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春季休闲旅游胜地。
卖点如何发掘
龙泉庵村发展乡村旅游,靠的是龙泉花海。这里种植樱花、紫薇、桂花、红枫、红梅。每逢春季,花团锦簇,漫山遍野,香气馥郁,让人流连忘返,如梦如醉。23岁的村民潘杰,以前远赴杭州做缝纫工,月收入4000元,扣除生活费用,所剩无几。如今他在家门口卖矿泉水,一天能净挣100多元。
龙泉庵村有花海,多数贫困乡村则没有。对贫困乡村而言,能不能发掘到卖点,事关乡村旅游的成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卖点在原生态。
湖北浠水县兰溪镇三泉村村民陈实,就见识过原生态的惊人魅力。他几年前返乡流转了邻近4个行政村2300亩农田,原本计划连片种植绿色有机油菜,不想当年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却引来了无数远近游客。陈实受到很大启发,他决定大力发展油菜花观光旅游,如今他已建起能住下200多人的酒店,带动了上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同属大别山区的河南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没有花,但有老房子。由于地处大别山深处,西河村交通不便,世代受穷,全村有115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32.97%。幸运的是,由于山高路难、信息闭塞,西河村仍基本保持着数百年前的传统古村落的原貌。73岁的李成秀老婆婆和老伴在土砖老祖屋里住了一辈子。如今,这些带着天井、阁楼、飞檐的老屋,被整修一新,改造成家庭休闲旅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一座农家小院,可住十三四个人,单
人每天收费90元,整包每天收费1000元。李成秀老两口负责村里两处公厕日常卫生,每年能领工资2.4万元。
“乡村旅游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途径主要有五种:一是贫困户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二是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三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不仅提高了销售量,还可提高销售价格;四是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五是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2010年至2014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全国有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以上。
游客怎么留住
“我国70%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300多个县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县或禁止开发县,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良好;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有5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贫困乡村发展旅游潜力很大,不利因素是基础薄弱,人气需要精心培育。”刘永富说。
油菜花盛开之际,浠水县兰溪第二届油菜花节也开幕了。当地事先通过网络媒体广为宣传,组织油菜花海山地自行车观光赛、徒步寻宝和有奖征文比赛活动,以聚集人气。活动当天吸引了上千名远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周边县市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前来踏青采风。人们在油菜花海中拍照、聚餐,好不惬意。
花季游是乡村旅游的拳头产品,可惜花期太短暂。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徐凤冲村村民周赛珍在家里开办农家乐,旺季时一天能有二三十桌客人吃饭,其余绝大多数日子里几乎没有客人。实际上,淡季过长、过淡,是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普遍头疼的问题。如何争取常客、回头客,值得好好探讨。
蕲春县的办法是打好人文、保健牌。蕲春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蕲艾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当地知名的旅游商品。近年来,蕲春县把发展蕲艾生产、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全县种艾面积达7万亩,艾叶产量可达12万吨。随着蕲艾产业的开发和健康旅游的深入发展,艾灸保健养生旅游已成为蕲春一大消费热点,全县发展艾灸养生馆所67家。据蕲春县扶贫办主任谢先春介绍,通过发展蕲艾养生游产业,蕲春县已有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
相对于一些乡村旅游开展较好的地方而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英山县孔家坊乡郑冲村并没有古迹、人文、花卉等优势。自从2013年一个名叫闻彬军的人返乡创业,开办湖北先秾坛生态农业神峰山庄后,这里很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闻彬军将目标客户定位为老年人,推出各种特色服务,想方设法让老年游客留下来、住几天。老人们在山庄里采摘瓜果蔬菜,参与炒茶、榨油、做面、打豆腐、打糍粑等传统民俗活动,睡前享受中草药泡脚服务。自2013年5月7日以来,神峰山庄的“千里挺进大别山生态循环农业四天三夜体验游”夕阳红团,已成功组织515批次数十万老人来此体验。来这里的游客四季不断,人均购物5000元以上,极大地带动了英山乃至大别山周边县市的种养业。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整个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预计未来5年,我国乡村旅游将接待国内外游客有望突破60亿人次。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1000万人以上。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渠道。乡村旅游潜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资金谁来投入
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前景看好,但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前期投入耗资巨大。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乡村旅游在广大贫困地区将得到加速发展。然而,巨额启动资金从何而来?
春寒料峭中,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新屋湾一座座四角高挑的老房子,在金黄色油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新屋湾深藏在大山里,大部分明清时代的老屋仍屹立着,住着罗姓35户人家。2015年11月,政府斥资600多万元,帮村民修缮老屋。九资河镇党委副书记彭胜华说,整修工作将在今年8月完成,届时,新屋湾将作为古村落景点开放旅游。九资河镇圣人堂村紧邻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是元末起义军首领徐寿辉的故乡,也是通往国家森林公园天堂寨风景区的必经之路,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当地政府已投资300多万元,为圣人堂村建起徐寿辉纪念碑,硬化了村级主干道,建成近5000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和停车场,开发出大别山天堂峡谷漂流等项目。旅游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人气渐旺,现在每天可接待游客1000人次。村民肖春花在路边开办农家乐,去年纯收入10多万元。
据了解,目前政府部门投入到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上的资金,都是从多个项目整合而来的。“现在,中央扶贫资金和省里扶贫资金,原则上都下放到县,由县里来决定具体用途,县、乡、村三级商量着干。村里报项目,乡里审核,县一级整合。”刘永富说。
“不过,完全靠政府投入也不行。扶贫需要政府拿钱,财政资金必须发挥主体主导作用,但是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尽管今年大幅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但同时必须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刘永富表示,目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已经出台。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如果缺少启动资金,可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5万元额度,3年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后,银行按国家基准利率放贷,由政府扶贫资金贴息,免担保、免抵押。
另一种办法就是社会筹资。龙泉花海由返乡企业家高卫全斥资数千万元打造。闻彬军为建设神峰山庄,第一期就投入了3000万元。湖北英山籍企业家叶柏森手笔更大,他回到金家铺镇乐冲村创办了丽景生态农业风景区。景区包括仿古商业街、水上舞台、水上乐园、水上餐厅、梦幻溪漂流、有机蔬菜种植园、拉索桥、极限索道等项目,目前已经试营业。各地发展乡村旅游时,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也在积极探索。西河村就是一种入股合作的模式。2014年1月,返乡企业家张思恩成立西河农耕园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村民推选为理事长。合作社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西河古村进行环境整治和全面修复,发展民俗农家乐,并通过互联网把本地有机蔬菜、黄牛肉、山羊肉、土猪肉送到城市人的餐桌上。去年“十一”期间,西河村共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总体旅游收入约50万元。
“按照‘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思路,黄冈市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全域旅游、现代农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做好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接待服务、特产销售、土地流转、入股分红5个方面的旅游扶贫工作,3年内确保实现旅游产业脱贫15万人。”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