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与环境造就我的经济学思想
实践与环境造就我的经济学思想
白益民
总结过去,面向未来
国贸易公司“三井物产”工作十年(1993年12月至今),精通国际贸易的每一个环节,熟知最先进的大型综合贸易运营机制,洞察中国贸贡献给社会,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是我的心愿。特别是大宗原料的国际贸易的管理与机制建设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领域的问题。
作经历中,业务涉及农产品加工的诸多行业,包括粮食,饲料,油料,果汁,茶叶,乳制品,肉制品等。对这些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有清晰竞争力有透彻的了解。中国大陆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企业,特别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台资企业和主导力量。应该研究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建议政府采取更积极和有超前意识的产业政策。另外,转基因,有机等也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贸易业务上的出色表现,1996年3月至6月被调入公司总部(在东京)核心部门研修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日本粮食进口,综合加工和储我是接触到日本稂食经营和管理核心的第一个外国人。在回国后的工作中,我不断加强和提高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掌际操作,并且对宏观经济的诸多要素有了初步的感知。跟踪和预测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变化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
最大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在饲料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在对国外粮油市场信息刊物进行研究后,本人为 “新希望集团”创刊了企业内部1997年至1999年期间,一直兼职该刊物的主编。制作信息刊物的经历,使我掌握了不少利用电脑编辑文字和图象,以及处理数据和绘制经济的认识,总结和掌握了它对商品市场的影响规律。
金融事业的负责人一直在北京工作。自从1995年结识后,我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在“新希望 ”连续成功上市了‘新希望农业股份要发现新的投资机会。为此,2000年-2001年,我投入到了”新希望“的产业研究中,当然还是兼职工作,主要针对农产品加工领域。在金融领域的知识和体验, 并且开始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农业产业化是政府和企业一直探讨的核心问题。
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化工系,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后,于1991年7月至1993年12月任职于北京第一轻工业总公司的食品,酿酒,造纸,日用化工等行业。这里所谓的化工是指的轻化工或日用化工。我们也把它称作(或包括)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有机领域。虽然从事贸易工作后,对这些行业接触不多,但与同学和老师的聚会中还是不断感受到这一领域的发展与问题。
曾经在北京工商大学参加企业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学习,并通过了8门结业课考试。在随后申请硕士学位的2门国家统考中很快通过了研放弃了综合课考试和硕士论文答辩。但是,真正的意义在于我掌握了企业管理的许多思想和理论,对我后来的工作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中,我将这些管理知识应用于一家濒临倒闭的国内的民营生产厂家,很快帮助他们打开市场局面,并规范了生产和经营管理。虽然我对企实践基础。
安全:
基本需要,石油(能源)就是现代工业的粮食。粮食和石油的储备与安全是我们当前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的观念仅限于认为安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简单和静止的管理意识完全不能适应我国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所以,建立崭新的和综合的粮食和石油储备灵感促使我在不断深入探索这一领域。我的信念是,要为“中国现代粮食和石油的储备与安全”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顺便提一下,母亲在中国第一个饲料企业"北京南苑饲料厂“的总设计师。父亲是北京石油大学50年代建校时的元老,一直在校任教(教授,退休)。也许一。
团这样大型民营企业的交往,以及参与小型民营企业的生产管理。我切身感受到民营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但也清楚认识到它们内部自身存过去的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显得从容不迫。而面临当前外国企业的竞争,它们却显得手足无措。明显可以感受到,最近一段时间,国公司的挤压。无论在大型的制造业,还是先进的服务业,民营企业都处在竞争的劣势地位。思考和研究中国民营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分析各种各样的宏观经济数据。实际上,在日常的贸易工作中,撰写了大量的有关农产品方面的行业报告,其中不些本来属于社会的公共资源却被谋些部门垄断盈利,实际上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隐患。如同空气一样,公共信息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化,信息服务的要求也就更高。而有些经济部门不思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增值的数据分析产品和服务,而是依靠垄断初级的公共数据获取收。促进公共经济数据的开放,推动政府增加信息服务和提高信息管理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又一个课题。,企业对即时的、专业的、综合的商业信息有着越来越强的需要。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覆盖的范围越来团在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方面却严重滞后。主管企业的领导往往忽视了商业情报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到国内企业的经理人严重缺乏管理商业情报的意识和技能。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设立企业内部的商业情报管理机构花费大,不切实用社会化的专业信息公司提供的服务。我将更多地关注和研究中国大型企业内部的商业情报建设,以及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
发达的排名前3位的经济体分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自从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与此相反,欧美企业凭借信息产美企业推崇的MBA教育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一下子,似乎中国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经全盘欧美化。但是,人们忽略了一点,在对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势头正在迅速扩展。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以日本式的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所谓日本的企业文化实质学有机结合的产物。虽然欧美在信息产业和金融业取得优势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在其它传统产业,特别是国际贸易和国目前正在重新走过日本、韩国和台湾过去几十年经济起飞的历程。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及其背后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义。
白益民
2004年4月20日
第二篇:环境造就人生
环境造就人生
土在空中飘浮,它是令人厌恶的尘埃;土在大地沉淀,它是令人喜爱的资源。不同的环境造就了土不同的命运。环境对于人的一生尤其重要,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
良好的环境造就成功的人生。“时间冲淡一切苦痛。”这么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三毛的思想里流露。三毛---一个极其“自由的女神。”少年时代,不上学的三毛因为有良好的家庭环境而读书甚多。在母亲的陪伴下,她在开明的家庭里无忧无虑地度过童年。同时,这种良好的环境让她受益终生,为她跻身文坛奠定了基础。三毛说过,是她父母让她成为了女强人,环境给了她成材的机会。
艰难的环境同样也能造就成功的人生。林建海,从贫困家庭走出去,走进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核心领导阶层。他的成功趟过了漫漫坎坷路,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父母很穷,但吃苦耐劳。他在父母的影响和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以至于后来,在求学路上,他执着追求,刻苦钻研,最后成为了中国和美国的圆梦者。
不好的环境往往造就失败的人生。昔日的一个朋友已离我远去,我们已经走上了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他的人生注定只有失败,因为他走进了恶气冲天的大染缸。各种不适合青少年的行为和举止带他走进了人生的误区。在别人的潜移默化下,他的人生路在倾斜,不断地滑向万丈深渊。环境影响人生,他的人生已经被不好的环境在塑造,所以他也只有拥有失败的人生。
从不好的环境走向良好的环境,依然可以拥有更亮丽人生。贺龙,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是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的原型人物。年轻时,被恶劣的环境所逼,两把菜刀杀了国民党的税收官,只好上山为“匪”。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他率部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贺龙从旧军阀变成了真正的共产党员,成为红二方面军的一面旗帜。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贺龙就是一个具有莲花品格的人,我深深地为他倾倒。
环境造就人生,我们的人生有无数个拐角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在良好的环境里走过漫漫人生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在不好的环境里也一定要洁身自好,造就我们美丽的人生。
【点评】这是我女儿秦冕高二时写的一篇习作。环境对人生有巨大的影响,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成就美丽的人生,苦难的环境更能造就人生的辉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就看我们怎样对待。信念甚至比黄金可贵。
环境改变人 环境造就人生
人的自身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是指人生的主观与个体的东西.人生面临的外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人生的客观和群体现象.环境不外乎是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相匹配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一个人,从一生下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学习生涯,就踏入了一个几乎是与一生相联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应该说,人在学生时代就投入了这个不变规则里。诸如好的学习环境,就能造就一个好的学生(这里不排除人的个性差异),要不国家为什么还要将大学分成本科、专科,一类、二类,一本、二本干什么。所以说,什么样的环境就意味着一个人的人生将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得好“环境改变人生”,“环境造就人生”!一个好的起点,一个好的环境的确能造就一个人好的人生。这也是当今做父母的为什么煞费苦心地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的主要动机!
如果说,一个人进入了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那么,是学生就可能有极大的兴趣愉快地学习,练就了积极向上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理;是成人就有可能在这个氛围中很好地把自己在学生时期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就会在这个优良的环境里如鱼得水,愉快且充实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直至实现人生价值。那么,一个学生就积累了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资本;一个人就能如愿地将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了相照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对社会、对人类、对个人来说都是无限有益的。这就是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人一生充实与快乐的源泉!
当然了,即便是一个起点稍低的人,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永不服输且肯吃苦、肯学习的人,当他(她)一旦融入了一个好的环境,那就会被这个良好的氛围紧紧地笼罩着、拥抱着、助推着。但凡是一个具备一定智力和自尊心的人都会被暗暗地要求自己,并千方百计地赶上和紧跟周围人的步伐,与这个环境相协调。这,就是所谓的“环境改变人”,“环境造就人”。
反个来说,一个人如果踏入了一个相对不好的环境里,一辈子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不说,还有什么人生价值、什么聪明才知可谈,更不要说实现社会和人生的双重价值。这类人没有了理想,没有了追求,有的就是浑浑沌沌地过日子。而对那些不甘平庸、不甘堕落的人来说,更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一个不可估量的摧残!这也是对那些不甘平庸、向往并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笔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辈子几乎都挣扎在平庸、堕落的环境里。然而,我们这一代人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也许,正是我的不甘,造成了我的不幸;正是我的不甘,让我比别人多一份痛苦。但是,也正是我的不甘,让我比别人充实了许多!当然,我也有近十年比较好的干事环境,但是,十年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真的是太短暂了、太短暂了。他短暂的犹如昙花一现,是那样的转瞬即逝,是那样地让人难以忘怀。以至于今天的我还是无限地留恋、无限地怀念、、、、、、其实,现实有很多这样的正反例证,无需我在这里一一赘述!
环境造就人生
莲花固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这样的人又有几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我们的常态。
环境对我们太重要,身边的人和事注定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不由得我们不改变。这种改变是微妙的,在无形中造就了我们的人生。
“与善人住,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住,如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环境是一个人性格特点的象征,犹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意。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那么他一定是干净利索的;相反,如果这个人生活在一个肮脏不堪的环境中,那他肯定不会干净的,甚至连做事也会拖泥带水。
美国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两双胞胎兄弟一个送在纽约的繁华市区,另一个送到了落后的南美洲。十六年后,两兄弟迥然不同。纽约的那个考上了大学,待人彬彬有礼;南美洲的那个没有上学,却学会了吸毒,被送进管教所。人的本质定是善良的,然而不同的环境使得最相像的双胞胎兄弟也有了惊人的差异。以至于他们从本质上开始改变,最终他们的人生轨迹改变了。
当然,一个人的成与败均在于他自己。但是他生活的环境也会相应地影响或反映他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由此判断他的未来。可以说一个人生活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这基本上可以改变他的人生,也可以造就他的一种人生。因此,我们应该具备孟母三迁的素质。为自己选取一个好的环境就如同为我们自己选取了一种好的人生。
环境可以造就人生,我们就需要造就环境。
勤奋的门捷列夫
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由于生活清苦和过于用功,门捷列夫在大学时期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他偷偷地把书本纸笔带进病房,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视力衰退到半盲,双手颤抖到不能写字,但仍口授由秘书笔录编写自传,整理自己的著作。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门捷列夫就是以这样不断奋斗的精神,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著作,其中包括篇幅达数千页的著作。轮椅上的霍金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了。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
北师大天文系教授何香涛在80年代初期曾参加霍金的学术报告会,当时霍金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与人交流也很不方便,但他始终坚持奋斗,刻苦钻研。霍金大学时结识的朋友狄克斯说:“当霍金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他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不息的奋斗精神。”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小时侯,家境贫寒,生活艰难。但是他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立志以天下为己任。为此,他发奋读书,忍受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正是靠着这种立大志、苦学习的精神,他终于成为世人皆知的良才。
第三篇:环境造就人
环境造就人
外甥从兰州某大学放暑假回来了,我去看他,然后我们又一起逛街准备给他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姐姐说孩子从那边回来,穿着太寒酸了,回大庆了,得随俗为变呀。我看看外甥也确实有点那个了,土里土气的,一点也不像个大庆的孩子么,倒是像个从哪个山沟里来的呀。
外甥是去年上的西北某大学,走的时候心里很不情愿的,原因是班里的其他同学去的都是沿海的大城市,可是他却去大西北,他很抑郁的。姐姐和姐夫说那个大学虽然在大西北,但是它却是个很好的学校,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也很不错的。况且姐姐他俩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就是西北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对待生活态度上肯定要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孩子要严谨的多,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与东部孩子相比也要好得多。把外甥放到那里去,对他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成长都有极大的好处。可是外甥呢,他可是不那么去想,他想那西北多落后呀,上一回大学,人家去的全是沿海的大城市,他却要去相对落后的大西北呀,多苦呀。这对于从小在蜜糖罐里长大的外甥来说可是多么烦恼的事情呀。无奈姐姐姐夫下命令必须去。并且姐姐姐夫亲自送他到那里去,回来后对我说那里的条件和大庆比起来真是不行呀,他们两口子心里也很后悔让外甥到那里读书,觉得太苦了,恐怕亏了孩子,也怕从小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受不了那个罪。外甥急不情愿地心里jijigege在那里上了学,刚开始总给家里来电话,说那里太没意思了,想家,不愿意在那里待,如此云云,就是压根不喜欢那里。头一年外甥在那边不愿意待,姐姐姐夫在这边牵肠挂肚的,总之是两边都心里不好受的。
慢慢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不愿意在兰州待的外甥往家里打电话的次数逐渐减少了,对兰州的抱怨也逐渐少了,似乎有点喜欢上了那个地方了------------
第一学期寒假外甥回来了,全家人就发现外甥和在家里不太一样了,以前在家里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爱干家务活,衣服全是脏了以后往地上一脱,就让他妈妈给找干净衣服换,动不动还耍点小性子。花钱虽然比一般的大庆孩子省点但也是讲究吃讲究穿的,姐姐总是说他要与贫困山区的孩子比比生活条件,要他节省花钱,可他却总是对此嗤之以鼻的,听不进去啊,他哪里知道有些孩子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苦哇。那一次放假回来后就知道节约花钱了,姐姐领他逛商店,给他买吃的和穿的,他都坚决不要,嫌太贵了,太费钱了。他说我就是永远不买衣服,穿的也比我们班的同学好多了,他们可是一年四季都没有几件衣服啊。吃饭时他说我班同学吃饭总是光吃面shi和米饭,吃菜都很少呀,零食和水果很少买的【尽管当地的水果很便宜的】。
第二次回家也就是这次放暑假,这次回来他的变化更是很大,人很懂事了,讲究礼貌了,上街给他买衣服就是不要,到商店一看标价,头就摇得像拨愣鼓似的,连连说太贵了,说这一件衣服一百来块钱够他班同学买一年的衣服了,不买了不买了,够穿了。在家里我给他洗衣服时,姐姐说把这几件衣服洗了,其他的衣服全不要了,外甥说不行呀,那些衣服还全能穿呀,姐姐说那些衣服全扔了,穿不了了,外甥急了说,妈妈你仍到哪里去了,快点告诉我呀,我好找回来呀,能穿呀,仍了太可惜了,真的能穿呀,妈妈------后来外甥终于又把扔了的衣服又找了回来穿上了才罢休。我一看孩子穿的这件衣服我都笑了,那个红色的休闲衫由于长久穿着或者是运动出汗,汗渍已经把衣服后背给染花花了,褪色褪的挺厉害的,和前面已经是两样色了,甭说是作为90后大庆的独生子女,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恐怕不会再穿这样的衣服了。可是外甥却穿上它不以为然。外甥说他班有一个学生夏天总是上身穿一件写有x村委会8号字样的红字的背心,脚穿一双手工做的布鞋,家里生活条件特别不好,可是这个孩却是淳朴憨厚,乐观向上,学习刻苦,乐于助人,那种阳光,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很令他们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汗颜。还有一个生活在甘肃武威的同学,他家住在县城里,县城以外全是沙漠和戈壁,一年到头也不下雨,特别干旱,生活条件也很不好,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父母又没有正式工作,全靠打零工维持度日,可是在这样的窘破的生活条件下,他父母还收养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外甥说这话时眼睛里有一丝泪花,满脸都是敬佩的神情。他说西北的孩子特别友爱和淳朴,在他们身上有许许多多值得他学习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那么不好,却也同样考上了大学,而且还从不怨天尤人的,对生活始终充满了热爱----这次当我们全家人走在大庆繁华的大街,外甥一脸严肃的对我说,老姨,大庆的孩子真是太有福了,他们身上穿的是的全是名牌呀,穿得太讲究了,真是太能花钱了。
刚刚回到家里一天,外甥说他还想回到兰州去,那里更适合他,回到大庆反而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了。我们全家看着外甥那一脸的稚气面孔,看着那严肃的小大人样,心里觉得把孩子送到那里去算是对了,孩子在那里真的是变得懂事了,成熟了,什么都变了,环境真是改变人呀!这可谓近朱者赤呀,环境真能造就人呀(完)
第四篇: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论文 退耕还林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班级:农林经济管理2班 学号:2008204120
32退耕还林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将对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一些问题,并提出政策性建议,统筹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落实配套保障措施的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 农民保障 社会效益
正文: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中涉及面最广、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林业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发计、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关系到千家万户,实行谁退耕、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1.24亿农民。目前,“退耕还林”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使用频率极高,概括来讲“退耕还林”就是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容易造成沙化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作,根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造林种草,顺从自然选择,恢复其原有适宜的植被覆盖。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2010年9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副主任吴礼军表示,1999—2009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15亿亩,中央总投入将达4300多亿元,退耕还林补助约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退耕还林工程中,中央总投入将达4300多亿元,其中到2009年底中央已投入2332亿元,2010—2021年中央还将继续投入2000多亿元。退耕还林工程能否改善工程所直接涉及的人口以及外部社区的净福利等问题仍然值得考虑。而这样庞大的林业工程下,国家政府和人民必定面临巨大的挑战,它不仅关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民生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中就工程生态可持续性问题、工程投资效率问题、工程社会成本与效益问题进行论述。
一、生态可持续性问题: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能否促使土地得到可持续利用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①退耕计划与实际存在脱节现象。植树造林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计划下达的早晚直接影响农民的各项生产活动和退耕地的作业设计。目前,国家在安排计划时,存在临时性、滞后性、迟效性、仓促性等问题,造成计划与实际的脱节现象,难以得到持续。②配套措施方面缺乏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退耕还林中,科技也要现行。而在目前工程进展中,存在科技支撑薄弱、科技服务不到位现象,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③基层林业单位工作任务中,经费不足难以持续。虽然国家提供了一部分工程的前期工作费和科技支撑费,但不足以补偿这部分的实际支出。国家规定检查验收、种
苗及粮食调运、钱粮兑现等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这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退耕任务越是重的地区,地方财政负担也越大。④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持续发展。一是退耕还林产权转让市场建设落后,林地和林木的继承、转让、租赁、入股、拍卖、抵押等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市场化程度还很低。二是国家规定退耕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可延长到70年,到期后可以继续依法承包,但却没有与林地流转有关的配套法规。三是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国家政策不稳定,林业产权不明晰,农民对林业财产安全感差,在经营中看不到获利希望,因而投资和管护持续困难。四是农民对林木的经营权和采伐权收到严格限制。这些规定从退耕还林本身来看没什么问题,但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来看,却不能保持可持续性。
二、工程投资效率问题:①树种规划不科学。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民增收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原则下,各地大面积种植了生态经济兼用的树种,但这些兼用林中,同一地方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树种上,且种植面积非常大,树种雷同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投资方式带来的效率显然是不满意的,果子成熟具有季节性,产品的销路成为突出问题。②生态林管护不到位。随着退耕面积的不断扩大,林木管护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由于林木自然属性,如果看护不周,一旦发生森林三大公害,退耕还林的成果很可能毁于一旦。③退耕与还林存在分离现象,财政资金效率低。退耕与还林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退耕是还林的前提和基础,还林是退耕的目的和根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而我国目前的退耕补助政策只是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退耕热情,还没有真正的形成还林的激励和农户投资林业的长期激励,因而形成“退耕有余而还林不足”的现状,没有完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的,造成财政资金低效率。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缺乏自我“造血”功能,补助政策一旦停止,反弹的可能性就增大。因此我国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机制需要尽快做出必要的调整。
三、工程社会成本与效益问题:①各利益群体追求目标不一致,存在一定差距。由于退耕还林是公共产品,存在典型外部性经济特征,导致资源不能被有效单位配置,这就决定了退耕还林工程是政府干涉的一项政策。而中央政府要生态效益,地方政府要经济发展,农民要生存的多重目标,这三者的利益冲突导致了成本与收益间的不平衡问题。②退耕还林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只有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们才能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农民有调整产业结构的强烈愿望和热情,但是由于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只能小规模经营,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优势。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合理调整,从传统产业模式中走出来的农民没有新的致富机会,经济依然落后,不能真正富裕起来,那么生态环境即使获得一时的恢复,也会再次遭到破坏。③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单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减少了农业人口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使部分农民从世代耕种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但解放出来的部分劳动力目前还不能迅速得到安置,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并且随时面临失业的工作,处于“半就业”状态,就业结构单一。而当前有退耕还林任务时,农村劳动力闲暇时间较少,而无退耕还林任务后,从事林业的劳动时间大部分会成为闲暇时间,部分农民在农闲时还不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急需引导。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分流,不但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对社会秩序构成严重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知道退耕还林工程各个环节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一、调整退耕还林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①完善工程建设中的总体规划。当前应在工程总体规划基础上制定各个计划,不能随意安排或增减工程任务,避免工程建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形成相应配套的计划体系。同时,对已有的工程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再调整、再完善、再提高,使规划建设的目标更切合实际,工程布局更为合理,实施计划切实可行,使工程任务的下达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消除滞后性。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共同参与决策的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计划工作的纵向和横向协调机制,并将工程计划的生态效益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纳入政绩考核标准中,以使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扎扎实实的进行下去,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②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在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区域布局,分步实施原则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编制本地区的退耕还林规划。要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区列为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把恢复生态放在首位。规划任务量的确定既要考虑客观要求,又要量力而行。由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差异都相对较大,很难采取统一的标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重时效的原则,争取将国家资金投入达到最大效率。③调整补助年限,虽然现有补助年限基本可以补偿退耕农户的损失,但8年后补助停止,经济林是否会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还不是定数,如果政府停发补助,而经济林没有带来预想经济效益,那么农民收入则会出现下降,可能有复耕现象发生,那么退耕还林工程就面临危险。建议适当延长部分地区经济林和生态林的补助年限。④完善林业产权政策。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通过政策引导,让农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而想要将这种成果保存下去,就必须明晰产权。首先建议落实林权,保证退耕农户的利益;其次可以延长土地使用权并允许转让和继承;最后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流转。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们参与退耕还林和进行管护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林业建设步入良性循环。⑤完善投资政策,国家加大退耕还林工程费用的投入,同时完善现有林业投资方式,并运用多方筹资措施。增加种子苗木非,保证工程采用优良苗种,保证造林质量;提高前期工作费用的比率,严格筹划,保证种苗成活率;对每年检查验收费用进行专项安排,避免变相支出;增加工程中科技投入项目的费用,开展林业科研、人员培训、科技推广工作。关于林业投资方式,一是要增加退耕还林部门的补贴,减轻地方财政压力,调动林业部门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积极性。二是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因退耕还林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弥补。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投资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筹措资金时,可以在工程实施运作中引入市场机制,改变单
一、传统的投资结构模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争取使退耕还林工程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引导退耕农民市场化意识,建立完善得市场化体系,明确谁开发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将闲散资金用于林业生产投入。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企业和农民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引进外资和社会集资等方式,多层次、开发式的退耕还林工程投资体系。
二、统筹处理相关利益关系: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必须统筹处理好各项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工程得最佳效益,实现预期目标。①严格控制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标准,权衡粮食耕地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把一部分耕地转化为林地必然会对粮食生产有不利影响,因此退耕还林应优先安排在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以坡耕地和风蚀严重沙化的耕地为主。决不可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的范围。
②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和减轻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优化国土利用结构,因此生态效益是主要效益。其次工程目标还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保证实现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让农民得到实惠。而社会效益则是最长远的目标,因此要在充分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③开展退耕还林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退耕还林。对于造林面积较大、造林难度较大的荒山荒地,可以采取个体承包、合伙造林、联营造林、股份制造林等多种方式。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同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展示强大的宣传攻势,通过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理解实施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了解国家和自治区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三、落实配套保障措施。退耕还林工程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要把落实配套保障措施放到与退耕还林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考虑,不断完善工程支撑的政策和措施。①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积极实施农村配套改革政策,全方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引导农民观念变革,克服传统消极文化的影响,树立现代文化观念。②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为农民就业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加快农民科技培训,尽快使农民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提高就业的科技含量。③加强配套工程建设,以便为退耕还林工程提供基础支持。退耕区的交通、通讯、科技服务等基础设施要加强。同时,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保证林木的充足水分。④做好种苗生产和供应工作。各地要根据退耕还林任务对树种、苗木的要求,超前做好种苗生产和供应工作。要进一步加快种苗生产基础建设,建立以现有国有苗辅为主体的种苗供应体系,确保为退耕还林提供数量足够、品种对路的优质种苗。⑤制定和落实科技支撑保障措施。各地要全面总结和认真筛选、组装、配套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适用技术、建设模式,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要组织科研人员对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同时,组织动员广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建设一线,搞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技术培训制度,提高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国家对退耕还林实行省级政府负全责和地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都要采取有力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任务和责任,并把工程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的重要内容。实施退耕还林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在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有利于实施退耕还林,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参考书目:
① 高岚.《农林经济管理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② 朱永杰.《中国加入WTO后的林业对外政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③ 杜娟.《林业多层经营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丛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④ 王晓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 2004
⑤ 王瑛.《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 2003
⑥ 包建华、唐代旭、陈本林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2001 ⑦ 陈建成、徐锦涛、田明华.《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6 ⑧ 刘晓光 《论林业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及几本框架的构建》 2006
⑨ 付娟 《收入分解研究方法评述》 2008
⑩ 郭婵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调整研究》 2006
第五篇:环境经济学
环境公正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章主要从环境风险成本的公正角度分析环境污染。所谓公正包括横向公正和纵向公正,横向公正是指对同等收入的人净效益相等,纵向公正是指不同收入群体得到的净效益与其收入成比例。
那么环境风险是否公正呢?
首先我们研究危险废弃物选址问题,许多调查发现危险废弃物的选址多集中在低收入地区,我们分别考虑处理设施所有者和接纳该设施的社区各自的动机。处理设施所有者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会寻求成本较低的地点,所以低成本土地是很有吸引力的,另外地点带来的风险应尽可能低。接纳社区的打算在于获得的收益要高出付出的成本,首先他们希望废弃物处理周边的居民是安全的,同时也希望因为要承担风险而获得足够多的补偿,包括资金补偿、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等。那为什么废弃物选址多集中在低收入地区呢?首先低收入区土地成本较低,而且其对风险赔偿金要求的也较低,因此对于处理设施所有者是很大的诱惑。而一旦危险废弃物设施进入一个社区,由于迁移和对周边房地产价值的负面影响,该社区的人员组成可能变得收入更低,而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受到地土地租金价格的吸引会聚集到此,因此该社区最终成为低收入聚居区。然而,究竟是危险废弃物设施的进入导致了低收入社区形成还是低收入社区吸引了危险废弃物进入,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争论。总的来收,低收入人群由于风险认知低,同时存在一定非自愿性,其聚居区更容易成为危险废弃物的选择,但也有环境公正的成功案例,有的研究发现,存在有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地所在的社区,其平均居民收入显著高于该省平均水平,而且失业率很低,这与处理设施带来的潜在工作计划有关。所以,环境公正的关键还是在于公众参与,这也是处理设施成功选址的关键因素。为了取得环境公正,一种政策方法是对接纳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社区采取补偿。原则上,应该确保不仅是成本,而且效益都是对当地地区产生的。另外,让那些产生废弃物的人支付赔偿将使其造成的环境风险的成本内部化。
污染物的控制是有成本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部成本都是由工业承担的,成本可能以提高价格的方式向前传递给消费者,以减少工作岗位或降低工资的方式向后传递给工人,或是以降低资本投资回报率的方式直接传递给企业所有者。在寻求环境公正的道路上,不论是效率还是可持续原则对于确保环境公正都是不充分的,追求效率能使得净效益最大化,但效率本身并不关心谁得到这些净效益,可持续性保护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但在子孙后代和当代人间成本和效益的分配方面并没有发挥作用。尽管已有的政策并不是公正的,但是我们还是有可能实现更有效率的政策,在控制固定源污染重,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更多采用费用有效的政策是我们迈向正确方向的一步。赋权于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的社区,同时提供给他们更好的信息和更多参与方式的决策程序,会带来显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