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学基础(范文模版)
.名词解释:旅游营业乘数
2.可持续旅游的内容3.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4.简述我国旅行社的发展趋势
5.试分析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6.简述饭店集团成员的主要类型
7.论述二战后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1.旅游营业乘数就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它是指产出、收入、就业和政府税收的变化与旅游支出的初期变化之比。
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等各项权利的社会环境。
3.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到异国他乡观赏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通过旅游达到美的享受,获得愉快和休息,这是世界上最常见最普通的旅游形式,也是我国旅游接待中最基本的人群。a,在旅游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b,季节性强:c,选择自由;d,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e,对价格较敏感。
7.二战后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以后,世界的政治形势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原因如下:a,交通工具有巨大的发展,除火车,轮船外,飞机和汽车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旅游活动发生了革命性变革。飞机投入民用,客观上缩小了地球的空间的距离,以前不能去的,现在都能去了,国际旅游和洲际旅游都成了人们想往的旅游方式。b,旅游成为群众性活动。如果说古代和近代旅游的主体是富有者,那么在现代旅游阶段,劳动群众已成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参与者。c,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已认识到现代旅游业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假日调整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二,文化项目的变迁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三,影视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假日的调整问题。首先会导致人们出行时间的变化,从而对旅游的季节性产生影响,也改变了传统的三个“黄金周”结构。但从假日时间并没有缩短来看,对旅游需求并没实质性的影响。而五一黄金周分摊到传统的节日,会导致节日旅游的成分中,民俗的比例会上升。但不管假日如何微调,对整体旅游行业来讲,影响并不大,对旅游行业真正影响大的是如果全面实行像西方一样的带薪假期制度,那样就可避免“黄金周”独木桥效应带来的负面作用。
虽然在过去几年中,“五一”黄金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假日的调整讲是利大于弊,会把假日经济发展引领上一个新台阶。
在过去几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及消费水平不高,又由于短期旅行运营成本高、出游人数少,所以无论旅行社还是游客都乐意选择长假旅行这种适合多数游客的产品,几年的发展旅行社也有了成熟的操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在这一段时期黄金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游人数增加,按目前我国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看已超过承载量,诸如假期景点票和房不正常地价成倍增长,在热点景区人紧挨着人(还是人,已失去了悠闲等现象我们可见一斑。
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使游客对旅游服务期望的提高,最近提出的品质旅游便是一种见证。品质旅游的出现也说明了旅游发展的形式已开始从价格为主要影响因素转变为价值影响因素。在国务院节假日调整以后带薪假期和多个法定假日为品质旅游创造了条件,使消费市场的消费扩大化向前推进了一步。
从旅行社的角度来讲,这种调整将会促进旅行社短期旅游产品的开发,结束旅行社以长期旅游旅游产品为重点的单一的主要的盈利模式;从景点来讲,进一步减弱景区的超载力,提高了景区的运营年限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景区运营实现经济增长提供了保证;从游客角度讲,会重新阐释的价值,给游客的是一种享受一种美感一种愉悦等美好感受。这一切都会给旅游经济锦上添花!
总之,假日的调整给旅游业的是一次新的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将促使旅游经济进入创新新世纪。
1.旅游者形成的条件2.旅游景点为什么不是三大支柱?
3.旅行社在解决一个国家就业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1、旅游者形成的条件主要有自由支配时间、自由支配金钱及出游的欲望。
2、旅游活动有多种,并不一定要去旅游景点,比如说会展旅游、探亲旅游等,但是一个行业要存在和发展就需要有它的必要因素。旅游行业离不开交通的支持,外出旅游住宿问题肯定要,而作为旅行社作为发起者就更不可少了。
3、积极作用。旅行社作为一个行业,需要一部分劳动者,这是直接方面。间接方面,旅行社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纽带作用,需要其他行业的配合旅游这项活动,就带动了交通、旅游饭店及其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扩大了社会就业。
我大学学旅游管理的,现在旅行社工作。
第二篇:旅游学基础模拟练习
旅游学基础模拟练习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号码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公务旅行的代表人物是()
A、李白B、张骞C、玄奘D、乾隆
2、按国际联盟对旅游者的解释,下列属于旅游者范畴的是()
A、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B、到国外定居者
C、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D、边境地区居民中日常越境工作的人
3、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是()
A、铁路的出现B、内燃机的出现C、汽车的出现D、喷气客机的出现
4、奖励旅游最早开始于()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
5、民俗旅游是按那种标准进行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A、地理范围B、外出旅游的目的C、组织形式D、活动内容
6、城市饭店、度假饭店和海滨饭店等对饭店的划分标准是()
A、饭店坐落地点B、设施及服务范围C、饭店的规模D、饭店的等级
7、旅游零售商的主要典型代表是()
A、旅行社B、旅行代理商C、旅游批发商D、旅游经营商
8、世界旅游组织正是成立于()
A、1925年B、1947年C、1963年D1975年
9、国内旅游消费将()
A、使国家财富总量增加
B、形成国家财富在国际间流动
C、形成国家财富在流动中总量减少
D、形成国家财富在有关地区重新分配
10、在饭店合作集团中出现最早的合作集团形式是()
A、市场营销合作集团B、物资采购合作集团
C、人员培训合作集团D、预订系统合作集团
11、旅游目的地的历史遗产和天然旅游资源在地理上具有不可移动性而为该地所垄断属于旅游资源特点的()
A、多样性B、吸引力的定向性C、垄断性D、易损性
12、在对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差旅型旅游者表现出的特点有()
A、多数乘坐汽车和轮船B、一般不选用商业性经营的交通工具
C、乐于选择航空、铁路D、一般会对价格因素进行考虑
13、属于非政府间的国际旅游组织的是()
A、世界旅游组织B、万国邮政联盟C、欧洲共同体D、国际旅游联盟
14、饭店连锁集团的成员饭店使用统一的字号、统一规格的设施设备和统一的服务标准,从而易于在市场上树立起本集团形象则主要体现了()
A、资本优势B、市场营销优势C、技术经济优势D、管理优势
15、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旅游产品B、旅游资源C、旅游交通D、旅游承载力
16、在旅游业中,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数量和服务质量也是衡量其旅游业发展水准的重要尺度的是()
A、旅游资源B、旅行社C、饭店D、旅游交通
17、最早使用“航空包价旅游服务”这一概念的是()
A、劳动者旅行协会B、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C、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D、喷气旅行俱乐部
18、在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中,喜欢新奇,好冒险,往往是新旅游地的发现者和开拓者的是()
A、自我中心型B、多中心型C、近自我中心型D、近多中心型
19、在来访旅游者结束访问而离境时,就其在接待国逗留期间得消费开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统计国际旅游收入的方法是()
A、银行报告法B、估测法C、混合法D、实测法
20、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在()
A、马德里B、海牙C、日内瓦D、纽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属于托马斯·库克的标志性事件有()
A、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的一本旅游指南
B、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
C、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D、开创了世界上组织出国旅游的开端
E、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
2、消遣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特点主要有()
A、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比重最大B、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
C、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时间的选择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D、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E、对价格比较敏感
3、旅行社的作用主要有()
A、旅游活动的组织者B、旅游活动的服务者
C、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D、旅游产品的开发者
E、旅游业的先锋
4、政府利用旅游需求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主要有()
A、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B、为来访的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C、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D、调控投资政策
E、控制游客进入量
5、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A、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B、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C、有不良的示范效应D、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E、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旅游
2、国内旅游
3、闲暇时间
4、潜在的旅游资源
5、国家旅游组织
6、旅游乘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
3、简述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4、简述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2、分析论述国家政府干预旅游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段。
旅游学基础模拟练习
(二)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号码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艾斯特定义”最早由那个国家的学者提出()
A、英国B、美国C、瑞士D、瑞典
2、托马斯·库克组织世界上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的时间是()
A、1840年B、1841年C、1843年D、1845年
3、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最大的区别在于()
A、是否跨越国境B、消费程度C、便利程度D、逗留时间
4、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规定就业员工享有带薪假期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瑞士
5、在我国的旅游统计中,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但最长不超过()
A、12个月B、6个月C、3个月D、1个月
6、驻北京的外国使馆人员在我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对我国而言属于()
A、国际旅游B、过夜的国际旅游C、不过夜的国际一日游D、国内旅游
7、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提出包价旅游这一概念的是()
A、劳动者旅行协会B、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C、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D、喷气旅行俱乐部
8、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是()
A、世界旅游组织B、万国邮政联盟C、世界卫生组织D、国际旅游联盟
9、属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是()
A、宾馆B、旅游问讯中心C、银行D、旅游商店
10、按内容为标准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分为()
A、远程旅游B、消遣旅游C、自费旅游D、观光旅游
11、既是世界上国际旅游最大的中心接待地区,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的地区是()
A、欧洲B、美洲C、亚太地区D、非洲
12、属于全国性的我国旅游教育与学术组织是()
A、中国旅游协会B、中国旅游未来学会C、中国旅游报刊学会 D、中国之友基金会
13、饭店连锁集团的成员饭店使用统一的字号、统一规格的设施设备和统一的服务标准,从而易于在市场上树立起本集团形象则主要体现了()
A、资本优势B、市场营销优势C、技术经济优势D、管理优势
14、航空旅行的主要优点是()
A、快捷舒适B、价格便宜C、运载量大D、污染小
15、表示单位旅游消费同其所带来的接待国净收入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旅游乘数是()
A、营业收入乘数B、产出乘数C、收入乘数D、就业乘数
16、旅游发展导致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属于旅游影响中的()
A、旅游经济影响的消极影响B、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积极影响
C、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消极影响D、旅游经济影响的积极影响
17、由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对经授权受理外币兑换业务的各银行和其他代理机构的交易登记进行汇总,然后计算出某一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旅游收入或国际旅游支出的方法是()
A、银行报告法B、估测法C、综合法D、混合法
18、属于政府从影响和控制旅游需求方面进行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是()
A、控制游客进入量B、控制土地的用途C、实行特别征税D、市场管制
19、、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旅游产品B、旅游资源C、旅游交通D、旅游承载力
20、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的时间是()
A、1978年B、1981年C1983年D1985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托马斯·库克在1841年组织的团体火车旅游的特点主要有()
A、本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B、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C、本次活动参加者规模之大在当时是空前的D、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旅游指南
E、本次活动为后来的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
2、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类型主要有()
A、士人漫游B、公务旅行C、宗教旅行D、帝王巡游E、商务旅行
3、按罗伯特·W·麦金什的理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
A、身体方面的动机B、文化方面的动机C、人际方面的动机
D、地位与声望方面的动机E、自我实现的动机
4、旅游景点一般应具备那些特点()
A、休闲性B、开放性C、专用性D、长久性E、可控性
5、旅游承载力主要包括()
A、旅游设施用地的承载力B、物质环境承载力C、旅游资源承载力
D、生态环境承载力E、社会承载力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旅游收入
2、游客
3、旅游资源
4、旅游业
5、综合包价旅游
6、饭店合作集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2、简述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差别。
3、简述旅游产品的特点。
4、可持续旅游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2、论述旅游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三篇:旅游学基础复习重点
1商务旅行 —— 张骞 班超
官吏宦游 —— 白居易 欧阳修 苏轼 范仲淹 陆游 林则徐帝王巡游 —— 周穆王 秦始皇
诗人漫游 —— 孔子 嵇康 阮籍 陶`李`杜`柳 袁宏道 袁枚学术考察旅行-司马迁 丽道元《水经注》徐霞客李时珍宗教旅行 —— 朱士行 法显《佛国记》 玄奘鉴真
外交旅行 —— 郑和
2.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①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②培育了一个巨大的商务旅行市场;
③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量;④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使较大范围、较远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
3.为什么人们将Thomas Cook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a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1841年参加禁酒游行集会)
b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1845年从莱斯特到利物浦,导游服务)
c第一次包价出国游(1855年到巴黎参观博览会)
d最早的旅行支票
e第一次环球旅游(1872年)
Thomas Cook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4.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1)原因:①从需求方面看:
a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b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c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d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e 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f 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②从供给方面看:
a 廉价团体包价旅游产品的提供;
b 政府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意义:
①通过认识这些因素,并结合回顾此前各个历史时期影响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的客观因素,可使我们清楚地发现和了解这些活动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
②通过分析和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人们便可据以
判断和预知旅游活动的未来的发展。
5.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活动而且涉及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奖励旅游:指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
6.艾斯特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7.试分析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①从活动开展的地理范围上看,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则限于在旅游者居住的国境内进行;而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跨越国界。
②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一般不存在语言和文化方
面的障碍,并且在国内各地之间的往来通常不需要办理准入手续;而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常常会遇到语言和其他文化障碍等问题,并且通常须按照有关国家的要求办理各种必要的入出境手续。
③从直接的经济影响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的发生只是促使国内财
富在本国境内不同地区间的重新分配;而国际旅游消费的发生则会造成国家间的财富转移
8.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哪些主要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何意义?
(1)特点:普及性、成长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意义:①对于普及性:
a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其存在和发
展的持续性,因而也预示着旅游业光明的市场前景;
b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不仅意味着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
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更反映着其参加者范围的广泛性。对于大多数旅游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有必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
②对于成长性:a 有助于我们关注中转旅游市场的开拓,特别是针对已经到访的游客进行深层次的市场开拓;
b 有助于我们认清在满足旅游者需要、提高目的地旅游产品质量
方面,各有关行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对于地理集中性:
a 有助于优化旅游企业和旅游设施的选址;
b 有助于指导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工作,避免旅游接待量超过该地
旅游承载力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
④对于季节性:
a 有助于认清季节性危害旅游业经营的严重性;
b 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全年来访的旅游目的地;
c 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策划与开发,尤其是策划和开发具有
卖点的淡季产品。
9.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有哪些?及其统计方法?
(1)旅游人数
统计旅游人数的常用方法: 在对本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人数统计方面,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是由本国在这些出境旅游者回国入境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对于国内旅游人数,世界各国都是通过定期的国内旅游抽样进行统计测算的。
(2)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统计旅游收入的常用方法:
a银行报告法b估侧法c混合法或综合法
(3)旅游者停留天数
10个人旅游需求的实现应具备哪些条件?
(1)客观因素:
A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
b足够的闲暇时间
c身体条件和家庭负担状况。
(2)主观因素:
a旅游动机(身体,文化,人际, 地位和声望, 购物)
11.简述旅游者心理类型的种类以及不同心理类型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①自我中心型: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喜安逸、好
轻松,不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因此,在外出旅游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去那些距离比较近、自己对该地情况比较熟悉的旅游目的地,特别倾向于选择去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地区;
②近自我中心型:(过渡型)
③中间型:特点不明显的混合型,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通常没有什
么苛求,但一般都会避免选择传统的旅游热点或风险很大的待开发地区;
④近多中心型:(过渡型)
⑤多中心型: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接触,因此在外出旅游时,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地处遥远、文化差异大,甚至不为人知的目的地,特别不愿意随大流去那些流行的旅游热点。
认识这些的意义?
在影响旅游购买动机的个人因素中,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心理类型分析去研究旅游消费者的类型的划分,借以研究不同心理类型对出游动机以及对选择出有目的地的影响.12、根据出游目的划分旅游者类型?各种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
(一)消遣型旅游者:
(1)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2)季节性很强。
(3)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时间的现在方面,拥有较大程度的现在自由。
(4)对价格敏感
(二)差旅型旅游者:
(1)人数相对较少,但出行次数上较为频繁。
(2)不受季节的影响
(3)选择目的地的自由度较小。
(4)消费水平高。
(5)价格方面不大敏感。
(三)家庭及个人事物型旅游者:
(1)需要方面不同于前两类旅游者,但又兼有前两类旅游者的某些
特点。
(2)出行季节性差。
(3)对价格比较敏感。
(4)没有选择旅行者的自由
13、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地设施。
(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14.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强化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5.试析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自然因素的作用:
a重大天灾b风化作用c动物性原因
人为因素的作用:
a旅游者的不当行为b旅游业者的不当行为
c当地居民的不当行为
16.保护旅游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①针对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
防;
②针对因游客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危害,应加强本
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当地的旅游接待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
③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地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④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及珍稀动植物区域等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
游客触摸攀爬或进入其中,对违反有关规定者要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给以批评、课以罚款,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⑤对其他认为原因造成的破坏正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除应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⑥应重视科学研究,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风景区内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地景观不和谐的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
17.旅游业: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起所需商品和服务
旅行社:是指营利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
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18同独立自营的单体饭店相比,饭店连锁集团何以会有竞争优势?
a资本优势b技术经济优势
c市场营销优势d物资集中采购优势
e管理效率方面的优势f分散风险的优势。
19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运输价格b旅行距离c旅行目的d个人偏好与经验。
20.国家旅游组织:指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性旅游事务的组织。
21.市场细分:是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为什么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其意义何在?
原因: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足所有各类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在众多的旅游消费者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能力的市场部分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意义:①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②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③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22.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
(网)⑴在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
⑵国际远程旅游呈现增长态势,但比近距离旅游更显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外部突发因素的影响;
⑶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西欧、北美、东
亚和太平洋地区这三者之间;
⑷随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社会经济的相对快速发展,该地区
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书)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
规律
a从总体上讲人们出行的旅游地域范围总是由近及远
b旅游客流主要源自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趋势
a超大型城市往往形成重要的客运中心
b亚太地区在全球旅游业的中心地位持续突出
c全球远程旅游者的增长速度将继续高于区内国际旅游
23.归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⑴有利影响:
② 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②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促进世界公平;
③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④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⑤有助于促进目的地生活环境的改善;⑵不利影响:
①不良的“示范效应”;
②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③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24.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
部分。
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随意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
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按社会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通常在发放工资时由发放单位代扣代缴)、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第四篇:旅游学论文
论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游客的心理作用
前不久,我参加的一个社团决定出游,在省内玩两天以放松心情,增进大家的感情。讨论后我们很快达成去海边玩的意见,但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去哪个沙滩好。广东临海,海湾,沙滩旅游景点众多,像阳江闸坡的大角湾,汕尾的南澳半岛,惠州双月湾,阳西沙扒湾等等。可是看看景区简介,什么观海景,快艇冲浪,抓海胆海参螃蟹,沙滩排球,篝火晚会,烧烤唱K,似乎每个景区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游乐项目。我们顿时不知道究竟该选择哪条线路好。
有的人说,去最近的海滩吧,太远的话坐车辛苦又浪费时间;有的人说,不要去阳江或哪几个景区,因为去得太多,已经感到厌倦了;有的人说,不要去哪几个地方,因为那里最近多台风多雨水……投票投了好几轮,都没投出一个令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来。最后旅行社突然联系我们说,还有一条线路,是深圳西冲……在下一轮的投票中,深圳西冲以压倒性多数的票成为了我们出游目的地。
当时我就想,为什么包括自己在内,那么多人都愿意去深圳的西冲呢?从景区的简介和行程来看,它与其他线路差别并不大,甚至从价格来看,那边的消费还稍微高一些呢。最后再想,在广东省内,相比于阳江,湛江等二线城市,深圳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只是去深圳郊外的海边,但我们游客,特别是一些外省来的同学,似乎就好像顺带着也去了一回我国经济相当发达的经济特区,感受过深圳的风土人情一般。不论怎样,以后说起来,广东最发达的两个城市,深圳,广州,都曾经去过啊。
由选海滩这件小事想到了我国,乃至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在国内,除非是专门体验某种特殊的自然或人文风光,游客大多趋向于去比自己居住地经济发达的地方。像上海,并没有非常特别的景点,例如大漠孤烟直的沙漠风光等,但游客却很热衷以上海为旅游目的地。到了上海,少不了看类似于城隍庙,静安寺等文化景观,可在其他很多地区,明明有比城隍庙静安寺等更有文化价值的景点,却因为经济不如上海发达,而备受冷落。
在世界范围看也是这样的。世界旅游胜地几乎都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因为它们不仅有吸引我们的自然文化风景,它们发达的经济,高的综合国力,国际知名度本身就是非常吸引游客的。哪怕没有什么景点,游客也是希望有机会接触到那种领先的社会氛围。因此,对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只要旅游景点质量与其他地区平齐,就能很大程度的抢走他们的客源了。
也许这并不是什么发现,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规律了。但自己是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的这种规律,因而有很深的感受。从这个规律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地区想发展好旅游业,但又缺乏那种极其罕见的奇观的话,可以更加注重发展经济。从另一个角度说,若一个地区经济不比周围地区发达,则可开发更加特殊独一无二的景点,避免在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旅游竞争中处于弱势。
第五篇:旅游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旅游
一、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
(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2)离开原来居住地永久而不是暂时的。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与迁徙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旅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即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兴起而产生的。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而开始。
二、旅游的产生
三、封建社会的旅游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旅游
1、条件:(1)良好的社会环境;政治上的大一统,经济上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上领先水平,一脉相承的灿烂文化,与各国保持友好的传统(2)相对完善的交通体系水路,陆路
2、常见的旅游类型:
1)帝王巡游。帝王巡游的目的,一是览风景名胜;二是显示帝王权威,震慑人民,了解民情,有利于巩固统治;三是封禅。
2)朝聘与出使之游。3)买卖商游。4)文人漫游。(游学、游说、宦游、科考)5)宗教云游。6)佳节庆游。
(二)欧洲的旅游活动
古代社会旅游活动的特点:
1、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贵族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级。
2、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第二节近代旅游
一、工业革命对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1)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导致居民产生返回大自然去的需要,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多样性农业劳动为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促使人们强烈需要改变工作环境。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资产阶级的出现,扩大了外出旅游的队伍。4)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改善,使大规模的人群流动成为可能。(火车,火轮)
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产生 1、1841年禁酒大会:近代旅游业的开端。(公众性,规模大,全程陪同)2、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消遣旅游活动:开创了旅游业务开展的基本模式。3、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世界上出国包价旅游开端。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5、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第三节 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喷气式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运用。
一、现代旅游发展迅速的原因
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
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闲暇时间增多
5、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
6、政府的鼓励与扶持 第四节 现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解放前的中国旅游业规模小、地位低。
(一)新中国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
(1)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
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2)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1964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振兴时期 第二章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的定义: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
“艾斯特”定义的由来: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1942 年由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后被旅游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
综合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空间的异地性,时间的暂时性,影响的综合性,目的的非移民就业特性
三、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1、本质:审美本质,社会本质,生理本质,审美本质。
2、属性:
社会属性。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社会时期,旅游现象具有不同的特点。
经济属性。旅游尤其是现代旅游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现为: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旅游的规模、内容、方式和范围;旅游的发展又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文化属性。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包括休闲、追求体验、新知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政治属性。旅游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表现为:稳定的政治环境才会有旅游的发展。旅游能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性质国家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加强国家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改善国际关系和促进世界和平。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结论: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四、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1、旅游活动的普及性(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普及性、形式的大众性)
2、规模发展的持续性
3、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4、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一、按旅游目的划分:三分法:
1.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2)度假旅游: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2.事务旅游:(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2)公务旅游: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
(3)会议旅游: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1)探亲旅游(2)修学旅游 二分法:
1.单纯的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即消遣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2.联带的旅游:以公务、商务等为主要目的联带的旅游,即事务旅游,包括商务、公务、会议、探亲、宗教朝拜、体育、修学等。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内旅游: ①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
②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1年以上)外国人在所在国进行的旅游活动。细分:(1)过夜国内旅游(2)不过夜的一日游
2.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
入境旅游:①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迄今为止,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地区的旅游访问活动。
出境旅游: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其他差别:消费、时间、便利程度、经济作用等。
三、其他划分:
(一)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1.团体旅游:由一定数量的人们组织起来以团体方式进行的旅游活动。
优点:方便、经济、顺利、安全。缺点:不自由(行程、线路、观光停留时间等)。
2.散客旅游:旅游者根据个人兴趣自行设计旅游路线和活动项目,以个人、家庭或朋友结伴而行的旅游方式。
优点:自由灵活(行程、线路、观光停留时间、费用等)。缺点:麻烦、难以预料。(二)按计价方式:包价、非包价
1.包价旅游: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销的成批量组合的旅行路线产品。
(1)全包价: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服务。(2)小包价: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务。2.非包价旅游: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按单项计价的旅游活动。主要对象是散客,所以非包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
(三)按费用来源:自费、公费、奖励
奖励旅游: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供费用,以奖励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与公费旅游相同的是费用均来自公家。
与公费旅游不同的是参加人员有资格限定(如成绩突出者或资力长久者等)。(四)按旅游距离:远程、中程、近程旅游
(五)按旅行方式:航空、铁路、汽车、海上、徒步、骑车(六)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等
(七)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旅游、海滩、山地、温泉(八)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 附:国家旅游局对旅游类型的划分
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会议旅游、奖励旅游、特种旅游 奖励旅游 :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供费用,以奖励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
特种旅游 :具有竞技性和强烈个人体验的旅游活动。如探险、狩猎、潜水、登山、汽车及自行车拉力赛等。
第三节 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
一、旅游人数
(一)入境旅游人(次)数统计 1.根据边防入境登记(中国)。
缺点:包含了日常往来的边境居民,他们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入境旅游者。2.根据酒店住宿登记。
缺点:遗漏了边境一日游游客和在亲友家中住宿过夜的入境旅游者。
(二)出境旅游人(次)数统计
国际上通常做法是:出境旅游者回国入境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三)国内旅游人(次)数统计 :国际上通常做法是:定期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进行统计测算。中国: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分别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开展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旅游收入:通常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
国内旅游收入统计方法:抽样调查法。国际旅游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方法:银行报告法;抽样调查法;混合法。
第三章 旅游者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
(1)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2)为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
二、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2.罗马会议定义;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特点:(1)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人员通称为游客。(2)根据来访者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3)将国际游客分为(过夜)旅游者和(不停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4)根据来访者的目的来界定其是否应该纳入旅游统计。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一、客观条件
(一)收入水平
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应交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养老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余下的部分。
(二)闲暇时间就是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及其他必须的时间之外,可以自由支配,从事消遣娱乐或自己乐于从事的其他任何事情的时间。
(三)其他因素
社会因素: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治安
制约可进入性(时空距离、交通状况、入关签证、旅游环境)。个人因素:旅游者身体状况和家庭结构 主观条件(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以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旅游动机主要来源于人精神上的需要。A马斯洛理论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条件产生需要。如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需要。
(2)安全需要。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3)爱的需要或社交需要。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
(4)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个人最大潜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1)探新求异的需要。(2)逃避紧张现实,调节身心节律的需要。旅游动机产生可能源于某一种需要,也可能出于多种需要。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旅游需要的多层次性表现为旅游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很难对旅游动机进行准确的分类。目前,代表性的有以下一些:
6、麦金托什分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地位和声望的动机。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个性心理因素:在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方面的因素中,个性心理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人有着不同的旅游动机,进而产生不同的旅游行为。(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3)年龄(4)性别(5)微社会环境(6)其他因素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
一、不同购买目的旅游者及其特点
1、消遣型旅游者:无任何负担、任务和压力,以游乐为主要目的,包括度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文化旅游者、探险旅游者等。1)数量大。2)季节性强。3)自由度高。4)停留时间较长。5)对价格比较敏感。
2、差旅型旅游者:以业务为主要目的,兼顾观光旅游的人,包括公务旅游者、商务旅游者、学术教育旅游者等。1)需求内容上选择轻松愉快的旅游活动。2)出行次数频繁。3)消费较高,对服务质量要求高。4)不受季节气候影响。5)选择自由度小。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探亲访友、求学、疗养治病、购物及其他家庭事务和个人事务而外出旅行的人。特点:1)具有合家消遣的特点。2)对出游时间、旅游目的地缺少选择的自由。3)对旅游价格比较敏感。
二、不同心理类型旅游者及其特点
1、理智型
2、冲动型
3、选价型
三、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
1、感知环境(1)旅游者对距离的感知(2)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
2、旅游偏好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
四、旅游者行为的空间特征:旅游目的地内部空间行为特征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规律
从北美流向世界各地,第二,从欧洲流向世界各地,第三,从其他发达国家流向世界各地 旅游者的共同特点:异地性、享受性、消费性、业余性、地域性 第六章 旅游组织
第一节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五、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
1、政治动机国际旅游:了解别人,宣传自己
2、社会动机 :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3、经济动机:创汇(国际旅游),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缩小地区经济差别
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矛盾协调:行业之间、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形象塑造:地区形象、国家形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保护
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1、需求管理手段: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为来访游客提供 信息服务。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控制游客进入量。
2、供给管理手段:控制土地的用途。对建筑物行使管制。市场管制。实行特别征税。投资鼓励政策。
四、旅游行政管理组织模式
1、非中央机构模式
2、旅游部模式
3、混合职能模式
4、旅游委员会模式
5、旅游局模式 第二节 国内外重要旅游组织介绍 国际旅游组织
一、联合国
1、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2、成立时间:1945年10月24日。总部:纽约。到2003年9月为止,共有191个成员国。
3、机构组成: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托管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国际法院。
二、世界旅游组织
1、性质: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2、成立时间:1975年。总部马德里。前身: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1925年,海牙)、国际官方旅游联盟(1947年,巴黎)截至2005年11月,共有正式成员144个。1983年10月,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3、宗旨:推动和发展旅游,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繁荣,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
4、职责: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旅游数据,定期向成员国提供统计资料、研究报告,制定国际性旅游公约、宣言、规则,研究全球旅游政策。
5、其它情况:世界旅游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审议该组织重大问题。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确定每年的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它们是非洲、美洲、欧洲、中东、东亚与太平洋和南亚等6个地区分会。
三、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1、性质:亚太地区的民间国际旅游组织。
2、成立时间:1952年1月成立于夏威夷檀香山。总部:旧金山。
3、宗旨:促进亚太地区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
4、成员:西经110度至东经75度区域内所有国家、地区。在新加坡、悉尼、旧金山和摩纳哥设有亚洲、太平洋、美洲和欧洲分部办事机构。
四、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1966年11月22日罗马会议上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每年召开一次世界旅游业代理人大会,讨论如何改善旅行社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旅行社业同航空公司、铁路、旅馆业的关系与合作问题。同时召开全体大会,决定总方针和政策,选举领导机构。1995年,中国旅游协会正式加入该组织。
五、国际饭店协会(IHA)
1947年成立,总部设在巴黎,每两年举行一次会员大会,商讨饭店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修改和制定有关政策和行业规范,选举协会下一届领导成员。
六、国际民航组织(ICAO)
该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它 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其宗旨是:推进国际间航空运输安全与合作。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我国于1974年正式加入该组织,并 在同年的大会上被选为理事。
七、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该协会成立于1945年,是一以全世界国际航空公司为会员的全球性民间组织。
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安全、正规和经济的航空运输: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促进同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合作,该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规范行业行为,提出客货运率、服务条款和安全标准等,使全球的客运业务制度走向统一;确定国际航空运输标准价格和排定国际航线航空时刻表等。中国的旅游组织
六、中国旅游组织的三大类:
七、1、旅游行政组织:主要指各级旅游局
2、旅游行业组织:
3、旅游教育与学术组织: 国家旅游局
1、历史: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直属国务院,1978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直属国务院,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直属国务院 中国旅行社协会
1、性质:行业自律的半官方组织。
2、成立时间:1997年10月。
3、宗旨: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为企业服务。
协会的作用:第一,企业和政府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第二,政府助手的作用;第三,企业朋友的作用。中国饭店协会
1、成立时间:1986年2月25日
2、性质和职能:挂靠国家旅游局,协助检查旅游涉外饭店星级评定工作。第七章 旅游市场 第一节 旅游市场概述
1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2市场指某一特定产品的经常购买者或潜在购买者;
3市场指具有某些相同特点、被认为是某些特定产品的潜在购买者的人群或企业。几个市场概念的差异
经济学家视野中的“市场”概念包含了买卖双方——市场是由买卖双方构成的;
营销学家则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即卖方市场)看待市场——市场就是买方,而卖方构成行业。市场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
1、消费主体
2、购买能力
3、购买欲望 用公式表示就是: 市场=消费主体+购买力+ 购买欲望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在旅游业和旅游研究中,人们通常将市场一词用来指上述3、4种定义,即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在这个意义上,旅游市场指的就是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市场一词有时也指旅游供给市场,但这种用法并不普遍。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Marketing营销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或旅游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获得和保持市场,并确保将自己的全部产品推向这些市场的全部活动,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开发、推销宣传、销售、营销工作的检查与评价等一系列周期性活动内容。
二、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性
1、旅游市场的整体性。
2、旅游市场的高弹性。
3、旅游市场的指向性。
4、旅游市场的季节性。
四、旅游市场的构成
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个整体市场。它反映了消费者对种类繁多的旅游产品的需求。
根据该市场近年的发展规模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以及它在投资、就业和收支平衡方面的经济贡献,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等,该市场在大多数国家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整体旅游市场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1.入境旅游:到一个国家旅行的其他国家的居民。2.出境旅游:一国的居民,作为游客到其他国家旅行。3.国内旅游:到本国疆域内的目的地游览的居民。
(一)国际旅游
离开居住国到其他国家旅行和逗留不足1年的人通常被描述为国际旅游者,这些人常常被视为旅游业最重要的市场构成。因为与国内旅游者相比,他们在目的地消费更多,逗留时间长.使用的交通工具和住宿设施更昂贵,而且还带来外汇,这有助于目的地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
(二)国内旅游
在本国疆界内旅行和逗留的人归入国内旅游者一类。因为目前许多国家对国内旅游的统计尚欠充分,所以人们对这个市场的规模各有不同的估计。
五、旅游客流规律
1、含义:旅游客流指旅游者在一定旅游目的地构成的流向和流量,简称旅游流。
2、旅游客流的一般规律或特征
1)流向规律一:近距离多,远距离少;邻国旅游比重大。
原因:费用较少,有支付能力的人数量较大;所需旅行时间较短;手续较简便;民族习惯、文化传统比较接近。
2)流向规律二:旅游的流量,主要源于经济发达和和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美洲(特别是北美)、东亚太地区这三者之间。3)流向规律三:远程旅游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随着东亚太地区经济的相对快速发展,该地区在国际旅游中的地位(无论是从客源产生量还是从接待来访人次上看)迅速提高。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市场划分(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的市场学家温德尔斯密在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他认为,市场划分就是根据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消费群体,从而确定企业目标市场的活动过程。
一、市场细分的意义(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2)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3)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二、旅游市场划分的方法
1、按地域特征划分
世界旅游组织(WTO)对世界旅游市场的划分:
欧洲、美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非洲、中东。
2、按人口特征划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
3按心理特征(主要是购买目的)划分:观光、商务会议、度假、探亲访友等。
4、按购买方式划分:团队、散客
三、世界各旅游市场概况 按世界旅游组织划分
欧洲市场
1、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区。
2、世界最大旅游客源区。美洲市场
1、世界第二大旅游接待区。
2、世界第二大旅游客源区。
东亚及太平洋市场:
1、世界第三大旅游区。
2、近2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3、未来七八年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区。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市场
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三大市场日益扩大
二、我国旅游业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客观问题:第一,距离问题。与世界两大客源地距离均较远。第二,竞争问题。与周边国家存在激烈竞争。
主观问题:第一,旅游产品开发和质量问题。产品类型单一,主要为团体观光旅游产品。产品质量较突出的是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第二,市场沟通和海外促销问题。
三、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概况
四、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旅游行为的差异。城镇居民出游率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高。
2、“黄金周”旅游的“井喷”现象。
流向重点城市。短途一日游占较大比重。消费额增速高于游客量增长。
五、我国出境旅游市场 第八章旅游业的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旅游)旅游创汇的优势:
(1)无形贸易,汇率高,成本低。提供的是服务产品,不必付出很多的物质产品,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即可以创汇。就地创汇,旅游产品不必包装、保险和储运。
(2)现汇收入,创汇便利。不必长期等待对方付款和办理繁杂的进出口手续,有利于接待国资金周转和安全。(3)免受进口关税壁垒的影响,不受对方国家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
2、加快货币回笼。(国内旅游)作用:避免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途径:财政回笼,即通过征税回笼;信用回笼,即吸收存款、收回贷款、发放国债等方式;商务回笼,即销售商品回笼货币;服务回笼,即服务收费回笼货币。旅游消费是高消费,是回笼货币较好的办法。
3、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
4、增加政府税收。从国际旅游者获取的税收;来自旅游也的各有关营业部门,包括各旅游企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等;旅游业涉及许多其他有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当所有这些部门的生产和经营因旅游业的发展和带动而扩大业务量时,国家也可以从这些部门得到更多的税收。
5、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地区间转移和再分配。收入高地区的居民通过旅游把钱流向收入低的地区。
6、扩大就业机会。
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方面的优势在于:(1)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2)旅游业中就业的再一特点是就业岗位层次众多。
二、消极影响
1.游客大量涌入引起物价上涨2.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3.过分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1)旅游活动有季节性。(2)旅游活动受制于市场。(3)脆弱的产业。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旅游对国际交往的作用:促进友好交往:了解别人、宣传自己。推动世界和平:民间交流的最好途径。扩大国际合作。安定社会环境。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目的地生活环境的改善
二、消极影响
1、不良的“示范效应” :“文化涵化”的影响,导致接待地文化丧失本义。
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社会内聚力减弱;外来者与当地居民的矛盾。
3、传统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舞台化、庸俗化。
三、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旅游的文化影响是自然而有限的2.旅游对文化的消极影响并非必然结果3.旅游规划是减少旅游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
四、文化旅游与文化调适
一、接待地旅游开发的文化匀衡
1、传统性和现代化的均衡
在接待地旅游发展的实践中,要均衡传统性和现代化的矛盾,首先需要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要保护和弘扬实质性的传统,在推崇设施设备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同时,不忘以传统文化作为底蕴;另一方面,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现代化中的合理性内涵,作为传统的发展和创新。
2、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均衡
接待地可以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等诸环节合理利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形式和内容嫁接和改造民族文化,或者赋予外来文化以民族性特色,这既能促进旅游者对接待地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又为文化再创造提供了新的动力。
3、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均衡 首先,不能把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解为经济型永续发展,从而将旅游的经济效益摆在过高的地位,为过度的商业化提供便捷。其次,旅游产品或商品的开发设计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则。再次,在旅游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接待地既有必要设计和推出专门为游客展示的“表演文化”,4.开放性和限制性的均衡
接待地要发展旅游,就必须开放自己的社会文化门户,接受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为了使主客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能够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稳步进行,在有些情况下,有必要对以旅游者为媒介的外来文化的进入和扩散给予适当限制。通常所采用的办法是:错开旅游区和居民区,使主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二、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
在接待地演进周期过程中,当地居民的态度总体上会发生如下变化:
探索期和起步期:主动积极,热情待客,主客彼此都十分满意。发展期:把旅游业当作创收的目的,对游客的态度趋于冷漠,主客间的接触带有了例行公事的味道。巩固期:开始抱怨旅游带来人满为患及原有生活质量的下降,态度转向恼怒。巩固期和停滞期:出现对抗态度,把旅游视为一切弊端的渊薮。衰退期:保持或者恢复前面某一时期的心态。
从总体上来看,接待地居民的文化心态不外呈现为五种基本类型:抵触、回避、保持距离、选择接受和全盘接受。其中,抵触和全盘接受会导致排外和媚外这两种危险的思潮,是不可取的,而从回避、保持距离到选择接受,态度渐趋积极和主动。
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抵触和全盘接受这两种极端,引导居民向积极的一面靠拢。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政府部门在规划旅游业的发展时,不能把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的,而应当把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长远奋斗目标,把旅游业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作为一个整体,制定科学、系统的政策和行动准则,促进旅游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同时还要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制订全面系统的与旅游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对各种不良行为及时予以取缔和打击,控制旅游污染的发生。
第二,尊重接待地居民的主人地位,吸收他们参与旅游决策。东道居民的态度直接决定旅游业能否长期稳定繁荣。因此,为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必须树立“居民第一,游客第二”的思想,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各种期望,为他们提供一个对其所期盼未来社区类型发表意见的机会。在旅游决策时还应注意当地居民参与的广泛性,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作出权衡。
第三,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首先,要引导接待地人民克服认识上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旅游态度,培养世界公民意识,提倡居民与旅游者相互尊重和理解,避免相互歧视和指责,使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加深了解,建立友谊。其次,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再次,引导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自觉地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构成当地总体旅游资源最基本的要素。它不仅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其质量还将影响来访游客的访问经历和满意程度。旅游业生产出了诸多“副产品”——垃圾、废气、废水等。
二、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第一,有利于历史建筑、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第二,有利于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生存与发展。第三,有利于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第四,有利于对旅游接待区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的重视和维持。
三、消极方面的影响
1.增加污染来源,降低环境质量2.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缩小3.危及历史古迹,破坏原始风貌4.损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5.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破坏自然景观
补充: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作为一种专项旅游,生态旅游所选择的生态景观一般是原始的未开发的原生态环境。参加者必须是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人。
在规划方面,为了体现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对两个方面进行严格限制:一是对游客数量的严格限制;二是对接待建筑设施的严格限制。第九章 旅游发展的模式和战略 第一节 旅游发展趋势 三、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重要产业
(1)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2)最大的就业部门。(3)对其他产业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向东转移:全球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世界经济正在迅速分化和重新改组,初步形成北美、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东盟、非洲等多个经济力量相抗衡的态势。旅游客源市场分布格局必将由目前的集中逐渐走向分散。
四、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
五、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
六、国际旅游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 影响国际旅游安全六大因素:
1、局部战争和冲突或恐怖主义活动;
2、重大地质或气象灾害;
3、旅游目的地政局不稳定;
4、传染性疾病流行;
5、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6、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第二节 旅游发展模式
一、从旅游与经济发展水平看旅游发展模式
1、世界各国旅游发展模式
1、超前型发展模式:旅游经济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通过率先发展旅游业来引起国民经济的相关行业的发展。
2、滞后型发展模式: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即在国民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基础设施已形成较强体系后,自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旅游发展模式 超前型发展模式
原因分析:1:改革开放的需要。旅游业是外向型国际产业。世界各国游客可以通过旅游这一窗口,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及投资的各种有利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原因2:创汇的需要:中国改革开放后,急需外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旅游业创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原因3:加快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特点。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从国内与国际旅游发展次序看旅游发展模式
(一)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模式
1、国内旅游向国际旅游延伸方式:先发展国内旅游,以国内旅游发展为基础向出国旅游、国际接待旅游延伸的方式。
2、国际旅游向国内旅游推进方式:先发展入境接待国际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再发展出国旅游,最终形成以国内旅游为主、国内与国际旅游协调发展的方式。(非常规型发展)
(二)中国的旅游发展方式
中国:国际旅游向国内旅游推进方式
基本特点:1)发展次序:以城市为中心,由旅游城市向其它地区推进。2)资源开发:以现存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基础,由观光型旅游资源为主向混合型旅游资源推进。3)产品结构:以路线型产品为基础,主题型产品与特种型产品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4)设施档次:以中档旅游设施为主体,高、中、低相结合的旅游设施体系。第三节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旅游发展的跳跃式非均衡战略:跳跃式发展是指旅游业发展在历史阶段上的超越性,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常规发展历程,这是在时间意义上的发展;非均衡发展:是指旅游业发展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状态,使旅游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位与作用不同,这是在空间意义上的发展。我国的旅游发展战略
1、旅游管理适度超前战略
2、旅游政府主导战略
3、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
4、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政府主导型战略就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体配臵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旅游业更大的发展。
一、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对政府主导有天然的要求
2、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政府主导型战略的有效性
3、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二、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实施要点
对国际旅游而言,应当是中央政府主导型,以保证发展的重点,形成创汇基地。对国内旅游而言,应当是地方政府主导型,以形成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要内容
1、观念主导
2、政策主导
3、管理主导
4、资金导向
四、参照国际经验,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战略的重要措施
1、建立和完善旅游法制体系
2、旅游管理部门升格,以适应大产业的规 模和大发展的前景
3、开征旅游税
4、加大宣传促销投入 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战略
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把握五个基本原则:一是要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二是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三是产业关联度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四是国际竞争力强,有利于扩大出口创汇;五是投资回收快,有利于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确定旅游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旅游业在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2、旅游业的优势是通过行业之间的比较形成的3、旅游消费可以多次重复
4、观光性旅游产品一般是一次性消费,但这类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如何推行经济增长点战略
1、发展目标
2、战略重点
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而扩大规模的重中之重,就是大力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为了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已经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促进措施:(1)突出加强国内旅游的产品体系建设。(2)继续加强国内旅游的市场体系建设。(3)大力加强国内旅游的经营体系建设。(4)进一步加强国内旅游的管理体系的建设。
3、经济增长点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密不可分,是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4、旅游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关注点,推行经济增长点战略则是各级旅游局的战略任务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
1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的要点:一是要达到当代人的需求,即无论富国、穷国、富人、穷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二是要考虑后人的满足,即达到代际之间的公平;三是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限度。
二、资源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旅游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通常所说的旅游资源,即可以形成旅游吸引物的资源;一类是发展中所需的各类经济资源,主要是旅游设施和经营中的所需资源。
三、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①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推行绿色经营,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产品。②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③加强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④健全法制,加强管理,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⑤加强宣传教育,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