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网站发展背景.DOC
旅游网站作为信息技术与旅游业高度结合的产物,旅游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就是人本化、信息化和高效化。无疑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1999 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将旅游网络作为信息时代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的战略方式和手段。明确的信息传递是旅游业的天性,这就意味着因特网和网络技术在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等优势促使传统旅游业迅速融入网络经济的浪潮之中。现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中,旅游电子商务已占到 1/5 份额,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第一行业。网络作为新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也使得旅游网络营销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和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全获胜的重要法宝。许多旅游企业通过加入全球分销系统、旅游产品预订系统,现代 科技尤其是现代 交通 与通讯技术、计算 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旅游活动成为可能。或组建专门旅游网站进行全球性的网络营销,以借此提升竞争力。旅游方式的个性化与散客化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自助旅游。2006 年,旅游方式散客化、个性化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携程网的一项网上调查结果表明,肯定不会跟团游 ” 和 “ 基本不会选择跟团游 ” 人数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 47.2 %,比去年同期的 37.3 %提高了近10 个百分点。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 50 %以上的旅游产品是散客旅游产品,美国的数字更是高达 90 %以上。网络已经超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旅游信息传播的第一媒介;国旅游网络预订的市场规模也以每年 30 %以上的速度增长,互联网成为机票、饭店和旅游线路等产品极具潜力的分销渠道。
2005 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 12.5 亿元,占当年中国旅游市场的 0.24 %。预计到 2010 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 130 亿元,占整个旅游市场的 1 %以上。而早在 2004 年美国网上旅游服务市场就已达到 520 亿美元,占整个美国旅游市场份额的 23 %。
第二篇:旅游网站的发展现状
旅游网站现状及发展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随着国民旅游需求和在线旅游渗透率的提升,中国旅游在线市场将释放巨大潜力,旅游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1 建设现状
1.1 网站类型多样但发展不均衡
中国旅游网站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多种网站类型共存的市场格局。按网站运营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携程、同程网站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服务代理商;中青遨游网等传统旅游服务商线上分支网站;七天连锁酒店、国航等为代表的酒店、传统航空公司的直销网站;以去哪儿网站为代表的垂直旅游搜索引擎;此外,还有雅虎、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蚂蜂窝为代表的旅游社交网站;景区景点建立的网站如伪满皇宫博物院网站(http://.cn),以及各地方政府建立的官方旅游网站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华夏旅游网、中华行知网为代表的第一代B to C网站奠定了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以携程、艺龙为代表的第二代旅游网站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在线旅游以“机票+酒店”商旅为主的市场的发展;以淘宝、去哪儿、酷讯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旅游网站以成本优势促进了在线机票、在线酒店预订市场的发展;以途牛、悠哉、驴妈妈为代表的第四代旅游网站,以新型旅游产品如自由行、线路跟团等刺激了在线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
中国旅游网站类型虽然众多,但发展并不均衡,并没有完全覆盖在线旅游的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经济。其中以在线旅游服务代理商、旅游搜索类型网站发展相对成熟,旅游点评和社交类网站发展成熟度较低,旅游激励、旅游计划等模式还没有发展起来。
1.2 网上预订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统计显示,2003年至2012年近10年间,中国网上旅行预订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在未来几年中,这一趋势仍将持续(见图1)。2012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为1729.7亿元,与2011年的1313.9亿元相比增长31.6%。中国旅游网站市场极具发展潜力。但是,从目前中国旅游网站使用者成分来看,境外访客数量所占比例较小,这意味着国内旅游网站在扩大境外知名度、扩张海外业务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3 在线业务不断完善
中国旅游网站的在线基本业务主要有信息服务、旅游产品代理及预订交易服务和客户管理等几项。其中信息服务不但包括景点、酒店购物指南、旅游新闻、旅游知识等旅游单项信息服务,还包括交通信息查询、地图、在线旅游咨询等交互信息服务,旅游社区服务近年也在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代理及预订交易服务包括机票、酒店及旅游线路的查询、预订、更改、取消、退订、维护等一系列的业务;此外,旅游网站还提供客户登录注册、客户信息维护、流量统计和社区服务等客户管理业务。近年随着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线旅游产品按市场类型可以分为休闲旅游以及商务旅游;按照服务类型可分为机票、酒店、门票、餐饮、演出、旅游度假产品或打包等预订服务,以及旅游装备的在线销售业务等。我国旅游网站提供的旅游产品无论是从属性上还是从渠道上都在进一步壮大和成熟。发展趋势
2.1 在线产品类型将以休闲旅游为主导
据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总人数达5.64亿,数量居全球各国首位,在线旅游网民规模达1.12亿,占网民总数的19.8%,互联网渗透率不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3。虽然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低,但增速可观。随着中国互联网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未来选择在线渠道解决旅行问题的用户将越来越多。同时,中国在线旅游网民的数量约为美国的1.5倍,中国休闲旅游比例却不到美国的1/3,因此有理由推断,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
入的持续增长和人们出行观念的变化,休闲旅游将进一步壮大,将超过商务出行占据在线旅游行业的主导地位。而且随着在线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自由行、出境游将是在线休闲度假的主体,并将进一步带动租车、门票、演出、游轮等在线旅游产品的快速成长。
2.2 移动互联网是旅游网站发展方向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爆发之势初显,而且有42%的旅行者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预订过旅游产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者使用手机习惯的改变为整个旅游业提供了更大的无线市场空间。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结合标签识别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无线定位等技术实现旅行者的在途服务,完成旅游信息查询、旅行预订、电子导游和手机支付等功能,满足旅行者对旅游产品差异性、位置相关性和互动性的需求。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将成为旅游网站的发展方向之一。
2.3 社会化媒体营销将进一步提升
导入用户和流量的社会化营销如旅游社区、论坛、微博等越来越受到旅游网站的关注,旅游社交、点评、攻略等网络媒体化产品在行业中的地位必将凸显。对旅游网站而言,社会化媒体可以极大的提高网民对旅游网站的关注度,不仅是面向用户提升自身影响力的营销平台,也是产品和用户满意度的监测平台,而且还可以成为查订旅游产品的新途径。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下吉林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策略研究”(2011416)
参考文献
[1]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2013.[2]艺恩咨询enpower.全球在线旅游市场趋势研究报告[R].2010.[3]艾瑞咨询.2011年中国旅行者行为与态度调研[R].2012.作者简介
赵凌冰(1974-),女,吉林长春人,现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第三篇:关于发展房车旅游产业背景资料
关于发展房车旅游产业的背景资料
近年来,S市一直积极推进专用车产业,已经把专用车产业园区建设列为S市“十二五”期间重要的任务,这次很高兴能与?房车公司接触,就合作生产房车项目进行洽谈和交流。
一、S市基本情况
S市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松辽平原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幅员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340万,城区面积107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5万,辖公主岭市、梨树县、双辽市、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和辽河农垦管理区,境内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个省级开发区,即:S市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S市经济开发区、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公主岭经济开发区。
S市是国家“十二五”两横三纵京哈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拥有四通八达的公铁交通网络,是东北地区运输半径最短的城市,也是东北城市群中最具发展条件的城市。
S市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现代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能源、冶金、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S市资源富饶。已经探明矿产资源有23种,硅灰石、硅砂、膨润土、银储量和品质世界闻名;石油、天然气、褐煤、风能资源丰富;还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大市,地处世界第二大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S市要素充沛,土地储备充足,境内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已经形成网络,还汇集了科研、工程技术、勘察设计、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人才。
S市于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世纪以来,先后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等称号,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全国首批成长型创业之城等荣誉。
二、房车旅游现状分析
1、国际房车与露营产业现状
房车与露营在欧美已经是人们休闲旅游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露营近年来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逐渐盛行。据统计,德国有1300万人在房车度假,房车和露营每年总收入为100亿欧元;美国1/3的旅游住宿设施、1/3的旅游时间、1/3的旅游土地是以露营形式存在,有9-10%的家庭拥有房车。国外的露营地已经形成网络化,不仅仅为露营旅游者提供服务场所,更成为露营休闲爱好者的旅游目的地,极大满足了露营休闲旅游者回归自然、注重体验的享受感觉。
2、国内休闲旅游、自驾游和房车旅游情况
(1)国内休闲旅游方兴未艾。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年 假制度的实行,中国的法定假日已经增长到118天,加之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人们脱离固定办公场所成为可能,人们旅游休闲的意识和需求日益增强,一个注重休闲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中国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有自驾车出游、自行车出游、徒步露营、房车出游和休闲酒店度假等。
(2)自驾车出游现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迅速提高,中国自驾车旅游的出游次数和出游半径大幅度增强。据初步统计,国内私家车出游次数为16次/年,平均行驶里程150公里。但是自驾车出游虽然解决了机动性的问题,却因为无法持续停靠、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的原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客的食宿问题,导致游客不能在优美风景地持续停留,严重影响休闲旅游的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的休闲需求。
(3)国内房车旅游现状。中国从事房车旅游的企业主要有中天行、车行天下、五洲行、地平线、驮马等房车俱乐部,房车租赁价格从几百到一千多元不等,一般工薪阶层都可以承受。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各地风景差异较大,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房车出游,房车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日益时尚的旅游休闲方式之一。
三、国内房车制造业现状
1、国内房车制造业发展情况。综观中国大陆,房车生产厂家数量比较有限,主要制造商有十多家,市场上自行式及拖挂式房车产品品种已经有几十种,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较早期有了较大的提升。中天、北方、长城等企业的房车产品已经成功出口到国外市场。据统计,2010年国内房车销售900辆,比 上年增长50%,中国大陆房车保有量为4500-5000辆。2011年各房车企业的销售量较上年都有明显增长。
2、国内主要房生产企业及产品类别。目前国内共有约20家企业参与房车生产及改装,主要产品类别如下:
C或T型房车:中天、驼马、新飞、中意;
B型房车:中天、中欧、中誉、顺旅、江铃、五洲行; A型房车:金龙、宇通、长城、五洲行; 皮卡车型:长城、中金博朗
拖挂式:中天、北方、长城、齐星、溧阳二十八所。价格区间:10-130万元。
3、国内房车市场初步分析。中国房车销量目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平均每年都在30%的增速之上,在2009年统计中国千万富豪达到87.5万人,可以看出中国房车购买力不是问题,即使千万富豪的1/10购买房车,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4、国内房车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房车制造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国内房车配件配套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质量稳定性差,产品成熟度不够;国内房车生产企业品牌信用度不高,影响力不强。S市经过分析国内外的形势和房业制造产业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决定引进国际先进的房车制造工艺水平,以高质量的成熟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打开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为未来的发展营造更大的空间。
四、S市生产房车的优势
1、S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优势明显。作为吉林省乃至全国 传统汽车产业基地和汽车产业总布局中的重要节点城市,从第一台客车、专用车下线和为全国第一台卡车、红旗轿车配套至今,S市汽车产业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为主的汽车工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明确把加快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加快S市奋力赶超和蓬勃隆起步伐的战略举措狠抓落实,以环长经济带和长平经济带为主战场,积极主动靠近一汽,服务一汽,大力推动S市专用车产业园区、公主岭零部件产业园区、伊通县汽车零部件园区、怀德汽车铸造件园区快速崛起,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已逐步显现。
2、S市专用车制造企业基础雄厚。全市专用车制造企业发展到35家(其中具备生产资质企业7户,包适1户客车企业),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产品有118 个品种,专用车年生产能力达到2.5 万辆,其中,客车年生产能力1000台,2010年产值31亿元。长江客车、奋进专用车、一汽S市专用车、红嘴专用车、雄风专用车、金优专用车、名奇专用车等龙头企业正在快速成长。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主要产品有厢式汽车、罐式汽车、自卸汽车、半挂车、起重汽车、特种汽车、大客车等。
3、S市专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该(集团)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是由一汽S市专用汽车有限公司、S市飞马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和S市长江客车有限公司3家企业组建而成,资产总值5亿元。
一汽S市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1964年开始 专用车生产,至今已有50多年的专用车生产历史。是国内生产专用汽车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具有年产各种专用车8000辆的生产能力。
S市飞马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一汽S市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与法国飞马公司共同组建的中法合作企业。年产高端液压总成10000套,年产高端环卫垃圾专用车、高端半挂自卸车及高端高空作业车1000辆。
S市长江客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48年,1963年开始生产城市公共汽车,是全国最先研制和生产城市客车的骨干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有公共汽车、团体客车、卧铺车、旅游车、铰接客车、天然气客车、无人售票客车、军工车等四大系列。具有年产各种客车1000辆的生产能力。
S市专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生产各类专用车产品10000辆、液压总成10000套,年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 9000 万元。集团将逐渐加大产品研发、设备投入力度,实现大幅度增长。
4、S市区位独特,交通运输便利。S市位于辽、吉、内蒙三省区交界处,是整个东北亚区域的核心,通达黑、吉、辽及内蒙东四盟,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通向沿海口岸和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城市和必经之路,也是东北地区运输半径最短的城市。S市拥有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京哈铁路、哈大高速铁路、哈尔滨至三亚高速公路、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大庆至广州、102国道等都在S市交汇。
5、S市生产要素集聚。S市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二龙湖引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20万吨,引松入平工程即将开工建设;S市热电厂、双辽发电厂总装机达到320万千瓦,可满足工业用电、用汽和供热需求;天然气工程可满足居民生活燃气和工业燃气的综合利用。S市汇集了科研、工程技术、勘察设计、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人才,拥有独立科研机构12个,大专院校14所,中专27所,职业技术学校68所,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五、优惠政策
1、在项目选址上,根据企业的需要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选址、土地征用等事宜,并达到“五通一平”(上水、下水、电、道路、通讯)标准,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在土地出让上,项目用地土地出让费用中地方留成部分,返还给企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3、在税收政策上,享受国家新型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视项目情况采取财政奖励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4、市级以下行政事业收费全部免收。
第四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社会环境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也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发展经济成为整个中国的主旋律。沿海地区和大的都市的工业发展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应运而生,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区域分布
当前,我国的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都市圈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但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以城市郊区休闲游为主,市场也主要是面向都市经济圈的城镇居民。西部的乡村旅游除了集中在都市圈周围的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如成都“农家乐”还有独具特色的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旅游文化目的地型的乡村旅游。中国西部由于少数民族较多,形成的自然村寨富有民族特色,保留了原风味的民风民俗,形成了旅游文化目的地型的乡村旅游地较多也最有特色。乡村旅游的产品特点
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现阶段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以观光为主要形式的产品上,虽然近些年也逐渐有体验型的产品的不断开发进入,但产品的形式和产品的组合都过于简单,游客的乡村旅游活动大都是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还有简单的棋牌娱乐,户外活动只是简单的观赏和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基本上很少有直接参与农户的生产劳动去体验农村生活的活动。政府政策方面
在乡村旅游的政策方面,政府作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农民的脱贫问题,例如减免税收、服务的培训等。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晚,基础薄弱,设施不全,政府的财力投入很大部分用于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就相对不够。政府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想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东部省份如浙江的乡村旅游多是在企业参与下,完全市场化的运行,国内很多的乡村旅游地都还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以农户为单位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也还有以村集体为单位各农户以“工分制”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
国内的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的产品形式,满足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引导。旅游文化目的地型的乡村旅游地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都增强了。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
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的政策下
第五篇: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项目背景: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对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具体来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项目必要性:
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多年实践的积累为乡村旅游夯实了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很多地区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旅游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重要选择。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短途旅行,旅游消费方向的转变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为深厚、最为广阔的根基。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动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民科技教育文化素质得到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2.项目建设是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3.项目建设对社会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不可持续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分析:
1.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
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旅游者比较,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初始阶段的普遍特征。而供给方面也多是开发层次较低,较浅的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第二,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第三,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第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周围环境状况较差等。第五,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2.乡村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首先,乡村旅游将继续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视的宏观政策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有逃离工业环境需求的城市人口。
其次,乡村旅游将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相对于欧洲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绿色内涵的重视、日本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在现阶段则侧重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必然得到进一步发掘。这也是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相符的。
最后,本土化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对乡土民俗文化、乡土地域特征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纯朴的民风来创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氛围环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保障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3.项目市场分析;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其市场前景看好。
1、市场规模快速发展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图表1:2008-2012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变化(单位:万家,亿人)
2、经营效益良好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2008-2012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递增。仅2009年,乡村旅游行业就带来了800亿元的经营收入,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其中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
到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速为11%。
图表2:2008-2012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3、发展潜力较大
(1)低端劳动力收入水平快速上升
低收入劳动群体劳动报酬快速上升,创造了较大的低收入阶层旅游消费需求。从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以后不到两年时间内,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已经从1340元上升至1991元,涨幅高达48.6%。
收入增长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基础。东部沿海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的历史经验表明,超过2000元的月收入水平已经足以启动居民首次旅游消费。结合行业近年增长持续超预期的现象,前瞻金融事业部推测,中低收入群体旅游消费过去两三年间悄然启动,中国旅游业迈入大众消费阶段,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动力。
图表3: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单位:元/月)
(2)主要节假日旅游人数增长趋势明显 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9%、44.4%,按可比口径就算,分别同比增长23.3%、26.3%。
过去十年间,“十一”黄金周主要景区游客人数呈稳定增长趋势,而增速保持波动上升。由此可见,国内旅游需求依然旺盛,而且在未来几年还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里的新闪光点,在水涨船高的同时还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潜力。
图表4:“十一”黄金周主要景区游客人数同比变动(单位:%)
根据《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增长20%,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总的来看,国内旅游需求稳步增长,而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发展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