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1:3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第一篇: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对旅游重点景区开发建设的投入,集中力量实施了“一带四区”工程,以郑、汴、洛“三点一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嵩山少林寺、龙门石窟、黄河小浪底、开封宋都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开发以古都、名寺、祖根、功夫、宗教为特色的文化观光、寻根朝觐以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加快了伏牛山、南太行、桐柏—大别山景区的连线连片开发。总体上说,我省旅游资源开发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60.05万人次,旅游创汇2.1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超过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82.31亿元。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7.6%,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以旅游产品开发为核心,旅游配套产业、关联产业都得到长足发展,旅游产品和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跨入全国旅游大省之列。

旅游资源开发朝着综合化、多样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依托“古、河、花、拳、根”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基础,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系列,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三点一线”精品线路的吸引力明显增强,龙门石窟、嵩山、云台山、宝天曼分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跨入世界品牌的行列。同时,工业旅游、农业观光、会展旅游、科普旅游、旅游节庆活动等新的旅游项目有声有色,呈现出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交相辉映、综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信息、商业、娱乐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景区内部道路及水、电、通信和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全省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909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425家;有19个城市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

旅游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社会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旅游业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子,逐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民间资本纷纷进入旅游业,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八里沟、栾川滑雪场、西峡漂流等景区均因民间资本注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发展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

旅游关联产业蓬勃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围绕“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一些地方旅游业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目前,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48万余人,总就业人数达到240万人以上。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城市面貌、重塑河南形象、促进对外开放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优势景区景点资源整合不够,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待提高。目前,全省旅游景区景点部门所有倾向比较明显,由于产权关系、地方和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导致政出多门,分头管理,景区缺乏统一规划,景点开发各自为营、孤立作战、分散经营,旅游市场无序竞争,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缺少有效合作,对外宣传推介没有形成合力,影响和制约了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旅游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上还存在瓶颈和薄弱环节,综合配套不够完善。旅游六大要素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尚处在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旅游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饮食住宿、保健娱乐等关联产业还不够完善配套,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瓶颈。尤其在旅游购物方面,普遍存在旅游商品研发能力弱,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档次不高、结构雷同,在旅游消费中比重过低等问题。景区文化娱乐项目单调,游客夜间文化娱乐贫乏,有些重要的景区景点食宿条件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三是旅游外向度低,入境游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2005年我省的入境游居全国第二十位,旅游外汇收入居全国第十九位,与文化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主要原因是:旅游目的地产品不精,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有效宣传不够,海外知名度不高;国际航线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与国内外大的旅行社没有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

四是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尚未清除,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有待增强。旅游资源开发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旅游市场主体发育滞后,运行机制不健全,尚有一部分还明显带有事业性痕迹,龙头骨干企业不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不强;管理体制不够协调,有时甚至出现相互掣肘现象,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黄金发展期”,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是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旅游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发挥我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以及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办,有利于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更好地发挥旅游在扩大开放中的排头兵作用;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统一、开放的旅游大市场的形成,激发旅游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五是各地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间资本大举进军旅游产业,有利于保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省旅游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各省(区、市)都在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一些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旅游开发较早,旅游产品成熟,设施完善,形象较好,在旅游资源类型、客源市场的构成等方面都与河南有着较大共性,不可避免地会分流客源。

特别是在入境游方面具有强势地位的省市,凭借现有基础和国际交往的大通道,仍将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加上汇率调整等因素,势必对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压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塑造整体形象;加强产业组织,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推进资源整合,着力优化结构。推动旅游业由资源开发型向产业发展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使旅游产业成为竞争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变旅游资源大省为旅游经济强省。

二、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和旅游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呼应全省经济发展的宏观布局,在分析“十五”旅游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带五区”的旅游产业空间发展布局构想。

一带:沿黄文化旅游经济带;

五区:嵩山文化旅游经济区、伏牛山旅游经济区、太行山旅游经济区、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

(一)促进旅游与经济互动,彰显沿黄文化旅游经济带发挥综合优势,重点发展沿黄文化旅游经济带。要围绕郑州都市圈、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建设,突出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的旅游主题,积极开发黄河生态游和城市近郊游,加强旅游综合配套体系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使郑州成为全省旅游的对外开放窗口、国内外旅游首选目的地、游客集散中枢和服务中心、旅游人才开发培训基地。进一步优化洛阳龙门景区文化自然要素,整合白马寺、关林、牡丹园、天子驾六等优势旅游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完善开封古城水系,开发开封古城墙,重现宋都古韵。同时,该旅游经济带要大力发展工业观光、农业观光、科普、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增强对全省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要以黄河文化为主线,开发黄河滩地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加快黄河两岸的生态建设步伐,优化视觉景观,重点发展三门峡黄河白天鹅生态苑、黄河小浪底景区、濮阳生态旅游景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湿地鸟类保护区、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园等。将这一横亘中原的黄河母亲河建设成绿色生态走廊,并作为文化旅游走廊的环境辅承,勾勒出人文气息醇厚、自然生态优越的世界精品旅游带。

(二)突出嵩山品牌优势,打造嵩山文化旅游经济区

要以申报嵩山、观星台进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少林武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突破口,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突出武术文化主题,做大做强集培训、演展、竞技为一体的武术产业。进一步美化景区生态环境,再现“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自然意境。加大嵩山文化圈开发力度,加快寺、庙、阙、观星台、嵩阳书院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旅游要素产业,配套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建成驰名中外的世界级旅游经济区域。

(三)融合自然人文因素,提升太行山旅游经济区

要强化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线路,打通景区连线,着力打造以自然山水、殷商文化为主体,与红色旅游、民俗文化相映生辉的品牌景区,加快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勾画多种形式的旅游线路。积极开发滑翔、登山等专项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景区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拉长产业链条,力争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旅游经济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要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充实娱乐、购物功能,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四)整合优势旅游资源,拓展伏牛山旅游经济区

要加强旅游经济合作,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使之连线成片,形成整体合力。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培育特色经济,促进扶贫开发。加强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争建设成为以生态观光、康体休闲功能为主,旅游产品层次分明,旅游产业链条完整,旅游经济良性循环的中国北方重要的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区。区内中心城市和县城要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争创优秀旅游城市,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五)打造“一红一绿”胜景,开发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

要突出“一红一绿”的主题,重点实施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工程,加快红色旅游线路开发,加强与湖北、安徽两省的合作,使之成为中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和该区域旅游经济的龙头。积极开发以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绿色自然生态旅游产品,营造浓郁的休闲度假氛围,美化景区(点)生态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的互通能力。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服务业等关联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把该区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强吸引力的山水度假旅游经济区。

三、旅游产业发展任务

1.丰富功能,拓展自然生态旅游业

以“一河三山”自然山水为基础,以云台山、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等具有国际影响的优势自然旅游资源为重点,倾力打造世界级的自然旅游品牌产品。大力美化景区(点)生态环境,注重景观品位的提升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迅速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品。

云台山景区要大力美化生态环境,恢复植被,充实瀑布水源,加快茱萸峰森林公园、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青天河等景区的连线连片开发,注重景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将温县太极拳表演纳入景区游览项目,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嵩山景区要加快生态建设,把体育竞技比赛、地质科学考察与文化旅游有机组合起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宝天曼景区要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辟建生态环保、科普修学、科研考察的高端园地,将之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推向世界;以西峡恐龙蛋化石群为托,建立恐龙蛋化石群地质科普旅游区,把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化石遗迹展览馆、白垩纪地质公园等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地质自然主题旅游区。

将五龙口风景名胜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鸡冠洞风景名胜区、岈山风景区、太行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石人山风景区、郑州黄河游览区、林州红旗渠游览区等国家AAAA级景区以及具有发展成为AAAA级景区条件的老界岭、老君山、白云山、天池山、鸡公山、南湾湖、八里沟、万仙山、王屋山、淮源等景区,作为河南自然生态旅游的重点产品加以完善提升,进一步抓好景区的精深开发,通过道路连接和线路组织,优化连线连片开发格局,积极发展登山、探险、健身、水上游乐等多种旅游项目,拓展旅游功能,增强旅游的趣味性、参与性和知识性,使其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吸引力的自然生态旅游产品。

2.多元发展,重视社会旅游业

红色旅游。把信阳红色革命根据地、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郑州二七纪念堂、桐柏叶家大庄、确山杨靖宇故居、晋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镇平与夏邑的彭雪枫纪念馆、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为代表的革命纪念地和以林州红旗渠、兰考焦裕禄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品牌资源等,作为河南著名的红色旅游标志,进行组团发展,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充实配套服务功能,创新展示方式,增强游览效果。

节事会展旅游。继续办好现有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花会、信阳茶叶节、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焦作国际太极拳赛会、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等重要节会,增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节事会展活动。以郑州为主,发挥大中型城市的商旅会展功能,发展商务旅游,创立会展品牌,积极争取一些中外大型会议、赛事、展览、博览的承办权。

民风民俗民居旅游。依托盘古庙会、太昊陵庙会、中岳庙会、大山庙会、洛阳关林庙会、马街书会、中原庙会等民间庙会活动,展现地域民俗文化的特点和精华;建设体现地方特色的中原民俗文化博物馆、豫西民俗文化主题园、豫南民俗文化主题园等民俗旅游主题景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民俗文化品位,开发丰富

多彩、大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加强对历史特色民居的保护性开发,使康百万庄园、马氏庄园和徐家大院、太行山民居、大别山民居等成为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现代工业观光游。以列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河南金星啤酒集团、郑州三全食品公司、郑州宇通客车公司、河南安彩集团、许继集团、漯河双汇集团、河南瑞贝卡发制品公司、洛阳一拖集团、新飞集团为依托,开展工业旅游。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工业旅游点,展示企业文化精神,合理组织旅游线路。

生态农业观光游。以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河南农业高新科技园、河南金鹭驼鸟乐园、洛阳南村、临颍南街村、许昌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区、新乡小冀京华园、新乡七里营刘庄为依托,开展农业观光游。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生产基地,重点建设豫西等地的杜鹃观赏基地、洛阳牡丹基地和牡丹观赏园、开封菊花种植基地、濮阳世锦园鲜花生产基地、信阳潢川盆景园等特色花卉旅游项目以及信阳茶叶生产基地。

体育保健游。重点开发景区或城市近郊的温泉和矿泉资源,挖掘传统中医医疗康体功能,建立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疗养院和康体保健区,积极发展各种运动场、训练基地、滑雪场和体育竞技类主题公园等专项体育旅游场所。

环城休闲旅游带。适应城市居民双休日近郊游的需要,大力开发科普型、休闲型、娱乐型的旅游项目和游客参与性强的专项游乐产品,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第二篇:广西旅游产业现状

广西旅游业现状

现如今,广西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据广西旅游统计资料,2011年广西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2011年,广西旅游总收入1277.81亿元,同比增长34.09%;接待入境游客达302.79万人次,同比增长21.0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2%。为把广西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旅游强区的发展战略和旅游总收入尽快实现千亿元的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广西旅游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去年广西旅游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元,预计达1190亿元,同比增长25%,广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广西重点打造了桂林旅游龙头,桂林、南宁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大桂林、北部湾、红水河流域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桂林山水、长寿养生、北部湾滨海休闲、刘三姐民族民俗文化四大旅游品牌以及桂林山水文化体验游、中越边关探秘游、北部湾休闲度假跨国游、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桂东祈福感恩游六大精品旅游线路产品体系,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011年广西新增28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截至2011年底,广西国家A级旅游景区总数已达161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75家,比上年增加2家,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A级景区不断增加,提升了广西旅游景区整体质量,优化了服务结构,扩大了广西旅游景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对广西旅游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推动景区质量建设,广西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大幅提高对旅游业的整体投入,广西旅游发展资金从2009年的3000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8000万元;同时广西通过对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并指导百色起义纪念馆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东兰红色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地处中国南疆的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桂林漓江、乐业天坑等自然景观,到少数民族文化、边境文化等人文景观,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同时广西旅游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以桂林山水为代表,兼有桂平西山、宁明山花园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31个省级风景区。风景区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为特色各不相同。根据各自资源特色,形成了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古迹为特色的桂北旅游区;以壮族文化、南亚热带滨海风光和边关旅游为特色的桂南旅游区;突出历史古迹、宗教文化、风景名胜和侨乡风貌的桂东旅游区;以长寿旅游和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桂西旅游区。

除此之外,广西还兼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广西与越南陆路接壤,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文莱等国隔海相望,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拥有延边沿海优势,是传统上中国沟通东南亚的桥头堡。在交通建设方面,广西拥有公路、铁路、水路、港口及100多条国内外航线,不仅是通向西南的大通道,还是连接中国—东盟的大通道。也正是因为如此便利的区位条件,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成为各方的最优战略选择。

第三篇:荆州旅游产业现状

荆州旅游产业现状

荆州旅游景点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意义,但前来旅游参观的人却不是那么的多,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荆州旅游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重点景区和板块。荆州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景点很多,内涵很深,但普通存在散、小的问题,没有大的景点,也未形成旅游板块,旅游消费无法向纵深发展。此说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硬件不够。比如荆州古城墙,周围虽然增添了许多娱乐设施,骑自行车,坐马车,照古装照等,但是一进城门,那种身在三国时期的感觉霎时间全无,城内的景象太现代,与古城墙无法融为一体。

2、接待旅客的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尚缺乏一次接待上千人同时进餐,数十辆旅游车同时停靠的场所,即使大量的游客来了,我们也无法有效、有序的安排,吞吐能力差。说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要求。

3、旅游商品单一,且未形成旅游消费市场。游、购、娱是旅游的基本要素。我市旅游商品不仅单一,而且价高质量差,根本没有反映出历史文化的特色。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未形成一个旅游消费市场,完全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就像荆州博物馆和章华寺,博物馆内种类数量不够丰富,馆内环境不太好,文化互动也少,章华寺更是基础设施不到位,而且周边的产业与章华寺不符,不够庄重,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4、大的旅游项目多,进入实质开发并成为景点的少。据了解,我市先后聘请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单位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其中纳入省《鄂西圈规划项目》的项目就有37个,但到目前为止,进入实质性开发的不多。一个大项目就可带动一座城市,如陕西的法门寺,河南的少林寺等。

5、没有一个响亮的宣传荆州旅游形象的口号。运用旅游宣传口号强化促销活动,在初级阶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高度凝练、形象概括的口号,不仅可以使人感到生动、直观、震憾,而且有易于记忆,便于传播的效果。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形象口号,如山东的“文化圣地,度假天堂”,云南的“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等等。我市有媒体曾发起过“一句话叫响荆州”活动,向全国征求宣传口号,但好象未能如愿。我市在北京、郑州等地进行大型旅游推介活动时,分别推出了“楚国故都、三国名城”和“亲水之城,文化之都、鱼米之乡”的宣传口号,但给人的感觉是,我市尚无能够最大限度反映荆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提升荆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荆州形象的口号。

第四篇:贵州省旅游大数据产业发展规模及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贵州省旅游大数据产业发展规模及现状分析

贵州省旅游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中投顾问《2016-2020年贵州省大数据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目前,贵州已经有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和大数据的框架,将建成集旅游行业的大数据精准管理功能、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投融资交易功能以及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建成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今后无论是景点开发、业态丰富都要走企业化、资源化的道路。

2012年12月,贵阳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第二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自此,贵阳市全面启动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致力打造智慧旅游“贵阳模式”。目前,“贵阳市智慧旅游运行监管及应急指挥平台”已现雏形。

2016年3月,《太极-IBM贵阳智慧旅游联合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这个中心,将创新实践贵阳智慧旅游平台模式,以全方面整合资源、渠道、洞察、智慧为思路,围绕“+互联网”与“互联网+”、公共设施的集成与优化、以API经济为特色的大数据创新三个建设重点,从组织架构、标准、人才、产业等多方面搭建创新中心,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旅游生态圈,打造全国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

贵州省旅游大数据产业发展规模

自智慧旅游云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贵州旅游大数据产业获得了广泛关注。一是我局积极引导省内、外著名企业参与智慧旅游云建设,其中以阿里巴巴集团、贵州联通、贵州移动、天涯社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旅投集团、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贵州广电网络集团、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中国银联贵州省分公司、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等为主要龙头企业。二是通过智慧旅游云工程建设,在贵州本地培育了贵州大数据旅游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智慧旅游云运营中心、中国联通云计算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黔旅一二三0一公司、贵州行游通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黄果树智慧旅游公司、贵州快行漫游电子商务公司、贵州慧积地公司、贵州绿宝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贵州爽爽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贵阳爽游在线电子商务公司、贵州中移通信有限公司、贵阳睿游网络科技公司、贵阳乐之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致远天下传媒有限公司等旅游大数据产业创业企业。三是引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太极计算机公司、腾讯公司、四川中科大旗软件有限公司、四川壹旅游科技公司、三亚天涯通公司、桂林天桂公司、北京艾迪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海康威视公司、杭州诚智天扬科技公司、上海积分通公司、全景客公司、深大智能科技公司等企业加入到智慧旅游云建设中。涉及领域包括信息技术、通信、大数据、旅游、科技、游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金融等行业。

贵州省旅游局局分别与天涯社区、贵州联通、贵州移动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天涯社区作为智慧旅游云运营主体,阿里巴巴集团、贵州联通、贵州移动、贵州旅游集团、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贵州广电网络集团等主要龙头企业作为智慧旅游云建设实施和应用开发示范企业。目前,根据我局统一协调部署,由主要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龙头企业牵头,结合已有经验及项目,直接和间接带动信息技术、通信、大数据、旅游、科技、游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80余家企业参与到智慧旅游云建设中。在数据资源方面,已整理全省A级旅游景区117家,旅行社335家,星级饭店379家,导游12582人等基础信息数据和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10万余条旅游资讯信息数据并导入到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主要应系统中。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第五篇:万盛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万盛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WKL)—MBA

一、报告所应用的MBA课程相关理论

该报告主要是从政府下属公司——万盛经开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角度,以万盛经开区旅游产业发展为对象,分别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竞争战略理论:(1)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2)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即产业结构),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化);(3)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包括一条价值链内的活动之间及两条或多条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该理论重点研究万盛旅游与其他产业关系,突出旅游产业的差异化。

(二)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通过品牌营销(BM)的过程,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中心,努力地去塑造和传播产品或服务品牌形象的过程,进而塑造和传播目标客户心智中的品牌形象,与同类产品形成区隔。该理论重点在与万盛旅游产业,依托黑山谷系列产品的整体推广。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心内容在与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将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该理论主要针对当前政府控制下的万盛旅投公司市场化运作行为研究。

(四)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以彼德·圣吉(Peter M.Senge)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该理论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员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该理论主要说明当期万盛旅游产业人才储备和培养不够等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调研实践单位或行业的基本情况

万盛经开区地处渝南黔北,距重庆主城68公里,幅员面积566平方公里,辖8镇2街,总人口27万。1938年国民政府在此开办南桐煤矿以来,原煤产量曾占重庆的1/2,四川省的1/4。1955年设立南桐矿区,1993年更名为万盛区,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万盛经开区管理体制调整决定,由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管辖原万盛区行政区域,赋予党工委、管委会区县一级党委、政府领导和管理职能。目前兼有“经开区+行政区”体制特点。

万盛旅游开始于1995年正式启动“旅游带动”战略,现已成功开发国家AAAAA级景区—黑山谷、国家森林公园——九锅箐,国家地质公园—龙鳞石海景区等特色旅游景区,建成80多公里旅游环线公路,使万盛旅游成为重庆“山水都市”中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精品,在历经2010年黑山谷、龙鳞石海景区的二次提升改造后,万盛更是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示范区、全国山水观光旅游目的地和重庆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三、成绩、失误和存在的问题

(一)万盛旅游成绩

万盛旅游成绩不仅仅表现在景区知名度、旅游产业方面,还强有力促进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在黑山谷景区荣膺全国最美森林景区称号同时,积极带动旅游地产、服务业、农业发展。截止目前万盛旅游新开工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竣工32万平方米,完成销售26.65万平方米;全区注册农家乐、宾馆共计195家,床位9022张;形成“黑山方竹笋”、“滴翠剑茗”、“黑山猕猴桃”等知名农产品12个,2013年接待游客7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4%。

(二)万盛旅游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步伐缓慢

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高效益的产业尤其是在旅游业发展前期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都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吃、住、行、游、娱、购的每个坏节都会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而目前万盛经开区的饮食、住宿、交通条件较差娱乐项目单调、旅游服务质量差、购物旅游产品开发不足、配套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不能为旅客提供较为舒心的旅游环境,旅游产业链延伸仍然不够,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万盛经开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2.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足

万盛经开区旅游资源繁多景点分散每个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不够。虽然有国家AAAAA级景区—黑山谷、国家森林公园——九锅箐,国家地质公园—龙鳞石海景区等作为万盛旅游的招牌,但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主要以观光游为主,而且三个景区都不属于长期性旅游产品,季节性十分明显,因此长期性、参与性、趣味性、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缺失景对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3.市场营销不够、品牌意思不强。

当前、万盛旅游主要以周边城市、重庆主城为主,虽然顾客群体定位较为准确,但是市场营销形式单

一、且力度不强;品牌意识不够,目前尚未形成以“黑山谷”为主题的系列品牌,部分商标被抢注,全区缺乏作为旅游区的文化氛围,整体形象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与提升。

4、人才储备和培养不够。

任何产业和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的保障,万盛旅游资源掌握在万盛经开区管委会手中,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更多在于政府的决策,而非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受行政体制影响,旅游方面人才虽经历二次创业,但人才积累较少,人员变动太大,没有产业研究方向的专业人才。虽有外部聘请专家的建言献策,但自身本土化的专家较少,导致有时“拿来主义”根本不适合本地区发展。

5、内部组织划分不科学

2009年,万盛区政府进行了旅游核心资源回购,保障其核心景区掌握在政府手中,为此组建了万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但长期以来,万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万盛经开区旅游局,很难如当时设想开展市场化运作,企业自主能力大大受限,投融资程序复杂,合作方顾虑较大,万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无法独立开展市场运作,存在组织结构划分不科学现象。

6、与其它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万盛旅游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未能同其它产业协调统一发展。当期,万盛服务业完全不能满足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因素,特别是工业旅游尚未开发,农业生态游、观光游也结合不够,农副产品、旅游商品开发也停止不前,都依靠企业自身发展,政府未开展“黑山谷”系列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旅游产业链延伸不足。

四、经验、教训与原因分析

(一)地方经济自身基础差

万盛经开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经济总量小、财政底子薄、基础设施差,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2亿元,靠自身财力和努力难以解决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大量资金投入的问题。

(二)政府注重程度不够

万盛经开区旅游真正的发展是以2009年黑山谷景区二次提升改造为标志,但较武隆相比自身起步较晚,且政府在对旅游地位及定位一直存在争议,以致于目前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不协调,旅游产业链延伸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景区资源特色不够

一是黑山谷景区旅游资源具有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目前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而且峡谷景区在渝东南地区普遍存在,资源同质化严重。二是黑山谷景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导致其气候特征属于夏天较凉爽,但冬天有无法积雪,以致于景区淡旺季十分明显,每年春季的3、4、5月,夏季的7、8两个月和秋季的10月是旺季,其他时间的淡季表现则较为明显。

五、改进的对策或措施建议

(一)加大上级资金和政策的争取。目前,万盛经开区享有“经开区+行政区”的体制优势,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国家旅游度假示范区等国家特殊政策。当前,必须把这些优势政策充分利用起来,加大上级资金和政策的争取,促使招商项目的落地,特别灵活运用国家旅游度假示范区的牌子,引入土地使用,资源利用,行业限制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正在开展旅游业“先行先试”。

(二)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形成以“黑山谷”为主题的系列品牌,加强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整体宣传和城市形象宣传,全面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和生态意识,保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对旅游文化内涵深化与提升。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即地处古夜郎国属地挖掘夜郎文化、红苗文化等特色文化培育和塑造文化载体抓好文化与景点的融合升华不断丰富旅游区文化内涵并采取适当的载体加以体现。如在复原古夜郎国面貌基础上以石刻加以体现同时开展古夜郎国活动重视着装、礼仪、活动形式等多方面供给酿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力度进行投入建设即投入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设施、特色城市景观建设和接待服务设施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区应尽力完备饮食、住宿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在商业区应及时完备交通、卫生、购物、娱乐等多项配套设施建设开放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馆和旅馆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同时加大森林万盛建设扩大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及旅游大环境。旅游业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之间要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的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必须加大对旅游业的六大基本要素进行综合平衡达到产品结构的合理配置。

(五)协调好发展相关产业。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利用万盛经开区属于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的特色,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充分利用废弃矿井、煤炭工艺、煤化工深加工等资源,形成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利用当前成规模农业,着重发展观光农业,加大农产品企业的帮扶力度,以“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整体推广”模式,形成旅游商品系列,全面促进辖区产业协调发展。

(六)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旅游市场体系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整合改善投资环境,尽快建立推进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市场机制加大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旅游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格局。加速万盛旅投公司市场化运作,充分赋予其市场行为权利能力,加强旅游模式改革创新,推动旅游大发展。

下载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1

    ***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XX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4处,市级4处,县级76处。1998年,XX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

    博物馆旅游现状分析

    文明的踪迹 记忆的殿堂博物馆旅游现状分析 2013-10-30 文明的踪迹 记忆的殿堂 ——博物馆旅游现状分析 摘要:博物馆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博物馆旅游也处......

    三亚市旅游现状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市......

    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新疆葡萄酒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2002年,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耿兆林日前指出,我国葡萄酒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2002 年1至10......

    祖国大陆蜂王浆产业现状分析

    祖国大陆蜂王浆产业现状分析陈明虎南京市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养蜂业的发展,蜂王浆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开发不断创新,内外销市场逐步扩大,蜂王浆已......

    平遥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平遥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二○○四年十二月)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4处,市级4处,县级76处。1998......

    平遥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平遥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二○○四年十二月)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4处,市级4处,县级76处。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