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

时间:2019-05-13 11:2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

第一篇: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

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

郑 湧

内容提要:文章从旅游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意义出发,认为旅游是一种放松的、摆脱了自己或被他人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参与性的、开放性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正是在旅游活动中得以展现出来,而人也在旅游中实现了身、心的愉悦和享受。

关键词:旅游“节假”“游戏”人生

有人认为:旅游,是人们的一种满足自己较高层次的“身”、“心”需求和享受的活动;人在物质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在精神需求比较低下的时候,都不会想到旅游;只有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而又有较高的精神追求的时候,他们才会去旅游。

而从根本上来说,我则认为,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相比较,旅游可以被看作是,人们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旅游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在现在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们日常的工作还是日常的生活,差不多都是非常紧张的,往往又是按照别人或者自己的事先设计、规划进行的,有明确的任务或目的,甚至还有着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带有强制性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种紧张的、处于那种自己设计和控制或被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在旅游活动中,人们比较放松、心情舒畅,也并不需要那么严密的设计、规划和严格的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的被动操作。在旅游活动中,人们还可以摆脱日常工作的紧张、日常生活琐事的烦恼,有利于人们减轻负担、减少障碍,轻松地倾听大自然的生命的呼唤,从而能够触摸到她们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存在。所以说:旅游,则是一种放松的、摆脱了自己或被他人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参与性的、开放性的生活方式。显然,上述两种生活方式状态和方式是十分明鲜的不同。我觉得,对于旅游,应不宜过多强调贫富之类。旅游的根本点,在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倾听大自然对生命的呼唤。谁又没有对自由的追求?谁又不愿意倾听大自然对生命的呼唤呢?因此,即便是在那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等级森严的情况下,旅游仍是大多数人都想从事并且也能够从事的一种活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许多差别,带来的只不过是旅游活动的观念和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处于贫困的、边缘状态的人,他们在沉重、劳累、乏味、沮丧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向往和追求,这方面当然也含有与旅游相关的内容。更何况,再穷、再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文化的人,也要过年过节、也要走亲访友吧?也许,他们只能在河畔山坡、田边地头地走走、聊聊,或者捉捉虫鸟、捞捞鱼虾,等等;尽管如此,他们却能享受着比旅游团队更多的自由、放松,也展现了他们所特有的那种自立、自慰、自娱、自适、自足、自然、自在、自如、自得其乐。总而言之,只要你一旦“走出”家门而暂且不事劳作,或去过“节假”,或参与“游戏”,甚至只是散步、聊天之类,都难免带有旅游的意味。

而且,有的时候,你还真不得不佩服这些穷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没有文化的人,因为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事”,“活”得真实,最贴近基层的“生活”,离土地最近;所以,他们所沾染的“地气”最多、最重,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在世经验”,特别是那些经常与自己的愿望相悖的、困苦的乃至于失败的、否定性的“经验”。因此,他们比旁人更懂得珍惜、哪怕是一点一滴,更懂得时间的有限和宝贵,比旁人更懂得什么叫做“生活”,什么是“生命的力量”;甚至,他们还能够说出比那些“大哲学家”深刻得多的道理来。并且,他们的身心也比旁人的要健康和快乐得多。有的时候,我觉得:他们身上有许多东西,十分相象于我在下面将要讲到的那些在荷花身上所体现的!

他们会使我们更容易了解到“生活”、“生命”的“意义”。因为,在事实上,“生活”、“生命”的“意义”,是实实在在地一天一天地“活”出来的,在一天一天地真正的“活”中展示,而不是靠思辨、靠概念和逻辑推理推出来的。身心的健康和快乐,也是一天一天“活”出来的,而根本不是“养”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说”出来的。重要的是:“生活”,“怎样”“活”,什么样的“活”法。因此,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旅游“活动”,在旅游“活动”中,大自然和人文景观向我们显现的就不只是“美”;而且,它们还会告诉我们:“美”是那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运动”的成果与状态,甚至更重要的是那种状态,那种持续不断地“运动”和生命力的展现------

一、旅游与“走出”

旅游,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走出办公室、走出自己的家庭,到外界、外地乃至外国去,饱览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山光水色,分享人类所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财富。

然而,这种“走出”,不仅仅是指“身体”的;而且,更指“心灵”。换句话说,虽然你的“身体”随着脚踏车或轮船、汽车、火车、飞机,已经到了外界、外地、外国;而你的“心灵”却仍然留在老地方,留在了你原来的办公室、名利场,留在了你原来的小家、酱醋柴米油盐。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心灵”仍在被生计、名利等比较低下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所束缚,你就无法改变自己原有的“心境”,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大自然的生命的呼唤,也就更加没有办法使自己的“身”、“心”通过旅游而提高一个层次。旅游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爬了多少山啦,涉了多少水啦,玩了多少地方啦,花了多少钱啦。要把旅游看作是:走出旧我、摆脱自我、全面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从旅游中获得的是:身心全面的更新、发展、享受和快乐。因此,在旅游期间,要注意并提醒自己:让自己的“心灵”随着“身体”一起“走出”去。

“走出”的另一层意思是,“走出”你的“现在”,追溯你的“过去”。换句话说,“走”到你的“现在”“之前”去。而这种处于你“现在”“之前”的东西,有时侯恰恰是你生命的“源泉”、“原始”、“缘由”所在。比如,你的“走出”工作室、住宅,进入了大自然;那个大自然不就曾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吗?你不正是来自大自然吗?你不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吗?也许,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紧张的工作、琐碎的日常生活,让你“忘记”了这一切。然而,那个“本”,那个“源”,那个你整个生命的“本源”,你怎么可以“忘掉”呢?所以,你需要“走出”去,触及那些“本源”的东西,便于你恢复“记忆”。再者,你一旦“走出”去了,后再回过头来看,你就会看得比较清楚,会看到真面目。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记忆”与“遗忘”也是如此。要强调“记忆”,但又必须防止“死记硬背”之类的东西。要克服“遗忘”;然而,该忘掉的还必须忘得一干二净。学习、领会和掌握一种本领,不仅要会“记”,而且还要会“忘”,得“记”、“忘”有度。记得在《倚天屠龙记》里讲到,张无忌在学一种功夫时,越学越忘,到了最后,师父问他学得怎么样?他回答说:全忘了!他师父听后,满意地笑了。为什么?这是表明:学本领,不能死记硬背,也最忌死记硬背;相反,要能融会贯通,要能进得去、出得来,要能超越。

如果从哲学上来讲,“本源”、“忘记”、“记忆”等等,这些都是基本问题,都是些大问题。旅游,竟会关系到这些大的哲学问题,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直叫人对旅游不得不刮目相看哪!其实呢,旅游是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更算不上是那种惊天动地的伟业;不过,伟大的东西,往往寓于普通,出自平凡。再说了,已经杰出的、伟大的东西,那么扎眼,谁都看得见,本不需要你去发现。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草莽中识别英雄,才是真正的需要,才能显示出你的真本事来!哲学也往往来自普通的生活实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只是缺少人们的发现而已;在旅游之中也是如此。如若不信,那就请你在旅游中,不妨顺便也试上一试?

在字面上看,旅游的“游”字,带“水”字傍。关于“游”字,《说文》有注云:“游如水之流”。“水之流”何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时光如流水,稍纵即逝,瞬息万变;而且,这种流逝、这种变化本身又是连续不断的,突出体现了时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就像流水一样,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消逝之中,并在这种流动、消逝中延续着。

我认为:同样是讲“河流”,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说法,要比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的那个“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更高明一点,更富有哲理。因为,在孔子的说法中,是以“河流”本身讲“河流”,讲的是“河流”自身所显现的一种状态,有“逝”,表示“流动”;有“昼夜”,表示“时间”,“昼夜”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有“不舍昼夜”,用“不舍”,正是突出描述了 “昼夜”即“时间”的更替和连续。孔夫子的这句话,体现了“河流”的时间性以及时间的流动性、连续性。相比之下,赫拉克里特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本身,以“人”为主体,是一种“人”对“河流”的测度的角度,在字面上并没有出现时间性的字眼,而且也没有出现明确表示时间的流动性、连续性的字样。倘若,被用来比拟或理解和解释“生命”之“流”、“意识”之“流”、“思想”之“流”、“语言”之“流”(参阅拙著《道,行之而成》),显然要采用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次,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突出了与“逝”相关的“否定性”、“负面性”与人生相关的时间的“有限性”,这些,都反映出了那种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生及其相关的哲学意味。

同时,还值得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说法,是出自于他亲身的、直接的生活经验,是他站在河流边、直接面对于有力向前、奔流不息的河川时感受到和说出(“子在川上曰”)的。这样一种体现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的力量的感受和言论,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们并不是靠思辨与逻辑推理得出来的。对生命的理解与把握,最重要的是要靠对“生命”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妨再深想一层:赫拉克里特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影响了西方整个哲学史,而且至今不衰;为什么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不能影响我们的哲学史呢?就不能由此而解读出、延伸发展成一部像模像样的、与上述西方哲学史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国哲学史来呢?

二、旅游与“节假”

旅游,被有的人说成是:度假。旅游,在时间上,也往往与人们的节假日相联系,人们大多是把旅游安排在自己的节日、假日里。因此,要理解好、理解透究竟什么是旅游,也需要和节假日结合起来考虑。

在《人文旅游》创刊号《代序》中,潘立勇教授引用了我的德国老师H.-G.伽达默尔(H.-G.Gadamer)关于“节日”的思想,并把“节日”同人们的其它日子区别了开来;在“节日”期间,人们不是“为生存的条件而工作,为生存的手段而活着”。“节日(Fest),是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参阅拙译本,刊载于《外国美学》第七、九辑,商务印书馆1989、1992年出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这个概念,是H.-G.伽达默尔在讨论他的解释哲学的“艺术经验”的人类学基础时,所着重阐述的三大概念之一(下面我还会谈及其中另一个概念:“游戏”)。“节日”的存在,意味着:人不能也不想与世隔绝。人与人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需要互相走动、交往。

与此相关,H.-G.伽达默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过节”?难道只是意味着“不工作”吗?他认为,平常的工作和生活把人们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开来,人们分属不同的行业、机构,各处自己的家庭,干着迥异的工作,过着有差别的生活;而“过节”恰好与此相反,它可以把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方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过节”,就成为人们打破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得以相互交往和融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在喜庆和身心快乐的情境之中。这样,人们可以潜移默化地促使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开阔眼界,提高文明休养和精神的境界,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理解、信任、团结、合作。

这样一种相互交往和融通,有助于消除现代化生活所容易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从而,使得人们看似分隔、孤立,又不得不有所分隔、孤立,实际上却有巨大的凝聚力、亲和性,努力于接近并和睦相处。正如,杭州西湖的奇观所体现的那样:孤山不孤。反过来,这也正有力地证明了:西湖景观中所隐涵的丰厚的人文底蕴。究其文化底蕴,所谓 “孤山不孤”,我觉得应该用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和而不同”去理解和解释。“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共处,要和睦相处;但是,这种“和”,又不是无原则的苟同或者不承认甚至取消一切差异。这里的“和”,不是指一团和气,不讲原则;又不是不承认甚至取消任何差异、独立、自主。而是一种在承认差异、承认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基础上的和平共处、和睦相处。所谓“孤山不孤”,作为孤山,首先是独立的;不独立、不“孤”,也就不会给它单独取名了,也就不会有“孤山”这个名字了;先有这个“孤”的山,才有它自己“孤”的名。同时,它又是群山中的一座;所以,它的“孤”是相对的。正因为如此,“孤”是相对的,“孤山”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山不孤”!

我们不妨再展开一点,用这样一种观念和眼光去看一下当前国际上众说纷纭的“全球性”、“全球化”。我认为:这种“全球化”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应该是建立在承认和保护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人们的差异与各自应有权益的基础上的,并且是在尊重他们的不同意愿的基础上的。理想的境界是:全球人的参与“全球化”,就像是参加一个共同的“节日”!是那么的自觉自愿,那么的自由自在,那么的喜气洋洋,是那么的相敬如宾,是那么的相辅相成,是那么的相依为强,甚至是相依为命!

三、旅游与“游戏”

在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一书的基本概念中,还有一个与旅游相关的重要概念,就是:“游戏(Spiel)”。旅游,也常常被人们俗称为:游山玩水。它具有浓重的“游戏”意味。所以,我们也应该重视从“游戏”的角度来看待、理解、解释旅游。

H.-G.伽达默尔指出:“游戏是人的生命的一个基本功能;因此,人类文化没有游戏这个要素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他突出了“游戏”与“生命”的联系,并使之成为一种“生命”现象。“游戏”,在这个意义上,是生命体的一种自我运动,是人的生命力旺盛、精力与体力过剩的一种表现。中国人把“旅行”称之为“旅游”,有利于突出“旅行”的这些“游戏”内涵。“游戏”有着极强的娱乐性、无目的性。人们在游玩时,往往不动心思,不计利害,随心所欲,不受人本身的意念的局限约束和强制操纵;而正是在这样一种无牵无挂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游玩活动中,人们的身体、意志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锻炼,人们的休养、境界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有人说,“游戏”最能显露一个人的本性。你想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她)一起做“游戏”。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自己自然本性的恢复、呵护与颐养。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如同空中飞鸟、地上之草、枝头之花、池中之鱼,都有其自然的本性。旅游,就是要让你回到这个自然,进入自然的天地,倾听大自然的呼唤,以恢复、呵护、颐养自己的自然的本性。

旅游,使我们在与山水花草虫鱼的亲近中,触摸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强健的生命力,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例如,你伫立在西湖的断桥边,看着满池盛开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嗅着随风飘流的清香,心荡神逸,浮想联翩。此时此刻,你也会想起人们所常说的:“出污泥而不染”。久而久之,你就会越来越深刻地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你会理解到:对于荷花,她的“出污泥”、以及从污泥中“出”来以后,竟是如此的美丽、清洁、高贵!你会因此而逗留观赏,你会因此而惊叹不已!你还会作进一步想,会从眼前的荷花的美丽、清洁、高贵想开去。比方说,你会想到:荷花的所有这些美丽、清洁、高贵,都是一种“现在”,是一种结果,或者说,是一种成果。那么,这样一些“现在”、结果或成果是怎样产生的呢?是怎么取得的呢?这样一路想下去,就可能会进一步想到:既有“现在”,就会有“过去”;有果,就必定有因。那就又会进一步从“现在”追溯“过去”,从这种结果、成果追根溯源、找到其起因、缘由。

追根溯源,荷花的美丽、清洁与高贵,是来自她不避污泥浊水,而且敢于进“入”污泥浊水;来自她在污泥这种环境中的顽强的长期的生存。没有“入”污泥,哪有“出”污泥?要有“出”,就得先有“入”。要有明知是污泥而敢“入”的勇气和胆量。不仅如此,而且还得能在污泥中呆得住,能够适应污泥的生存环境,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旦找到了这些相关的“过去”、起因、缘由,你就会感觉到:自己更深入地、更正确地、也就真正地了解了、弄懂和把握了荷花的“现在”。

中国有一部带“游”字的古典名著,那就是《西游记》,这本书在中国差不多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这么厚的一本书,讲了那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贯穿着一个有特别意味的关于“游”的道理。就是说,如果,你想取到真经,那就得:该过的山,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该涉的河,一条不能省略地渡;该降的妖魔鬼怪,还得一个又一个地降伏。不管你有多么广大的神通,什么七十二变呀,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呀,等等;概莫能外,都得如此这般地一件一件地去做,去完成。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极普通的道理,那就是:任何好的结果的得到,都需要亲历亲为、付出努力、经过奋斗,甚至是吃尽苦头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些极普通的道理,往往说起来好像都明白,做起来却谬之千里。

最明显的例子,是现在人们的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他们自己去干,什么都由大人包办。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更有害的是,那些恶性包装、炒

作,什么神童啊、旷史奇才啊,出长篇大著啊,登报刊杂志啊,上电视广播啊。这不是培养,而是狀害,是扼杀!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实践中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学会生活,这是人的成长的必由之路。假如,大人什么都包办了,那就剥夺了许多未成年人应该自己去做、自己去尝试、体验并由此而得出自己看法、做法的机会和权利,那他们就成了一些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其一定的过程,该经历的一步也不能少。而那些夸大其词甚至是恶性包装、炒作,其恶劣的后果,至少是拔苗助长。总而言之,面对上述不良现象,你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去坚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了解和学会生活;另外,要让孩子们按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及,自然而然地成长。对于孩子们的生长来说,所有其他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个“助产士”而已。

面对诸如此类的现状,你也一定会感觉到,恢复、呵护、颐养人和大自然的自然本性,是多么必要和多么重要!

四、旅游与人生的观念、态度

有人讲到了阿尔卑斯山上那个对游客的提示:“慢慢走,请欣赏”。这个提示突出了一个“慢”字,而这种“慢”,恰恰正是旅游的关键所在。旅游的关键在于:“慢”,是要尽量地、尽可能地“慢”。“欣赏”(即“看”)讲究“慢”,不能走马观花,要下马“看”花,“慢慢”地“看”,仔细的“看”,“看”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甚至是滞留不动。H.-G.伽达默尔曾经用这个德文词Weile来表现“流连忘返”,以揭示审美的一种重要经验及其时间结构。

说到风景,我们常用一个“看”(即“欣赏”)字,俗话说是:“看风景”。“看”,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各人有各自特定的看法。比如,我就有我自己的“看”桂花的方法。西子湖畔,除了荷花,我最喜欢桂花。每到深秋,我就想到了桂花,并尽量争取到杭州西湖来“看”桂花。在杭州西湖边,有一座特别大的桂花园林,在桂花盛开时节,我会久久漫步于桂花树间,欣赏着她的绰约多姿,沐浴着她的浓郁芬芳,流连忘返。在这时,我还会常常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我姥姥家的那棵高大的桂花树。逢她盛开,我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这棵树下;与此同时,我还仿佛“看”到了姥姥从田间背回柴火的身影,以及似乎也听到了她那大声的嗨唷声------

这就是“看”,这就是“流连忘返”,这就是“慢”。只是在我后来从事哲学工作并接触到了现象学之后,才知道我那种对桂花的“看”,竟然带有着非常浓厚的现象学的味道吔!

旅游要比“慢”,不要比“快”。其实,不仅仅是旅游要提倡“慢”,其它许多事情都要比“慢”,不要比“快”。不光是生活如此,工作也应如此。例如,我在德国时,他们的研究室,除了中午之外,不论是在上午、还是在下午,中间都有一个休息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坐在一起聊聊天,喝喝咖啡,吃点小点心。而且,每逢宗教节日他们都放假。有人就会想:那他们一年才工作几天呀?是的,这样一来,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相对就要短很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甚至是数量噢!德国人的智慧、基础科学、高科技产品、经济的发达,在全世界都堪称一流!这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就职业而言,例如做哲学的特别是外国哲学的研究,我也主张:比“慢”;不能比“快”。你读哲学的书总不会像读小说那么快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读外文的哲学著作,不大可能像读中文的那样快吧?哲学,是要你在无疑处设疑、不问处下问,你发现和思考哲学的问题,也不大可能像发现和思考别的问题那样快吧?哲学是一种“有学术的思想”(借用王元化语),如果你想让你的哲学思想富有学术的意味、深度和广度,你就得读很多很多的书,想很多很多的问题,那你还能快得起来吗?当然,哲学工作所涉及的不光是读、想、说、写,等等;但都需要提倡“慢”。反之,假若求“快”,书没读懂、没读全,别人的话抄不对、抄的不是地方,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容易粗制滥造,容易出毛病,甚至是出垃圾——精神的垃圾。在这里,我仍认为不应过多地追究个人的责任,重要的还是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导向、学术机制,等等。总而言之,不要有意无意地硬逼着哲学工作者们去求“快”。比方说,硬行规定:一年要发表几万字啦,评什么样的职称要多大篇幅的书啦,等等。当然,作为研究人员自身也应该注意,尽

管你求“快”出了书,也当了教授、博导等等;但是,你所出的书,白纸黑字地放在那里,等别人发现你连抄都没抄对时,别人将作何感想?你自己又有何感想?到那时,恐怕就什么都晚了。

要比“慢”,不要比“快”,其实是一种人的基本生活观念和态度。在当代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尤其要注意放慢生活的乃至是工作的节奏,要懂得去比“慢”,不要比“快”。如果,你要坚持的是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要得到的是身心的健康与快乐;那么,就要提倡“慢”。即便是讲“快”,我以为:最好也是在这种“慢”的基础上。有了这样一种“慢”的节奏和态度,再去讲“快”,那就可能形成“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了。这样一种“快”,就不会与工作效率、质量相抵触、与人的身心快乐相脱离了。

提倡身心快乐,并不只是在旅游中;现在,很多学术领域中的理论探讨,也都比较重视“快乐”原则和原理。有经济学的,当然也有哲学的,等等。例如,李泽厚把中国的文化看作是:乐感文化。这种乐感文化,讲的也是一种身心兼而有之的快乐,这正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在文化方面的独特表现。一个“乐”字,既唸“lè”,又唸“yuè”,涉及到身心诸多领域,既有精神的、审美的,又有身体的享受与快乐。身心兼而有之的快乐,是一个人生命具有活力、动力、生命力强健的体现。

作者简介:郑湧,男,1944年生,江苏海门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退休研究员。曾获联邦德国1986年度洪堡科研基金,先后在G.冯克教授、H.-G.伽达默尔教授处研究现象学和解释学。本文中的“之前”追溯、“看”法、词义分析和节日、游戏和生存经验等讨论,都涉及了上述哲学的主旨。

第二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读后感

读《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有感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41班

张斌超

寒假中闲来无事,午后的闲暇时光偶然逛了一下书店。同样也是在无意中看到了周国平先生的《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当我拿起这本书,并认真阅读后,我深深的被周国平先生的思想震撼了。他对人文精神概念理解的之深,让我深深的为之折服并被其中的思想感染。

他在文章中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他对“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我觉得这种概括得非常准确,能够给我们每一个青年人以启迪

首先,是尊重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来源是神秘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老天给人以生命,你都应该想到他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伤害了他,他就永远找不回来了。而且,一个人如果死了,并不会有任何人真正意义上的代替他永远承受这种不公平。所以,生命本身非常的宝贵。但是在中国古代,皇帝要“株灭九族”,一下就是几千人,而且还是朝廷命官,有权有势,那么可以想象,老百姓的命就更不值钱了!从根本上说是权力的问题没有解决,滥用权力草菅人命,也就不为鲜见了。另一方面,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条件下,很多人除了金钱,别的大爷通通不认。为了金钱残害生命的事件,伪劣食品造成中毒死亡的案例,身患重病没有钱而得不到治疗最终失去生命的事情,屡屡在我们的周围会有发生。一个社会是好的社会还是坏的社会,一种社会秩序是好还是坏,最起码的标准是什么?就是珍惜生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他的有生之年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也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任何为了权利和

金钱,而不置他人死活的做法,都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从“人性”的角度上讲,人都是利己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但是不能妨碍别人去追求利益和实现价值。所以自由主义哲学的根本含义只有两句话:利己是允许的,损人是不行的。作者强调,倡导“尊重生命的价值”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保护利己的,惩罚损人的,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社会的繁荣稳定。

其次,要尊重头脑的价值: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人脑是有理性的,人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是人和动物第一个区别,也是最主要的区别。人脑理性的最突出的要素就是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我们才会主动地去认识未知的事物。但是好奇心是很难保存下来的,它有两大敌人,一个就是“习以为常”,另外一个就是“功利心”,这两者都容易把好奇心扼杀掉。但对于伟大的爱因斯坦,直到老了后,居然都没有人把他的好奇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个奇迹,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就是长大了还能保持一颗好奇心的人。好奇心是智力开发的动力,我们需要注意不断地培养和发掘,他是智力开发的关键。而我们智力发展的目标则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培养一种享受自身快乐的能力,因为智力开发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还有就是要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即提高自学的能力,养成想问题的习惯,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要有“内在的自由”。

第三,要尊重灵魂的价值:人和动物的另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人有灵魂。我们吃得好穿得好,物质生活都很好,但是仅仅这样人就会满

足么?显然不会。人不光以活着为目的,它必须要寻找比“存在”更高的意义,然后这个追求过程就形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作者说,如果有人问他现在所找到的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么他会告诉人们:寻求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寻求的过程形成了他的灵魂生活,显然比活着本身具有更高的意义。作者后来用“幸福”一词来概括人生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够达到幸福呢?通常人们把愿望的实现就叫做幸福,但是愿望实现了,你就真的幸福了么?要知道人的愿望是在不断改变的,愿望实现以后就会感觉也不过如此。所以西方有句谚语叫“生活在别处”,意即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的地方,你自己总是没有过上真正的生活。而我们中国人也有句老话叫“生在福中不知福”。作者最后是分两个方面给幸福定义的:幸福是外在条件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的结合。一个人幸福与否,不仅需要财富,成功,家庭,健康,闲暇,平安等外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高尚的灵魂,灵魂的丰富才是幸福的源泉,真正精神的快乐才是更加美好更加强烈的快乐。幸福是一种能力,他是内在的一种风度,你必须具备这种能力你才会感到幸福。而要具有这种能力,你需要有抽时间独处的习惯,我们可以很善于交际,但是你一定要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在独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更高的自我,并跟他谈心。人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时间来思考,不能光生活在外部世界里面,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便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没有灵魂的生活那是很可悲的。

最后,作者又给我们明确指出“尊重灵魂价值”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阅读高水平名著,还有就是写私人日记。如果写日记是和你自

己交谈的话,那么读好书就是和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们交流,受他们的熏陶。人类创造了很多物质财富,我们理应去享受;但同时人类也积累了很多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全部记录在书里,它就摆在那里,并不会自己送上门来,需要靠你去主动占有。而我们阅读的过程,就是去占有,去享受这些精神财富的过程。

总之,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第三篇:深圳城市人文精神解读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解讀

2007年 04月 26日 11:30深圳新聞網

【特質之八】崇文

人人都可以成為文化的主人

■豐富的文化生態,郁郁蔥蔥的文化綠蔭,成為深圳這座移民城市強勁的向心力。■深圳文化的精神內核是開放的,充滿再生性。

今春以來,深圳三大文化驚喜接踵而至︰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博物館等十多家文化場館全部免費開放,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公益文化機構的零門檻;深圳市群藝館“周末劇場”啟動,全年40場精品演出以5至10元的超低票價敞開胸懷迎觀眾;政府財政開始對深圳高雅藝術實行演出補貼。

三重文化福祉猶如春風化雨,再次鼓動了深圳市民行使文化權利、享受藝術滋養的熱情。深圳歷屆市委市政府對文化藝術事業的高度重視和接力推動,在這塊建經濟特區前只有一家戲院、一間書店的土地上培植起了一片郁郁蔥蔥的文化綠蔭。

文化,塑造出深圳的城市氣質;藝術,涵養著深圳人精神水土

作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市民來自四面八方,帶著各自地域的文化印記。他們如何在深圳這座日新月異的都市中找到文化認同感,從而依靠文化的根系來提高城市的凝聚力,一直是深圳文化發展策劃者們精心思慮的問題。他們認為,唯有緊握文化之根,幫助每一位市民實現自己的文化權利,形成富有創見的精神主張,才能立足于文化這個基點之上,形成移民城市所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年輕的深圳用文化來增強城市魅力,引導市民的身份認同感。因此,這里相繼創辦了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外來青工文化節、深圳旅游文化節和沙灘音樂

節等活動,為深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市民和暫住者提供文化交流的空間與機會,讓他們在參與和交流的過程中共同尋找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摸索到與移民城市精神契合的深圳文化之根。在這些活動中,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展示出親民的姿態,人人都可以成為文化的主人。豐富的文化生態令深圳在節日期間不再像從前那樣成為“空巢城市”,而是成為人們“詩意地棲居”的最佳場所。

鋼筋水泥的城市需要綠色的文化植被,忙碌的人們需要靈魂舒展的空間,這給深圳的崇文風尚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與現實的需要

在深圳,一道道豐盛的文化大餐,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對內心的無聲滋潤。文化的因子在不知不覺中為人們的素質搭建起向上的階梯。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這首天籟般的合唱歌曲《感恩的心》曾在深圳去年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合唱節上頻頻唱起。如今的深圳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合唱之城,300多支合唱隊伍遍布基層,不論是社區、街道,還是學校、企業,總有歡快的歌聲從各個角落里飛出。

眾所周知,深圳正在建設鋼琴之城。且不說李雲迪、陳薩等一批走向世界的鋼琴明星,也不說那擁有鋼琴的10萬戶家庭、每年近萬人的鋼琴考級隊伍。比這些風景更動人的是,鋼琴在深圳不再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多年來對鋼琴藝術的崇尚、普及與推廣而營造的鋼琴氣氛,一絲一縷地感染了越來越多的深圳市民。在這里,琴聲不僅來自劇場、學校、琴行、酒店,更多地從街頭巷尾的窗口飄出,鋼琴音樂已經滲入了越來越多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

城市與城市的差別更在于文化生態的差別,深圳文化的精神內核是開放的、充滿再生性的這里的文化鼓勵每一位市民的參與性,不僅吸引他們被動欣賞,而且激發每位接觸者的創造性,為這座城市激揚出更具活力的文化新意來。已舉辦兩屆的創意十二月,便是這種城市文化創造力的榜樣。在深圳,創意是藝術,是產業,更是生活。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成為創意的主體,都可以通過那些前沿文化的刺激與點撥,掀起自己的“頭腦風暴”,提出自己的精神主張,從而誕生出非凡的創意

價值。在創意十二月中,除了一場場高端對話,活動主辦者沒有忘記這項城市公共文化活動的真正主角——廣大深圳市民。通過一系列親民、互動性質的活動,如市民堆沙創意大賽、插花創意大賽、“大家設計深圳”活動等,用自主自發的創意文化提升了市民的審美主動性,讓創意藝術的觀念深入到了每一位深圳人心中。正如設計師韓家英所言︰“當市民的創意直覺從被動到主動,那才是深圳文化的艷陽天。”

從1997年羅湖區業余戲劇愛好者排演的小品《鋁匙》首獲第七屆全國“群星獎”至今,深圳已經至少有30多個由基層文化站組織排演的戲劇小品獲得國家級文化大獎。深圳並沒有專業的話劇團,然而,由基層文化網點組織業余創作人員在戲劇小品領域收獲的碩果,卻顯示了深圳文藝“藏藝于民”的優勢。

當大量移民涌入深圳時,也帶來了一些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分散在深圳的各行各業,形成一個潛在的文藝人才庫。重藝崇文的社會風尚和寬松宜人的創作環境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令他們的創造力充分釋放,從而讓深圳文藝生態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第四篇: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途径

温 敬张俊霞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们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理智健全和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

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当代学者王晓明先生说:“一批人文知识分子提倡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精神的需求,他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人文精神’”。袁进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因此,人文精神包含着历代文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

文学作为文人思想的一种载体,也表现了人文精神内涵的观念意识、价值体系和精神特质。

回首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道路,追寻诗人墨客匆匆而过的足迹,不难发现无数杰出的诗人怀着毕生的信念、探寻和实践着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至高至善的理想价值追求中,塑造了自身完美的道德人格,饱蘸生命的血汁,写下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中的“人文”本是“人文主义”,它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现在我们所提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和权利,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价值。语文教学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训练的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它审视过去,面对现在,想象未来。它在语文课堂上,搭起历史、现在、将来的舞台,让人粉墨登场,尽情的表演,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亮相。它直逼心灵,拷问灵魂,从而使语文教学具有阅尽千古人生,品味多彩生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感受个性的张扬,体察人生的价值,展示人的尊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并构成其最主要内容。

2、人文精神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由于长期以来对群体的过分偏重而造成对人的个性及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忽视,更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对人性的压抑、扭曲的影响远没有根除,作为大写的“人”历来被忽视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大,没有具有独立人格、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较高素养的人,那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改革开放这些年,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更日益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需求。语文课程对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人文素质内容的增加,也就十分及时了。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据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在充满了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体现人生命价值的古今中外的不朽作品中使学生受陶冶,受洗礼,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教化,从而在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新教材与人文精神

“文学是人学”。现行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者为了体现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所选作品以文学作品为主。这就为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极好的蓝本。如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册,都用三个单元的一半篇幅,选入从先秦到明清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第三册、第四册更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和中国现当代以及外国优秀的诗歌、小说、戏剧,加上读本内容相应的补充及对相应文学史的介绍,为学生直接较全面系统地接触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打开了窗口。其他根据训练学生能力而安排的课文,文质兼美,它的人文性也极强,这就为语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供了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为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荡涤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三、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正确地看待祖国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构成语文教材的书面语言是传递文化的有力媒体,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得以保留和发扬,语文教材包容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还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都会体现在相应的语文教材中。语文教材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可见,教材本身便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在现在的流行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冲击下,语文教育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失误可以说就是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失落。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喝着流行文化的乳汁长大的,电视以它声光形象的特殊魅力吸引大量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平时形成的习惯和惰性,使学生们在书桌前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造成对文学阅读的莫大冲击。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而是在流行歌曲、影视和报刊作品等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藉。肤浅、廉价、速效、追求刺激、缺乏精神营养、流行文化影响着一代人人格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失误,也是社会的莫大悲哀。

另外,应试教育造成的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中小学生都沉溺于题海而望书兴叹。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因此而出现严重事失误。如:肢解课文,过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文以载道”的特点等。可以说,现在的语文,教和学都误入了歧途,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仅培养不出文学大师,也培养不出素质全面的领袖人物,甚至培养不出科学技术大师。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很有必要性。

四、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量挖掘出这些素材,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如其中去感染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打开现今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等人道主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品行;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抒发的“九死一生、矢志报国”的赤胆忠诚;梁启超《谭嗣同》中谭嗣同的勇于改革、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体现的横眉怒对、不愿屈服的正义感;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求学目的;冰心《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主动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其次,加强语文文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喜恼哀乐、爱恨情愁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但我们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见识的短缺,因此在这方面不可能完全感受到,作为充满人性的语文课理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哲理。学生们既可以驰骋于大漠边关,又可以徜徉于小桥流水;既能纵情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能放歌在祖国的辽阔草原。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既使她们的思想变得成熟,又使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和净化。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语文课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地生长,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

语文就像一位美人,在其中,既有孩子们对秦砖汉瓦的向往,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又有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和对《红楼梦》的崇拜。她的闭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举手投足令人崇敬;她丰厚的底蕴令人叹服。所以我们要将这些人生美好的情感借助于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浸润学生,唤醒他们的人性,健全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我经常注意一下几点:

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

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

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

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再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大量的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读多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铁的规律。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你喜欢苏东坡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你如果喜欢鲁迅,便因此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喜欢冰心的读者,无一不为她那博大的爱心所深深感动。著名作家王蒙在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的授职仪式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因此,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感受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读屈原的《离骚》,可以感染他在君王不明,国势衰微,人民罹难面前的痛心疾首,悲愤难忍,泪水纵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读李白,我们可以从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傲自负、放荡不羁、醉酒当歌中,读出他面对朝廷权贵当道,政治黑暗腐败的现实难以掩藏的内心深深的悲哀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从《诗经》到《古文观止》,从《红楼梦》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应当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的养料来滋养下一代。

当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避免两种倾向:其一,要防止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其二,要防止将人文教育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割裂开。“文道统一”已成为人们公认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应做到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来进行的,强调的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收到实效,而不能另起炉灶,将二者分别进行。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学”的转变,而且能完善学生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

语文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人文精神的回归,有赖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五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职业院校是大学”虽然是显性存在,“职业院校不是大学”却一直都是隐性存在,这暗含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甚至暗含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但是在“职业教育”占据教育界半壁江山的时代,很多职业院校也彰显除了自身独有的“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最基础的层次,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爱与责任兼济 德并技能双修”走进山东万通汽修学校校门,十二个大字的校训赫然映入眼帘,彰显着博大而专注的办学理念。如今的职业院校不缺崭新的教学设备,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校园文化,来激发青年学生激情,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对学生素质养成的隐形教育,走访中,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发现,除了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布置,彰显着人文精神之外,该校的“三教三训”教育、赏识教育更是将人文精神渗入到师生的心底。

“我很棒,要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行;我相信,你很棒,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这正是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赏识教育。简单的话语,认真体会,就会发现这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自身成功的自信心。

军训场上,同学们铮铮铁骨,在他们年轻而青春奔放的脸上,记者看到了铁血军魂般的刚强力量,这是同学们入学的第一堂课,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精神基础。

拓展训练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为了团队的荣誉,在一次次挑战中毫不妥协,勇敢的超越自我。

激烈精彩的篮球赛,他们生龙活虎,拼搏的劲头和澎湃的激情溢满赛场。默契配合,锐意进攻,积极防御,抢断、过人、快攻一系列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全场的热烈喝彩;

元旦联欢晚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街舞流畅劲爆,歌喉优美动听,小品表演中他们的滑稽表现更是让观众们开怀大笑,乐不可支;

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对一所职业学校来说,隐性条件更为重要,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新高度,同学们乐在其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下载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九大精神的哲学解读

    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哲学备考解读 开封市祥符区第四高级中学孔德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

    新版旅游合同亮点如何解读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新版旅游合同亮点如何解读 核心内容:新版旅游合同亮点如何解读?新版旅游合同明确了旅游行程单的内容,行程单不准出现准星级酒店,新......

    全域旅游系列解读

    【全域旅游系列解读】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 2016-02-04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石培华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

    关于全域旅游的解读

    关于全域旅游的解读 一、全域旅游的时代背景 1.景区空间的转变 一是传统景区旅游旺季拥挤时段,人们偏向城市、商业文化街、乡村旅游等休闲旅游转变。二是人们兴趣的多样化,时......

    旅游形象口号解读

    1、南充,嘉陵江上最美的记忆 这是一条既有一定明确指向又充满诗意、想象、涵义丰富的口号,用“嘉陵江”表征南充城市的特质,用“最美的记忆”表述南充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科学主义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

    大学生人文精神

    大学生人文精神 摘要: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学思想解读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为《手稿》) 在21 世纪的今天, 它还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这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有学者论及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