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人文精神
大学生人文精神
摘要: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关键词:大学教育,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精神体现在《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即以修身为教育之本,以止于至善为教育目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为己”之学强调个人品德的完善、独立人格的养成和内在精神快乐的追求,以成就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教育的根本目标,相当于现在的“德育”。但德育在现在的大学事实上已经蜕化成为政治教育,而政治教育不是德育,也代替不了德育,可以说德育早就边缘化了。现在有的学校提倡修身,开设修身课,有这种意识当然很好,不过提出的思想基础、出发点、实施方式和效果值得怀疑,因为德育需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成果上的,是人的普遍价值的民族性体现,不能离开文化的具体形式去凭空创造,也不能当作一门具体学科从外部移植,当然更不能搞复古主义那一套。然而,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一所学校是百年老校,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改革应当针对僵化的制度和腐朽的观念,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那些东西,而不应当针对已倍受摧残的传统文化了。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吸收和消化,将其中积极的有生命活力的因素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把传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的教育实践。这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传统,而且更是现今的大学教育缺乏和急需的。例如,人们常关注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有的人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需要加强的是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而传统教育仅仅是过时的传统道德教育,应当丢到历史垃圾堆去。这种看法是极为片面的,传统教育尽管以德行养成为最高目的,但并不只是道德教育,更不只是道德教条的教育,而是包括技能、情趣、艺术、体质在内的全面性教育,相比而言,我们现在的教育才真正是片面的。如孔子四科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六艺有礼乐书数射御,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当时的文化全体;又如传统的诗教,讲究“诗言志”、“兴观群怨”、“温柔敦厚”,涉及到高尚完美的心理、人格、气质的养成;就是似乎枯燥的礼教也有可借鉴的丰富资源,因为习礼过程在古代教育家看来还有舒张身体和坚固筋骨的功能,也就是具有做体操与培养文雅动作行为的作用,这些岂是道德教育所能概括了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则更鲜明地对照出传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且不论追求实用技能与技术的趋向在大的方面造成由于忽视科学基础的教育和研究对国家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就是在具体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带来的弊病也是非常明显的。就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广泛的交往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基础,不然很难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过去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一生中生活和工作很少有大的变化,而在现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和全面的心理素质,就会带来大量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这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责任。因此传统以德行统领的个人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就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也有些人虽然承认个人精神素质和德行的重要性,但又觉得德行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必然联系,认为两者要分开进行,从而在专业教育中排斥人文道德教育。这其实也是片面的做法。具体怎么样在专业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当然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因人文教育影响和降低专业教育,但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把它们当作两回事。古代的工匠和艺人在收徒授艺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以德行为首的,就小处说是职业道德,就大处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近年来大量披露的学术腐败、官员腐败、医疗腐败问题以及食品卫生问题,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早就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无疑与社会整体上缺乏人文道德意识有关,而现代教育漠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难辞其咎,应负主要责任。进一步说,以担负道统自命的古代知识分子还是政统的引导、制约和监督力量,他们不仅担负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责任,而且还参加实际的政治管理和改良社会活动,并以学术研究活动探索与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坚。我们现在强调建设民主与法治的国家,也应当继承这一“士”的优秀传统。这就是说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是各类专业人才,而且也应当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著名学者梅贻琦说大学不是有“大楼”之谓,乃是有“大师”之谓,我们也可以说大学不单是有“大师”之谓,乃是能培养“大人”之谓。“大人”是什么人呢?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①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焉。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也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②可见,“大人”之“大”在于他能实现人所固有的普遍内在价值,大学教育的根本在此,否则配不上“大”的称号。人的内在价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因此,顾炎武区分开“亡国”与“亡天下”,只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为“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③人性泯灭、道德意识丧失、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的沦落就是亡天下,这是无分于时代、地域和民族的,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所有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
想追求和建立全球伦理或普世伦理就必定要以人的普遍内在价值为依据,不能简单地从各个文化、宗教、民族的伦理规范中寻找共同的戒律,因为所有戒律都具有历史性和境遇性,而人性是永恒的,只有在境遇中具体体现人性的戒律才是有生命的;人的内在本性要通过内向反省来认取,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仁义忠恕”之道可以为普世伦理的建立奠定人性论基础,这已经涉及到具体的伦理学问题,在此不必深论。近来,“以人为本”的提出、人权入宪的事实表明国家对人的普遍价值的承认和保护,可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突破并超越了陈旧的思想体系。高等教育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的状况,特别是在本科层面上建立独立而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同时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贯彻人文道德教育。如新闻专业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而不能炒作新闻、混淆视听;法学专业要追求正义的实现,而不能不辨是非、一味钻法律空子。总之,每个学科都有其“道”,也就是都有其学科精神和职业道德。
学科精神和职业道德以人性为基础体现了人的普遍价值,是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但人文精神是个更广泛和全面的概念,它以人性的自觉与实践为核心贯穿在人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在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人文道德素质的人不会为了一己的私利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农民不会种出连自己也不会去吃的蔬菜粮食;商人不会偷税漏税、不讲信用;医生不会收取红包回扣、见死不救;官员不会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另一方面,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人文道德素质的人又是正义的守护者、权力的制约者和现实的批判者。如果没有正义,一个社会就无法维持,而正义的呼声与实现是人性的力量和文化的功能,文化则通过知识分子对权力的渗透和制约起作用。权力必须得到约束和监督,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社会的崩溃。在宪政尚未有效建立的时代,对政权的平衡主要依赖宗教和文化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倡导的“道义”为灵魂,以“名教”为形式对政权进行规导、制约、监督和调节,起到象西方的宗教一样的政治作用。君权在表面上似乎没有限制,生杀予夺任由君主之喜怒,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君主只能“替天行道”,即遵守“道义”,否则就是“无道”之君,从而丧失权力的合法性。“道义”及其具体的“是非”准则是人的普遍固有价值的体现,是知识分子立身行事的法宝,不是任何强权所能垄断和取缔的。秦始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试图用权力代替道义,用专制主宰是非,结果二世而亡,给后世统治者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曾激起无数知识分子的渴望和幻想,但他们不知道“哲学王”成为现实之日,就是他们的噩梦来临之时。政权一旦垄断了哲学,哲学就会堕落为暴政的工具;哲学若是拥有了权力,权力就会无限膨胀,失去控制。“哲学王”在实践中不仅会使政权成为独裁与暴政,而且会使“正义”异化为吞噬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巨兽。西方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代、法西斯文化专制的时代之所以是人类文明史的黑暗时代,就是因为宗教和文化失去了独立性,被权力所玷污造成的恶果。在我国,孔子幸亏仅是“素王”,否则也难免象王莽一样声败名裂;他能取得不可替代的伟大的历史地位,成为知识分子效法的楷模,就在于他表达了人类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正义,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和独立精神的体现。文化的独立性是知识分子获得独立性的根据,而当伟大的政治领袖兼任伟大的思想导师的时候,知识分子就只能沦落为附在某种皮上的毛。丧失独立性的知识分子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仅仅是专业人员和一般文人,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还是现实的批判者,独立性是实现批判功能的必备前提。现实社会总是有缺陷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屑于为讨好权力歌功颂德、用理论粉饰现实,他总是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格思
考现实、揭露问题,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腐化现象进行无情的批判,并找出解决办法、指明方向。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依赖于文化的独立性,文化的独立性在于体现人的普遍本性的人文精神的独立性。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是知识分子的灵魂,同样也是大学教育的灵魂,能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人才应当是衡量大学教育成败的决定性标准。
一所大学,不是想有“大师”就能有的,但如果要锐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一定能培养成的。现代社会尽管对权力的制约和对正义的维护主要靠健全的民主制度,然而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离不开人的精神素质。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近代启蒙主义的兴起和宗教势力被迫退出政权是同步的,文化的独立性及其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的反省和批判又是西方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种种问题,如民主政治的建立、法治国家的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社会风气的扭转,在在需要大量具有人文精神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可叹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却难孚众望。众多的大专院校正沉溺在建大楼、扩地盘、上层次、抓效益等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把本已淡漠的大学之魂冷落一旁,屈从于世俗功利主义的浊浪下,丧失了自身的尊严。怵目惊心的教育腐败、层出不穷的学术违规和学生学习中的弄虚作假、论文抄袭现象,难道不是大学灵魂沦丧的征兆?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想要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无异于缘木求鱼、痴心妄想。因此,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首先,确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为首要目标。大学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要认清大学的性质、作用和地位,认识到大学是传播和创造文化的重要领地,而所有文化都以体现人的普遍价值、社会正义和美好理想的人文精神为灵魂,就是说都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大学办学的最高宗旨。尤其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厚的宗教传统和普遍的宗教组织,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级文化教育机构,而且还是道义的担负者、理想的发源地和心灵的守护神,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所没有的纯洁、崇高、超脱和神圣的独特地位,对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现在应当对大学教育的办学思路和目标做深刻反省,不能刚从政治运动的折腾中摆脱出来,就又淹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能只顾追求规模、档次、排名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事实上,大学的声誉、质量和贡献最终要建立在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建立在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培养上。
其次,提供大学人文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人文精神是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人文精神并不只是理论知识层面的东西,而是活在人的精神、品格和实践中的东西,如道德素质不是道德知识的理论认识,而是通过具体个人的道德实践表现出来的人格品质。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关键是有人文精神之个人的形成,而不是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即不能等同于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形成首先表现为思想大师的出现,这是个自然的过程,不可能由计划催生出来,但大学可以为大师的出现提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蔡元培主持北大时,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在短期内迅速聚集并造就了众多的思想大师和学术大师,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至今为人们所称道。旧北大、旧清华的办学思路、模式和机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今天的大学改革所参照,而自由宽松的治学环境尤当首先效法。因为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不
同的文化形式和类型,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多元性,在如今世界文化多元互动的环境下,思想自由无疑是创造新思想、诞生新大师的先决条件。在没有思想大师的时代,人们靠基本的良知和文化熏陶维系人文精神;在思想大师出现的时代,人们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充实、提高与发扬,从而使社会风气得以净化,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同样,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也需要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而且还要有与人文精神形成相应的教育机制提供保障。
第三,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不等于人文课程教育,但人文课程教育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为人文精神主要是依靠人文知识负载和传达的。以前除了文科院系外,担负全校人文教育使命的主要是“两课”教学,现在大多理工类院校纷纷设置人文学院,积极寻求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模式。可是,其中有些院校的目的仅是为了建立独立的人文学科以求成为综合性大学,而不是为了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然而,“两课”教学的局限性早已暴露无遗,探索和建立全校范围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文教育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在目前情况下,可先做以下几点工作:
一、对“两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突出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因素;
二、选定一些人文基础课程为全校通选课或必修课;
三、各专业设立反映本学科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课程;
四、形成经常性的名师交流和讲座制度;
五、鼓励教师或学生成立独立的学术和文体社团组织;
六、建立高水平的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和就业辅导咨询机构,等等。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比较吸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健全完善而有效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机制。
最后,要特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遗产必将在人文精神教育的重建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形成是否以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要资源决定着新的民族时代精神建设事业的成败。上个世纪前半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大师、学术大师和科学大师多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惊人的学术成就并成为令人景仰的大师就在于他们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聚集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结合的精华。而上世纪的后半期至今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整个社会不仅政界、商界而且学界的不良风气有增无减、精神失守;深究其因,也许过去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是最重要的原
第二篇: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途径
温 敬张俊霞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们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理智健全和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
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当代学者王晓明先生说:“一批人文知识分子提倡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精神的需求,他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人文精神’”。袁进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因此,人文精神包含着历代文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
文学作为文人思想的一种载体,也表现了人文精神内涵的观念意识、价值体系和精神特质。
回首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道路,追寻诗人墨客匆匆而过的足迹,不难发现无数杰出的诗人怀着毕生的信念、探寻和实践着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至高至善的理想价值追求中,塑造了自身完美的道德人格,饱蘸生命的血汁,写下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中的“人文”本是“人文主义”,它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现在我们所提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和权利,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价值。语文教学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训练的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它审视过去,面对现在,想象未来。它在语文课堂上,搭起历史、现在、将来的舞台,让人粉墨登场,尽情的表演,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亮相。它直逼心灵,拷问灵魂,从而使语文教学具有阅尽千古人生,品味多彩生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感受个性的张扬,体察人生的价值,展示人的尊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并构成其最主要内容。
2、人文精神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由于长期以来对群体的过分偏重而造成对人的个性及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忽视,更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对人性的压抑、扭曲的影响远没有根除,作为大写的“人”历来被忽视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大,没有具有独立人格、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较高素养的人,那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改革开放这些年,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更日益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需求。语文课程对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人文素质内容的增加,也就十分及时了。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据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在充满了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体现人生命价值的古今中外的不朽作品中使学生受陶冶,受洗礼,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教化,从而在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新教材与人文精神
“文学是人学”。现行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者为了体现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所选作品以文学作品为主。这就为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极好的蓝本。如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册,都用三个单元的一半篇幅,选入从先秦到明清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第三册、第四册更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和中国现当代以及外国优秀的诗歌、小说、戏剧,加上读本内容相应的补充及对相应文学史的介绍,为学生直接较全面系统地接触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打开了窗口。其他根据训练学生能力而安排的课文,文质兼美,它的人文性也极强,这就为语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供了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为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荡涤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三、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正确地看待祖国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构成语文教材的书面语言是传递文化的有力媒体,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得以保留和发扬,语文教材包容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还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都会体现在相应的语文教材中。语文教材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可见,教材本身便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在现在的流行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冲击下,语文教育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失误可以说就是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失落。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喝着流行文化的乳汁长大的,电视以它声光形象的特殊魅力吸引大量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平时形成的习惯和惰性,使学生们在书桌前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造成对文学阅读的莫大冲击。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而是在流行歌曲、影视和报刊作品等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藉。肤浅、廉价、速效、追求刺激、缺乏精神营养、流行文化影响着一代人人格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失误,也是社会的莫大悲哀。
另外,应试教育造成的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中小学生都沉溺于题海而望书兴叹。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因此而出现严重事失误。如:肢解课文,过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文以载道”的特点等。可以说,现在的语文,教和学都误入了歧途,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仅培养不出文学大师,也培养不出素质全面的领袖人物,甚至培养不出科学技术大师。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很有必要性。
四、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量挖掘出这些素材,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如其中去感染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打开现今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等人道主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品行;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抒发的“九死一生、矢志报国”的赤胆忠诚;梁启超《谭嗣同》中谭嗣同的勇于改革、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体现的横眉怒对、不愿屈服的正义感;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求学目的;冰心《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主动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其次,加强语文文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喜恼哀乐、爱恨情愁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但我们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见识的短缺,因此在这方面不可能完全感受到,作为充满人性的语文课理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哲理。学生们既可以驰骋于大漠边关,又可以徜徉于小桥流水;既能纵情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能放歌在祖国的辽阔草原。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既使她们的思想变得成熟,又使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和净化。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语文课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地生长,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
语文就像一位美人,在其中,既有孩子们对秦砖汉瓦的向往,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又有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和对《红楼梦》的崇拜。她的闭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举手投足令人崇敬;她丰厚的底蕴令人叹服。所以我们要将这些人生美好的情感借助于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浸润学生,唤醒他们的人性,健全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我经常注意一下几点:
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
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
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
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再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大量的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读多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铁的规律。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你喜欢苏东坡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你如果喜欢鲁迅,便因此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喜欢冰心的读者,无一不为她那博大的爱心所深深感动。著名作家王蒙在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的授职仪式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因此,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感受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读屈原的《离骚》,可以感染他在君王不明,国势衰微,人民罹难面前的痛心疾首,悲愤难忍,泪水纵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读李白,我们可以从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傲自负、放荡不羁、醉酒当歌中,读出他面对朝廷权贵当道,政治黑暗腐败的现实难以掩藏的内心深深的悲哀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从《诗经》到《古文观止》,从《红楼梦》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应当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的养料来滋养下一代。
当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避免两种倾向:其一,要防止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其二,要防止将人文教育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割裂开。“文道统一”已成为人们公认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应做到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来进行的,强调的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收到实效,而不能另起炉灶,将二者分别进行。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学”的转变,而且能完善学生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
语文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人文精神的回归,有赖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三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职业院校是大学”虽然是显性存在,“职业院校不是大学”却一直都是隐性存在,这暗含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甚至暗含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但是在“职业教育”占据教育界半壁江山的时代,很多职业院校也彰显除了自身独有的“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最基础的层次,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爱与责任兼济 德并技能双修”走进山东万通汽修学校校门,十二个大字的校训赫然映入眼帘,彰显着博大而专注的办学理念。如今的职业院校不缺崭新的教学设备,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校园文化,来激发青年学生激情,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对学生素质养成的隐形教育,走访中,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发现,除了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布置,彰显着人文精神之外,该校的“三教三训”教育、赏识教育更是将人文精神渗入到师生的心底。
“我很棒,要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行;我相信,你很棒,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这正是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赏识教育。简单的话语,认真体会,就会发现这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自身成功的自信心。
军训场上,同学们铮铮铁骨,在他们年轻而青春奔放的脸上,记者看到了铁血军魂般的刚强力量,这是同学们入学的第一堂课,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精神基础。
拓展训练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为了团队的荣誉,在一次次挑战中毫不妥协,勇敢的超越自我。
激烈精彩的篮球赛,他们生龙活虎,拼搏的劲头和澎湃的激情溢满赛场。默契配合,锐意进攻,积极防御,抢断、过人、快攻一系列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全场的热烈喝彩;
元旦联欢晚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街舞流畅劲爆,歌喉优美动听,小品表演中他们的滑稽表现更是让观众们开怀大笑,乐不可支;
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对一所职业学校来说,隐性条件更为重要,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新高度,同学们乐在其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第四篇: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09级临床2班 孙浩洋
考察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凸现的深层次的危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这是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因此,从理性的角度审视和研究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理想、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完美的形象显十分重要。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的关爱!对文明和真理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理想信念为支柱的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体现为一种对本人与他人以及人类命运强烈关注,是对人的价值在集体、社会、国家、时代、未来中如何体现的理性思考和积极实践,是人类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表现,社会的发展必须有一种人文精神作为支柱和动力。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呢?我们不妨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来把握其人文精神状况。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敏感的群体之一,是时代的晴雨表,对富于理性的大学生来说,崇高的信仰,执著的信念,高尚的道德,不懈的追求终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永恒主题。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诸如自立、公平、公正、竞争、奋发、效率等市场法则!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改革、进取、开放、创新、务实、宽容的人文境界,如: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增强、成才与成功(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动力!追求自身发展已呈显性化,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追求民主!富于开拓,追求实效,全球观视野已融入大学生的思想。从以上分析看出,大学生人文精神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本质和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在:
信仰与理想观念淡薄,价值理想的虚无
市场经济带来思想观念更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冲击着我们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有学者在部分大学生中抽样调查时发现,坚持报效祖国的人生信念的只有:34%,赞成’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的学生达89%“同意“事业第一,生活第二”者比反对者少27.5个百分点,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个人现实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调查还发现,在入党动机的前三项最多选择中,“信仰共产主义”为第三位,而“为谋取好职业而增加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却为第一、二位,说明大学生信仰、理想、信念观念淡薄。另据2003年对30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转型时期大学生用来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和信仰目标是:“金钱”(52.2%),“自我奋斗”(43%),“科学”(36%),“权力”(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共产主义”(5.4%)。反映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社会主导价值和理想信仰的基础是相当薄弱的,而对、“金钱”、“自我奋斗”、“权力”等现实和功利的价值相当关注,大学生的价值理想表现出多元化和虚无主义倾向。
明显的实用偏向,学习重心偏移
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市场的导向作用,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根据市场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带有明显的实用偏向,学习重心偏移,只注重实用型技能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性课程,而忽视伦
理道德、文史哲、艺术等能使人“转积成智”、“以智资德”的人文社科知识。据国家教委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次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仅是文学知识、艺术知识的欠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知之甚少,对中国古代哲学了解几乎是空白。相当多的学生没有系统读过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典籍。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却十分热衷于世俗文化$言情小说。这两者之间的强大反差,说明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已不容忽视。
(三)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猛烈地冲击了几千年来左右中国人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义轻利”,“君子耻言利”的传统道德观念,人们不再谈经济而生畏“言利益而色变”追求金钱的主观意识非常强烈,特别是接受新事物快,文化层次高的大学生,他们认为要讲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就不能隐讳对利益和金钱的追求,因此“义利并重”的观念越来越被大学生所看重,甚至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重利轻义”的倾向,把获得更多的金钱看作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尺子。应该承认大多数学生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可一旦与自己眼前利益冲突时,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则表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背离。另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个人本位“急功近利的倾向”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得失。把自身需要能否满足及满足的程度作为价值取向。追求享受的愿望上升,生活情趣趋向庸俗化、感性化、实现价值主体自我化。尤其在学习目的上表现出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专业要选热门的,单位追求现实实效的、最好的。如: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经济特区。生活要舒适的,工作要稳定的,经济收入要高的,很少有人想“到边疆、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学习的主要目的作为谋求理想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表现出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则居其次。
淡化集体、强化自我、道德行为失范
由于社会各种消极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渗入校园,功利、享乐、刺激等成为了一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趋向!在大学校园里言情小说、地摊文学、趣味书刊、影视甚于中外名著经典理论;港台歌曲甚于高雅艺术;崇拜明星甚于学术权威。另外,大学生中吃喝玩乐,抽烟酗酒,无故旷课,抄作业,考试作弊等习以为常;乱丢杂物、损坏公物等现象随处可见;言行举止粗俗,恋爱观念不正确,行为粗野,甚至越轨;过分张扬个性,自由散漫;“以我为中心”、“自我奋斗”、“自我设计”,集体观念淡薄导致人格和行为偏差。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大学生生活的文化时尚,互联网在快速、便捷、开放、多样地带给大学生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失范等诸多伦理问题。许多学生上网观看种种的“新鲜玩意”,过足一把网络瘾,一些学生无心上课,整日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玩乐之中,逃避现实,产生人格和人际交往障碍。网络文化的无序,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的入侵,使大学生在自觉不自觉地感染中,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淡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一些学生更是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肆无忌惮地侵犯知识产权“抄袭作伪”乱抛和传播信息垃圾。再一方面,由于个人享乐主义膨胀,使部分大学生把人生意义简单理解为享乐,表现为:“利己没商量”、“今朝有酒今朝醉”、“过把瘾就死”的颓丧思想,他们不求进取,追求低级趣味的东西等等种种道德失范。这些问题暴露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滑坡的严重性,若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
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有社会因素、历史因素也有教育本身的原因。
1.物质利益追求个体本位化的泛滥和商品意识的泛化强烈地侵蚀着大学生的人
文精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活动所蕴涵和培养的,诸如利益、金钱、竞争等经济意识被泛化了,人的世界观也被物化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更加突出个体本位。由此而产生的拜金主义,使一些人开口谈钱,闭口言利,一切都讲报酬,一切都用钱来衡量,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成金钱关系。商品交换原则被当作认识、评价、指导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把经济领域中等价交换原则扩大到其他领域,进一步夸大了货币的作用,甚至把良心、人格、权利商品化。由此导致理想信仰丧失,传统文化衰落,丑恶现象滋生等人文精神的滑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物质利益追求个体本位化泛滥和商品意识泛化的侵蚀,在一些大学生眼中,只有钱才是最实在的、最有用的东西,而思想道德则是抽象的当不了饭吃,理想的追求为现实的利益所取代,感官的满足成了文化的最高指令,庸俗文化淹没了高雅文化,金钱的洪魔冲决道德堤坝。。。诸如此类现象的蔓延还在强烈地销蚀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2.实用技能和应用学科的盛行正在噬食着高校仅存的人文学科阵地。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段时间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受到不应有的冷落,学校被纳入讲求功利,讲求办学效益的目标下,不少大学为迎合市场需求开#短平快$的实用学科如房地产、股票、旅游、财会等,甚至出现历史系停办或改办别的专业现象,就是有的学校保留也是招生数越来越少,文学系也曾改办文秘、办公自动化等急功近利的行为。而真正属于研究人和人类社会的代表性、支柱性的人文学科却陷入招生难、分配难的困境。在大学生中出现重工具意识,轻人的价值意识,忽视人文学科,技能训练热,人文道德修养冷,重学术、“利”“用”价值造成学术市场化。不少学校把英语、计算机定为学生领取学位的硬指标,而人文学科却是软指标,可有可无。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从中学开始形成文理分家,结构失衡的现象。甚至为适应市场需求,人文学科不断被压缩,被一些实用技能和应用学科所挤占,使人文学科越开越少,课时也越挤越少。这种过度专业化的后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社会、人类、文化整体价值的认识,缺乏宽厚的人文知识,从而缺乏思辩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3.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理性的系统教育和引导,重视不够。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社会的道德信仰体系,一位西方学者说过“没有道德信仰体系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矛盾”是对社会生存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在于道德信仰体系的动摇、迷惘。而构建道德信仰体系恰恰是我们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而长期以来,简单化、空管化的道德说教教育、甚至以单一的政治教育代替内涵丰富的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反馈”、“见物不见人”、“不平等待人缺乏亲和性”,使得道德无法真正鼓舞、打动大学生,从而也不能内化为大学生心中坚定的信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据育的首要任务便是大学生价值理性的系统教育和引导。这种系统教育和引导其实质是要确立“大德育”的教育观念。德育要真正发挥效能应将德育始终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渗透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哪个部门、哪些人的事,但现在普遍存在着对德育重视不够,德育被认为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任务,德育队伍之外的人常常把德育当作分外的事,德育的全员意识不能真正形成也就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人生价值理性的教育和引导。
二、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说得十分透彻。他说:“人文科学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人类的文明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是怎样
组织发展的;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应该捍卫?什么应该摒弃?总之,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对社会的责任。”可见人文精神关系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关系到社会的文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修养,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点。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塑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迫切需要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构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主义资源,一是,强烈的责任感。古人有以天下,国家命运为己任的责任感。许多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民族危机之时,他们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在生死之际,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面对一切。二是,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古人认为修身是建功立业的基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仕模式中修身是起点。三是,内省、慎独、笃行修身方法。即把心灵与品性修养结合在一起,依据内心具有的自觉性,通过内省活动来塑造自己的生命历程,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等等。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开启智力、活跃思想、了解历史国情、明辨是非、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精神境界,从而形成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和丰富健康的完美人性。可是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体系相对封闭,专业口径狭小,造成许多学生知识面偏窄,单科独进,缺乏综合交叉优势,人文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学文的头疼数理化,学理的不知上下五千年,无形中削弱了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教育““应试教育,重智轻德”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宏观思想不开阔,缺乏整体观,想象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以致向更高层次发展后劲不足。针对这种现象,要求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使大学生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塑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而且具有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特殊性。从市场经济的共性来看,市场经济主体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来看,市场经济运营的主体只有以优秀的素质,以优质的服务,聪明的才智来满足社会主义的需要,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社会基本政治制度来看,由于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道德建设的核心,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尤为重要。当然从市场经济的共性看,不可避免地引发诸如“重利轻义”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失范。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社会协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个人越来越离不开群体。整个社会围绕着商品交换被联结成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这在客体上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发挥,有利于强化人们的群体意识$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价值能否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主要取决于该商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消费者需求,必须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得以
生存和发展。再者,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商品生产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循诚信,平等互利,合法经营,敬业乐业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注重商品质量和做好服务工作,这就有力地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要保证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质的要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伦理道德价值要求,并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理性。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特质更注重的是人的道德素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团体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这其中就涵盖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才有更长足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本质的要求。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塑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的现实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在改变据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发如人生的终极关怀、传统道德观念、信仰等人文精神的危机。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们在强调创新的同时,更关注个性,在强调竞争的同时,更需要合作,这说明知识经济时代更注重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强调在更高层次上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强调人文精神在更高层次上的重建和回归。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必须有追求正义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使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若社会只是培养了一个人的智性而没有培养他的德性,往往就等于是给社会造就了一个具有反社会倾向的人,这种人的创新力越强,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多越先进,对社会的和谐和安宁的威胁就越大。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足以证明:科学技术一旦为非正义、非人道的力量所控制,便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危害。历史的发展再次证实,科技越发达越要重视道德教育,以增强社会成员尤其是科学家、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未来的社会里,科学家、科技人员掌握着人类生杀予夺的大权。因此,他们应该做的就不仅仅是将科学知识贡献于社会,更要重视科技的社会后果。作为科技人员、科学家,他不应仅是一个科技人、经济人,而且更重要的也必须是一个道德人、理性人,他的身上必须充满人性和爱心。只有这样,他才会真正明白哪些事情能够做到,但却不能那样做#以避免科技成果的滥用给人类带来灾难。在我们周围常常有耳闻,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来违法犯罪。如曾报道:在读博士生,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的原工作人员邱芳龙,为牟取暴利,独自研究生产一种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毒品——“美散痛”胶囊,并伙同他人将这些毒品贩卖到6省10市的吸毒人员手中#制毒贩毒,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这一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正视纠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视和淡化人文教育的倾向"。
第五篇:比较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浙江工业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公共选修课考查作业
课程:中西文化比较姓名:李怡学号:200803100312
这学期接触到了“比较文学”这个概念,比较文学是一门将研究对象自觉地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学扩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学中进行“跨文化的”综合性考察和研究的学科。
弘扬人文精神、开展人文教育在大学校园里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几乎每所大学都曾围绕它做出过努力。什么是人文精神?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弘扬人文精神可以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念向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面迈进,并为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提供理想、正义和人道的支撑,因而人文精神日益成为当下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方向。
“高等学府要发挥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把大学教育赋予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不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但是在社会功利化诉求日益高涨、人人都在理直气壮地追逐金钱追逐实际利益的现实面前,人文精神的培养实际上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甚至可能遭到惨淡的失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大学都出现了大学生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现状,他们价值观念混乱,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好逸恶劳,缺乏爱心,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伤熊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的出现。所以,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我认为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比较文学”可称作是一种“催化剂”。“比较文学”提高了大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依据,让大学生从中西文学和文化的异同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完善自我;“中西比较文学”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升华,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来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大学生自己来说,要如何解决人文素质问题呢?我个人认为也许“中西比较文学”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将“比较文学”片面地看作是中西文学比较,文学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再上升到中西文化比较,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探索、学习,也许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你的人文素质已得到了提升。
康德说:“如果每个人都通过绿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将被迫判断任何事物都是绿色的”。可见,这样并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若要看清事物的真相有两个办法可行,一是摘下眼镜看真正的世界;二是多戴些其它颜色的眼镜,让自己明白眼前的事物并不是真相。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这样,一是从本质出发,二是通过比较,看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中西文学的比较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事物真相。
自从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后,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便走进了中国,中国从此便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外来事物的不断跃进,中西方的文化、文学也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但外来的事物同时也腐蚀着我们,于是我们要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中西文学的比较中,你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的异同点。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唐僧有着坚定的信念,无论前面的路多艰难,无论前面还有多少妖魔鬼怪,都不能动摇他去西天的决心;同样,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靠着“人并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坚定信念,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遭遇鲨鱼的威胁也要做一个不达理想誓不罢休的“硬汉”。对于爱情,<<雷雨>>中的蘩漪和<<安娜•卡尼列娜>>的安娜都在为她们的爱情苦苦挣扎,却逃不出魔鬼的手掌,只能以悲剧而告终。中西文学文化的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的重心放在道德艺术上,以道德礼仪为中心,有些封闭保守,如三纲五常等;而西方的重心放在科学宗教上,他们发展科学的同时,又以宗教信仰作为精神支柱,可以说宗教信仰就是他们的一种信念。这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思考探究。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催化剂”,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轻视的。本来乏味的文学在比较之下,你会发现原来中西文学的异同是那么吸引人,为什么会有相同之处,为什么又有不同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兴趣,就会去比较学习,其实人文知识就这样积累起来了;通过比较,发现中西文学文化的差异,我们就会去比较谁好谁坏,看到了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就要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我们也能中西文学的相同之处,于是我们不再自夸自大的认为什么都是我们独有,就这样,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心胸也宽广了,人文思想和精神也随之而得到了。
再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处理解决问题的技巧,我们的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慢慢地,在“中西比较文学”中,我们积累了人文知识,学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得到了个性培养,提高了文化素质,最终提高了人文素质,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于是,我们不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再总是追求物质享受,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也在为此而努力奋斗。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并不仅仅只有“中西比较文学”这一种“催化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文”,要提升人文素质还可以从许许多多的事物中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