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8: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儒释道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儒释道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

第一篇:儒释道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

儒释道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

引言:当市场经济充斥着我国的各行各业之时,在面对世俗的种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下,人们开始身心浮躁,心蒙微尘,整天积极奔走于灯红酒绿,俨然成为一副副市侩模样,加上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失序,人性意识的迷茫,人文精神的流失,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已是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未来文明的继承者和引领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将如何面对?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将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和谐,人文精神,儒释道,大学生。

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尤以现代化的发展最为显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物质的极大丰裕时,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反思。就此,历史也在不断作出深刻的反省并对于在这一过程中所成就的“现代性”价值系统作出调适,以图化解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累积而来的人性的异化、人生意义的迷失、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的破坏等重重危机,并进而探寻人类光明美好的未来。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都被一种浓厚的物质氛围所包围,再加上漫山遍野的商业化运作,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似乎只有这些才是人类发展的象征,而我们的价值理性却日益走向边缘化,随即产生的许多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自我内心价值的慢慢淡化,人文素养的点点流失以及精神家园的步步空乏。可想而知人性的异化、人生意义的迷失也就变的理所当然了。如若长此以往,期待我们的将是一个何等暗淡的世界啊?!我们大学生,时代之骄子,文化传承的领头羊,时代主流价值取向之重建赋予我们的将是一份巨大的责任与义务。历史用铁的事实也证明只要文化传承的旗手不倒,只要我们的精神诉求不灭,人类皈依永在,灵魂永在!

当代大学生如何才能抵挡物欲横流的“金钱意识”的冲击,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留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净土,一份可以摆脱种种世俗的羁绊,让自我得以在此真我的表露的圣域,将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这份净土根源何方,这份圣域心系何处。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有了答案,那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所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所说的孔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学之精粹——儒释道思想。毕竟这三大派思想曾经一度引领着时代不断发展,当然也不可否认其他学派有过的积极贡献。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诉求之重建,毫无疑问要从儒道释中找回养料,找回重开大用之根本。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一一阐述——天人之际、身心之际和群人之际。阐述从和谐之道顿悟人生之道,探究当代大学生之人文精神诉求。

一、天人之际:人与自然的和谐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①一幅画面,一群饱读诗书之有识之士,带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怀着一份舒适恬淡的心情,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享受春天柔风细雨的滋润,游到尽兴时分随即高歌一曲。这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轻松与舒适,更多的是自我内心的洗礼与感悟。更为珍贵的是这不仅仅是一种转身即逝,它甚至会在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一种巨大的冲击,让你感受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原来大自然是这般的美妙与无穷。让你无时不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之而不懈奋斗,即使是你身处逆境,它仍会给你带来无穷的精神动力,因为你向往它,你热爱它。久而久之,你的理想人生,你的美好未来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而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这里所描绘的其实是和谐的一种至高境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万物之和谐。

当代中国大学生,不能说是个个胸怀广大,志存高远,将来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多大的贡献,但至少还是需要一些人文情怀,让自己的人文精神世界得以更充实与圆满,毕竟这是一个大学生作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所言:“给学生一张大学门票的同时,别忘了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文明的传承需要我们,需要我们青年人不断地发扬与创新。这是我们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职责,更就是人类得以持续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这又是一种怎么样的人文情怀,值得我们如此重视呢?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当我们全身心地陶醉在大自然,并与之相融向生,静静聆听她的心跳,感受她对你的百般呵护与润滋的时候,我们在她面前简直就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全身都被这种大爱所环绕,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自然!她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去体验,去感受爱的存在,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充当爱的传播使者,也就是拥有所谓的“己之所欲,请施于人”——利他主义精神。所谓“天人合一”,即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何谓道法自然,这其实就是遵循了道的结果,遵循了人生之自然发展规律,合则得之,违则失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就是这个“道”的问题。当市场经济的气息充斥着中国大地的时候,一面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极大丰裕,一面是物质名利面前的人性意识的淡化。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其中的利弊得失我们将如何抉择?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我们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孔子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④这里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人生价值的取向首先要做到“必也正名乎”,换言之,只有当我们每个人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严格遵循一系列潜在的角色道德价值标准,我们人生价值的取向也就不言而喻了。也只有当我们认清了自己作为社会某一角色而存在的伦理价值标准,我们才能做到尊道而行,不违天命。然而我们作为大学生,我们存在的社会价值标准在哪里,或者说我们在整个社会当中应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眭一凡在《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一书中说过“即便在一片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学仍以其追求和传播科学真理、树立和严守道德规范的社会形象,被人们视为一块社会净土和道德楷模。大学社会文明的旗帜和世风道德的楷模。”而这面旗帜靠谁来高举,这一世风楷模靠谁来来传承。我们大学生毫无疑问当一马当先!这就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因此面对这一抉择,我们须应以踏实的作风认真履行自好我角色之价值规范标准,同时还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问题,以一种旷达的胸怀体会天人和谐之奥秘,并从中找到入世之道,最终促进自我生命意义的合理安顿!

二、身心之际:人的自我和谐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其所厚着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⑤“为益之大,莫大于信,为惠之大,莫大于心,因民所利而利之焉。”“我既以信,惠被于物,物亦以信,惠归于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⑦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⑧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⑨“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⑩无论是孔孟之仁义礼智信,还是老庄之慈俭而不为天下先,它都告诉我们欲先成为大人者,必先具备良好的道德文明素养;欲干大事者,必先修身也。

何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诉求之重塑,其中最基本的落脚点就是修身。修己之身,修己之心,在自我内心建立一系列道德价值标准,这不仅仅是对自我角色价值的重新认识,更是对美好心灵准则之极大之极大虔诚。它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去辨别世间的种种是非,更应去体会超越世俗以外的人文哲理层面的许多美好。在现实当中,我们除了要不断培养完善的人格品质,还应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实践,从中提炼出一种道德美感。这种美感所包含的具体韵味就是人性之美好与纯真,它是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更是人之本真的真情流露。

然而,这种道德美感不仅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凝练,更多的需要知道如何去传承,如何去深化。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反省自我,善待他人,从而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通过这种道德美感去感受现实带来的种种思考,让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平淡的心境去理解它去,审视它。这种道德美感其实就是我们人文精神之必需养分之一。也是自我内心圣域得以形成之必生土壤。而这种自我内心圣域的追寻根本途径仍然是通过自我的严格塑造来完成,其价值体系要经过千万次的锤炼方可构建。其中以向内求索为主要手段,并辅之以向外拓展。何为“向内求索”?老聃告诉我们:“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13)这里蕴含的是一种大无为的思想,这种大无为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消极避世,而更多的是一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积极进取。它告诉我们“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拥有一份立足之地,人们为追逐一切可能的功名利禄,个人私欲大肆膨胀,人们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将自我内心的那份本真困于牢笼,更有甚者不惜丧失人性良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使其精神疲乏,身心浮躁不安。其内心的美好已被厚厚的灰尘所掩盖,留下的仅是生命价值的庸俗,人生意义的迷惘。我想我们的当代大学生谁都不愿意走此不归之路,然而面对这一三岔路,我们将如何去抉择?

老聃告诉我们“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就是老聃告诉我们的其核心思想——无为与无争。看似简单,其实我们所要挖掘的却是无穷的。何谓“无为”,即是积蓄中的大有为,并非不为;何为“无争”,即是蕴藏中的积极上进,并非消极的逃避。在这种大无为的思想体系种更多的是通过“弱者生存”来表现出来的,当然这里的“弱”并不是真正的“弱”,而是一种潜在的“强”,看似无所作为,其实这是怀有一种自然、本真、虚静、淡泊、空灵、新鲜、生动的境界,通过最本真的心境,蓄积无穷的力量,利用无为的毫无羁绊与洒脱超越有为的种种弊端,解除世俗的种种束缚,让自我内心达到一种虚极静笃的境地,激发内心的极大潜能,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从无到有,从虚柔到刚强,进而达到创造大有为的境地。正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4)“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15)

故此当代大学生之人文精神诉求要想重开大本,重开大用。需从儒释道中挖掘适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精神养料,通过以“无为”为基本思想内涵,以“柔性思维”、“无争之法”为基本导向,建立健全完美的人格体系,最终达到“内圣开出新外王”之新儒家境界!

三、群人之际:人与人之和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着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6)人生在世,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善莫焉!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7)这里面忠恕二字给我们的启示是相当深刻的,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为人处世之极高境界。我们在与他人交的过程当中,多少会遇往到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们不必为此而烦闷不已,夫子之忠恕之道给了我们极大的警醒。凡事以平和之心态对待人际交往中的不如意,即时建立一种随喜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将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用微笑化解一切恩怨纠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做到群人和谐?第一步即是达此忠恕之道。以“忠”立人,以“恕”为人,即时建立一种随喜心,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第二步,借己之道达人之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8)在一种以道德美感为土壤滋生出的身心和谐的熏陶下,久而久之在自我内心会形成一种气质凝聚力,这种内聚力会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得以尽情流露,其张力足以影响并感染正在觉醒当中的人们,让更多的人同我们站在一起,重新认识自我内心良知,重新审视自我之人生意义之安顿点,让每个人的点点温暖火光汇聚成一盏导航灯,照亮你我人生价值之闪光点,并激发人性当中的种种美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行,感受彼此之温暖,一同走在理想道路上。

最后如何才能将此诗一般的美好流传源远,泽润后世?子思告诉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9)万事万物都应有其恰当的黄金分割点,只有站在恰当的位置,把握其适当的度量,也就是执其首尾,叩其两端,不偏不倚,以道御术。“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2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也。”何为“义之于比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不应因物质名利去阿谀奉承某个人,更不会因为世俗的某种偏见去淡漠某个人,以客观的态度为立场,通过用内心的这种道义去作为衡量他人的尺度,以开阔之胸襟理性地接纳每一个人,将自我内心的那份道德美感以及气质凝聚力传递给他人,最后做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此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1)然世俗世界之种种,物质利益之极大诱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利益化,人文关怀、人性思考的缺乏。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诉求之重塑,应当以“和”为贵,以整体人格之和谐为初衷,以培养不断上升,不断向上的文化内聚力为导向,通过将此种潜在的人文内涵,此种内化了的凝聚力转化成为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构建自我内心之圣域贤关,并在这份土地上不断汲取精神养料,实现人类之美好幸福人生!当然要想成功地抵达这一圣域贤关,就应踏实而又坚定的走好每一步。首先是要借儒释道之超强的文化生命力,创造自我身心之和谐;其次通过自我的不断感悟、深化以及创新,使其产生一种巨大的感召力,达到群人之际之和谐;最后在人类精神生命与天地宇宙之创造生命之间找到一种内在的和谐与贯通,使这种天人之道又返回到促进人类生命意义的安顿这一最终归宿!

第二篇: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境界,这就是茶道。

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是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尝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在《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第三篇: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历史悠久。

一. 儒释道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

儒学乃中国文化之主脉,是为国人,不可不察。

儒学之起源,史无定论。或为术士说,或为殷遗民说,或为保师说,不一而足。唯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述较为确切。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道教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将中华民族的祖宗——黄帝作为其源头。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准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00多年的古印度(天竺、身毒),距今2600多年。当时印度有八个小国,其中一国王名净饭王,有太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见众生轮回生老病死,生起大悲心,19岁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为了寻求解脱众生生老病死烦恼的办法,苦行六年,而后圆满究竟觉悟人生真谛宇宙真相,是名为佛陀,意为觉者。后来佛陀应周围的弟子、国王、大臣、人民百姓的请问,而为阐明人生真谛宇宙真相,为说解脱生老病死苦烦的办法,后来被其弟子记录下来,是为经典。

佛陀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说大乘佛法经典约三千部,小乘经典约二千部。佛陀于八十岁时,度缘已尽,即入涅盘。

之后约600年,于汉明帝时,佛经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历朝皆有人往印度取经。流传入中国的多数为大乘经典,流传入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多为小乘经典。随后中国又将佛经传往日本朝鲜等国。现在全世界的大乘佛法主要集中在中国。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的宗教。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参与政治、军事的宗教,是世界上唯一不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地区和国家发生冲突和争端及战争的宗教。佛教是唯一主张平等慈悲和最早提出因果报应的宗教。佛教是唯一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修行成佛的宗教。

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在中国这块本土之上产生的文化。佛家文化起先是外来的文化,后经不断与中土文化融合,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儒道佛三家的功用及其特质,古人多有论述。

一曰不治儒家不能“入世”(经世、治世、济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有为”精神,因而具有“现实”的特点。

二曰不治道家就不能“超世”(避世、忘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无为”的精神,因而具有“超现实”的特点。

三曰不治佛家就不能“出世”,她强调的是一种“空无”的精神。因而具有“非现实”的特点。

总之,入世有为、超世无为、出世空无分别体现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各自特征。

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灵魂多面性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所谓的中国人的灵魂多面性主要指中国人的内在的和本质的“根性”的那种存在性。换句话说,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不同方面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她们思想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人们实现和践履这种人性,提升人的存在方式,并最终过上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

儒家着力挖掘人性中的道德本质和社会本质。至圣先师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亚圣孟子的“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荀子的“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宋明理学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论述,都是在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在于她有爱心,有同情心,有道德性和社会性。儒家的正心诚意、修身养性、存理复性、格物致知正是要人们发现、培植、扩充人性中的“良性”的一面,从而成贤成圣。由此可见,儒家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她强调了人的价值,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应当相爱;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应敬畏、和谐;人与天道的关系是相互贯通。正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道家深切洞明人性中的自然本质。力倡“道法自然”、“法天贵真”、“回真返朴”。道家所谓“自然”是本然、天然之意,并不单指大自然,即“牛马四足”、“无为为之”之谓也。道家所谓的人的自然性是指超越了人的现实善恶、美丑、是非的那种“本然”的“圣德”。清静、无为、素朴、玄同是这“圣德”的表现形式。道家要人们挣脱物之役、情之累、意之染、心之滞,从而成为至人真人。

道家人生智慧:身重于物;知足知止。

道家论为君之道: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柔弱之道以及“四不”之道。

道家论为臣之道:功成身退、天之道。

佛教一言以蔽之:“空”。所谓“空”是指缘起性空,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众多原因和条件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万事万物就其本性来说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即假即不真即空,此之谓也。离开原因和条件就没有独立的存在。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构成的条件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没有一个绝缘的实体存在。世界万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条件而产生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产生很多烦恼。最常见的烦恼有八种: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佛家深刻明见人性中的本心本性。也即佛性,而“佛性”即人之心性,即清净,即平等不二,即慈悲欢喜。佛教之本怀乃在于“离苦得乐”。佛家所要明见的本心本性乃是指蕴藏在人性中那光辉的一面,是人性中的慈悲、和平、良善等本质属性。佛家通过“三学”(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修行要使人们达到圆融不二的境界,从而觉悟成佛。

总之,儒道佛三家思想之终的是要揭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使人们获得符合人性的对待生活方式,以突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篇: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 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 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究其原因? 是当时政府实施的“ 盐法” 制度造成的。诗人虽不动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 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 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的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综上所论,苏轼有一颗爱民的心,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从人们的利益出发,进而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体现了苏轼儒家的积极用世精神。

二、佛道的超然出世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标识牌,政治的沉重打击促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用佛道的超然思想直面人生的厄运。但他对佛道的看法有别于他人,苏轼不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归诚佛门”,而是借助佛道思想渡过难关,以求更高人生境界。

首先他是用佛道的思想消解痛苦,但苏轼还有进一步的追求,即通过对自己心灵的感化,达到更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如《黄州安国寺记》所云:“闭门却扫,收拾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得罪者也。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其次,苏轼对待佛教的态度非常理智,他没有坠入佛门,只是借助佛教思维,对人生作全方位的思考,以便在相互对比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理念。苏轼对佛道采取慎重的态度,取其精华,除其糟粕,从而构建自己的人生准则。苏轼在《论修养帖寄子由》中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子,待饱食睡,腹摇鼻息,如土木同⋯⋯岂可谓猫儿狗子已入佛地?”苏轼能够辩证的对待,在批判的同时,他吸收了“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自由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追求。正如苏辙所言:“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后读释氏书,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轼借助佛道的思辨方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超越,从而进一步导向了他对现实的超越。

三、儒道佛的相互参透

古代的许多士大夫,诸如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无论穷达既能兼济,又能独善。这是由于苏轼能够以豁达的心境面对穷与达,从不计较得与失,苏轼不再从外在的社会准则来评判自己,更多的通过内心来解决。这与苏轼以儒为本,以佛道为用的思想不无关系。苏轼一生遵循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抛弃了孔子等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迂腐方式;苏轼吸取了庄子追求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独立的个性,否定了其厌恶社会的悲观情调。苏轼学习佛家的达观的处事精神,却没有深陷难懂的教义之中。苏轼能够将政治和生活区别对待,因而当他从政时,总会用儒家思想来作为己的行动准则。当被贬时,他又在佛道思想中得到解脱,并借此作形而上的思考,以开阔自己的心境。“乌台诗案”后的大都作品,词人更多在心灵深处开拓。如《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这首被世人称为“珠穆朗玛峰”的词中,词人把自己塑造矛盾性格人物。词上片写赤壁气贯长虹的场面,时空背景极度开阔,为下文抒怀奠定基调;词的下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矛盾心态。词人用超脱的态度对人生和自我采取自相矛盾的态度,并且折衷于两者之间。江山,美女,功业有历史价值吗?有即没有。世人值得为之努力吗?值得又不值得。周瑜年少建功,而自己却老大无成,难道是词人没有为之奋斗吗?不是,朝廷才是其罪魁祸首。词人在解嘲自己中不动声色地对社会进行了批判。词人并没有因老大无成而绝望,他把自己放到浩瀚的历史时空中拷问自己,很快在历史与现实的互照中,找到了释然自己苦闷心情的答案。总之,苏轼“能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教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质是以儒为体,以佛老为用,这使得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简易圆通。”苏轼之所以能够对儒道佛三家融会贯通,关键是苏轼在它们当中找到了相同之处,从而能够灵活运用,这相同之处就是“自由的心理主义原则”。苏轼一生中所体现的生存智慧,在不同的时代都折射着永恒的魅力下。

第五篇:儒释道论文

儒释道小论文

儒释道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集萃。这是一个广阔的名词,广阔到集纳了我们千年古国思想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的精粹。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深意和创建它们的经典人物的生平事迹,也远远不能由我们学习的几节课时间来阐述。

似乎儒学是胜出者,毕竟我们对儒学的熟悉程度也远远超出了其余两派。而自孔子创立推广以来,儒学在中国几乎就没有失去过思想主流的地位,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还是在田地里耕作的老农,谁都能淡然的吐出几句孔子的名篇。课堂上,老师对孔子的生平做了详尽的讲评,他身世的传奇,他官场的失意,他一生的跌宕起伏„„而关于孔子最后退隐的选择,老师让我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背井离乡也好,退隐官场也罢,我想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选择也是做了足够的思考,作为后人的我们并没有太多资格去评头论足,伟人的每一步影响都是深远的,结果也是无法预料的,谁也没法为他提供最好的路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侧面说明孔子的一生都只是为追奉真理,只要他的思想得以传播,对于离乡,对于官场,我想他多半也是淡然了。

又有人说,孔子由于时代背景与封建思想的约束,儒学的道理已经无法与当今时代趋步了,很多道理也只能听一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价值了。可是,一个人穷尽其一生思考出的道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守着这方水土延绵传承了千年,怎能说失去了时代的价值了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道理至今依旧在我们的课本上,熏陶着我们这一代一代。历经千年而不灭的就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就有着无法估量的而价值。

其实对于孔子,也许他一生未尽如愿,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培养好自己国家的子民,甚至暮年还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但这些也促使他的思想得以传播的更远。无论如何,这样的一种思想文化被我们这个有着亿万人民的民族吸收融入了骨髓和灵魂,并继承传播了千年,我想,这就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了吧。

下载儒释道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儒释道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诉求(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儒释道文化一瞥

    儒释道文化一瞥我读国学经典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这门课程,使我对中华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尤其对老师讲的儒释道的文化很感兴趣。现在想来,儒释道的文化就是中华文......

    儒释道的含义

    儒释道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释是印......

    儒释道有感(5篇)

    浅谈《儒释道》一直觉得这样的命题太大了,以自己的格局写这样的随笔,说这样的大话有点不合适,总觉得是前辈的不尊敬,童言无忌吧,莫怪莫怪!!!只当取乐就好,莫要当真。说到这些不免我又......

    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饮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其中儒释道对茶文化......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五篇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 杨晓兵 55 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和精髓。儒释道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

    酒文化中的儒释道风范

    酒文化中的儒释道风范 有人用水煮三国,俺就拿儒释道泡酒。 说起中国的泡酒,那是一门学问,绍兴有拿新鲜杨梅泡花雕的,云南有拿酸梅泡白酒的,海边有人用海马海狗泡酒,西北人用苁蓉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