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释道人生追求的同异2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 人的存在层次与人生境界
我们现代人都关注人生和生命,关注人的本真状态,但现代人的心灵却常处于焦虑、彷徨、不安的“无处”状态,用中国传统哲学语言说,就是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我将其归结为“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十六个字。所谓 “上不在天”,是讲现缺乏终极的追求和终极的关怀,所谓 “下不在地”,就是缺乏一种脚踏实地的对真正现实的关注。所谓 “外不在人”,就是缺乏良性的人际关系。所谓 “内不在己”,用哲学和宗教的语言说是自己的本我、大我、真我的丧失。为什么自己或者“我”都可以丧失呢?从哲学和宗教角度讲,“我”的存在,有不同层次的。有一个“自然我”,还有一个“社会我”,中国古代哲学讲还有一个“内心我”、“良知我”。人作为这样一种存在。“我”的存在层次不同,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一是自然的境界,第二,是功利的境界,第三是道德的境界,第四是天地的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满足人们那种自然的、生理的那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的境界,它是人生的第一个境界。那么如果再超越,越过人与动物相同的层次就进入了“功利的境界”。“功利的境界”,就是趋利避害,对我有好处我就做,对我没好处我就不做,这样人有一定功利选择,是人的一个文明化的提升。人在社会中生活,在天地之间,仅仅有这种境界还远远不够,还要用道德境界实施超越。中国哲学要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天地的境界。冯友兰先生曾经围绕“楚弓楚得”的故事描绘天地境界的问题。传说楚王在云梦狩猎,把弓给丢了。随从说要去找回来,楚王却说,不用了,反正楚人失弓,楚人拾得。孔子听说后,评价楚王境界还不够,应当是“人弓人得”。冯友兰先生说,从天地境界看,这弓遗留在宇宙任何地方,你都不要伤感。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要让那种超越和超然意义和永恒的价值,影响我们的人生和生命,用先贤的智慧弹拨我们的心弦。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文化的定义杂而多端,众说纷纭。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而其核心是思想。思想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用“社会人生”来概括。西方的文化,特别是古希腊时代的文化它都是极其向外的探寻,对自然界的本性、起源、始基等问题的探寻。希伯来的文明,它把价值取向往上面,要对上帝的所谓的探寻,所谓的去体认和敬畏。关于文明的起源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即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世界产生了不同的文明,但不同的文明都有一个起因。古希腊文明的起因于希腊人对自然的敬畏感。希伯来的文明是基于对上帝的敬畏感。而中华文明则是源于对忧患意识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人生,先贤们在建立思想体系的时候,是“思以其道易天下”,用他们的大道和思想观念去改变天下。《周易》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体现出中国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的终极是为了完善社会和人生。一般而言,儒家、道家、佛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各家用什么思想去体现社会人生呢?儒家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道家谈“性命双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达到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佛家讲“法身慧命”、“明心见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可用“天人合一”四个字概括。中国文化向来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即灵与肉)的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许多前辈学者,讲中华文明是一种强调和谐关系的偶性文明。现在我们讲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它们的渊源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明、偶性文明。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在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层面上,秦汉以前,儒墨道法四家笼罩着中国文化的世界,唐宋以后,是儒、道、佛三家笼罩中国文化的世界。在此我们重点谈一下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儒家基本特点是“入世”、“有为”、“现实”。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儒家的“入世”情怀。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时人评价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于此。当他的良知判断,一个人最高境界的追求,哪怕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在所不惜,不放弃这种追求。这种刚健有为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仰。
这种有为的精神,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可以代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这其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古人看来,“天行健”,自然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因此人应该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重要的特性在于不停地运动,生生不息,人应该向天道学习,君子要自强不息。大地的品性是承载万物,君子要向大地学习,要宽容,要厚德载物。所以,一个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担当起多少的责任,心胸能容纳多少事情。德越厚,担当责任就越大这叫厚德载物,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重现实,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一种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入世”、“有为”和“现实”。道家的基本特点是“超世,无为,超现实”。
“超世”用庄子的话讲又叫忘世、游世。“超世”可以说,就是道家的思维跟儒家不一样,儒家思维看问题都是在面上看,那么,道家是一个否定性的思维,它就是对现实的制度、社会的运作、人与人的交往,它都是采取一个批判态度,用我们哲学的话说,就是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来追求那样一个,怎么说,就是人道一体,天人合一的原人境界。“超世”又和“无为”相联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他对知识、理性的东西,持超越的态度。我们哲学上讲超越的概念,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什么呢,“因物之性,顺物之情”,也就是说,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依顺事物的本性,依顺人的人性,依据本性和规律去办事。这就叫无为。因此道家讲的无为,前面必须要有两个字,叫自然无为。
为了理解道家的无为,我举一个例子,《老子》中有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从字面看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煎小鱼的时候啊,小鱼的肉非常鲜嫩,下锅,你要呵护它的性,不要动铲子翻搅。引申意是,治理大国,不要扰民,不要烦杂,不要朝令夕改。要呵护事物本性的所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作。这就是道家的无为。所谓超现实,说白了就是常人这样看,它就是不这样看。哲学上叫超越常识的经验,这是道家的思维特点,它的思想是对社会的批判。当我们读《老子》《庄子》就觉的醍醐灌顶,非常的清凉,因为它追求的那一种超越,追求的那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一种空灵,追求一种逍遥和自由。佛家的基本特点是“出世”,“空无” “非现实”。
古人讲, 不懂佛家不容易出世。它主张一种“空无”的观点,应该具有“非现实”的特点。但不是完全否定摒弃这样一种是非,至少在佛家讲所谓非现实,社会、人生有诸多的痛苦和烦恼,它要把它解脱,超越和洗净。儒、道、佛三家的功能,北宋孝宗皇帝这样概括:儒家是治国或治世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南怀瑾先生曾贴切的比喻三家的思想,儒、道、佛三家分别开不同的店。儒家开的是粮食店,人不能不吃饭,像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把中国的粮食店打倒了,所以我们现在精神饥饿。道家是药店,社会、人生有毛病,要用药来解决,人有精神和心灵的问题,道家可以帮你解决。佛家开的是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钱没钱都可以进去逛逛。哲学上认为社会是永远未完成的社会,人是永远未完成的存在。就是任何一个社会他都是未完善的,因此它需要药去治,人呢他也是永远未完成的,一直在完成之中。作为中国人的幸福之处在于,在人生面对不同境况和阶段的时候,有不同的思想来跟他交流。一般而言,顺境信儒。人得志时,要学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用北宋张横渠的话讲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得志时要培养天载地覆的伟大精神,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社会忧患意识,对道德的关注和对历史责任的承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逆境崇道,人失意的时候要学习道家。人总有遇到困境的时候,用常识,用世俗之见,超越不了,越想越烦恼的时候,就需要道家的“药”来治。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的两面。
关于儒家的三个问题
儒家主要是谈三个问题:一个是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的价值;第二是谈人与人的关系;第三个谈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
首先讲儒家的人的价值,人的主体价值。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即人和动物的差别,就这么一点点。孟子反过来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讲这句话时,他在忧患,人和禽兽的差别就这么一点点,太宝贵了,你千万要把它好好保存好啊。跑掉了没关系叫“求放心”,你要找啊。一个人家里养的小鸡跑掉了都知道去找,而人最最重要的东西丢掉了,却不知道找,岂不悲哉,岂不哀哉。孟子的人生哲学,就是要发明这个“几希”。人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呢?从哲学上讲,人的存在方式永远在下述两种矛盾当中存在着:一个是生存方式,一个是生活方式。所谓生存方式,就是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物理的那样的一个自然的生存方式。就是饥来欲食,寒来欲衣,老来欲休的生存方式,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所谓生活方式,就是意义的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那种东西,每人都有,只是呈现不同而已。所以我把人的生存方式叫成是人的本性,把人的生活方式视为人的根性。
我想这样比喻,人身上有两个频道。右边的那个频道,里面开的都是人的生理的、物理的、自然的需求,人一生下来,这种本能都需要的,就像一盆花,天天浇水,施肥,它就茁壮成长。实际上,人的这种需求是不需要浇灌的,你越浇灌它越膨胀。实际上人左边还有一个频道,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每个人左边都有一个频道,只要你开启它,一个意义的、价值的世界,你的本性、光明会不断地呈现出来。所以孟子说“仁者人也,仁者人心也”就是讲,有道德的仁爱是人最终为人的根性,就是讲这个德行是人的本性。“仁者人之安宅者也”就是指精神的家园,一个非常安宁安全的存在。它完全是一个主体价值的东西。只要经常开启左边的频道,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它就展现了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肯定古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为提升自己的德行的,做一个真正的人。而今人做学问,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都是为名去追逐的。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儒学作为为己之学,保存着忧患意识和对“几希”的呼唤。第二个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是一个古人认为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人生能不能很好的定位,能不能活的快乐,或者说能不能幸福,很重要的就是看你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儒家怎么跟我们讲人与人的关系呢?《说文解字》分析仁者“亲亲也,从人从二”。那么儒家怎么定位这个人与人的关系呢?《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意思是,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就要建立在一种相爱的基础之上。
儒家从三个方面来切入人与人为什么相爱。第一条最原始的、最开始,就是你的亲缘关系你要有爱。你对你的父母你要孝,对你的兄弟姐妹要悌。儒家讲,仁者以孝悌为本。所有人与人的关系都从这里面开出来。儒家讲人与人“仁者爱人”为什么要从“亲亲之爱”去作为它的起源,是有现实的情感、心理这样的一个坚实的基础。孔孟的意思是培养爱的关系是从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兄弟姐妹的爱开始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都不知道爱,这个人你还指望他爱别人呀?所以我经常讲,要呼唤现代人的报父母恩的这样一个观念,爱的精神首先要从这里来体现。儒家讲爱有差等,但爱有差等是不断推进的。儒家的仁者爱人是从孝悌出发向外推及这就是它的 “忠恕之道”。
什么叫忠恕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叫做忠道。即自己想要站立,同时使别人站立,自己要显达,同时也使别人显达。也就是自己成功,同时也把这种成功希望推及到别人的身上,叫成己成人,叫忠道,它是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叫恕道。即我自己厌恶的,我自己痛恨的我不要给别人。我自己不想受伤害,自己不想被侮辱,也不要去伤害、侮辱别人,这是恕道,它是银律。
如果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人与人相爱的最高原则的话,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相爱的最基本原则,即是道德的底线。在这两个那个更重要呢?孔子的学生就问老师了。《论语》记载,子贡问:“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他马上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全世界宗教领袖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宗教会议,通过了《全球伦理宣言》,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普世伦理原则,并认为这是“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所有人群。
第三就是儒家如何看待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人生的一个指向的最高境界,即中国儒家相信人的德性、人的价值的源头是从外在的天地自然来的。也就是说,地外在自然是人的价值的源头,这就是《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的深刻内涵。儒家的敬畏感是敬畏德性,害怕德性丧失。这种敬畏价值源头是天地自然,其中有一种宗教的情怀。儒家讲有一种游行于天地之间的大道和德性,我们应生起敬畏之情,做到 “上启于天德,下贯于人德”,“天人合一”如此才能“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天人一体的境界,成人成圣的境界,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是对道德境界表述,达到这个境界,就是儒家所说的自由的境界。
第二篇:儒释道论文
儒释道小论文
儒释道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集萃。这是一个广阔的名词,广阔到集纳了我们千年古国思想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的精粹。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深意和创建它们的经典人物的生平事迹,也远远不能由我们学习的几节课时间来阐述。
似乎儒学是胜出者,毕竟我们对儒学的熟悉程度也远远超出了其余两派。而自孔子创立推广以来,儒学在中国几乎就没有失去过思想主流的地位,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还是在田地里耕作的老农,谁都能淡然的吐出几句孔子的名篇。课堂上,老师对孔子的生平做了详尽的讲评,他身世的传奇,他官场的失意,他一生的跌宕起伏„„而关于孔子最后退隐的选择,老师让我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背井离乡也好,退隐官场也罢,我想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选择也是做了足够的思考,作为后人的我们并没有太多资格去评头论足,伟人的每一步影响都是深远的,结果也是无法预料的,谁也没法为他提供最好的路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侧面说明孔子的一生都只是为追奉真理,只要他的思想得以传播,对于离乡,对于官场,我想他多半也是淡然了。
又有人说,孔子由于时代背景与封建思想的约束,儒学的道理已经无法与当今时代趋步了,很多道理也只能听一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价值了。可是,一个人穷尽其一生思考出的道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守着这方水土延绵传承了千年,怎能说失去了时代的价值了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道理至今依旧在我们的课本上,熏陶着我们这一代一代。历经千年而不灭的就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就有着无法估量的而价值。
其实对于孔子,也许他一生未尽如愿,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培养好自己国家的子民,甚至暮年还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但这些也促使他的思想得以传播的更远。无论如何,这样的一种思想文化被我们这个有着亿万人民的民族吸收融入了骨髓和灵魂,并继承传播了千年,我想,这就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了吧。
第三篇:儒释道的含义
儒释道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境内广泛传播,影响巨大。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第四篇: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境界,这就是茶道。
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是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尝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在《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第五篇: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历史悠久。
一. 儒释道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
儒学乃中国文化之主脉,是为国人,不可不察。
儒学之起源,史无定论。或为术士说,或为殷遗民说,或为保师说,不一而足。唯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述较为确切。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道教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将中华民族的祖宗——黄帝作为其源头。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准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00多年的古印度(天竺、身毒),距今2600多年。当时印度有八个小国,其中一国王名净饭王,有太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见众生轮回生老病死,生起大悲心,19岁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为了寻求解脱众生生老病死烦恼的办法,苦行六年,而后圆满究竟觉悟人生真谛宇宙真相,是名为佛陀,意为觉者。后来佛陀应周围的弟子、国王、大臣、人民百姓的请问,而为阐明人生真谛宇宙真相,为说解脱生老病死苦烦的办法,后来被其弟子记录下来,是为经典。
佛陀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说大乘佛法经典约三千部,小乘经典约二千部。佛陀于八十岁时,度缘已尽,即入涅盘。
之后约600年,于汉明帝时,佛经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历朝皆有人往印度取经。流传入中国的多数为大乘经典,流传入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多为小乘经典。随后中国又将佛经传往日本朝鲜等国。现在全世界的大乘佛法主要集中在中国。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的宗教。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参与政治、军事的宗教,是世界上唯一不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地区和国家发生冲突和争端及战争的宗教。佛教是唯一主张平等慈悲和最早提出因果报应的宗教。佛教是唯一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修行成佛的宗教。
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在中国这块本土之上产生的文化。佛家文化起先是外来的文化,后经不断与中土文化融合,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儒道佛三家的功用及其特质,古人多有论述。
一曰不治儒家不能“入世”(经世、治世、济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有为”精神,因而具有“现实”的特点。
二曰不治道家就不能“超世”(避世、忘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无为”的精神,因而具有“超现实”的特点。
三曰不治佛家就不能“出世”,她强调的是一种“空无”的精神。因而具有“非现实”的特点。
总之,入世有为、超世无为、出世空无分别体现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各自特征。
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灵魂多面性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所谓的中国人的灵魂多面性主要指中国人的内在的和本质的“根性”的那种存在性。换句话说,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不同方面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她们思想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人们实现和践履这种人性,提升人的存在方式,并最终过上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
儒家着力挖掘人性中的道德本质和社会本质。至圣先师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亚圣孟子的“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荀子的“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宋明理学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论述,都是在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在于她有爱心,有同情心,有道德性和社会性。儒家的正心诚意、修身养性、存理复性、格物致知正是要人们发现、培植、扩充人性中的“良性”的一面,从而成贤成圣。由此可见,儒家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她强调了人的价值,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应当相爱;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应敬畏、和谐;人与天道的关系是相互贯通。正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道家深切洞明人性中的自然本质。力倡“道法自然”、“法天贵真”、“回真返朴”。道家所谓“自然”是本然、天然之意,并不单指大自然,即“牛马四足”、“无为为之”之谓也。道家所谓的人的自然性是指超越了人的现实善恶、美丑、是非的那种“本然”的“圣德”。清静、无为、素朴、玄同是这“圣德”的表现形式。道家要人们挣脱物之役、情之累、意之染、心之滞,从而成为至人真人。
道家人生智慧:身重于物;知足知止。
道家论为君之道: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柔弱之道以及“四不”之道。
道家论为臣之道:功成身退、天之道。
佛教一言以蔽之:“空”。所谓“空”是指缘起性空,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众多原因和条件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万事万物就其本性来说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即假即不真即空,此之谓也。离开原因和条件就没有独立的存在。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构成的条件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没有一个绝缘的实体存在。世界万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条件而产生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产生很多烦恼。最常见的烦恼有八种: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佛家深刻明见人性中的本心本性。也即佛性,而“佛性”即人之心性,即清净,即平等不二,即慈悲欢喜。佛教之本怀乃在于“离苦得乐”。佛家所要明见的本心本性乃是指蕴藏在人性中那光辉的一面,是人性中的慈悲、和平、良善等本质属性。佛家通过“三学”(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修行要使人们达到圆融不二的境界,从而觉悟成佛。
总之,儒道佛三家思想之终的是要揭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使人们获得符合人性的对待生活方式,以突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