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时间:2019-05-14 12:5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第一篇: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基石,按照过去人们通常的理解是道家以哲学为主,儒家以思想为主,而释家则以宗教为主。还有一种理解是儒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道家与释家都称为宗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哲学的基本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还认识不到位。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广义而又很难表述的问题,但又是每个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尤其是我们正面对着曹雪芹的这部绝世经典,如果对哲学定义都含糊不清的话,那就很难从根本上去解读《红楼梦》的整个哲学体系。

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之后,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但那不过是一种自发的、零星的、朦胧的哲学思维而已,而哲学成为一种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载体问世,最早的要算是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在易经里也包含了很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理念,孔子的《论语》也是这样,但都不象《道德经》那样成为专门的哲学理论体系。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人提出“哲学”这个词汇和概念,只是被世人当作一种高深莫测的思想来加以膜拜。

“哲学”这一词汇最早是出现在古希腊文里,当时的意思是“爱智慧”。根据这一概念,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哲学应该就是一门研究智慧的学问。

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伯拉图,他对哲学的经典注解就是:“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只有神才配拥有它,我们人类只能是爱智慧。”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有一句比较著名的话:“哲学几乎就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3年5月给哲学的定义为:哲学是人理性的工具,哲学从起源就肩负着解决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有关各门类知识总结的问题的使命。

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对什么是哲学,阐明了自己的理解和描述,但总是让人感觉非常模糊,还是不能很清晰很具体地知道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曹雪芹的《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小说,却给人一种全新的认识和启发,尤其是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富含哲理的十六个字,让我们品悟到了哲学的基本概念。

我认为所谓的哲学,是指探寻和研究人类起源、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学问。

根据这一哲学概念的表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探寻人类的起源,二是研究人类的现在,三是规划人类的未来。这三大课题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能够涵盖古今所有的哲学领域,哲学所涉及到的任何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从这三大课题中找到相应的归属。

结合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课题,我认为尽管儒释道思想在哲学上的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各不相同,但都是将哲学的三大课题作为探寻和研究对象的,都总结出了诸多客观规律,并提供给世人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方法论。

在此,我们不妨就针对哲学的三大课题,将儒释道思想体系放在一起,作一番对比分析,这样我们的思路也许会更清晰一些。

一、对人类生命起源的探知

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人类的起源,因为这是与人的世界观紧密相连的。通过对人类生命起源的探寻和研究,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服务。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是一切规律的法门,道法自然,是指道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天法道,那就是说天必须遵循道的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地法天,则是说地要遵循的是天、道和自然三方面的规律。以此类推,人法地,就是说自然、道、天、地这四者,所有的客观规律,作为我们人类都必须将其挖掘出来,然后才能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这些规律就是哲学家们首先要探寻和研究的课题。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的生命与万物同源。尽管人在掌握了自然规律之后,对万物又会产生能动性的改造和创造作用,但究其本源都归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道德经》)庄子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念:“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

儒家思想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并没有道家那么明确和刻意地去探寻,而是模糊地归结为“天”和“命”,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是儒家思想所秉承的基本观念。“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经·大雅》)“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儒家的这种“天命”论,曾被后世之人误解为宿命论。事实上儒家的“天命论”与道家的“道生论”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命都不是由我们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大自然和客观规律决定的。

释家思想认为生命来源于无始无终的轮回,一切众生都有各自的“前生”和“来世”。正是由于这种观念,释家思想才一直被唯物主义者排斥在外,将其划归唯心主义的阵营,其实这也是一大误解。道家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也就是说大自然中的气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聚合成形为生命,当生命终结之后又散化为气回归到大自然中。那么释家的轮回思想则是在这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即回归到大自然中的气,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又会重新聚合为生命,新生命之中虽然不是原来之气的全部,但其中一定会含有许多重要的遗传信息,这才是所谓的“前生”和“来世”的概念。

二、对人类生命存在的研究

哲学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也就是如何活在当下,这个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这个问题无论是儒、释、道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尽管是异曲,但最终还是同工,其结果无非就是包括两种:出世和入世。出世则独善其身,入世则兼济天下。

然而在芸芸众生之中,真正能做到勇退出世或积极入世的,毕竟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痛苦并快乐地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所以,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便成了哲学中不可避免的一大主题。

各家对于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研究,都是基于其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也就是说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不同,其对待生命的存在方式也就不同。

道家思想在人类生命存在方式的问题上,着重于一个“真”字,追求一个“真我”的境界,即返朴归真。道家认为,既然我们人类与万物同源于道,聚则有我(为生),散则无我(为死),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因为拥有了生命而欣喜若狂,因为失去了生命而痛苦,“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齐物论》)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重视和珍惜已经存在着的“真我”,顺天应道、远离祸患、返朴归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真我”的境界,才能摆脱名和利等的一切束缚而实现“逍遥游”,才能达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最高境界。

在人类生命存在方式问题上,儒家思想则注重于一个“乐”字,提倡“乐在其中”,也就是要快乐地活在当下。儒家认为,既然我们生命是不以人类意志而改变的天命所赋予,那么我们就应该为拥有了生命而感到快乐,就应该快快乐乐地活着。正因为儒家有这样的达观快乐情怀,所以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感到快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卫灵公》)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安贫乐道”的真实写照。

释家思想在人类生命存在方式的问题上,看到的是一个“苦”字,人生活在世间实际上就是在苦海中轮回。释家思想认为虽然世上有无量的苦,但这些苦并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生来灭,都是因缘而起,这个因缘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七情六欲的圆周运动,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要想脱离苦海,唯一的办法就是摒弃七情六欲,人活着就要努力做到六根清静,远离七情六欲的纷扰。

三、对人类生命终结的规划 哲学所面临的第三大问题就是如何规划人类的未来。相对于前面两个方面,这个问题更富有挑战性,必须在充分研究了人类的起源和现在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客观规律来规划我们人类的未来。不仅要让死了的人死得其所、死得无悔,而且要让活着的人活得潇洒、活得充实。

任何一种能成为体系的哲学思想,其对前面两大课题的理解,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到第三大课题上来,也就是说第三课题是前面两个课题的归纳、总结和延伸,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大汇总。

道家思想既重视个体本我的生命,也非常重视群体他我的生命。在对待个体本我生命的未来方面,虽然看淡了生死,但还是主张以抱朴守弱、清静无忧的方式来对抗死亡,以实现与道同体、与天地同存的超越。“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天下莫柔弱于水”、“上善若水”、“绝学无忧”、“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死而不亡者寿”等等。这些论调充分展示了道家思想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

那么在对待人类群体的他我方面呢?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会按照其本来的运行轨迹进行发展变化,我们人类应该顺应这种自然的运行轨迹,而不应该总是要刻意去改变这种轨迹。所以,道家反对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有为”,并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等“为无为”的处世哲学。他们反对一切战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同时道家还为我们的未来规划了一种小国寡民式的田园生活:“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与道家这种消极避世思想相对的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虽然儒家也很重视和关爱个体的生命,希望能安贫乐道地活在当下,但他们更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就是说与民同乐、以仁者爱人的心去关爱别人,才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尽管他们会因为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流露出“天丧予!”的悲痛,也会因为生命苦短、时不我待而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但是为了仁和义,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儒家认为人只有在充分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精神上的永存。

因此,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周室衰落、诸候纷争、礼崩乐坏的前提下,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并为我们规划了一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模型。尽管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会重用他,但他仍然以积极的心态“待贾而沽”,不知疲倦地奔走游说于列国之间。虽然孔子的政治生涯是很失败的,但他却实现了自己精神的永存,他的言论、他的理解和抱负,已经全部融合在《论语》之中而永存于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的万代子孙!

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出世”和“入世”来形容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话,那么,释家思想就是“行出世之道,怀入世之心”。所谓行出世之道,意思是说人要想摒弃七情六欲,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要尽可能地远离红尘俗世的干扰。世人将加入佛教的人称为“出家人”就是这个道理,而一般的佛教寺院也大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或是远离尘世的偏僻之地,目的也就是要为“出家人”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静修场所。所谓怀入世之心,并不是说人已出家心里还想着红尘之事,而是说出家人修道成佛的目的是要入世拯救万民,要有普济众生的宏愿。世上众佛在成佛之前都有发下大愿,这些大愿都是为世间大众所发,却没有一条是为他们自己的。而且佛教中的“舍身”思想,与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如果我们仅仅从弃世厌世的角度来看待佛教的话,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我们更应该从救世的角度来理解佛教。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儒、释、道思想体系无一不是以哲学的三大课题作为研究对象的,都是将修身和济世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的。只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理论表述、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侧重而已。所以,这三家思想体系,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存和源远流长,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必然!

第二篇:谈谈茶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

谈谈茶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影响人们思想伦理、道德风范、言行举止最大的,莫过于儒、释、道,不论其外功、内涵,无不与茶中之“和”之“静”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的“和”与“静”,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应该说,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释、道各家的思想精华:儒家从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修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进来,墨家崇尚真,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十分具体,或许,这正是墨家求真观念的体现。

有人说,儒家在中国茶文化中主要发挥政治功能,提供的是“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宜称为“茶艺”;而只有佛教茶文化才从茶中“了解苦难,得悟正道”,才可称“茶道”。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术、艺、道。茶道精神可以概括为:和、敬、静、寂(或:和、静、怡、真)。茶道的目的不是为饮茶止渴,也不是为鉴别茶质,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和道德观念。其中“和”是儒、释、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也是茶道哲学思想之核心;“静”是修身养性,追求自我“了悟”之道,也是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

其实,儒释道三家都与中国的茶文化有甚深的渊源关系,应该说,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地作用于茶文化,又曾综合地融贯地共同作用于茶文化,最终说来,很难讲存在着纯而又纯的哪一家的茶文化,一切都是相对的。

㈠儒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孔孟荀之儒家思想,基本特征是无神论的世界观,是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和伦理相结合为核心和基础,强调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茶虽然给人以刺激,使人兴奋,但人们对它是乐而不乱,嗜而敬之,品茶时需要安详静谧的心境,清雅简朴的环境,情恰和谐的茶友,精美协调的茶具,客来敬茶,以茶留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礼仪。

儒学推崇仁、义、礼、智、信,讲求自我修养,慎独自重,胸怀大志,标高树远。可以为不澹泊而忍受澹泊,为不寂寞而耐的寂寞,潜心进取。因此,儒者讲究环境,要求凉台净室、松风竹月、小桥画航、幽人雅士、寒宵兀坐、长夜清谈、寻觅灵感。在为人处事中,以礼相待,“礼之用,和为贵”,中庸、和正、知节。知节无奢欲,无欲则刚直。“君子之交淡若水”,清茶一杯无过无不及,茶为翰卿墨客、淄流羽士推崇无上。中庸之道是濡家处世信条。唐代刘贞亮讲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可道,以茶可修身,以茶可雅志,以茶表敬意,以茶树礼仁。其中修身、雅志,表敬意,树礼仁四德就是讲发挥中庸原则,协调人际关系。

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即“中和”思想。儒家茶文化首先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他们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由此 可见儒家茶文化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基本点在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所以“中和”境界始终贯穿其中。这是一种博大精 深的思想体系的体现,其深层根源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茶道的精神是和、静、怡、真(和、敬、静、寂),即幽静雅致,心地纯洁,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些无不与儒家思想相吻合。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已达2000多年,历来作为我国人民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这也是儒家思想贯串于茶文化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影响着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㈡佛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佛教思想追求纯和境界,“外息诸缘,内心无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之要义是不借助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被任何东西所滞累,在一种绝对的虚静状态中,直接进入禅的境界,专心静虑,顿悟成佛。这种思想与中国老庄之道教思想“清静无为,心如死灰”很相似。茶的本性质朴、清淡、纯和,与佛教精神有相通之处,因此能被佛家所接受。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它势必规定和影响着中国茶道精神内涵。中国茶道追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存在,这些茶道精神是源出了佛家思想的。

佛教讲“禅定”、讲“功德”,其内容是“静虑修心”,其形式是“禅功打坐”,其做法是“专注一境”。要屏弃杂虑、静思默想;要禁欲、禁酒、戒荤;而“禅坐”时不食、不眠;要忍受苦难,以修来世,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必须不受污染、不备扭曲、不做作、不伪装,自然、天真,才能回净土、归真我。对这一思想能够蕴其外功,通其内涵者,唯有茶。茶先苦而后甜,茶宜思而祛眠,茶阴柔不发,茶宜静品而利专注,显而易见,茶与佛教精神意趣畅达,茶为佛教的侨居和发展,提供了最完善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茶、禅先韵的结合,成为宋朝圆悟禅师赠给日本弟子的四个大字“茶禅一味”的实践和理论基础。进而叫做“茶佛一家”。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的“茶文化”。“自古高山出好茶”,“天下名山僧侣多”,历史上许多名茶出自禅林寺院,而禅宗之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情趣,这些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可以说,品茗的重要性对于禅佛,远远超过儒、道二家。而“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所暗藏的丰富禅机,“茶禅一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义,都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

㈢道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道家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虽是人们谈论最少的,但实质上是最为久远而深刻的。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道无所不在,茶道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老庄的信徒们欲从自然之道中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

古代道家思想与庄子在哲学观方面颇为接近,所以,人们常将老、庄并提。从自然和宇宙观方面,中国茶文化接受老庄思想甚深,强调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又为茶人创造饮茶的美学意境提供了源泉活水。茶圣陆羽首先从研究茶的自然原理入手,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研究其精神功能。所谓精神功能,还不只是因为茶能醒脑提神,制茶、烹茶、品茶本身就被看作一种艺术活动。既是艺术,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还有哲理。

道教讲“道”、讲“德”,崇尚虚静飘渺,主张澹泊避世、清静无为。认为清修炼养可以归本还原,与道合一成神仙。过上世外桃源,超脱自在的仙人生活。要达到这一境界,其途径有万千:可以外炼“仙丹”、内炼 “圣胎”;可以慧心内照、静身存神、专注受一;可以避俗。还可以引导健身,等等。其基本功是清静、寡欲、息虑、坐忘、受

一、抱朴、养性、接命、存思等。历史上,不论是张天师的正一道、王重阳的全真道,还是刘德仁的真大道和肖抱珍的太一道,在指导思想上都尊从:慈爱万事万物,维护宇宙和谐;精行俭德,消除奢念,澹泊自守;不出人头地,世事和合,天下太平,人寿年丰,达到净静之境。制动而得静,静则能治心。心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昏,虚静可以推天地、通万物。因此,“静”成为道教的特质。能与道教精神相辅相成者,非茶莫属。茶清洁澹泊、朴素自然,茶味无味及至味也,茶耐阴暗、蒙雾郁,自守无欲,与净静相依。茶需要静品,静品能使人安详平和,静品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美和,才能进入超凡忘我的仙境;茶对修心养性、飘逸得道有特异之功。唐皎然的三饮得道、卢仝的的七碗茶,便是佐证。茶亦神、茶亦仙,茶与道教机缘机配,合为“茶道”。道教品茶崇尚贵生、乐生、养生、延生、长生,但已经消泯了任何的功利,自然虚寂,与道合一。这是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在茶道中的反映,也是中国茶道的灵魂。品茗无我,我是清茗,清茗即我,茗我合一。高境界的茶道,就是物我两忘。道教茶道是人类的自我超越,突破自我界限,自然化人,人化自然,是最高的理想的自然境界。“坐忘”是老庄思想的精髓,道教为使茶道达到“致虚极,宁守笃”的境界,提出“坐忘”的致静法门。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品茶“四谛 ”(和、静、怡、真,或:和、敬、静、寂)之一,正是道教思想的影响。要使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一念不起的空灵境界,就 得修炼“坐忘”法门,忘掉自我及与自我有关的一切。茶道提倡的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 过 “坐忘”来实现。道教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事态度,正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在道教贵生、乐生、养生、延生、长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这在道教的诗词中有明确的表现。如马钰的词《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这里的品茶,已经具有了清洁身心的伦理功能和增加道法的修炼功能。

综上所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释道三教合一,共同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核心实质就是敬、俭、和、清、静。敬:真诚致敬。俭:廉俭朴实。和:各蔼待人,和睦相处,中庸处世。清:心无杂念,清淡幽雅,心地纯洁,淡泊人生,无所追求。静:安详静谧,环境寂静,专心静虑。

真正说来,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是由三教合一的文化所造成的,从而体现出“大道”的中国精神。道德境界、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释道共同形成的中华茶文化极为独特的景观。儒释道三家相激相荡,相摄相融,精彩纷呈,于是有了文人茶道,文人茶道在文化气质上显得更为清高、更为闲雅,更有艺术品位。正是在儒释道共建的一个思想及活动的磁场中,文人们弘扬了茶道艺术,他们更多地以茶道启发灵感,静悟生命,提升境界,充分体现了对茶道精神的深切把握。

第三篇:儒释道论文

儒释道小论文

儒释道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集萃。这是一个广阔的名词,广阔到集纳了我们千年古国思想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的精粹。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深意和创建它们的经典人物的生平事迹,也远远不能由我们学习的几节课时间来阐述。

似乎儒学是胜出者,毕竟我们对儒学的熟悉程度也远远超出了其余两派。而自孔子创立推广以来,儒学在中国几乎就没有失去过思想主流的地位,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还是在田地里耕作的老农,谁都能淡然的吐出几句孔子的名篇。课堂上,老师对孔子的生平做了详尽的讲评,他身世的传奇,他官场的失意,他一生的跌宕起伏„„而关于孔子最后退隐的选择,老师让我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背井离乡也好,退隐官场也罢,我想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选择也是做了足够的思考,作为后人的我们并没有太多资格去评头论足,伟人的每一步影响都是深远的,结果也是无法预料的,谁也没法为他提供最好的路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侧面说明孔子的一生都只是为追奉真理,只要他的思想得以传播,对于离乡,对于官场,我想他多半也是淡然了。

又有人说,孔子由于时代背景与封建思想的约束,儒学的道理已经无法与当今时代趋步了,很多道理也只能听一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价值了。可是,一个人穷尽其一生思考出的道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守着这方水土延绵传承了千年,怎能说失去了时代的价值了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道理至今依旧在我们的课本上,熏陶着我们这一代一代。历经千年而不灭的就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就有着无法估量的而价值。

其实对于孔子,也许他一生未尽如愿,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培养好自己国家的子民,甚至暮年还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但这些也促使他的思想得以传播的更远。无论如何,这样的一种思想文化被我们这个有着亿万人民的民族吸收融入了骨髓和灵魂,并继承传播了千年,我想,这就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了吧。

第四篇:儒释道的含义

儒释道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境内广泛传播,影响巨大。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第五篇: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境界,这就是茶道。

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是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尝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在《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下载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的对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

    儒释道文化一瞥

    儒释道文化一瞥我读国学经典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这门课程,使我对中华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尤其对老师讲的儒释道的文化很感兴趣。现在想来,儒释道的文化就是中华文......

    儒释道有感(5篇)

    浅谈《儒释道》一直觉得这样的命题太大了,以自己的格局写这样的随笔,说这样的大话有点不合适,总觉得是前辈的不尊敬,童言无忌吧,莫怪莫怪!!!只当取乐就好,莫要当真。说到这些不免我又......

    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精选5篇)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摘选) 关于和的思想三位讲述者分别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十八届中央委员叶小文先生;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 叶小文先生......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饮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其中儒释道对茶文化......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