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
题目一:
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
金融危机正是一个逼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契机。改革30多年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大量国外资本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正逐步受到新的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资本独大,劳动力话语权严重缺失的现实正逐步成为我国迈入21世纪中叶不可能不面对的问题;民生问题正从人们脑海里慢慢浮现出来,那种为经济增长而损害部分群众利益的做法正让人讨论其合法性、公平性;人民的公平正义、自由等权利正得到许多人的关心;官僚腐败作风正受人诟病,倡导官与民平等对话的机制正在设计,等待执行。
张承惠说:首先是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了。在稳定金融局势、推动刺激经济计划实施、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西方国家从没像今天这样都希望中国参与。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次提高对国际金融规则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话语权,营造有利于金融稳步开放外部环境的良好机遇,也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时机。
危机还为中国提供了获取国家利益的机会。通过金融危机开展的国际经济再平衡,实际上是对国际利益格局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由于中国相对处于有利的地位,我们的财政、金融体系稳健,有巨额外汇储备,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正在继续,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存在,所以,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次调整争取尽可能大的利益。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走低的机会,建立资源能源战略储备,扩大对海外资源的利用;还可以利用世界范围的就业不景气,加快建立人才、技术的战略储备;还有利用境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机会开展海外并购等。
总体来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还是好的。今年头两个月,我们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5.4%,城镇增产增速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2%,出口增长16.8%,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应该说,经济增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在发展。但是,经济运行当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物价涨幅较高,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增大。
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有的影响已经显露,并且还会继续显露。比如像原油、谷物、石油、食用植物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明显的加大了我们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和威胁,也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有些因素在短期内,还没有构成直接和实质性的威胁。比如美国经济减速,虽然减少了外部需求,也使得我们的出口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但是,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调控目标没有大的冲突。
但是对于国际市场的变化,我们还是需要有积极的应对之策。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从宏观政策上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势头增长之间的关系;二是扩大内需与保持外需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三是保持实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与虚拟经济的健康稳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作为首要目标,并且在控
制通胀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当中求得平衡。
短期政策来看,第一个方面就是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调整理顺务工和务农收入的比价关系,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所推动的通胀压力。第三方面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的进口,严格控制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供给。第四方面是积极开展多边贸易,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保持出口的较快增长和进出口的基本平衡。第五方面就是着力稳定股市和楼市,促进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长期政策来看,主要就是要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题目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铸就广东新辉煌
“十七大”以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界、学者及民间热议的焦点。作为担负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试先行区和首善之区的广东,更是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穿2010年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头戏和第一要务。从字面理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转变”,一是“加快”。进一步分解为三层意思:①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有方式为什么不行?可不可以通过市场自行解决?不转行不行?②如果非要转变的话,慢慢转行不行?③如何转?向什么方向转变?带着上述问题,结合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谈谈两点看法。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进广东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和迫切要求
(一)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以脱离历史发展与演变的时间维度和全球化、国际化等空间尺度。迄今,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对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服务业文明三种文明样式。产业结构上经历“一——二——三”的演进系列,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经历去工业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服务业经济时代。从生产方式看,经历了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深刻转型。从空间尺度看,城市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城市本身也演绎着“大城市——大都市——大城市带——都市连绵区”的形态变化。
(二)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1978年尤其是上世界9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致力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即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和“对外开放”是并驾齐驱的创造中国30年发展奇迹的两大法宝。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中西经济、社会、文化碰撞和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本地化、本地全球化的发展逻辑不断深化。由于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上述转型过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持续。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让世人瞩目,2009年,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势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 353亿元,增长率达到8.7%,居世界第三。可以预见,在2010年,中国经济实力将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30年发展实践在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铸就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他们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广泛参与国际并购,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坦言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大课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深谙其理,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提几点看法。
(一)继续弘扬敢想、敢做、敢为的广东精神,下决心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三角未来要成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试先行区,其中,开放、创新的发展思维和理念至关重要。据悉,面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推进的“双转移”工程,引起不少舆论,来自企业界的反对之声不少。究其原因,少数利益集团担心既得利益外溢是关键。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有关方面需要审时度势,综合权衡,积极发扬广东的敢闯敢试的文化力量,当机立断,力排众阻,坚决推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决策。某种意义上,犹豫不决、让步妥协、过分关注内耗型平衡,就是贻误发展机遇。
(二)改革现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扫清障碍。诚然,在一些官员、一些企业主眼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性理解并不明晰,很多时候,“发展”等同于“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率”,而对于“发展”的要义——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全体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创业和人居环境优美,对人的需求满足度不断提高,社会福祉整体提升则置之不理。由于GDP主导全过程,“一切为了GDP”、“增长就是硬道理”、“组装、粗加工舍不得丢弃”、“石化项目大量上马,环境问题靠边站”、“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看表子,不看里子”的行为屡见不鲜,变脸行径更是层出不穷。故而,笔者建议对“增长与发展”、“科学发展”、“GDP主导发展观”等重要概念及内涵要进行科学深入研究,在全社会形成大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改革与其相关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毋庸讳言,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与基础。
(三)内需要扩大,出口也要巩固。由于中国庞大的农村及内地中小城市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扩大内需”成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力推之举,这对于启动广大农村市场、推进内需型城市化进程、扩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式、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扩大内需”绝不排斥“外贸经济”,尤其对于出口量巨
大的广东而言。广东具有发展外贸经济所需的优越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和底蕴,担负着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不可贸然因为扩大内需而削弱外贸经济。唯有通过改善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加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学习领会国际竞争规则、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才能进一步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大省的地位。
改革、开放、创新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缔造了过去30 广东的辉煌。未来,广东将何去何从?我们以为,改革、开放和创新仍将是制胜法宝,不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相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广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广东一定能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一定成铸就新的广东辉煌。
第二篇: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
次贷危机之后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股市来讲,2007年10月16号调整,比世界金融市场调整要早,6124点到8月份已经降到1000点,下降了60%以上,中国的股市调整到这种地步,已经导致了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大的问题导致了中国股市融资功能丧失,在公司融资功能丧失情况下,要保证经济增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第二个严重的问题,当股市快速的下跌,并不仅仅是股票指数的调整,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中国中产阶级被消灭掉了,中国的中产阶级刚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无论在房地产,无论在股市无论在其他的投资工具积累了一点财富,被股市快速调整,快速的下跌消灭掉了。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财富被股市消灭的时候,面临什么问题,扩大内需,要增加整个居民的财富,最有消费力的居民没有能力进行消费。政府在残奥会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五个方面,国有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政府后来都落实了。但是这么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为什么没有让中国股市信心恢复,走出了一点困局又回来了,关键的问题还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股市跌一天国内跌三天,美国股市如果短一天国内就短一天,为什么如此?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国外金融社保的冲击一定会直接影响到H股的变化,对H股造成很大的影响,H股直接和世界金融市场对接,还有欧洲市场一点变化,马上就会反映到H股的影响,H股是国内最有实力,最好的一些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仅在H股上市,而且在A股上市。如果H股整个股价调整价格下移,国内股市上下调整,还有A股市场,很多上市公司不仅仅生产的产品是面对国内,而且是面对国际,国际市场的震动一定会导致整个A股迅速变动。所以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金融市场它的影响和冲击比我们想象要大的多。
金融危机后,由于中央一系列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一季度已触底回升,下半年企稳向好趋势明显,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下一阶段必须更加重视将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以理顺要素价格体系为主要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生产力腾出投资空间。建议下半年不再加大“保增长”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上,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政府公共投资项目落实较快,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升温。
2.结构性减税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改善了投资环境,国内非国有投资增速加快
3.一揽子计划注重调动中长期积极因素,住房、汽车消费热点重新升温
4.工业和房地产“去库存化”快于预期,政策作用使经济提前3个月触底回升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整个国际金融系统的地位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比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未来我们的企业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的时候,都能够通过政府的方式跟该国谈判,来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这个就是次贷危机为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而且这次中国政府采取一些政策还是比较明智的。
第三篇: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
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如何适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化危机为机遇,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简述金融危机给企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造成的冲击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从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为世纪性、严峻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危机的余波正一步一步的波及到中国好多层级的企业。国内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抵御经济危机的到来,大部分现存的企业为了削减人力成本纷纷采取裁员或者降薪的行动。部分企业,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的所有层级其薪酬和奖金都被削减,危机时代的热门词汇就成为裁员和降薪。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直接影响到了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及价值重估,这不仅对企业结构整合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也提出了新挑战。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应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既定目标和责任,又如何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作用来实现来完成。在目前这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考虑的第一步是应当怎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来确保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企业都处在在高增长经济环境下,危机管理意识和面对经济危机来临的应对意识相对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缺乏切实的感受和理解,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积极应对。企业要有“防患于未然”危机管理思想,一旦面临金融危机的到来,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经验进行应对。
2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2.1“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威胁企业内部和谐
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采取了裁员减编缩减费用等措施,这样的做法,不但严重伤害企业声誉,还会在企业留下来的员工中引起恐慌和抗议,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隐患。大规模的裁员后,常常会出现团队整体士气低落从而导致的突发性的大规模辞职活动。大大增加劳动争议的发生量。劳动争议一旦发生,无形这中就成为了一种“内耗”,这样在实际上是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大大影响员工的士气,对于遭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公司的管理者在匆忙间去招聘和培训新人,一是会产生人工成本的增加,二是新聘人员不一定能胜任岗位。这样反复盲目操作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扰乱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因此,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对于一个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不能简单地将裁员看作是一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手段,应谨慎对待裁员,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裁员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2.2“迅速降薪”将使企业散失凝聚力,应变剧烈降薪为合理调整薪酬结构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采取降薪做为另一重要措施。减薪容易引起员工的恐慌,这些问题处理不善,就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威胁到企业内部的和谐。据调查,有的企业的员工收入在危机时期平均减少了60%以上,企业通过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津贴和补贴的方式降低员工的薪酬,改变薪酬中工资部分的待遇。有51%的企业承认有可能取消年会及其他员工福利;有53.7%的企业削减差旅开支及娱乐费用。有47%的企业制定缩减政策按统一规定降低员工的工资,有65.4%的企业采用增加人员轮流上岗的方式减少员工的工资支出。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幅度降低薪酬,在危机时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通过改变薪酬结构的方式来使企业的薪酬发放更加有效率。比如可以和员工讨论加大绩效奖金的力度,让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合理浮动薪酬,让员工去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收入。这样在组织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是可取的。如果只是统一降低薪酬总量而不调整薪酬结构的方式,将打击高绩效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企
1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反而不利于员工共同努力度过难关。可以让每个员工都制定成本降低计划,让每个项目都有指标,授权员工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这样在企业的整体预算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员工的收入也不一定有所下降。同时可以所取各种政策鼓励员工为了企业的前景而拼搏,让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集体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也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保证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所以说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不是忙于裁员、降薪,而是应当为了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选择适合自已的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2.3“培训冻结”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许多企业,为了走出危机,节约人工成本而冻结培,培训与开发成为企业被理所当砍掉的成本。经济危机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人均产出,以此做为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管理,培训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从而通过提高人均利润使得“人均相对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企业在此时冻结了培训。就剥夺了自己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得不到提升,员工生产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企业的利润就得不到增长,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节流”而不“开源”的方式将使企业在走出危机的道路上作茧自缚
保证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应对经济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3.1谨慎裁员,注重效率为先的人力资源动态配置
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本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控制问题,而应以调整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优质人力资本存量为目标,分层分类对待。比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某一类人才、某一类员工进行总量控制;而另一类人才要大量引进。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相关企业人员的流动,使企业所需的一些关键核心人才比以往经济景气的时候容易获得,因此企业可以借机采取人才置换的方法,在裁员时通过细致的岗位分析,适当削减一些非核心岗位的人员,用节省出来的人力资源资金引进一些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人才,加强核心人才储备。企业要注重以效率为核心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配置,如对企业的其职务体系进行规划,实现职务体系跟任职资格体系的有效衔接,实现人在组织之中,人与文化、人与专业、人与岗位动态的有效配置。同时,可通过实施精细化运作,强化预算管理,控制显性与隐性等两个层面的人工成本。
3.3重视培训,珍惜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的转变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使得培训这件花钱但立足长远的事情处于尴尬境地,短期利益与长期矛盾如何平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企业或个人修整的最佳时期。一方面,企业用更少的成本对员工培训,既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归属感。另一方面,员工个人可以根据工作中出现的短板合理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为下阶段工作做准备。因此企业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业培训应该要求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讨论个人的培训需求,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对未来可能涉及的新的业务领域的分析制定技能和知识培训课程,采取不脱产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在职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分析员工评价数据。如果企业的评价体系做不到这一点, 说明企业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需要改善这一个功能。这是关于“谁还需要培训什么”的主要信息来源。当然,也可能有时会被企业指定,为了实施新的质量或生产系统而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在培训中可以引入员工援助计划,强化员工压力疏导。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该更清楚认识到,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只有留住人才,并使人才成长与发展,才能留住企业复苏的希望。
3.4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以和谐促发展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劳动关系策略应该以劳动用工的调整和劳资争议的预防为中心,完善和加强管理调控机制,化解劳资矛盾,预防劳资冲突,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从微观角度看,就是建立企业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企业要未雨绸缪,要构建好自己的劳动关系战略,并且制定自己的劳动关系策略,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越是危机时期,越好保证企业员工团队的士气,形成企业和员工为集体和个人的发展勇担责任,以结果为导向,追求企业长远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以和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配套工程,做人力资源决策要跟整个公司的战略相结合。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将使企业各层面都认识到人力资源战略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对企业变革的支撑能力,强化了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强化了人力资源与企业业务的统一性,也强化了人力资源变革的管理。企业应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调整自己,去应对危机的挑战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经济危机下使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关系问题开始凸显与爆发,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但同时经济危机也给企业破解人力资源关系问题的难题提供了新契机,企业应充分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展和构建和谐的人力资源关系,化解各种人力资源关系问题。
第四篇:我国金融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
我国金融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
刘炜勋
院系:水利系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 班级:水电1132 学号:1111110709 中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在我国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危机时期不但会对消费者造成诸如收入减少、失业等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比如收入会继续下降,就业机会将更少,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导致消费者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消费策略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奢侈品 节约 金融危机 资本市场
正文: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正确政策与指导,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飞速的提升,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随之带来的也是高物价与一些奢侈品的消费。近段时间,美国次贷危机受到全球关注,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显现。从而导致失业率高,就业率低。但是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却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一些富有的商家,追求高价的奢侈品,而一些普通的人民还要为了物价的上升与工资的下降而感到担忧。.是什么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呢?
消费者的产品偏好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的产品偏好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消费者会注重节约,减少奢侈品的消费数量。据统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80 %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 %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 %和46 %的人不再购买whisky 和杂志。除了有形的奢侈品的消费数量下降以外,消费者还会减少在诸如旅游、休闲等无形服务的花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某些奢侈品消费可能并不是消失,而是转移到次等的奢侈品上。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的销量会遭到严重冲击,而那些二线的产品比如现代、丰田等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或者,人们会从一些别的奢侈品中去寻找安慰,比如高档香烟和啤酒等。
相对于奢侈品而言,实用油、盐等必需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因为产品的替代性,某些必需品的需求还会上升。另外,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父母比较注重家庭和对孩子的培养,即使牺牲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 需要的一些消费品,即使是奢侈品对父母来说也是必需品。同样,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泰国进行过一次品牌忠诚度的调查发现,营养品和牛奶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分别为89 %和97 %,而这两者都是儿童食品。这也就是说,即使在经济危机时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品也没有改变和降低。
第二,消费者会转换产品品牌。这有两种可能。(1)从外国品牌转向本土品牌。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会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消费者认为购买本国产品会挽救本国的经济,因而会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2)从相对高档的品牌转向普通品牌。这个过程一般会有两个阶段,首先转向竞争对手的品牌,然后才是购买相对低档的品牌。当然,对于某些产品转换品牌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关键作用的产品,如果出现失误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么转换品牌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的包装大小会有偏好。在 1990~1991 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消费者都喜欢买大容积和大批量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省钱。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国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仅限于那些经济受影响不大的家庭,而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比较深的家庭却比较偏好小型包装的产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消费者只买得起那些小型包装的产品,而大容积的产品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们认为买小型包装的产品能减少使用时的浪费。2.消费者的价格偏好
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产品的价格(包括购买价格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维护费用)会更加敏感。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8.6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关注产品价格(Shama,1978).他们在做出消费决策前,会进行特别仔细的调查和比较,而在购买过程中还会有特别激烈和反复的讨价还价行为。同时,也会重点考虑到产品的功效、耐用性等,即产品的性价比。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而那些耐用而且比较容易维修的产品更会受欢迎。比如,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新式口红,这种口红两头都可以用,可以涂两种不同颜色,结果很受欢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的感知和判断受经济危机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经济危机不是特别严重,消费者会比较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并且受自身的偏好影响比较大;如果经济危机特别严重,比如俄罗斯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极度贫困,因而消费者对产品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价格,对于耐用性、功能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因而很多购买行为都是考虑性价比以后才实现的。
3.消费者的促销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一些促销方法的反应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比如,对于广告,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非常努力、非常紧张地收集购买方面的信息,因而会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用途、耐用性和方便性等等,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形象方面的广告,消费者会认为那是一种浪费,进而怀疑其产品的性价比,甚至会由此激发一种逆反心理:认为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一种必要的同情,使得其产品形象大打折扣。
而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的促销措施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特别理性,在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会仔细地计算厂商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的利益,如果厂商不能够让消费者很有信服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比如,此时的消费者可能会宁愿用较低的价格买某个产品而不用较高的价格买一些能够获得赠品的产品(MarkPlus International,1998).在金融危机下的印尼消费者的这个比例是92 %.而对于一些抽奖机会,消费者可能兴趣也会减弱,因为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
4.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的渠道策略有两个明显改变。(1)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明显增加。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3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经常地购物(Shama,1978).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购物本身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娱乐活动。(2)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时的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一般来说也会由以前相对高档的商店转向比较大众化的商店,比如,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79.7 %的消费者去批发商和折扣店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Shama,1978),而那些位于市中心的高档购物中心就不会太受欢迎,即使有人去逛,但真正购物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主要是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对我国外汇储备缩水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内部分金融机构的业绩。如果我国持有的一些美国公司的债券并且该美国公司面临倒闭,不言而喻,这部分借款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毕竟有一些债券是无抵押债券,因此,相关部门就该相应地计提相关损失。
我国历年持有国外债券的比率不足国际投资总头寸资产的10%。如果把贷款也考虑其中,这一利率为13.5%(2007年),17.9%(2006年),15.4%(2005年),16.2%(2004年)。国际头寸资产中主要还是以外汇为主。分别占头寸总资产比重为66.8%(2007年),64.9%(2006年),67%(2005年),65.6%(2004年)。国际投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35.6%(2007年),38.6%(2006年),39.6%(2005年),40.7%(2004年)。综合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对带外汇储备的管理一直保持着谨慎和稳健的投资态度,始终贯彻执行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因此,我们认为美国信贷危机的爆发,即使有国美大投行的倒闭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是相对有限的。但是如果考虑到美元因素的话,我国外汇储备受到美元等贬值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毕竟我国外汇绝大多数是外汇形式存在。
同时,国内一部分银行也持有的美国此类公司债务。因此,目前我们需要了解国内外汇储备中的债券所占比率以及外管局所持有的债务类别等情况以及国内部分银行所持有的美国乃至欧洲国家的债券数额和债券的属性。
――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20日宣布,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其中包括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对我们来说,国家的经济提升,国家富强,我们当然高兴。但是回过头来看,在一个还未完善的社会体制,一些弊端便会慢慢显露出来。对于我们来说,GDP的增加就意味着国家正在向富强的道路前进,但是回过头来看看。普通的民众,他们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GDP代表着什么,他们只知道,如今的物价上升已经压的他们难以呼吸,更别提任何奢侈品的消费和享受。在这我也想问下,国家的强大是否就代表了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呢?
回想08年的中国,在遭受了一系列的重大灾难,如果没有正确的方针与措施,那么中国的经济是否会出现倒退。这也说明了中国出台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运行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时时把脉经济运行走势,对经济加以适度的政策调节有利于经济稳定地发展,也有利于人民过上安稳的生活,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胡少维 《开放导报》 2010 第6期
金三林 《开放导报》 2010 第6期
魏雅华 《上海企业》 2010 第12期
第五篇:金融危机时期烟草行业应对措施
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中国平稳发展了30年的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影响。2009年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两个月中国工业企业赢利情况,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钢铁、有色金属、化纤行业均由赢利转为净亏损,而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37.3%。
毫无疑问,烟草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当宏观经济趋好时,烟草行业发展也处于较好时期,反之亦然。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经济危机,至今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其直接后果就是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居民消费信心下降,对卷烟市场需求影响进一步加大。为此,烟草行业采取怎样的策略谋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危机如何影响中国烟草业
长期以来,中国烟草注重国内市场培育,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较低。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我国卷烟出口量占全国总销量的比重只有1.5%左右。发达国家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打击了消费信心,并导致国内部分依赖出口成长的行业受到明显冲击,比如纺织等行业。而烟草行业,正是由于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较低,所受冲击才相对较小。2009年前2个月,烟草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数据比较平稳,但以此说明烟草行业能够“独善其身”还为时过早。
1.前车之鉴:全国卷烟销量下滑
从发展历史来看,烟草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当宏观经济趋好时,烟草行业发展也处于较好时期,反之亦然(见图表1)。面对我国宏观经济受到较大影响,烟草行业受到影响也是必然。卷烟消费属于日常消费品,其消费需求和结构会随着收入和消费信心的降低而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卷烟销量总体受到较大冲击。1995年,全国卷烟销量达到历史高峰,共计3493万箱,此后开始连续四年下滑,到1999年销量只有3245万箱,二者年销量相差248万箱。
2.当前影响:卷烟消费结构下移,流向将由东到西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形势严峻挑战,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2009年gdp增速9%,是近6年来gdp首次低于两位数增长。同时,国家财政收入出现快速下滑,据国家统计公布的数据,2009年前两个月我国财政收入1.02万亿元,同比下降11.4%。此次危机,虽然在卷烟总销量上并未出现下滑趋势,但2008年销量增速(3.01%)低于2007年销量增速(5.13%);2008年一类烟增速(25.94%)明显趋缓,与2007年增速(34.29%)相比,增幅回落8.35个百分点。2008年,二类卷烟同比增长52.4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说明市场消费结构逐步下移到二类卷烟。
随着经济危机影响加深,沿海城市出口导向型的加工企业大量关闭,用工需求急剧下降,使得大量农民工返乡。人口流动意味着消费流向发生转变,一是卷烟消费市场从城市转向农村,二是东部发达地区转向西部欠发达地区。
变局下的挑战
1.工作惯性面临挑战
自2002年以来,烟草行业长期处于高速发展,逐渐使部分企业淡化了对经济和市场有其自身周期和规律的认识,忽视了市场波动的风险。在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面前,那些在市场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司空见惯的管理方法和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将面临新的挑战。
2.跨省联合重组面临挑战
自2002年以来,烟草行业卷烟产销量急剧上升,到2008年卷烟产量达到4439万箱,6年时间净增加995万箱,年均净增加166万箱。正是市场容量的扩大,使得国家烟草专卖局有足够的计划指标作为激励手段促进卷烟工业联合重组。面对经济危机,卷烟消费市场变化难以预测,市场增量空间的大小将极大挑战下一步行业实施的跨省联合重组。
3.重点品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2008年,重点骨干品牌省内销量比重低于50%的有13个,其中有3个品牌省内销量比重低于10%,分别是:玉溪省内销量比重3.49%,红梅省内销量比重6.47%,红塔山省内销量比重9.7%(见图表2)。然而,在一类、二类、三卷烟品牌中,均有部分品牌在省内销量占绝对比重(见图表3),分别是:一类烟中利群(96.12%)和七匹狼(94.04%),二类烟中黄山(92.07%)和帝豪(92.98%),三类烟中红金龙(98.72%)和雄狮(99.87%)。这种完全依赖省内市场的卷烟品牌,在经济危机冲击下,要想“保增长”,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依靠省内市场,但这也就严重制约了依靠省外为主的品牌的发展。
2008年20个重点骨干品牌销量情况表
2008年全国一、二、三类卷烟前十大品牌省内销量比重情况表
中国烟草行业应对
经济危机的对策
任何一次危机,都是对市场重新洗礼的过程,必然存在部分品牌衰落,甚至退出市场,但同时,有的品牌却能在逆境中异军突起,实现新的跨越。对于中国烟草行业而言,就需要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把握市场需求规律的基础上,坚定信心,主动应对,苦练内功,挖掘潜力,扎实工作才是真正的上策。
1.工商协同,实
现效率最大化
工商分设的组织管理体制是行业特有的,是中国烟草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体制形成了工商两个主体,必然会存在目标不相一致,利益群体之间多重博弈,营销资源相互交叉。如果二者之间解决不好,就会出现市场扭曲,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反之,会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面对经济危机,卷烟消费市场需求和结构受到冲击,如何实现“保增长”,工商双方需要进一步认清当前形势,改变过去工作习惯方式,主动应对,积极取长补短,形成有机统一体,优化双方品牌培育能力,更好配置工商营销资源,提升效率,提高营销水平。红塔山品牌在北京市场销量突破10万箱,就是工商双方资源有效配置、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具体体现。
2.建立联盟,实现双方共赢
“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是中国烟草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行业正深入推进实施跨省联合重组,建立新的工业企业战略联盟。当卷烟市场总需求增长乏力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时候,计划资源激励效用会急剧降低。对于联盟双方而言,最终目标是实现共赢,具体体现是品牌发展和税利增长。
为了实现共同发展,就需要改变过去惯性思维,在更高层面输出品牌,盘活双方现有的计划资源、市场资源和烟叶资源。同时,对于输出品牌的强势企业,国家烟草专卖局需要在宏观层面更多资源上给予倾斜,培育真正强势的世界级“大企业、大品牌”。
3.做强品牌,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按照世界级企业发展的规律,产业链竞争才是最高形式的竞争,其中,品牌竞争是外化表现。随着中国卷烟市场化的层层推进,加快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形成,“更大对更大,更强对更强,更快对更快”的企业与品牌竞争格局将日趋显现,构筑产业生态系统成为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麦当劳在发展中构筑了一个强大的产业系统,从原料土豆开始,通过技术扶持,土壤改良,产量提高,从而形成种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比较优势,使得种植土豆供应商成为麦当劳密不可分的产业系统。当经济危机来临时,麦当劳通过与土豆供应商协商,共渡难关。因为土豆供应商知道,如果麦当劳受损失,他们可能损失更大。正是这种构建一套系统的价值链,最终转化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当前,烟草行业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从原料上构建产业系统,如何真正转化为烟草产业的竞争优势,需要借鉴与探索。同时,通过工商协同营销,与商业企业构筑烟草产销价值链,使工商企业结成更加紧密的事业共同体和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建立有效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长效机制,共同做大做强中国烟草品牌。
4.做实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两个跨越”
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拥有数量最多的世界级企业,原因是都拥有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中国卷烟市场占据世界卷烟市场约为35%,这种拥有世界级市场的土壤必将孕育出世界级的企业,因此,做实国内市场依然是关键所在。
然而,真正世界级的企业要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加工企业严重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表明,中国烟草企业要想“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除了做加工,更要做品牌。美国是中国产品的第二大进口国,但是,中国加工企业几乎没有在美国做广告宣传。据统计,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广告投放仅仅占亚洲企业的2%。因此,要实现真正的国际跨越,应对各种挑战,中国烟草企业需要从研发到制造,延伸到物流、渠道、网络、品牌建设等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