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与文化随写
旅游与文化随写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与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也在消费者的推动下不断释放。特别是前不久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更是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从早些年的“名人故里”之争,到历史文化园的建设,再到如今的“正名”“改名”热潮……无一不体现了人们在推动旅游和文化融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什么事旅游文化?是“旅游+文化”?还是“旅游*文化”?以后还有别的什么算式,推来细算呢?
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国众多古城、古镇、古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使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和传承,比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蒙古族马头琴、东北二人转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积极挖掘和展示,并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和旅游品牌。
但通过旅游活动,传承和弘扬文化,恐怕也不只是争到一个“名人”、达成一个响亮的口号、建设一个文化园、改上一个名字这么简单。
第二篇:读后感随写:读后感
读后感五小一年级(7)班 熊贤柯 我觉得“古诗两首”是两首好诗,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读后感随写: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随写:读后感》。我读了《夏夜多美》这篇课文后,我懂得了要帮助别人。
第三篇:学习心得随写
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因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计算机的操作是我们必须掌握一门技术。
在第一学期中,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心,对于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总是一遍遍地讲解,这让我很受感动。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们必须提高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
1、信息技术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我们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人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我们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
这学期的时间虽然短些,但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还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
第四篇:《人生观与大学生活》观后随写
姓名:陈子文班级:景观(2)班学号:20110101037
3观后随写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两次高考失利后,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北京大学毕业,然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京大学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说实话,我觉得他的口才并不好,就口才而言,我觉得他缺乏某种.......感染力和张力。但我们知道......他在他的领域取得了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他在向我们传达某种信息,他在告诉我们一些他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这些都是对我们有用处的,这样就够了,这就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一开始他就提到:“我们很多同学有一些错误的观念,那就是我们我们未来的成就和某些东西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家庭背景和父母有没有钱,或者所上的大学的好坏,还有班内和学校的成绩。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的长相和以后的成功有必然的联系。”的确,这些东西和我们以后的成就也许有联系,但不是必然的。
我们身边都有家庭条件很好的同学,他们不用努力的去学习,毕业之后不用四处奔走找工作,甚至工作之后也可以吊儿郎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也很轻松,房子车子家里都有,甚至结婚生子成家了也会父母也会帮他们准备好一切。这都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是他们父辈的努力的成果,我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我也很羡慕他们,但是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因为我没有那样的条件,所以我的未来、我的成就、我美好惬意的生活,都要靠我自己去创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再为此而努力。追求理想的权力,每个人都有。
上个暑假回家的时候我们高中同学聚会,见了一个人品特别差的同学,为什么说他人品特别差呢?他借我们班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钱都没还,而且不止是我们班,还有他待过的所有班级、学校,因为他老是转学,经常有别的学校的代表来我们学校向他讨债,你说他家庭条件不好吧,可他穿的是耐克,手机两个月换一部,这些都可以原谅,最不能忍受的是他嘴还特别臭,这个就不过多叙述了。这个人品特别差的同学高中毕业之后就没读了,然后去外面参加了一个培训班,有关室内设计的,反正就是软件手绘之类的。然后他就买了一个室内设计师证,买的!的确是买的,不需要参加考试的,只要你有这样的门路都可以买,而且肯定是真的,我大学同学也有人弄。我那人品极差的同学买了证之后去广州一个设计公司应聘了,我想学室内的都应该了解,招聘基础制图员的时候不需要什么水平,真的会基础就可以,所以我同学就成功上班了。上班之后呢他特别会和上司处关系,口才也很好,我们同学都知道他要向我们借钱的时候也特别会和我们处关系,口才也很好,简直让你无法拒绝。他在公司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呢开始可以自己出去接业务了,因为他的嘴巴特别能说,所以特别能拉业务,老板很喜欢,让他做了主管,又做了经理。同学聚会的时候开着公司的车、西装革祣的就来了,我们都特别诧异,因为我们那时候都看不起他。这时另一个同学也从他车里出来了,这另一个同学是我们以前班上画画画得最好的,发型像贝多芬,我们称他为艺术家,他也确实热爱画画,是真的画上瘾,跟我们这些为了考学而美术的伪艺术不一样,但人若有一窍通过了头其他几窍就难免会堵塞,所以艺术家同学的文化课是怎么都学不好,初高中成绩太差
留级几次,比我们足足大了四岁。贝多芬大哥告诉我们他现在在差人品同学公司打暑假工,两人现在是上下属关系。贝多芬大哥家庭条件不太好,在学校的时候就在外面手绘培训班兼职老师,有时还会给外面的商家画墙画赚赚外快,以他的专业能力其实早就可以出去工作了,他接触的许多公司都希望他一毕业就过去。虽然他除了画画之外其他方面非常愚笨,虽然他读的学校是个很烂的专科院校。“谁知道呢?到时候再说吧”我问他以后的打算,如此纯粹热爱着艺术,追求着艺术的人,在哪里?都会有一番成就吧!(注:我补习一年过,所以他们现在比我高一届)
同学聚会回家之后不禁感慨:赚钱这事情,跟人品无关,跟学历也无关。
我们以后的成就也一样,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只是我们如果不要学历,做一些事情就会有更大的阻力;不要德行,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快乐,但得到更多自由。这一切,都要看你想做什么,你会不会努力去做,有没有坚持。苦难挫折并不是耻辱,它将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好像扯远了......在这个演讲里俞敏洪老师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乐观的、轻松的与我们分享他获得成就、获得快乐的一种心态,我们大可不必像学教科书一样明规分条去记录他说过的话,比如我在百度找到那些,将他的话整理得好再用非常笼统的语言将观后感写得如同政治纲领一般,其实那不是演说者的本意,我们应当用感性思维去学习。
他给了我们讲述了有关书的趣事和看书的益处,的确!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也是个爱看书的人,曾经是。我也知道看书能使一个人的思想变得丰富,让一个人的思想变得更有厚度。当我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放弃了我的阅读爱好和阅读习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是我现在!我突然发现我不再是那个才思敏捷的文艺小青年了,所想的东西也不如从前有深度了,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总会觉得有莫大的阻塞感,就好像坏了的收音机一样,沙沙沙沙,时断时续。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我决定要会恢复我的读书习惯和读书爱好。如果你的成长经历某种角度上赋予你大量的行动力,那你所读的书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就你现在的思想力。思想力与行动力,书呆子和二流子,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俞敏洪说: “人生的道路不能像在平原上走过,人应该活的像延绵不绝的高山一样,爬上顶峰去看无限的风光,走到谷底去看幽静的溪水。”,我非常欣赏这种有冲劲有活力的人,但我自己并不是这样,我的人生态度并非如此。新东方创始人只有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人容量就越小,不可能人人处在上层建筑之中。大多数人的人生,就如同在平原上走过。我觉得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平原上走过一生,虽然没有延绵的高山那样丰富有趣,但我也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所在。平原上有小桥流水人家,可以釆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没有紧张的神经,没有过多的沉重与牵绊,保持如湖水般平静的的心,快乐的涟漪时而泛起。我只求不留遗憾,也没有后悔。对我来说这样就够了。
第五篇:旅游文化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武汉轻工大学
选修论文
标题:论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姓名:刘阳杰
学号:1204080337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201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近年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方式之一,而众多学者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却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故文化旅游可以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有学者这样定义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在全国掀起一股文化旅游浪潮的环境下,本文就中国各地的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旅游
中国
民俗
摘要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tourism activities, andmany scholars about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tourism has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For example: the cultural tourism is a kind of alternative tourism operators to provide goods.The key cultural tourism in cultural tourism, only in the form of.The cultural
tourism can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to realize tourism behavior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understand culture.Some tourism refer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human tourism:cultural life of
human
scholars define cultural to a vanishing
way
of memory “picture” or “local characteristics”, is a remnant of this way of life.The country set off a wave of cultural tourism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hinese around some typical folk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of folk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discussed.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正文:
旅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级消费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旅游活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世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可见我国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多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商业、贸易的经济文化,乃至婚丧礼仪、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和游艺竞技的文体文化,都有其特独的民俗。二是地域覆盖面宽,地方色彩浓。中国地域广袤,气候复杂,其民俗事象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三是民族特点鲜明,民俗事象异彩纷呈。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众多的民族便为中国民俗资源的异彩纷呈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发中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提供了前提。
(三)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开发的原料 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揽游客观光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民俗资源都可开发为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民俗资源中那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吸引旅游者的民俗因素和事象。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在旅游目的地参与多种有趣活动,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所以观赏乡土风光,考察风土人情的各类特色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受到了日益增多的旅游者青睐。国际旅游业出现了以探寻异域风俗为主的态势。
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许多旅游企业和旅游投资商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尝试,特别是开发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等等。但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主要问题有以下3点。
(一)民俗被淡化 以无锡的吴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它是一个以挖掘吴地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吴地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文化,然而,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
(二)民俗文化被同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其民俗文化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然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异地、异国文化介入,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冲淡和同化,如湘西在未开发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然而,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各种流行的长短裙,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取而代之,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逐渐消逝。
(三)民俗特色文化被庸俗化 民俗特色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桂林有些地方,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制“捐献”,结果游客大呼上当,于是对它敬而远之。还有些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糙,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用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只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开发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中国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突出的特点。抓住民俗特色旅游的优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国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搞得比较好的例子来看,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深层次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 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民俗旅游的实质是追求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挖掘文化内涵,注意突出特色,创奇出新,突出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等要素的特色,显示其独特性,以特色取胜。二是把民俗文化旅游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 所谓软件建设,是指文化活动的组织安排、文化节目的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所谓硬件建设,是指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这样既可以较快地形成新的吸引物,又可以较快地积累硬件建设所需的资金。硬件的建设要根据旅游地总体规划量力而行,要根据民俗文化的要求为旅游者提供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必需的设施。切忌只注意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只注意建设饭店而忽视管理饭店,以免失去平衡,妨碍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应根植地方文化,移植与嫁接外来文化 中国许多表演艺术都根植于地方文化,以吴文化公园为例,它是一座独具吴地文化特色的园地,在“吴地住宿馆”里展示的是古朴的堰里农舍和家庭手工作坊。在那里,可以看到酿酒、打豆腐、纺织所用的各种设施,并且有当地人亲自为游客做示范,给外来游客一种新鲜的感觉。吴文化设计力求使公园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使游客进入公园后,接触到古老而又新奇的民情风俗,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在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时还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要注意移植外来文化,如深圳世界之窗的艺术表演就移植了世界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四是把民俗活动与商贸结合起来 现代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乃至经、贸、商相结合、相配套的系统。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营活动,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里,许多旅游者常常把观赏民俗活动与从事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一箭双雕。中华民族众多,民俗各异。如西藏的雪顿节、云南泼水节、四川的火把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等,都各具民族特色,这些对异国他乡的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许多地区正是以民俗活动为吸引物,积极开展经贸洽谈与商品展销会,从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凉山举办火把期间每天设3000多个商业摊点,日销售额比平时增加7倍。所以,必须把民俗活动与经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花,贸易结果”。五是“雅”与“俗”相结合 旅游目的地的表演要注重雅俗结合,雅可以产生差异感、新鲜感与吸引力,俗可以产生市场规模。从经营角度说两者缺一不可。不雅就没有比较优势,没有吸引力,不俗则市场规模太小,经济上不可行。雅与俗的结合有两种途径,雅的节目搭台,俗的节目唱戏。即开辟一些高雅的演艺产品来吸引游客,产生轰动效应。另一种途径雅之俗化,即把那些高雅的表演性艺术产品部分化成群众能够参与的艺术产品。如位于太湖之滨的宜兴,素有“陶都”之美称,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宜兴的制陶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在以前,我们看不到这种高雅艺术的制造过程,但是聪明的宜兴人将这种制陶流程俗化,在陶都宜兴丁蜀镇,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各种陶瓷艺术品,而且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制陶的过程。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参与性强的民俗化的节庆艺术表演节目很多,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射箭、赛马和摔跤),维吾儿组民间舞蹈“赛乃姆”,纳西族的“巴乐跳”,黎族的跳竹竿等等,都很适合在旅游地展开。最后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 要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曾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越好。当然,一定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旧,这是游客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而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
总结:
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新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遍及全球的大众文化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多、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大众化的民俗文化旅游正从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中国,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全社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必能使中国的旅游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雷.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 沈祖祥.中国与旅游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 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 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