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解读!日本大学留考难在哪里
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
专家解读!日本大学留考难在哪里
日本作为亚洲国家,教育质量是最高的(没有之一),在数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代表日本教育最高水平的东京大学都位列前二十名。除了东京大学,其他的许多大学教育质量在亚洲名列前茅。近些年留学日本成为了中国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的考虑方向。
想读取日本的大学,都必须参加一个留学生考试简称留考。只有凭借这个留考成绩才能申报日本的大学。日本的留考难不难,难在哪里。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的日本留学专家给我们带来了答案。
专家指出,留考成为了留日学生背上的三座大山。哪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日语。总所周知,留考中日语成绩占到了总成的50%,针对大多数从小背着ABC的学生来说,在短短时间里掌握起形平假片假字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用这些语言进行考试,饶是“应试能力”全球有名的中国学生也不得不发憷。
第二座大山,日本文综。读过高中时代文综合的学生都知道历史、地理是多么的万恶,学生们几乎都被那些时间、事件等等琐碎的东西困扰。更何况要去记忆那些电视里没有,漫画书上不画的日本历史?现在的学生更知道宇智波佐助、海贼王而不懂什么是应天门之变和织田信长。
第三座大山,日本理综。理科类项目倒比文科类的压力要小,毕竟这些自然科学是不会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但是学生无法适应的是卷子上充满了日语的专有名词而不是H2O这种通俗的国际简写,以及生物学科上的各种专业怪词。考试的难度随着日语的难度而提升。
日本留考的难度在这种语言障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的专家同时也指出,随着国际化教育的趋势,一些日本的院校也主动同中国的高校提出校校之间了合作,这种合作可以说是为中国学生留学日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对华招生和留考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一些高中生留学日本直通车项目,就是中国高校与日本高校进行的密切合作,为中国留学生提供保底大学。
第二篇:专家解读:公务员工资改革方向在哪里?
12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有专家指出,此举将拓宽基层公务员发展通道,公务员待遇会随着职级的提升相应提高。
上述对县以下公务员的利好消息,再次引发网友对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关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负责人在就公务员工资问题答问时表示:“目前公务员工资是2006年公务员法出台后实施的,总的来看,实施得还算平稳,当然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工资结构不合理,基本工资比重低,津补贴部分比重高,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也没建立,向基层倾斜不够。” 从中,我们大致也可看出未来公务员工资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务与职级并行
拓宽基层公务员发展通道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深改小组此次审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是对三中全会《决定》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超过90%的公务员属于科员及科员以下职务,有60%是在县级以下政府机关。而在现行公务员管理体制下,行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政级别决定公务员的一切薪酬待遇。一个单位的规格又决定了其领导级别,以致于很多基层公务员熬到退休,还只是科员待遇。
“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将解决县以下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问题,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去争当‘长’的局面。”苏海南指出,职级将与工资待遇挂钩。当一个公务员基于自身工作能力、承担责任和所做贡献等提升到相应的职级后,他的工资待遇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调整和改变。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期待职务与职级并行将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县以下机关公务员晋升难度降低,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期待将大大提高,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正向心理预期、改变腐败动机,将有利于减少基层公务员腐败问题。
据悉,目前,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省已陆续开始尝试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内蒙古、福建等省区也在近期先后推出在县级以下全面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提高基本工资比例
缩小公务员收入的地区差异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曾经表示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解决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基本工资占主体,优化工资结构。”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由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由中央财政支付,而津补贴由地方财政和各部门财政安排,由此导致了不同地区间甚至同一地区不同部门间公务员收入的差异巨大。
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在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和岗位津贴制度。方案同时提出,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方案“另行制定,适当时候出台”。
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被寄望于缩小公务员收入的地区差异,并促进公务员这部分收入与当地生活成本相匹配。7年过去了,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实施方案仍未有定音。“难度在于科学、客观地确定各个地方的附加津贴,这涉及到对各地物价等的测算,比较复杂。”苏海南表示,希望这一方案能尽快出台,让不同地区的公务员,能够享受同等的生活水平。比如北京,物价和房价相对高,相关的补贴可能高一些,青海这方面的补贴相对可以低一些。但是青海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要给到合理水平,要体现补偿。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福利货币化阳光化
提高公务员现期工资性报酬
长期以来,普通公务员与“官员”的概念被混淆,被认为普遍福利优厚,权力寻租的机会俯拾皆是。
一个在国家某部委工作的公务员向记者表示,并不是所谓发达城市、“实权单位”的福利就普遍好、普遍有权力寻租,关键是得看岗位和级别。这位公务员回忆:“早些年没有实行工资阳光化的时候,同样是过节,我们单位有的处室就发过节费,有的处室就不发。而灰色收入,得是在‘关键处室’掌握权力的人。还有分房子,大部分近两年,随着财政和审计制度的完善,福利不能随便发了,寻租空间也越来越小。”
有专家指出,将公务员福利货币化、阳光化,同时阻断权力寻租的暗道,是公务员薪酬改革不能绕过的内容,也是化解民意与公务员群体之间情绪冲突的良方。
“公务员的现期报酬(货币性工资)和延期报酬(养老福利等)之间比例关系与社会是相反的:大部分企业职工是工作时的货币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在退休后得到的货币性收入(主要是养老金)相对较低,而公务员的工资性报酬确实现期低、未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来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昕指出,这种结构性的错位不仅导致社会公众不满,同时也导致整个公务员队伍的不满,因为他们为了换取退休后的所谓高待遇,不得不在正需要花钱的年富力强时期领取较低水平的现期工资。
刘昕支持“限高提低”的思路:将公务员的工资性报酬与企业职工的工资性报酬的支付规律大体吻合起来,即削减社会公众无法享受的一些备受争议的公务员福利,比如替代率过高的退休金待遇,同时将合理的福利货币化、阳光化,将公务员的现期工资性报酬提高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上来。
建立比较机制
实现公务员工资动态调整
《公务员法》明确,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2006年7月起实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国家根据工资调查比较的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苏海南指出,这里所称“相当人员”,应该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这个对比过程中,可以划分若干对照组,比如全部公务员对所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公务员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而且公务员当中的司局级、处级、科级和科员,与企业可比层级管理人员比较起来得出的结论又不一样。
“公务员不需要都是‘精英’,不需要都具有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所以不能笼统的跟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做比较。”刘昕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我国政府部门缺少市场化的管理的心态,存在“人才高消费”的情况。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服务”,所以公务员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需要扮演好服务而不是管理者的角色,不需要都是博士、研究生。譬如某部门招聘了一个博士当司机,那么这个博士的工资水平应该跟企业司机比,而不能跟在企业做管理或者研究工作的博士比。
引入绩效管理
发挥工资的激励性
保护和激励被雇佣者的积极性是薪酬管理。在深圳市人社局局长王敏看来,现有公务员工资基本上失去了这一功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然而实际操作中,考核优秀可以奖励一个月的基础工资。然而基础工资占整个工资的比例非常少,这个奖励也就是微乎其微了。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为了改进窗口人员的工作作风,深圳市人社局曾经引入第三方暗访的方式。社保局下面50多个工作站,哪些窗口的工作人员迟到、回答问题态度不好、上班时间打游戏等,都会被暗访人员记录,并在月底的暗访测评表中体现。起初这种“点名”的方式很有效果,大家的工作作风和效率都有很大改进。可时间久了,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这种没有奖惩手段的持久加压,是不可能长久的。”王敏些许无奈的说,如果我是一个企业老板,为了让员工持续改进工作,我会加发红包。可现实中我连一分钱的绩效权力都没有。”
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确,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王敏建议,把公务员工资的30%抽出来做绩效。当然前提是制定出严格、细致的考核标准,根据每一位公务员的工作表现,来发绩效工资。
引入第三方机构
多方商讨论证公务员工资方案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为了确保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合理性,北师大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成立 “公务员薪酬委员会”。由委员会的专家通过调研拿出工资调整方案,然后经多方协商论证决定。然后建立“微调”机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市场工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不断的进行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也支持设立公务员薪酬专门调查机构,每年对公务员工资水平及企业同类人员工资水平进行调查比较,研究薪酬调整幅度。由此改变目前公众对公务员工资调整“不透明”、“只升不降”等错误看法。
“不同省、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之快,社会变化之大,不是一个部委或者一个委员会能完全摸得清的。”王敏提出了不同意见。建议将公务员工资的部分决定权下放给地方,“国家可以定一个基本的原则、基本的标准。比如规定公务员的工资增长不能超过GDP增速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能超过社平工资增长,但是不能全部管死。至少把权力下放到省,然后由省里根据各省的情况去决定放权的权限,逐级下放。”
王敏建议参照香港特区的做法,由地方每年拿出公务员工资的调整方案,然后进行全社会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当年公务员的工资调整幅度。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第三篇:专家解读:公务员工资改革方向在哪里
12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有专家指出,此举将拓宽基层公务员发展通道,公务员待遇会随着职级的提升相应提高。
上述对县以下公务员的利好消息,再次引发网友对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关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负责人在就公务员工资问题答问时表示:“目前公务员工资是2006年公务员法出台后实施的,总的来看,实施得还算平稳,当然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工资结构不合理,基本工资比重低,津补贴部分比重高,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也没建立,向基层倾斜不够。” 从中,我们大致也可看出未来公务员工资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务与职级并行 拓宽基层公务员发展通道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深改小组此次审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是对三中全会《决定》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超过90%的公务员属于科员及科员以下职务,有60%是在县级以下政府机关。而在现行公务员管理体制下,行政级别决定公务员的一切薪酬待遇。一个单位的规格又决定了其领导级别,以致于很多基层公务员熬到退休,还只是科员待遇。
“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将解决县以下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问题,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去争当‘长’的局面。”苏海南指出,职级将与工资待遇挂钩。当一个公务员基于自身工作能力、承担责任和所做贡献等提升到相应的职级后,他的工资待遇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调整和改变。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期待职务与职级并行将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县以下机关公务员晋升难度降低,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期待将大大提高,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正向心理预期、改变腐败动机,将有利于减少基层公务员腐败问题。
据悉,目前,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省已陆续开始尝试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内蒙古、福建等省区也在近期先后推出在县级以下全面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提高基本工资比例
缩小公务员收入的地区差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曾经表示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解决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基本工资占主体,优化工资结构。”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由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由中央财政支付,而津补贴由地方财政和各部门财政安排,由此导致了不同地区间甚至同一地区不同部门间公务员收入的差异巨大。
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在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和岗位津贴制度。方案同时提出,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方案“另行制定,适当时候出台”。
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被寄望于缩小公务员收入的地区差异,并促进公务员这部分收入与当地生活成本相匹配。7年过去了,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实施方案仍未有定音。“难度在于科学、客观地确定各个地方的附加津贴,这涉及到对各地物价等的测算,比较复杂。”苏海南表示,希望这一方案能尽快出台,让不同地区的公务员,能够享受同等的生活水平。比如北京,物价和房价相对高,相关的补贴可能高一些,青海这方面的补贴相对可以低一些。但是青海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要给到合理水平,要体现补偿。
福利货币化阳光化 提高公务员现期工资性报酬
长期以来,普通公务员与“官员”的概念被混淆,被认为普遍福利优厚,权力寻租的机会俯拾皆是。
一个在国家某部委工作的公务员向记者表示,并不是所谓发达城市、“实权单位”的福利就普遍好、普遍有权力寻租,关键是得看岗位和级别。这位公务员回忆:“早些年没有实行工资阳光化的时候,同样是过节,我们单位有的处室就发过节费,有的处室就不发。而灰色收入,得是在‘关键处室’掌握权力的人。还有分房子,大部分近两年,随着财政和审计制度的完善,福利不能随便发了,寻租空间也越来越小。”
有专家指出,将公务员福利货币化、阳光化,同时阻断权力寻租的暗道,是公务员薪酬改革不能绕过的内容,也是化解民意与公务员群体之间情绪冲突的良方。
“公务员的现期报酬(货币性工资)和延期报酬(养老福利等)之间比例关系与社会是相反的:大部分企业职工是工作时的货币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在退休后得到的货币性收入(主要是养老金)相对较低,而公务员的工资性报酬确实现期低、未来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
管理学院教授刘昕指出,这种结构性的错位不仅导致社会公众不满,同时也导致整个公务员队伍的不满,因为他们为了换取退休后的所谓高待遇,不得不在正需要花钱的年富力强时期领取较低水平的现期工资。
刘昕支持“限高提低”的思路:将公务员的工资性报酬与企业职工的工资性报酬的支付规律大体吻合起来,即削减社会公众无法享受的一些备受争议的公务员福利,比如替代率过高的退休金待遇,同时将合理的福利货币化、阳光化,将公务员的现期工资性报酬提高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上来。
第四篇:解放思想难在哪里
解放思想难在哪里
添加日期:2008-10-06 阅读:128 发布人:葛虹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范登生
来源:人民网
主持人的话:
解放思想是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范登生同志在来信中从五个方面对当前解放思想难的成因进行了系统梳理,富有启发。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大力弘扬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对解放思想恰如其分的历史定位和科学评价。纵观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大的挫折和失误,也都能从思想封闭和僵化中找到直接原因。可见,解放思想不仅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既然解放思想这么重要,而且我们党一再反复强调,那为什么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解放思想的步子迈得不大呢?这是非常令人深思的。本文试图从解放思想难的成因上作些分析。
成因之一: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不愿解放思想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有些同志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不放,总觉得老办法省时省力,老套路驾轻就熟,老经验实在管用。虽然口头上也强调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但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却不愿开动脑筋,习惯于用僵化的思想应对生动的社会实践,用陈旧的思路应付上级指示,甚至对新观念、新事物视为异物,予以排斥。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工作作风漂浮,官僚习气严重,自己不愿解放思想,也不许别人解放思想,致使单位死气沉沉,工作平平淡淡。我们说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从这些陈旧的、过时的、僵化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推动事业发展。
成因之二:民主空气不浓,不便于解放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从局部看,一些单位民主气氛不浓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比如,有的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有力,重大问题集体讨论不够充分,存在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领导同志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一线和基层情况若明若暗,甚至心中无数;还有的调动基层群众民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群众的意见难以反映,群众的心声难以表达,群众的公论进入不了决策,等等。这些都无形地给自身和群众的思想解放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解放思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先决条件。这就告诫我们,解放思想不仅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更要大力拓展党外民主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机制。这将是一项迫切的、现实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成因之三:素质能力欠缺,不善于解放思想
我们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与解放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应当看到,这些年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学历知识结构、实际工作能力等已经大为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自身的素质能力与岗位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有的干工作事无巨细、不抓大事,深陷事务主义的泥沼,总埋怨自己分身无术;有的整天泡在会议上,泡在文件中,泡在讲话中,不论大事小事,似乎不开会就不够重视,不讲话就不够力度;有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够系统、不够厚实;有的虽然政策理论水平比较高,但现代高科技知识却比较贫乏;有的做具体工作可以,但把关定向的能力却比较薄弱;还有的工作岗位变动后,对新的角色不愿去适应,对新的情况不愿多了解,靠吃老本过日子,等等。这些素质能力上的欠缺,制约着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即使这些同志有解放思想的强烈愿望,由于素质能力的局限,却往往不知如何去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解放思想。因此说,提高解放思想的能力,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也才能为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成因之四:害怕风险,不敢解放思想
干任何事业甚至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解放思想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为什么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解放思想呢?主要是怕担责任、担风险。有的抱着“出头椽子先烂”的想法,不敢勇为人先,担心“枪打出头鸟”,丢了“乌纱帽”;有的认为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但就怕演“砸”了,影响了自己的政绩,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得不偿失;还有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平稳稳守摊子,缺乏一股干事业的闯劲。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总怕官位不保、利益受损,甚至影响升迁。我们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崭新的事业需要崭新的思想。如若干什么事情总是左顾右盼,谨小慎微,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挑战精神,长期下去,我们的思想就会冻结,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我们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这段名言:“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成因之五:风气不正,不利于解放思想
对于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也是走在前列的。但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也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不能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对待解放思想,而是借“解放思想”之名,热衷于打政策上的“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局部不顾全局,为了眼前不顾长远,为了个人政绩不顾群众利益。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以“解放思想”的名义,把下舞厅、洗桑拿、跑关系、忙受贿当成家常便饭,思想由低俗变成肮脏,行动由扭曲变为无耻。试看一些下马的高官,身边有多少依附的红颜,家中有多少不义的财产,交往中有多少不正常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思考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问题,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寻求个人的精神刺激和满足私欲。这些害群之马,往往唱着“解放思想”的高调,干着损党、损国、损民的龌龊勾当,玷污了解放思想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致使部分群众对“解放思想”产生了误解,负面作用很大。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分民所忧,解民所难。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必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打牢解放思想的群众基础,聚集解放思想的动力支持。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
第五篇: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难在哪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大力弘扬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对解放思想恰如其分的历史定位和科学评价。纵观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大的挫折和失误,也都能从思想封闭和僵化中找到直接原因。可见,解放思想不仅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既然解放思想这么重要,而且我们党一再反复强调,那为什么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解放思想的步子迈得不大呢?这是非常令人深思的。本文试图从解放思想难的成因上作些分析。
成因之一: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不愿解放思想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有些同志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不放,总觉得老办法省时省力,老套路驾轻就熟,老经验实在管用。虽然口头上也强调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但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却不愿开动脑筋,习惯于用僵化的思想应对生动的社会实践,用陈旧的思路应付上级指示,甚至对新观念、新事物视为异物,予以排斥。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工作作风漂浮,官僚习气严重,自己不愿解放思想,也不许别人解放思想,致使单位死气沉沉,工作平平淡淡。我们说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从这些陈旧的、过时的、僵化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推动事业发展。
成因之二:民主空气不浓,不便于解放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从局部看,一些单位民主气氛不浓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比如,有的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有力,重大问题集体讨论不够充分,存在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领导同志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一线和基层情况若明若暗,甚至心中无数;还有的调动基层群众民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群众的意见难以反映,群众的心声难以表达,群众的公论进入不了决策,等等。这些都无形地给自身和群众的思想解放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解放思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先决条件。这就告诫我们,解放思想不仅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更要大力拓展党外民主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机制。这将是一项迫切的、现实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成因之三:素质能力欠缺,不善于解放思想
我们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与解放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应当看到,这些年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学历知识结构、实际工作能力等已经大为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自身的素质能力与岗位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有的干工作事无巨细、不抓大事,深陷事务主义的泥沼,总埋怨自己分身无术;有的整天泡在会议上,泡在文件中,泡在讲话中,不论大事小事,似乎不开会就不够重视,不讲话就不够力度;有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够系统、不够厚实;有的虽然政策理论水平比较高,但现代高科技知识却比较贫乏;有的做具体工作可以,但把关定向的能力却比较薄弱;还有的工作岗位变动后,对新的角色不愿去适应,对新的情况不愿多了解,靠吃老本过日子,等等。这些素质能力上的欠缺,制约着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即使这些同志有解放思想的强烈愿望,由于素质能力的局限,却往往不知如何去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解放思想。因此说,提高解放思想的能力,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也才能为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成因之四:害怕风险,不敢解放思想
干任何事业甚至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解放思想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为什么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解放思想呢?主要是怕担责任、担风险。有的抱着“出头椽子先烂”的想法,不敢勇为人先,担心“枪打出头鸟”,丢了“乌纱帽”;有的认为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但就怕演“砸”了,影响了自己的政绩,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得不偿失;还有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平稳稳守摊子,缺乏一股干事业的闯劲。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总怕官位不保、利益受损,甚至影响升迁。我们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崭新的事业需要崭新的思想。如若干什么事情总是左顾右盼,谨小慎微,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挑战精神,长期下去,我们的思想就会冻结,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我们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这段名言:“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成因之五:风气不正,不利于解放思想
对于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也是走在前列的。但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也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不能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对待解放思想,而是借“解放思想”之名,热衷于打政策上的“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局部不顾全局,为了眼前不顾长远,为了个人政绩不顾群众利益。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以“解放思想”的名义,把下舞厅、洗桑拿、跑关系、忙受贿当成家常便饭,思想由低俗变成肮脏,行动由扭曲变为无耻。试看一些下马的高官,身边有多少依附的红颜,家中有多少不义的财产,交往中有多少不正常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思考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问题,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寻求个人的精神刺激和满足私欲。这些害群之马,往往唱着“解放思想”的高调,干着损党、损国、损民的龌龊勾当,玷污了解放思想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致使部分群众对“解放思想”产生了误解,负面作用很大。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分民所忧,解民所难。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必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打牢解放思想的群众基础,聚集解放思想的动力支持。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