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流下领导讲话究竟“难”在哪里?

时间:2019-05-14 03:2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潮流下领导讲话究竟“难”在哪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潮流下领导讲话究竟“难”在哪里?》。

第一篇:新潮流下领导讲话究竟“难”在哪里?

新潮流下领导讲话究竟“难”在哪里?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多了,与群众座谈讲真话的多了,开会讲话限时的多了。现在的问题是,有些领导干部仍然“不会说话”,与新的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面对电视镜头说话,更是语无伦次。由此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领导干部要“学会说话”,真难啊!

文风是党风的体现,话风是政风的折射。老百姓经常批评一些官员不说“人话”,这是因为很多官员都习惯于说官话、套话、大话、假话造成的。别的不说,就以我们在新闻采访中经常看到听到遇到的而言,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不仅套话连篇、废话满纸,而且盛气凌人,令人昏昏欲睡,转身就忘。最难采访的往往是那些“官架子”很大的领导干部,他们夸夸其谈,能洋洋洒洒说半天,最后却发现实际上什么都没说。相比之下,有时听到一些没有“官架子”的领导干部讲话则让人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如获至宝,他们讲话总是有感而发,妙语连珠,句句说到群众心里去。重读《东方风来满眼春》,回忆当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情景,其语言之生动、思想之深刻、影响之深远,谁不为之感动,谁不为之振奋,谁不为之刻骨铭心?

领导干部讲话贵在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那些装腔作势的大话,那些套话连篇的空话,固然与文字水平有关,本质上却是对待群众、对待听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没有真感情哪有真心话?没有真心话哪有“一点通”?有“官本位”情结的干部总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往往对群众的诉求不闻不问,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基层实际情况一无所知,开口讲话怎么能不说空话、大话、套话甚至假话呢?与群众对话话不投机,与记者对话文不对题,说明你心里不仅缺少那么一点以人为本的“灵犀”,而且缺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真情。也就是说,改进文风话风,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实践观,深入基层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情。多了解基层实情,方能言之有据;多集中群众智慧,方能言之有物。

领导干部讲话贵在有真知灼见,关键是要善于独立思考。“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善于独立思考,才能思维活跃、思路清晰、思想深刻,才能讲出“人人心里所想、人人口中所无”的真知灼见。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已扩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群众中有许许多多新的问题、新的探索、新的经验、新的变化需要领导干

部去发现去关注,实践中有许许多多热点、难点、焦点甚至是痛点问题期待着领导干部去破解去思考。处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无论为官为人为文,无论立德立功立言,都要真实可信才有存在价值。总而言之,领导干部改进文风话风既是一个语言问题,也是一个感情问题,更是一个思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以德修身的问题。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君子立言,以诚为本。领导干部讲话之难,难就难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难就难在“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难就难在不懂装懂,缺乏修养,缺乏诚信,缺乏独立人格。

第二篇:解放思想难在哪里

解放思想难在哪里

添加日期:2008-10-06 阅读:128 发布人:葛虹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范登生

来源:人民网

主持人的话:

解放思想是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范登生同志在来信中从五个方面对当前解放思想难的成因进行了系统梳理,富有启发。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大力弘扬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对解放思想恰如其分的历史定位和科学评价。纵观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大的挫折和失误,也都能从思想封闭和僵化中找到直接原因。可见,解放思想不仅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既然解放思想这么重要,而且我们党一再反复强调,那为什么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解放思想的步子迈得不大呢?这是非常令人深思的。本文试图从解放思想难的成因上作些分析。

成因之一: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不愿解放思想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有些同志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不放,总觉得老办法省时省力,老套路驾轻就熟,老经验实在管用。虽然口头上也强调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但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却不愿开动脑筋,习惯于用僵化的思想应对生动的社会实践,用陈旧的思路应付上级指示,甚至对新观念、新事物视为异物,予以排斥。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工作作风漂浮,官僚习气严重,自己不愿解放思想,也不许别人解放思想,致使单位死气沉沉,工作平平淡淡。我们说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从这些陈旧的、过时的、僵化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推动事业发展。

成因之二:民主空气不浓,不便于解放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从局部看,一些单位民主气氛不浓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比如,有的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有力,重大问题集体讨论不够充分,存在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领导同志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一线和基层情况若明若暗,甚至心中无数;还有的调动基层群众民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群众的意见难以反映,群众的心声难以表达,群众的公论进入不了决策,等等。这些都无形地给自身和群众的思想解放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解放思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先决条件。这就告诫我们,解放思想不仅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更要大力拓展党外民主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机制。这将是一项迫切的、现实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成因之三:素质能力欠缺,不善于解放思想

我们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与解放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应当看到,这些年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学历知识结构、实际工作能力等已经大为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自身的素质能力与岗位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有的干工作事无巨细、不抓大事,深陷事务主义的泥沼,总埋怨自己分身无术;有的整天泡在会议上,泡在文件中,泡在讲话中,不论大事小事,似乎不开会就不够重视,不讲话就不够力度;有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够系统、不够厚实;有的虽然政策理论水平比较高,但现代高科技知识却比较贫乏;有的做具体工作可以,但把关定向的能力却比较薄弱;还有的工作岗位变动后,对新的角色不愿去适应,对新的情况不愿多了解,靠吃老本过日子,等等。这些素质能力上的欠缺,制约着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即使这些同志有解放思想的强烈愿望,由于素质能力的局限,却往往不知如何去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解放思想。因此说,提高解放思想的能力,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也才能为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成因之四:害怕风险,不敢解放思想

干任何事业甚至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解放思想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为什么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解放思想呢?主要是怕担责任、担风险。有的抱着“出头椽子先烂”的想法,不敢勇为人先,担心“枪打出头鸟”,丢了“乌纱帽”;有的认为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但就怕演“砸”了,影响了自己的政绩,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得不偿失;还有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平稳稳守摊子,缺乏一股干事业的闯劲。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总怕官位不保、利益受损,甚至影响升迁。我们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崭新的事业需要崭新的思想。如若干什么事情总是左顾右盼,谨小慎微,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挑战精神,长期下去,我们的思想就会冻结,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我们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这段名言:“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成因之五:风气不正,不利于解放思想

对于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也是走在前列的。但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也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不能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对待解放思想,而是借“解放思想”之名,热衷于打政策上的“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局部不顾全局,为了眼前不顾长远,为了个人政绩不顾群众利益。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以“解放思想”的名义,把下舞厅、洗桑拿、跑关系、忙受贿当成家常便饭,思想由低俗变成肮脏,行动由扭曲变为无耻。试看一些下马的高官,身边有多少依附的红颜,家中有多少不义的财产,交往中有多少不正常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思考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问题,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寻求个人的精神刺激和满足私欲。这些害群之马,往往唱着“解放思想”的高调,干着损党、损国、损民的龌龊勾当,玷污了解放思想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致使部分群众对“解放思想”产生了误解,负面作用很大。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分民所忧,解民所难。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必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打牢解放思想的群众基础,聚集解放思想的动力支持。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

第三篇: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工作又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困扰着法院工作的就是“执行难”问题。如何解决“执行难”已成为各级法院的大问题。党中央对此也十分关注,曾以文件转发地方各级党委,并引起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视。但是,“执行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顽症在哪里,笔者以办案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执行难”难就难在因素多,使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难以实现。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当事人经营风险意识不强,从而导致许多资金有投入而无产出;二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盲目发展企业开发项目,举债建企业办厂子,经营自主权不到位,在经济活动中超过其责任能力时不愿承担责任;三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当事人的诚实信用理念不强,法律意识谈漠,欠债不还,能逃则逃;四是一些地区的政府和部门大局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从局部利益出发,干扰法院的执行工作;五是有些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不高,执行方法和作风简单粗暴,使社会各界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不理解或不支持。究其造成“执行难”的具体原因,还要从具体现象谈起。现象之一: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政府部门以提~部职工生活福利为名,盲目发展企业开发新项目,在没有资金、没有经营管理人才的情况下,大肆办公司和经济实体,结果有的企业建成就停产;有的企业有产品无市场;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低劣;有的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这些企业盈利少,亏损大,遗留一大批债务。这些企业大部分歇业,或已破产,或无资金周转,根本无力再恢复生产。现象之二:政府行政手段干预决定企业的生存,以“脱钩”或以改制为名逃避债务,或将几个企业的有效资产统一重组为新的企业,留下“空壳企业”应付债务。就是人们常讲的“空房子、空桌子、空戳子(公章)、空帐户、空架子”的“五空企业”。这些企业的主管部门多半是政府。这些政府部门还债意识差,拒不履行义务,学法、守法意识淡薄,对法院的执行采取拖、躲、顶、缠的方法,有的还以政府是行政机关无钱还债为由,拖延执行;有的政府机关领导人长期不与执行人员见面,只派无职无权的人与执行人员周旋;有的直接抗拒法院的执行,传票拒绝收、谈话拒签字。有的被执行单位借助一些不明~的上级领导向法院施加压力;有的利用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向法院说情,一味强调协调;有的政府机关领导自以为是人大代表就为所欲为,量法院对他难以采取强制措施;有的政府机关自以为级别比执行法院级别高,通过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向上级法院打招呼。这就使法院在执行中左右为难,从而使大量的“涉府”案件难以执行。现象之三:有些债权人自己风险意识淡薄,出现风险后,在某种程度上,它把人民法院从审判机关的位置演变成了他的“债务人”,把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一些经营风险转嫁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压力,以交诉讼费为由,要法院为债权人背负和承担经营风险的包袱,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不堪重负。现象之四:被执行人难找,为一件案子往往找被执行人要跑上几十趟,有的即是找到了人也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说找人难,那么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就更难。在执行过程中,有些被执行人采取赖帐、拖帐、躲债、逃债的方式,使申请人的权利不能及时兑现。久而久之,债务人比债权人狠,抗法事件频频发生,法院的权威不屑一顾,判决书如废纸一张。导致有些债权人认为到法院打官司不如“黑道 ”来得快,从而使法律削弱了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功能。综上所述,引发“执行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执行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需要采取多种解决问题手段。“执行难”问题能否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更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全面履行宪法赋予的审判职能和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系到国家尊严和法制的统一。只有解决“执行难”,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权威才能得到最终体现。

一、执行工作不是单靠法院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把普法的重点放在培养和树立法律权威意识上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里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尊重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法律意识的加强、守法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全社会的法制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执行工作离不开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的领导、支持和人大的监督、帮助,使党委、人大及时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情况,帮助解决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坚决抵制和消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扩大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讲求执行艺术,以提高执行质量、效率和效益。在执行中,要有不为权势所屈的信念,坚持法律宣传、说服教育,依靠上级领导机关的支持,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要依法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执行措施和执行手段,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司法公正。总之,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职责是以审判的形式,依法确认纠纷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可能的前提下,确保所确认权利义务的实现或履行。案件的执行,关键在于被执行人有没有履行能力。其实部分经济纠纷案件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必然存在风险,这种风险一旦引起纠纷就成为案件,一部分通过法院审判和执行,权益能够得到维护实现,另一部分法院虽然确认了权利,但仍不能实现,这样的结果迫使经营者必须及时总结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尽量减少风险,减少纠纷,从而减少损失。因此,部分案件的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其经营不善或自己不慎所应承担的苦果,从而要纠正那种法院的执行工作就是实现当事人的债权的思维方式。在执行工作中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促使法院执行工作逐步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促进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

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工作又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困扰着法院工作的就是“执行难”问题。如何解决“执行难”已成为各级法院的大问题。党中央对此也十分关注,曾以文件转发地方各级党委,并引起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视。但是,“执行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顽症在哪里,笔者以办案的亲身体会

谈谈自己的看法。

“执行难”难就难在因素多,使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难以实现。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当事人经营风险意识不强,从而导致许多资金有投入而无产出;二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盲目发展企业开发项目,举债建企业办厂子,经营自主权不到位,在经济活动中超过其责任能力时不愿承担责任;三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当事人的诚实信用理念不强,法律意识谈漠,欠债不还,能逃则逃;四是一些地区的政府和部门大局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从局部利益出发,干扰法院的执行工作;五是有些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不高,执行方法和作风简单粗暴,使社会各界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不理解或不支持。

究其造成“执行难”的具体原因,还要从具体现象谈起。现象之一: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政府部门以提高干部职工生活福利为名,盲目发展企业开发新项目,在没有资金、没有经营管理人才的情况下,大肆办公司和经济实体,结果有的企业建成就停产;有的企业有产品无市场;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低劣;有的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这些企业盈利少,亏损大,遗留一大批债务。这些企业大部分歇业,或已破产,或无资金周转,根本无力再恢复生产。现象之二:政府行政手段干预决定企业的生存,以“脱钩”或以改制为名逃避债务,或将几个企业的有效资产统一重组为新的企业,留下“空壳企业”应付债务。就是人们常讲的“空房子、空桌子、空戳子(公章)、空帐户、空架子”的“五空企业”。这些企业的主管部门多半是政府。这些政府部门还债意识差,拒不履行义务,学法、守法意识淡薄,对法院的执行采取拖、躲、顶、缠的方法,有的还以政府是行政机关无钱还债为由,拖延执行;有的政府机关领导人长期不与执行人员见面,只派无职无权的人与执行人员周旋;有的直接抗拒法院的执行,传票拒绝收、谈话拒签字。有的被执行单位借助一些不明真相的上级领导向法院施加压力;有的利用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向法院说情,一味强调协调;有的政府机关领导自以为是人大代表就为所欲为,量法院对他难以采取强制措施;有的政府机关自以为级别比执行法院级别高,通过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向上级法院打招呼。这就使法院在执行中左右为难,从而使大量的“涉府”案件难以执行。现象之三:有些债权人自己风险意识淡薄,出现风险后,在某种程度上,它把人民法院从审判机关的位置演变成了他的“债务人”,把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一些经营风险转嫁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压力,以交诉讼费为由,要法院为债权人背负和承担经营风险的包袱,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不堪重负。现象之四:被执行人难找,为一件案子往往找被执行人要跑上几十趟,有的即是找到了人也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说找人难,那么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就更难。在执行过程中,有些被执行人采取赖帐、拖帐、躲债、逃债的方式,使申请人的权利不能及时兑现。久而久之,债务人比债权人狠,抗法事件频频发生,法院的权威不屑一顾,判决书如废纸一张。导致有些债权人认为到法院打官司不如“黑道”来得快,从而使法律削弱了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功能。

综上所述,引发“执行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执行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需要采取多种解决问题手段。“执行难”问题能否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更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全面履行宪法赋予的审判职能和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系到国家尊严和法制的统一。只有解决“执行难”,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权威才能得到最终体现。

一、执行工作不是单靠法院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把普法的重点放在培养和树立法律权威意识上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里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尊重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法律意识的加强、守法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全社会的法制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执行工作离不开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的领导、支持和人大的监督、帮助,使党委、人大及时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情况,帮助解决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坚决抵制和消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扩大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文秘114版权所有总之,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职责是以审判的形式,依法确认纠纷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可能的前提下,确保所确认权利义务的实现或履行。案件的执行,关键在于被执行人有没有履行能力

。其实部分经济纠纷案件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必然存在风险,这种风险一旦引起纠纷就成为案件,一部分通过法院审判和执行,权益能够得到维护实现,另一部分法院虽然确认了权利,但仍不能实现,这样的结果迫使经营者必须及时总结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尽量减少风险,减少纠纷,从而减少损失。因此,部分案件的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其经营不善或自己不慎所应承担的苦果,从而要纠正那种法院的执行工作就是实现当事人的债权的思维方式。在执行工作中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促使法院执行工作逐步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促进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难在哪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大力弘扬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对解放思想恰如其分的历史定位和科学评价。纵观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大的挫折和失误,也都能从思想封闭和僵化中找到直接原因。可见,解放思想不仅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既然解放思想这么重要,而且我们党一再反复强调,那为什么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解放思想的步子迈得不大呢?这是非常令人深思的。本文试图从解放思想难的成因上作些分析。

成因之一: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不愿解放思想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有些同志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不放,总觉得老办法省时省力,老套路驾轻就熟,老经验实在管用。虽然口头上也强调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但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却不愿开动脑筋,习惯于用僵化的思想应对生动的社会实践,用陈旧的思路应付上级指示,甚至对新观念、新事物视为异物,予以排斥。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工作作风漂浮,官僚习气严重,自己不愿解放思想,也不许别人解放思想,致使单位死气沉沉,工作平平淡淡。我们说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从这些陈旧的、过时的、僵化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推动事业发展。

成因之二:民主空气不浓,不便于解放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从局部看,一些单位民主气氛不浓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比如,有的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有力,重大问题集体讨论不够充分,存在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领导同志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一线和基层情况若明若暗,甚至心中无数;还有的调动基层群众民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群众的意见难以反映,群众的心声难以表达,群众的公论进入不了决策,等等。这些都无形地给自身和群众的思想解放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解放思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先决条件。这就告诫我们,解放思想不仅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更要大力拓展党外民主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机制。这将是一项迫切的、现实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成因之三:素质能力欠缺,不善于解放思想

我们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与解放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应当看到,这些年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学历知识结构、实际工作能力等已经大为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自身的素质能力与岗位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有的干工作事无巨细、不抓大事,深陷事务主义的泥沼,总埋怨自己分身无术;有的整天泡在会议上,泡在文件中,泡在讲话中,不论大事小事,似乎不开会就不够重视,不讲话就不够力度;有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够系统、不够厚实;有的虽然政策理论水平比较高,但现代高科技知识却比较贫乏;有的做具体工作可以,但把关定向的能力却比较薄弱;还有的工作岗位变动后,对新的角色不愿去适应,对新的情况不愿多了解,靠吃老本过日子,等等。这些素质能力上的欠缺,制约着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即使这些同志有解放思想的强烈愿望,由于素质能力的局限,却往往不知如何去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解放思想。因此说,提高解放思想的能力,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也才能为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成因之四:害怕风险,不敢解放思想

干任何事业甚至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解放思想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为什么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解放思想呢?主要是怕担责任、担风险。有的抱着“出头椽子先烂”的想法,不敢勇为人先,担心“枪打出头鸟”,丢了“乌纱帽”;有的认为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但就怕演“砸”了,影响了自己的政绩,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得不偿失;还有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平稳稳守摊子,缺乏一股干事业的闯劲。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总怕官位不保、利益受损,甚至影响升迁。我们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崭新的事业需要崭新的思想。如若干什么事情总是左顾右盼,谨小慎微,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挑战精神,长期下去,我们的思想就会冻结,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我们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这段名言:“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成因之五:风气不正,不利于解放思想

对于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也是走在前列的。但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也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不能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对待解放思想,而是借“解放思想”之名,热衷于打政策上的“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局部不顾全局,为了眼前不顾长远,为了个人政绩不顾群众利益。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以“解放思想”的名义,把下舞厅、洗桑拿、跑关系、忙受贿当成家常便饭,思想由低俗变成肮脏,行动由扭曲变为无耻。试看一些下马的高官,身边有多少依附的红颜,家中有多少不义的财产,交往中有多少不正常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思考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问题,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寻求个人的精神刺激和满足私欲。这些害群之马,往往唱着“解放思想”的高调,干着损党、损国、损民的龌龊勾当,玷污了解放思想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致使部分群众对“解放思想”产生了误解,负面作用很大。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分民所忧,解民所难。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必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打牢解放思想的群众基础,聚集解放思想的动力支持。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

下载新潮流下领导讲话究竟“难”在哪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潮流下领导讲话究竟“难”在哪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房地产调控难在哪里(范文)

    房地产调控难在哪里 尽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实施两年,但大家都能注意到,房价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房地产调控吃力不讨好,到底是谁在推高房价?要回答这个......

    创业难,到底难在哪里(推荐)

    创业难,到底难在哪里? 根据这些需求,创业的人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家,在这里面没有别的语言,所有的表达就两个字——创业。《人民日报》2008年10月30日《让劳动者敢于和乐于创业》中......

    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难在哪里

    精选范文: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难在哪里(共2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大力弘扬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难在哪里(精选五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大力弘扬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在哪里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在哪里有些学生和家长抱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难与艺术类专业的扩招有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是否真的是扩招惹的“祸”呢?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中......

    你的广告费究竟浪费在了哪里?

    有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至少浪费了一半以上,但我不知道究竟浪费在哪里?”说的是广告投放由于不当而造成巨大浪费的问题。广告投放如何将钱用在“刀刃”上,使企业的每一分钱......

    新式婚宴推广难在哪里5篇范文

    新式婚宴推广难在哪里 五一临近,又到了婚庆旺季,新人们都在为自己打造浪漫的婚礼、丰盛的婚宴。尽管从去年开始光盘行动就已经席卷全国,但传统婚宴带来的浪费却一直在继续。 一......

    深度学习究竟“深”在哪里到什么程度算是“深”

    深度学习究竟“深”在哪里?到什么程度算是“深”? “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