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晋江制鞋业的调研报告
对晋江制鞋业的调研报告
制鞋业是晋江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主要分布在晋江市陈埭、池店、内坑、青阳、梅岭、西园、西滨等镇(街道)。在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中的发展进程,目前晋江鞋业已步入转型升级阶段,成为晋江市域内最成熟的产业集群之一,晋江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2008年10月,经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复评,晋江再次荣获“中国鞋都”称誉。
一、产业规模实力较强。晋江市现有鞋类生产企业3112家,从业人数超38万人,年产鞋9.5亿双、皮革总产量10亿英尺,2008年实现鞋类行业总产值395亿元(包括制革39.2亿元,下同),占同期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5.8%。主要产品包括有专业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时装鞋、凉鞋、雪地鞋等数百个品种和规格,其中运动、旅游鞋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产品远销163个国家和地区。形象地说,全球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依靠“品牌、资本”双翼推动,单体鞋业企业规模扩张迅速,至目前,全市产值超亿元、超千万元制鞋企业已分别达到81家、245家,拥有4家上市公司(安踏体育、中体国际、鳄莱特时尚运动、泰山科技)和22家上市后备企业,2008年全市制鞋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5.4亿元,增长25.8%,占同期全市鞋业行业总产值的89.97%。
二、产业生态环境较好。除了“量”上的优势,晋江制鞋业还拥有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全市已形成了鞋成品、鞋机、鞋材、皮革、鞋业化工等企业生产齐头并进、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了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其中专门为成品鞋从事配套生产的鞋底、鞋面、皮革、五金制品等专业厂家目前已达1500多家,鞋用机械产品已占据全市鞋业80%市场份额,市内还拥有大量模具开发、鞋样设计、管理咨询、形象策划、营销推广、出口代理等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配套行业,企业已基本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制鞋业的发展,还带动区域鞋材市场的配套繁荣,鞋业重镇陈埭现已形成陈埭鞋材市场和中国鞋都两大区域配套市场,其中陈埭鞋材市场吸引了来自国内4个省份和国外30多个国家(地区)600多家鞋材鞋机客商入驻,年交易额达80亿元。“中国鞋都”市场拥有独立店铺2162间,目前已吸纳了一批本土10多家鞋材企业和国
内5个省份鞋材供应商入驻,2008年9月,还设立了晋江中国品牌鞋服直销中心。
三、产业品牌影响较大。近年来,晋江市鞋业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通过依托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定位、斥巨资聘请形象代言人、召开春、秋两季营销会议等形式,致力于拓展品牌对外影响,全市鞋业企业聘请的影视、体育明星多达70多位,年广告费投入近10亿元。部分企业还通过参与顶级体育赛事合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如:安踏公司成为了全国排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运动装备赞助商,国辉公司成为中国篮球协会标识产品CBA的运营商。品牌营销战略的持续推进,为晋江鞋业品牌簇群的掘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至目前,全市鞋业企业累计拥有19枚中国驰名商标、8件中国名牌产品、36件国家免检产品,“国字号”品牌总数占全国运动鞋行业的一半以上。安踏体育用品连续7年位列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并成功入选2008年度中国运动鞋服行业标志性品牌。
四、技术质量水平较高。晋江制鞋业装备了大量具有国际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其中有600多家制鞋企业引进意大利、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的自动制鞋流水线3000多台(套),250多家鞋材企业拥有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射机500多台,另外立体扫描仪、电脑数控切割纸板机等设备也常见于全市鞋类企业。同时,企业十分注重自主研发投入,全市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均自行配套产品研发机构,其中有4家鞋类企业研发中心被确认为省级技术中心、5家鞋类企业研发中心被确认为泉州市级技术中心,全市制鞋业依靠自主研发,目前共掌控了鞋业生产2000多种核心技术、拥有189项专利。积极推行贯标认证,是近年来我市鞋业企业为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致力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市鞋类产品质量稳定率达98.2%,先后有88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108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安踏公司成为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国辉公司成为篮排球专业运动鞋、专业运动服装和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规范、《鞋类通用实验方法耐磨实验方法》等领域的国家标准起草成员单位,寰球公司成为抗菌鞋类行业标准起草成员单位。
晋江制鞋产业依靠完善配套的产业生态环境,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制鞋业界具备较高的影响力,但放眼全球市场,晋江鞋业单体企业规模、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与国内知名鞋业品牌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一个阶段,晋江将继续发挥“中国鞋都”区域品牌优势,进一步丰富鞋都内涵,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把晋江建设成为国际鞋业名都;要以一市(陈埭鞋材市场)、一楼(现已开工建设的晋江鞋业大厦)、一街(晋江市鞋业品牌一条街)、一会(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为载体,全力打造晋江鞋业对外展示平台;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重点发展鞋业机械装备、鞋用化工材料等生产性项目,填补鞋业产业链空白点,提升鞋业产业集约化水平;要加强鞋业检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完善鞋样设计、鞋材研发、形象策划等公共服务配套,深度开发功能型、专业型、时尚型鞋类产品,挖掘产品层级和升值潜力空间;要推行虚拟经营、定单外包和配套外派,提高专业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水平;要鼓励自营出口,发展国外直销基地、展示中心,抢占国外产品终端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晋江在国际鞋业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第二篇:2011制鞋业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市场分析报告
2011制鞋业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市场分析报
告
我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其中胶粘鞋占有绝大部分市场。而目前我国制鞋业中所用的胶粘剂90%是溶剂型胶粘剂,这类胶粘剂含有大量的甲苯、二甲苯、丁酮、丙酮、乙酸乙酯、烷烃等有机溶剂,用量占胶水总重的80%甚至更多。这些有机溶剂都存在一定的毒性,有些劣质的胶粘剂甚至用苯来生产,其毒性更大。除胶粘剂外,制鞋业中还广泛使用清洗剂、处理剂和上光剂等,这些原料中也大量使用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绝大多数属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除了引发直接接触者患职业病外,排放在大气中的有机溶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会生成臭氧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当遇到不良气象条件时,这些污染物会形成光化学烟雾,而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类的眼睛及呼吸道,引发头痛、眼睛红肿、喉炎、肺病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此外,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还对相关产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中的防火、防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世界各国颁布了不少有关VOC的法规和法则。VOC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世界上各个国家目前对其定义和含量标准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欧盟,作为VOC的物质被定义为由碳元素与一个或多个氢、氧、氮、硫、磷、硅或卤素相结合的化合物,在20oC或运行条件下它的蒸汽压大于0.01kPa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瑞士对VOC的定义为20oC下蒸汽压大于0.01kPa或标准大气压下沸点≤240oC,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美国对VOC的定义与欧盟和瑞士不同,它是通过测量干燥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得到的,测量在干燥柜中于120oC×24h挥发性物质的总量,减去由卡尔费休法所测水分的量即得到体系的VOC量。
目前欧盟和美国等都各有不同的VOC法则。欧盟的VOC法则规定:1)每个企业或设备的消耗限额为5t;2)企业必须每年向行政机关报告VOC的总量;3)产品中的VOC量必须是大家都知道的;4)通过所有产品中的VOC量来估算总的VOC量;5)行政机关抽查企业的VOC量。在瑞士,每年的VOC量在3kg以内免费,超过3kg后产生每kgVOC,则由产生VOC的产品供应商交付3瑞士法朗。在美国,各州的限额不同,但超过后都要付费。
在制鞋工业中,按照欧盟指导性法则1999/13/EG的规定,到2005年10月31日,每双鞋的VOC限额为37.5g,到2007年10月31日,VOC为25g。对于Nike、Adidas等一线运动鞋品牌,对VOC的要求更高,目前每双鞋的VOC已经低于25g,但他们还在采取各种工艺和方法以使每双鞋的VOC降得更低,零VOC是最终的目标。
对于制鞋业中VOC的测试和计算,因为每次实际测试都存在误差,故此所谓标准值都只能是理论计算值。计算的原则如下:
VOC(g/双)=Σ[(g原料/双)×(gVOC/g原料)]
原料指制鞋中所有使用到溶剂的产品,包括胶粘剂、处理剂、清洗剂和上光剂等。实际
计算中,很少通过一双鞋来计算VOC。鞋厂一般依据每生产100双鞋所使用的胶水、清洗剂、处理剂等含VOC物质的总量,依据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VOC含量,计算出总的VOC,即可得到每双鞋的VOC;或者根据每月鞋的生产量,胶水、清洗剂、处理剂等含VOC原料的消耗量,依据原料的VOC含量,即可计算出当月每双鞋的VOC。
在我国的制鞋工业中,除了一些品牌鞋的代加工厂外,可以说目前还没有厂家计算和控制VOC,保守的估计每双鞋的VOC在100g左右。拿整个行业来说,在2006年就有约20万t的有机溶剂直接排向了大气中(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统计2006鞋用胶的量为25万t,以20%固含量计)。
虽说鞋厂采用当前的环保型胶粘剂可以减少对直接接触者健康的毒害,但挥发在空气中的有机物质因二次污染会对更多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虽说我国也有许多部门和地方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鞋用胶粘剂的标准,如2003年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鞋和箱包用胶粘剂》(GB19340-2003);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标志产品的标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胶粘剂》(HBC18-2003);福建省环保局制定并发布的福建省环境保护产品认可技术条件—鞋用胶粘剂。
但这些标准主要是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对VOC的要求并不高。如GB19340-2003中规定:每千克胶液中含苯≤5.0g、甲苯和二甲苯≤200g、游离TDI≤10.0g、氯化溶剂≤50.0g、正己烷≤150g,总挥发性有机物≤750g/L。虽然环境标志产品要求更为严格,HBC18-2003标准规定,产品在生产中不得加入苯类、氯代烃等溶剂,由原料中带入的该类杂质含量均应小于2g/kg。产品中不得加入汞、铅、锡、铬的化合物,由产品原料中带入的该类化合物含量均应小于0.5g/kg,但对VOC的要求并不明确。这些标准主要是对胶粘剂的要求,对制鞋业中的清洗剂、处理剂和上光剂等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
国际上,以环境保护为框架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全面生效,欧盟化学品新规REACH也与2007年6月1号正式生效。这些旨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高度保护的法规的实施,使WTO的贸易壁垒正转化为技术壁垒,而技术壁垒的核心之一则是环保标准。近年来“绿色壁垒”事件不断发生。如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出口食品、牙膏、服装和玩具有毒有害物超标事件;05年12月发生的意大利因偶氮染料和金属镍超标等问题查扣中国鞋事件。虽说这些都与挥发性有机物无关,但不排除今后会因制鞋业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VOC等来阻止中国鞋的进口。同时ISO14000的全球性环境管理推动,要求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输、行销、甚至回收都必须符合环保意识。有效降低VOC公害,成为由西而东的全球性共同趋势。
对于鞋厂来说,绿色制造是大势所趋。采用环保型溶剂胶可以降低对工人的毒害,但其毒性依然存在,并且挥发性有机物仍会导致二次污染。而采用水性胶、热熔胶可降低制鞋中的VOC达70%甚至更多,水性鞋胶(大底胶)已在多个国际著名品牌鞋上使用多年。国内也有一些品牌鞋开始试用水性胶,如福建鸿星尔克、富贵鸟已在国内率先通过水性胶试用。热熔胶在制鞋中也大量使用,但在主要的大底粘接方面目前还不成熟。对于仍在使用溶剂型胶粘剂的鞋厂来说,加强对溶剂和胶粘剂等的管理,采用溶剂回收、焚烧等装置也可有效降低VOC(可以回收约75%的VOC)。对于多数鞋厂来说,后两种方法设备投资过高,可行性不高。所以目前最佳的方法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向水性胶过渡,并加强对溶剂使用的管理。
第三篇:晋江非公企业统战工作调研报告-泉州师范学院
加强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调研与思考
——以晋江市为例
泉州师范学院统战部课题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壮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结构也悄然地发生变化。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所说的:“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人民日报》2007年06月11日10版政治要闻《新社会阶层 身影日渐清晰》)
据陈喜庆副部长估算,新社会阶层大约有5000万人,加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人数在1.5亿左右。这一新兴的人口庞大的阶层所发挥的作用也令人刮目相看:他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因此,对这一社会新阶层的重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建设、政治改革、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要最大限度地把他们 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力量。”
虽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但由于新社会阶层构成比较复杂,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新社会阶层的特征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阶层的人群构成、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经济状况、利益要求、政治愿望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人士的统战工作,我们选择了东南沿海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晋江市作为调研对象,目的是通过对该市非公企业的调研,了解该市对非公企业主、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统战工作中的得失,提交一份比较客观、全面的调研报告,为统战部门研究新社会阶层统战政策提供资佐。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走访、座谈的形式进行,课题组走访了晋江市委统战部、青阳街道办事处、安海镇政府,恒安、安踏、凤竹、劲霸等企业,召开座谈会,与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以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企业员工交流,并就有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晋江市非公企业现状概况
晋江市地处东南沿海,冷战时期,由于台海因素,沿海几乎没有国家经济项目的投资。这也使之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轻装上阵的优势。加之晋江是一个全国著名的侨乡,现辖6个街道、13个镇、本地人口103万,但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却有200多万人。正是侨乡这一优势,为其带来大量的外资,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截止2006年底,晋江累计批准外资项目4062个,总投资103亿美元)。2006全国百强县排名 中,根据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县域基本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十七位、第七;在中国自主创新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六;经济实力连续13年位居福建十强县(市)榜首;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3亿,全市GDP1105亿,财政收入48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来考察非公企业的诸多元素,非公企业的地位以及加强非公企业人士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1、晋江非公企业规模和非公企业主人数及从业人数基本情况 晋江市非公企业主要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介机构等组成。外资企业实际投入运营的有2194家,从业人员约41万人。民营企业9761家,民营企业主近3万人(由于股份制企业很多,大股东也视为该企业的企业主),从业人员约35万人。全市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2967家,主要是从事餐饮等服务以及商品的批发和零售等服务行业,由于规模差异较大,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较难统计,从业人员估计在10万人左右。中介机构登记户数129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
2、晋江非公企业经济实力
从经济情况来考察,非公企业约占整个产业的96%,财税贡献约占90%。外资企业总投资103亿美元,合同投资80亿美元,2006年生产总值达630.8亿,自营出口8.75亿美元。民营企业总投资640亿元,2006年产值430亿。
3、晋江非公企业主阶层的综合素质情况
非公企业主阶层由于企业性质不同,综合素质差异较大,一般地说,外资企业、中介机构非公经济人士素质较高,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素 质较低。从抽样调查看,外资企业管理层专科以上学历占67%,拥有职称人员占10.2%。中介机构学历较高的主要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民营企业主第一代中学历以初中、高中居多。但在民营企业主的第二代中,综合素质发生质的变化,由于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又重视培养第二代接班人,第二代民营企业主学历绝大多数为本科或研究生,留学生比例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现行职称评定主要限定在人事局体制内的人员,民营企业主很难有机会参与职称的申报评定。所以,民营企业主综合素质呈现出飞跃状态,可是职称状况没有根本的改观。
4、晋江非公企业主参政议政情况
据统计,晋江市非公企业代表人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各1人,担任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2名,香港、澳门晋江籍人士担任十届省政协委员37名,担任泉州市人大代表10名、政协委员18名。共有198名非公企业人士、37名港澳代表担任晋江市十一届政协委员(晋江市政协十一届委员380人,非公企业主占52%)。但在人大代表中,非公企业主的比例就明显下降,以晋江市所在地青阳镇区为例,晋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选举产生19名市人大代表,非公企业主约占20%,晋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17名,非公企业主94名,占29.6%。在工商联组织中,非公企业主有明显的优势,晋江市工商联主席(兼任晋江市政协副主席),9个镇街20多位非公企业主担任副主席,16个镇办事处成立工商联。此外,还通过参加同业公会、异地商会,海外联谊会等形式,在与政府的沟通中间接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非公企业主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其教育背景、家庭社会背景、价值 理念等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参政议政的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如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代表人士一般要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指导性、长期性,希望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为其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宽松的发展环境。而科技型的非公企业人士更希望政府能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期望其劳动成果能够得到政府重视和社会认可。
5、晋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
近几年来,晋江市十分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自1986年在恒安公司建立晋江市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以来,现在已经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工)委11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1290个。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1060个,党员5020名,覆盖率达100%。凤竹、钻石公司党组织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晋江市被福建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
晋江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起步较早,组织部门注重策略,努力探索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组建模式,逐步形成以“支部建在规模企业上”为主导,“建、联、挂、靠”为组成部分、“大党建”为重要手段的组建思路,取得明显成效。在发展党员上。把握“三个重点、一个试点”的原则,即重点在员工中50人以上的企业发展党员,重点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骨干中发展党员,重点在优秀本地企业员工中发展党员。同时,为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派党务干部。目前已有23名干部全脱产的12家重点企业挂职担任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副书记,每年聘任60名市级重点非公企业党务干部,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经济补贴。这些工作大大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晋江市非公企业所发挥的积极社会影响
晋江市由于非公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5%以上,遍及各行业,遍布全市各角落。其所发挥的积极社会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认识:
1、繁荣当地经济,带动其它地区经济发展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06年,晋江市目前拥有各类非公企业12000多家,生产总值超过1100亿元,其中还不包括个体工商户。财政收入48.6亿中96%来自非公企业。经济的繁荣也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全市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12967家中绝大多数为服务行业,根据调查,从业人员年平均纯收入在5—7万元,这就意味着纯收入总量达7.78亿,为103万人口人均增加755元。
众多的企业也必然伴随着庞大的从业队伍,据估算,仅晋江市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超过80万,其中外来从业人员超过30万。如果把个体工商户以及中介机构计算进去,最保守估算,非公企业至少提供了100万个就业岗位。
由于本地资源比较缺乏,很多非公企业主除了本地企业之外,还积极到外地区拓展事业。因为地域的局限,很难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我们从本地指明企业对外投资以及在各地晋江籍建立的商会,其对外地区经济的积极影响仍然可窥一斑。如天守机构、福源食品公司、安踏集团等知名企业在龙岩市长汀县投资建厂,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晋江市在异地组织的晋江商会比较有影响的是云南、广东、福州晋 江商会,在全国各大城市担任福建、闽南、泉州、晋江等异地商会会长的晋江籍人士有27人,担任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的有200多人。根据调查,晋江籍在外经商办企业的人士多达10万人,其中不泛规模巨大的企业,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晋江市本地。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晋江籍工商界人士创办的企业1000多家,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实力强,经济总量完全可以再造一个晋江。这都充分说明晋江市非公企业的社会影响已经超越地域。
2、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晋江自古以来素有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在经历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很多人富裕起来,对各种慈善事业都乐意解囊。很多村镇学校校舍建设、桥梁、村路、公共设施都有企业主的参与。据晋江慈善总会的捐赠统计,自2002年8月慈善总会成立至2007年年底,已经收到捐赠款项达2.41亿元,绝大多数为非公企业主捐赠。在慈善总会37位正副会长中,非公企业主占36位,在总会理事会253个单位和个人中,非公企业主占总人数的81.1%。相对于其他地区慈善总会管理者基本由卸任官员来担任,晋江市慈善总会有更明显的民营特色。慈善总会为4130名特困对象解决治病和生活困难,资助3067名贫困学生就学,为516名残疾人配置助残器,资助516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150名特困户残疾人援建住房,为1000户特困户购置电视机并安装有线电视。
除了由慈善总会实施的救助活动外,晋江市非公企业主还积极参与其它领域的慈善活动,如晋江市委统战部每年春节都组织总商会举办迎春节送温暖活动,2007年春节就救助了1400户特困户。很多企业主对于 慈善事业都心怀热肠,恒安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就提出“公益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理念,在事业刚起步时,他就投身慈善事业,1990年出资在家乡设立老人基金会,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以领到30元的补助。随着企业的发展,补助金额也不断提高,至2007年,每位老人每月的补助已经达到200元。至今,许连捷个人的捐赠资金已经超过2亿元。劲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肇明也将热爱慈善事业看作自己的一种认识态度,其各种捐款已经超过1000万元。
3、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非公企业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百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他们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与挂联村密切配合,双方从实际出发,在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建基础设施、共推新村建设、公办社会事业、共促农民就业、共育文明乡风等七个方面加强合作,真正实现从外在到内涵的新农村建设。他们采用公司+村委会、公司+农户模式、非公企业直接出资等模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如晋江市福源食品公司与挂钩联系村委会、村民合作即采用第一种模式。让村民以其土地折价入股、集体和群众集资入股的形式组建新农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推进旧村改造,为新农村建设创立健康、可持续发挥的机制。其外,维珍尼公司等5家企业捐资500万元、劲霸服装公司等6家企业筹资2300万元、香港华基集团、侨兴集团、天守机构等3家企业筹资3200万元分别与挂联的村社区共建新农村,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当然,非公企业的影响远远不仅局限在以上方面可以说,闽南地区 中很多优秀文化传统在晋江市的非公企业主那里得到弘扬,他们既繁荣了当地经济,也繁荣了闽南文化,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新时期做好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
1、充分认识非公企业人士的特征
非公企业人士,其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做好非公企业人士的统战工作,首先必须了解这一阶层的特点,有的放矢。晋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就认为,非公企业人士具有八大特征:由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分化形成、相当部分是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领域、聚集了大部分高收入者、职业和身份不稳定性大、政治诉求逐步增强、多数是非中共人士、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中央强调指出,“既要充分肯定和发挥新社会阶层的重要作用,又要加强教育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陈喜庆介绍说,对新社会阶层,中央明确了“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20字工作方针,还提出了“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的工作方法。
非公企业人士既有以上共同特征,又有其鲜明的地域性。要做好这一群体的统战工作,既应该从大局去把握,坚持原则,以中央文件精神为指导。同时应该结合具体地域文化,了解他们真实想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充分认识做好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的意义
第一,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非公有制经济要实现新的飞跃,必须 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发展活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非公有制企业中集聚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非公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只有团结好这部分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非公经济企业的凝聚力,才能促进非公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因此,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造就人才是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统战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二,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是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的需要。统一战线涉及到政党、民族、宗教等领域,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吸引和集聚了越来越多的各方面人才,统战资源和统战对象呈现出新的分化组合和流向特点,统战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非公企业人士中少数民族人士和信教人士逐年增多,从国有大企业、高校院所和海外流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人员也大量增加等。新世纪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中统战对象种类之多、来源之广、程度之复杂前所未有。如何有效地整合非公有制企业的统战资源,用党的政治优势占领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统战阵地,任务紧迫、责任重大、大有可为。第三,加强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的和谐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能否做好非公有制企业统战工作,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引导各方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3、努力探索具有非公企业特色的统战工作新路子
加强非公企业统战工作,要把“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为根本任务。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公企业代表人士队伍
目前,非公企业人士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早期白手创业起家的,其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相对较差,道德法制观念相对淡薄。因此,要加强他们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价值取向、社会责任、道德规范、诚信经营、个人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座谈活动,用正面的引导方式帮助非公企业人士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如举办商会论坛,邀请经济界国内知名授课,邀请本地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带领企业家走出去,拓展视野,开阔眼界。如晋江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北大总裁班”,邀请知名企业家参加,提高非公企业主的理论素养。由市委牵头,统战部组织的考察团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学习参观,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转变经营观念。引导非公企业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搭建沟通平台,了解非公企业人士的心声
通过建立各种社团,如海联会、工商联、侨联、同业公会、行业协会等,发挥桥梁沟通作用,在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定期不定期走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加强联系,增进感情。
要发挥非公企业人士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非公企业人士要围绕国 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3)加强服务职能,关心非公企业人才成长
对非公企业的统战工作不仅仅是领导与管理,还应该包含服务。深入了解非公经济人士的需求,积极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形成政策提供有力支持,使统一战线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更 好地贯彻执行,为非公经济人士的成长保驾护航。晋江市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强化服务职能。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了解非公企业的情况,倾听非公企业人事的诉求,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协助非公企业申办营业执照,每年企业年,检统战部门协调职能部门,集中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极大方便企业;组织各种展会,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品牌宣传氛围,帮助企业发展壮大;针对用工紧缺现状,政府帮助企业联系劳务输出地区,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同时加强对岗前培训,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企业高级人才紧缺的问题,政府除了为人才的引进提供便利外,还由市财政予以支持。如对目前受聘于企业的8位博士后,除了企业给予的薪金外,政府每位每月还给予4000元的津贴,并提供一套高级公寓。
(4)加强对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的指导
从总体上看,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是整个统一战线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各级统战部门要高度重视非公企业人士的统战工作,把它纳 入总体部署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摸清本地区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情况,掌握底数,提出对策,理清基本思路;二是要帮助已开展统战工作的非公企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并注重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要开展前瞻性研究,及时分析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跟踪掌握非公企业主和统战对象的思想动态,不断探索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新的内容、载体和方式、方法、手段。四是要将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民族、宗教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五要在非公企业人士中加强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
(5)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主把“关爱员工”作为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尊重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要鼓励非公企业人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要继续引导非公企业人士参与“光彩事业”等公益活动。通过捐资助学、铺路修桥、赈灾济困、拥军优属等多种形式,积极塑造关爱社会的良好形象,增进非公企业人士与其他社会阶层的相互认同,不断推进和谐企业、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建设。
发挥非公企业人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好、激发好、保护好广大非公企业人士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干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一企帮一村、百企连百村、建设新农村”活动,不断探索服务新农村的新思路、新载体、新方式,在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自身事业的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互惠双赢,真 正走出一条可持续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以上是我们就晋江市非公企业人士统战工作所做的一些调研,由于时间比较仓促,调查面的局限,能力水平不足等,不足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课题负责人:方传安 执笔:杨秋生 王平华)
第四篇:对晋江旧货市场的调查报告
对晋江旧货市场的调查报告
学习了一年的经济学课程,老师布置我们一个研究性课题---调查晋江旧货市场(晋江旧货市场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新店村,离泉州市区5公里,首期占地15亩,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有店面90间。),由于旧货市场离我们学校比较近,来去方便,在老师的陪同下,我们来到晋江旧货市场,通过询问商家与老师,阅读资料及上网查询等途径,我们明白了很多,也学到了不少,感触不少,真是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此我们写出报告作为我们的作业,同时也把它寄给有关领导,以作参考。
晋江需要旧货市场
旧货贸易前景广阔,因为它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虽然不是什么高收益,但是薄利多销,收入也相当可观,现在晋江企业规模大,外来员工多,对旧货有较大的需求量。旧货贸易本身就存在很多的商机,根据市场自身的调节规律,自动会发展起来。其实人们现在对“旧货”认识不足,存在较大的误区。旧货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低收入的人,一些高收入的人也是需要的。比如一些低收入者因为经济条件,考虑着每日的生计,需要一些实用价值高的物品;一些外来民工常常一起凑钱,去采购一些消费品,不需要购买比较高档昂贵的;一些考虑档次追求时尚的高收入者,要丢弃一些还不错的产品又舍不得,他们同样需要旧货市场;也有些高收入者比较节省,在某些方面他们认为不需要那么奢侈。可以说,旧货市场的存在解决了许多人的问题。据市场负责人讲,今后将针对晋江产业特点,开办积压服装、积压鞋材等的交易,并逐步扩大场所和经营品种,旧货贸易促进了产品二次流通,激活市场,让旧货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环保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群众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参差不齐,发展旧货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对调剂余缺,盘活闲置物资,解决、安置就业等都有很多好处;旧货市场的开办不仅方便了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弥补了晋江没有旧货市场的空白,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调节拓展泉州市区、晋江市旧货流通渠道。
旧货市场问题多多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旧货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不少问题。旧货市场存在以下几个隐患:
一、旧货市场有的店面成为“洋垃圾”市场,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进口旧衣物、鞋帽、箱包等。
二、有的店面成为假冒世界名牌手表、衣服、皮包等的专门市场。
三、有的店面主要以二手手机为主,但这些旧手机来源许多都无合法手续。甚至涉嫌为盗、抢赃物。
四、有的店面从销售盗窃的自行车开始,发展到了助力车,甚至公开贩卖电动自行车了。如果不加大管理力度,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个别店面很可能会成为机动车的“黑车”市场。此外,在双休日及节假日,有的店面甚至销售从工商等行政部门查处并要求销毁的假冒变质药品、酒类、化妆品等日常用品,有的游商甚至贩卖黄色书刊等非法出版物。
旧货品种五花八门,新旧成色件件不同,各人各看,比价困难,有些旧货经营者投机取巧,以旧充新,以次充好,“进来杀一刀,出
去一榔头”,欺诈客户,套用货款,被称为“旧黑心”。花钱受气苦自知,旧家电不尽如人意属情理之中,许多弊端却是让消费者心有余悸,一位女士曾花300元在旧货市场买了一台“水仙”牌双缸洗衣机,店主承诺可保修半年。结果,该女士拉回去才用了一个星期,就发现不能动了,只好雇车到旧家电市场里。虽说是免费修理,来回路费也好几十元。结果不出一个月,洗衣机又不动了,她只好再来回的运送修理。半年保修期来回折腾了三趟,最后发现该洗衣机带动皮带的齿轮已严重磨损变形,根本没办法修理。回想起这件事,该女士很是委屈地总结:用手洗还不会这么累!
晋江市环保局的专家说,旧家电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极其可怕的。比如现在用的冰箱大多采用环保型,那些旧冰箱则都是没有采用环保技术装备的,让这些旧冰箱流入社会,对臭氧层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旧货市场发展的建议
我市目前发展旧货业的困惑存在着旧货产权、旧货运输方面及人们消费观念等问题。部分市民对旧货市场认识不够,甚至有的持怀疑和观望态度。一方面应加强旧货宣传力度,主动走进百姓生活;进一步积极开通或拓宽与百姓相互沟通、互惠互利的渠道。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扶持旧货业,培育旧货市场,为旧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条件,引导消费者走进“二手货”市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经营主体多样化,要有地方特色;对于旧货市场的弊端,政府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于市场表面现象的指责,还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强宣传,号召杜绝假冒伪劣,杜绝“洋垃圾”市场,杜绝黑市,着重加强宏观调控,使旧货业日益朝着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另外,旧货业主也应遵守市场经济的秩序,诚信经营,薄利多销,不搞变相行业竞争,规范市场服务,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努力拓展旧货业务,坚持平等自愿、公平交易和品种齐全的原则。只需一个电话,旧货拉走新货上门,让那些“曾经下岗”的货物,重新精神抖擞地踏上新征途,让那些对货物“另有新欢”或“怀旧情结”的人们,通过旧货市场都能如愿以偿。旧货市场“长大”有望,这样旧货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此文2006年五月获福建省第十届中学生优秀思想政治小论文一等奖
晋江二中尤艺婷 指导老师冯建平)
第五篇:关于对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期,我带领政法委、信访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领导对全县x个乡镇的信访案件(隐患)逐案件进行了调度,同时把调度也作为一个调研的过程。
一、基本情况
我们对所调度的x起信访案件(隐患)从发生的时间,案件的性质、引发案件的原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一是根据信访案件发生的时间分析,其中x年以上x起,占x%,x—x年x起,占x%,x年以下x起,占x%。
二是根据案件性质分析,涉地纠纷(包括宅基纠纷、承包地纠纷及其他与土地相关纠纷)x起,占x%,邻里纠纷 x起,占x%,经济纠纷x起,占x,反映村干部 x起,占x%,涉法涉诉x起,占x%,“三跨三分离”案件x起,占x%,其他x起,占x%。
三是根据引发案件的原因分析,其中涉及村干部原因x起,占x%,涉及乡干部原因x起,占x%,涉及县直x起,占x%,涉及法院执行x起,占x%,涉及刑事案件x起,占x%,其他原因x起,占x%。
目前,经过调度的信访案件(隐患)已经有x件得到化解。通过调度,我们还收到了以下效果:
一是明确了案件化解的方向。通过逐案件听取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案件的副职汇报,特别是对信访人的主要诉求、案件基本情况、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以及需要县直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组织参加调度的部门从政策、法律、人情、人脉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理清案件脉络,发掘深层次原因,找准真正的症结。
二是研究了一些具体办法。针对具体的案件,结合法律、政策等,综合相关部门、乡镇的意见,找准突破口,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及采用的具体办法。通过思想工作(解决问题)能够化解的,明确具体的方法和人员。通过法律方式能解决的案件,确定出具体的办法。需要稳控的,明确稳控的责任主体。
三是整合了资源。当场拍板,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明确部门和乡镇的职责,确定需要部门牵头的,明确牵头单位和分管领导,需要乡镇牵头的,明确部门的职责,限定解决时限进行解决,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进一步明确稳控责任。
四是增加了基层干部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压力。把逐乡调度也作为逐乡培训,在教方法、教思路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乡村干部在维稳工作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乡村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维护稳定工作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和重心放在维护稳定上。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度和分析,我们发现,造成信访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乡镇党委书记对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没有把抓好信访稳定工作作为保卫政权的高度来对待,没有把信访稳定工作当作当前基层最重要要工作来抓。主要表现是:对情况不熟悉,特别是对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不清楚,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出现问题没有及时上手解决等。
二是个别县直部门没有站在全县大局的高度来认识信访工作,主动工作意识差。主要表现是:出现问题,即使是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不积极上手,怕麻烦,怕给自己找乱子,有些信访案件是由于个别干部不负责任造成的。
三是村一级没有真正发挥好信访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主要表现是:村干部主动维护稳定意识差,没有认识到维护稳定也是村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有的村班子软弱,村干部担当意识差,个别干部还有私心,办公不公道,有些问题甚至是由于村干部自身问题引发的等等。
四是县一级的接访机制效果还有差距。有的案件虽然经过多个县级领导进行接待,仍没有解决。从县一级层面来说,只要产生上访案件,一级处理很多在县一级,县级领导干部有效接访在一级处理当中是一个关键环节。要想化解案件,领导接访就要能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而不是仅仅一般性批示,交由有关部门处理。有的案件,虽然经过多个领导批办,但是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对党委、政府的权威是一种影响,也会使上访人产生“越解决不了越上访或者越级上访的情况”。这次调度过的x件信访案件(隐患),其中有x件是县挂帐案件。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除部分属于依照当前政策和法律规定无法解决和已经完成诉讼程序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访人没有按照公示,找分管领导接访,在别的领导接待时,可能出于对这项工作不了解,或者由于分工不同,只能拿出一些原则性意见,部门在承办时可能考虑本单位利益,或者不愿意承担责任,致使一些案件久拖不决。
三、几点探索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必须站在维护党的政权的高度来认识信访问题。通过信访渠道来缓解人们的情绪,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克服过去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搞突出的方式,建立起一种常态化、有效、能起预防作用的机制。用制度来管理信访,用制度来约束干部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到信访稳定工作中来,真正建立起“大信访”“大维稳”“大调处”的格局,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是建立起一整套管用的制度。
一是建立起县级领导有效接访制度。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反复研究,出台了《关于县级领导干部有效接访的安排意见》,明确信访局和乡镇在有效接访中的职责,比如信访局主要负责:(1)接访公示。《县级党政干部接访约访日程安排表》、《行政职能部门受理信访事项及领导分工表》、《信访事项办理工作流程》、《上访须知》下发各单位进行公示。(2)案件分解。对全县的信访案件,深入分析认真研究,确定哪些案件是需要接访的,哪些案件是需要稳控的,根据县级领导所分管工作以及信访人诉求性质进行分类,把每个应接待的案件明确到接访领导。(3)现场分流。对约访的案件按顺序接待,对不是接访领导约访或分管分包的案件,分三种情况处理:一是由相关单位或乡镇劝返,二是由涉案部门接待,三是等接访领导接待完约访案件后再进行接待。(4)及时沟通。发生县访后,要及时与乡镇、科局部门进行联系,要求陪访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掌握信访信息,对上访人解疑释惑、疏导情绪。(5)立案交办。接访的党政领导根据信访人所反映的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作出批示和安排,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要求,信访局将接访案件及时交办到责任单位进行处理。乡镇主要负责:(1)提前培训。接到信访局通知后,由本单位、本乡(镇)包案领导根据县有关规定,及时与上访者见面告之并培训。主要内容是所反映的信访事项由谁来负责接待处理,什么时间接待,在上访时应遵守哪些规章制度或基本要求。(2)掌握案情。涉案部门必须提前掌握上访人所反映的诉求、生产生活及思想动态,把握案件的脉络,找准症结和关键点,拿出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提供政策法律依据,逐步实现引导信访人向分管信访事项的领导反映诉求,县级接访领导现场拍板解决问题,通过县级领导接访确定“四明确”,明确解决方向、具体措施、结案时限,实现息诉罢访。
二是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新的“四明确”机制。分级负责、分类化解信访工作新的“四明确”机制。1、分级负责就是根据信访案件的需要,分为县级领导、科局、乡镇、村(居、企业)几个层次,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任务。比如县级领导按分包、分管包案化解。科级按照“分批次逐案化解梯次推进”要求,集中精力,重点解决。村级侧重解决邻里纠纷、宅基矛盾等村“两委”干部能够解决的问题。分级负责的关键是分清责任。2、分类化解就是把全县的信访案件根据案件的性质,主要分为重点人案件、缠访类案件、敏感群体性案件等八类,通过分类确定工作的着力点。分级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明确责任,更有利于明确主攻方向,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能充分调动各级的积极性,这也是不同于以往新的“四明确”。
三是建立起有效地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信访问题,真正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在村(居)、县直部门、企业,特别是在村(居)解决,办法多、余地大、成本低。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乡镇往往成了第一道防线,有时甚至县这一级成了第一道防线,出现信访问题,村干部不着急。有些信访案件是由于村干部作事简单、作风粗暴,县直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有些是因为企业不负责任造成,这是我们在信访工作中的查找出来的短板。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是针对今年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征求律师意见,经过法制办把关,连续出台了三个问责意见即《关于对村(居)“两委“干部不履行信访工作职责的问责意见》、《关于对影响全县信访稳定问题单位和公务人员的问责意见》和《关于因企业责任引发信访稳定问题的问责意见》,主要目的是通过我们掌握的行政资源,政法资源,采用非信访的手段来解决信访问题。
四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信访稳定工作中来。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比如邻里纠纷,宅基纠纷,不一定都需要相关部门出个裁定,或者通过诉讼解决,有时通过几个人调解,也许事情就能很圆满解决。为此,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建立维稳协调员的制度》,把民间有威望、热心于调解工作的人士在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通过这些调解员的威望和能力,化解矛盾和纠纷,降低行政成本,减少后遗症,这也是信访稳定工作全社会参与的一个具体体现,有利于构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信访的大格局。
关键是要找对人,通过适当的人、适当的方法,始终坚持带着感情、有针对性、不间断地做思想工作,可以有效地疏导信访人的情绪,转变观念,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在调度过的信访案件中,有两起案件比较典型,其中一起案件发生在xx,我县根本无法解决,另外一起是十四年前发生的涉法涉诉案件,解决起来难度非常大,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坚持不懈地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关系,做了大量有效的思想工作,转变其观念,最终成功化解。
二是主动上手,整合各种资源,这是化解案件的关键。一是一旦出现问题,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早上手,只有早上手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既能用较低的成本化解,也能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作文章。我县某镇出现孩子溺水死亡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立即上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了信访隐患,既消除了群体访隐患,也在群众中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县直单位掌握着各种资源,包括行政、法律、经济等多方面,有些信访案件单靠乡镇无法解决,需要部门配合或主动上手,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执政资源化解矛盾和隐患,这是我们工作中的实际体会。前一段时间,某乡镇部分群众反映假种子事件,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派出得力人员,同乡镇一起,在最短的时间把问题解决。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工作和行为,这是化解案件的保障。解决信访问题,真正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在村(居)、县直部门和企业,特别是在村(居)解决,办法多、余地大、成本低。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乡镇往往成了第一道防线,有时甚至县这一级成了第一道防线,出现信访问题,村干部不着急。有些信访案件是由于村干部作事简单、作风粗暴,县直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有些是因为企业不负责任造成,这是我们在“查短板、找差距、促整改”活动中,对信访工作查找出来的短板。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是针对今年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征求律师意见,经过法制办把关,连续出台了三个问责意见即《关于对村(居)“两委”干部不履行信访工作职责的问责意见》、《关于对影响全县信访稳定问题单位和公务人员的问责意见》和《关于因企业责任引发信访稳定问题的问责意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各级干部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增强主动意识,办事公平、主持正义、维护团结、敢于担当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止引发信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