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8课时周末一天的安排_2009111604330386
第8课时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内容:第56~57页,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目标:
1、通过时间活动,加深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每个星期天你都是怎么安排的?(多个学生回答)
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华的星期天是怎样安排的。(板书课题)
2、出示挂图,读一读。
3、看了刚才小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多个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谈话:小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做每件事都用一些时间。做每件事是什么时间开始的,到什么时间结束的。各用了多少时间。
2、出示第57页中的两个问题。
(1)分组学习,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多个学生回答)
板书:
(1)做家务:8:00~8:208:20-8:00=20(分钟)
做作业:8:30~9:009:00-8:30=30(分钟)
购书: 9:00~10:1010:10-9:00=1小时30分 答:个华做家务用了20分钟,做作业用了30分钟,到新华书店购书用了1小时30分。
(2)参观动物园:13:00~16:00是下午1:00~下午4:004-1=3(小时)
制作航模:19:00~20:00是晚上7:00~晚上8:00 用了1 1
小时。
答: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1下午时到下午4时,一共用了3小时。制作航模的时间是从晚上7时到8时,一共用了1小时。
3、提问:从这张表中,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
(1)小组合作:一人提问题,全组解答。
(2)全班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①小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了时间?
②吃早饭用了多少时间?
③看课外书用了多长时间?
……
三、实践应用,自我提高
1、谈话: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从小华的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中,你觉得小华是怎样的一位同学?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请多个学生说一说)
2、如果让你来安排周末一天的生活,自己哪些方面与小华的安排相近,还准备安排哪些活动?你有什么好的创意?(请多个学生说一说)
(启发引导合理安排时间:既要要有学习劳动的时间,还要有娱乐休息的时间。)
3、学生独立自制一张详细的周末一天生活的时间安排表。
4、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活动。
5、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比一比,谁安排得更合理,更有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同样多的时间,希望大家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设计的时间安排表,提出若干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二篇:《中庸》第8课时教案
《中庸》第八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中庸》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教学目标】
学习文句的朗读,熟读成诵,理解君子之道:牢牢抓住,不要放弃【教学重难点】
明白文句的道理, 熟读成诵.【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幻灯出示,带拼音读)。
2、正音: 择乎、拳拳、服膺、弗;教师范读。
3、采用各种方式朗读。
三、整体认知
读了文句,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四、理解文句
1、理解文句中的原意: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孔子有个非常得意的弟子颜回,下面是孔子称赞颜回的,你可以在孔子的著作里发现很多对颜回的称赞。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他说:颜回这个人非常有个性,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他的好处,哪怕一点好处都牢牢放在心上,并一直坚持下去,不再让他消失,不再丢弃。孔子要说做事要从一而终,不能半途而废,不能五十步笑百步。有一句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你本来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停下了,就相当于这件事完成了一半,你根本就没完成,哪怕走了九十九里,也是没完成,孔子在《中庸》里面除了讲谁做到了中庸,中庸是什么样的,中庸很难做以外,他还告诉你要坚持下去,后边孔子说“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就是说普通男女,以他们的智力,也可以了解、做到中庸,但是孔子紧跟着说:虽然他们能够做到,但做不到极致,也就是说你想做到中庸,很简单,想做到极致很难,就像佛家说的,想做到顿悟要有大智慧。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君子之道真正的意思是说,做事要从一而终,不能半途而废。
五、背诵原文
六、拓展
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的做法。
【板书设计】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做事要从一而终,不能半途而废)
第三篇:第8课时 确定起跑线
六年级上册
第5单元 圆 第8课时
确定起跑线
【教学内容】 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师:100米赛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让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因为公平,才吸引人。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
(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组织学生交流)
(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新知探究】
(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
六年级上册
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昵?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
(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 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验证,解决问题: 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直径
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
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77.6×3.14-75.1×3.14=7.85(m)„„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π进行计算)
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85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如果我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来表示,看你有什么发现?(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 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六年级上册
师(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对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1、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
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随堂练习】
请你设计一个200米的跑道
第四篇:快乐的一天第2课时
第二课时(第九周)
教学内容:
1、欣赏《跳绳》。
2、学唱《不能告诉你》。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与学习生活的联系,乐于表现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和做全面发展好学生的愿望。
2、能集中注意力聆听《跳绳》,体验音乐表达的快乐情绪,较自然地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不能告诉你》,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能用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边唱边跳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游戏:跟着音乐走一走。
安排学生和着音乐走一走。鼓励学生每人创造一种走步的姿势。(如:用脚 尖走、用脚跟走„„)
音乐停止,立即停止动作。同时身体保持在停止瞬间的动作,变“静态造型”。音乐响起再走。
听到音乐出现重音时,立即原地旋转一下,换个方向后继续行走。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不能告诉你》
《不能告诉你》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作者巧妙地抓住孩子做了好事不告诉别人的风趣语言,创作了这首歌曲。歌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孩子的独白,将孩子做的好事按节奏念出来,下面配上象声词“ca”、“shua—”形成二声部诵读;第二部分是唱,两句旋律相近,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
1、听范唱,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热情快乐
2、按节奏朗读第一段:
3、配上“ca”、“shua—”形成二声部诵读。
4、听音乐,学生和教师一起轻声学唱第二段(学生以听为主)
4、完整唱歌曲。
5、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不能告诉你》。
三、欣赏《跳绳》
课间活动十分钟,同学们都有哪些活动呀?(跳绳,踢毽„),谁来当众跳一跳?其余学生根据绳速度的快慢配以相应的掌声,也可用喊口令的方式表现节拍,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速度的变化。
1、老师播放钢琴曲《跳绳》,学生欣赏。
2、听了音乐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场面?
3、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点头,拍手,跺脚。
四、结束
1、师小结。
2、放乐曲,生出教室。
第五篇:快乐的一天第3课时
第三课时(第十周)
教学内容:
1、欣赏《放学歌》。
2、打击乐器为《放学歌》伴奏。
3、评“成长的足迹”。教学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聆听《放学歌》,体验音乐表达的快乐情绪,较自然地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整齐地演唱歌曲《上学歌》,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体验音乐表达的快乐情绪,较自然地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难点: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跟着音乐走一走。
安排学生和着音乐走一走。鼓励学生每人创造一种走步的姿势。(如:用脚 尖走、用脚跟走„„)
音乐停止,立即停止动作。同时身体保持在停止瞬间的动作,变“静态造型”。音乐响起再走。
听到音乐出现重音时,立即原地旋转一下,换个方向后继续行走。
2、师生问好。
二、欣赏歌曲《放学歌》
1、聆听《放学歌》,体验音乐表达的快乐情绪。1)放录音及画面。
2)生听后说说听到了那些内容。3)听,教师做适当讲解。
2、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读节奏,手做节拍器(一拍一下)。读节奏,脚做节拍器(一拍一下)。可以先分组练习后,再有学生自己手脚配合。2)用打击乐器响板、手串铃、碰铃等为歌曲伴奏。3)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三、结束
播放歌曲《上学歌》和《放学歌》,从听觉入手,通过拍手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