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经记者行业调查问题
1.请问贵公司的工作时间是从几点到几点?可以根据记者的自身工作情况调整吗?
2.福利制度是怎样的?有没有五险一金和住房公积金?
3.员工的晋升路径是怎样的?对员工的晋升有什么要求?有没有轮岗,如果有的话请提供
时间 频率和相关职位
4.对新员工有没有入职培训?形式是怎样的?
5.有没有在岗培训和外派培训?
6.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怎样?平常会不会组织一些娱乐休闲活动?
7.请问在上海财经大学近三年的招聘情况是怎样的?(历年人数?学历要求?)
8.一般会从什么渠道招聘实习生?
9.实习生的转正程序是怎样的?
10.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大概是多少?
11.转正后的薪资水平大概是多少?
第二篇: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
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逾4成想转行正有 0 人评论 我来说两句2011年10月15日 12:39来源:现代传播编辑:池墨
>>>手机看新闻复制链接发给好友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网易微博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1]
张志安(微博)沈菲
【内容摘要】本文是针对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第一次总体普查所得的调查报告,研究发现:调查记者行业主要由男性主导,年龄结构年轻,学历较高;他们普遍有8年从业经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1/3的籍贯来自湖南和河南,服务媒体和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上海;他们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强调媒体的监督、启蒙作用,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职业水平,不轻易受名利诱惑,不愿意被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制约,更加具有自主性。不过,他们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有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为此,我们建议既要改善其职业待遇,更要优化其报道环境,保障采访权利、扩大报道空间。
【关键词】调查记者;行业生态;职业意识;
一、研究缘起及方法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民国初年革命烈士熊亨瀚学生时代写的这首诗,放在今天,可以贴切描绘百万新闻从业者队伍中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他们中,有记录者,有监督者,有启蒙者,尽管成长经历、职业意识各有差异,却面临着共同的新闻环境,拥有相似的实践策略;面临的职业风险最高,采访突破的难度最大,受到的职业尊敬最多,新闻作品的影响也往往最广泛、最有力„„他们拥有共同的名字:调查记者。要描摹中国的调查记者的群像并不容易,试图准确概括他们的生产方式、揭示他们的新闻观念更具挑战。不过,他们的身影需要被记录,精神需要被传播,声音需要被放大。于是我们实施了国内第一次针对调查记者生存状况及职业意识的调查。
给“调查记者”下定义免不了主观判断与标准。我们结合新闻行业状况、调查记者队伍规模及其新闻生产实践的特点,将本研究中所指“调查记者”定为:一半以上工作时间从事调查性报道,主要以社会、时政、财经等领域的负面题材为主,多关乎公共权力滥用,有被遮蔽的真相要记者进行突破调查,特稿记者、对话记者等不算在内。即使用最宽松的定义标准,全国调查记者也不过数百人。鉴于此,本研究采取“总体普查”的方式,而非“抽样统计”的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时间为2010年9月24日至2011年3月14日,历时约半年。我们先用4个月左右时间,依循严格严谨的程序,建立了一个全国报纸和杂志调查记者的全样本名单数据库。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建立、确认及调整名单:
1、根据可能发表调查性报道的媒体类型,建立媒体名单库,然后请各媒体负责人提供记者名单及联系方式;
2、结合不同区域,邀请该区域内具有较高威望或影响的调查记者,对该区域的调查记者名单进行逐个确认;
3、针对国内绝大多数调查记者经常、集中使用的网络QQ群(小刀群、深度报道联盟等),对群内记者进行复核及补充。第一稿名单包含19个省市自治区72家媒体的293位记者。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又根据调查记者罗列的个人人际关系网数据,添加41位记者与8家媒体。最终媒体总数为80家,记者样本总数为334位。
在我们联系的334位记者中,47位谢绝填写问卷(以隐私考虑、时间压力等为由)或同意填写却最终未返回问卷,28位记者被定为“非调查记者”(在调查进行时不再从事调查报道或偶尔从事调查报道)。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约17%的调查记者很快完成并返回问卷,约27%的调查记者被催促了1-2次后完成了问卷,约55%的调查记者在被催促了3-5次后完成问卷,可见他们的日常工作压力的确很大。总体上,平均每位调查记者花了4周的时间填写及返回问卷。最终,我们成功调查了259位调查记者,占符合调查记者标准的样本的84.6%。我们对谢绝参加或未作回应的47位记者做了简单统计分析,发现这些缺失样本基本不会导致数据系统性偏差,即:我们倾向于把缺失样本当作随机缺失处理,参与调查的259位记者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二、研究发现
1、总体特征
研究发现,调查记者行业主要由男性主导,年龄结构年轻,学历较高,专业背景多为新闻传播或语言文学类专业。
调查记者男女比例分布
调查记者队伍中,男性占84%,女性占16%。尽管女性调查人数不多,但她们在调查突破、报道逻辑、文本特色方面的表现却并不处于劣势地位。据我们观察,女性记者在财经调查报道领域人数不少,如接受问卷调查的8位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微博)记者中,就有李箐、罗洁琪、王和岩、于宁(微博)、赵何娟(微博)5位女性调查记者,而且于宁从事调查报道10年、王和岩从事调查报道7年。再以《瞭望东方周刊》(微博)社会调查部为例,男记者约10人,女记者仅2人,其中之一的刘伊曼将女性调查记者的“独特优势”概括为四个方面[2]:(1)被监督和调查对象通常是男人。男人和男人之间,很难说出真心话,但女人天生具有软化氛围、软化别人心理防线的能力;(2)在暗访和隐性采访中,女人本身就是自己的伪装。在群体作战打新闻仗的时候,更能为战友提供配合掩护。比如扮演成天真的女学生,让对方放松警惕;(3)对于特殊采访对象,尤其受到伤害的未成年人、妇女等,女人比男人更善于倾听、更容易让对方说出难言之隐;(4)调查记者圈中男女比例失衡,女生凤毛麟角,自我感觉上比较有优越感。
调查记者平均年龄分布
调查记者队伍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约有76%的调查记者年龄在35及35岁以下,50岁以上的不到3%,其中,年近五旬的《中国经济时报》(微博)首席记者王克勤(微博)、《半岛都市报》(微博)深度记者刘延珉(微博),年逾五旬的《新民周刊》(微博)编委胡展奋(微博)、《浙江日报》(微博)首席记者洪加祥,都是活跃在调查记者一线的“老大哥”。比较而言,市场化报纸与新闻杂志的调查记者的平均年龄较低(约32岁),党报/机关报的调查记者平均年龄相对较大(37岁左右),不过这类报纸调查记者人数只有11人。
调查记者总体教育程度分布 调查记者专业背景分布
几乎所有调查记者都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的学历,76%左右的为本科,拥有硕士或博士等研究生学历的有15%左右。他们所学的专业中,主要有三大类:新闻传播类占14%左右,语言文学类占27%左右,经济管理类占12%左右,可见文科生构成了调查记者的主力。
拥有较多调查记者的媒体主要有三类:(1)新闻杂志,如《瞭望东方周刊》《财经国家周刊》(微博)《中国新闻周刊》(微博)《南都周刊》(微博)等;(2)市场化精英报(针对知识或商业精英),如《南方周末》(微博)《时代周报》(微博)《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等;(3)市场化都市报,如《新京报》(微博)《南方都市报》(微博)《大河报》(微博)《北京青年报》(微博)《华商报》(微博)等。这些媒体的总部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分别是北京(17家)、广东(9家)、上海(6家),其它相对集中的还有湖南(6家)、浙江(5家)、安徽(4家)、河南(4家)、福建(4家)等。大约84%的调查以公司聘任方式(即企聘)服务于所在媒体,15%的调查记者则拥有事业编制。
调查记者聘用方式情况
就调查记者的实际工作地点而言,他们主要驻扎在北京(约30%)、上海(约12%)、广东(约8%)、河南(约8%)、浙江(约5%)等五个省市。尚未发现调查记者的省市自治区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广西、山西、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是对调查记者籍贯的统计。湖南与河南是最大的调查记者“出产地”,约有14%的调查记者来自湖南,13%的调查记者来自河南,位居所有省市自治区之首;其它比例较高的省市依次是安徽、湖北、四川、河北、山东、福建、江苏、辽宁和浙江。为何湖南籍、河南籍调查记者最多?初步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有三:(1)这两个省经济相对欠发达,调查记者多长于农村、小县城或小城市,对基层民瘼、百姓民生更有切实体悟,因而更具有社会责任感;(2)跟区域文化和传统相关,湖南人河南人不怕苦、善对抗、很坚韧 ;(3)两地出的负面新闻相对比较多,是调查记者报道的“富矿”。
2、职业意识 [3]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做调查记者,调查记者比较认同的选项有“揭露社会问题、维护公平正义”、“表达百姓呼声”与“传播新思想、启迪民心”;相对而言,比较不认同的理由是“新闻工作收入较高”、“新闻工作者有机会成名”与“学了新闻相关的专业”。可见,调查记者的择业动机主要为“倡导型”(监督权力或社会启蒙)和“兴趣型”(喜欢写作或接触各界人士),总体上功利性动机(注重名利)比较低。
调查记者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关于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评价,调查记者较为认同的媒体功能是“对复杂问题提供分析与解释”、“依据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与“帮助人民实行舆论监督”;相对较不认同的媒体功能包括“为民众提供娱乐和休闲”、“提高群众的知识与文化水平”与“帮助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等。就职业追求的重要性而言,调查记者最重视的方面是“保持事实准确”、“报道客观”、“保持公正”与“挖掘更深入”。可见,调查记者们更强调新闻的记录、阐释和监督功能,对提供娱乐、知识和宣传的功能比较看淡,其职业角色更加偏向“倡导者”(解释与调查)或“记录者”(资讯传播),而少“宣传者”意识。
调查记者眼中的“理想媒体”有哪些?排名靠前的分别是《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南方都市报》、《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此外,调查记者对《南方周末》、《新闻周刊》(News Week)和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的认同度也较高。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都市报》已领先于《南方周末》成为在国内排名最高的“理想媒体”。据笔者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有三:(1)与 《南方周末》
相比,《南方都市报》是日报,其做调查报道的频率更高、时效更快和容量更大,其对重大公共事件的报道更能快速引起公众关注、产生社会影响;(2)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比,《南方周末》近年来的调查报道规模和影响均有所下降;(3)来自《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市场化都市报的人数比较多,形成专业团队,而各地调查记者与南都记者交往频繁,亦更容易认同南都。
调查记者对媒体功能重要性认同度
根据数据进行调查记者社会网络关系分析发现,调查记者构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共同体(community),他们之间存在比较频繁、紧密的跨组织、跨区域的非正式行业协作。平均而言,每位调查记者认识的圈内同行有30位左右,约88%的调查记者提到与曾与同行有过协作。最为频繁的合作方式有“提供或接受背景资料”、“分享消息源(采访对象)”、“提供或接受采访便利(如交通食宿等物质及技术帮助)”、“共同采访调查”,较少的合作方式包括“为制造声势和影响,约定发稿时间”与“自己媒体发表不了的报道,投稿给同行媒体发表(或帮助其他媒体朋友发表他们发不了的稿件)”。他们认为,同行之间的协作主要能够“更大程度地传播真相”、“克服采访报道的困难”“提高记者的工作效率”、“扩大行业的报道空间”以及“推动职业共同体的塑造”。相对而言,对同行协作能“提升受众的公民意识”、“促进中国的民主进程”以及“分担或降低报道风险”等认同度比较低。
调查记者写作方式的频率分布
总体上,调查记者的行业协作有利于扩大报道空间、促进行业共同体的形成。如原《新京报》深度部记者黄玉浩所言,“如果调查记者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交流的积极意义是无庸置疑的,在相对高压、焦虑环境下,他们彼此之间的归属感会有克服精神焦虑的作用。”不过,也有从业者对行业协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所反思。如《三联生活周刊》(微博)副主编李鸿谷(微博)认为:一方面,在目前舆论环境现实之下,协同是抗拒压力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真正有价值的调查性报道极有赖于特殊的信息源,一旦核心信息源在“协作”的结构里被“分享”,对信息源的个人处境可能会造成伤害。李鸿谷担心,“协作与协同亦有可能帮派化,成为构成有谈判能力的小集团。这种谈判能力,我们容易注意到它有利的一面,但却可能遗忘失去伦理底线后,它也可能为恶。”所以,他认为,调查记者的竞争尤其是良性竞争才是正途。
3、职业状态
关于调查记者的平均收入,67%左右的月收入在5000至10000元的范围之间,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约为17%,而月收入少于5000元的约为15%。相对于调查记者所付出的报道艰辛、面临的职业压力而言,这个收入水平的确不高,因此他们对收入的满意程度也比较低。
调查记者基本月收入情况分布
就职业满意度而言,调查记者对自己目前职业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6.62(问卷采取1-10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满意,10表示非常满意)。而他们大多对“同事关系”、“工作中的自主程度”、“工作时间的弹性”等选项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对工作的“成就感”、“主动创新的机会”、“社会影响”满意度一般,对“报酬收入”、“福利待遇”、“提拔或升职机会”最不满意。可见,依据调查记者的主观判断而言,从事调查报道的“非物质回报”比较多,“物质回报”较少,他们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也自然更加浓厚。
调查记者职业满意度因素分布
调查记者的工作自主性相对比较高。面对组织控制(主要是编辑部领导的要求),他们“会尽量按自己的判断去处理”报道。不过,面对政治控制(政府部门的要求)和商业控制(经营部门的要求),调查记者能争取的自主空间比较有限。
调查记者继续从事调查报道时间预期
调查记者队伍平均从事新闻工作8年(包含调查记者经历),从事调查报道约5年左右。50%以上的调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是6-10年,30%不到的调查记者从业1-5年,15%的调查记者从事了11-15年的新闻工作。可见,一方面,调查报道对记者的业务能力确实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新手入行后一般至少要从事3年左右的条线新闻报道,表现比较突出,才有机会转行从事调查报道;另一方面,调查报道对记者体力、精力、心力的要求都很高,年龄稍大的记者能坚持的不多。《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总监左志坚(微博)这样解释说:“我的同行们,每天都要面对权力的封杀以及待遇偏低的烦恼。从长期看,这确实是一个精神和物质回报都很少的行当。说服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只有自己纯粹的内心。我一直对自己和同事说,我是把这份工作当NGO来做的。” [4]
不容乐观的是,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30%的调查记者“不确定”,愿意继续从事1-5年调查记者的只有13%左右。对此,《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微博)如此解读:“这项统计再次表明,在中国,调查记者吃的是青春饭。青春饭,本是媒体创造的、带有贬义的、依靠脸蛋与身体生存的特种从业者,如今成了自己行业中本应是最顶尖群体的标签。在京沪粤,一名消费理想与身体的男性,月薪万元何以维持一个家庭?于是,一个个本不该退役的老兵以激烈方式离开,一批批心怀激情和梦想的新人加入,其间是专业素养和存量智慧的隔代流失,新媒体时代则呈加速度。故此,中国的调查记者不仅肩负信息披露、舆论监督的本分,还应学会保护自己、注重传承等以延长职业生涯。”
三、结语与探讨
综上所述,若要绘制中国调查记者的“标准像”,总体特征如下:他们以男性为主,年龄较轻、学历较高,多为文科专业出身,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他们普遍有8年从业经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1/3的籍贯来自湖南和河南,服务媒体和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上海;他们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高度认同准确、客观、全面等新闻专业主义规范,同时,强调媒体的监督、启蒙作用,以期对社会现实有所影响和推动;他们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职业水平,不轻易受名利诱惑,不愿意被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制约,更加具有自主性。
不过,他们的总体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相对工作付出和职业风险,调查记者的收入待遇和福利保障等物质性回报比较低,他们的职业满意度一般,尤其对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充满焦虑;另一方面,调查报道面临的社会控制环境也比较严峻。如时评家长平所言,“不仅调查记者摆脱权力控制的理想没有实现,市场化带来的资本控制,以及专业主义本身的弊端,例如以技术化名义实施的行业控制,对调查记者带来更多的困扰。”由此导致,这个行业从业者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平均从事调查报道只有3年,却有高达4成的调查记者计划转行,不愿意继续从事一线调查记者,这不得不令人深思。《财经》杂志上海站负责人杨海鹏认为:“当你成为调查记者时,你几乎已经注定悲剧的命运:诱惑与抵制、臣
服与抗争、抑郁与悲悯,或成为你人生的复调„„现实是残酷的,支撑他们的是四个字:相信未来。”若要改变当下的“残酷现实”,增强调查记者的职业忠诚度、职业满意度,关键在于“双管齐下”:既改善其职业待遇,让其生活得更加体面、从容,更要优化其报道环境,依法保障记者采访权利、扩大报道空间,让他们体验更多职业尊严感和自我实现感。(作者分别为中山大学(微博)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媒体与传播系助理教授。本文首发于《现代传播》2011年10月号)
【注释】
[1]该项研究由香港城市大学资助,经费编号SRG-7002540,项目负责人沈菲,项目合作人张志安。感谢全职研究助理黄缨杰小姐为本项目付出的辛勤劳动。
[2]来源:刘伊曼在2011复旦新闻深度记者讲坛的讲座《调查报道的柔与刚》,2011年6月16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3]所谓职业意识,包括新闻从业者对自我角色、媒体功能、伦理道德、工作自主性和满意度等一系列问题的认知和评价,是新闻从业者的观念体系和新闻价值观,也是影响乃至决定其新闻生产的内在因素。详见张志安,《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现代传播》2008(5):50-53,56。
[4]笔者访谈资料,2011年6月,采用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访谈。其他未注明出处的记者观点,均同。
本文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人的新闻主页 关注你最关心的新闻 原文地址:http:///2011/1015/524929.shtml
第三篇:记者面试问题
1,自我介绍
2,3,4,为什么要加入记者团 2,对学生记者的理解是什么 3,是否了解新闻体裁,新闻报道中的五
(六)要素是什么。4,倒金字塔结构是什么 5,校领导姓名及其职称? 6,学校近期发生的大事。(军训(文艺下连队演出)、各学院迎新生晚会、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的招新、校新生演讲辩论羽毛球运动会等赛事)
5,1、你觉得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1,要有对新闻的敏感度,视角新颖独
特2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能力3写作的能力4对工作的态度 热情、负责、踏实),你觉得你身上有哪些特质是符合你之前提到的记者的专业素养的(或者是你身上有什么样的缺点是有悖于记者的这些专业素养的,你是怎样看待的)?
2、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件时事进行1分钟的简述,并对此发表个人的看法。(考察面试者对于新闻的概括能力及个人思考)
3、如果你能加入记者团,你觉得你个人比较适合哪项工作?(考察面试者对于个人的认知及了解面试者的特长)
4、你觉得记者团这个部门的工作能给你带来怎样的收获?(考察面试者加入部门的动机及对部门的进一步理解)
5、你还打算加入什么其他的学生组织?(了解面试者的专一性及服从紧急任务调动的可能性)
6、之前你有参加过类似的工作吗?(考察面试者的经验)
7、本来这周你被分配到的任务只有一个,但是有突发任务找到你,而你对工作有所厌倦,你会怎样做?(考察面试者的诚实、合作能力、责任心及对于紧急任务调配的反应)
8、加入在工作中,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同伴的任务还没完成,你会怎样做?(考察面试者的合作能力)
9、如果你在某次采访任务中出错了,并对记者团造成一定影响的,你会怎样做(+理由)?(考察面试者的责任担当)
10、说说你不喜欢和怎样的人共事,理由?如果某次任务要求你一定要和那个你不怎么喜欢的同事共事,你会怎样应对?(考察面试者的为人处事及进一步的合作能力)
11、如果在同一场的报道工作中,你遇到其他学生组织的成员问你拿某方面的报道资料,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考察面试者的为人处事及关于其对与其他学生组织合作的看法)
12、有人说性格内向的人在面试中比性格外向的人吃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内向:用一件事情说服我们你能承担记者团的工作;外向:说一个外向的性格可能在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并说出其中一种解决方法@(考察面试者的性格、对个人的了解及解决困难的能力)
13、谈谈你心目中的部长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部长应该在整个部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最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考察面试者对于部长的理解,及了解面试者对于部长的要求)
14、假如广播台需要举行一场活动,需要调动你去做活动准备,你有什么看法和你会怎么做?(考察面试者对于人事调配的配合度及看法)
15、针对入学以来你看到的现象选择一个新闻点进行采访报道,你会用什么作为新闻材料,为什么?(考察面试者的新闻触觉)
16、针对内容而言,说说你喜欢哪一份报纸,分析其报道内容的大致分类,并阐述你喜欢的理由。(考察面试者感兴趣的新闻方向)
17、对于记者团的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考察面试者对于工作的了解)
18、在工作中,如果你的意见跟部长提出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样做?(考察面试者处理与部长之间的关系及对工作的创新意愿)
19、选择在座的任意一位面试官进行描述与简单阐述一下你对其的印象。(考察面试者的观察能力)创新性问题(考察面试者的逻辑能力及创新能力):
1、假如你被迫到一个荒岛上生活,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只允许你拥有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本,并简述理由。
2、假如让你做一件事情来引起你崇拜的偶像的注意,你会选择怎么做?
3、你有看过《流星花园》吗?在你看的那么多个版本中你最喜欢哪一版本?如果让你在这部剧中挑选一个人成为你的合作伙伴跟你共同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你会选择谁?为什
么?
4、如果用一种花来形容你自己,你会选择什么?简单阐述一下理由。
5、假如有一天你可以拥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中的一种变法,你希望能拥有哪一种?为什么?
6、最近你最爱听的一首歌是哪首?按照这首歌编一个简短的故事。
开始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面试官会做出表态。。让你先自我介绍的。。但是也有的是你进去之后面试官不说话,你就先把准备工作完成后直接向评委问好让后自我介绍。。。但是。。不管怎样,,因为不确定是哪一种可能,所以一进去就直接问好那就划得来一些。。总之自我介绍是必须要有的。。就看你怎么生动地介绍自己了。。。不要呆板地就说我是谁谁之类的。。。尽量把你的平时的活动中的优势表达出,同时结合你的创意部的特点讲述一体下你的思想的活跃的表现,自我介绍可以稍微长一点,五到十分钟都可以。。但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你想一个公务员面试都差不多只有二十分钟。。你这里就不需要太长时间了,,后面还要留时间给面试官问的。
Eqian面试提问设点 1你有什么缺点?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2.今年暑假我在工厂工作的时候,和人家谈论到大学生的一些问题,其中人家说道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大学就是混日子。大学生读书读到连素质都读没了,不是混日子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价值取向)3.你的自我介绍很短,你认为它能突出你的优点吗?或者说你的介绍很长,你不觉得没有必要吗? 不能全部,但至少说明我的态度:简单、明快、不做作。我做自我介绍可以不具备太多的辞藻,但是我认为我要有端正的态度。4.你是不是担当过相应的职务,有相关的经验? 5.你怎么处理你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其实大家都知道完美的处理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我会尽力。在平时的时间就要少浪费了,用来巩固学习。6.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7.:“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思路:
1、通过应聘者对上级的“希望”可以判断出应聘者对自我要求的意识,这既上一个陷阱,又上一次机会。
2、最好回避对上级具体的希望,多谈对自己的要求。
3、如“做为刚步入社会新人,我应该多要求自己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而不应该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只要能发挥我的专长就可以了。” 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
1、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那些医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
3、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4、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
5、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
6、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9.:“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思路:
1、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4、所谈经历的结果应是失败的。
5、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6、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7、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10.如果录用你,你怎样理解你的身份? 11.你觉得策划一个活动的流程是怎样? 12.能力和热情,请问你更看重哪一个?为什么? 13.如果学习与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冲突,你想怎样解决? 14.你觉得学生会是选拔人才的,还是培养人才的舞台? 15.假如这次失败了,你会怎么做?(有无自我检讨的心态)16.谈谈你对我的印象?(是不是拍马屁)17.一项活动过后,你觉得还有那些要做?(会不会去总结)18.坐公交你会给老人幼童孕妇让座吗? 19.给你30秒说3个字谈谈你对这次面试的想法。20.3个字概述一下你选择这个部门的原因。(最佳答案“我爱她”,找工作就像找女朋友)21.如果我对你说,我好热,你会怎么做?(是不是拍马屁)
22.昨晚和一女生聊Q,说到一个问题,高中时候我们都是从自习室做出来的,上了大学在自习室就呆不住,谈谈你的大学价值取向,以及你上大学的目的~ 23.如果我叫你去问一个陌生人的号码,你会怎么问? 24.你对我们有不懂的问题吗? 25.你认为我对这场面试操控得怎样?(有没有不足的问题)26.你怎样应付工作中最无趣的或最令人不愉快的部分? 27.你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期望? 28.你一般如何应付工作上和学习上的冲突?
29.成功和失败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1.高中时候有没有社团经验和学生会经验 2.曾经有什么社会实践经验? 3.是否领导过团队?在团队中担任什么职位? 4.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阿紫的《疯长系》,讲述的是两个90后受骗女生的自传。如果你受骗,你会怎么做? 5.如果你遭人拒绝,你会怎么做? 6。如果我叫你能不能给我QQ号,你会给吗?(会不会问目的)7.如果进入外联部,你会做什么来帮助外联部更好的发展?浅谈想法 8.你对我们部的看法? 9.你面试了几个部门? 10.如果学习很忙,而XX部正好也缺乏人手,这个时候,会选择学习还是部门活动? “如果部门内部出现你不喜欢的人,你如何处理?”
1、问他的目的,为什么要进学生会。(为公多还是私多)
2、问他以前有无做过班干或社会活动,了解他的过去有利于下一步的提问。
3、问他在以前的学生工作中有无遇到过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了解他以前的能力)
4、问他是否知道他所进的部门是干些什么?(了解他做事情是否有备)
5、假如让你进入了学生会,你会从那方面发挥?(了解他的意愿和计划及他是一个策划者还是执行者)
6、假如让你组织一次某某活动,如何安排?注意什么?(进一步了解他的能力)
7、如何调配安排时间使学生工作和学习两不误?(自我调整能力)
8、有人和你竞争同一个职位,但他在你背后说你坏话,影响了你的竞争力,你会怎么做?(对外的调解能力和排阻能力)
9、你的上司有一个不好的甚至是错误的决定让你执行,你是知道有不妥的,你会怎么做?(与上赛的协调能力和处事艺术)
10、假如这次失败了,你会怎么做?(有无自我检讨的心态)
主要是灵场发挥能力,随便给你一个题目,让你去现场采访,你如何打开你要的答案!
第四篇:记者问题
记者问答细则
一.询问对象
1.获奖得主,冠亚季√
2.校领导√ 3.同学√ 4.家长√ 5.班主任√ 6.志愿者√ 7.播音员
二.问题
给冠亚季军:
询问之前,请先有礼貌的询问:
“同学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你报的是什么项目?你想过自己能得奖吗? 2.比赛的时候你会紧张么?现在感觉如何? 3.为何参加这次运动会?你喜欢运动么?
4.你对自己抱多大的期望?你觉得获奖与否对你重要么? 5.参加这次运动会,你有什么心得?
询问完毕,有礼貌的谢谢:祝贺你这次比赛获奖,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给同学:
询问之前请有礼貌的询问:
“同学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你今天有给你的同学加油么?有什么祝福或者鼓励的话要对他们说么?
2.你对这次校运会的开幕式评价如何?你最喜欢那个班级的开幕式?为什么? 3.你对这次运动会有什么看法?你心目中理想的运动会是什么样? 4.有的人认为,体育运动会影响学习,你认为呢? 5.你热爱运动么?你觉得运动能给你带来什么?
询问完毕,有礼貌的谢谢:祝贺你们班在这里运动会取得好成绩,祝你玩的愉快,谢谢你们参加我们的采访~
给班主任:
询问之前请有礼貌的询问:
“老师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您亲自来到赛场上给运动健儿们加油,一定是很重视这次运动会了。请您谈一下你对运动会的看法。
2.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班在此次运动会前作的准备工作和后勤工作吗? 3.那您自己参加什么比赛项目没有?自己对运动会有哪些体会呢? 4.本次运动会除了参加比赛的同学还有很多幕后工作者,您认为他们的表现怎么样?
5.看到你们班的同学成功后,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询问完毕,有礼貌的谢谢:谢谢老师的配合,祝贺你们班取得好成绩~ 给家长:
询问之前请有礼貌的询问:
“叔叔/阿姨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请问您为什么愿意和你的孩子一起来学校看运动会呢? 2.请问您的孩子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您希望他获得冠军么? 3.您支持学校举行运动会么?
4.您认为举办运动会会影响学习么? 5.您支持孩子的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么?
询问完毕,有礼貌的谢谢:谢谢叔叔/阿姨的配合,祝您玩的愉快~
给校领导:
询问之前请有礼貌的询问:
“老师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校运会已经成功举办了46届,请问您认为本次运动会与上几届运动会有什么进步吗?
2.相信学校应该很重视这次的运动会,这次厦门三中举办运动的目标是什么? 3.本次运动会开幕式各个班级尽显风采,请问您对开幕式有什么评价? 4.运动健儿们正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请问您有什么想对运动员说的么? 5.您认为三中运动会的精神是什么?
询问完毕,有礼貌的谢谢:谢谢老师的配合,祝贺本次运动会圆满成功~
给志愿者
询问之前请有礼貌的询问:
“同学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报名了志愿者?你对这个工作持什么态度? 2.你认为报名志愿者对你有什么帮助么?
3.你认为志愿者服务的精神是什么?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4.你觉得志愿者的工作累么?你会抱怨么?
5.辛苦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你想对其他志愿者说些什么?
询问完毕,有礼貌的谢谢:谢谢你的配合~感谢您对校运会的辛勤付出,工作辛苦~
给裁判
询问之前请有礼貌的询问:
“老师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对于“裁判”我一直很好奇,您能跟我稍微介绍一下裁判的工作吗?
2.如此说来,当裁判还真不容易呀,那您对今年的裁判工作感觉怎么样? 3.那您觉得这次的运动会有什么不足吗?或有什么需要改进吗? 4.那据你观察,你对这次的运动员印象怎么样?
5.看着运动健儿门挥洒汗水,你有什么想对运动员们说的? 询问完毕,有礼貌的谢谢:谢谢你的配合~感谢您为校运会的辛勤付出,工作辛苦了~
给广播站
询问之前请有礼貌的询问:
“同学您好,能打扰你几分钟,对你做一个采访吗?” 1.截至目前为止收到了多少同学们的稿件? 2.学生对投稿热情高么?那个年段 3.你觉得同学们投稿的水平如何?
4.你们是怎么筛选稿件的?这些工作辛苦么?
第五篇:社会行业调查企业文化的问题
1、有很多人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之间的差别性,也割裂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把企业文化、企业经营、企业管理混为一谈,就很难区分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很容易诱发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如果不了解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就很容易出现企业文化建设“落地难”现象。那么请问: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三者之间有什么重要差别?又有什么必然联系?
2、企业文化不完全等同老板文化,也不完全等同员工文化,但是企业文化不能不关注老板文化建设,也不能不关注员工文化建设。那么请问: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老板文化、员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出现老板文化取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取代员工文化等不协调现象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化解其中的矛盾冲突?尤其重要的是,作为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文化工作者(或部门),用什么方法影响和引导处于领导地位的老板文化?
3、矛盾无处不在。化解思想矛盾、调和观念冲突、协调部门关系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职能之一,否则,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那么请问:当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老板文化、员工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协调现象时,企业文化如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文化职能?
4、无论是员工个人思维方式,还是企业思维方式,就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而言,思维方式对行为方式具有决定意义。对于一个专业的企业文化工作者来说,如果不理解企业文化、企业思维方式、员工行为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很有可能背离企业思维方式赖以生长的土壤——企业的存本质——从而演变成一种追赶时髦的邯郸学步。那么请问:如何理解员工思维方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如何才能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思维方式?
5、企业实现民主化管理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一旦民主往往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员工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致使企业凝聚力遭到破坏。这时如果采用行政干预和强制的办法,必定会破坏员工的民主热情。事实证明民主管理在企业很难成功操作,很多企业都是老板说了算,企业也因此丧失了民主热情。既然民主氛围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非常重要,那么请问:通过什么方法化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思想对立,使员工心悦诚服的达到目标的一致性和价值观念的统一,从而创造企业良好的民主氛围?
6、企业文化建设要产生实际效果,必须对员工产生切实作用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假如企业文化只顾唱高调、只顾单方面的宣传和贯彻,对员工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状态漠不关心,那么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漠不关心,甚至产生排斥心理。随着竞争加剧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很多员工缺乏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导致心情烦躁、身心疲惫、精神压抑、自信心下降、意志力薄弱、缺乏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等现象。员工的这些不良情状又反作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之中,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员工表现在思想、情绪、心里等方面的这些不良情状,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漠不关心。那么请问:企业文化应该建立怎样的运作机制,才能对员工产生良好的文化导向作用?
7、现在,有很多企业盈利能力不足,致使各项建设都处于萎缩状态,盈利能力的不足又造成企业精神力量的萎缩,精神力量萎缩进一步加剧企业物质力量的贫乏。在这种作用和反作用过程中,企业犹如患有“营养不良症”。那么请问:作为企业文化,面对企业的“营养不良症状”应该有何作为?企业文化如何培育企业的精神优势,并将这种精神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物质优势和竞争优势?
8、一个企业要经营、要发展、要创造,需要多种力量的合力推进。这些力量包括约束力、激励力、竞争力、发展力、导向力、决策力、凝聚力、执行力、思考力、理解力、创造力、领导力、生产力、营销力、物力、财力、人力……等等等等。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企业成为一个“力”的集合体。在这些力的集合体之中,必定具有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力量,把握好了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力量,企业文化建设就能够纲举目张、水到渠成。那么请问: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如何把握那种具有决定性作用和关键性作用的力量?
9、员工在企业的所有作为,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员工的期望值有关。假如员工期望值不合理,那么员工的行为方式就不合理,就可能出现情绪烦恼、工作浮躁、对企业失去归属感、甚至跳槽等现象。员工期望值是员工个人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决定了员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决定了员工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态度。那么请问:如何计算员工期望值的合理性指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对员工期望值产生良好的“教化” 作用?
10、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11、中小企业需要企业文化吗
12、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三者之间有什么重要差别?又有什么必然联系?
13、作为一个大型企业,需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办一本自己员工看的内部刊物,你觉得应该从那些方面去把握,怎样才能做出一本成功的刊物呢?
14、如何理解员工思维方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如何才能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