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晋商文化
感受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四月一日的这天,我们经学校组织来到了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的常家庄园,感受晋商文化。清代是晋商的辉煌时期,和众多的山西成功商人一样,经商致富后的常氏家族在自己的故乡 开始了大规模的宅院建设。而与众多山西商人不一样的是,常家作为放眼世界,敢为天下先,逐利四海,开拓万里茶路的外贸世家;作为恪守礼仪传家、尊师重教、树人为本的文化世家和教育世家,经过200余年的陆续修建,不仅其宅院具有功能齐全的庄园特性、井然有序的中华礼仪传统,而且有典雅浓郁的儒文化品位,有百余亩融儒、佛、道文化于一炉,集南北风格之大成的园林。这一特色,为北方民间所罕见,诸多晋商大院所仅有。
有关于晋商文化的历史遗迹,还有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的乔家大院。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有“昌晋源票号”的故事,因此还拍成了一部专题的电视剧。
通过这次旅行我感受到了晋城人进取、敬业、群体思想的精神。进取,晋商把晋商文化当作大事业,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敬业,晋商为了能成大事业所以敬业奉公,才有现在的历史辉煌。群体思想,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们作为当今的主人应该继承、发扬前人的精神,使国家的经济文化有一个大的发展和飞跃!
第二篇:《晋商文化》说课稿
《晋商文化》说课稿
一、课程的性质
《晋商文化》课程是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我校今年来研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质,与山西民俗、太行革命史等课程形成了政史系所开设全部课程中的一大亮点。课程以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为主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介绍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票号的产生与发展、晋商精神、晋商家族、晋商大院与会馆以及晋剧与老字号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西地方史,熟知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基本概况、晋商的名门名人、商号票号以及镶嵌在晋中大地上的著名大院和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会馆,了解晋商的发展壮大对山西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意识地保护地方文物与文化,更加自觉的为山西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使学生在广泛的研究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史为据,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朋友、国内外游客介绍晋商文化,宣传山西文化,一达到促进山西文化发展,共促共进之目的。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晋商文化》开设对象为在校外语系大二年级学生,共七个班。学生是来自各地的普高文科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史学生积累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修养。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①外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具有普遍性。并且与其专业课程结合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尤其是明清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普遍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②一部分同学适应性比较差,对大学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不想听讲,课后也不愿意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从来没进过图书馆和阅览室。中学里那种等靠老师安排督促的学习习惯还很严重。③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情愿走进了这所学校,对将来从教根本不感兴趣,认为现在的学习是无用的、没意义的。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其观念;其次要在内容整合上、学法上进行指导。由于晋商文化课程时间跨度不大,知识线索较好梳理,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和政治思想课上已有所接触,所以再学习这门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该课程内容丰富,史料浩如烟海,国内外学术界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晋商文化课程的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想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使教学工作做到如下几点:第一、精心安排教学的内容与重点,在系统、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力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既要侧重历史大环境的时代特色,也要结合晋商本身发展的脉络,一些关键的人和事分析得全面、透彻,又要兼顾前后各种相关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第二、课堂讲授既要注意用好教材,又要在教材之外补充大量的新内容,尤其注意介绍分析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新资料、新观点和新的研究成果。第三、加强对学生读书、思考、写作的指导,把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外辅导与学生的课内听讲、讨论,课外读书、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和“学”的双向互动,互相促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等。第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优秀学术论著,使他们及时了解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启发独立思考和钻研的兴趣,还应有选择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原始资料,提高他们使用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及内容
(一)教学目的:以史为据,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清晋商的发展过程、兴衰的原因,熟知晋商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有意识地去保护、学习、挖掘这座文化宝库,达到宣传与传承晋商文化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理论28学时,实践4学时。1.导言(2学时)2.海内最富——晋商成就(2学时)3.表里山河——晋商崛起原因与发展轨迹(2学时)4.汇通天下——晋商票号(4学时)5.称雄商界——晋商经营之道(2学时)6.士魂商才——晋商精神(2学时)7.名门望族——晋商家族(2学时)8.江河日下——晋商衰落及原因(2学时)9.深宅大院——晋商建筑(4学时)10.忠义仁勇——晋商与关公信仰(2学时)11.余音绕梁——晋商与晋剧(2学时)12.流芳百世——晋商老字号(2学时)13.实践活动(4学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阐明规律)读书指导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对学生进行演示)项目式教学法(分派小组同学,进行研究、讨论、汇报)总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导下,通过教、学、做相结合的过程,实现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目的。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的选用
吴红霞主编的《晋商文化》
(二)教学资源
在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主要有①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借阅一些指定书目。②阅览室,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期刊,并要求阅读一些指定内容。③网络资源:中华历史网、大旗历史、谈古论今、春秋历史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等。
六、课程考核评价
(一)教学效果的评价
1、学生评教:每学期末组织全系学生进行匿名评教,根据评教结果采取整改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教研室常规检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教案、作业批改等常规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
3、同行评价:教研活动、听课评课。
4、学期末量化:每学期末根据平时的检查,评价记录,结合教研、科研等各个方面的成绩进行期末量化,并公示结果。
(二)学习效果的考核
本课程是考查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组成,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40%,包括作业、笔记、考勤、课堂表现),期末试卷成绩占60%。
七、教学程序设计案例
第五讲 士魂商才 ——晋商精神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研究与学习晋商文化的更高一层面的领域,主要从晋商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做全方面的总结,如果没有前面几节课的讲解这部分内容便是空中楼阁,反过来如果不能从更高层次进行总结,就不能全面的理解什么事晋商,正如了解一个人,知道其精神内核才是关键。而“士魂商才”是对晋商精神很贴切的概括,是我们理解晋商伟业与晋商精神的全新视角。晋商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文化与商人精神,这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升华,同时也是了解晋商本身很重要的部分。最后,晋商精神的影响与传承是本部分内容的学习目的所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晋商家族中一些典型的例子,熟悉晋商精神的渊源与发展历史。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史实,能够从众多晋商人物创业、守业的人生经历中理解晋商精神的具体表现,加深对晋商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晋商精神的学习总结,体会晋商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智慧,进而能够传承下去,将晋商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价值取向。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在晋商中,有许多驰名的晋商其本身就是在文化上颇有建树的儒者。对这些人物人生经历的了解与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只有真正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他们作为晋商群体精神体现的原因。
2、难点
学生虽然有很大的积极性去学习,但是大多缺乏对相关的历史人物人生经历的理解,所以课前安排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晋商人物的资料,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如何总结,从这人物身上概括晋商精神分析晋商精神产生的原因是本节课难点所在。
四、教学方法
1、教法设计
由于学生对相关晋商人物了解不够深入,尤其对儒家思想中“士”与“商”的观念认识不够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和介绍明清时期的新社会思潮的出现,以及“弃儒就贾”现象的形成做分析,使教学深入浅出,主要采用了教师讲授、提问启发、资料分析、探究研讨等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悟历史、提高能力。
2、学法指导
说学情:学生对王明清史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晋商群体特征了解甚少,因而在学习这课时需要学生联系明清史社会大的背景来分析。另外,正是由于学生对山西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相关内容,所以教师又可以利用此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晋商精神形成产生的原因。说学法:
(1)探究研讨法:在讲解各项措施所能解决的具体问题时,我让学生采用探究研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史论结合法:运用教材和增加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完成对晋商精神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了解,并加以总结。
3、教学手段运用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此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课堂容量大,信息多的特点,有利于和谐、宽松课堂气氛的营造,使学生更好地交流、思考和学习。
五、说学情学法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大学专科二年级的学生,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基础,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是本课程讲授的很好的铺垫,尤其是大多数学生为山西籍学生,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了解晋商的学习欲望,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能力。适当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概括)余英时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提出,十五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普遍的现象,明清山西商人执牛耳于财货之域,“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明清山西商人就是士魂商才的典型。晋商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文化与商人精神。“士魂商才”是我们理解晋商伟业与晋商精神的全新视角。晋商的外在身份是商人,内在灵魂是士人,晋商经商的思想方法、行为范式和价值观念是源于儒士的儒家思想,晋商以经商实践士人修齐治平的理想。商才体现为晋商精神,士魂是晋商精神的渊源。
(二)正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晋商精神的渊源
在教师引入的前提下,让学生把之前准备的晋商人物的材料做简要叙述。
这部分内容以学生为主题来完成,主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总结。
注意事项:
1、所列举人物必须具有代表性,有积极的精神价值取向。
2、由学生叙述时教师做必要补充,同时,加以引申让学生从“士”与“商”的角度辩证总结。
二、晋商精神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相关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2、教师结合“弃儒就贾”的社会现象对以上人物的人生经历做简要分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晋商精神的具体体现做总结。
重商立业的人生观
诚信义利的价值观
开拓创新勤俭律己的精神
同舟共济以和为贵的思想
三、晋商精神的影响与传承
1、教师设问:晋商精神是否可取?你对“士”与“商”的价值取向有何看法?
让学生对前面的内容做深入探讨,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2、说说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继承与发扬晋商精神?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充分发挥,对课堂相关内容做进一步引申与总结。
山西商人经历了五百多年的辉煌后,到20世纪初开始走向下坡路,票号业在20世纪20年代基本倒闭,钱庄、当铺、银号、银行在艰难中经营。受票号资本垮台的拖累,加上一次又一次的战乱洗劫,其商品经营资本亦不再显赫,一部分经过艰难转型,得以延续发展,大部分在转型中了失机、失策、失误,转型失败,一部分捲资返里,置房买地,转向农业。但是,晋商及其精神在覆盖空间的广阔性、在时间上的延绵性,非常自然地影响着中国商人。晋商自明初走向全国,从14世纪后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时间上经历了将近20代人的前赴后继,其商业道统自然流传广袤、延续长久。无怪2004年,河南省南阳市政府决定,将晋商在河南赊旗镇的关帝庙,定为南阳市诚信教育基地。
在晋商时空优势之外,晋商的企业制度更是在中国商业革命中一路领先的,诸如股份合作制度、两权分离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人力资本制度、资本金管理制度、票据流通制度、转账结算制度、银行密押制度、财务稽核制度等等,还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工具创新、业务创新、制度创新。19世纪60年代,胡雪岩曾经学习晋商,改阜康钱庄为票号,新开胡通裕票号,浙江慈溪亦官亦商的严信厚开设源丰润票号,南京亦商亦官的李经楚与江苏洞庭商人席志前开设义善源票号,云南商号同庆丰改天顺祥票号,还有湖南祥和贞、南昌新丰厚、上海隆乾长、新疆蔚成亨等等,由此亦见晋商的影响。直到1949年北京解放,北京城内不少行业还是由晋商垄断着,如米面、颜料,山西祁县人垄断;纸张,山西临汾襄汾人垄断;布匹,山西翼城人垄断;干果,山西文水人垄断;山西商人的老字号都一处、六必居、同仁堂、通三益、三义顺等仍然红火,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国营企业所代替。
到现在,在中国北方包括西北、东北,特别是内蒙古的主要城市,有很多山西移民,他们操着山西口音,过着与晋人相似的生活,在外蒙古、俄罗斯也有不少山西侨民。晋商精神,尤其是晋商伦理影响了国内各大商帮与海外华商,关帝庙比孔子庙还要多,县县有文庙,村村有关庙,关帝庙也建到了海外。自从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以来,后经历次政治运动,虽然儒家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化,晋商后人的商业伦理仍然在冥冥之中闪烁,传统的礼义廉耻也不是荡然无存。当代中国商人,无论北方南方或者西部东部,大小商场无不供奉关公,关公被广泛地尊为财神。这说明晋商精神在影响着中国商人精神。
经济社会发展史证明,商可以富民,商可以强国,流通也是生产力。没有流通,商品价值就无法实现,也就没有再生产,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贱商、抑商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农业的现代化,就是商品化、市场化。当今社会,无商不富,无商不城,事实上当代社会已是商业社会。欧洲商业革命中出现了重商主义者,后来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受到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批判,20世纪30年代以后又有了凯恩斯的否定之否定,以及新重商主义等等。现在看来,发达国家向外扩张,需要自由贸易和自由放任;不发达国家加快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要的干预和管理。重商主义对不发达国家来说需要的,在一个国家的不发达省区同样也是需要的。
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重商立业的人生观在山西大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但是并不是荡然无存,思想意识的转变总是落后于经济社会变革的。在当代山西人身上,仍然有很多晋商的遗风:当代山西绝大多数人勤劳节俭、精打细算、善于积蓄,这是晋商善于理财思想的传承;当代山西绝大多数人忠厚老实、办事沉稳,令人信赖,也是对晋商精神的传承。现在很多企业,雇员中被炒鱿鱼者山西人很少。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山西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当代晋商,都是晋商精神的传承人和弘扬者。晋商精神尚在,晋商精神需要进一步弘扬。
弘扬晋商精神,就要努力使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商人精神进入主流社会。弘扬晋商精神,还要敢于进市场、下商场、闯洋场,与省内外、国内外商人交朋友、谈生意、做买卖。当然风险是存在的,一般说利益越大风险就越大,利益越小风险越小。风险是有规律的,可以分析、判断,可以分散、规避和转嫁,但是不可能消灭。只要能够认识风险、判断风险、风险是可以驾御的。
一个理性社会的形成,需要思想家和政府的引导,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和社会媒体向大众传播。晋商文化、晋商精神是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资本。政府确立天地之间人为贵,以民为本,实惠于民,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企业家确立以独富贵为耻,以大富大红大德为荣,相济于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由此,建立起我们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企业精神、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让仁爱、正义、礼让、理智、诚信的氛围与和谐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商业文明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力量。
四、课外延伸与拓展
布置作业:写2000字以内的小论文,简要阐述你对晋商精神的认识。
第三篇:晋商文化学习感悟
太 原 师
师
院 附 中 初 一 年
级
社 会 实 践
C1013 贺雨婷
感受晋商文化
C1013
贺雨婷
晋商的辉煌刚过去不到百年,人们就对其知之甚少了。甚至有人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直至《乔家大院》的演出,人们才通过乔致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了解晋商的冲动。是啊,人们对晋商的了解都是从电视开始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源票号》再到《乔家大院》,人们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带着对晋商浓厚的兴趣,我选修了谢老师的《晋商文化赏析》这门课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晋商的风云人物,晋商中各家族的发家事迹,个大院的文化等。我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精神。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1.诚信:货真价实的诚信。晋商出售商品讲求货真价实。在晋商的诸多事例中,祁县乔家的换油事件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乔家在包头的复盛油房,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厚利,在油中搀假。掌柜发现后,即令另行换装,并收回售出的掺假油或补其差额。经济上虽一时受了点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晋商秉持的质量诚信观念,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他们对于生产加工的商品,从原料选择、工艺制作到运送储存,都始终严格要求、十分讲究,泡制虽繁从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因此,晋商创出了许多知名品牌,至今仍颇负盛名,如六必居酱菜、杏花村的汾酒、太谷广盛药铺的龟龄集和定坤丹等。据史料记载,由于晋商提供的砖茶质量可靠,西北人曾以砖茶代替银两货币流通,作为物资交换的手段。以至于几百年过去了,前苏联人来中国时还打听祁县长裕川的名牌“红梅茶”。
经营理念的诚信。晋商十分重视商业信誉,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从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更不缺斤短两、“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4]。晋商中流传的这些商谚就充分体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经营理念。童叟无欺的诚信。晋商的诚信还体现在不因顾客年迈或幼弱而坑蒙拐骗,而是一视同仁的诚信。清朝末年,山西平遥城内有个讨吃要饭几十年的老太太,一天拿着一张1200两的汇票,到日升昌要匡付白银。这张汇票历时三十余年,日升昌经查验无误后,立即将本息全额兑付。原来,这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赚钱后办成汇票,藏在身上,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摸丈夫惟一的遗物夹袄,无意中摸到这张汇票。通过这件事,日升昌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声名大振,成为晋商中的佼佼者。2.进取精神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山西平阳府席铭(1481——1542),“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3.二、敬业精神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
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常氏家族弃儒经商、弃官经商的子弟很多。如十三世常维丰,幼年从师就读,词章粹美,识者器重。长大后放弃科举,赴张家口经商。维丰极具才能,办事干练,尤精用人、通变之道,凡事一经裁酌,立即决断,为同仁所不及。十四世常旭春,是清末举人,曾任晚清法部员外,书法艺术名冠三晋,诗词也做得很好,时人称他是“书宗李北海,诗步王渔洋”。但他最热衷的还是经营商业。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由于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勤奋:这是大多数山西商人具有的良好品德。如山西定襄邢九如“少贫乏,年十四失情,„„越二载,其大父即辞世,家道益困,公以母老弟幼苦无资,不得已弃学就商,甫弱冠远服贾于京东之赤峰县,„„勤劳四十余载,而家道卒致丰。”榆次人李智春,“生贫家,幼父母卒,兄佣工,仲兄且殇,于是学商于直隶顺德府布店,数十年勤劳无间,为执事者所重,积有余资,乃旋里娶妇王氏,„„三子皆成立,长商于赤城,次二、三子耕作,后家渐起。”永济人赵俊,“为富家贾于江南,勤俭著闻”。刻苦:不怕苦,不怕累,也是大多数山西商人的良好品德。清人纳兰常安说:“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太谷县商人是山西票号三大帮之一,他们经商“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乾隆《祁县志》卷9载,祁县阎成兰“行商朔平、归化,辛苦备尝”。
谨慎:山西商人经商以谨慎闻名。这并不是说他
们不敢经营大的业务,恰恰相反,他们对大业务抓得很紧。但他们不轻易冒风险,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要在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拍板成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放款来说,这是山西票号的一项重要业务,但又有风险,他们对放款对象一定要在详细调查对方资产、用款目的、还款能力、财东情况等的基础上,才决定放款与否。有的票号对用款户透支数额还作了明确规定:上上等户不得超过3万两,上等户不得超过5千至1万两,中等户不得超过3千两,下等户则不与之交往。这一规定,就是出于谨慎行事之目的。
4.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如明代曲沃人李明性,青年时常感慨:“夫为弟子壮不能勤力,将坐而食父兄乎?”于是“挟资贾秦陇间”,由于他在商场上“精敏有心计”而致富,又“内行周慎,孝睦于父兄。仲兄卒,无子,以己次子后之。治家甚严,族子甲出钱收息过当,召而责之,手裂其券,自是举宗凛凛。”明代襄陵人乔承统,“其父中盐卒于扬州,遂弃儒而贾。内监杨某督鹾两淮,承统弟承经以事得罪杨某而逃亡,杨捕之急,承统挺身出就狱,所受之刑,五毒备至,终不言弟所在,且为行贿千金,得释。弟归家,破析己财之半予之”。介休冀氏马太夫人主持家政时,“族戚邻里之待以举火者,无虑数十百家,皆太夫人赞助成之”,“又待伙极厚,故人皆乐为尽力”。祁县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把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映霞喻义让众兄弟团结互助。山西商人在发扬群体精神中,还注意量才使用,各尽所能,明代山西大同人薛伦,“其家世力田,兄耕弟贾,业盐于淮。”明代蒲州人王冕,“早卒而遗孤二人,家无应门之仆,王冕妻张氏奉姑抚孤,誓志不二。二子长大后,命长子服贾。曰:孤而无助,将门户是赖;授次子以儒业,曰良人有志而未成,其负荷在是也。后长于克拓前产,次子以明经为诸生,卒立厥家。”
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如明代蒲州人王氏,“其闾里子弟,受钱本持缗券,以化居于郡国者,肩相摩趾相接也”。由此可知,从王氏那里得到资金的子弟很多。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张四维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参赞机务,王崇古官居宣大总督、兵部尚书,马自强曾任礼部尚书。三家的联姻,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乾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O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山西商人的商帮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伙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伙而共商,也就是财东与伙计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伙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伙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伙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不过,无论朋合或伙计制,尚是比较松散的商人群体。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伙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山西商人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志。这种地域帮以山西商人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分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
我想他们的这些品质也会伴我一生,永远的给我以启示!
完
第四篇:晋商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素养:
一、儒贾相通观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到商业行为中,利用传统儒家文化建立自己的约束机制,这些观念也成为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jinshang还包含了三层含义:先进的经营机制、优良的企业素质、灵活的经营方针。
Er,义利相通, 义利并重
晋商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所谓“诚”就是以诚来对待自己的客户。
义,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禁约人们行为的准则。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诚信戒欺,重视商誉,则成为山西商人的商业道德观。义利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与“不欺”, “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三、谋略竞争观
商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深谋略,通权变,作为商场上的竞争之道,体现出明清山西商人文化观的又一个特色---进取精神。
四、修身正己现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培养人才之道是“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修养为前提。关于这些基本素质的标准,孟子主张“仁义礼智信”,兵家对为将者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五、科技应用观
数学、地理、交通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Xianshiyiyi 一是强调法制规范,并重道德建设。对于在暴利刺激下的欺诈、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无可奈何。我们yao在加强法制手段的同时,却没对道德贬值予以重视。亚当·斯密曾讲过,自爱、自律、诚实、公平以及公共道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需要道德的制约,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塑市场经济根基与法制建设一样重要。
二是发扬诚信精神,树立市场信用。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如果放任经济失信蔓延,那么,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将沦为看客。晋商依靠诚信不欺创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神话。诚信走遍天下。
三是注重团结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近几年来世界大企业之间频繁联系、组合,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以共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是当今世界企业的共识。我们更应该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共同发展。
第五篇:东河区晋商文化游导游词
在老包头的发展过程中,晋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央视一套播出的《乔家大院》,重新引起了大家对于晋商的兴趣,剧中曾多次提到“包头”。清代的包头村、包头镇,民国的包头县,新中国建国初的包头市,都是以现在的东河区为根据地的。
一、艰苦创业的乔贵发从明朝开始,晋商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了500年,乔家起家比较晚,是在清中期,它活跃了200多年,只有一半的时间。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发家很快,而且衰落也比较晚,这是乔家与其他商帮不一样的地方。乔家发展中有三个起到划时代作用的人:乔贵发、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他们三个在乔家历史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乔贵发,是乔家商业的创始人。他从小没有父母,在舅舅家长大,但他舅妈对他不太好,别人也瞧不起他;因为他说话不是很利索,就是非常老实,很能干活。大概在他青年时期,清乾隆六年(1741年),他从山西祁县老家去绥远、包头一带做小买卖。刚出去的时候和一位姓秦的徐沟人合伙先开草料铺并经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后来又经营银炉,打造妇女头上戴的头饰,两个人同心协力,省吃俭用,苦心经营,加上待人接物态度好,生意才日见起色,慢慢就起家了。当时并没有正式字号,两人觉得应该起个名字,商量以后起名为“广盛公”。这是乔家第一个有名称的商号。乾隆后期,乔、秦两家把“广盛公”改为“复盛公”,以经营油、粮、米、面为主。后又开设了当铺、估衣铺、钱铺,逐渐向外拓展。当时包头就是个农村,是内蒙古游牧地区和中原汉族地区交界的地方。当时包头的商会很大,代替了政府的职能。这个地方势力最强的就是乔家,一直垄断着这里的贸易,势力越来越大,买卖越做越发达,财力越来越雄厚。后来,复盛公繁衍出许多子公司,最多时有14家,但许多财东抽大烟,逐渐撤走了资金,有人卖,乔家就买下来,到最后,秦家也撤资了,复盛公渐渐成为乔家的独门生意。现在乔家的店面已不复存在,但东河区将修建仿古一条街,同时房地产开发商看到了晋商文化的无限商机,开发了以房地产为主的贵发山庄。
二、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之一,早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据考证,乾隆二年(1737年),有山西祁县和徐沟的乔姓、秦姓二人到萨拉齐老官村谋生。他们二人后来迁到包头村,含辛茹苦经营草料、豆芽等产品,赚得一份产业,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式开设了广盛公货铺,经营粮食、杂货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广盛公买卖因变欠债为盈余,从而把铺名改为复盛公。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主人公乔致庸是乔贵发第三子全美的次子,也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享年89岁。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人称他为“亮财主”。乔致庸幼年读书很用功,中秀才后,曾雄心勃勃要走举人、进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难违,不久长兄致广夭亡,父亲也相继去世,他便成了乔氏家族中三门的大梁,于是弃儒从商,走上了经商之路。乔致庸经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位商场高手。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在他的策划下发展为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复盛协、复盛锦、复盛兴、复盛和等庞大的复字号商业网络,基本上垄断着包头商业市场。光绪十年(1884年),致庸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立了汇通天下的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在乔致庸的经营下,乔氏商业遍及全国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业务繁荣,财多势旺,成为商场巨贾。当时在包头经商的各地商人很多,大的商号也很多,如“永合成”、“如月号”、“广恒西”等,但从规模、实力、影响上看,山西乔家还是最大的。乔家曾在包头城内共开设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等有19个店铺,有四五百名伙计,是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为雄厚的商号,在包头的发展过程中,乔家作为晋商的代表,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才形成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包头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现在的东河区仍然商贸繁荣,现有各类市场40多处,商业网点6000多个,在自治区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商业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