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例(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12:4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峡》课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峡》课例》。

第一篇:《三峡》课例

《三峡》课例

教材分析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地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包括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概述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通过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鉴赏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堂实录

师: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们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

生:三峡

师: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师:下面由同学自己讨论关于三峡的知识,弄懂后,可以派代表说说三峡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由讨论,展示交流)

学生甲:我知道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认识这位作者是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文中提到了《水经注》,《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

学生乙:我知道长江三峡是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天,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师:同学们看来对三峡了解挺多的嘛。下面大家四人一组,由组长带领对个人自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根据文章想象的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全班分为四组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

学生代表一:第一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叠、雄峻险拔的气势。

师:板书: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

学生代表二:第2、3、4段写水,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了大水的猛涨。“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此句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就会有航船,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行船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师:板书: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

学生代表三: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怪柏、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炼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师:板书: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

学生代表四: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绵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师:板书: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师:这节课,大家对《三峡》这篇课文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能够体现你们自己的理解,这是非常不错的。„„

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具体的预习任务能让学生的课前能够有的放矢,培养了学生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联系旧知不但便于对新课的解读,也实现了对旧知识的巩固。

二:这节课充分学生的自主性,整节课都是由学生主导的,充分地体现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三峡》教案 优秀课例

《三峡》教学设计

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 牛全喜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达到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会品析语言,细心观察,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

4.感受三峡雄奇壮丽、清幽秀美的景色,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李白也在诗中叹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同学们知道这两位文坛巨匠所描写的是哪里么?

(引出三峡,教师板书课题。)

1、你对三峡都有哪些了解?

(配乐播放“三峡风光”图片,学生可结合图片,各抒己见。)

今天我们就跟随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一起走进三峡。

2、介绍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初读,清文字之障: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试读课文,正音顺句。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译读,解文言之惑:

1、借助注释疏通语句,初步感受文章大意。以四人为一组,各组内交流讨论文章的大意,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

2、分组展示初习之惑,解疑答难交流成果。

各小组提出各自在疏通文意时所遇到的疑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3、自由朗读,初感大意,体会语气。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展示,师适做点评。

四、品读,寻“三峡”之美。

1、作者写了有关于三峡哪些雄伟秀丽的风光?(讨论作者的写景思路。)

明确:三峡的山,三峡夏季的水,三峡春冬之景,三峡秋天的景象。

2、寻读课文,总结三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总:山——连绵陡峭

分:夏水——水大流急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 秋季景——凄清悲凉

3、对号入座:出示三峡山、水、及四时之景的图片,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

4、结合各图片中景物的特点,用“三峡美,美就美在三峡的„„(景物)。你看那„„”这一句式说一句简单的话,并加上一句描写的话。

示例:三峡美,美就美在三峡的山。你看,那七百里连山,绵延不绝,其间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5、此文历绘三峡壮丽的山川和奇丽的四季景色,语言简练传神,仅用155个字,就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词语用得最为精妙,妙在哪里?请同学们品读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

(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例如:“清荣峻茂”一字一景,江水清澈,树木欣欣向荣,山高岭峻,花草茂密。言简而意赅地概括了三峡四季之景的特点,用字之精,意蕴之丰,令人叹为妙绝。

6、通过对美的追寻和探索,你能感受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什么情感呢?

7、齐诵全文,感受三峡风光之美。

五、美读、背诵课文。

此文不仅所描绘的景美,文辞更美,如此美文定不能让它与我们失之交臂。同学们,让我们美美地读起来,背起来。将此景永存,此情永记!

(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曲,学生自由朗读成诵。亦可稍作准备后配乐朗读,后开展背诵竞赛。)

六、拓展延伸。

前后历时17年的三峡工程于2009年顺利完工,三峡水位抬高了175米,请对照课文,推想一下,现在的三峡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景色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配乐播放三峡风光图片。)

七、课堂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岭纵横,江河奔腾,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三峡》是古代写景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简练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三峡无比雄壮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让我们获益良多。今天的三峡正在向世人放射着那令人瞩目的光芒,“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挚爱。

八、板书设计

三 峡

山——连绵陡峭 夏水——水大流急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

秋景——凄清悲凉

九、作业设置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那么依据课文内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关于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2、面对壮丽的美景我们总会不由得从心里发出赞叹,祖国风物无边,景色各具特点,就让我们学习郦道元写景的手法,来描绘一番我们的家乡。

第三篇:三峡 教学课例

《三峡》教学课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将《三峡》这篇课文作为古诗文的首篇。它是在学习了四个单元白话文的基础上,了解文言文知识及丰富文化积累,从而激发性灵的描写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

为使教学高效有序完成,主要从课前、课内、课后几个层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课前增效策略

备课方面:

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2、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分析学生情况。是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这就有了初步分析方法。

3、设计理念: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注重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注重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注重反思。在知识探究上,注重合作共赢。

4、学习目标设计:(1)、识记与积累:郦 阙 溯 属 略无 绝 重岩叠嶂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 哀转久绝(2)、知识简介:郦道元及《水经注》(3)、应用:①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②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5、教学重点、难点设计:(1)、重点:反复朗读形成语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6、突破策略:(1)、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2)、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疑释难,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7、课前准备: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8、教学方法:读、思、问、议、评(洋思教学模式与引导探究式结合。)

9、、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10、、教具:录音机、小黑板

二、课堂增效策略

(一)、1、预习交流:新课前先复习文言文知识,了解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给出时间交流,由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来评,最后教师总结。(分钟)

2、导入新课: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生:(各抒己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师:早在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3、出示学标:

(二)、新课学习

1、整体感知:

(1)、1、先学:①、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如: 郦 巘 阙 溯 属②、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③、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听他诵读,语气语速是否合乎文意、断句、间歇是否合理,口齿是否流利,表情是否丰富(组织学生兵教兵——小组——全班)

(2)、后教:④、强化训练。师范读课文(或再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在此,教师应指出注意听的事项,如:字音的校正、音节的停顿和节奏等。)⑤、朗读比赛: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兵练兵,兵强兵的同时,师点评——点拨矫正)

2、整体感悟:

(1)、先学⑥、讨论:疏通文意。(分成三——六个人一组,每组讨论一个文段的大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⑦、把各小组的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⑧、在初步理解文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讨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出示挂图,图文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课文。)

(2)、后教:学生展示结果时,其他同学认真分析,回答不全的,由学生补充说明,从而使学到知识更加完整,凡是学生答的全面的教师不再重复,及时给予鼓励。

3、拓展延伸:写作训练——把你曾看到的山川、名胜的美好景色描述下来。

4、堂清检测:试卷。(检测方法:要求独立完成。批改方法:互批,打出分数,上交,由教师把关。个别批改,重点强化。记录所错原因,教学中漏点、疑点,以便下节课及时纠正。

5、学习小结:(1)、小结由学生谈这节收获,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评。

(2)、教师寄语: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非浅。在课文,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三、课后增效策略

1、布置课后练习:(1)、作业:①用正楷抄写课文,并背诵。②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你的笔来描绘眼前的景色。(2)、批改:统一要求,及时反馈。(3)课后辅导,并达到“堂清”。

2、教后反思:课堂上,把舞台让个学生,自己退居幕后。让在想法的学生到讲台上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使课程资源扩大到更大的限度。

以上是我本节课学习模式,引用三个增效策略的点滴尝试,是微不足道的,有待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彰显学校“共进共荣”合作共赢的教学研究新理念。

第四篇:《三峡情》评课材料

《三峡情》评课材料今天听了邱老师执教的《三峡情》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陈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三峡情”这一部分,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第四小节。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通过放映录象,把学生带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例如:在感悟三峡情时,教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象画面整体感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的迷人风光,然后自由读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去品读体味。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韦老师这节课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陈老师注重了学生自读自悟,摈弃另外传统了解析方法,通过品读,让学生体会出三峡儿女对三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上,韦老师更是下了功夫。韦老师注意把学生调入情景中,一边播放录象一边说:“同学们,你们瞧,这就是风景迷人的三峡。面对着这样的景致,你想怎么读?”这样一点拨,学生的内心就能与当时的情景相通,读的劲头更高了,真正从读中领悟感情。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韦老师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背诵第四小节,至于怎样背才能记得牢:一是抓住重点词、二是通过想象画面。这体现了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记得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三峡的感情;还安排了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面对三峡,自己的故乡,你会说点什么?”这一环节,无疑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迁移。教语文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过程。学生内化语言的过程就要靠读悟积累的。

六、作业的布置也十分灵活

学完了这篇课文,陈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不但给学生留一个学习的空间,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如果能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高中下生的发展更有帮助。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几点建议:

1、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如品读第三小节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三峡的迷人风光,应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反复去品读,通过品读去体会情感。这样扎实抓好这个小节的“导”,再过度到第四小节的“放”,就自然得多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如读完一个部分可否让学生说说这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尤其是中下生有机会给他们多点学习的机会,检查他们课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比课后补课更好吗。

3、讨论是否要抓扎实,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有关的内容,这样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大。

第五篇:《三峡》说课

《三峡》说课

一、说教材的处理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其重点是“水”以及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它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本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学会翻译,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步、观图 拆字导入,激发兴趣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

第四步、三读课文,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

第五步、背诵课文

第六步、比较阅读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

第七步、拓展延伸,积累描写山水的诗句

下载《三峡》课例(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峡》课例(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峡之秋》说课

    《三峡之秋》说课设计之二来源:网络 2009-08-20 14:47:28 [标签:人教版 说课稿 五年级 语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

    《三峡》研讨课教案

    《三峡》研讨课教案 23中初二语文组靳月娈 一、导入 朱熹的《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二、熟读 (一)......

    三峡之秋说课(5篇范文)

    《三峡之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峡之秋》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了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

    复习课《三峡》教学设计)

    复习课《三峡》教学设计 一、教学地位与教学意图 二、学情分析:目前,欣赏正 三、教学目标: 1、巩固文学常识要点和文言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等基础知识。 2、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和......

    三峡微课教案设计(大全五篇)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主要以写景为主。这篇课文节选自......

    教学案例:三峡》评课

    教学案例:三峡》评课 冯白高 上周教研组活动听了周老师一节课,讲的是郦道元的《三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课。 此课并不复杂,目标明确,安排得体,以学生活动为......

    八年级语文《三峡》评课稿(五篇模版)

    八年级语文《三峡》评课稿八年级语文《三峡》评课稿1今天聆听《三峡》。厉老师基本功好,字正腔圆,上课从容,对教材总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常令人耳目一新。厉益老师试图以朗读指导......

    初中语文《三峡》磨课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把握文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