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旷课学生的处理
对旷课学生的处理
旷课逃学的现象每个每个学校都有,我们做班主任的也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它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要找到背后隐藏的根源,才能真正的让学生重返课堂,而且每个学生旷课的原因不尽相同,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上学期的工作中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那时,初三8班的班主任钟老师生病了,由我暂时代理他们班的班主任。一天早上我接到电话,电话那头说“我是某某学生的家长,他生病了,今天不能来上课”,说完就挂了电话。可是我总觉得不对,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明未脱稚气,还是个孩子的声音,为什么要说是学生家长呢?于是我急忙联系上学生的父亲,通过他父亲我得知那孩子肯定是旷课了,孩子的父亲在电话里说回来我一定狠狠地教训儿子,我当时就纠正他的做法,说不要教训,要好好地沟通一下是什么原因。他虽然在电话里答应了,可是孩子第二天来上课我还是发现他遍体鳞伤,看了很心疼。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来上课,他说他想去见见妈妈。原来孩子的家庭是个离异家庭,父母离婚以后他一直跟着爸爸生活,爸爸爱喝酒,脾气暴虐,平时又不准他去见妈妈,所以就想了这个法子。我听完以后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是一阵心酸。我意识到孩子旷课跟家庭的原因有关,悔恨自己为什么当时不把他家长找来当面谈谈,好好地交流与沟通,以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我的工作还不够细致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然,除了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比如网络的盛行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学生自制力较差,往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就是厌
学造成的旷课,很多旷课都是厌学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表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处理旷课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旷课的原因,耐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学生可能慑于老师的“威严”,一时不再旷课,但这样终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更深一层。
因此,要真正的解决旷课问题,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旷课的原因。可以通过班里的其他同学和老师了解,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看看究竟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引起的,还是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是不是某一门课程太枯燥,太难了,没有兴趣;亦或是校园环境的因素,比如受到同学的挤兑,或者是科任老师瞧不起他等等。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学校里最主要的活动是学习,建立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二篇:浅谈如何处理学生旷课
浅谈如何处理学生旷课
“老师,葸凯有没有向您请假?他下午没来上课。”
我下午第一节前去教室时,班长报告了这一消息。“他没有向我请假,记旷课。”我对班长说完这话后心里想:“这个学生刚转来第一天就敢旷课,真够戗。”
回到办公室后,当我准备联系葸凯的家长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联系方式。葸凯今天上午刚转来,我还没来得及记录。另外,学生连转学证明也没交,而上午和他的家长交流时,家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看来,只好等到明天再说了。
第二天早晨,葸凯来上课了。第一节课上课前,我就开始处理葸凯旷课的事情。“你昨天下午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请假?”我很严厉的询问葸凯。我以为,应该给这个新来的学生一个“下马威”,也让全班同学看看我对旷课这种严重违纪行为的态度。……
“无所谓,对我来说去哪里都一样,反正我不想上学。”葸凯越来越不像话。……
第三天早晨,葸凯交上了一份打印很工整的自我分析书。
联系到家长的时候,葸凯的来到学校。我自然也把葸凯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这孩子是不是没救儿了?我真是没脸来学校啊„„”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葸凯的妈妈边说边流泪。从她的叙述中,我知道葸凯的爸爸早在葸凯六岁的时候就死了,又她又组建了新家庭。导致葸凯心理成长有偏差。
“老师,我在班里就自己的旷课行为公开道歉。妈妈您放心吧,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了。”或许是妈妈的痛苦打动了葸凯,当妈妈正在哭着诉说时,葸凯打断了妈妈的话,提出了对自己的处理意见。
看到这个结果,我也一直没有去找葸凯进一步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我以为这个学生要全面转变了。直到一个月后,葸凯又一次旷课时,我才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处理葸凯的旷课行为。在搜集有关葸凯的信息时,班干部反映的情况让我有些吃惊:葸凯在其他任课老师上课时老是睡觉,不睡觉时就看一些青春类读物,作业绝大部分都是抄的,他已经多次和同学说起自己不想上学了„„搜集了更多的信息后,我感觉到处理葸凯的旷课行为不能再像上一次那样了。
学习后的认识:
逃学这个行为是一种外在的表现。针对这样一个外在的表现,我们要对他进行一些帮助。不能只盯在逃学的外在行为上,而应该更关注他内在的逃学动机。就像这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那样,后来他不逃学了,但是他上课却睡觉或干别的。你看逃学习惯消失了,但是问题解决了吗?没有。所以我同意陆老师刚才讲的,一定要对每个出现旷课行为的孩子进行个案分析。
针对这个我前面的做法,我觉得有两点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老师要认识到逃学旷课这个行为的内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活动本身无法吸引他,数学、语文、物理等哪个课程他都觉得枯燥、没意思,或者感到学习困难。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学校里面有别的因素导致他不想来,比如说,有别的孩子老欺负他,或者是班主任、其他老师都瞧不上他、挤对他,甚至还有一些引起恐惧或者焦虑的因素。总而言之,旷课逃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原因,一定要做好个别的分析、了解。案例中的老师在不了解学生背景的情况下,认为孩子不遵守纪律,甚至把维护纪律看得比教育孩子更重要。其实,对于转学的学生而言,不论是哪类学生,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都是有一定困难的,都要面临一些
难题。这时候,学生有一些退缩行为,不上学也是不正常中的“正常”现象。对刚转来的学生,老师应该抱一种接纳、理解和帮助的心态,而不是说学生有这样的行为马上就认定学生是有意破坏纪律。这样做了,班主任作为一个执法者、管理者的角色意识就超过了他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意识。
第二,对于旷课行为的改变,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毕竟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活动是学习活动。建立起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是一个动力,是内在的、根本的,而不能强迫学生坐在这儿。案例中的老师把家长找来,然后要求学生认错,不仅学生难堪,学生的妈妈也很难堪,这样的方法都是外在的、强迫的,不易达到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改变的目的。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具体的做法是老师需要跟这个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这个孩子喜欢老师,相信老师是为他好,然后,他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班主任是学生和校园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联系渠道,这个渠道是通畅的、有效的,这个孩子回归校园的动力就会增加好多。相反,如果这个渠道对他是排斥的,这个孩子回归校园就会非常困难。
综合评析:
王立华(山东省临沂市第八中学的老师)、王宝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一、学生逃学对班主任工作的影响
此案例中呈现的学生旷课行为是中小学常见的不良行为,是学生成长障碍中最具危害性的问题之一。因其成因复杂、危害性大,因此班主任处理起来难度颇大。
二、如何认识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王老师发现了学生雷的旷课行为后立即处理,是值得肯定的日常工作行为。
王老师想消除雷的旷课行为对班级的负面影响,是对的。
王老师向雷明确继续旷课的后果是必要的。
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吓唬”,只是王老师的教育策略,还是真想这样做,从后来的教育行为看,更大的可能是一种教育策略。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关注一些关键信息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
联合家长的力量来处理雷的旷课行为是理想的选择。
当王老师发现雷又一次出现旷课行为时,决定用新的方式来处理也是理智的。
三、王老师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发现了雷旷课后应该立即和家长取得联系。然而王老师没有这样做。不把雷的旷课行为及时地通知家长,如果雷在校外出现了意外情况,学校和王老师都会惹上更多的麻烦。这一点,王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改进。
王老师在教室里公开处理雷的旷课行为时,其语气选择没有考虑到容易引发他和雷的冲突。
决不应该采取再让雷回家反省的处理方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老师没有意识到雷答应不再旷课这一许诺的不稳定性。还可以从原来的学校和班主任处以及雷本人那儿了解更多的情况,研究其成长的轨迹,使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班主任处理旷课问题需要多角度思考,需要从每一个旷课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常旷课的学生,是一把多锈的“锁”,切切不能简单化地处理。
第三篇:学生旷课处理办法
鉴于学生缺课现象严重,以往在管理工作上职责不清、力度不够、工作脱节、各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缺少沟通、配合等情况,经学校研究,特做出如下决定:
一、任课教师、辅导员、基础部、各系、教务处、学生处必须高度重视,各负其责,协同工作。
二、采取周核实,月统计,期末汇总,集中处理的办法。具体如下:
1、任课教师每周与相关辅导员核对学生的缺课情况,查明原因,认真加以记载。对无正当理由缺课的学生及时进行评判教育,督促其改进。
2、任课教师每月对学生的缺课情况进行统计,对于情节严重者,由基础部主任签署意见后通报学生所在系。相关系主任必须认真对待,与基础部会商,区别具体情况(因病/因事/旷课),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分别报教务处、学生处备案。
3、每学期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前),教务处会同学生处、基础部、各系对学生缺课情况进行汇总,达成一致意见后,报有关领导审批,实施处理。
第四篇:冷静处理旷课学生
冷静处理旷课学生(培训作业)
对于学生的旷课我是深恶痛绝的,我认为在我的班上如果要有旷课的学生,不论他是怎样的背景我都不会心慈手软。但是,有时静下来一想, 这种观点有点偏激,下面我处理旷课学生的一点经历......三年前,我刚担任七年级二班主任工作,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先通过摸底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由于这个班的学生只有多数是本地学生,但因为是山区, 而且大多数是打工族子弟,有三分之二是留守儿童,班主任工作难度大些,一开始我着重对学生进行入学常规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初中生了,要用中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早退,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训练,学生渐渐步入正规化。可是不久我发现班上郭良,卢芝源两名男生经常迟到,问及他们原因,他们总是有足够的理由,什么头疼、什么家长饭做迟了......上课无精打采,学习任务无法完成。后来竟然有几次同时旷课,我多次批评教育一点效果也没有,看着他们这样,我十分着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厌学呢?按自己的经验,学生厌学、旷课的原因,一般是以下几种情况。可能是来自家庭的原因,这里面包含父母的关系问题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问题。再可能是学习活动本身的问题,逃课的学生常在老师和家长之间互相欺骗。于是我决定多渠道地全面了解他们旷课的原因,首先在学校找高年级学生了解他们的情况,然后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多方面了解,我知道了郭良是单亲,父亲在外打工,他寄养在姑妈家,姑妈又忙于做生意, 其基本生活不能保证,卢芝源家里只有婆婆和爷爷, 父母在外打工, 爷爷身体不好,两个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我了解情况后没有过多的批评,而是找多次谈心,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送衣服给他们、食物。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常表扬,同时也和他们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记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两个学
生再也没有旷课了。
学生逃课、旷课的现象常常会遇到。学生旷课的情况,做老师的,做班主任的都遇到过。对待如何处理旷课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在了解情况的同时,往往伴之的是批评或空洞的说教。旷课往往是厌学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产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处理旷课问题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旷课的原因,然后耐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仅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学生可能慑于老师“威严”,一时不再旷课,但问题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或许由此反而会更深一层。
对待旷课的学生应该有耐心和热心,对学生一种信赖。耐心就是老师找了家长后,学生可能还会逃课旷课,这就需要教师对他耐心一点,不要粗暴处理,否则,学生会逃课的更厉害。热心,就是班级里不管有什么事情,尽量请他帮忙,让他觉得,除了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以外,他还是个有用的人,最少老师有什么事情求他帮忙,让他有一种自豪和自信。信赖,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可能落下了很多功课,他听不懂,即使这样,老师课堂上关注的目光,也会让他有一种骄傲感,信赖感。
作为教师、班主任我们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学好知识, 更重要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第五篇:对学生迟到、旷课处理方法
如何处理学生迟到、旷课处理方法
班主任老师都知道中学生旷课、逃课主要因为厌学,这种现象在中学阶段司空见惯,但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过不少中学生旷课、逃课的情况,我通常是这样处理的。
1、调查学生迟到的原因。
(1)八年级学生存在这破罐子破摔的观念,认为自己反正考不上高中了,混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旷课、逃课现象十分普遍。
(2)随着电脑的普及,沉迷网络是导致学生旷课、逃课的重要原因。有些学生为了上网,彻夜未归,虽然人在课堂,但心在网吧。
(3)学生的自制力差,有些学生本来没有想逃课,可是经不住另外一些逃课学生的劝告甚至是威胁便与他们一起逃课、旷课。
(4)家长的溺爱,如有点咳嗽,家里来了客人,亲戚朋友请客等,一些家长就直接替学生请假,老师不好当面拒绝,有时见不到老师就干脆直接领走学生。
(5)有些老师上课提问或者检查作业,把不会的或者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干脆赶出教室,这些学生便溜之大吉。
2、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作为八年级的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给他们的前途指明正确的方向。(2)对待旷课的孩子,要少批评,多沟通,多帮助,我们可以把批评帮助的时间,放在辅导上或者三顿饭后,甚至通过作文评语来帮助、鼓励。哪怕他在批评教育中得到一点儿收益,然后就抓住这个闪光点,去表扬他,这样给他一点自信,这个自信让他不断的、像雪球一样不断的滚,滚来滚去,使学生逐步对学习感兴趣,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任课老师要改变教学方式,通过直观,讨论的学习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应该更关注那些厌学的学生,投去更多关切的目光。
(4)消除导致学生旷课、逃学的各种影响源,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努力使学生愿学、乐学。
(5)建立校讯通,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动态,家校共管,可以有效避免旷课、逃课现象。
(6)校有校规,班有班纪,对于那些屡教不改、批评帮助无效的学生,可以根据班级纪律给予适当的处罚,并通知家长,以儆效尤。
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我班的旷课、逃课情况得到了改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