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法总论》重要名词解释
《民法总论》重要名词解释
一物一权原则是指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上。
一般期间是指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期间。特殊期间则指有关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期间。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也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火灾等。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财产状况恶化等情形,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时,在后履行一方未履行其债务或者未提供担保前,有拒绝先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
不要式合同是指依法无需采取特定形式订立的合同。
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没有规定特定形式而允许当事人选择约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民事主体。
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民事主体。
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为使第三人获得利益而与他人订立的合同。如指定第三人为受益人的保险合同。
为自己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为自己享有合同权利和取得合同利益而与他人订立的合同。
主合同是指不依赖其他合同而能独立存在的合同。
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属于公益法人。
产品责任,即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指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对其制造、销售或者提供的有缺陷产品对他人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亲属权是指除配偶以外的其他近亲属之间的以特定的身份利益为内容的基本身份权利。
人格利益,是指形成人格权的客体。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一种民事权利。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有着密切联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民事权利。
人身自由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和思维,不受任何人和组织的非法控制、约束和妨碍的权利。
从合同是指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存在前提的合同,又称为附属合同。
他物权是指权利人在他人所有的标的物享有的被限定于某一特定方面或某一特定期间的物权。它是在所有权权能与所有人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非所有人对物享有的一定程度的支配权。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为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人称为代理人。
代理权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为被代理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权利。
代理证书是指证明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法律文件。
任意合同是指全部条款均由当事人协商订立而成,不含格式条款的合同。
使用权是指依照物的属性及用途对物进行利用从而实现权利人利益的权利。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的行为。
侵权责任即侵权行为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一定的侵权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保证是指由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作为保证人,当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制度。
债是特定的民事主体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
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抛弃债权,而使债务人的债务消灭的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由第三人承担债务人部分或全部的债务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在债务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了保全其债权,得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行使其到期债务的权利。
债权人的撤销权,又称废罢诉权,是指当债务人进行的减少其财产的处分行为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享有的为保全其债权而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该处分行为的权利。
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是指当事人将其债权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享有和承担。
债权关系是指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只有得到债务人的帮助才能实现其权利。
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由第三人承受债权人的全部或部分的债权。
债的发生根据是指引起债的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
债的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清偿了债务,债权人接受其履行从而导致债的消灭。
债的终止,即债的消灭,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不再存在的情况。
债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双方的协议而导致债的消灭。
停止侵害是指侵权行为人终止其正在进行或者延续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以其身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
催告权是指第三人告知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就是否行使追认权与以明确答复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第三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先占是指民事主体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先履行抗辩权。即指双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拒绝其履行请求的权利。
个人合伙的加入,又称入伙,是指在合伙经营期间,原合伙人以外的人申请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行为。
民事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当以公平的理念从事民事活动,公平
合理地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正当地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
公平责任原则,又称衡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结果均无过错时,根据公平原则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分担损失的归责原则。
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公法人是指依照公法设立的法人,如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公益法人是指成立目的是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基于某种共同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对同一项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典权是指出典人将自己所有的不动产交由典权人,典权人向其支付一定典价后对出典不动产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养殖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在国有或集体所有水面从事养殖、经营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民事主体。
出典房屋的先买权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典权人享有优先于他人的购买典物的权利。
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加工改造为具有更高价值的财产。
动产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
劳务和服务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从事的为他人完成特定工作或提供特定服务的民事法律行为。
单一之债是指债权人、债务人各为一人的债权债务关系。
单务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仅有一方承担义务,另一方只享有权利的合同关系。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仅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占有,是指对物事实上的控制与支配。
占有权是指对所有物加以实际管理或控制的权利。
原始取得所有权首次产生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物的所有权。
双务合同是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关系。
双务合同履行的抗辩权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
双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均承担义务,同时也都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
双方代理是指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为同一项法律行为。
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取得时效制度是指非财产所有人以自己所有的意思公开的、无争议的持续地占有他人财产超过法定期间即取得该项财产所有权的民事法律制度。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不法占有他人动产的人将其无权处分的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如果该受让人取得财产是出于善意,则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第二篇:梁慧星《民法总论》期末复习总结名词解释
民法的本位
①义务本位:起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局限与家族,家族为社会的单位,个人无独立地位,未有独立意思的表达。此种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称为义务本位的法律。②权利本位:法律之基本任务,由使人尽其义务而转向保护权利,为使权利之内容得以实现,方有义务之履行,是谓权利本位之法制。③社会本位:
平等原则:在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同时法律对当事人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
合同自由原则(私法自治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由,按照自己的自由意思决定缔结合同关系,为自己设定权利或对他人承担义务,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公平原则:指法律行为内容的确定,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法律行为内容只有符合公平原则,始得对他方当事人发生效力。主要是针对合同关系提出的要求,尤其是确定合同内容时所要遵循的指导性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心存善意、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公序良俗原则:公序即公共秩序,是指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生活的一般秩序。良俗即善良风俗,是指为社会众多人所尊崇的、为维护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一般的伦理道德。
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
指一切民事权利之行使,不得超越其正当界限,否则构成权利滥用,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或其他法律后果。
民事法律关系: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发生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请求权竞合:权利人对同一义务人,就同一标的,发生数个请求权。各请求权相互独立,其中一个得到满足,其余均归于消灭。其中一个请求权因时效届满而消灭,其他请求权不受影响。
自助行为: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情况紧急,来不及请求国家有关机关保护的情况下,采取拘束他人人身,扣押、损毁他人财产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救济行为。依法不负赔偿责任。
自卫行为:指自己或他人的权利或公共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或紧急危险时,所实行的防卫和避险行为。
正当防卫:是指当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行为人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自卫权利,造成相对人损害的,不构成侵权行为。
紧急避险:指为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自由、财产之急迫危险,所为躲避危险的行为。
要式行为:意思表示须依一定形式,或在意思表示之外尚须履行一定形式的法律行为。不要式行为:无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诺成行为:在双方法律行为中,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书面或口头)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买卖、租赁、承揽法律行为。又称不要物行为。实践行为: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才可以成立的双方法律行为。例如,借用合同、赠与合同、小件物品寄存保管合同、定金合同。也称要物行为。
生前行为:在行为人生前就发生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原则上为生前行为。死因行为:以行为人死亡为生效要件的法律行为,即于行为人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死因行为,其生效取决于将来必定发生的事实,因此类似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独立行为:具有独立的、实质性内容的行为。即行为人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无需其他人予以辅助的行为。
补助行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具有独立的、实质性内容,而仅仅是辅助其他行为生效的行为。
无权代理: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具备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却没有代理权的实质,被称为“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因本人与无权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授予代理权的外观,致相对人信其有代理权并与之为法律行为,法律使其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法律效果的无权代理。
诉讼时效: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民法院对其民事权利不再予以保护的法律制度。
除斥期间: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其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第三篇:名词解释民法
名词解释;
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财产;狭义的财产;是指由金钱价值(即能用金钱表示或能用金钱衡量的价值)的权利的总和,物权,债权,知识产权都属于狭义的财产。广义的财产;是指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债务)的总和,可称为总财产。
3,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4,民法的效力;是指民法发生效力的范围,即民法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时间发生效力。
5,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行为不得违反公共秩序或者善良风俗。
公共秩序。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通常,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即为违反公共秩序。
善良风俗。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将人们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违背人们应当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就是违反善良风俗。
6,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行使民事权利,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国家对于民事法律关系不过多干预。
7,民事法律关系;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狭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8,民事法律事实;是指受民法调整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
9,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具有排他性的权利。
10.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或请求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请求权是基于基础权利而发生的,有了基础权利才能有请求权。
11.,形成权,指权利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属于形成权的有,追认权,选择权,撤销权,抵消权,解除权,继承权中的抛弃权等,形成权是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没有法律规定当事人事先的约定,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不能使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
12.抗辩权,是指对抗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利,根据抗辩权的作用不同,抗辩权可分为,永久性抗辩权和延期性抗辩权。抗辩权的行使以权利的存在并且提出请求为前提。
13.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实现其特定利益的法律手段,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特定利益,民事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民法确认的权利,民事权利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14.民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约束手段。
15.民事责任;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16.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17.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18.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履行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被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19,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0,法人机关,是指根据法律,章程和条例的规定,与法人成立时产生,不需要特别委托授权,就能够以法人的名义对内负责法人的生产经营,对外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集体或个人。
21,普通合伙;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人根据协议,互约出资,经营共同事业,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社会组织。22,有限合伙,是指由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和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的合伙。2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24,物,是指存在人身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而又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者支配的物质客体
25,民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26,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生效,因为意思表示不真实或其他法定原因,行为人有撤销权的民事行为。
27,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据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代理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在代理关系中,由三方参与人,涉及三方面的法律关系。代理行为是民事行为,其本质属性在于意思表示。28,代理权;是指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有关机关的指定,能够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意思表示,或者受领意思表示,其法律效果直接归于被代理人的资格。
29,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既没有代理权,也没有令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和或理由,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所为的代理。
30,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法律规定被代理人应负授权责任的无权代理。
31.时效;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
32.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便享有抗辩权,从而导致权利人无法胜诉的法律制度。
33.物权;是指权利主体直接支配特定财产的权利,既具有人对物直接支配的内容,又具有对抗权利主体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作为一个法律范畴,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4.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特定物全面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属于自己的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5.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权利人即业主对一栋建筑物中自己专有部分的单独所有权,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因共有关系而产生的管理权的结合。
36.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转让标的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
37.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38.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农民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耕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等农业生产。
39,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因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而使用国家所有的土地的权利。40,担保物权;是指为确保债权的实现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物上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支配其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
41,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移转占有的而供担保的物或者财产权利,优先清偿其债权的权利,抵押权的标的物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担保的物或者财产权利,须债权人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就抵押物进行约定,抵押权不移转标的物的占有,是就抵押物优先受偿的权利。
42,质权;是指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财产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就其占有的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权是动产物权,对不动产不能设定质权。质权须移转质物的占有,质权以占有标的物为成立要件。
43,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有权留置该动产以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并在债务人仍不履行债务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是以动产为标的物的担保物权。
44,连带责任;是指责任人一方主体为多数,各个责任人对外不分份额,向权利人承担全部责任,在共同责任人内部,仍然存在责任份额的划分,在权利人提出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承担超过自己份额的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请求予以补偿。
45,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给他人造成损害,有过错才承担责任,无过错不承担责任。46,公平责任,是指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又不能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由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不分担受害人的损失不公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47,无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只要给他人造成损害,不问其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责任。48,债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制度,其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和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
第四篇:民法名词解释
1、民事权利
2、个人合伙
7、担保物权
8、监护
13、联营
14、代理
15、善意取得
19、诉讼时效 20、物权
21、共同共有
22、相邻关系
23、附期限的民
24、民事法律事
27、法定代理 实
25、不动产
28、善意占有
32、民事义务
33、复代理
38、宣告死亡
3、附条件的民
9、法人
5、指定代理
6、时效
4、事法律行为
10、财产所有权
16、按份共有
11、承包经营权
17、房屋典权
12、民法
18、等价有偿原
29、法人的清算
34、抗辩权
35、共有
26、国有土地使30、人格关系 用权
31、表见代理
36、平等原则 事法律行为
37、其他物权
名词解释
1、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依法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
18、诉讼时效,指的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
种行为的可能性。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叮能性的制度〔石1〔)
2、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出于共同的经济目的,自愿签订协议,19、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
共同出资和经营,共负盈亏和风险,对外负无限连带责仸。涉的权利。
3、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设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就与否20、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根据某种共同关系而
作为决定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4、指定代理,是指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21、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5、时效,是指→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定法律后果的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
制度。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6、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
2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当事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设定一定的期限,权。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
7、监护,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身和财产
23、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权利而由特定公民或组织对其予以监督和保护的制度。客观现象。
8、法人,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24、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如经移动即会损害和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5、国有土地使用权,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
9、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和处分的权利。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
26、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它是的分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10、承包经营权,是指由公民或集体组织,对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27、善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
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依照承包合同的规定而享有的占其占有是非法的。
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28、法人的清算,指法人终止后由清算组织依据职权清理并消灭法人的全
1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部财产关系。
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9、人格关系,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1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30、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
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
13、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主张代理的效力。
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制度。
31、民事义务,是指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
1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为的必要性。
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
32、复代理,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代理的行为。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
33、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
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
34、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所有权。
1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
35、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关系中互
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不隶属,地位平等,各自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
16、房屋典权,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36、其他物权,是指所有权以外的物权,它是在所{i权权能与所有权发生
使用、收益的权利。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他物权人对享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支配权。
17、等价有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转移财产等民事活动中,要按照
37、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
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五篇:刑法总论名词解释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11级法学1班罗国顺)
1、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⑴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⑵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2、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3、刑法解释: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4、刑法基本原则: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
5、罪行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6、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即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刑法的特权。
7、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刑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8、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在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以及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问题。
(A)属地管辖——凡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一项发生在中华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B)属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C)保护管辖——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D)普遍管辖——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9、刑法的空间效力:解决刑法在什么地方、对哪些人适用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是涉及国家主权和国与国之间的刑事管辖权的关系问题。
10、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生效、失效时间及是否具有溯及既的效力问题。
11、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使用的效力。
12、从旧兼从轻原则:原则上适用旧法,新法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时,按照新法处理。
13、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事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4、犯罪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统一整体。
犯罪构成要件必须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才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具有重要作用,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标准。同时犯罪构成对量刑的意义也十分重要。
任何犯罪都具有四个共同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15、犯罪客体:我国刑法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16、犯罪一般客体: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17、犯罪同类客体: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18、犯罪直接客体: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19、犯罪对象: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人或物。犯罪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和有关客观事实情况的错误理解。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犯罪对象反映着犯罪客体,是犯罪客体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犯罪客体则是隐藏在犯罪对象后面的犯罪的实质内容。
区别:a 是否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b 是否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c 是 否受到实际的损害:任何犯罪都危害客体,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d 是否是刑法分则犯罪分类的依据: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20、犯罪客观方面: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21、危害行为:被刑法所明文禁止,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或者言辞。
22、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
23、不作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24、危害结果:广义的指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狭义的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事实。
25、犯罪主体:实施危害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6、自然人犯罪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实施了危害行为的自然人。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根据刑法对该行为人否定性道德政治评价的承担标准。
27、刑事责任年龄: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8、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9、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30、单位犯罪: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31、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32、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33、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4、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5、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清新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36、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7、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8、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不可抗力: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形,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39、认识错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40、犯罪目的: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
41、犯罪动机: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一带到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或者内心冲动。
42、正当行为:客观上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行的行为。
43、正当防卫:为了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且未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假象防卫——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从而进行所谓的防卫,或者对没有实行不法侵害的第三者,误认为是不法侵害而加以防卫,因而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事先防卫——指不法侵害尚未开始而实行所谓防卫 事后防卫——指不法侵害已经结束而实行所谓的防卫。
防卫过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的重大损害从而构成了犯罪的行为。无限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44、防卫过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45、特殊防卫(无过当防卫、无限防卫):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限制,对其行为的任何后果不负刑事责任。
4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7、避险过当: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
48、犯罪预备:行为人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创造条件,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犯罪形态。
49、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故意犯罪形态。
50、犯罪中止: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形态。
51、犯罪既遂: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犯罪所规定的完成形态。
52、结果犯:发生了法定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53、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54、举动犯:也称即时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55、危险犯:行为人的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56、任意的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个人单独可能实施的犯罪,有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而形成的共同犯罪。
57、必要的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以两人以上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犯罪集团: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58、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59、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60、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61、教唆犯: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人。
62、继续犯(持续犯):作用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63、想象竞合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64、结果加重犯: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意外的重结果,因为刑法规定加重刑法的犯罪形态。
65、结合犯: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明文规定,结合而成为另一个独立新罪的犯罪类型。
66、集合犯:行为人以犯下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为目的,实施了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刑法却规定作为一类罪论处的犯罪形态。
67、连续犯: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立犯罪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68、牵连犯:为了一定的目的实施某种犯罪,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类型。
69、吸收犯: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的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的犯罪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70、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为眼里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71、刑罚权:创制和运用刑罚的权力,包括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72、刑罚体系:刑法所规定的并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73、主刑(基本刑罚):对犯罪人主要适用的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74、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理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75、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76、有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77、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78、附加刑(从刑):补充助兴适用的刑罚方法。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A.罚金:法院判决犯罪行为人或单位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B.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行为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其作为附加刑可单独或附加适用。C.没收财产:将犯罪行为人的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79、量刑:即刑罚裁量,审判机关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以及刑事责任,在确定行为性质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所判处的刑罚的刑事审判活动。
80、量刑情节: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决定刑罚的轻重或者免除处罚的主客观事实依据。
81、累犯: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
82、惯犯:行为人因为犯罪已成为习惯或以犯罪为常业,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依法律规定应按一罪处理的情况。
82、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A.一般自首~犯罪行为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B.特别自首(准自首或“以自首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83、立功: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84、数罪并罚:行为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分别对其定罪量刑,然后根据刑法的有关原则决定最终出发的量刑制度。
85、缓刑:刑罚的暂缓执行,即原判处刑罚有条件的先不予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86、减刑: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87、假释: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行刑制度。
88、刑罚消灭:由于法定的或事实的原因,致使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不能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
89、追诉时效:刑事法律规定的追究犯罪分子刑法责任的有效期限。
90、赦免: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或者减轻其罪、其刑的法律制度,包括大赦和特赦,我国无大赦。四 简答: 刑法特征:使用范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对人范围强制手段 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 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意义:法不溯及既往;不搞类推;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司法结实不能超越法律;各种犯罪及其处罚必须明确,具体。派生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运用。表述内容不同; 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 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关系——
1、认识上,对危险 结果都有预见性。
2、意志上,对危险结果的发生都不是希望的,即没有追求其发生的意欲。
区别:
1、认识程度有所不同,间接故意认识程度较高。
2、对危险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过于自信是违背行为人意愿;间接故意是放任态度。在实践中主要是看是否有避免结果发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疏忽大意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关系——应该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9 犯罪目的与动机在刑法中的作用:A、犯罪目的:1)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2)犯罪目的在某些犯罪中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区别之一。3)影响量刑。B、犯罪动机:1)侧重影响量刑。2)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也具有一定的意义。10 不作为特定义务的内容: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职务上 业务上要求旅行的义务;c行为 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11 犯罪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
(1)以对直接客体造成的特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2)以发生了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
(3)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物质性严重后果的危险性,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4)以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
预备犯与犯意表示的关系——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相同之处在于:a二者都是一种行为。犯意表示是一种言词行为,而犯罪预备则是一种 为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b二者都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都反映了行为人的犯罪意图。c二者都不能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直接的、现实的侵害或破坏。二者的区别主要是a犯意表示是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形式,简单地流露犯罪意图;犯罪预备则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为实行犯罪创造条件,b犯意表示停留在单纯表 现犯罪思想阶段,尚未通过实际的犯罪行为将犯罪意图的实现付诸行动; 而犯罪预备则是将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始实施犯罪的准备活动。
犯罪预备的刑责: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的刑责: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的刑责: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4 主犯的刑责: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犯罪的全部罪行处罚。
从犯的刑责: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的刑责: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犯的刑责: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罪数区分的意义:首先,正确区分一罪与数罪,是正确定罪的要求。其次,准确确定罪数,是正确适用刑罚的前提。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对定性,量刑的意义:—— 影响定罪量刑。
刑罚目的表述——用刑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改造罪犯,教育罪犯,预防犯罪。一般预防——指防止社会成员实施犯罪行为。其特点是没有特定的具体对象,只是作为社会一般的预防措施来加以应用
特殊预防——指采取特殊预防手段和措施,对犯罪分子依法进行监禁和改造,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是犯罪预防措施的重要组织部分
刑罚与其他法律强制方法的异同:适用对象不同。刑罚是对特定对象适用的强制方法,即只有犯罪分子才是刑罚适用的对象。适用的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适用,人民法院在适用刑罚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的干涉。执行的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分别执行,并以监狱为主。刑罚执行的方法与场所都是法定的。19 管制的期限——一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的期限——一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有期徒刑的期限——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本法的第50、69规定的除外),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不满35年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死刑的限制——对象: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行为时未满18周岁或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制度: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 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制度。程序: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剥夺政治权利——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对象: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时间计算:管制(和管制相等,同时起算)拘役和有期(主刑执行完毕后开始计算,1~5年)无期徒刑(减为有期,3~10年)数罪并罚原则:
1并罚原则,又称相加原则、累加原则或合并原则等,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规则。
2吸收原则,是由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吸收其它较轻的罪,或者由最重宣告刑吸收其它较轻的宣告刑,仅以最重罪的宣告刑或者已宣告的最重刑罚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3限制加重原则,又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4折衷原则,又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规则。换言之,它是指以上述一种原则为主、他种原则为辅,将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或刑罚结构的数罪合并处罚方法。24 缓刑——对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不是累犯
时间:拘役(2月~1年);有期(1年~5年)
法律后果: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刑法典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典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新犯之罪和漏判之罪,不受犯罪性质、种类、轻重以及应当判处的刑种、刑期的限制。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减刑——对象:被判处官职,拘役,有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时间——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来判刑的二分之一;无期的,不能少于13年。
假释——对象: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时间:有期满1/2以上,无期满13年
法律后果:a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刑法典第71条规定的“先减后并”方法实行并罚。b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刑法典第70条所规定的“先并后减”方法实行并罚。c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d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没有上述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时效期限——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不满1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a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b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c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c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对于“法定最高刑”的确定,应根据刑法规定的条款和量刑幅度,按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按其罪应适用的条款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