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1-16题(20分)
(甲)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1、默写课文第二段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分)
(1)叶 徒 相 似,其 实 味 不 同。
(2)得 无 楚 之 水 使 民 善 盗 耶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坐盗()婴闻之()齐人固善盗乎()...
齐之习辞者也()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使楚()...
4、翻译下列句子(8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5、从以上两篇短文中,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6、乙文中可引出的成语很多,你能写出一个并解释出来吗?(2分)
第二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14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②刍藳③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⑤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 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把。④漉:捞取。⑤汱(quǎ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泥于掌故()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3)以通南北之水()
(4)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译文:
(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
译文:
(3)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
译文:
14.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两则文言文前者侧重于工作态度,后者侧重于具体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1)甲文告诉我们主持水利工作的官员应当做?(2分)(2)请你说出乙文中古人造堤方法有何巧妙之处。(2分)
参考答案:
12、拘泥、因此、用来(来)、填实(填满)。
13、(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大义)(3)距离这墙六丈远的地方再修建一堵墙,方法也是这样。
14、(1)不怕辛劳,实地考察;为官清廉,不计私利。(“躬亲”与“清廉”两个方面各1分)(2)利用了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省人力物力。(意思对即可,不强调名词术语)
一、钱泳《治水必躬亲》比较阅读设计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题。(14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②刍藳③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⑤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把。④漉:捞取。⑤汱(quǎ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泥于掌故()(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3)以通南北之水()(4)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译文:(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译文:(3)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译文: 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两则文言文前者侧重于工作态度,后者侧重于具体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1)甲文告诉我们主持水利工作的官员应当做?(2分)
(2)请你说出乙文中古人造堤方法有何巧妙之处。(2分)参考答案 ——
一、《治水必躬亲》比较阅读答案:
1、拘泥、因此、用来(来)、填实(填满)。
2、(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大义)(3)距离这墙六丈远的地方再修建一堵墙,方法也是这样。
3、(1)不怕辛劳,实地考察;为官清廉,不计私利。(“躬亲”与“清廉”两个方面各1分)
(2)利用了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省人力物力。(意思对即可,不强调名词术语)附:译文
苏州到昆山县共六十里,都是浅水而没有陆路,百姓都苦于往来涉水,很久就想要筑长堤。但苏州到处都是水乡,没有地方取土。嘉佑年间,有人建议,在水中用粗竹席和干草做成墙,排立两行,相距三尺。在离墙六丈的地方,又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道墙。捞起水中淤泥填实到竹席墙中间,等淤泥干了,就用水车汲去两道墙中间的积水,墙中间六丈宽的地方都是泥土了。保留它的一半作为堤基,把它的另一半挖成河渠,挖出的土用来筑堤。每三四里就修一座桥,来沟通南北的水流。不久堤就修好了,至今还给予人们交通之便。启示:要因地制宜,做事不要很死板要根据事情本身的特点解决问题.三.柳宗元《小石潭记》比较阅读设计
(一)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1-4题。
(甲文)《小石潭记》全文(原文略)。
(乙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攦①之形;其旁,堡坞②,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梁攦(lì):屋的正梁。②堡坞:土筑的小城堡。③箭:小竹子。④疏数(cù):疏密。⑤中州:中原。⑥更:经历。⑦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吾疑 造 物 者 之 有 无 久矣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乃”与“良久乃已”中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
C、乃不知有汉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用现代汉语翻译:(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4、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柳宗元 的思想感情。
二、《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一)1、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2、B
3、(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碳水清澈透明),鱼儿好像都在空中自由游动,四周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照在水底的石头上。
(2)唉!我很久就疑心那造东西的天地的有无。
4、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1)大约、大概(2)凄清、冷清(3)向南(4)说出
3、(1)那石岸的形状想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2)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遮蔽。
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附译文:
一、《小石城山记》翻译
从西山的路口朝北一直向北,越过黄茅岭向下,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向西面出去,没有什么可以找得到;另一条稍稍向北转向东,不过四十丈,地势便断了,那河从这里分开,有堆着的石块,横挡在山路边上,积石上面有的石头环绕着像城上矮墙,有的像正梁;积石旁边还突出一座天然构成的碉堡,好像门一样,望着里面很黑,投下小石块,咚咚的有水声,水声清亮,很久才停止。绕着路,可以上去,望去却很远。没有土壤的地方,却长出好的树,美的竹,更加样子奇特质地坚硬,疏密合度,有高有低,好像聪明人安排布置的那样。
唉!我很久就疑心那造东西的天地的有无。到这个时候,更加认为真的有。又恨它这种好地方不生于中国的内地,却生在这边远地区,经历千百年得不到一次表现它的美好、特出的机会,这是劳苦地创造出来却没有用,(二)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1-4问题。(甲文)《小石潭记》(原文略)
(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2)以其境过清 清:(3)南流数十步 南:(4)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译: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二、《右溪记》翻译: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第三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华歆字子鱼,平原
第四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答案
.D(相互)2.C(C都表判断;A语气助词、吗/动词、结交;B介词、到/介词、和、跟;D介词、替/表判断,是)3.A(文中无“动之以情”的表述,且“同样的办法”说法不准确)4.(1)甘罗便去会见张唐,说:“您和武安君白起比,谁的功劳大?”(2)赵王于是进攻燕国,得了上谷郡三十六县,后分给了秦国十分之一。
文信侯吕不韦想进攻赵国,来扩大自己的封地河间,便派刚成君蔡泽去燕国,(致力于燕、秦的友好)。三年之后,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文信侯就请秦臣张唐去燕国做相国,想与燕国联合进攻赵国,以扩大河间封地。张唐推辞说:“从秦国到燕国必定经过赵国,(由于过去伐赵结下仇怨)赵国人抓住了我,可以得到百里的偿地。”文信侯从张唐那儿回来,很不高兴。少庶子甘罗问:“君侯为何这样闷闷不乐呢?”文信侯说:“我派刚成君蔡泽致力于燕、答案:⒌(3分)B(执:执行,施行)⒍(3分)A(②是表现范滂为陈蕃不能优礼相待而心怀遗憾,弃官而去;⑥是表现范滂恪守孝道)⒎(3分)C(非“主动上书”,而是遵奉诏书行事;“寝而不召”,理解有误)⒏⑴现在(你)成全了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①去就:辞官。(1分)②“得无……邪”句式。(1分)③文意通顺。(1分)
⑵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评分建议:①以:因为。(1分)②审:查清,弄明白。(1分)③参实:查实。(1分)④文意通顺。(1分)秦友好,三年之后,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现在我请张卿去燕国任相,他不肯去。”甘罗说:“我可以让他去。”文信侯呵斥他,说:“走开,我亲自让他去,他还不肯去,你怎么可能让他去呢?”甘罗说:“项橐七岁时就可做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已经十二岁了,您就让我试试看。为什么要呵斥我呢?”
甘罗便去会见张唐,说:“您和武安君白起比,谁的功劳大?”张唐说:“武安君屡战屡胜,攻取城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不如他。” 甘罗说:“您是明知功劳不如武安君吗?”张唐说:“我明知如此。”甘罗说:“应侯范睢在秦国掌权与文信侯比,谁的权力更重?”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重。”甘罗说:“您明知应侯不如文信侯权重吗?”张唐说:“我明知如此。”甘罗说:“应侯想进攻赵国,武安君认为难以取胜,而不受命,因此获罪,被逐出咸阳,在距离咸阳七里开外应侯把他绞死了。现在文信侯亲自请您相燕,而您不肯,我真不知道您将死在何处!”张唐说:“那我听您的,就去吧。”于是文信侯下令车库准备车辆,马房准备马,府库准备钱币,出发的行程指日可待。(接近出发的时候)甘罗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车,让我为张唐先生通知赵王。”甘罗去见赵王,赵王在城外迎接。甘罗对赵王说:“您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的事吗?”赵王说:“听说了。”又问:“您听说张唐要去燕国做相国的事吗?”赵王说:“听说了。”甘罗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是表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相燕,是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秦、燕互不相欺,结成联盟,那末,赵国的处境就危险了。燕、秦之所以互不相欺,结成联盟,没有别的缘故,就是想要进攻赵国,扩大河间封地。现在大王割给我五个城邑,以扩大河间封地。而秦国让燕太子回燕,与强赵一道进攻弱燕。赵国必得实惠。”赵王于是进攻燕国,得了上谷郡三十六县,后分给了秦国十分之一。
二、答案:„⒌C(A 字:人的表字;B 因:于是;D 徒:同一类的人)
⒍C(①讲郑遨对文学的热爱和才能,不关乎品格;②表现郑遨断绝世情,隐逸之志坚决;⑥写郑遨的生活情趣)⒎B(“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于原文无据)
⒏⑴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⑵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⑶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郑遨种田,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
与郑遨同时的还有一个叫张荐明的,是燕地人。张荐明年少时凭借儒学修养在河朔一带受到称赞,后来离家作了道士,通晓老子、庄周的学说。高祖召见他,问“道家思想可以用来治国么?”他回答说:“道,涵盖万物奥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论,得到它的精华,安居于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张荐明听到宫中报时的鼓声,对高祖说:“陛下听到这鼓声了么?它的声音单一,五音十二律,鼓声不在其中,但是能调和这些声音的却是鼓。一,是万事之本源,能坚守一的人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认为这话很正确,赐给他通玄先生的称号,后来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终老的。
⑶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评分建议:①令名:美好的名声。(1分)②寿考:长寿。(1分)③文意通顺。(1分)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四、答案:、⒌C(3分。以:把,拿。)⒍B(3分)⒎A(3分。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⒏①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停止”、“结束”、“罢休”也可)。②下达敕令(或“颁布诏书”)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③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考取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中官想出掌收税的部门,徐恪等上疏规劝。中官恼怒,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调离京城,任湖广左参议,晋升河南右参政。陕西饥荒,应当转运几万石粮食。徐恪以路远为由请求拨给与粮食等值的钱款,上下称便利。
弘治初年,历次升任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反定制设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徽王上奏徐恪侵犯侮辱,皇帝赐书告诫徽王。黄河改道逼迫开封,有人建议迁藩府三司到许州,徐恪说不便,于是停止。四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旧例,王府有大丧,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的做法。徐恪请求按先帝旧制,逐一列出问题,上奏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大多经讨论而得以施行。户部督责拖欠赋税很急,徐恪以灾变为由请求宽缓其事。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不可”,于是罢止。
徐恪向来刚正。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到担任巡抚,因管辖范围内多有王府,持法尤其严厉,皇室的人多不高兴。平乐、义宁二王于是揭发徐恪减少禄米、改任校尉等事。经查勘没有证据,判徐恪入王府时误行端礼门,想以此平息二王的忿恨。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他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敕令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吏民因此而罢市,哭着送行几十里而不断绝。属吏用剩余的金钱赠送,徐恪将他们赶走。到任时正遇上岐王到封国,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盐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其同党秘密向皇帝诬陷他。过了一年,宫中直接下旨将徐恪改调南京工部右侍郎。徐恪上疏说:“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没有听说有内宫直接下令得官的。臣生平不敢由别的途径晋升,请求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受命。权要人家滥索工匠的,附参考译文: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起初任县功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下请求则不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为楚郡太守。此时刘英供辞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官吏追查十分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徐恪都坚持不给。十一年,因考核政绩入京城,得病,于是辞职,(不久)去世。
五、答案:⒌(3分)B(徇:巡行示众)⒍(3分)A(②是他能够发扬风格;⑥表现他重情意)
⒎(3分)A(“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概括不正确,应是“赵概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⒏⑴(3分)(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⑵(3分)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⑶(4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附古文翻译: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来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赵概没有搭理。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陶、奭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以来)整个红州府都为之惊惧。升任直集贤院。(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
朝廷召赵概编修起居注。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为章阁待制,欧阳修于是任知制诰。一年多,赵概才取代欧阳修。苏舜钦等人聚众宴饮被罢逐,赵概说:“参加宴饮的都是馆、阁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们罢免,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生怨恨,这非国家之福。”(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谏官郭申锡因议论有关事情违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于他,赵概说:“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皇上因此没有对郭申锡治罪。任职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任御史中丞。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没能任宿卫一职。赵概被提拔为枢密使、参知政事。几次借年老要求辞职。
熙宁初年,赵概任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任吏部尚书,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书,从来没有(先例)。(后来赵概)以太子少师这一身份(或:职务)辞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集古今谏争之事,编写《谏林》一百二十卷呈给皇上。神宗赐诏说:“因年老辞官回家的官员,一般都是以不让自己的说辞、议论等传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即使退处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我当把这本书放在座右(指拿起来方便),不时地用来审视阅览。”元丰六年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赵概秉性和平,与人没有怨仇。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人照顾非常周到。欧阳修对待赵概一向冷淡,(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他无罪,说欧阳修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欧阳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开始叹服赵概是一个长者。
六、答案、⒌C(批复)⒍A(介词,表示被动。B.介词,通过;介词,趁机。C.代词,其中的,释作那些亦可;副词,表婉商。D.介词,替;介词,对)
⒎A.(“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召的”不正确,应是袁安要求将其中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释放)
⒏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⑵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⑶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
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然已经和亲,我们应该将俘虏归还他们,以此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惟独袁安说:“北虏遣使奉献贡礼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而不是首先违背誓约。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不满,说:“各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肃宗下诏回复说:“议而不决,各持己见。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浪费国家财用,到万里之外去求取功劳,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上策。然而接连几次上书都被搁置不发。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惟有袁安坚持正道不肯改变,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几次。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窦宪出征之后,他的弟弟执金吾窦景专掌大权,公然在京师派门客拦路抢夺百姓财物。有关主管官员害怕,不敢上报。袁安便弹劾窦景使官民不安,应当受到公开的处罚。奏章被搁置没有回音。窦氏家族十分忌恨。但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因此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七、参考答案
1.C(衔:心里怀着,特指怀恨);
2.D(D项含义分别是:的,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A、因为。B、表示被动。C、介词,在。);
3.A(①③⑤⑥都是直接表现柳彧的“正直”性格。②、人物、事件都不对,是介绍武将上柱国和干子的政绩。④、柳彧发现当时官员烦杂琐碎的“奏请”。);
4.B(错误一,“父子已经分居”改为“父子还没有分家”。错误二,“高颎知道后很不高兴”,应改为: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
5.(1)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敬畏。(2)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3)上奏并免去贪赃枉法不称职的长官二百多人。
柳彧,字幼文,是河东解地人。年少好学,读了许多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物,柳彧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认为他很有才能,让他担任司武中士。后来担任郑县县令。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晋级。
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坚决推辞而没有得到许可。当时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大门上都以戟为门(指显贵人家)。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封为应国公,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yè官职)之子还没有分家,他父亲的戟槊已列在门外。尊有压卑的道义,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了戟门,内门还要安装戟门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柳彧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严词正色,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皇上嘉奖他正直,赐给他钱十万,米百石。
当时的刺史多由武将担任,大都不称职。柳彧上表给皇帝说:“当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宁,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以前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从普通百姓起家,对这方面的真伪了解得很清楚,他与二十八位将领披荆斩棘,安定天下,等到功成之后,没有安排二十八位将领任职。俯伏(古时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看见诏书,叫上柱国和干子担任杞州刺史,这个人年近八十,风烛残年之人。以前担任赵州刺史,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很不熟悉,政务全由下属办理,贿赂公行,百姓叫苦,怨声载道。有歌谣这样说:‘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各有所能。干子这个人,射箭骑马等军人本事,是他的长处,担任文官管理百姓,则不是他能理解的。如果说优待老人,自然可以多多赏赐钱和布匹,如果再叫他担任刺史,损失则太大了。我死进谏,怎敢不竭忠尽智呢。”皇上认为柳彧说得对,干子最终免了职。应州刺史唐
国接连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风俗颓坏,柳彧多有矫正,皇上很喜欢他。他见皇上勤于听政,众多官员的奏请,多烦杂琐碎,于是上疏进谏,皇上看后嘉许他。后来因违背圣旨免职。不久,又叫他复职,皇帝趁机还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因为柳彧家中贫困,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替他建房子,于是说:“柳彧是正直的官员,是国宝啊。”当时他如此被看重。
右仆射杨素是当时的显贵,官员都怕他,没有谁敢得罪他。曾经因为小罪过,皇帝命令把他送到南台,杨素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从面进来,看见杨素这样,就在台阶下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杨素立即离开座位。柳彧据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问清杨素的犯罪事实。从此杨素对柳彧怀恨在心。柳彧当时正受到皇上信任,所以杨素没有什么办法来中伤他。
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市百姓每到正月十五日,做角抵之类的游戏,并且互相攀比,以致糜费了财力物力,于是上奏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做法。皇帝赞成他的意见。这年,持节巡查考察河北五十二州,上奏并免去贪赃枉法不称职的长官二百多人,州县官员都肃然起敬,无不震动害怕。皇上嘉奖了他。
第五篇:两段八步教学法
“两段八步”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一种创新探索精神。它摒弃了以往的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和能力。
“两段八步”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完成学案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展示交流为重点,以教师精讲点拨为提升,以学生会学,学会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它使课堂焕然一新,老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和同学互动,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是“两段八步”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领会知识的时候。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会把需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分组讨论。团结力量大,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中迎刃而解。接下来是展示成果的时候,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其他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也可以补充。这种合作学习有力挑战了传统教学“一言堂”,没有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了学生探究问题和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