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安全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
煤矿安全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围绕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生产”这个词的含义显而易见,可以说只要我们干煤矿的都明白其含义,无论干什么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什么都无从谈起。就是一个这么浅显简单的道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真要很好的作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易。因此,我们做安全教育工作的人就要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做为平时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向广大干部职工讲清、讲明、讲透,从干部到工人,从管理人员到监察人员,都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时刻刻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消除事故隐患不生产,不落实安全措施不生产,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特别是要注意坚决克服那种对待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时抓安全,事事抓安全,切实做到先安全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要让职工认识到矿工的最大利益是安全,只有确保了安全这一重要关键前提,才能保证生产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才会有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才会有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活收入才会稳步增长,进而企业才会有团结、稳定、健康、向上的大好局面。
二、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特殊时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同样,煤矿事故发生的规律也是有其内在周期性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分析事故发生的特点,经常性地研究和探讨事故发生的规律,并认真加以掌握,加强防范,避免事故的发生。多年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清醒的看到,煤矿事故的多发期一般主要集中在几个特殊时期,即:重大节假日期间、每月工资发放前后时期、职工个人家庭遇到重大问题时期、生产任务比较繁重时期、企业经济形式困难时期。一般来说,我们在这几个时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针对这几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及时排查出各个时期的教育防范的重点,并及早的做好超前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这几个时期的安全教育工作。除此以外,还要看到另外两种情况也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防范,针对性的做好超前教育工作。一是安全生产形势相对较好的时期。古有诗云:“径溪石险人竟慎,终岁不闻颠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就是,人在危险的地方,小心谨慎,平安无事,而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由于麻痹大意,却易发生事故。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和预见越是在安全形势好的时期,越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掉以轻心,安全教育工作这时就更要盯上、靠上,时刻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思想上要从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处境出发,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教育。二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和影响力较大的特定时期。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思想要超前、要敏锐,要从不同角度经常性的研究和分析在特定时期下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并超前做好应对。如近段时期,人们普遍关注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世界杯,要看到我们的职工很大一部分也是球迷,工作的原因,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球迷职工因看不到现场直播而影响工作,以至于在现场工作时就有可能出现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消极怠工或为急于赶工时提前完成任务早上井,进而走捷径,忽视正规操作,冒险作业,违章蛮干。象这样类似情况下的特殊时期我们会经常遇到,因此,有针对性并切实有效地处理好之间的关系,利益兼顾,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作为煤矿企业来说,党员干部作风好坏,是衡量一个企业安全教育抓的好不好的晴雨表,是影响和决定安全形势的关键一环。任何事物的生产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从主流上看,我们党员干部的作风是扎实的,是非常有战斗力的。但也不能排除存有抓安全心慈手软的好人主义作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现场上的飘浮作风,虽然这三种作风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只是少数现象,但在思想上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忽
视这些作风,任其蔓延,其潜在的危害不可估量,是会害死人的。虽然事故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预见性,但人为的主观漠视隐患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做履行“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力度,要针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从本单位做起,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从每个职工自觉做起,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警惕,要以尽职尽责、扎扎实实的作风抓好安全生产,从思想上,意识、行动上自觉从严要求,确保安全。《规程》措施都是用我们矿工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科学规则,也是必须遵守的法则。要从政治的高度上去认识和理解“违章指挥就是违法指挥,违章作业就是违法作业,安全检查就是执法检查”的教育,人人增强依法按章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安全。
四、针对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创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继承与发展的辨证统一。同样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也要注意活动形式的不断创新,要在继承和坚持以往优良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把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新颖与群众广泛参与的业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融入贯穿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职工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愿参加的安全教育活动氛围。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创新要抓出成绩、抓出实效,必须认识到:安全教育形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效。要坚持突出专业性、群众性、教育性、经常性、鼓动性、和引导性的原则,要以群众是否认可、效果是否明显、创新是否突出、生命力是否持久为检验标准。依此推动安全教育活动形式的不断深入,只有这样,我们的安全教育活动才有生命力来,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篇:浅谈煤矿安全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
浅谈煤矿安全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
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不懈的抓紧抓实抓好。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为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笔者认为,要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必须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围绕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生产”这个词的含义显而易见,可以说只要我们干煤矿的都明白其含义,无论干什么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什么都无从谈起。就是一个这么浅显简单的道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真要很好的作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易。因此,我们做安全教育工作的人就要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做为平时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向广大干部职工讲清、讲明、讲透,从干部到工人,从管理人员到监察人员,都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时刻刻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消除事故隐患不生产,不落实安全措施不生产,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特别是要注意坚决克服那种对待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时抓安全,事事抓安全,切实做到先安全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要让职工认识到矿工的最大利益是安全,只有确保了安全这一重要关键前提,才能保证生产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才会有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才会有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活收入才会稳步增长,进而企业才会有团结、稳定、健康、向上的大好局面。
二、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特殊时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同样,煤矿事故发生的规律也是有其内在周期性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分析事故发生的特点,经常性地研究和探讨事故发生的规律,并认真加以掌握,加强防范,避免事故的发生。多年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清醒的看到,煤矿事故的多发期一般主要集中在几个特殊时期,即:重大节假日期间、每月工资发放前后时期、职工个人家庭遇到重大问题时期、生产任务比较繁重时期、企业经济形式困难时期。一般来说,我们在这几个时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针对这几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及时排查出各个时期的教育防范的重点,并及早的做好超前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这几个时期的安全教育工作。除此以外,还要看到另外两种情况也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防范,针对性的做好超前教育工作。一是安全生产形势相对较好的时期。古有诗云:“径溪石险人竟慎,终岁不闻颠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就是,人在危险的地方,小心谨慎,平安无事,而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由于麻痹大意,却易发生事故。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和预见越是在安全形势好的时期,越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掉以轻心,安全教育工作这时就更要盯上、靠上,时刻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思想上要从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处境出发,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教育。二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和影响力较大的特定时期。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思想要超前、要敏锐,要从不同角度经常性的研究和分析在特定时期下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并超前做好应对。如近段时期,人们普遍关注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世界杯,要看到我们的职工很大一部分也是球迷,工作的原因,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球迷职工因看不到现场直播而影响工作,以至于在现场工作时就有可能出现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消极怠工或为
急于赶工时提前完成任务早上井,进而走捷径,忽视正规操作,冒险作业,违章蛮干。象这样类似情况下的特殊时期我们会经常遇到,因此,有针对性并切实有效地处理好之间的关系,利益兼顾,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三、针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转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作为煤矿企业来说,党员干部作风好坏,是衡量一个企业安全教育抓的好不好的晴雨表,是影响和决定安全形势的关键一环。任何事物的生产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从主流上看,我们党员干部的作风是扎实的,是非常有战斗力的。但也不能排除存有抓安全心慈手软的好人主义作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现场上的飘浮作风,虽然这三种作风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只是少数现象,但在思想上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忽视这些作风,任其蔓延,其潜在的危害不可估量,是会害死人的。虽然事故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预见性,但人为的主观漠视隐患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做履行“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力度,要针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从本单位做起,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从每个职工自觉做起,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警惕,要以尽职尽责、扎扎实实的作风抓好安全生产,从思想上,意识、行动上自觉从严要求,确保安全。《规程》措施都是用我们矿工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科学规则,也是必须遵守的法则。要从政治的高度上去认识和理解“违章指挥就是违法指挥,违章作业就是违法作业,安全检查就是执法检查”的教育,人人增强依法按章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安全。
四、针对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创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继承与发展的辨证统一。同样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也要注意活动形式的不断创新,要在继承和坚持以往优良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把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新颖与群众广泛参与的业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融入贯穿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职工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愿参加的安全教育活动氛围。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创新要抓出成绩、抓出实效,必须认识到:安全教育形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效。要坚持突出专业性、群众性、教育性、经常性、鼓动性、和引导性的原则,要以群众是否认可、效果是否明显、创新是否突出、生命力是否持久为检验标准。依此推动安全教育活动形式的不断深入,只有这样,我们的安全教育活动才有生命力,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三篇: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把握几个要点
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把握几个要点
会议纪要是会议记录的一种再加工,是记载和表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文稿。写好会议纪要应把握三个要点:
一、整理会议记录,注意“去粗取精”,把握侧重点。会议纪要应该抓住会议的中心议题,侧重表达大家已经取得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意见。
(一)围绕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取精”。抓住了会议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抓住了写会议纪要的“纲”。会议讨论中可能附带牵涉到其他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实质性内容,就应避而不谈或者谈而从简。有时会议的中心议题不十分明确,或一个会议同时讨论多个议题,且难分主次。遇到这种情况,应把难分主次的几个问题视为一个中心议题中的几个子议题,放在基本同等的位置上,分题归纳整理,写成“
一、关于×××问题”、“
二、关于×××问题”等。
(二)围绕与会人员取得的一致意见“取精”。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心议题时,往往看法不完全一致。遇到这种情况,起草人员应该对各种意见认真研究,归纳整理出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意见。对少数人提出的意见,如果没有被会议否定,或者说符合会议的宗旨,也应该采纳。如果有些意见分歧较大,没有能够统一认识,就不应写入纪要中去。当然,有些带学术性、研究性的会议所形成的纪要,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观点,也可以写上去,但应写明是多数人的看法还是少数人的看法。
(三)围绕会议主持人的总结性讲话“取精”。一般在会议结束时,主持人会进行总结性讲话,对需要决定的事项进行“拍板”。这是写入会议纪要的最好材料,也是最需要抓住的“纲”。
二、表达决定的事项,注意“滴水不漏”,把握相关点。表述议定事项最重要的是注意“三性”,把住相关点。
(一)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防止产生歧义。要注意用语准确,讲究文法,避免在文字上产生歧义,甚至造成新的矛盾。
(二)注意重要决定的依据性,防止互相矛盾。有的会议决定与相关的政策或规定存在某种矛盾。只要不是正面“碰撞”,起草人员就应该在查找有关依据、研究有关类似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注意文字处理上的技巧,以尽量避免矛盾。
(三)注意付诸实施的可行性,防止影响操作。会议纪要表述议定事项须注意可行性,务必切合实际,力求具体、明白。
三、写作的方法和体式,注意“从实际出发”,把握基本点。
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基本的形式:一是会议名称与文种的组合,如“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集会议单位名称、会议内容与文种三者的组合,如“县委讨论××镇‘3·10工程’会议纪要”;三是有的固定形式的会议,如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等,也可以直接用会议的次数与文种的组合,如“第十次县委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具体内容,一般可由两部分组成,即会议概况部分和正文部分。会议概况主要是写主持开会的单位,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出席人、列席人)和单位及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等。概况应力求简要,有时可以只写上述方面的部分内容。参加会议人员也可以在正文后面独立成段。一般几个单位联合开会的纪要和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的纪要,都适宜这种形式。
会议纪要正文部分的基本写作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几种:一是分专题归纳法。即把讨论议定的几个问题,划分为几个专题,用小标题加以归纳。二是分层次归纳法。一般只有一个议题讨论后形成的决定,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把议定事项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写清楚。可以在每段的首句写“会议认为”、“会议同意”、“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用语。三是分段落归纳法。就是把会议议定事项分成若干段,并明确标示出“一”、“二”、“三”„„而在每段的首句不另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第四篇:起草工作总结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如何起草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我们工作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文体。从定义上讲,它对过去一个阶段的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回顾、检查、分析、研究、归纳和提炼,将丰富的感受及片断、零碎的大量地感性材料集中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理性认识,以肯定成绩、找准问题、得出经验、找出教训、认识规律、明确方向,这就是“工作总结”。
我们经常听领导说“总结一下工作”,那总结到底有什么特点?工作总结与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研究文章相比,有自身的不同点和区别点。主要是:(1)在内容上,不是写现在,而是写过去。就是对己经做过的工作,干过的事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回顾分析、归纳提炼。(2)在目的上,不是预测情况、研究问题,而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明确方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写昨天、看今天、指导明天。总结过去的工作不是目的,而在于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向上汇报情况,对下指导工作,以利于促进部队建设发展。(3)在对象上,不是写群众,而是写党委、领导和机关在指导思想、领导方法、工作作
—1— 风等方面,有什么经验和教训。(4)在范畴上,不是纪实,而是提炼、综合、升华。就是对以往的工作情况作本质的分析,把零碎的系统化,把表面的实质化,把感性的理性化。(5)在写法上,不是我说你怎么样,而是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提高。因此,只能写全,只能写实;而不能写窄,不能写虚。
工作总结按主体来分,可分为单位工作总结和个人工作总结;按时间分,有全年、半年或阶段的;其中单位工作总结按性质分,又可分为综合的和专题的两种,所谓综合总结,是对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完成整修工作情况所进行的总结,内容包括成绩、经验、收获、缺点、问题、教训,还有体会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这种文体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多,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
总结入门容易,认真学习潜心揣摩进步也不难,但真正要写好,客观的反应、指导工作也还是比较难,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今天,我和大家从全面总结的基本写作架构、撰写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交流,意在抛砖引玉,指出门径,让大家有一个系统的直观认识。
第一部分,全面总结的基本要素
—2— 分为标题、导语(前言)、主要工作和成绩、经验和体会、存在问题、今后打算、落款七个部分
(一)标题 通常有两种写法。
公文式:由单位名称、时间期限、文体名称组成。如《步兵第XX师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二日工作总结》。
正副标题式。正标题概括总结内容,副标题标明单位名称、时间期限、文体名称。如《统一认识、把握重点,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步兵第XX师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二日工作总结》
(二)导语
全面总结的开头一般有段话,从全面着眼,以浓缩的文字,概括和交代全篇的主要内容。一个好的导语,既有起首开篇的作用,又有提纲挈领、总领全文的作用。通常有四个内容:①说明总结的目的、意义;②开展工作的背影、环境、基础等工作的基本条件;③概述工作的基本情况(成绩、经验、突出的缺点、教训)等;④对工作的总体评价。这些内容要简明扼要,其要诀:概其大略,择其精要,即提纲挈领,高度凝练,切忌拖沓。
(三)主要工作和成绩
—3— 这一部分具体说明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它是总结的基础,经验的提练要以它为基础,存在的问题以它作反衬,今后打算又以它为参照。写作时,注意写主要成绩,每项成绩最好能用一个个“观点”统领,配以序号,观点下面叙述具体内容时还可以归纳一个个小标题置于行首。通常采取用“做法+效果”的两句式,要注意前后的逻辑关系。
(四)经验和体会
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总结中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这就与专题经验总结有所区分。第二,它通常是以体会的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观念的形态。第三,经验的提炼常与成绩呼应,很多情形下,它是成绩的升华,也是成绩的说明。经验提炼是一种从工作成绩中引发的思考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意义的观念。这种观念主要来自于本单位的实践,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深化,使思考呈现理性化,使经验更加全面和深刻。
(五)存在问题
主要写不足,要把问题找准,分析深刻,切中要害。分析时既要找主观又要找客观。
(六)今后打算
—4— 这部分是根据新形势,针对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完成的措施。根据需要,决定详略。这部分的写作,要处理好指导思想与工作任务的关系。一般来说,工作指导思想是“纲”,工作任务的安排、落实是“目”。纲举目张,工作的指导思想统率、驾驭工作任务。打算不宜过长,突出重点。
(七)落款
正文结束后,右尾部署单位名称和成文日期。如标题中已出现单位名称,只署成文日期。
第二部分,工作总结的撰写过程
刚才讲了总结的基本要素,那到底怎样写呢?对我们初学者来讲,我想分成动笔前和成文阶段两部分来讲:
(一)动笔前的准备
工作总结动笔前的准备分为直接准备和间接准备两种。直接准备是以某一次具体总结活动为目的的准备;间接准备是不以某一次具体的总结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譬如平时的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广泛地搜集资料,等等,都属于间接准备。工作总结不是主观想象,而是建立在素材充分的基础上,包括材料收集和分析,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比较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
—5— 及重要思想观点等。收集材料有三个途径:
一是深入部队,多获得第一手现实材料。多到部队、官兵中,在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交织中掌握情况。但不能带主观臆断去找片面的材料,要全面客观。
二是广开“材”源,积累第二手材料。关注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分门别类收藏。
三是有备无患,储备基础材料。积累一些与工作总结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律、规章、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部队官兵的精辟议论,作为总结的观点和依托、引证。
下面讲讲写作前的直接准备。
首先,深入实际全面掌握情况。需要总结的工作,往往是一个事件或一个工作过程。比如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总结,或是全年工作的总结,都有一个时间或过程的界限,对这个界限内的工作情况应该了解清楚,既要掌握全面情况,又要掌握重点情况。
其次,学习理论掌握政策依据。写总结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去叙述、分析、判断客观事物,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
—6— 第三,分析研究决定材料取舍。
分析材料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对材料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改造,做到既看到成绩,又有不足,既有表面,又有内在,既有支流,又有主流。
(二)成文阶段的写作
把握三个环节:精心提练主题、构建框架结构、熟悉表达技巧。
1、精心提练主题。动笔前,我们手头会有许多资料,但在没有确立主题前,这些材料都是零散的、片断的、互相之间缺少关联。而主题的形成和确立,会把这些材料有机地凝聚起来,形成文章。主题是总结的灵魂,是统帅。古人讲“意犹帅也”,这个“意”,决定了材料的取舍、详略,决定了结构的划分与顺序。深化主题注意三点:
一是要突出中心环节。总结的对象由于期限长、头绪多、纷纭复杂,如果一味贪多求全,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就会使现象掩盖本质,材料湮没观点,总结就成了流水帐。因此,在评价工作和、分析问题、寻找原因时,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是用好一分为二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
—7— 题,避免极端化、绝对化、片面化。在提出问题、提练观点时,既看到认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客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既看到目前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将来会产生的影响。
三是避旧求新。避旧,即避免旧道理、旧办法、旧表述。所旧道理,就是陈言、常言、空言,了无新意,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旧办法,就是一成不变的做法,墨守成规,没有随时代变化、形势的发展而更新。
2、构建框架结构。讲白了,就是列提纲。
围绕主题列提纲是很重要的环节。常说:列好提纲材料基本就写出来了。我们在撰写总结时,不能一见到任务就作战术考虑,马上钻到具体材料的遣词造句的技术工作中。总结起草,首先要从宏观上考虑,如同盖房子先要有设计,有骨架一样,如果设计结构不行,光注重装修,房子质量不行。我们常说的材料不行要重来,往往是框架出了问题。
结构是言之有序,既构思、谋篇。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意即不死板、不杂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通常有三种
—8— 结构形式:
一是纵贯式结构,又称纵式结构。表现为三种形式:(1)以时间为序。把整个工作过程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划分若干阶段,然后分别介绍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和经验教训。从事物发展的纵向过程展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这类总结所依据的逻辑性。这种结构,脉络清晰,前后连贯,容易操作,适用于内容比较单一的工作总结,如基层总结或专项工作总结。
(2)按人们思想认识的发展顺序依次展开。这种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工作情况、归纳成绩做法、指出存在问题,回答“是什么”;第二部分对工作成败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形成经验,引出教训,回答“为什么”;第三部分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筹划今后工作,回答“怎么办”。这类总结按照人的思维认识规律,由浅入深,步步展开,综合性总结或专项经验总结常采用。
(3)以工作阶段或活动开展的步骤为顺序安排层次。即把工作的重点步骤或重大环节分成独立的内容,写出每个步骤的工作重点,适用于专项工作总结。
二是并列式结构,又称模式结构。有两个形式:(1)以工作特点为序。在一项工作中,提练出几个显
—9— 著的特点,然后按照特点的逻辑先后,安排文章的顺序。用特点和规律总结工作,可以使总结更深刻,给人的启迪更大。但这种模式对撰写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整个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归纳、提练出工作特点(思想观点),否则会让人感到空洞。
(2)以问题以序。将工作中容易出现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出来,再将每个问题与工作情况、经验教训结合在一起,采用做法加体会的方式来写。划分问题的标准,可以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可以是一种事物存在的几种形式,也可以是一个部门的几类典型,相互间有着内在联系,形成条理性。这种结构在专题工作总结中运用较多,是总结某项具体工作,或总结某项活动、教育比较好的方式。
三是综合式结构。将上述几种方式综合运用来安排文章层次结构。
3、熟悉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熟能生巧。如果说刚才讲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主题确立、构思、谋篇、框架搭建属于战略范畴,那表达技巧就属于战术范畴。大家可能有自己的体会,我有三点建议:
—10— 一是精心制作好标题。一套好的标题对总结来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标题要统驭全文的小标题,各部分的小标题要紧紧为说明、论证大标题服务,遥相呼应,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制作标题时,不能刻意“对仗”,要先讲准,再求工整。
二是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重点怎么确定?一般来说,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一般情况的人和事,起决定作用的方法与措施,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教训,都就应该突出的重点。
三是语言准确简洁,文字生动活泼。工作总结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在语言运用上必须符合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做到准确、简明、庄重、朴实,不能采用一些文学修辞手法对工作过程和情况进行渲染、描写,更不能适用形容词或空发抒情性议论,写得花里胡哨、不伦不类。写作中,忌“大体上”、“基本上”、“一般说”、“可能是”等模棱两可的语言,也要慎用“最”、“极”、“非常”等副词,要避免用晦涩难懂、生编硬造的词,尽量使用材料语言、规范语言,包括正确使用标点标号(切忌不能用“火星文”)。
第三部分,撰写总结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说实话,写总结一类材料是艰苦细致的“文字活”,往
—11— 往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对于撰写者的思维视角、逻辑推理、文字表达、工作作风都有极大的促进提高作用,要做到“三不怕”:
一不怕“接活”。一个单位不是人人都能写总结,也不是人人写的总结都好。领导把总结交给你写,就是对你的肯定和信任,就是证明你能基本完成任务,不要有负重感而要有使命感。切忌两种心态:一是心恐慌。因为平时缺少积累,暂时赋予任务后找不到目标,从内心就抵制,找材料东拼西凑、看问题蜻蜓点水、动笔时乱抄一气,写好后匆匆上交应付了事;二是低层次。我就尽我的水平写,反正我也不是领导,有你们把关,不行就重来。构建共框架时只见石头不见山头,只问水流不见源头,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教训,下步的打算分析得都很浅。
二不怕“客观”。总结的内容一定要实在,材料一定要真实。有的人在写总结时,总想廉价送赞歌,把有进步说成大进步,把取得了成绩说成取得显著成绩,把个别说成普遍,把过去的说成现在的,把别人的说成自己的,把下级的说成上级的,把集体的说成个人的,好像不把成绩人为的“膨化”一下都不好意思。但对缺点却装聋作哑,一漏再漏,一缩再缩,甚至只字不提,或把问题说成经验。
—12— 总结对所下的结论必须准确、必须符合实际,不能按个人的主观想象,更不能凭个人的感情。尤其要注意,在肯定现在时,不要不恰当地否定过去;在写问题时,不要违背实际,大加渲染,搞危言耸听。总结的特点是实而不华,表述直而不论,观点新而不怪,结构自由灵活,篇幅可长可短。单位的工作不是几个秀才写出来的,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干出来的,干才是总结的基础,实绩是总结的核心。
三不怕“批评”。写总结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的人往往觉得初稿完了后就大功告成,洋洋得意,自己的是“一字千金”,别人只能看不能动。殊不知,“一成文章半成改”,好的总结都是一遍遍改出来。怎么改呢?简单归纳为十六个字“深化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润色文字”。紧贴主题。看主题是否符合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本单位实际。增删材料,就是累赘的,要删减;不足的,要增补;过细的,要浓缩;观点与材料脱节的,要调整或改换。调整结构。就是将层次段落不清楚、联结不紧凑、交代不明白、开头结尾不连贯的,加以调整、修改。润色语言。一是消肿,将多余的段、词、句、字刪掉;二是发动不合语法、不贴切的词句和不妥当的提法,修补句子的残缺成分;三是选择更优美的表达方式,或对原来的语言
—13— 进行加工润色。
修改总结要集体会诊,不能“闭门造车”。初稿完成后,要找几个熟悉情况的同志集体修改,主动谈自己的看法,不要怕被别人否定,有时争论一个小时也改不了几个字,但道理越辨越明,由争论到统一的过程,是提高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也是总结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14—
第五篇:美术教师培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美术教师培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摘 要】本文围绕美术教师的培训进行讨论,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了解,并进行具体的的描述,希望可以进一步的加强美术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
【?P键词】美术教师培训;注意问题
有关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促进了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质量,所以,对美术教师加强培训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将转变教育理念作为培训的主要任务
转变美术教育的理念是实现美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以,应该将转变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使美术教师摒弃传统落后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受到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到学科中心理论的影响,很多教师更习惯将传授和训练美术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体验被忽略,特别是缺乏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没有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第二,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将自己作为美术教学的中心,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经常会掺杂自己的喜好观点,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使得学生的个体尊严、创造个性以及审美情感被忽视,师生之间无法以平等心态进行合作互动;第三,教材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教师经常会过分的依赖教材,对教材进行机械的使用,认为只要将教材一字不落的传授给学生,就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却忽略了教材沟通交流的作用,教学活动不能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对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的利用非常有限,使得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想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教育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美术教育的侧重点逐渐向美术能力的发展转变。因为基础美术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的多么专业,这种美术教育更贴近生活,属于生活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它的主要目的,而美术的学习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学生的艺术潜能开发,所以应该推动美术教学重点的转变,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第二,实现美术教育的差异性转变。通过对国外的美术教育研究发现,儿童在美术方面的学习可谓千姿百态。而不同的气质直接关系到人在美术学习和创造方面的爱好和兴趣,所以美术教育不但要适应社会中个体的不同,还要适应个体之前趣味的不同,美术课程在学生个性培养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以统一的规格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加以要求,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教学活动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看待,要对学生的审美差异加强研究,对学生的美术个性加以培养,实现因材施教。
二、将综合型知识的构建作为培训工作的前提
重技轻文一直是我国美术教师的培训形式,很多美术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加上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美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注重技艺发展忽视文化提高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师范类院校当中的美术专业在教育理论方面存在不足,教师对理论知识教授不够重视,学生觉得理论知识学习枯燥乏味,只为应对考试而学习,缺乏先进教学理念的支持,使得很多美术教师在面对美术课程改革时,只能选择盲从,缺乏独立的思考,自然也就无法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美术教学进行优化;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相对较差,美术教师缺乏人文知识修养,难以按照相应标准在美术教学中突显人文性,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加以培养,特别是在美术的欣赏方面这种缺陷显得更为突出。
面对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对美术教师所欠缺的知识加以补充,构建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第一,要针对现代的教育理念加强学习,这是推动教师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主要途径,教育理论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只有获得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支持,才能使美术教学的效果得到保障,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过程,其实就是落后教育理论向现代教育理论转变的过程;第二,对人文知识加以补充,美术教学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质,要求美术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美术课程进行理解,并通过文化情境实现美术理解的正确性,美术教师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加以适应,主动参与到人文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对人文精神进行深入的理解。
三、应注重互动教学的培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及合作性,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推动了美术教师教学形式的转变,传统形式的美术教学形式比较趋向于灌输教学,导致学生只能机械的临摹绘画,很难将自身的审美感受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而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却不利于感性类学生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此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对美术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强化,使其在实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校内外的美术资源加以利用,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保证情境的轻松宽容且富有情趣,从而形成师生交流互动的良好环境,使各类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培训,应该注重美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从思想上入手,对美术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不断的更新,明确学生学习主体,教师教学主导的关系,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实现美术教学侧重点的转变,不断强化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可以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美术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永亮,李古月.基层美术教师培训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7(9):14-16
[2]陈亦飞.美术教师学科教学能力调查研究――国家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问卷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6
[3]李永亮.走近艺术家――基层美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C,2012.6(4):8-8
[4]吴禾.美术教师培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2.3(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