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发展规划信息收集
1、昆明:2015年之前完成十大片区建设(2012年12月24日)
昆明市将在2015年之前建设十大片区,以构筑昆明主城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和框架。
昆明市市长张祖林在3日召开的2012“收获金秋”投资昆明年会上表示,到2015年,昆明市将基本完成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王家桥泛亚科技新区、正义路传统特色街区、北部山水新城、世博生态旅游示范区、巫家坝城市副中心、官渡古镇片区、草海时尚文化区、滇池西岸度假休闲区和大渔综合旅游产业区的建设任务,构筑昆明主城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和框架。
2、滇中规划纲要:将建七个物流基地、十个物流园区(2013年1月23日)
将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城以“同城”的概念加以规划,旨在将滇中四城打造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物流组织中心。在确立昆明为中枢,其余三城为枢纽的同时,还在滇中地区规划出七个物流基地、十个物流园区以及六个物流节点。
第二篇:云南统计信息9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11.03.02 11:00:59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规模继续增加,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趋势初步得遏制,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就业总量的稳步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失业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就业形势整体上保持平稳。
一、人口总量低速增长,人口素质进一步改善
(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9年年底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33474万人,比2005年增加271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2%,比“十五”时期下降了0.09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5.89‰降至2009年的5.05‰。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减少,年均增加人口由“十五”时期的803万人减少至680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5年的20.2%降至2009年的19.6%,为世界人口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2009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12.13‰,全年出生人口为1615万,出生率比2005年下降了0.27个千分点。“十一五”期间中2006-2009年4年期间出生率维持在12.09‰-12.14‰的水平上,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1600万人,比“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少出生32万人。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009年末东部地区[1]人口为52762万人,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合计的40.1%;中部42169万人,占32.0%;西部36730万人,占27.9%。
(二)人口素质进一步改善
据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看,2009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为6.8%,比2005年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28.2%,比2005年降低了2.88个百分点,而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达到12.9%和39.1%。文盲率继续降低,2009年我国人口粗文盲率为5.91%,从2006年的7.59%,分别下降至2007年的6.90%和2008年的6.43%。文盲人口性别差异较大,2009年男性文盲率为3.08%,女性为8.83%。
(三)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6.59%,城镇人口为62186万人。与2005年的42.99%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3.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5974万人,年平均增长0.9个百分点。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西部较低。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7.0%、44.3%和39.4%。“十一五”时期,中西部城镇化速度呈现加快趋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增幅低于全国0.2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高于全国0.3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高于全国0.19个百分点。
(四)流动人口规模继续增加
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2]规模1.4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3%,2009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5%,四年间流动人口增加了33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25万人。
据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9年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一是迁移流动人口中男性略多于女性,2009年迁移流动人口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二是迁移流动人口主要是青壮年,15-59岁年龄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体,达到1.6亿,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9.8%。
(五)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偏高,到21世纪初达到116.9,并继续一路走高。200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6,2006年为119.25,2007年和2008年又分别攀高至120.22和120.56。200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比2008年虽然下降了1.11,但仍超出正常水平(103-107)上限12.45。“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在高位徘徊,说明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六)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
伴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714万人,占总人口的12.5%;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1309万人,占总人口的8.5%。2005年以来,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5-64岁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2005年老年抚养比(指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表明每100名15-64岁年龄人口要负担的老年人数)为10.67,2009年为11.6。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速度加快,2005年至2009年的4年间提高0.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从2010年开始的20年时间里,我国老年人口增长率和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将会陡然加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欠发达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解决未富先老的问题更为急迫。
二、积极就业政策效果显著,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一)就业总量稳定增加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增加2170万人,年均增加54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年均增加947.3万人;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年均减少404.8万人。
在就业总量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质量较高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也呈逐年增加态势。“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单位(不含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140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2573万人,年均增加292万人,改变了“九五”、“十五”时期连续下降的局面。
(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结构继续得到改善。
1、城镇就业比重明显上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继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2、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继续提高。随着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国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第一产业年均下降约1.7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多降约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多升近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上升0.7个百分点,略低于“十五”时期0.8的升幅。
3、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增加。“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三)城镇失业得到有效控制
“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增加,就业总量矛盾十分突出。据测算,每年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学生都在1000万人以上。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各种结构性矛盾的加剧,以及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了较大冲击,使我国的就业安置任务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同时加强了对失业的调控力度,积极稳妥地应对各种就业矛盾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4.3%的较低水平(图3),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十一五”时期,我国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2007年颁布的《就业促进法》及一系列配套法规,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明确了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为积极就业政策的长期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目前,所有城市街道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7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全国已经基本形成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实现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以及失业救济与援助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在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9年末,全国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7123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921所),各类职业培训机构27250所。“十一五”时期的前4年,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各类求职者成功介绍工作7944万人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组织技能、转岗、创业等各类培训9596万人次。
(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第三篇:青岛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青岛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
为切实加快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根据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我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鲁信产网字〔2006〕174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青发〔2008〕4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服务化趋势日益显现,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已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咨询业的高度融合,成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发展信息服务业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信息服务业以建设“数字青岛”、服务“数字奥运”为重点,以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全面实施信息强市战略,信息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初具规模,建成了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业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不断扩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截止2008年,我市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为30119人,本完成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200亿元,实现增加值8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亿元,发展成效显著。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比较先进的信息基础网络,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完善网络功能建设,延伸网络覆盖范围,光缆总里程达30万芯公里;按照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帆联要求建设的WLAN无线网络满足了奥帆赛各类人员的无线上网需求,受到广泛好评。
(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以国家试点为契机,建成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初步建成了面向政府应用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完成了国家示范工程“奥帆赛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网”。
(三)电子政务全国领先。经过多年建设完善,建成了纵向到镇和社区、横向到市属各单位的全市机关城域网络系统和“851”电子政务核心技术支撑体系(即:8个平台、5个中心、1套目录),初步形成了全市机关统一的电子政务共享基础平台,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四)电子商务日趋活跃。全市20多家大型超市、商场在全国率先实施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业务,占总数的42%;通过典型示范与推介,选择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培育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五)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突出。金卡工程建设、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口岸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建成以“青岛农经网”和“金农工程”为核心内容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有线电视数字化初步探索出具有青岛特色的新模式。
(六)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显著。主要工业行业及大型工业企业广泛应用内部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和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电子信息应用倍增计划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
针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快速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充分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和,将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对各类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全社会要素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业务素质。
目前,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规模软件产业薄弱,内部产业链构建尚未完成;对信息服务业的投入不足,人才资源制约依然存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融资、税收、价格政策和市场规范等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业的宣传力度不足。为此,各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市信息服务业做
大做强。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坚持“市场需求主导、政府政策扶持、统筹规划布局、突出优势特色”的方针,继续壮大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强化和提升信息传输业,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业,扶持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业。积极营造有利于信息服务企业发展的环境,大力促进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快构筑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服务业体系,实现信息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战略目标。以建设“数字青岛”为切入点,全面实施信息强市战略。以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初步建成区域性信息服务业中心,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金融、商贸、信息中心,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信息服务业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到2012年,信息服务业力争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增加值达到105亿元,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80万户。
同时,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鼓励、扶持条件较好的企业采取联合、合资合作、加大投入、拓展新业务等多种手段发展壮大;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制与环境基本形成;逐步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体系和资源开放共享良性机制,分批建成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公益型数据库与面向市场的商用型数据库,使数据库的容量、覆盖面和更新频率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
三、发展重点
(一)强化和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
大力发展基于通信、广电和卫星通信等传输业务的增值服务,推进下一代互联网(NGN)、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数字集群通信网等网络建设,推动3G网络环境下的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积极推动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城域网络建设,努力打造“宽带无线城市”。形成面向各行各业、进入千家万户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区域高速公路,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的通信网络。
(二)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产业
1.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围绕政府行政管理、公共、行业、企业等领域信息化的需求,建设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区域性公共信息库;整合全市的网络资源和安全认证、容灾备份系统,建立城市数据中心,推进地理、人口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信息服务业相关行业共同发展。建设一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信息应用系统,积极引进并扶持本地动漫产业发展,向社会各方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2.整合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化综合便民服务系统开放式信息平台的功能,扩大服务系统进社区的覆盖区域,扩大使用信息化便民综合服务系统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利用有线电视的网络覆盖优势,搭建行业信息数据库,建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
3.加强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和开发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鼓励各行业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的城市宏观决策、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服务。
4.继续实施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通过继续推动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增加共享部门,扩大应用范围,强化我市税源监管体系。
5.完善“诚信青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各类联合征信系统,逐步完善各类信用数据库,建立统一网络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保障和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我市网络信任体系建设,通过加强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他信息传输与交换中的安全保障问题,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三)做大做强信息技术服务与软件业
1做强信息技术服务业。提升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与支持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水平,促进信息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和安全服务、数字认证等工作进展。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国外订单,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开展各类信息服务外包,突出发展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业务,推进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化,重点开拓日本、韩国市场,突破欧美市场。依托各软件园区,发展以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服务的信息技术外包(ITO);利用国际通信光缆汇接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以各类呼叫中心(Call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信息技术支持、IT资讯专业服务为主的业务流程外包(BPO),拓展信息服务外包的市场空间,努力打造呼叫服务中心城市,争创国家信息服务外包基地。
2大力推动软件业发展。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基于构件的中间件、开发工具等方面,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推动软件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用软件技术和产品改造传统产业。
3深入研究我市软件园区布局和整合问题。加强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重点建设软件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软件质量保证体系、软件工程中心、软件出口基地和各类专项技术实验室等。充分发挥青岛软件园海外服务中心、评测服务中心、培训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优势和软件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源优势,为全市软件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促进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积极培育重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品牌。
利用我市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开放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并充分发挥工交产业基础雄厚、信息家电制造业发达的优势,逐步将青岛软件园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园区,使其成为软件成果研发转化基地、软件生产加工基地、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产品出口基地和展示青岛软件产业形象、进行国际交流的窗口。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在物流、通信、金融、教育、数字娱乐、房地产、外贸、旅游等现代服务行业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普及。到2012年,发展10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企业,形成10家以上经营收入超5000万元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效带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的普及,带动各相关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
1.加快电子商务网络支付和信用体系建设。以我市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为依托,推进家电、石油化工、医药、机械、纺织、粮食、食品、汽车等行业综合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积极推动大型百货商场、连锁经营企业建设网上商城;积极发展旅游、房产、金融、人才信息、远程教育等网络业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
2.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挥我市作为连接一圈(环渤海经济圈)、一带(沿黄经济技术协作带)、三区(长江三角洲、华北、华中经济区)枢纽的区域优势,以新亚欧大陆桥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青岛市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带动我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3.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以电子身份认证、公共密匙安全体系、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交换为基础的物理信息体系,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运营。鼓励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中小企业集群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货物运输、加工贸易、商贸流通等互连互通和国际、国内物流信息网络化,推动符合现代要求的城市物流信息化。
4.继续推进我市“电子政务一证通”工程。规范数字认证中心,为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广普及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及电子供货系统的应用,围绕生产线管理、物流仓储管理、港口集装箱管理、车辆管理、轮胎管理、动物养殖管理等方面抓好国家金卡工程RFID城市试点工作,推动我市RFID产业链的形成。
(五)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
1.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完善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村村通宽带、户户能上网、校校有网络、村村都有信息站”的目标。
2.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信息化延伸到社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卫生、计划生育、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社区安全等各方面的应用,加强社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终端建设,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各部门在社区的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三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提高为社区及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六)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抓好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的示范效应,推动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重组,促进传统工业的振兴和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支持物流、家电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橡胶、机械汽车等行业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在政策与配套资金方面给予支持;科技、经贸、信息产业等部门要积极扶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申请国家、省、市的信息化项目支持资金,助力两化融合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加快企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步伐,提高企业自身获取外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立全市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在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推动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协调推进全市信息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强化监管,完善服务。加强对信息服务业市场的监管,完善监管政策,规范竞争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强化对信息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调动各方资源,形成“政企互动、分工合作、功能完善、服务周到”的信息服务业发展促进体系。
(三)保障运行,协同推进。按照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原则,将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处室和责任人,建立日常工作定期督查制度,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逐步建立制度化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和统计体系,实施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形成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宣传推介,落实政策。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供信息服务业课题研究分析与政策建议;为企业提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基本调查和专题报告;提供各类咨询、宣传推介、培训、招商引资等服务。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落实促进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与鼓励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规划作为我市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信息服务业各级规划及其计划的重要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进行适时补充与调整。
第四篇:小学信息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一、个人分析
1998年毕业以来从事教育已经13年了。近十多年来基本上都在小学信息教学,能比较系统、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教材。近几年来自己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有点迷失了发展方向。其次,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深入思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太理想。理论素养不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已是中年,学习的主动性和钻研精神不足,学术方面获得的成绩层次较低,难以突破。
二、发展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复合型的教师。
1、科研能力有一定进步。能够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每学年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区、市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二等奖以上)。
2、教学水平有明显突破。能够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每年所任班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有优秀的作品能拿出来参展,并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3、专业引领有较大作为。引领本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创出成功的经验;引领中青年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更上一个台阶;力争将学校网站建成区乃至市级的窗口网站。为学校建立建全教育资源库,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4、培养教师有较大成果。在本校选定10至20名相应层次的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关心和指导,通过2到3年的努力,帮助他们提高信息化专业发展水平,并成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
三、实施措施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树立崇高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2.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以及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培育与发展教育教学风格和专长,追求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3.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反思与总结。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案电子化,以先进的理念实施先进的教学手段,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内,运用科学的测试评价及时进行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评价。
4.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使自己能在本校、本地区参与教师培训活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最新教学研究信息,在新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为学校献计献策,贡献出个人的才智与不懈的努力。
5.认真履行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职责,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和要求,珍惜与名师交流学习的机会,积极合作,共同提高,不断进步。
这三年的时间我将通过不懈的追求,使自己富有创新意识;通过不懈追求探索,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努力,提升自己和自己的事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第五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规划框架
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规划框架 前言(地位和作用 编写依据)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分析
(二)需求分析
(三)差距与不足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各项任务要包含目标、原则、布局与规模、资金概算)
(一)全区局域网升级
(二)宽带备份网建设
(三)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建设
(四)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信息支撑平台建设
(五)气象信息综合监视平台建设
(六)防灾减灾信息中心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
(七)气象资料基础数据库及存储系统建设
(八)气象资料一体化建设(实时、历史资料)
(九)市县信息网络建设
四、保障体系建设
五、保障措施
六、资金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