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四政治文化强国练习题(二.)doc
初四政治文化强国练习题
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有什么现实意义?
有利于在新时期与日俱增地弘扬孝亲敬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子女更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权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及他富有中国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迅速在海内外引发关注,掀起了一股“莫言热”。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等。
孔子学院在国外的蓬勃发展说明了什么?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浣的影响。
2、在全球化地过程中,各个各国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
展局面。
3、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开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对外
开放。
2、有利于加强五其他国家和世族的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3、有利于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
强国)。
2、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能净化心灵,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升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亲社会行
为。
5、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6、有利于形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风气。
7、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8、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供精神动力。
10、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化感动为行动,向先进人物学习?
1、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发扬奉献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4、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5、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6、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善待他人,履责尽孝。
第二篇:初四政治
初四政治
二、材料分析题:
21、聚焦十八大:
聚焦一: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聚焦二: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两番”。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聚焦三: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时强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关注聚焦一,试从我国国情实际和科学发展观要求角度,谈谈国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的原因。(7分)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我国哪项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应坚持的基本国策有哪些?(3分)
(3)关注聚焦二,思考两个翻番、两个同步共同体现了课本上的哪些观点?(3分)
(4)关注聚焦三,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国家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的重要意义。(3分)
22、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参观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这个中国梦,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请结合教材回答:“辉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和政治保证是什么?(5分)
(2)材料中提到,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畅想2013,我们有“中国信心”的实力和底气。这种实力和底气来自哪里?(5分)
(3)实现中国梦关键是什么?(2分)
(4)实现中国梦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请你谈谈为什么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是庄严神圣法律?(6分)
23、材料一:2012年12月16日,在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30周年之际,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的指导下,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围绕“少年司法制度建设”“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读教育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新媒体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等话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和工作实际,对预防和建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途径与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材料二:对于那些刚刚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务工人员子弟来说,“开学”意味着他们可以和城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天天有父母陪伴。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1)材料一中举办本次论坛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此外,国家还设置了哪些方面的保护?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制定的两部专门法是什么?(5分)
(2)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我们自身又该怎么做呢?(5分)
(3)材料二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的幸福得益于国家对公民哪项权利的保障?这些孩子应怎样珍惜这份幸福?(6分)
第三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练习题
第九课复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为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几代中国人经历了艰难的求索。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要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有助于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③代表先进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文化,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 ④要产生中国先进文化就要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012年9月13日临海市召开宣传学习最美青年罗杰先进事迹座谈会。宣扬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 ③说明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④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决定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路径的因素有()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③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④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1·山东文综)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7.“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厘米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厘米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8.鲁迅:“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造烟花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的话对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有()①推进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发明 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 ④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关于做好2013农村电影“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指出,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影放映,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让电影下乡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农民。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 2012年吉林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边境地区,并列为全省要全力办好的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之一。全年完成683个边境地区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C.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11.[2013·北京卷] 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12.[2013·菏泽模拟] 2012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大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①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②把经济效益放在文化产业的首位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提高文化产业的公益性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3·青岛模拟] 2012年11月26日开幕的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 会议,专门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视察全省政府教育投入情况的报告。会议强调,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党和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必须产业化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育人才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3·南京模拟] 2012年11月29日,由宿松县戏剧院举办的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在佐坝乡王岭村拉开帷幕。此次送戏下乡活动的开展,给群众献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盛宴,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节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员是文艺爱好者。群众演戏,群众看;群众生活,群众演。这启示我们要()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兖州市把市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动员全民参与。全市10个镇(街)普遍成立了民间艺术团,开展了“我的好邻居”摄影大赛、“乡村少年宫”、“牵手关爱”活动、“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兖州城乡公共文明指数不断上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不断攀升。兖州市的做法表明()。①建设精神文明,要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建设精神文明,就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③建设精神文明,重在参与 ④建设精神文明,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B.有利于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C.可以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D.可以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18.在文化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这是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统一的 ②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 ③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④同各种文化思潮是统一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毛泽东思想
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下列不属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的是()。
A.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B.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C.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D.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充满信心
二、非选择题
1.201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依据。
2.现在走向富裕的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目前农村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等和城市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民对更快更好地实施“文化富民工程”有了更强烈的渴望。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推进“文化富民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5ADDBA 6-10ADCBB 11-15BBCDC 16-20CDBDD 1.(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1)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推进文化的传播、共享。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2)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
(3)积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4)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四篇:初四语文练习题
初四语文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文绉绉.(zhōu)抽噎.(yì)发窘.(jiǒng)田塍.(chéng)B.葳蕤..(wēi ruí)迤.逦(yǐ)牡蛎.(lì)恣睢.(suī)C.愕.然(è)五行.(xíng)潮汛.(xùn)一抔.黄土(pïu)D.谀.辞(yú)扶掖.(yè)亵渎.(dú)期期艾艾.
(ài)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并改正。
旁鹜褴褛冥思遐想不可明状重蹈复辙花坛锦簇暗然失色污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B.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C.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D.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 使人叹为观止。
B.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 ,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好的书需多读 ,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 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5.选择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
A.当老师问:“学数学最怕什么?”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回答粗心!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肃穆(mù)诘(jié)责人迹罕至(hǎn)佝偻(lǚ)B.坚韧(rèn)匿名(ruî)泱泱大国(yāng)迤逦(yí lǐ)
C.公正不阿(ā)猝不及防(cùi)挑拨离间(jiān)亵渎(xiè dú)D.田塍(chéng)歪趔(liè)屹然不动(yì)伫立(zhù)
2、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黯然失色 杳无音讯深恶痛决抑扬顿挫B.截然不同断章取意强聒不舍舔犊情 C.怒不可遏化为乌有无与伦比粗制滥造D.与日具增油光可签面面相觑狼狈不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B.春天的植物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D.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B.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C.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5.选择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A.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C、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功夫,才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D、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今天又反悔了呢?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 无从致书以观B.计日以还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俯身倾耳以请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回答下列的问题。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
答:
第五篇:初四化学练习题
初四化学练习题
1、下列物质中不会使人中毒的是()
A、BaSO4B、BaCl2C、Hg(NO3)2D、AgNO32、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B、可能只有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可能只有甲烷
3、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为;一会儿又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4、用水鉴别NaOH、NaCl、CaCO3三种固体物质时,能够鉴别出NaOH所依据的现象是。
5、仅用玻璃棒和酒精灯两种仪器,就能采用物理方法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区分开,具体做法是。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一般可通过、、等操作进行初步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这三步操作中均用到一种常见仪器是,它在各步操作中的作用分别是、、。
7、海水制镁过程中,为了将MgCl2全部转化为Mg(OH)2沉淀,可选用试剂,要使MgCl2全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是,验证MgCl2已全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
8、医生常用75%的酒精溶液或高温蒸煮等方法进行杀菌消毒,其中的道理是。
9、X-射线不能穿透硫酸钡,因此常用BaSO4作为诊断胃病的造影剂,可溶性的钡盐是有毒的,若病人误服了碳酸钡,就会发生中毒;一旦中毒,应立即服用泻盐(硫酸镁)解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中毒(2)解毒。
10、(1)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发酸,这实际上是因为酒精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酸和水,反应方程式。(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1、将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后产生的现象是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并冷却至原温度,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将。
12、某同学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自己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水果甲和水果乙的汁液A和汁液B; ②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
③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汁液A和汁液B各10毫升;
④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请分析作答:(1)写出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或蔬菜:__________。
(2)不同滴管的一滴试剂的体积是不同的,因此实验步骤______有可能增大实验误差,为了便于准确
地比较,应当__________。
(3)按修正后的实验步骤操作,如果滴入汁液A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比滴入汁液B中的多,则水果
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水果乙中的_______________。
(4)③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汁液A和汁液B各10毫升;
④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13、某园林工人配制波尔多液时,将CuSO4、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然后把
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1)配制波尔多液不用铁桶的原因是。(2)两种液体在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检验所配的波尔多液中是否还含有CuSO4的实验方法是。
14、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并用的形式将其分类(填序号)(1)金刚石(2)熟石灰(3)蔗糖水(4)氩气(5)汞(6)石灰石(7)纯碱(8)生石灰(9)液氧(10)海水(11)醋酸(12)硫酸(13)烧碱(14)干冰(15)硝酸铵
15.某同学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自己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水果甲和水果乙的汁液A和汁液B; ②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
③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汁液A和汁液B各1毫升;
④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震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请分析作答:
(1)不同滴管的一滴试剂的体积是不同的,因此实验步骤有可能增大实验误差,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
(2)按修正后的实验步骤操作,如果滴入汁液A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比滴入汁液B中的多,则水果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水果乙中的.
(3)修正后的实验方案与课本上的相比,创新之处是.(4)写出一种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