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城市设计任务书(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3:1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城市设计任务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城市设计任务书》。

第一篇:2014年城市设计任务书

兰州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014春《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兰州市西固区某工业遗存再利用城市设计

一、任务背景

基地位于兰州市西固区,用地属于工业厂区,伴随企业生产功能外迁、棚户区改造,基地内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其空间环境品质需要改善,与此同时,城市的工业遗产也需要保护和传承。

在本设计中,请研究兰州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基地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准确的发展定位的指导下,深化完善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并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图则,为工业遗存保护、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提供依据。设计中需着重考虑兰州城市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如何与城市的发展需求相互协调。

二、规划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北界:西固中路、百合苑南界;南界:兰新铁路线;西界:玉门街;东界:西固人家小区西墙。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ha。(规划范围根据现状调研情况,在保证空间联系相对完整性的基础上可略微调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及其它相关规划;

3、现状地形图;

4、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四、规划设计内容及要求

1、发展战略和定位

综合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系统研究兰州市的城市发展、功能布局、空间与景观结构等宏观层面要素,结合基地发展实际和要求,明确该片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空间景观特色发展战略等。并制定相应的设计原则、指导思想和承上启下的城市设计目标。

2、工业遗存保护与再利用

提取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保护要素,确定保护方案,通过设计策略,使工业遗存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使具有历史价值和富有特色的工业遗存得到保护和再利

用;将绿化融入公共空间设计;使道路系统和特点鲜明的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得到继承和发展。

3、用地功能布局

结合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进一步优化用地(空间)结构,研究各功能空间的合理布局,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对片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用途进行详细安排。

4、城市景观风貌研究

(1)深入研究片区的总体风貌,进一步提炼和发掘城市景观要素,对片区整体风貌形象进行规划设计,以工业遗存景观为基础塑造片区特色,深化完善景观系统。提出景观要素在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上的强制性控制要求和指导性意见。

(2)对片区内主要轴线、节点、特色区域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公共空间的布局、联系、尺度和风格特征,提出公共空间的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3)对景观性道路、重要街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和景观改造措施。

(4)研究标识系统和环境小品等。

(5)明确核心区域和标志性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形成标志性城市景观街区,并对重点地段的标志性景观进行重点塑造,提出重要景观节点及其周边地区景观改造措施。

5、道路交通组织

对片区周边和片区内部的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系统进行分析,理顺片区内外交通体系,优化综合交通系统和交通结构,创造宜人的交通环境。同时要提出区域内静态停车系统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好行车和停车问题。

五、成果要求

四张A1图纸(84.1×59.4cm);图纸的电子文件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全班一起刻盘。

成果必须包括,但不仅限以下内容:

(1)区位分析图、现状图纸及相关分析图

 区位分析图:分析片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特点,以及与城市的视觉空间关系等。 上位规划分析: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规划。

 周边环境综合分析图:分析用地周边重要的城市功能区,重要的景观节点、廊

道、片区,重要的基础设施,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的道路等。分析周边环境对规划用地的影响。

 工业遗存现状分析。概况(历史、工业类型、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历史沿革、建筑(建设年代、层数、高度、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内部功能划分)、构筑物、绿化、道路、设备、技术文件、标语、壁画等分别整理(具体内容可查资料参照工业遗产登录内容整理,此部分现状调研可将整体工作分成小组完成,各组共享成果,但现状分析由各组独立完成)。

 现状建筑分析图:包括对建筑层数高度、质量、建造年代、建筑风格、结构形

式等的分析。上述内容可分别绘制。

 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图:对道路网、主要道路断面、停车场、人流与车流的组织

等的分析。

 综合现状分析图:对片区的地形地貌、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开发

建设态势等进行分析。上述内容可分别绘制。

(2)观念设计图,主要展示设计的生成过程。

(3)功能结构规划图,主要表达各种功能及功能之间的关系。

(4)交通组织及交通设施规划图,表达片区内车行和人行交通组织以及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确定道路红线位置、断面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并标示必须配置的交通设施(车站、公交站、停车场、人行天桥或地道等)的位置。

(5)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表达点、线、面绿地的位置、功能等。

(6)总平面图(1:2000)

(7)街景立面图(1:100)

(8)重要节点/片区总平面图(1:500)

(9)典型工业建筑概念性改造方案

(10)公交候车站、电话亭、垃圾桶、邮箱等市政设施规划示意图。

(11)人行道铺装、广告牌匾、标识系统等街道设施布置示意图。

(12)鸟瞰效果图和重要节点效果表现图。

六、时间进度初步安排

第9周:准备调研资料。

第10周:5月6日调研,5月9日汇报现状分析。

第11周:观念设计、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系统结构、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第12周:汇报前面成果,完善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系统结构、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开始总平面

第13周:总平面、典型工业建筑概念性改造方案

第14周:总平面、重要节点/片区总平面、典型工业建筑概念性改造方案、第15周:汇报前面成果,开始街景立面

第16周:市政设施设计、街道设施布置。

第17周:成果完善。

七、附图——规划设计范围

西固中路

玉门街

西固人家

第二篇:2014年城市设计任务书

兰州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

2014春《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兰州市西固区某工业遗存再利用城市设计

一、任务背景

基地位于兰州市西固区,用地属于工业厂区,伴随企业生产功能外迁、棚户区改造,基地内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其空间环境品质需要改善,与此同时,城市的工业遗产也需要保护和传承。

在本设计中,请研究兰州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基地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准确的发展定位的指导下,深化完善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并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图则,为工业遗存保护、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提供依据。设计中需着重考虑兰州城市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如何与城市的发展需求相互协调。

二、规划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北界:西固中路、百合苑南界;南界:兰新铁路线;西界:玉门街;东界:西固人家小区西墙。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ha。(规划范围根据现状调研情况,在保证空间联系相对完整性的基础上可略微调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及其它相关规划;

3、现状地形图;

4、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四、规划设计内容及要求

1、发展战略和定位

综合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系统研究兰州市的城市发展、功能布局、空间与景观结构等宏观层面要素,结合基地发展实际和要求,明确该片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空间景观特色发展战略等。并制定相应的设计原则、指导思想和承上启下的城市设计目标。

2、工业遗存保护与再利用

提取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保护要素,确定保护方案,通过设计策略,使工业遗存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使具有历史价值和富有特色的工业遗存得到保护和再利兰州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

2014春《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用;将绿化融入公共空间设计;使道路系统和特点鲜明的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得到继承和发展。

3、用地功能布局

结合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进一步优化用地(空间)结构,研究各功能空间的合理布局,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对片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用途进行详细安排。

4、城市景观风貌研究

(1)深入研究片区的总体风貌,进一步提炼和发掘城市景观要素,对片区整体风貌形象进行规划设计,以工业遗存景观为基础塑造片区特色,深化完善景观系统。提出景观要素在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上的强制性控制要求和指导性意见。

(2)对片区内主要轴线、节点、特色区域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公共空间的布局、联系、尺度和风格特征,提出公共空间的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3)对景观性道路、重要街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和景观改造措施。

(4)研究标识系统和环境小品等。

(5)明确核心区域和标志性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形成标志性城市景观街区,并对重点地段的标志性景观进行重点塑造,提出重要景观节点及其周边地区景观改造措施。

5、道路交通组织

对片区周边和片区内部的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系统进行分析,理顺片区内外交通体系,优化综合交通系统和交通结构,创造宜人的交通环境。同时要提出区域内静态停车系统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好行车和停车问题。

五、成果要求

四张A1图纸(84.1×59.4cm);图纸的电子文件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全班一起刻盘。

成果必须包括,但不仅限以下内容:(1)区位分析图、现状图纸及相关分析图 兰州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

2014春《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 区位分析图:分析片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特点,以及与城市的视觉空间关系等。 上位规划分析: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规划。 周边环境综合分析图:分析用地周边重要的城市功能区,重要的景观节点、廊道、片区,重要的基础设施,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的道路等。分析周边环境对规划用地的影响。

 工业遗存现状分析。概况(历史、工业类型、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历史沿革、建筑(建设年代、层数、高度、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内部功能划分)、构筑物、绿化、道路、设备、技术文件、标语、壁画等分别整理(具体内容可查资料参照工业遗产登录内容整理,此部分现状调研可将整体工作分成小组完成,各组共享成果,但现状分析由各组独立完成)。

 现状建筑分析图:包括对建筑层数高度、质量、建造年代、建筑风格、结构形式等的分析。上述内容可分别绘制。

 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图:对道路网、主要道路断面、停车场、人流与车流的组织等的分析。

 综合现状分析图:对片区的地形地貌、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开发建设态势等进行分析。上述内容可分别绘制。(2)观念设计图,主要展示设计的生成过程。

(3)功能结构规划图,主要表达各种功能及功能之间的关系。

(4)交通组织及交通设施规划图,表达片区内车行和人行交通组织以及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确定道路红线位置、断面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并标示必须配置的交通设施(车站、公交站、停车场、人行天桥或地道等)的位置。

(5)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表达点、线、面绿地的位置、功能等。(6)总平面图(1:2000)(7)街景立面图(1:100)(8)重要节点/片区总平面图(1:500)(9)典型工业建筑概念性改造方案

(10)公交候车站、电话亭、垃圾桶、邮箱等市政设施规划示意图。兰州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

2014春《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1)人行道铺装、广告牌匾、标识系统等街道设施布置示意图。(12)鸟瞰效果图和重要节点效果表现图。

六、时间进度初步安排 第9周:准备调研资料。

第10周:5月6日调研,5月9日汇报现状分析。

第11周:观念设计、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系统结构、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第12周:汇报前面成果,完善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系统结构、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开始总平面

第13周:总平面、典型工业建筑概念性改造方案

第14周:总平面、重要节点/片区总平面、典型工业建筑概念性改造方案、第15周:汇报前面成果,开始街景立面 第16周:市政设施设计、街道设施布置。第17周:成果完善。

七、附图——规划设计范围

西固中路

玉门街

西固人家

第三篇:2016年城市设计教学大纲与任务书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教学课时:64学时

2.教学对象:城市规划专业四年级学生 3.教学目的

3.1训练学生对城乡问题及城乡空间的认识和解析能力;

3.2在强化城市设计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城市设计方法和技能的创新; 3.3将场所精神与地域文化纳入到城乡空间设计之中,注重空间内涵的挖掘; 3.4强调空间形式及内涵的创新性设计与表达; 4.教学内容与要求

4.1设计主题与规划基地选择(开放式基地库,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主题解析和基地选择的阐述报告,阐明基地特点及城市设计的切入点和主题,由指导教师作出评价,并协助其确定基地与主题;

4.2基地解析——完成基地调研报告;

4.3规划设计方案——强调方案目标的主题性与针对性;注重方案生成的逻辑性与合理性;突出方案设计的特色性与原创性。

4.4设计成果表达——注重成果表达的规范性、自明性和感染力。5.教学计划安排

5.1设计任务讲解,设计主题分析及规划基地选择建议:6学时; 5.2设计主题及规划基地选择:12学时; 5.3基地调研及解析:12学时;

5.4规划设计方案:48学时,一草、二草阶段各18学时,正草阶段12学时; 5.5设计成果表达:18学时;

5.6设计公开评析与交流:4个课外学时。6.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成果考核。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任务书

——基于地域特色的城乡空间设计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授课班级:城市规划1201、1202班(合计72人)授课时间:2015-2016学第二学期,5-15周 授课地点:南二楼306、313 授课教师:何依 副教授、任绍斌 副教授、邓巍 讲师

贾艳飞 讲师、李蓉 讲师、王智勇 讲师

1.设计主题

城市设计课程作业应围绕“地方营造,有机更新”这一主题展开,要求学生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析该主题的内涵,自定规划基地及设计主题切入点,构建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城乡空间。2.设计要求

选择具有典型地域性空间特色的城乡基地,解析其在城乡历时发展中的演化特征,分析其在城乡现时发展中所处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该基地空间内涵和形式的创新性实践规划设计方案。

(1)基地规模:10-30公顷;

(2)设计要求:紧扣主题、立意明确、构思巧妙、表达规范、鼓励创新;(3)表现形式:形式与方法自定

(4)成果要求:A1图纸4张(84.1×59.4cm)及相应的电子文件(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3.教学组织

(1)每2名学生组成一个设计组,原则上在班级内组合。(2)教学计划安排:(详见《城市设计教学日历》)4.成绩评定

(1)成绩构成:平时作业成绩(35分)+成果作业成绩(65分)(2)平时作业成绩构成:《主题解读报告》(5分)+《开题报告》(5分)

+《基地调查与分析报告》(5分)+方案一草(5分)+方案二草(5分)+方案正草(5分)+学习态度(5分)。

(3)成果作业分值构成:

①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0%)

②主题表达与方案生成的逻辑性(30%)③方案的特色、创新性与技术性(30%)④图纸表达的感染力与规范性(20%)⑤成果内容的完整性(10%)(4)作业评分方式:

平时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分,成果作业由公开评图委员会评分。

教研组长(签字):

陈征帆

系负责人(签字):

任绍斌

城市规划系

2016.02

第四篇:城市滨水地段城市设计任务书.范文

城市滨水地段城市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镇江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潜力的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和运河的“十字黄金水道”交汇点,是一座依水而生临水而立的山水园林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镇江对北部滨水区的关注由来已久,从2005年开始,北部滨水区与南徐新城规划建设成为镇江城市建设“南山北水”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其中围绕北部滨水区编制了《北部滨水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

2009年,随着长江路沿线整治出新和内江清淤工程的全面启动,北部滨水区的各项建设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镇江市北部滨水区城市设计》再次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

二、规划目标

突出名城特色,促进旅游发展,打造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活力滨水区。

三、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合里利用内江沿岸的原有自然条件,以免或减少未来发展所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

2、人本性原则——保证内江滨水风光带的公益性、参与性,使每个人拥有自由享受景观空间的权利,同时在设计中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方便和愉悦。

3、人文性原则——充分展现镇江历史、文化底蕴,建设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环湖景观。

4、多样性原则——集合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并适合在本地区进行的各项活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活动需求,使内江滨水岸线成为展示都市滨水生活的大舞台。

5、关联性原则——各功能分区、活动单元能够有机布局,生态与人造、场所与场所、活动与活动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参加规划条件图红线范围,总用地面积约为69公顷,整合西津湾、西津渡、云台山、伯先路近代历史街区等文化资源的镇江城市历史文化体验区,为镇江旅游城的核心功能区。

五、设计要求(一总体要求

1.确定水体和陆域功能及岸线形式

在对内江滨水地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该片区与城市主要功能的关系,进而确定水体和陆域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分段岸线形式。

2.确定水上旅游项目和游赏路线

根据内江水体和陆域功能,结合三山景区规划(详见《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和《三山公园景区环境整治改造详细规划》,合理确定水上旅游项目及游船码头位置,并考虑结合金山湖景区景观(详见《镇江市金山湖景区景观设计》确定最佳游赏路线。

3.塑造特色城市景观

加强城市开敞空间与滨水开敞空间之间的渗透,建立景观轴线,营造从城市空间延续至水岸的绿色视觉走廊。

六、成果要求

1、文字说明:城市说明(含设计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图纸:(1城市设计概念分析图;(2土地及空间利用分析;(3功能结构分析图;(4道路交通分析图;(5开发强度分析图;(6景观系统分析图;(7水上旅游项目规划及游览交通组织图(8总平面图;(9总体鸟瞰图;(10主要街景沿街立面图。

(11其他可以表明城市设计的分析图及设计图纸。

七、时间安排

第一周:讲题、资料收集、场地调研 第二周:现状分析(各类现状分析草图

第三周:概念设计第一次草图(各类概念构思分析图 第四周:概念设计第二次草图(各类概念构思分析图

第五周:城市设计第一次草图(各类城市设计分析图及初步空间布局构思第六周:城市设计第二次草图(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第七周:城市设计第三次草图(空间形态构思 第八周:城市设计定稿草图(总平面图及su模型 第九周:成果表达 第十周:快速设计 第十一周:评图

第五篇: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概念:

定义:以人为中心的,从总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

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全过程。

3、城市设计的目标:一般意义上的目标,乃指人类活动的动机意志、目的或对象。也指人们活动计划所争取的将来状况。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

5、古罗马城市设计的特征:

(1)享乐主义特征;(2)实用主义特征;(3)炫耀主义特征。

6、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要塞型;(2)城堡型;(3)商业交通型。

7、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了解)

8、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1)卡米洛·西特的“视觉有序”理论:

主张将城市设计建立在对于城市空间感知的严格分析上,并通过大量的典型空间实例考察与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列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

批评了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的刻板模式,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

倡导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城镇建设的内在艺术构成规律。(2)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建设的原则:a、表现的原则;b、相互协调的原则;c、有机秩序的原则。

艺术创造问题;a、界定了形式的起源、意义、性质、重要性及牵涉范围,对自然界的形式表现进行了类比分析,提出大自然的“有机秩序”规律。b、强调了艺术的创造本质,认为创造的倾向是一种本能,而理智仅在创造过程中起着辅助的作用;c、形式探索中的特殊领域,按其特定的性质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靠推理就可以领会的问题,第二类是靠直觉感受的问题。(3)芦原义信:

减法空间和加法空间:前者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秩序;后者先确定外部再向内建立秩序;

十分之一理论:要获得与室内相似意义的空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8~10倍的尺度;

外部模数理论:外部空间设计可以采用20~25m为模数。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1)勒·柯布西耶的城市集中主义:

a、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心部分的商业地区内交通负担越来越大,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集聚功能。

b、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c、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d、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在地面以上。

城市设计原则:

a、以几何为基础去创造洁净、简单的外形; b、崇尚秩序、功能和朴实; c、理性与效率至上;

d、现代的建筑要使用现代的建材; e、摒弃装饰,尤其是仿古; f、追求标准化、重复化。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

(1)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a、对土地所有权和城市形态的描述;

b、对田园城市管理机构的组成以及其权限范围的构想; c、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探讨。场所文脉理论:(1)凯文·林奇:

提出城市形态是受不同价值标准影响的观点,认为一般城市形态理论应以人为目的,以具体物质形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并且应当具有动态、参与决策和公众可参与的特征。

空间价值评判标准: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及管理。此外还有两个额外指标:效率与公平。人文社会设计理论:(1)简·雅各布斯

城市设计四个基本条件:

a、街区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并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b、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c、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的比例; d、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1)伊安·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

a、自然过程规划; b、生态因子调查;

c、生态因子的分析综合; d、规划结果表达。城市设计的整体概论“(1)罗杰·特兰西克:

罗杰的设计思想融合了千人许多的设立理念:他指出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等。

9、城市设计可分为概念性城市设计、策略性城市设计、务实性城市设计、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策略性城市设计——是城市发展特定问题的研究型城市设计,又称为专项城市设计。

务实性城市设计——是针对规划实施项目的城市设计,按其实践开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可分为开发型、保护与更新型、社区型。

10、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物质空间环境、功能活动与人、管理机制。

11、城市设计的任务:

城市环境研究:正确认识城市设计涉及相关要素间的关系、找寻发展寻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发展对策。城市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形式宜人、功能活动安全方便,具有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城市社会空间:促进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建设,建立合理融洽的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利益。

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可行的发展模式,鼓励城市不同形式的经济活动产生,促成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管理与控制:合理控制城市的发展,维护城市环境良好状态,保护城市文化遗存,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就。

12、城市设计的工作特点:

(1)综合性;(2)持续性;(3)地域性;(4)控制性。

13、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2)城市土地利用;(3)城市景观;(4)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5)城市活动系统;(6)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7)城市设计实施措施。14.、城市设计的基础资料:

(1)城市自然;(2)历史与文化背景资料;(3)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4)城市景观;(5)土地利用与建筑;(6)城市公共活动与场所;(7)城市交通与活动体系;(8)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相关资料。

15、城市设计成果一般包括: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图、城市设计与研究附件。

16、城市设计一般分为城市总体、城市片区、重点地段三个层次。

17、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

自然形体要素:河岸、湖泊、海湾、旷野、山谷、山丘、湿地等。

18、开放空间:指城市的外部公共空间。

四个特质: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开放空间在城市结构体系中承担的角色特征: a、边缘:即开放空间的限界;

b、连接:系指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区段;

c、绿楔: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

d、焦点: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志; e、连续体: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一体化联系。

19、单一功能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单一功能体系:以一种类别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形成的空间体系。多功能体系:大多数开放空间体系其实都是集多功能与一身的。20、开放空间的设施与小品:

环境设施指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其完善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社会民主程度。

建筑小品则一般以亭、廊、厅等各种形式存在,或单独设于空间中,或与建筑、植物等组合形成半开敞空间。功能:休息、安全、方便、遮蔽、界定领域。

分类:a、休息设施;b、卫生设施;c、绿化设施;d、环境标识;e、拦阻诱导。设计要点:

(1)兼顾装饰性、工艺性、功能性和科学性;(2)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保证;(3)具备一定的可更新性;(4)综合化、工业化和标准化。

21、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分为建筑色彩和场所色彩。

建筑色彩:指城市色彩中众多建筑物的群体色感、分为主色调、辅色调。场所色彩:相对建筑色彩而言,与之互补的环境色。城市色彩的意义:

(1)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反映;(2)城市色彩可以辅助城市空间的形成;

(3)城市色彩对于形体的调和是一种重要的补救措施。城市色彩的设计原则:

(1)城市色彩设计要体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美;

(2)城市色彩设计要传承文脉,珍视城市现有的色彩特质和历史文化;(3)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城市的气候特征、山水特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4)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建筑场所不同的功能性质。城市色彩控制引导方法:(1)主色统一: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筑的墙面或屋顶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2)辅色统一:指在一定的去范围内,建筑的门窗或装饰线脚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3)场所色统一: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铺地色彩、街道设施色彩和绿化色彩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22、空间——形体分析方法:

(1)视觉秩序分析: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2)图形——背景分析: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基本原理,从二维平面来分析公共空间及建筑实体的形式和分布,研究城市环境中虚空间和实体之间的存在规律。

(3)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分析:视觉感受是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的主要途径,而空间形态构成不仅具有视觉审美意义,也直接影响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受和在空间中的活力。

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1)场所结构分析:活动、事件与空间的结合构成了空间场所中人与环境、空间与时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在物质空间上的映射即体现了场所的深层结构,场所结构分析就是针对这一“以关系为中心”的深层结构展开的研究。

(2)城市活力分析:城市活力分析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仔细观察城市空间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事件,分析城市空间的设计和组织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总结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原则。

(3认知意象分析: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其分析结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认知意象五大要素:路径、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

(4)文化生态分析:文化生态分析正是通过研究人类文化形成过程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相互关系,阐释文化与环境的适应过程。

相关线——面域分析方法:(1)“物质线”:通常是指城市空间在物质层面上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实存的“线”。在具体的空间环境中,“物质线”是清晰可辨的,比如现状工程线、道路线、建筑限、单元区划线等。

(2)“心理线”:它以人的认知为前提,是指人们对城市域面上物质形体的心里体验和感受所形成的的感知“力线”,包括标志性建筑物、空间景观节点的空间影响线域、空间界面的导向线和空间景观的序列轴线等。

(3)“行为线”:它主要由人们周期性的节律运动及其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所构成。通常包括发生在城市道路、广场等开放空间中的运动所留下的空间轨迹线等。

(4)“人为控制线”: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意义,是设计干预的结构,是由设计者和建设管理者进行城市建设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控制线。如现代城市设计中为分析描述空间结构、形体构成、容积率、高度控制而形成的各种辅助线,以及规划设计红线、视线通廊等空间控制线。

23、巴洛克风格:通过不安定的形体、出人意料的欺负转折、矫揉造作的手法,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手法主义。

中世纪城市的宁静氛围和宜人尺度渐逝,代之以整齐强烈的城市轴线系统以强调空间运动感和序列景观,道路结点处矗立高耸的建筑物作为视觉联系和引导,从而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环境。

古典主义风格: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强调以几何和数学为其基础的理性判断代替直观感性的审美经验。

24、希波丹姆模式:

(1)以棋盘状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 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的城市规划模式;

(2)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3)遵循古希腊哲理。

25、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

“礼制”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居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通过院墙体系形成一系列向纵深发展的闭合空间,并借助空间的内外之分与围合建筑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对立。

26、城市色彩模式的选择:城市功能区域模式;城市街道景观模式;城市公共空间模式;城市特性景观模式。

27、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空间向度特征;时间向度特征;人与环境特征;多专业特征;多雇主特征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2、步行街区 ——即人车分离、没有机动车辆行走的区域。严格意义上说,步行街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步行系统包括:商业步行街、林荫道、空中和地下步行街,其中步行商业街是步行系统中最典型的内容.3、开放空间——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它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

4、心智地图——心智地图(mental map)是存在心智中的空间意象和环境特征,是由各种生活体验、感受及长期累积的经验,包括:从地图阅读中获取信息、个人的实际经验,也包括图片、传说等。

5、场所——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一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

6、城市轴线——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城市轴线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要素结构性组织的重要内容。

7、图底理论——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图底关系理论就是将研究形态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8、记忆地图——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地图。它指人们大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特定形象,是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图。

1、简述区域级—城市级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与重点。

设计目标:为城市规划各项内容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一个基于公众利益的形体设计准则,成果具有政策取向的特点。*设计对象一般为整个城市;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

*没计城市竖向轮廓。

2、谈谈你对城市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理解

①积极空间:完全由面围合的空间,称为积极空间,人在这种空间内具有安全感。

②消极空问:由点或线所暗示围合的空间,称为消极空间。另外,利用镜面玻璃、水面反射所造成的虚空间,也可属于消极空间,它是形象思维中构成的新空间。

3、按功能性质划分,城市广场可以分为哪些?

广场除主要功能外,通常兼有其他的功能,而主要功能决定了广场的性质。

按主要功能进行划分,城市广场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和游憩广场等类型。

4、谈谈你对“图底理论”的理解

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图底关系理沦就是将研究形态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实体由于体量较大,对人的视觉刺激较强,通常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周围的空间则被忽视,成为对象的建筑成为 “图”,被模糊的事务称为“底”。

l、分析比较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1)目的性比较:城市规划宏观控制城市发展:城市设计则是促进环境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建筑设计则直接为修建建筑服务;

(2)工作对象比较:城市规划为二维空间,考虑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相结合,城市设计为三维空间,可局部、微观;建筑设计仅对建筑物及外部小环境;

(3)成果表现比较:城市规划反应用地平衡;城市设计表现为方案引导;建筑设计则是实施性设计文件;(4)实施时间比较:城市规划体现为发展过程;城市设计实施时间不确定,而建筑设计确定;(5)委托人比较:城市规划为政府;城市设计则可为政府或开发商;建筑设计主要为开发商。

2、分析比较城市设计中“自下而下”与“自上而下”两种特征的异同。

“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作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而言的。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卜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 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

四、论述题(16分)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从城市设计的含义、设计要素、过程及成果表达等方面谈谈城市设计的作用与发展。答案:略

1、谈谈你对城市设计的理解。

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但是,作为具体的城市建设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设计又有不尽相同乃至相去甚远的看法和理解。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技术和社会管理两个层面来表述。

2、简述城市设计控制要素有哪些?

土地使用、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开放空间、步行街区、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城市标志系统、使用活动

3、述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构成

总的来说,城市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包括水面)、小品等六种。如果加以细分,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可分为基本构成要素和辅助构成要素。基本构成要素是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如墙体、柱或柱厢、高大的自然地形等)。辅助构成要素是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如矮墙、院门、台阶、灌木和起伏的地形等

四、论述题(16分)论述城市设计的特征

下载2014年城市设计任务书(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城市设计任务书(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设计参考书目(2014)

    城市设计参考书目 ——吴志宏 物质空间 特兰西克 著,朱子瑜 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沃特森, 布拉特斯, 谢卜利 编著,刘海龙 等......

    海绵城市设计专题

    海绵城市设计 2014年1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eco-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

    城市设计总结

    一城市设计含义目的范围和内容 城市设计学科层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街道,广场,建筑群 城市设计含义:(1)、规划论: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分支,是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体化。(2)、建筑......

    《城市设计》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规划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 &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900041251 课程归属单位:土木工程......

    《城市设计》读后感

    《城市设计》读后感 初拿到《城市设计》这本书时,我粗略浏览了一遍,本书图文并茂,为理解与汲取养分铺平道路。埃德蒙·培根先生也以其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看了......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目 录 第一讲、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9) 第二讲、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10) 第三讲、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17) 第四讲、城市设计的理......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第四章城市设计的编制 一、城市设计编制和研究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虽然城市设计内容涉及从城市整体到城市局部小范围的空间环境,任务目标多种多样,但总体上看可以从编制与研究两......

    城市设计 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 读书笔记城市设计概述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