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3:3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

第一篇:《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

援物依理美妙多情

——《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朱自清先生以婉转多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幅淡雅素洁而又美妙多情的月下荷塘图。作者时而月下独步,望眼前如绘美景,时而浮想联翩,消解胸中无限心事。婉转的语言,清丽的风格,淡雅的意境,如拂面春风,似润物细雨,钩惹不尽阅读者内心的种种牵绊。尤其是《荷》文妙语连珠,比喻句信手拈来,化用巧妙,在无迹中生发起感人肺腑的力量。

一、依形态设喻,如梦似幻。

比喻形成的要义是本体与喻体间要有相似性。《荷》文写月下的荷塘,要着重突出荷塘恬淡安静之美,以显现写作者求静而未得的心理路程。所以,作者笔下的景物(其主体即是以荷花为中心的群体意象)都要有静美的共性特征。基于此,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月下荷塘之美表现殆尽。“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形态因位置的高低和成长的不同阶段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明珠”是绽得正艳者,“星星”是含苞待放者,而“刚出浴的美人”,则是取其整体形貌,如美人面容姣好,在月下自有袅娜的身姿。这里,作者的设喻完全是援物之形态而发,把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特点的荷花都绘至眼前,可谓取其精要,状其物亦绘其形,做到了形神兼备,融情入景了。

二、用比喻沟通视觉与听觉,体味蒙眬的美。

《荷》文因是写月下之景,难以尽到穷形尽相、意旨酣畅之妙,但作者却于行文中巧妙运用通感修辞,借助听觉来补充视觉感受之不足,在应留白处尽情激发阅读者的想象,使景物之美、情意之深、旨趣之妙都得以呈现。作者在形容荷香之时,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与“歌声”原本不搭界,形同异路,但作者却看到了清香的时断时续、似有若无与歌声在夜晚高远处的微茫、缥缈有相通处,从而下笔如有神明,妥贴蕴藉,含意隽永。这种通感的修辞,不仅化出深幽空灵的意境,也准确传达了写作者蒙眬含蓄的心绪。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影”是暗淡的,是难以用笔触加以形容的。作者把影像幽暗静谧的特点,借助梵婀玲曲的优美进行展示,巧到极处,毫无做作姿态,却有意笔先成的美感。

三、因夜月而设喻,妙语天成。

文中的比喻,最精彩处是出新、出怪,在常人意想不到处突出奇想,从而把月下景物描绘得形显神现,准确地捕捉到了写作者瞬间即逝的心境。“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夜已深,四围一片静寂,月因淡云的笼罩而不能朗照,此种意境,最难描摹。作者信笔从夜深人静、人已酣眠处着笔,把满月喻成酣眠,把蒙眬的月喻成小睡,巧妙、新奇而又合于情境,非朱先生笔力无以成此种妙趣。又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灯光”的昏暗与周围之静是合拍的,而“渴睡人的眼”也与夜之深相吻合,这种比喻,简直是天成的妙语,但朱先生之前,又有谁人知晓而致用呢?由此看来,比喻之巧之妙,也是烂熟于大家之心胸,非表情达意之需,是不能水涌泉出、为人所知的。

第二篇:《围城》中比喻的妙用)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

钱钟书的《围城》,描写了抗战时期从上海到西南后方的一群受过洋化教育的上层知识分子,在感情和名利场中互相倾轧的灰色生活,展示了他们内心的彷徨无助、精神的空虚无聊和爱情的虚伪无奈。小说展示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实质隐喻着整个人类的宿命。

而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它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其中,比喻又是最显眼的亮点,它新奇而又贴切,绮丽多彩而又变化无穷。

一、深入浅出地喻“围城”

“围城”是人生和社会普遍存在的难以逃避的困境,钱老引述了英国和法国的古语作喻。“结婚手是说说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这两句比喻将一个抽象的人生问题、哲学问题说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围城”困境的内涵和本质。

二、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

小说刻画了一群畸形的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态和嘴脸,而比喻更使它们穷形尽相。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那张“肥而结实的脸,像没有发酵的黄面粉馒头”,“刮得光滑的黄脸发亮像擦过油的黄皮鞋”,活现了一张道貌岸然的酒色之徒的嘴脸。那个自称和外国人来往惯的张先生,“总是喜欢在中国话里夹些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的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这些精彩而睿智的比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剖析了种种人物怪象,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三、幽默诙谐地说爱情

《围城》里的爱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惊世骇俗,没有缠绵悱恻、扣人心弦,没有崇高伟大、超凡脱俗,倒是弥漫着无奈、伤感、世俗、滑稽、可笑的味道。钱老用精妙的比喻对他们的恋爱和爱情观作了生动的描述。如出身名门、高傲自负的苏文纨,对爱情一向“待价而沽”,于是“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过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落伍了,有些自怅后悔。”可见,苏小姐不过将爱情当作名与利的交换物。爱情需要志同道合,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很难糅合在一起。所以,“他们虽然亲密,方鸿渐对她的情谊到此为止,好比两条平行线,无论彼此距离怎样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成一体。”

钱钟书这种独创性的学者式的比喻,不仅能将这些深奥的哲学命题讲得通俗易懂,而且化严肃为轻松,化挖苦为调侃,化长枪大戟为冷眼旁观,显示了一位智者的宽容。

围城的比喻到底有何特点?

老师说《围城》比喻的特点有二:一是拿抽象的东西比喻形象的东西;二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看似不相干。记得没错应该是这两点吧。如果在没看围城之前,你如果和我说这么专业的东西,我想你前头说,我后头就忘。我的观点有四:一是作者博采,他视野广阔,只要入他眼的东西,他就能很巧妙得信手拈来,用来比喻他想要比喻的东西,以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形象。二是比喻往往让人意想不到。我想,这一二两点结合,基本和你的二是相吻合的。让人意想不到,不就是因为本体和喻体在常人看来是不相干的吗?如果他不博采,又怎能比喻得这么巧妙呢?三是夸张和拟人等手法结合运用,您所说的用抽象的东西来比喻形象的东西,就比如说比喻小孩子眉间的距离宽得像害相思病似的.用你的话说就是用抽象的东西来比喻形象的东西.而作为我们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不能把这作为比喻句的。我们只能说这是个夸张句,有比喻的成分。记得以前有个专家说过,兼而有之的情况下就看更偏向于哪种修辞手法了。我的第四点就是,他的幽默往往也是通过这千姿百态的比喻来体现的。他的比喻自然贴切,他的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第三篇:比喻在作文中的妙用

比喻在作文中的妙用

比喻如果用得恰当,可给文章带来客观的姿色。当代文学家秦牧曾说过“美丽的比喻简直就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先像是一种什么化学剂,把它投入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可见,比喻是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修辞方法之一。

比喻是一种基于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精巧的比喻,喻体必须要超越本体,更准确的表达主观感情。多数文章,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文中用一个或几个比喻,使文章增添了不少亮点。现就比喻的表达方式及其在文中的作用表达一些浅显的见解。

一、比喻的表达方式:

1、直接博喻式:博喻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博喻中深深体味主题的意韵,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如 “拥有诚信,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溅起整个海洋------”取喻形象,色彩鲜明,引人深思,极为精巧也极具形象感和饱满的感情色彩,构成了文章的亮点。

2、比喻加感悟式:有时写完一个或几个比喻就再不去关照它,好似意犹未尽,其实还应在每个比喻后面进行一番感悟,或者将整个比喻的具体内容挖掘出来,或是通过这个比喻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来。有一篇题目为《坚守善良》的文章,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叫柯曼的医生,在雨天深夜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去抢救一位病人。可他的汽车车灯坏了,面对漆黑的雨夜和崎岖的山路,他还是依然发动了车子。当他摸黑驶出自家院子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原来,对柯曼医生汽车声音极为熟悉的附近居民,一刹那全都打开了窗户,拧亮了门前的灯盏,把道路照得一片光明。柯曼医生行进在一片光明中。就此作者写道“善良是人生的雨露甘霖,是人类温暖心灵的火焰;善良是洞穿黑暗的阳光,是心与心的亲和与信赖,是爱与爱的共振与交融。善良让世界充满仁爱,让岁月充满温馨。善良虽博大如东海之水,巍峨如万仞高山,但又是那么简单而平易。有时,它是风雨中悄然为你撑开的一把伞;有时,它是黑暗中倏然为你点亮的一盏灯。更多的时候,善良是危难时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的一双帮扶的手;是你在走投无路时向你坦然敞开的收容的门。仁爱是通往善良的路径,真诚是开启善良的钥匙。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柯曼医生那样,心存仁爱,忘我无私,坚守善良,那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会永远有和煦的春风萦绕。要知道,多

一个善良的人,这世界便会多一份温暖,多一颗善良的心,人类便会多一份福荫。”没有空洞的说教,比喻加上深刻的感悟,激活了文句,点亮了文旨,升华了主题,点明了事理:雪中送炭,坚守善良,得到的将是一片光明的回报。

3、设问加比喻式:先用一个设问提出问题,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如“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唱尽哆来咪发梭拉西的歌;青春是一幅画,一幅画满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画;青春是一页诗,一页写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诗。青春需要纵情歌唱,需要挥墨如泼,需要细细斟酌。”先提出问题,然后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来回答,且每一个分句都是比喻句,让人在不经意间认清了“青春”的本质,产生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是一种享受,从而使得文采斐然,诗意盎然。

二、比喻在文中的作用

1、标题设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有一个简洁醒目动人出采的标题,就会产生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如《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标题为《萨达姆:美国手中捧着的刺猬》,一个生动的比喻把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欲进不能欲退不甘的境地,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2、开头设喻。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想使文章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在开头上要下工夫。有一考生的佳作《温柔的枕头》开头写道:“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约翰·可里斯朵夫》中这样形容诚信„洁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而洁白的良心最重要的内容便是诚信‟。”既交代了文章的标题的出处,又自然的巧借名言中的比喻引出自己的观点,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3、主干设喻在文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巧妙的比喻可状难明之理。有的道理非常抽象,难以具体表达清楚,或是表达出来了,别人理解不深刻。如果用上恰当的比喻,可使枯燥抽象难懂的道理,变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如 “人生就像在跷跷板上行走,跷跷板的左端站着我的观点,右端站着别人的建议。而人生的追求则是在上下摆动的跷跷板上使自己不断地运动并不断寻找平衡点。真正的人生属于勤劳的人和勇敢的人,他们不辞劳苦的奔走在跷跷板的两头,偶尔,也会因为失误而跌到在跷跷板的一头,但是勇气和自信鼓舞他们从右端爬起,拍拍身上的灰土,向前方奔去;别人的激励也使他们从左端站起,寻找成功的另外方向。”作者把“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抽象的道理,用人人熟知的跷跷板游戏作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巧妙的比喻可绘难绘之景。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难描述,可以用比喻借助其他东西来写。如“梦是天边漂浮的一种悠悠的白云/梦是山沟里升起的一束淡淡的青烟/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三月绚丽的风染绿了的秃枝/拂开了红桃白李银梨粉杏的芳裙/梦是一道伸向阿里的若隐若现的彩虹------”作者将梦这一难绘之景,运用比喻化为白云、青烟、白雾、秃枝、风、彩虹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象,渲染出梦的绚烂多彩,营造出执著追梦的美妙意境。也让人通过这些鲜明生动的意象,了解了梦为何物。

③巧妙的比喻可抒难抒之情。有时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即使表达出来了,也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把这些思想感情化为直观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就会表达得畅快淋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树不直,无以成栋梁。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开启合作的„大门‟,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放飞心中的喜悦。留住信用,我们的眼睛便成了忘记的„监视仪‟;留住信用,我们的耳朵便成了背约的„除尘器‟。人间纷繁芜杂,留些信用给自己,我们才能日不怕雨淋,夜不怕霜打。”作者连续以“大门”、“监视仪”、“除尘器”为喻体,将自己渴望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结尾设喻。古人说,结尾如撞钟。如果这个钟撞得响亮,就能使主题深化。如“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每一次美丽谨慎的选择,必将如高山流水,洗尽铅华,洗尽躁动。还生命一股清流,一眼甘泉,用晶莹的浪花奏出生活浩然大气的乐章。”作者用了恰当而优美的比喻来扣题,形象的说明了正确选择的重要,极为精彩。

恰当的比喻就如同我们做菜用的佐料,能给菜增色增味,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增,回味无穷。但是,如果佐料用的过量(不足)或者用料不当,就会使菜色香味俱失,让人大倒胃口,作文中的比喻也是如此。因此,在作文中用上恰当的比喻,就会给文章增色。

第四篇:朱自清《春》和《荷塘月色》的比喻手法

《春》这篇文章不记标点正文共634个字10个自然段30句话可是运用修辞格的句子多得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春》一文中所运用到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等各种修辞格部分句子的分析探寻《春》一文所表现出的感情基调。

一、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比喻是根据人们的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比喻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本体即是被描写的事物比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这类比喻词一般是“像”、“仿佛”、“好象”相似点即是本体和喻体所相似的地方。比喻常用的有三种形式即明喻、暗喻、借喻。运用比喻是为了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由于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性因而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它能更好地打动和抒发人们的感情。例如

①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 2 还眨呀眨的。

②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

例①的描写给予鲜花以生动形象的精巧比喻。“象眼睛”、“象星星”两个比喻在这句话中是比较有条理讲究顺序不能颠倒的。首先把散在草丛里的遍地鲜花比作“眼睛”接着才是“星星”。因为眼睛是人们心灵的一个窗口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渠道而星星有一种可爱的情态包含其中虽然两者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而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所以这种可爱的情态只有通过眼睛才能传达出来因此这里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地用了“眼睛”和“星星”作比达到一种以目传情的修辞效果不仅传达出遍地野花的一种娇柔可爱并且运用这种修辞使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春的一种喜爱之情。例②写春雨“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三个明喻构成连用组成了一个排比句。用牛毛、花针、细丝作比写出了春雨细、密、柔的特点这种连喻抹浓了细雨蒙蒙的意境把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春雨写得栩栩如生含不尽喜爱、愉悦之情。这种对春雨细腻、温柔的描写甚至含着作者无比的怜爱之情生怕一不小心被风一吹就断了或是消失了似的。以上两个例子本体分别是“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和“春雨”而比喻词都是“象”用明喻的手法把“散在草丛里的野花”比作“眼睛”、“星星”使其更形象生动更显其可爱的情态同样用明喻的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形象地表现出“春雨”的特点使《春》一文更具吸引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自己细腻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出自己对春的喜爱和怜爱之情

二、比拟的运用

比拟是《春》这篇课文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就是借助想象力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修辞方式。1 比拟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拟人就是把事物、道理当作人写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应用比拟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可以造成一种气氛给人以特别的感觉唤起人们的想象从景中得到情使读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例如

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例①用了比拟中的拟人手法把春天的到来写得活灵活现开头连用了两个“盼望着盼望着”表达出作者强烈急切的盼春之情终于盼到了送来春天信息的东风后一句“春天的脚步近了”写出了此时作者仿佛按捺住那种盼春的急切心情侧耳倾听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脚步声。从刚开始的急切盼春到后来的耐心等待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对春天即将到来的那种欢心和喜悦之情并且在欢心之余萌生出对春天的一种亲切感。例②作者用拟物的手法妙用“酝酿”一词。“新翻的泥土”有一种清香的味道被风轻轻一吹混着春草、春花清香的味道在湿润的空气里久久地回荡着酝酿成似芳香的美酒让人陶醉其中嗅着这种春的气息春的味道甚至让人有一种幸福、微醉的感觉想把春永久的留住驻留在春的气息春的味道中不愿意醒来。表现出作者对春的一种喜爱依恋之情。两个比拟句前一个用拟人的手法把春的来临拟作人的脚步一样慢慢走近而后一个用拟物的手法妙用“酝酿”一词把各种回荡在春的气息中特有的味道写得活灵活现两句话用比拟的手法给人特别的感觉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如身临其中似的从景中就可以看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和陶醉于春中的幸福。同时也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排比的运用

排比指的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语句成串地表达相关内容的修辞方式。2 排比能使平列的多层内容和平列的多层形式统一起来排列整齐匀称音律铿锵节奏感强它能一气呵成地渲染艺术形象运用在散文《春》当中不仅能把江南的春天写得栩栩如生而且能充分抒发作者对春天强烈的喜爱和愉悦之情。例如

①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例①当中三个分句构成排比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生动景象。随着春天的来临山里的树林开始慢慢的苏醒、变绿这里作者用“朗润”一词修饰形容不仅恰到好处地表明了春天山的变化而且即使不说也使人自然想到这种变化与树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不提树也让人自然想到了 4 树表述简洁、形象、生动。并且用“朗润”一词不止是物如此 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借写景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其实也是朗润的。从山的角度作者又把目光移到了水的上面一个“涨”字很形象地让人想到天气变暖冰雪消融的景象“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这时太阳似乎带有一种娇羞、腼腆但又不失俏皮和可爱的情态作者的喜爱和怜爱之情渗透其中。三个分句构成一个排比作者的视野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表现出春天即将到来作者欣赏着春天的一切兴奋不已。例②一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刚落地的娃娃”说明此时是初春时节春的气息还很淡所以后面说“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小姑娘”点明春天越来越近春味也越来越浓用“花枝招展”来修饰形容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春天的脚步依然“笑着走着”。到了“健壮的青年”表明春天已进入全盛时期到处都是一片新气象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点明了春天越走越近的进程也点出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欢乐之情。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很少用排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但为了抒发强烈的爱春之情在《春》这篇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用到排比。从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用排比的手法使其排列整齐读起来音律铿 锵节奏感极强起到了一气呵成的把春渲染得更浓的艺术效果并且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力量。

四、对偶的运用

把数字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叫对偶。3 在《春》这篇散文中也引用了这种形式并且出现了3次。它在对称的均衡中呈现出语言上的错综变化节律感极强读起来有起有落听起来铿锵悦耳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文情俱佳。例如 ①风轻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③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例①对春天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事物作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春风在一年四个季节中是比较有特点的它是“轻悄悄”的而刚刚钻出地面不久的小草也是“软绵绵”的。作者用了对偶的手法用极细腻和温柔的笔触于“轻悄悄的风”和“软 5 绵绵的草”之中含着无尽的温柔与怜爱之情例②用宽式对偶的方式“风筝”和“嬉戏的孩子”是春天特有的景象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也出来了地上变得热闹起来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用对偶的方式两句简短的语言就生动地写出了春天人们的生活景象显得很真实很真切。例③这句话中两个动词跌用形成对偶。动词AB变为ABAB在修辞意义上表示轻微的“一下”的意思。“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给人带来一种鲜活的气息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使人充满了自信。人们又开始振作精神带着希望去播种自己的理想。在《春》这篇散文中引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并且出现了3次。引用对偶的三句话在对称的均衡中呈现出语言上的错综变化节律感极强读起来有起有落听起来铿锵悦耳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文情俱佳。通过“春风”、“春草”和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春充满了喜爱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引用的运用

引用也叫引语即援引现成的语言材料包括名人名言公认的史料、数据以及成语、谚语、格言、典故来说明问题的修辞方式。4引用的好处是所引的话是人们熟悉的或具有一定权威性使用引用可以使论据确凿增强说服力使语言简炼生动活泼。《春》这篇散文中共运用到了两次引用显得文章语言更加地简练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具体如下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当中的句子引用了南唐僧志南《绝句》中的一句。原诗为“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即春风。并且在这里把春风比作“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母亲的手”是温柔、慈爱的。引用此诗句表现风的温度和春风的亲切感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诗意并且表现对春天的一种热爱、亲切之情。例②引用了民谚“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当中突出一个“春”字因为春是一年四季的开头春是人们希望的象征是一年内实现设想的开始。在这里引用民谚使春充满了希望和光明也表现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活力。文章用到了两次引用前一句引用的是南唐僧志南《绝句》中的话而后一句引用的是民谚引用的是人们所熟悉的话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使语言简炼生动 6 活泼而且也使作者对春的热情萌生出一份亲切感。

夸张的运用

夸张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事实或缩小事实目的是让对方对于说写者所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5 运用夸张是一种情感化的语言它借助言语个体的情绪、想象、直觉认识到客体的表面现象得到对客体原初的认识。在《春》 当中也运用了两次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①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②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例①由“甜味”联想到秋后的果子这句话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在这句话中作者由花想到了果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也表现出了作者喜悦欢乐的情绪同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祝福。例②把“绿”色和“青”色的纯度写到极限但并未使用最高级的程度副词而是用了平常夸张意味的口语词——“发亮”和“逼”。这就把“绿”和“青”涂到最纯程度了。“逼”字又给“青”以人的能动性。这种用笔没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细致的观察是做不到的。这句当中写出了春天的颜色表现出春天的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夸张的运用也是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很少用到的修辞手法夸张是一种情感化的语言它借助言语个体的情绪、想象、直觉认识到客体的表面现象得到对客体原初的认识。两个例子第一个用超前夸张的手法由花的甜味通过想象想到了秋后的累累硕果第二个用平常夸张意味的口语词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树叶”和“小草”的特点。作者对春的细致观察和喜爱、兴奋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杜勃留夫说过“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巧妙和谐地交流在一起可以看出一种愿望一种对于较好命运的憧憬一种灵魂的冲动,朱自清深谙其谛他从孩子的心灵出发借孩子的眼光对春天作了缜密的观察把自然界的春天于人类的春天融汇一起呈现出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文章中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夸张六种修辞格把“春花”、“春雨”、“春风”、“春草”、“春天里的人们”各种景物通过不同的辞格运用不同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同时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透过以上几种辞格所书写的景作者的爱春之情和当春天来临时的那种愉悦、兴奋、欢乐之情明显地表达了出来。而短短六百多字不运用如此多的修辞格是很难表现出这么生机勃 7 勃的春景和如此细腻的情感的。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修辞便当之无愧是这篇散文的活力之源了。注释 145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第242页、第161页。23宋振华、吴士文、张国庆、王兴林 主编《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38年第150页、第112页。

参考文献 1 程加枢《修辞学论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2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3 韦海英 选编《朱自清抒情散文》作家出版社1990年。4 陈孝权《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5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书馆2004年。

《荷塘月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多种的,新颖独特,出神入化的,这是朱自清散文语言美的重要原因。

下面摘取几种加以赏析。

一是比喻。文中比喻多达11句,占全文句子总数的23%,不可谓不多,这些比喻以明喻为主,其次是博喻、暗喻。

明喻: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作者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以动态的人美写静态的叶美,赋予了荷叶动态美,使无生命的叶子有了人的情态美,用比喻的辞格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美妙的遐想中得到无尽的享受。

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比喻月光下的花、叶,“牛乳”给人一种洁白而鲜艳欲滴的感觉,既突出了月光下的花、叶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侧写了月光的柔和。以“笼着轻纱的雾”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光飘忽虚幻、恬静、柔美的姿态,传递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醉。

暗喻:“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把“一两点路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突出了灯光的昏暗、朦胧,更加渲染了一种幽雅宁静的意境。

博喻:“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连用三个比喻形成博喻,以丰富的联想淋漓尽致地描摹月下荷花的美感。“明珠”、“星星”两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美人”则用生动的拟人表现了荷花质地的白嫩、丰润、水灵,犹如刚出浴的美人白皙姣嫩的肌肤,不染纤尘,给人以无限的美的想像空间,前两句以物喻花,后一句以人喻花,从光、亮、质多角度写荷花的美,倾注了作者无限的喜悦。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实际上,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飞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多个优美意象叠加在一起,加大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三是拟人。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以女子体态的轻盈优美,状盛开荷花之妍;以本意是难为情的“羞涩”,写待放荷苞之媚。这两句拟的是少女的姿态、情态,富有神韵,富有情感,惹人爱怜。

四是对比。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

总之,本文运用多种辞格,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但不管是比喻,还是通感、拟人,运用的都是人们熟知的事物,感到是那么亲切、自然。加上短句、叠字,精当的词语,形成了诗一般的语言,舒缓轻柔的音乐节奏,成了万千读者百读不厌的千古美文。

《荷塘月色》的写景层次是先写月下荷塘,继写荷塘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从里到外,由远及近,有静有动,疏密相间,把月光和荷塘融结一起。想象丰富,描写生动,高明地把比喻、比拟、对比、烘托以及通感等手法结合起来。

第四自然段写月下荷塘。描写层次是先写叶,再写花,后写清香;先写静态,但静中有动,后写动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通感,还采用许多叠字,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

第五自然段写荷塘月色。描写层次是先写月光,再月影,最后光影合写。(修辞手法)写月光,以巧妙的比喻赋予月光以质感。写月影,把塘中月色和岸边树连接在一起。又运用对比表现手法写灌木黑影和杨柳倩影。最后是光影合写,荷塘中既有月光,又有月影。再次运用通感手法,把视觉印象转为听觉印象,把光影虽班驳错杂却和谐美妙的韵味表现的生动具体。

第六自然段从里到外,写荷塘四周。描写层次是先树、次山、再灯光,最后从视觉转为听觉,写蝉声哇鸣;大体上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回到荷塘。重点是写荷塘四面的树,又侧重写杨柳。(修辞手法)用烘托手法虚写月色,最后写蝉声哇鸣,又把塘中与四周连接在一起,并以热闹的声音烘托周围的静。“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透露出一种孤寂的苦闷。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

描写荷叶用舞女风姿为喻。“亭亭”形容荷茎耸立,“舞女的裙”形容荷叶如旋转中展开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喻)。

“袅娜”、“羞涩”是拟人。描写荷花用“明珠”、“星星”为喻,更显出月光照射下的银白色以及光华闪耀的样子。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描写微风送来荷香用歌声为喻,“缕缕”对“渺茫”,显出“香远益清”的意境。尤其是以听觉来沟通嗅觉方面的感受,使之更加生动。这种比喻叫做“通感”或“移觉”。

4、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明喻)

描写叶子和花在微风中的动态,以“闪电”为喻,既显出叶花相互连接,又显出由近及远的极轻快的速度。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明喻)

由近及远地展示出由众多荷叶构成的“碧波”在荡漾,这真是一幅清丽如画的荷塘全景

6、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拟人)

以形容人的词语“脉脉”来形容流水。

7、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明喻)

描写月光的照射,用“流水”、“泻”为喻,生动形象地显出花、叶所承受的月光是动态的,但又是无声的。

8、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明喻)

以“牛乳”为喻,十分贴切又很绝妙,既显出其乳白色又有鲜艳欲滴之感。“笼着轻纱的梦”,这个比喻也是极贴切地显出月夜的朦胧。

9、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

光与影的和谐是视觉感受,而乐曲为听觉感受,此处以通感的方式作比,更能表达其美丽而独特的意境和情趣。

10、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暗喻)

以“瞌睡人的眼”喻树缝里漏出的灯光,尤其在月光下更是逼真,既显出月光的朦胧,又显出月光虽非朗照但月光之美以使路灯光“没精打彩”了。这个比喻以“是”为比喻词,因此是暗喻。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分号前说明天色已晚,大地已宁静下来的情景;分号后说明人们都要安睡了。两句是平等并列关系,分号表示两句之间的停顿。

11、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号前写独处的悠闲自得;分号后写正因为独处我才能充分享受这荷香月色的美景,表示意思的递进。

1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分号前写荷花两种姿态,运用了拟人手法;分号后连用两个比喻,把前两种姿态的花比做“明珠”“星星”。从多方面写出荷塘的美景,是平等并列的关系。

1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是两个平等并列的分句,先用“仿佛„„”,后用“又像”,用两个比喻写出月下花和叶子的朦胧景色。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分句前写满月有云不能朗照,后一旬一转,作者以为恰是到了好处,是转折关系,“──”后一句是对“好处”注解(比喻)说明。这个“──”起进一步补充说明作用。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14、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分号前写树多重重围住荷塘;分号后写“只在小路一旁„„”前后有转折的关系,从而也看出作者观察的细腻。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自清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2)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11)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12)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13),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14)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15)的季节。梁元帝(16)《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17);鷁(yì)首(18)徐回,兼传羽杯;棹(zhào)(19)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20)。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 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21)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1] 朱自清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第五篇:《围城》中的比喻

论《围城》中不恰当的比喻

《围城》一书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也没有古怪荒诞的蹊跷构思,更没有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但她却能扣人心弦,引人渐入佳境,牵动中外千万读者的思绪与情感。究竟是什么原因?除了小说所反映的是不多见的题材这一因素以外,恰当的文学语言的运用是小说成功的第一要素,仅就比喻而言,笔者认为,《围城》可谓比喻辞格的“百科全书”, 书中各类比喻一应俱全,通篇堪称比喻手法之集大成。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娴熟高超,尤其对比喻的运用几乎达到了传神入化的境界。比喻辞格俯拾即是,妙语联珠,其使用频率之高,构成了此部小说的重要特色之一,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许多研究者都早有了细致的分析和精当的评价,但在这成百的比喻中是否都字字珠玑、“喻喻”生辉呢?通过对全书500多个比喻的精心比较和分析,从语境的角度来看,有一小部分比喻的使用是牵强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它们像一首优美乐曲中的不和谐音,损害了作品的整体表达,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本文将从比喻的雅化、俗化和泛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让广大读者对于《围城》中众多比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比喻的雅化

比喻的雅化是用典雅的、外来的或古典书面的喻体来比喻一个一般性的事物,也就是引用经典,使比喻走上陌生化的道路,以其陌生的比喻来寻求出与本体既不似又相似的某一点,把非常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情态幻化为一种读者较为新奇、颤动的事物上,在这种新奇、颤动中形成动态美,这种动态美,不再仅仅停留在表层意思的分析上,而必须深入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深层关系中方能领悟其比喻的独特和效果的巧妙。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有创造性转化,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就很难领悟到其中的妙处。由于钱钟书先生在进行《围城》创作时一味地强调比喻的雅化,而使一些比喻走上了晦涩之途;同时又往往采用喻体复杂的结构句式,造成了比喻格式与小说叙述语言的不协调,偏离了小说叙事风格和人物形象描写这一主体,背离了小说创作的初衷。本文对雅化比喻作了统计,有多处的使用不太恰当,我们在下面就分析一下:

(1)她们见了大嫂的相貌,放心释虑,但对她的身材,不无失望。柔嘉虽然比不上法国剧人贝恩哈脱(SarchBernhardt),腰身纤细得一粒奎宁丸吞到肚子里就像怀孕,但瘦削是不能否认的。“双喜进门”的预言没有效验。

在本段文字中,用了一个法国剧人来与孙柔嘉的腰身纤细相比,虽有相似之点,但使用了雅化的比喻后就给人以隔的感觉,毕竟用一剧人与身材相比总给人不协调之感,使叙述不再流畅。

(2)那赵辛楣本来就神气活现,听苏小姐说鸿渐确是跟她同船回国的,他表情更仿佛鸿渐化为稀淡的空气,眼睛里没有这人。假如苏小姐也不跟他讲话,鸿渐要真觉得自己子虚乌有,像五更鸡啼时的鬼影,或道家“视之不见,搏之不得”的真理了。

本段文字连续使用了3个比喻,是比喻的连用,一是方鸿渐在赵辛楣的眼中如“稀淡的空气”,即是眼中无此人;另外两个比喻是方鸿渐的内心感受,自己如“鬼影”,如“道家‘视之不见,搏之不得’的真理”,也都是表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无足轻重的心理。在这3个比喻中,前面的两个比喻已经将方鸿渐的此种心态表达殆尽,但作者又用了一个雅化的比喻“道家的真理”作比,反把读者的注意视点拉向了喻体本身:道家真理的玄妙上。因为道家的真理用老子的话来说是“道可道,非常道”,是用了难于述说之喻体来比喻易于理解之本体,使比喻的含义发生了转化,本来是容易理解的,而现在却变成了玄妙,这个比喻的使用实在大可没有必要。

此外,小说中尚有许多比喻带有雅化倾向:鲍小姐是块肉的比喻,日本飞机轰炸是倾国倾城,沈太太的狐臭味比作古罗马成语的愠羝、巴黎大菜场交响乐,三闾大学刘东方之妻刘太太

②夸不足一岁的儿子是“殇儿墓志”,方鸿渐与孙柔嘉吵架是“古史辩”等等。

二、比喻的俗化

比喻的俗化与比喻的雅化正好相反,是作者为了寻求表达的新颖性,以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而在庄重、庄严或一般化的场景中生发出一个通俗,有时甚至庸俗的比喻。这种化雅为俗的方法,即是人们常说的“谐语庄用”、“大俗即大雅”的使用方式。用这种俗化的比喻,在小说文体中是很常见的,很多时候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有时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奇妙境界,但是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而一味寻求新异的话,也可能会使比喻误入歧途,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对《围城》比喻的分析中,共有多处以喻害辞的俗化比喻,现略举几例进行分析:

(3)门口桌子上,一叠饭碗,大碟子里几块半生不熟的肥肉,原是红烧,现在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旁边一碟馒头,远看也像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全是黑斑点,走近了这些黑点飞升而消散于周遭的阴暗之中,原来是苍蝇。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

本段文字纯为写物,写了红烧肉、馒头和苍蝇,作者用了三个比喻,目的是来说明饭店的环境卫生非常糟糕,以使描写对象更为生动形象,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红烧肉“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两者的相似点不太明显,红人倒运会变冷,尚可理解,是心变冷了;可是会变黑却难于分析,是否是整天绷着个黑脸还是怒火万丈呢?馒头“远看也像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全是黑斑点”,此处的“清白”与馒头的“白”不应是同一个“白”,此“白”非彼“白”也;人们只能把“清白”理解为“洁白”才通顺,给人的意象似乎是一个洁白女子的身上长满了“杨梅疮”,方可与此处的“黑斑点”相照应。这两个比喻的使用,就不再是讽刺店铺的环境卫生,而却把两个喻体当作了讽刺的对象,是在讽刺“倒运的红人”和被“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了,使比喻表达的重点发生了移位,冲淡了表述的主体。另外,此处的叙述视角是作者,而不是心怀邪念的李梅亭,这便使语气更显得极不协调,特别是第二个比喻。至于说第三个比喻,把苍蝇、蚊子和臭虫比作岁寒三友(松、竹、梅),是比喻的雅化,但却不甚妥帖,岁寒三友在深冬也是不会凋谢的,否则何以会称为“岁寒三友”呢?而这三种害虫在深冬都虽未死光,但也已销声匿迹,踪迹全无了,而此时却是深秋,所以它们才会来玷污白馒头,叮咬方鸿渐,惊吓孙柔嘉了。

(4)鸿渐走前几步,闻到一阵烤山薯的香味,鼻子渴极喝水似的吸着,饥饿立刻把肠胃加紧地抽。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你闻的时候,觉得非吃不可,真到嘴,也不过尔尔。鸿渐看见一个烤山薯的摊子,想这比花生米好多了,早餐就买它罢。

本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第一、三句是对方鸿渐动作、心理的描写,已几天未进米而极度饥饿的方鸿渐,在闻到烤山薯的香味后,“鼻子渴极喝水似的吸着”这一比喻非常生动,因口渴喝水的动作人们极易理解和把握,把方鸿渐对食物极度渴求的心理刻划了出来。于是方鸿渐就自然想到买回去当早餐吃,并认为“这比花生米好多了”。段中的第二句显然是作者站在一个全知的角度对烤山薯的想象性评价,方鸿渐认为当时很好的烤山薯在作者的心中并不太好,用了一个男女偷情的俗谚“偷着不如偷不着”来比喻烤山薯的“香味”与“滋味”的关系。这一比喻离开具体的语境,无所谓好坏,当然,就孤立地看,只能说明作者想象丰富,但结合具体的语境来体会,就显得粗俗和隔膜,破坏了小说叙述的节奏和人物所处的氛围。虽然孟夫子有言“食色,性也”,此时的方鸿渐们连基本的“食”都未解决,怎么会考虑到更高一层的需求———“色”上呢?虽然方鸿渐在回国途中已偷食了禁果,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毕竟还是一位绅士,不会在如此情形之下产生“色”的欲望。故此,作者对烤山薯香味的经典性议论,是作者本人内部心理活动的一种外化形态,是借这烤山薯的香味与滋味的关系来隐现作者内心对“私情男女”的“性”关系的一种评述,从而把比喻所要强调的本体意义转移到了喻体上,使比喻走向了它的反面。另外,该比喻的含义与下文的叙述也有矛盾之处,方鸿渐认为烤山薯好,买回去后,“(辛楣)大赞鸿渐采买本领”,“孙小姐李先生顾先生都来了,都说:‘咦!怎么找到这东西?⑤

④妙得很。’”人们都称赞烤山薯确实不错,而作者却偏偏说吃“到嘴,不过尔尔”,显然是有矛盾之嫌的。

(5)听众大多数笑,少数张开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纪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吕校长在鸿渐背后含有警告意义的咳嗽。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方鸿渐从国外留(游)学后回到故乡应邀到母校讲学的情景。他讲到中国“通海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杨梅疮,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后听众的反应,那记录的女生在小说中曾有两处提到,“(鸿渐)才见„„紧靠讲台的纪录席上是一个长得颇讨人喜欢的女学生,就可惜头发新烫的浪纹太呆板了。” “听众大笑,那纪录的女孩也含着笑,走笔如飞。”这两处都是对那女孩作正面的直接的描写,第一处是方鸿渐的叙述视角,第二处是作者的叙述视角,叙述和描写都客观如实。“涨红脸停笔不写”,是正面如实的叙述,用“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这一比喻,看似巧妙,与方鸿渐的演讲词“杨梅疮”相暗合,但这不是方鸿渐的视角和心理感受,而是作者的视角,作者的评价,这就使得这一比喻的意义突然显得牵强起来,作者的心态与那位清纯自然、心怀无邪的女孩相比,实在不可以相比。这个比喻,我们只能认为是一个非常蹩脚的比喻,是俗化比喻造成的危害。

以上具体分析了《围城》中的3个俗化比喻,此外还有:沈先生说话像泻肚子,方鸿渐喝醉酒的胃部感觉“好比已塞的抽水马桶又经人抽一下水”,由歌手的歌词言其“身体里结果子了”并进而说歌声像鼻涕,“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韩太太的面貌“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人讲话节制像狗戴嘴罩。这些俗化性的比喻,不仅没有增强小说的生动性,反而影响了整体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破坏了整体的幽默感,使小说的行文不再是那样的自如和流畅。⑥

三、比喻的泛化

亚里士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如果说《围城》的故事情节只好比一幅画的简单线条,而语言修辞则是它的色彩,比喻却是其中最亮丽的颜色。这种语言修辞艺术贯穿了小说全篇,将各人物的性格、心理与行为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但有些地方,是否使用比喻,使用得是否合理,则又是另一个问题。我所说的比喻的泛化,是指比喻使用者在不该使用的地方也大量使用了比喻,使比喻数量庞杂,不使用比喻反而比使用比喻的表达效果好,使用了比喻反而破坏了整体的叙述风格。在《围城》一书中,比喻的泛化倾向比较严重,其实在前面所分析的雅化和俗化的比喻中那些表达不明、效果不好的例子,都是比喻泛化的结果,只是为了便于分析,将二者单列出,与泛化并列各自分析。

钱先生为何对比喻如此喜爱呢?这与作者创作中的类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在《〈围城〉序》中,钱先生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在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物,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还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人物当然是虚构的,有历史癖的人不用费心考订。”有了这种明显的类意识,作者在写作中自然就转化为类化过程,类化过程必然由此及彼,关涉到两类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事物上,而比喻恰好有这一特点。钱先生于是在小说中大量使用比喻,以达到“比类合宜”的修辞效果,这正是《围城》一书有500多个地方使用了比喻的深层原因。这种泛化比喻有成功的一面,它更能表达类型,突出特征,深化主题,使文采飞动,汪洋恣肆;但也有许多比喻,使用得不尽合理,并未突出其类化特点,反走向了与主体分道扬镳的境地。下面将适当举例,略作分析,以说明泛化比喻的不妥:

(6)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卷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术语是“协议离婚”。方鸿渐陪苏小姐在香港玩了两天,才明白女朋友跟情人事实上绝然不同。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

本段文字是小说第2章开头的两句话,作者就对“女朋友”进行议论,女朋友就是情人,然后用了玫瑰花和休妻这两个比喻来说明它们的同一关系,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其中玫瑰花

⑦是一个雅化的比喻)。作者由议论入手,并马上使用了两个比喻,但在后面的叙述中,则与这一比喻的内容发生了矛盾,女朋友和情人不是同一回事。而玫瑰花与“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休妻与“协议离婚”是同一回事,两者产生了矛盾,那么这一比喻的作用何在,是否有使用的价值呢?显然,作者运用这一比喻是不恰当的。

(7)晚上八点钟,大家等得心都发霉,安定地绝望,索性不再愁了,准备睡觉。那女同志跟她的男朋友宛如诗人“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的妙句,忽然光顾,五个人欢喜得像遇见久别的⑩情人,亲热得像狗迎接回家的主人。

此处用了3个比喻,表达了同一个事件,方鸿渐一行5人对能担保他们取邮政汇款的一对恋人到来的喜悦和欢迎,把两人比作诗人作诗时的妙句,引用古人诗句,写出了5人的期盼和到来时的出人意料,运用自如,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个很巧妙的比喻。但后面的“亲热得像狗迎接回家的主人”的比喻就不太妥当,与上面的典雅的比喻不相符合,并且把5人比作狗,无法传达出那种急切、焦虑而又喜出望外的复杂心情,这种比喻,脱离了具体的语境,造成了比喻的失误。

钱钟书先生这样广泛地使用比喻,或许是钱先生作为“智性型作家”的一种特性。钱先生有过度追求“类”的共性的意识特征,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就必然更多地将思维由形象性转入了逻辑性,而小说创作需要的又是大量丰富的形象思维,以突出人物形象、事件和场景,这样既需要形象的创造,又需要类化的逻辑,两者就必然产生矛盾。为了消除这种矛盾,作者就只能用比喻形象来代替小说所需要的真正的形象,于是就大量使用比喻,这就造成了比喻的泛化。比喻的泛化一般采用的是俗化和雅化两条途径,在有了本体以后再去寻求喻体,并且使喻体向两极发展,即向“俗”和“雅”发展,使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减少,形成一种新的类化现象,产生新颖的效果。这样做的结果,就使比喻与环境、人物、情节、情感等等有了矛盾,导致了《围城》的多处硬伤,损害了小说的表达效果,给《围城》带来了消极影响。

注释:

[1] 赵勤辉《<围城>的比喻艺术》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8]

[2] [3] [4] [5] [6] [9] [10] 均出自钱钟书 《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1] [7] 言文 《<围城>比喻幽默艺术谈》《江海学刊》2000.[1] [8] 彭育波《从<围城>看比喻的结构体系》《修辞学习》1997.[4]

参考文献 :

[11] 宋延平《中西文化合流中的蜕变人格及其人生》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2] [12] 张文江《围城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6] [13] 翟学伟 《<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 [14] 汤敏 《<围城>的讽刺艺术》徐州教院学报19卷.[3] [15] 王卫平《<围城>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江海学刊》1999.[1] [16] 倪宝元《大学修辞》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材 P226--227, P368--371

下载《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告中的成语妙用

    广告语中的成语妙用 10英本3班 林晓昧 39 多年以来,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今天我们主要谈论在广告方面的成语文化。广告成语文化可以说是传统成语文化和现代营......

    古典诗歌中的比喻[大全]

    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 亚里斯多德, 修辞手法, 古希腊, 生命力, 哲学家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 陈友......

    英语中常用的比喻词组

    英语中常用的比喻词组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来看看英语中都有哪些常用的比喻词组吧,从这些词组中也能看出英语国家的人在某些比喻上和我们是很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比喻教学法”

    高中生物教学中“比喻教学”法 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生物组(邮编:272000) 刘凤芹 2011.12.31 担任生物教学的教师都把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奋斗......

    ·比喻[定稿]

    ww w.5 Y k j.CoM文章 来源·比喻(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

    比喻

    雪飘如絮 细雨如烟碧空如洗 暴雨如注 挥金如土 疾走如飞 一见如故安若泰山 傍若无人 背若芒刺 辨若悬河 炳若观火 炳若日星 灿若繁星差若天渊 齿若编贝 蠢若木鸡 呆若木鸡......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同学们,你们昨天阅读了《荷塘月色》,让大家自己品味了文章的语言, 我们能用一个句子来对本文的语言进行鉴赏吗?“我觉得《荷塘月色》语言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

    清塘荷韵 教案 2010-05-05 21:37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2,品味荷之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3,讨论探究荷花在中国独特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