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改革的促进与启示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改革的促进与启示
多元智能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多元+智能”。多元,侧重于多种方法和多种维度;智能注重个性、共性与发展性。
加德纳教授提倡用情境化评估替代传统的标准化的考试方案,立足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终身发展。所以,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及每个学生独特的智能特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评价应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应是情境性的,评价应是体现“智能公正”的,评价应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可参考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动态观察学生的表现,作好观察记录;审视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建立档案袋;灵活制定多元智能评价量表;从学生、家长、教师等多角度评价同一个学生;学生展示个人实作、才艺等。
可见,多元智能教学评价为我国传统教学评价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不同评价方式之间的整合和渗透,也有助于评价更为客观、公正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智能成长和学业进步,为教育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并进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充分发展及学业的更大进步。
本实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授操作时应在数控机床实训场地现场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基本加工操作能力。
本实训为突出学生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以课题项目形式发布任务,一人一题,自主完成。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自主编程、自主加工,使之对零件生产流程有个初步概念,并在实际加工中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工艺问题,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高职教育是一种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移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完成的项目可大可小,主要通过项目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在一个班级整体进行,也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成员则围绕项目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讨论确定课题有关内容,拟定具体计划,拿出完整实施方案。如在铝合金材料上加工手机面板模具曾是我们实施过的一个教学项目。模具设计、实体造型、程序生成以及毛
坯的准备、夹具的确定、刀具的选择,直到最后工件的加工均成为一个个攻克目标,学习计划、实施方案便由此产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从技术资料的收集、样本手册的查阅、技术参数的分析、C AD/C AM 软件的应用,直至完成课题要做大量的工作,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从而树立起较完整的工程意识,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每个课题小组进行全程监督和适时的指导,对其间所包含、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可选择进行重点,也可以全面讲授;对完成该项目所需掌 握的实践技能技巧进行言传身教,可亲身示范,也可旁加指导;全面掌握课题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使学生少走弯路,促成教学项目的完成。
在营销过程中审时度势、即时变化营销策略、判断市场购买力、合理定价等职业实践则需要得到逻辑一数学智能的支持。
对逻辑数学智能强的人来说,他们在学校特别喜欢数学或科学类的课程;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喜欢在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中寻找逻辑缺陷;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坎贝尔等人提出在教学中实施如下一些策略可以开发并增强学生的逻辑数学能力:(1)运用不同的提问策略;(2)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解决;(3)为核心概念建立模型;(4)让学生运用具体的物体来演示他们的理解过程;(5)预测并验证逻辑结果;(6)在各种各样的事物或现象中辨别其中的模型及事物之间的关系;(7)让学生去修正、完善自己所提出的观点;(8)为学生提供观察和调查的机会;(9)鼓励学生自己研究或学习,以习得其意义;(10)把数学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7)为学生提供观察和调查的机会;
(8)鼓励学生自己研究或学习,以习得其意义。
多元智能究竟包括哪些智能呢?
园丁教授于一九八三年首次介绍该理论时,提出有七种智能;后来在一九九五年又提出第八种智能。所以目前研究出来的有八种智能,分别是语文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 空间智能, 肢体运作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者智能。
1、语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表达、沟通的能力。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等是几种特别需要语文智能的职业。
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数学家、税务人员、会计、统计学家、科学家、计算机软件研发人员等是特别需要逻辑数学智能的几种职业。
3、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
向导, 猎人, 室内设计师, 建筑师, 摄影师, 画家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
4、肢体运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演员、舞者、运动员、雕塑家、机械师等是特别需要肢体运作智能的几种职业。这一类的人很难常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建造东西,例如缝纫、编织、雕刻或木工,或是跑跑跳跳、触摸环境中的物品。他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的肢体语言,喜欢惊险的娱乐活动,并且定期从事体育活动。
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歌手、指挥、作曲家、乐队成员、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或哼唱)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的把它唱出来。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人际智能强的人通常比较喜欢参与团体性质的运动或游戏,例如:篮球、桥牌;而较不喜欢个人性质的运动及游戏,例如:慢跑,玩电动玩具。当他们遭遇问题时,他们比较愿意找别人帮忙;喜欢教别人如何做某件事。他们在人群中感觉很舒服自在,通常是团体中的领导者,他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有政治、心理辅导、公关、推销及行政等需要组织、联系、协调、领导、聚会等的工作。
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
内省智能强的人通常能够维持写日记或睡前反省的习惯;常试图由各种的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经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喜欢独处,他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有心理辅导、神职等。
8、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能指的是对自然的景物(例如:植物、动物、矿物、天文等)有诚挚的兴趣、强烈的关怀及敏锐的观察与辨认能力。自然生态保育者、农夫、兽医、宠物店老板、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天文学家等是几种特别适合自然观察者智能强势者从事的生涯。
“多元智能”理论坚定地认为:学生的智能无所谓高低之分,区分的只是“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七种智能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压抑,甚至摧残。传统的教育侧重的是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训练、开发和评价,使相当多的学生潜能被忽视、被压抑,而“多元智能”理论为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开发潜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指挥交响乐的周舟,就是音乐潜能被开发的成功范例。
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多元智能课程的特征是:从教材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找到发挥每个学生智能优势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智能手段传授教材,发动学生参与,展示才华。这样的课程,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增强自信,开发潜能。
第二篇: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启示
《人民教育》(半月刊)今年第17期发表了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一篇演讲,对该理论诞生以来20年的历程进行了回顾。这篇演讲的译者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沈致隆;沈教授曾翻译了加德纳的名著《多元智能》一书。
《人民教育》杂志同期还配发了知名教育家陶西平的文章《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陶文说,1900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成功地发明了“智商测试”。此前人们只能凭直觉判断或评估人的天资,而现在智力定量化了。但是,许多被认为是智商高的人,在步入成年后未必有建树;而有些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却取得了很大成就。此其一。其二,传统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核心的智力理论,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一是智力内涵的局限性一是智力与现实世界的割裂性;三是忽视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于是人们对单一智力理论提出了质疑。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强化了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挑战。神经学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系统经过长期的演变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每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智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于是一些专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是H·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陶文指出,在加德纳理论中,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且这种多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人们将不断地对人的智能种类进行开掘,某种能力只要得到实践的和生理解剖的足够证据的支持,就可以进入多元智能的框架之中。
陶文最后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五条极为有益的启示。
(一)我们的课改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
(二)我们的课改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三)我们的课改应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
(四)我们的课改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五)我们的课改应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第三篇: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观
(一)传统智力测验及其影响下的学校教育
1904年,法国教育部为解决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问题,要求心理学家比纳提出一个鉴定哪些儿童应该送入特殊学校的工具。
比纳根据自己对智力的理解,与其助手西蒙医生合作,在1905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西蒙量表。
这个量表包含30个由易到难排列的项目,可用来测量各种能力,特别侧重于判断、推理、理解能力,这些也是比纳认为的智力的基本组成部分。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实际表现为解答问题、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以及迅速有效地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智力观的影响下,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活动只重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儿童的运动、音乐、视觉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智力的培养,阻碍了儿童获得成功的通道。
传统智力理论将智力局限于课业学习智力的范畴,将评价标准局限于学业成绩,不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而且也从理论上支撑了学校教育以片面追求学业成绩为目的的教育体系,最终导致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
传统智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新时代呼唤新的智能理念,需要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二)加德纳多元化智能观的诞生及其基本内容
对于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核心的传统智力测验关于人的智力的片面看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用“统一观点”加以概括,并提出了智能的多元化观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与“零点项目”的关系十分密切。
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成立了“零点项目”。其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和前苏联的科技、军事竞争。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卫星上天。美国人晚了3个月。
于是,美国人开始检讨教育的问题。结果发现,美国的科学教育很先进,但是,艺术教育却比较落后。
“零”代表美国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是一个空白,从零开始,一定能够战胜苏联。
加德纳教授逐渐成为“零点项目”的灵魂人物。
1979年,受荷兰海牙伯纳德·凡·李尔基金会的委托,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其开发。
作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加德纳接受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写一部专著,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建立人类认知本质的理论。
这一研究工作的成果就是1983年出版的专著《智能的结构》。在该书中,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肢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内省智能)
在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博物学家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
在加德纳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
这些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传统的智力测验和学校教育过分强调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儿童身上的许多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加德纳被誉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同样,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有着极为有益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诠释了素质教育,给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为智能的培养提出了方法论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激发我们对于人的智慧品质和教育如何开发人的潜能的深层次思考。
启示一:教师应该敬畏生命,珍视生命。
在加德纳看来,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儿童的智能都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面开发儿童的潜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因此,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是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霍华德·加德纳在最新出版《多元智能新视野》(英文版2007,中文版2012年5月,P258)一书中指出:我第一本关于多元智能的书《智能的结构》最初起名为《多元智能的理念》,我至今仍然喜欢那个名字,因为多元智能基本上是一种理念。】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
教育是“育人”,并非“制器”,忘记了人的灵魂,教育也丢失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种天才,只是我们还怯于或者惰于去发现它。
每个人都是能够发出自己光芒的星辰。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启示二:教师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存在许多不同的、相互独立的能力,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强调教师应该给每个儿童均等的发展机会。
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我们,所有的学生都很聪明,只不过他们聪明的方式不同。人们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列举了七种主要的学习形式:
1.语言型学习者
他们通过语言与世界交流。讲故事、听讲座、读读写写是最适合于他们的学习形式。语言型学习者适合成为作家、记者、讲师、广告文员等。
2.数学型学习者
他们以推理、数字、顺序与世界联系着。他们通常喜欢对事物进行计算、分类。学习知识技能时,他们从科学实验、循序操作、数学计算中获益最多。
数学型学习者适合成为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律师等。
3.肢体型学习者
他们以自己的各种动作与世界联系着。他们活泼活动,对运动、舞蹈等感兴趣。实物操作、动作表演、角色扮演是其最佳的学习途径。
肢体型学习者适合成为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和手工艺者等。
4.视觉型学习者
他们通过图像、绘画来联系世界。他们喜欢画画、雕刻、绘制图表。他们从画图表、看流程图、绘制地图以及表演示范等教学活动中受益最多。
视觉型学习者适合成为建筑师、飞行员、航海者、画家、雕刻家、棋手等。
5.音乐型学习者
他们通过韵律与嗓音与世界联系着。他们喜欢听歌曲、唱歌、弹奏乐器。寓教育于音乐的活动最有益于他们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音乐型学习者适合成为歌手、音乐家、指挥、录音监制等。
6.交际型学习者
他们以交际的形式与世界联系着。他们擅长交际。相互合作的游戏、同伴配合的研究、分小组进行的活动是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
交际型学习者适合成为顾问、政客、管理人员、教师、教练等。
7.内敛型学习者
他们以独立、反省的方式与世界联系着。他们一般喜欢写日记、喜欢探索世界并独立行事。在学习知识技能时,自由发挥、独立操作研究观察的活动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内敛型学习者适合成为心理学家、作家、哲学家、电脑程序员。
每个人都以各种方式与世界联系着,因此,每个人都有能力运用以上不同的学习形式。但是,任何人都有其适合的典型学习形式。
从S→R到S→O→R
A
12131
4C
正视差异,善待差异,是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前提。
一位哲人说得好:“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欣赏,不要比较。”
教师不仅应该正视与善待儿童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而且应该引导儿童学会承认与尊重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等的差异。
儿童面临的世界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世界,他们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形成一个开放的、包容的胸怀。
启示三: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培养人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
是苹果有苹果的色彩、滋味与营养价值;是葡萄有葡萄的色彩、滋味与营养价值。教育要由“发现和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变为 “创造适合每一名儿童的教育”。教师被比作“园丁”,父母的另一个名称是“家长”,它们隐含着“霸权”与“强制”。教育应该从“奴化”走向“对话”。
启示四:教育应该从打造龙”转向培育“才”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人人都是可育之才。教育者应该关注的是一个儿童在哪些方面更聪明,而不是哪一个儿童更聪明。学校教育应该从“寻找适合群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向“寻找适合个体的教育教学模式”过渡。
启示五:教育应该促进儿童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的教育并不是让儿童片面地发展,而是在发展儿童智能强项的同时,引导他们将自己从事智能强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以及意志品质迁移到其他弱项领域中去。
教育应该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特点地全面发展。
统一规格的全面发展只能导致全面平庸。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真正体现了“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它为儿童健康成长、获得成功搭建了“立体交叉的通道”。
每个人都有一片希望的蓝天!
愿多元智能理论照亮我们每一个人多彩、幸福的人生!
谢谢!
第四篇: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通过听完老师的讲座后,现接合我身边的实际,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启示。
1、每个学生都有成材的潜力
每个人都有成材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或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之所以说他不好,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他的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忽略了其他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
2、教学应该到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快慢不同,深浅不同,多少的不同。教师的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改变教师固有不变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在教学的形式方面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把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过程中,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的进步。
3、评价学生应该看到到学生的多方面智能
我们过去的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我们的评价方式——考试,也是仅仅考察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智能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也就形成了我们平常在教学中的误区,认为语文数学学好了就什么也好了,仿佛语文、数学就是人的智能的全部,这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智能观。所以我们应该克服这种观念,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纵向看,还要横向找,争取给学生一个另他自己满意的评价。
总之,学生的智能发展不是由谁说了算,而是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机制,要成一种社会舆论,要建立相关的制度,要给教师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可能展示自己价值的平台。路漫漫,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每个学生都将会有一片希望的蓝天,愿多元智能理论照亮我们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让每一个学生所受的教育多姿多彩!
第五篇: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包括: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语言智力、自然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存在智力、人际交流智力、个人内在智力、情感智力。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而传统理论则是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该理论就是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之间很早就表现出兴趣爱好和智能特点的不同。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四五岁的儿童在完成需要不同智能共同参与的多项游戏任务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智能特点。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应该是向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无论是相对于自己还是别人),如有的学生更容易通过音乐来表达,有的学生则更容易通过数学来表达。我们应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
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准确了解自己天赋的人才有可能正确选择对其有利的,接受挑战并感到幸福。如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没考上大学,却在2001年与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合作中一举成名。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差,而应从各方面发展人才,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不能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他们的智能。小学教育不仅要完成为学生今后各方面发展打基础的任务,而且应该着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而我们看待学生,也应由以关注“你的智商有多高”,转为关注“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
总而言之,我觉得:多元智能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虽然这种指导意义是从整个教育层面而言的,是理念上的。但是作为一线的教师,应当把多元智能的理论切实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