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解仲裁半年工作总结
调解仲裁半年工作总结
一、简要回顾上半年工作
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六个着眼、六个着力”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着眼于基层维稳,着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
一是开展全市《人民调解法》宣传。在市级层面,开展了两次大的活动,一次是放在党校举办了二期村级新当选的治保、调解干部培训班,杨周才副局长就《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及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全面培训。另一次放在桃渚镇,召开了全市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镇(街道)层面,大多数镇(街道)对新任调解员都进行了分批培训,为全面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营造了氛围;二是部署“舒心解结”专项活动。制定了“舒心解结”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推广河头镇“周报月结”制度;三是进一步健全了组织网络。结合村级换届,及时调整了全市各行政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明确了调解员。设立了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东部分中心,在行业方面,成立了全市职工工会调委会,区域性调委会的建设有了新的拓展。如古城街道在两水工业园区新建村企联合调解委员会,着力调解村企、村村、企企之间的矛盾;桃渚、小芝二镇积极贯彻台州市司法行政会议精神,创先与相邻县联系,建立了桃渚与三门的泗淋、小雄,小芝与三门的花桥、泗淋等4个跨区域调解机构,填补了我市县际边界调委会组织的空白。四是进一步丰富了“五调联动”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人民调解在与行政调解联动方面,上半年,推开了与公安110的联动。如大洋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派出所联合设立110联动调解室,街道派驻2名调解员负责日常调解工作。与司法调解联动方面,新建了检调联动机制,同时诉调联动向基层法庭延伸。与信访联动方面,更加紧密,如大洋街道在大楼入口处,设置综治、信访联合接待室,作为调委会的前沿阵地,做好来访接待、起到枢纽作用。群众来访,联合接待室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移交街道调委会,由调委会批转相关单位或相关责任区调处。涉及政策性问题的,移交分管领导解释答复。综治信访接待室做好“统一受理、归口分流、催办督办、跟踪回访”。在上下联动方面,我们市调处中心的龙头地位越来越凸显,与各镇街道调委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五是调解专家人才库和等级建设在摸索中不断推进。如桃渚设立了渔业纠纷人才库,大洋设立专家门诊,将每个调解员的等级和特长公示上墙,由当事人选择,杜桥实行了人民调解员等级制等。有力地推进了调解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1——6月,全市共受理案件1885件,调处成功1834件,调处率100%、成功率97 %。
(二)着眼于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提高社区矫正监管质量
1.管理转向,监管与服务并重,推进“三四”管理模式。即:一是创建“四联”管理机制。即:“两书”联保、“定位”联动、“巡走”联防、“应急”联勤,重点是“两书”联保和“巡走联防”。如:沿江司法所结合村级综治建设,把社区矫正工作向村级延伸,建立村级监管AB岗,深化镇、村两级联防。二是创建社区矫正“四位一体”基地建设模式,即:司法行政主抓基地运作日常管理、政法机关为基地建设提供法律保护、企业在基地设立“阳光就业岗位”,村干部和社会志愿者到基地开展组团服务,充分发挥“一基一品”教育、劳动、改造和服务功能。如4——5月,全市开展集中点验点专项行动。对古城、沿江6名严重违反监管纪律的对象被处以治安处罚;古城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防火值班,沿江司法所组织治安巡逻,每逢集市日,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治安巡逻,不但减少了辖区集市偷盗等犯罪现象的发生,而且增强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改造意识,真正达到了改造思想、回归社会的目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三是创新社区矫正“四个服务”。即:社会救济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劳动就业服务、干部志愿者结对服务。如:古城街道创建街道统一领导、司法所牵头、街道各职能部门联办的“联办直通车”机制,开展社会救济服务;开辟“职校培训”阵地,以市职业技校为主阵地,推进矫正对象技能培训服务;建设企业“过渡性安置”基地,安置社区服刑人员,推进劳动就业服务;实行社区矫正亲情化帮扶,推进干部结对服务,有效提高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水平。5月29日,台州日报头版以《社区服刑人员邀请“恩”聚会》为题作了宣传报导。杜桥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意向和实际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免费提供了机械、眼镜、电脑应用等技能培训 3场次,共有21人参加了培训,并全部落实就业安置,无一人再犯罪,有力推进了“三防建设”。
1——6月,全市累计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55人,期满解除矫正340人,目前在册1255人,违法违规情况:再犯罪2人,低于台州市0.3%的控制目标。
2.推进安置帮教协会建设。6月,建立“临海市社矫安帮协会”,并在杜桥、小芝、河头等镇设立了10个分支机构。目前,协会已安置社区服刑人员5人,归正人员20人。
(三)着眼于“六五”普法启动,着力推进全社会法治进程
一是开展“六五”普法前期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征询等方式,倾听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为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做好前期的准备;二是争取市委市政府将普法考核列入市政府对镇(街道)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这为进一步推进大普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起草“六五”普法工作规划,并积极筹备“六五”普法启动暨“五五”普法表彰大会;四是开展了台州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回头看”,并对全市9家预申报浙江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单位的创建进行指导;五是组织“流动法律服务站”深入镇(街道)、企业、军营等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各镇街道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如江南街道举办“庆三八”促和谐婆媳学校普法大讲堂活动,尤溪司法所发挥大学生村官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永丰司法所与镇团委联合在台州市戒毒所建立了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基地。深入开展禁毒法制宣传,通过狠抓特色普法,扩大了普法的宣传渠道,提高了普法的影响力。
(四)着眼于法律服务,着力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创建法律援助“12345”工作机制。一是建立“1+7”中心值班机制。全市7家律师事务所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平台,认真执行义务值班制度。二是完善“2+X”工作组织网络。建立市、镇(街道)两级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干,工会、妇联、残联、关工委、共青团,及国防、军队等专业援助站为补充的社会化大援助格局;三是实施“三三”流动服务形式。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通过“普法大讲堂”、“流动法律服务站”、“法律夜市”平台,以“送一本法律援助指南、一套法律宣传资料、一张法律援助联心卡”为内容,开展街头法律咨询活动。四是创建“四联”工作衔接机制。分别建立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信访、未成年人诉前调查和仲裁对接联动,扩展援助渠道。五是把握统一指派,援助督导、援助陪同、质量反馈投诉、以奖代补等环节五个质量评估环节,切实提高援助质量。江南街道与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为74名员工办理仲裁、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法律援助,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1——6月,全市共办理援助案件439件,超过去年全年办案总量。案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2.深入开展企业法律服务保障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法律“双服务”工作。建立律师联系镇(街道),积极参与联系村换届选举的监督、法律服务咨询等。浙江昶日律师事务所和全力律师事务所建立健全“诚信服务先锋”活动长效机制,各党员律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积极参与全市各类大型广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深入联系镇、村开展法律服务,印发法律援助联系卡,得到社会的好评。昶日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荣获临海市优秀基层党支部称号。二是继续推进企业“法律体检”活动。浙江时空律师事务所总结去年“法律体检”的做法,进一步充实调整“法律体检”服务团队,设计出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分阶段、可量化体检方案,重点对建筑业、卫生服务业、房地产业等顾问单位进行了“法律体检”,从法律的角度对企业的运营、投资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共担任120家企业法律顾问,为47家企业出具“法律风险提示函”,22份“法律意见书”,草拟、审查163份合同,开展非诉业务74起,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780万元。三是构建网上法律服务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1——6月,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案件1014件。其中,刑事案件85件、民事案件797件,非诉等其它案件95件;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2451件,其中国内1916件,涉外535件。
(六)着眼于主题教育,着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启动主题教育。3月3日,全局召开干部大会,对“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和政法系统“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进行了专题部署。二是开展岗位培训。4月6日,我局将对全体司法协理员和新入岗的公务员进行为期1天的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群众工作和司法业务技能。三是强化司法文化建设。组织“流动法律服务站”送法下乡、开展“法律夜市”、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四是落实量化考核。对基层司法所实行“2+3”分类考核,对基层队伍实施“2+4”双轨考核。并相应出台了《司法所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和《司法协理员考核细则》,有效提高了基层的创业创新和争先创优的活力。
总之,上半年,我局积极响应市委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总要求,致力于优化资源,强化队伍竞争力,树立司法行政新形象。特别是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市司法所干警严把两委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审查,全程参与村党支部、村民委的选举过程。其中、各律师事务所也通过“一村一顾问”纽带,积极参与选举法律咨询、宣传,为基层民主选举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圆满完成了司法行政服务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律服务和保障任务。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矫正“三四”模式和法律援助“12345”工作机制,其经验和作法分别被省政务信息上刊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葛慧君还专门批示:“临海市创建法律援助‘12345’工作机制,拓宽了法律援助网络,方便了群众。”这是省领导对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今后我们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极大鞭策和鼓励。人民调解工作在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上半年就有4个县市到我市开展了学习交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照台州市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半年来的工作进度,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司法行政还存在许多困难、不足和差距,突出地表现在:
一是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形势严峻。(www.xiexiebang.com)上半年,我市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情况形势严峻,“脱、漏管”现象不容乐观,尤其是在6月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督查中,发现有些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一此突出问题,亟待整改。对此,我们每个司法所都应当认真反思,按照“三防”的目标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二是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今年内是建党90周年,稳定的压力一点也不轻于上海世博。境内外的敌对势力会趁机插手社会各类矛盾,再加上,生产领域的安全事故,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转型、劳资纠纷,企业金融领域的纠纷会大量产生,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叠加,冲击和影响社会的稳定大局。因此,要圆满完成台州市局部署的人民调解“舒心解结”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是普法依法治理的特色、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从台州普法的工作来看,温岭拿了全国普法先进县称号,可以说,面对标杆,我们的差距是拉大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六五”普法,我市“四五”、“五五”普法所创建的特色优势已不再明显,因此,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六五”普法的创特色、创品牌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激烈。
四是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困难仍需要进一步攻坚。根据“十二五”司法行政基层司法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面对新一轮的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任务,我们感到基层司法所的创建基础还十分薄弱。从面上讲,真正能达到规范化要求的不是很多,这与我市创建规范化、样板化司法所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总之,这些困难与挑战,差距和不足,都要引起我们高度注意,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切实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着力抓好下半年工作
(一)全面深化社区矫正“三四”模式,切实提高社区矫正“三防”能力
要坚持“监管从严、服务从优、服务与管理并重”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社区矫正“三四”管理模式,进一步打响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品牌。一是要进一步树立大矫正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化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将社区监管工作向村(社区)延伸。各镇(街道)要充分利用村级综治工作站平台,将监管责任、权利和义务向基层延伸,切实把社区矫正对象置于村(社区)的日常管理之中,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的监管效能。三是要继续狠抓“四个服务”工作。要象古城、杜桥那样,善于向政府、部门、村(社区)、企业和社会各界借力,利用好社会资源,提高司法行政的核心组织作用。四是要继续开展专项督查。由市社矫委组织公、检、法、司等单位,联合开展对全市各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督查。进一步推进基层健全监管制度,完善防范环节。全面推进社区矫正“三防”工程。
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对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要继续摸清底数,落实帮教措施,强化安置基地等建设。
(二)继续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
一是完善组织。各地在村级换届后,要与镇综治办一起,进一步落实好村级调委会建设。切实做到基层组织建设100%。二是强化培训。下半年,对还没有组织培训的镇(街道)要进一步安排落实,要以贯彻学习《人民调解法》为重点,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理念,从更规范、更严格的要求,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确保每位调解员受训率100%。切实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下半年,在尤溪镇还要举办好第五届人民调解员“擂台赛”。三是集中化解。要结合敏感时期,认真做好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解,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要形成调解合力,切实打好重大复杂社会矛盾“攻坚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建立人民调解等级制。要进一步贯彻桃渚人民调解现场会精神,在全市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员等级制。五是建立人民调解员协会。要通过发挥协会的力量,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的等级制、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六是要进一完善“五调联动”机制。要在大洋街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市各中心镇,要全面推广人民调解与“110”联动,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治安调解案件上的能力和作用。其次,要进一步深化交通调委会建设,要争取把调委会建到交警大队、中队。让老百姓第一时间接受人民调解化解交通纠纷。要进一步推进跨区、边界调解组织建设。要推广古城街道“两水”工业园区建立调解委员会的做法,各镇、街道都要积极争取在工业园区建立调解委员会,切实推进人民调解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继续推进白水洋与仙居下各,杜桥与前所、章安,尤溪与黄岩宁溪的跨区域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维护边界社会稳定,发挥人民调解社会“稳定器”作用。
(三)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一是做好全市“五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六五”普法启动。要以倒计时的工作方式,认真筹备召开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五五”普法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全面部署“六五”普法工作。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再掀起全市新一轮普法的热潮。二是出台部门“六五”普法考核办法。要抓住普法工作列入部门考核的契机,进一步动员、整合部门力量,推进大普法格局,努力在大普法框架下,进一步突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创新我市的特色普法品牌。三是继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要按照考核验收的标准,组织对创建单位的抽检,抽检率不低于20%,以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创建的品质。四是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按照“六五”规划对普法重点对象的新调整、新标准、新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的新内涵,新举措,新亮点,为打造“法治临海”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继续加强规范化司法所建设
一方面,要更加突出地狠抓司法所软件建设。要坚持一手硬一手软的方法,在前几年大力推进司法所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要以队伍建设为着力,更加突出地加强司法所软件建设。一是继续坚持“瘦身强基”工程,今年9月,新录用3名公务员将继续充实到基层一线。二是全面贯彻《司法所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和《司法协理员考核细则》,要以考核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司法所的自我激励、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继续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的群众工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廉洁执政能力。四是要继续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尽力做到硬件做硬、软件创优,有条件的,还要大力培育样板司法所。切实把我市的司法所建设成为基层司法行政的坚强堡垒。
(五)继续加强法律服务保障建设
一是要做大做强法律援助“12345”工作品牌。要以葛省长批示为新契机,进一步完善中心有关配套制度,各律师事务所要进一步贯彻好每周值班工作,办好每个法律援助案件,解答好每个法律援助咨询。以优异的成绩向省委省政府、省厅领导汇报。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网上法律服务四位一体建设。用法律的“声音”去引导和占领“虚拟网络世界”,拓展网上法律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实现全市法律服务创新发展的新契机和新增长点。三是要继续推进“双服务”。要继续深化企业“法律体检”工作。切实把法律服务向企业完善企业法治,健全法律风险防范上转变。通过律师企业体检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拓展律师在非诉领域的法律服务。要继续推进基层农村“一村一顾问”工作,要面向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机制,努力做好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帮扶结对,创新机制,为基层法治做出贡献。各基层法律服务所也要发挥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争取在服务群众中发展法律服务、在法律服务中树立信誉。市公证处要积极拓展“三农”公证,开展上门服务,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优秀高效的法律服务。
下半年,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狠抓“解放思想、创业创新”、“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把教育活动与队伍建设、执业纪律和效能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岗位目标责任等相结合,全力做好争创省档案一级达标和迎接各级考核等工作。努力以更优异的业绩,把我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再推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调解仲裁管理信息系统
潍坊市劳动争议仲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一、需求背景
近些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大幅上升,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2008年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案件是以往的很多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现有的手工操作处理案件效率较低,影响了案件的按期结案。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或劳动争议仲裁院作为调处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潮流,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将工作纳入新的工作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更好更多地为人民服务。
二、系统概述
由山大帝软负责开发的潍坊市劳动仲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潍坊市劳动仲裁办公室提供一套功能齐全的争议仲裁信息管理系统才能高效地进行办案流程,记录与检索办案信息。本系统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同时要满足劳动争议仲裁各分支机构的日常业务处理。
它的功能大体分为:立案流程、开庭流程、二次开庭、合议裁决、结案,案件检索、法律法规汇编、案件统计与统调试等,根据以上功能我们将系统结构作了相应化分与设计,分别为立案流程模块、开庭流程模块、二次开庭模块、合议裁决模块、结案模块,案件检索模块、法律法规汇编模块、案件统计与统调试模块等,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三、系统特点
该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跨平台特性:能够满足对各类劳动争议处理需求,跨越整个网络中各种操
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等系统平台。
高扩展特性:具有高可扩展性,能够方便、灵活地根据业务需求而扩展。 高安全性: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可对用户访问的功能和数据资源进行定
制。
定制灵活性: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人员权限进行设定,可以有不同的展现形式和不同的数据范围。
较小依赖性:支持的平台和产品丰富,依赖性小。
部署简便性:在网络联通的条件下,所有工作可远程完成。
劳动争议仲裁管理信息系统优势
目前,劳动仲裁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劳动争议案件,各地劳动仲裁机构通过传统的人工办案方式效率低的现状,依靠现有的劳动仲裁力量在化解劳资矛盾方面的问题已经力不从心。由此可见,建立“劳动仲裁信息化系统”刻不容缓。
《劳动仲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实施将弥补劳动仲裁系统在国内劳动仲裁软件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空白,实现了劳动争议仲裁现行工作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改进,实现劳动仲裁庭庭审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仲裁机构办案效率;该软件的实施是山东省劳动仲裁系统信息化进程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劳动仲裁系统全面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通过该软件的实施,市劳动局、劳动仲裁院将走在了劳动仲裁系统信息化的前列,为劳动仲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表率。
一、系统应用优势
1.弥补了国内劳动仲裁软件管理的空白。
2.该软件的实施是山东省劳动仲裁系统信息化进程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劳动仲裁系统全面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
3.积极响应市政府对电子政务的要求,完成劳动仲裁院的信息化建设;使劳动局,仲裁院走在了劳动仲裁系统信息化的前列。
4.实现劳动争议仲裁流程信息化,提高工作效能。能够简化办案程序,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全面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呈大幅攀升的趋势。
5.开展劳动仲裁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其中包括了:优化办案业务流程,制定办案业务标准,推进办案业务管理;完善劳动仲裁统计指标体系,加大档案数据整理力度等。
6.能够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将促进劳动仲裁流程的规范化,形成标准和规范化的计算机流程处理,对劳动仲裁办案管理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7.实现对仲裁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劳动仲裁统计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并可以进行迅速的检索、统计;能提高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防控能力。
8.能够推进劳动仲裁体系建设,是劳动仲裁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系统实现目标
《劳动争议仲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旨在实现劳动争议仲裁办案流程信息化,提高劳动仲裁机构办案效率。其中包括:仲裁办案流程的信息化实现,对仲裁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可以进行检索、统计等;最终成为一个易于使用、扩展和维护的系统模块。
1.劳动争议仲裁流程实现目标
(1)以软件形式实现劳动仲裁的各个流程,如仲裁申请、质证流程、开庭流程、合议和裁决流程、结案流程等;
(2)对于各个流程中的需要的申请书实现打印功能,方便阅读;
(3)在上述环节中严格按照仲裁的相关规定填写信息,并对非法信息给与提示;
(4)上述流程中,系统具备记录操作日志的功能,能够对案件的工作进度进行详细的记录;
2.法律法规汇编模块
(1)提供对法律法规信息的管理功能;
(2)法律法规信息管理员可以对系统中法律法规汇编模块所展示的内容进行编辑,并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法律法规。
3.档案管理与检索模块
提供分类档案检索功能,能够根据:案号、时间、申请人、被申请人等条件进行检索。查询所有包括销案,结案等信息。
4.统计报表
对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报表。报表可以是图形或表格形式,并可以进行报表打印。
5.系统维护模块
可以在系统维护模块进行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等操作。
6.日志记录
对关键操作进行操作日志跟踪,可以在操作日志查询模块进行操作日志查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三.技术优势
1.统一的平台规划
(1)数据集中式管理
采用C/S、多层结合的模式。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C/S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 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使系统应用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以这样的方式,成功有效的解决了数据集中管理的问题。
(2)Web应用框架
Web应用框架处理仲裁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为系统的稳定性、跨平台、良好的集成和扩展特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另外,平台可以利用其强大的集成技术,从
界面、功能、数据都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采用了SSO、PORTAL技术,为劳动仲裁机构建立了统一的形象。
(3)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WEB精确打印、统计报表管理等功能。统一用户与权限管理能够防止因大用户量访问可能造成的系统崩溃,它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保证认证服务功能的可用性、可靠性。日志管理方便系统管理员及时查找系统或应用事故原因,及时解决故障。
2.随需而变的业务设计
劳动仲裁系统拥有强大的可定制性和扩展性,可以满足劳动仲裁部门的个性化需求,或者满足劳动仲裁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业务流程变化等产生的需求。
劳动争议仲裁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背景
《劳动仲裁管理信息系统》是专门为各级劳动仲裁院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标准仲裁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流程信息化管理功能和基本需求;力求减少一般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的使用和管理难度,减少系统使用的培训和维护;提供相当的灵活性,使得各级劳动仲裁院可以按照本院的特点构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有很好的系统扩展能力和与其他系统的兼容能力、信息共享能力;
二、系统设计目标
劳动仲裁院是负责处理规定范围内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指导各区劳动仲裁工作的行政事务部门。
劳动仲裁系统建设将以网络为依托,建设劳动仲裁信息网络,包括建设市级、区级和县级劳动仲裁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市劳动仲裁信息系统与国家金保工程的联网,同时也实现与市级有关政府部门、业务机构网络的横向互联。
系统在统一的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面向业务经办的一体化业务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服务型”,劳动仲裁保障管理体制和业务模型,构建面向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多元化服务体系,面向基层融合业务与服务的社会化综合管理平台,并建立数字化领导决策体系,最终实现数据统一化、业务一体化、服务多元化、决策数字化。
三.系统应用优势
1.弥补了国内劳动仲裁软件管理的空白。
2.该软件的实施是山东省劳动仲裁系统信息化进程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劳动仲裁系统全面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
3.积极响应潍坊市政府对电子政务的要求,完成劳动仲裁院的信息化建设;使潍坊劳动局,潍坊高新区仲裁院走在了劳动仲裁系统信息化的前列。
4.实现劳动争议仲裁流程信息化,提高工作效能。能够简化办案程序,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全面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呈大幅攀升的趋势。
5.开展劳动仲裁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其中包括了:优化办案业务流程,制定办案业务标准,推进办案业务管理;完善劳动仲裁统计指标体系,加大档案数据整理力度等。
6.能够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将促进劳动仲裁流程的规范化,形成标准和规范化的计算机流程处理,对劳动仲裁办案管理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7.实现对仲裁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劳动仲裁统计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并可以进行迅速的检索、统计;能提高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防控能力。
8.能够推进劳动仲裁体系建设,是劳动仲裁管理模式的创新。
四、系统建设模块
1.劳动争议仲裁流程实现目标
(1)以软件形式实现劳动仲裁的各个流程,如仲裁申请、质证流程、开庭流程、合议和裁决流程、结案流程等;
(2)对于各个流程中的需要的申请书实现打印功能,方便阅读;
(3)在上述环节中严格按照仲裁的相关规定填写信息,并对非法信息给与提示;
(4)上述流程中,系统具备记录操作日志的功能,能够对案件的工作进度进行详细的记录;
2.法律法规汇编模块
(1)提供对法律法规信息的管理功能;
(2)法律法规信息管理员可以对系统中法律法规汇编模块所展示的内容进行编辑,并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法律法规。
3.档案管理与检索模块
提供分类档案检索功能,能够根据:案号、时间、申请人、被申请人等条件进行检索。查询所有包括销案,结案等信息。
4.统计报表
对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报表。报表可以是图形或表格形式,并可以进行报表打印。
第三篇:XXX“大调解”半年工作总结(2012)
XX乡“大调解”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我乡以“大调解”建设为平台,努力做好来信来访和纠纷调解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大调解工作取得了一定发展,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经过全乡各部门、村、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了“大调解”在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建设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在工作中强化“大调解”工作基础建设。一是加强网络建设。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胡修林任主任,分管政法的副书记胡明贵、党政办胡琼芳主任任副主任,杨三富、尹世亮、郑兴学为成员的XX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乡长周辉任组长,分管政法副书记胡明贵、人大副主席彭华任副组长,各办主任为成员的XX乡行政调解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胡明贵任办公室主任,郑伟、杨三富为成员。在加强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组织建设的同时把司法调解放到新的高度,成立以坪滩法庭庭长谭羲林为组长,法庭相关人员及司法所长夏青、助理司法员杨三富为成员的的司法调解机构。在健全三大调解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了XX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以党委书记胡修林为主任,胡明贵、彭华为副主任,胡琼芳、杨三富、郑伟为成员主抓日常矛盾的排查、纠纷的化解。在村层面,调整充实村调解委员会组织。在村、居民小组建立维护稳定群众义务调解员及劝调员,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治安积极分子的积极作用,排查反馈存在基层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信息,积极化解矛盾,从而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建立了“大调解”办公室、调解室、添置了各项办公设施,做到了有办公桌椅、电脑、电话等良好办公条件。在村层面,则普遍形成了“信访、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在花院墙、朝阳寺、人和村、石龙河、大水河等13个行政建立了调解文化大院,引导群众更新观念,在出现矛盾纠纷后主动找调解组织,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为避免出现当事人“申诉无门”而引发上访闹事现象,有效防止纠纷激化和群众性事件发生。我乡着重加强信访信息阵地、调解人员队伍建设,让群众来访有门进,群众意见有处讲,矛盾纠纷有人调。为此,我乡加强调解员和劝调员的选用和培训,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我乡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均建立起了矛盾纠纷登记制度、共同调解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促进了人民调解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建立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结合机制。一是加强行政调解,充挥发挥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贯彻和谐行政理念,增强行政调解意识,切实做好了办理行政事项施政过程中引发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注重运用调解手段化解行政争议,努力实现以调促和。设置了行政调解机构,配备了专职调解人员,重点化解场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承包、医疗卫生、涉法涉诉上访户、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矛盾纠纷;二是建立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结合机制。建立健全了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效结合的衔接机制,对发生的行政的争议,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处理,增进有关当事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积极为当事人自行和解创造条件。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调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控索了联合接待、联合调处、联合管理等多种形式。对法律关系单一的纠纷,由一个职能部门负责调解或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对于交通事故、土地承包、等领域纠纷的处理,由相关的行政部门可以运用专业知识优势进行调解,即达到解“法结”,更解“心结”的效果。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运行机制。
1、预防机制。一是坚持信息预防。各村、社区、部门从抓早、抓小、抓快着手,及时把握信息,解决问题,消灭隐患,防止形成矛盾纠纷。二是坚持普遍预防,采取因人、因地、因时、重点普遍等预防方法,通过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经常性的普法宣传,举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群众守法意识和道德观念及明辨是非能力,对纠纷的自我控制,解决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三是采取“四超前”措施,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超前介入,工作建在预防前,预防工作建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2、排查机制。对辖区内突出的矛盾纠纷,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调处,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各级调处组织都能建立矛盾纠纷档案,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隐患,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具体记入档案;
3、调处机制。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实行分级调处制,严格按照属地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归口调处,小纠纷由信息员或村、社区村居民小组长调处;一般矛盾纠纷由村、社区调委会依法调处;疑难纠纷由乡调委会及时调处;跨区域、跨行业重大纠纷由人民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大调解”办公室协调调处;
4、督查机制。一是领导督查,乡领导负责对本辖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行督查,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二是跟踪督查,对于落实到具体部门调处的矛盾纠纷,各级调处组织实行全程督查,按时通报调处工作进展情况,杜绝有调无果、有头无尾的现象。三是会议督查,各村、社区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报情况,讲评工作,部署任务;
5、回访机制。坚持回访预防,对于调处的重大矛盾纠纷由本级调解组织指定专人包案,定期回访,督促履行协议,防止纠纷出现反复,酿成新的事端;
6、报告机制。各村每月24号前向乡综治办及“大调解”办公室,报告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包括月报表),排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也要记录在案,实行“零报告”制度。对那些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时介入调解,同时从发现之日起即时向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报告;
7、培训机制。我乡采取了专门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结合了全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了全乡的中心工作,抓住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素质较差的薄弱环节,提高了基层调解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8、专项治理机制。在今年开展了春耕季节、世博间民间纠纷专项治理活动时,我乡成立了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了广大群众、基层干部依法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对辖区内可能影响春耕生产、世博期间的各类纠纷及时进行排查、重点防范,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定人定责,及时进行调解,对当前发生的尚未调解的民间纠纷和调解未果的纠纷实行定点跟踪;对易激化和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民间纠纷,优先进行调解;对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司法助理员、调解人员与当事人面对面做好调解工作,防止事态的扩大和矛盾激化,乡党委、政府把无民间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无民间纠纷引起自杀和无民事纠纷引起群体性械斗事件作为考核各村、社区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机制。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大调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机制。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不力,致使矛盾纠纷激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者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由乡综治办、纪委、组织等部门核实后,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我乡在构建“大调解”体系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建立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的一体化和常态化,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平安XX”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共XX乡委员会2012年6月28日
第四篇:2010年大调解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我镇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围绕“平安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健全大调解网络,集中力量,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将大量的民间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我镇的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调
解民事纠纷为重点,“大调解”工作发挥出了合力,一大批重大、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的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成功化解,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这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以来的工作成绩
今年上半年,我镇继续加大在对各级调解组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由综治委指导大调解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及工作机制。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建立各类调委会17个,其中建立镇调委会1个,村(社区)调委会12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4个。通过横纵网络的完善,全区化解处置重大矛盾纠纷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2010年1月初至5月末,全镇上下共排查纠纷**起,调解**起,调解率**%,调解成功**起,有**起正在办理中。信访接待中心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件,办理率**%。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协调机制,促进矛盾纠纷问题依法化解
1、加强组织协调,落实领导保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综治领导责任制和“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镇综治委每季度定期召开社会稳定分析会,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程,专题研究部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村调委会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析例会,认真研究分析辖区矛盾纠纷动态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把握矛盾调处工作的主动性,促进基层社会的安定稳定;镇调处中心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深入基层了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纠纷问题得到落实。
2、规范运作机制,推进工作开展。一是落实督导机制。专门成立了以分管政法的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导组,每季度下基层督促检查工作进展,对发现的情况较复杂、牵涉面较广的疑难纠纷问题进行研究,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落实未结纠纷调处责任制。镇调处中心加强未结案件的回访跟踪,及时掌握调处进度情况,对在调处工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在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及开展群体性事件隐患排查调处活动期间,镇调处中心专门下文对未结纠纷进行任务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五定”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和分工,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对全镇各级调解人员进行重新摸底登记,对不胜任或长期缺位的调解员进行调整充实,建立镇定期派人参与重点区域内村居月例会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发挥村(社区)信息员的作用,随时掌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动向,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村(社区)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处。
3、落实工作制度,促进调解规范。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标准,结合我镇实际,规范了调委会各项工作制度的内容,上墙公示牌的规格、标准,落实了调委会的“五有、六统一”。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纠纷排查、纠纷登记、纠纷回访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规范了调解程序和调解文书。镇调处中心及时指导各村普遍建立了办公室工作职责、协调领导小组联络员制度、例会制度、矛盾纠纷月专报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预防机制,严格落实例会制度、调处责任制、信息报送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二)务实创新形式,推进纠纷化解工作新发展
1、开展法制宣传预防工作。今年上半年,我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把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与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一支以人民调解员为骨干,扎根基层的普法宣传队伍,在做好大调解工作的同时,又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把化解纠纷问题放在预防矛盾纠纷发生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二是通过调解个案,运用生动的调解案例在基层和群众中开展生动直观的法制宣传,把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转变成法制教育过程。充分运用广播、墙报等各种宣传形式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作用,编印有关法律常识分发到社区,加强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效果;三是在党委、政府重大政策出台前后,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对政府中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充分运用调处信息简报等宣传活动载体,及时反馈基层的工作动态,介绍成功做法,交流典型经验。
2、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第五篇:仲裁调解协议
调 解 协 议
甲方:xxxxxx有限公司
乙方:xxxxxxx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与乙方xxxxx纠纷一案,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甲乙双方因万xxxxxxx申请仲裁一案,由乙方支付给甲方x元,双方即达成和解了结此案。案件仲裁费由甲方承担x元,由乙方承担x元。支付方式:
一、乙方应于xx年x月x日前向甲方提交xxxx材料。甲方应于xx年x月x日前就乙方提供的材料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手续,乙方在甲方完善手续后立即支付给甲方x元。
如乙方未按时提供相关x材料给甲方,则乙方应于xx年x月x日前支付给甲方x元。
二、甲方同意随时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乙方完善应由甲方负责的xx手续。
三、乙方于xx年x月x日前向甲方一次性支付剩余的x元;
三、仲裁庭以甲方为申请人、乙方为被申请人根据本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不写明仲裁事实和 1
理由;
四、本调解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重庆仲裁委员会存档一份,由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
委托代理人:
乙方: 委托代理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