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绘数据和技术在经济普查中的作用
测绘数据和技术在经济普查中的作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刘若梅 王 鹏
摘要: 摘要:统计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本信息资源,在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具有重要作用.统计信息中有关国情,国力和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各种动态信息,是各 级党政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公众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基础.随着国家社会经济信息化进 程的深入,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对国家宏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环境下,宏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在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经济普查工作在资料开发和应用方面提供了技 术支持.通过测绘数据和技术在经济普查中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地理空间信息和技术的应用对 实现经济普查数据的空间化,增强经济普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成果使用的方便性等十分必要.测绘部门获取的国家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 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和重要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国防与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 保障作用.人类活动中 80%的信息与地球上的位置有关,物体的位置及其与所处环境的位置关系 是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参考,因此,测绘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是人类活动的公共平台,其应用从国家各级部门到社会各行各业,从政府行为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具有精度高,内容丰富等特点,是进行国防国民建设,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 灾,文化教育等工作的基础性资料.我国目前已建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1:100 万数据库, 1:25 万数据库,1:5 万数据库等,同时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完成或正在建设本地区 1: 1 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国家测绘局多年来不断开展的航空摄影测量和多起到卫星遥感资料的 收集积累,为更新基础地理信息和各部门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国家测绘局出台的《测绘事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保障服务作为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围 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测绘保障服务作为工作的准则,贯彻落实 到测绘生产力布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测绘科技进步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不断拓展 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测绘工作的保障服务作用”.为此“十一五”期间国家 测绘局将“加强电子政务,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统计,公共应急以及基于位置服务等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充分发挥测绘数据和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普查
中的作用,是测绘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要体现.地理信息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一,地理信息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统计信息涵盖了国家社会,经济,科技信息的主要方面,是国家重要的基本信息资源,统计 信息在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统计信息中有关国情,国力和 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各种动态信息,是各级党政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公众实行 民主监督的重要基础.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管理,开发和利用成为电 子政务建设的基础.随着国家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对国家宏 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宏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作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在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8 年即将开展的全 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一次重要实践,普查结果将再 次真实地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统计信息与地理信息的结合已不是新生事物,我国已经出版的国家地图集和多种多 样的专题地图,大量使用了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本身也是建立在地理区域或位置的基础上的,统 计单元也是各类的地理单元.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统计部门的应用也有多年,在国家 863 计划课 题“国家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支持下,以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全国 1:100 万基础地理 数据为平台,开发了国家社会经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软件和分析模型等方面做了有成 效的探讨,实现了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对人口,经济,社会,科技及人口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等海
量数据库的整合,为我国统计部门进行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模式.该系统成功 应用于部分省,市等试点工程.国际上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开展本国社会经济,人口普查和统计时,普遍采用 地理信息,地图为辅助手段,在调查阶段和数据应用,发布阶段,多种统计专题地图发挥了直观, 准确,方便理解的作用.如美国人口调查局的 TIGER 地图服务系统和 FACTFINDER 网站,TIGER 地 图服务在基础线划地图上与 1990 年, 2000 年人口普查数据结合, 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并从 1995 开始提供网上地图查询;FACTFINDER 作为新的网上数据分发和制图系统,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快速 获取统计数据的特殊工具, 使用户能够快速检索到大量的并且不断增长人口统计数据和经济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了一亿个美国家庭和超过两千万个商业机构,用户使用 FACTFINDER,只需要简单的 操作,就可以获得他们所需的在指定地理位置的准确数据,同时产生
客户化地图,为用户形象地 展示某一特殊区域的统计数据.FACTFINDER 提高了公众获取政府数据的效率,同时又降低成本, 人们不再需要查询一卷卷繁琐的手册,无论是个人还是商业机构只要登陆到 FACTFINDER 站点,就 可以迅速获得特定地区的数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除 了向公众提供统计数据外,也提供打印输出统计地图的服务,并通过在线的 NeSS 系统,提供数据 查询和地图,图标显示,输出.英国国家统计局下设国家统计地理部(National Statistics Geography Division,ONS),负责跨部门间的统计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和集成,在网上提供 PDF 地图.加拿大政府统计部(Canadian Government Statistical Offices)除发布统计数据外,还 是在线的加拿大国家地图集的参与者,该地图集网站集成大量的统计地图, 此外 2001 年的加拿大 人口普查成果也通过专门网站发布数据和地图.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地理信息和相关技 术已经在各国国家统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综合各种地理信息应用结果,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的表达,变换,传递,存储和利用,不仅是 用地图符号和地图图形对统计数据进行诠释,展示其中所具有的地理含义,而且通过地理信息系 统功能和地图语言等,还将这些对象数据和相应的地图符号所构成的空间实体在时空中的演化规 律表现出来,使枯燥的统计数字,表格可以在时间,空间进行组合,同时还具有定量,定位和可 测量的特性.此外,用户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交互查询,通过展示在地图上的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从要素分布,相互关系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角度,多因子方位进行分析,还可以获得新的知 识.因此,地理信息激活了人们对统计信息的想象,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应用深度和广度;统计工 作中引入地理概念,可以用复合的空间模型表达统计信息的分布特征,行为特征,可表达数值, 面积,距离等分析结果的空间和时间特征;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可以集成不同来源的数据,为统计 数据汇总,分析,比较奠定基础.测绘数据和技术在经济普查工作中的应用设想 二,测绘数据和技术在经济普查工作中的应用设想 1,建立统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 统计部门的各类普查数据主要是按照普查小区开展调查, 按照行政管理层级逐级汇总, 上报, 国家统计局各省,区,市调查总队具体组织实施.目前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分区基本 上是按照行政区划,但在最小一级普查单元(普查小区)的划分上并不统一,每次进行普查前都 要重新划分普查区/小区, 对历次的普查区划分缺少一定的继承性, 不同普查区划之间(人口普查, 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缺少一定的转换和匹配体系.为此,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和
可 持续更新的统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作为各项统计普查的基础数据之一,便于综合汇总,分 析,协调和维护,减少重复性投入.在“九五”与“十五”期间,国家测绘局先后建成了国家 1:100 万,1:25 万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并在 2006 年初完成了国家规模最大的空间型数据库 1:5 万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其中除包括矢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外,还包括了覆盖近40%国土面积 的 1 米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等.在国家测绘局的指挥带动下, 各个地方测绘部门也纷纷建成了 1: 1 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利用已经建成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 1:100 万, 1:25 万数据库和试点地区的 1:5 万数据或更大比例尺数据库数据,结合民政部门最新的行政区 划,境界,地名资料,以及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等,密切结合统计部门的实际需求,选 择城市,县和乡等试点地方,建立多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背景数据库和多尺度的多种统计地理单
元数据库,作为统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该数据平台是多尺度,多时态的, 可与多年度,多种统计指标相关联,支持统计信息的空间集成,分析与表达.该数据平台要素既 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基本要素,如地名,街区,道路和河流等;也包括省级~乡镇级和街道办事处 等各级政区,还包括统计部门按照普查标准划分的统计分区,即统计地理单元等.建立统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的工作应在经济普查筹备和试验阶段就开始,在普查中借助 GIS 工具软件,便于数据采集,提交和汇总,有利于普查质量控制.2,测绘技术应用于全国经济普查 全国政协委员金祥文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在全国经济普查中应重视普查对象 占用资源环境要素状况的定量分析,建议在普查中增加采集普查对象的地理空间信息”的提案.提案指出“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中开展的,其活动特征不仅表现为性质和数量,而且表 现为空间分布.这种空间分布特性联系着该经济单位所占用的国土资源的数量与区位态势,联系 着它对环境容量的估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在国家经济普查中, 在对普查对象采集必要的经济要素 的同时,还应从空间定量采集普查对象对资源,环境的占有量,这样做更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 展观,更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针对这个议题,测绘部门可以参与,协助做的主要工作有:在普查前,测绘部门做好普查用 工作地图的制作;普查中,将基本单位位置,占有资源范围,数量等标注在图上;普查后,由国 土资源,测绘,建设,环保等部门协助统计部门汇总,整理数据,制作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关系 图.此外,经济普查中测
第二篇:关于PDA在经济普查中作用的思考
关于PDA在经济普查中作用的思考
宋雪清
内容摘要:以PDA(手持数据采集设备)使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在总结一、二经普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优化和再造经济普查业务流程,提高三经普整体工作效率,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新流程与“四大工程”紧密衔接,把原来要在办公室完成的比对、核实、编码工作前移到调查现场,把普查办的录入审核工作在不增加普查对象负担的情况下前移给普查对象,普查的各个阶段或过程有机衔接,减少重复工作,普查员选调和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普查过程可动态监管,普查成果可及时发挥作用。
关键词:经济普查;PDA;地理信息系统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2013年将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如何总结以前历次普查的经验和不足,让三经普真正成为轻型高效有用的普查,是统计系统上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但到现在,对轻型高效这一难题的破解主要还体现在减少调查指标、合并工作过程等方面的思考,还没有对普查实施方式提出有别于一、二经普的创新性的整套思路。经过深刻理解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回忆和反思一、二经普的工作细节,分析基层对普查工作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传统的普查工作方式对信息技术重视不够,导致重复工作过多,影响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而调查指标的多少并不是影响普查质量和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能利用PDA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再造普查工作业务流程,将可以大大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增强普查数据的说服力。相比传统普查模式,普查公报发布时间可以提前一到两个月,对各部门名录差异可以有明确的交代。在理解这种新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再来确定普查的调查指标内容及一些大原则,将更现实可行。
一、PDA使用范围
经济普查的实施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个阶段: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单位清查、普查登记、资料开发应用。因为每个阶段都涉及到数据处理和审核,数据处理和审核是每个阶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里没有把数据处理单独作为一个阶段。
由于成本问题及有些普查数据不适合现场采集等特点,在普查中全面使用PDA采集普查数据并不现实。但如果以PDA为手段,再造普查工作流程,则可避免此类问题,从而提高普查工作的整体效率。PDA设备主要用在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及单位清查阶段,在单位比较集中的城镇地区使用,在农村或单位少的地区不是必须。不要求每个普查员都配备PDA,每个乡镇或街道可以配备3~5台PDA,每台价格在1千~1.5千元,由专人负责使用。在单位比较多的地方,经费承受力也强一些,可以多配置一些。每台PDA负责多个普查区,分片包干,按时间顺序,由固定的PDA使用人与各个普查区的普查员合作,共同开展工作。设备可由各地自行配置,也可由国家统一从发改委申请解决。但设备的选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由国家统一确定。
二、基于PDA的普查业务流程
(一)普查区划分
普查区(小区)划分与绘图是普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是合理确定基层普查组织实施方式和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聘数量的基本依据,是明确职责分工、规划调查线路、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的基础。因此,在普查准备阶段,必须认真做好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工作。
基本思路:国家经普办统一购买全国范围的电子地图(或导航图),逐级分解到区县,各地再利用电子地图中直观详细的建筑物、道路、水系、地名地址等空间信息结合当地实际来划分普查区、核实建筑物等。保证普查区和最新行政区划代码一致,在区域上不重不漏。具有GPS功能的PDA是辅助划分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等普查区域电子边界的重要工具,同时,划分好的普查区可以下载到PDA中到现场进一步核实、修正,补充绘制少量建筑物或确定重要标志点等,作为单位清查时规划调查路线及进行单位定位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工作在单位清查之前完成。
(二)单位清查
在普查区划分与绘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清查底册实行地毯式清查。这时,PDA起关键作用。基本流程是:
1.制作单位清查底册。以区县为范围,收集工商、税务、编办、民政、质检等部门的单位名录,与基本单位名录库一起,制作单位清查底册。制作底册不只是简单的剔除重复单位,其实质是要建立一种基本单位名录库与各部门名录库的对应关系,体现为底册中每一个单位都有部门来源(部门标准实际上是无法统一的,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通过清查能说清楚哪些是同的,哪些是异的,并在今后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和部门信息交换中进行分类管理)。底册中每个单位的信息包括: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地址、行政区划代码、行业代码、单位类别、机构类型、顺序码、三上企业标识等少量指标,这也是清查表的内容。将全区县的底册和某PDA所负责的普查区的底册加载到相应的PDA。普查员、PDA负责人、对应的普查区底册及其普查区图、工作进度等,都可在清查软件平台上统一监管、调度。
2.现场核实单位,定制个性化报表。PDA负责人和普查员根据普查区图规划的路线开展地毯式清查,并使用PDA记录清查现场的空间定位信息,以便监管工作进度等。对于清查到的每个单位,现场核查并修正其在PDA中的信息,记录其建筑物编码(或直接GPS定位),确认单位类型、行业门类、机构类型、是否是三上企业(泛指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等。对于底册中有而现场不存在的单位,进行标识,对于现场发现的“新”单位,结合其证照信息在全区县底册中查找,确定其所在的部门名录,确认其是否从别的地方迁移来等,在全区县底册中还查找不到的单位,作为新单位录入清查表。对个体户,则以清查代普查;对三上企业,只核实其基本信息;对产业单位,核实其法人的准确性;对其他行业或类型的法人单位,在核实信息后,通过PDA为该单位现场定制一份以EXCEL体现的个性化报表文件,报表包含了该单位的底册顺序码、建筑物编码、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地址、行政区划代码、行业、机构类型、法人与产业对应关系等确定的信息,以及需要该单位填报的各种报表和内置审核公式。还可包含统计法、统计标准、填报说明、宣传资料等有利于普查工作的辅助资料(EXCEL报表提前设计好,现场只是再追加该单位的基本信息)。对于无法接收并完成电子报表的单位,PDA使用人可根据其行业(到门类或大类即可)和机构类型等确定其要填报报表的种类,并给一张清查确认单,其中包括底册顺序码。该底册顺序码是作为普查登记报表与单位清查结果建立对应关系的关键。对于没有配备PDA的地区,单位较少,可采用打印纸质单位清查底册的方式开展工作。
3.将单位清查结果导入清查软件平台,进行进一步比对、审核、上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重名重码的审核和法人与产业单位的关联。清查阶段的数据处理过程,重点要解决单位重复及法人与产业单位关联问题。
(三)普查登记
以条块结合及专业分工的方式开展普查登记阶段的布置、培训和数据上报、审核工作。
所有的三上企业(企业一套表对象),继续通过联网直报方式进行普查登记阶段的布置、培训和数据上报、审核;如可能,向铁路、金融、军队等单独组织普查工作的系统返回清查名录;对于教育、卫生、司法等可独立组织普查登记的系统或行业协会,可委托其自行组织填报;对于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单位由普查办统一组织。一切责任和范围的划分都依据单位清查结果,并在清查软件平台上体现。各单位根据定制的EXCEL报表自己填报(也可由统计师事务所为多家企业共同填报)并审核通过后再报送到普查机构(可打印盖章后一并上报)。对手工填报的单位由普查办组织数据录入,并通过底册顺序码与清查结果进行关联,减轻文字录入工作量。这个阶段数据审核的重点在数据的内在逻辑,而不是重名重码问题。
普查数据上报后,分专业进行审核。由于没有重复单位的干扰,这时的审核结果更合理。由于很多审核提前到单位清查阶段,也保证了该阶段审核工作量的大大减少,有利于公报数据的尽早确立。
(四)资料开发应用
1.公报发布。采用新的普查方式,较早发布普查公报。
2.课题研究。提前做好数据加工、汇总程序的编制,强化时效性,要能满足各级普查机构加工、研究需要。特别是要解决普查资料“基层想用时不能用,能用时已没用”的问题。这些都是普查管理平台要包括的重要功能。
3.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三经普的普查区电子地图和普查数据全面及时维护更新国家和各省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为“十三五”规划制订及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更丰富的统计服务。
4.为基层留下普查成果。利用普查区电子地图和普查成果为乡镇和街道一级政府或管理机构建立一个“电子沙盘”(地理信息系统),让普查成果对基层有用,为基层所用。“电子沙盘”可让基层自己可视化维护、管理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情况,解决普查只为国家服务,基层积极性不高的困境,并全面提升基层政府管理水平。同时,“电子沙盘”还可成为统计系统快速获取有关信息及进行名录库和电子地图维护更新的依托,建立“以服务换更新”的长效机制。
5.与工商、税务等合作部门共享普查成果,改进部门数据质量,建立长效名录交换、共享及维护更新机制。
三、新流程的特点和优势
1.PDA可以存储电子地图,有利于普查区划分和普查工作组织,有利于成果和知识的积累;通过GPS模块可以准确的实现单位地理位置采集,有助于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2.PDA中可以大规模存储单位底册,清查时便于及时发现现场单位和各部门名录单位的对应关系,并能进行个性化报表设计。现场核实,现场查遗补漏,不需要多次比对,节省返回现场的次数和上门时间,节省大量文字数据录入时间。
3.由少量专人负责PDA的使用,易于培训,PDA本身还可装载丰富的培训资料,可减轻培训工作量,提高培训质量,最终提高数据质量。对PDA负责人可重点培训清查技巧、单位划分标准、行业划分标准(到门类即可,主要是现场确定单位填报报表类别)、机构类型划分等知识。由熟悉业务和PDA使用的专门人员与熟悉当地环境情况的普查员结合,优势互补,有利清查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4.个性化设计的EXCEL报表,由单位自己填写,即时审核,可大大减少填报的逻辑错误,减少数据录入的再生错误。同时,可减轻基层普查机构的数据录入工作量和数据审核工作量。另外,个性化报表,也是保证普查登记数据与单位清查数据有效衔接的重要方式。其实,EXCEL个性化报表报送方式只是网上直报方式的一个替代品,如果当地能解决非三上企业的网上直报,则网上直报是更好的方式(全国范围全部单位的网上直报还不具备条件)。EXCEL是一款非常普及且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足够胜任企业填报和审核报表使用;如果企业不具备填报EXCEL个性化报表的条件,则底册顺序码是非个性化填报的普查登记数据与单位清查数据保持一致和衔接的关键,有了该中介指标,清查阶段已经解决的单位剔重及法人与产业单位的对应关系才有意义,普查数据质量才有说服力。
5.审核流程更科学。重名重码、法人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对应关系以及填报数据质量是数据审核的三大内容。在一、二经普时,都是在普查登记数据上报后同时审核,大量时间花在重名重码审核和单位剔重工作上,导致普查公报数据不能很快确定。而且重名重码问题不解决,由专业从总量上审核数量指标也是不合逻辑的。现在的方式是在单位清查阶段解决第一、第二个审核问题,在普查登记阶段解决第三个审核问题,流程更合理,工作重点更明确。
6.普查数据成体系。一经普没有清查,二经普清查结果与普查结果没有无缝衔接,清查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而现有的方式则可将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基本单位名录数据、清查结果、普查结果很好衔接在一起,共享信息,减少重复工作,减轻工作量。同时能说清楚各部门的单位有哪些找到,有哪些没有找到,没有找到的单位可直接返回相关部门协助查找。
7.动态监管普查过程。PDA可以自动记录普查人员的工作轨迹,对其位置坐标及获取坐标时间进行记录,数据回传时,调查人员轨迹数据也传回到普查管理平台中。普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普查员轨迹回放功能,对普查员现场工作情况进行审核,从而起到辅助普查管理部门实施基层工作人员监管的作用。
8.PDA可继续使用。PDA可作为移动统计数据采集设备,普查后供地方统计局和调查队使用,或作为基本单位名录库和普查区电子地图日常维护更新的重要工具。
四、建议
改变PDA只是用于采集数据这样一种简单定位,PDA成本可控,可以节约人工成本、录入成本、审核成本,保证前期工作与后期工作的衔接,提高普查数据质量,让三经普真正体现为轻型高效有用。清查表设计尽量简单,一个PDA可以负责更多的单位和更多的普查区,提高清查速度。而普查表可以相对复杂一些,由企业自填自审。如从业人员及其学历、职称构成,财务指标等,清查时是无法现场填报的,需要从企业不同人员、不同部门获取。因此,清查与普查登记不能合并成一个阶段。
笔者认为,通过以上普查流程的简单改进,对“PDA+EXCEL+普查管理平台”这一模式进行技术重组,只要运用到位,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对提高普查效率和普查数据质量会有明显作用,可以对正确理解和落实国家统计局党组对三经普高质高效的要求。因此,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技术思维方式在普查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要结合普查业务流程,尽早设计开发普查管理平台,而不仅仅编制普查数据处理软件。
五、清查与普查登记一次完成的业务流程①
根据国家统计局局领导要求,三经普应创新手段,优化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确保清查和普查登记一次完成,从而提高普查效能,减轻基层负担。笔者认为,清查和普查登记一次完成,指的是对于清查找到的单位,要现场填报或布置普查表,不要在清查完成后再集中布置、培训、填报普查表。对“一次完成”的理解是清查和登记两项工作在时间上要紧凑,不要多次上门布置、打扰被调查对象。在这一新的要求下,只需要将前述流程中的“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在时间上前后更紧密衔接,即可达到清查和普查登记一次完成的目标。具体流程说明如下:
(一)业务流程
在普查实施过程中,在按照前述流程利用PDA结合单位名录底册进行地毯式清查时,对于找到的每一个单位,在核实清查底册信息后,对于三上企业,要求其按传统网上报送方式报送普查数据,对于其他单位,现场及时通过PDA填报《单位普查表》或《个体户普查表》,或在现场填报纸质普查表(PAD中已有信息不用再填写,减轻填报工作量和后期录入工作量),确保清查和普查登记的一次完成(对于大量小微企业,有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企业当时无法完整填报普查表,可以当时布置纸质报表,并由普查员现场将底册顺序码填写在纸质报表上,并要求企业在指定时间交回到指定地点(或由普查员上门收取),以便统一录入。
这样,既保证了PDA在普查区划分及查找单位工作中的作用(PDA应用一文所述),又体现了清查和普查登记的一次完成,同时又考虑到了现实状况的复杂性。单位清查这一说法还要强调,它是对应地毯式查找单位这一业务过程的,只是还要强调,清查出来的单位要现场登记或布置普查表,确保不多次上门打扰普查对象。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PDA采集单位信息,其普查表内容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要研究是否可以通过PDA签名确认。
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联关系可能会出现较多的矛盾,需要在后期数据审核阶段重点关注。
对于清查到的单位,在现场是用PDA录入普查数据,还是用纸质报表填报后再由专门录入员集中录入,哪一种效率更高,需要通过试点再确定。总的原则是总体效率要高。在单位清查时,借助PDA将肯定有利于大大提高查找单位的效率及普查登记的质量,从而达到清查和普查登记一次完成的目标,否则按传统方式地毯式清查单位,很难达到一次入户就搞清单位的目的,不利减轻基层负担。
一个PDA平均负责两个普查区的登记,工作量上是可行的。如果PDA主要用于普查区划分与单位清查,清查到的单位现场填报或布置纸质普查表,则1个PDA平均负责4个普查区也是有可能的。但到底负责多少普查区,还需要通过试点来确定。
作者简介:
宋雪清,男,1963年生,湖北仙桃人,现为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首席统计师,地理信息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社会经济统计。
第三篇:经济普查技术工作总结[定稿]
精心谋划质量为本县经济普查取得决定性胜利
—××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县统计局××县经济普查办公室
××年月日
我县的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县各级普查机构及近名普查工作人员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初步完成了经济普查准备、普查登记、数据处理等各阶段任务,实现了“总量指标要查准、单位个数要查全、行业结构要查清”和“全省争先进,全市争第一”的奋斗目标,第一次经济普查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第一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与全省乃至全国一样,迈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县从××年月份正式启动第一次经济普查,其最大收获和成果就是对这些变化做出了真实的反映。综合看这次普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查清了全县单位总量和结构.这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年月日,全县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个;产业活动单位个;个体户户。经过初步评估与省、市质量验收,认为我县普查数据符合历史变化趋势,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全县经济发展实际,普查数据是真实可信的。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县情,发挥县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有效地制定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快速发展.这些普查数据既准确地评价了我县“十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也为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创新统计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次普查有效地弥补了目前统计资料的缺口,尤其是非常薄弱和欠缺的服务业统计资料得到全面补充.通过普查,有效地完善了。
县城主要街道、政府所在地悬挂横幅条,开展宣传;二是月日,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经济普查宣传月开幕式;三是从××年月日开始,县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滚动播发经济普查宣传口号;四是副县长于月日做电视讲话;五是乡镇所在地悬挂了条宣传横幅;六是经济普查办公室开通普查热线,发放普查条例份,《公开信》份;七是各乡镇及村委会充分利用高音喇叭、民间各种宣传形式开展一次专题宣传活动;
五以质量为生命,率先打赢清查登记攻坚战。清查登记是正式普查前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月日至日,县长、主管县长亲自动员,统计局长跑遍全县个普查区进行了分类指导,全县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清查登记工作。月中旬,县乡两级共人集中到县审核清查登记表,配备了台微机进行个体经营户调查表数据处理,县乡两级分成审核组、编码组、数据处理组,流水作业,日夜兼程,封闭一周,夺取了清查登记工作的全面胜利。
六倾全部之力,行超常之举,确保普查登记一次成功。正式普查登记开始后,统计局长调度指挥,统计局全员参战,普查办主任带队到乡镇巡回检查,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月日,我县再次召开经济普查登记、审核和数据处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及时高质量完成普查登记和审核工作。确定了乡镇和部门责任,强化了质量和时间要求,提出了“决战一个月,普查一次成功”的奋斗目标;二是未雨绸缪,安排好春节后的经济普查工作。要求各乡镇坚持“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量不减”,保持普查机构、队伍的稳定,确保春节后普查工作如期进行。截止××年月日,全县圆满完成了观场登记工作,各项技术指标一次达标。
七以质量为生命,高质量完成普查审核和数据处理。
普查审核和数据处理工作,时间集中,工作量大。我县研究并实施了五项措施,一是加强普查队伍力量。从县直部门抽调了名工作人员,全局干部职工除有年报任务的外全部投入普查工作中,将普查工作人员按专业分组,各专业组又分成数据处理、审核、录入小组,各专业小组流水作业、相互配合;二是全员参战,取消休息日。从月日到春节,县统计局和经济普查办公室取消公休日;三是实行日报告日总结制度。各专业每日报审核和数据处理进度,县普查中心每日进行总结。四是实行督导检查制度.县统计局到乡镇及有关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催报普查表。五是实行全程查遗补漏制度。普查不止,查遗补漏不止,共补报法人单位家。
月日,全县表、表处理完毕,月日,微机审核工作全都完成,月日,查询和查遗补漏基本完成,按时向石家庄市传送普查数据,经济普查审核及数据处理工作首战告捷。
我县抓紧春节前的宝贵时间,组织力量对普查表进行审核,对个体经营户清查表进行查询、审核,经过全县名普查工作人员,为期天的辛勤工作,于农历腊月二十八初步完成了这项工作。月日,安排部署了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工作,并将名录下发给乡镇,月日,各乡镇上报了普查表,县普查办迅速组织了初审,对错项多、缺项多、不盖章、不签字的,有坐登、抄登嫌疑的,当即退回进行返工,扎扎实实地抓工作,实实在在地保质量.月中旬,全县数据处理工作全部完成,我局对脏、乱、差的普查表进行了重新更换.月中旬,比较顺利的通过市组织的质量验收,月份,我县将普查基层表装档保存.我县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三、经济普查工作中的几点经验、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普查工作的根本保证。
经济普查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属于政府行为,也是各级统计部门不可推卸的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我县经济普查成功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年月成立领导小组,到召开动员大会,再到清查登记和普查登记攻坚战,县政府主要领导、常务副县长亲自抓协调,抓督导,抓机构,抓人、财、物的落实,还有县普查办从成员单位抽调了名工作人员、解决间办公用房,县乡两级对经费落实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重点难点问题都是各级党政领导亲自督办解决的。
⒉坚持“全、准,清”、“两争”和“十六字”奋斗目标是做好普查工作的正确导向。
经济普查工作只能确保一次成功,不能推倒重来,质量不过关,后患无穷。情况再复杂,困难再多,质量标准不能降低,要始终贯彻《统计法》不动摇,我县立足于“工作的高质量和数据的高质量”,确定了“总量指标要查准、单位个数要查全、行业结构要查清”、“全省争先进,全市争第一”和“全力以赴、质量为本、专业为主、整体推进”的工作目标,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用这一目标统一各级.普查中从一点一滴做起,始终坚持这一目标,而不是朝令夕改。从每一位领导,每一位普查工作人员,从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具体任务抓起,大到清查摸底、普查登记,小到发布信息、工作安排都坚持这一目标,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强化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争先意识,形成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高标准、高姿态的良好氛围.
⒊贯彻《普查条例》及各项普查政策,结合实际确定切实可行普查办法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关键.
我县认真贯彻《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河北省普查方案,结合本县实际,研究制定了本县普查实施细则,细化、量化国家、省方案,有效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了许多适合本地的举措。乡、村两级普查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如何使普查工作人员既忠实地贯彻省方案,又倘使可行地实行普查,是我们做好普查的基础.县普查办反复研究省方案,确定了两项措施;一是将工作做细,县普查办集中处理单位类别界定、行业确定等难度较大的工作;二是贯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针,按原报表渠道布置报表,党政机关、直报的企事业单位直接向统计局专业科室报表,其他单位以块普查.在普查中,坚持“灵活、简便”的原则,不死搬硬套,即使同一行业也做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第四篇:经济普查技术工作总结
精心谋划质量为本*县经济普查取得决定性胜利
—**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县统计局、**县经济普查办公室
我县的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县各级普查机构及近800名普查工作人员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初步完成了经济普查准备、普查登记、数据处理等各阶段任务,实现了“总量指标要查准、单位个数要查全、行业结构要查清”和“全省争先进,全市争第一”的奋斗目标,第一次经济普查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第一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与全省乃至全国一样,迈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县从2004年3月份正式启动第一次经济普查,其最大收获和成果就是对这些变化做出了真实的反映。综合看这次普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查清了全县单位总量和结构.这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12月31日,全县二、三产业法人单位1381个;产业活动单位124个;个体户17094户。经过初步评估与省、市质量验收,认为我县普查数据符合历史变化趋势,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全县经济发展实际,普查数据是真实可信的。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县情,发挥县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有效地制定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快速发展.这些普查数据既准确地评价了我县“十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也为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创新统计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次普查有效地弥补了目前统计资料的缺口,尤其是非常薄弱和欠缺的服务业统计资料得到全面补充.通过普查,有效地完善了工业、建筑业、贸易业、服务业等专业统计制度,尤其是服务业统计制度真正建立起来.这次普查对现行统计体制、统计方法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为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统计核算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为拓展统计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这次普查取得了大量的微观统计资料,掌握了各类经济主体的规模、结构、效益、能源消费、科技开发等基本情况,为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拓展统计服务领域奠定了基础,为各类经济主体准确把握所处行业发展动态,正确判断时常走向,适时做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第一次经济普查各阶段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组建机构、筹措物资经费,全面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机构建立、物资经费的筹措是经济普查的组织和物质保障。2004年3月9日,县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将普查办公室人员按专业具体分组为:综合业务组、工业交通组、贸易、建筑业组、个体私营及服务业组、执法检查组、数据处理组、文秘宣传组,各负其责。乡村及30个企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全部组建了普查机构,772名普查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县、乡两级在普查经费落实上给了大力支持。县经济普查办公室配备了18名工作人员,解决了6间办公用房,购置了2套数据处理设备,乡村两级较好地解决了办公用房,办公用品和数据处理设备等物质条件。
(二)规范区域划分,开展普查调研。划分区域是经济普查的一项基础工作,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明确责任、归属和工作量,确保不重不漏,我县本着早动手、争取主动的思略,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进行自上而下的勘察、协商,划分了290个普查区.为了探索经验,我县到部分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完成了针对经济普查中存在的问题即解决办法所搞的6个专项调研,既锻炼了队伍,找出了影响普查工作质量的薄弱因素,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三)严格“两员”选调,强化业务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济普查的又一大难题.为切实将选调工作落到实处,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一次经济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调的通知》。对“两员”的配备原则、办法、待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全县772名普查人员于2004年8月全部到位。为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高素质、能打硬仗的队伍,县“经普办”精心准备、超前运作,采取直接培训全县普查工作人员的办法,县普查办公室组织统计局有关专业科室的8名业务骨干,分两组利用8天时间深入16个乡镇、办事处,对乡镇以下普查人员进行了培训,随后又对县直部门分系统、分专业进行了5次培训。使全县普查人员得到全面的、系统的培训,提高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四)宣传开路,营造了浓厚的普查氛围。搞好宣传发动、让群众了解、配合、支持普查,如实申报是提高普查质量和完成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市宣传方案,我县制定了宣传工作规划,抓住时机、把握重点、迅速在全县营造出浓厚氛围.一是从2004年6月开始就在县城主要街道、政府所在地悬挂横幅15条,开展宣传;二是10月10日,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经济普查宣传月开幕式;三是从2004年10月10日开始,县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滚动播发经济普查宣传口号;四是副县长于12月28日做电视讲话;五是乡镇所在地悬挂了30条宣传横幅;六是经济普查办公室开通普查热线,发放普查条例850份,《公开信》10000份;七是各乡镇及村委会充分利用高音喇叭、民间各种宣传形式开展一次专题宣传活动;
(五)以质量为生命,率先打赢清查登记攻坚战。清查登记是正式普查前最重要的一场战役.10月14日至10日,县长、主管县长亲自动员,统计局长跑遍全县290个普查区进行了分类指导,全县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清查登记工作。10月中旬,县乡两级共40人集中到县审核清查登记表,配备了12台微机进行个体经营户调查表数据处理,县乡两级分成审核组、编码组、数据处理组,流水作业,日夜兼程,封闭一周,夺取了清查登记工作的全面胜利。
(六)倾全部之力,行超常之举,确保普查登记一次成功。正式普查登记开始后,统计局长调度指挥,统计局全员参战,普查办主任带队到乡镇巡回检查,将问题解决在基层.1月8日,我县再次召开经济普查登记、审核和数据处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及时高质量完成普查登记和审核工作。确定了乡镇和部门责任,强化了质量和时间要求,提出了“决战一个月,普查一次成功”的奋斗目标;二是未雨绸缪,安排好春节后的经济普查工作。要求各乡镇坚持“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量不减”,保持普查机构、队伍的稳定,确保春节后普查工作如期进行。截止2005年1月9日,全县圆满完成了观场登记工作,各项技术指标一次达标。
(七)以质量为生命,高质量完成普查审核和数据处理。普查审核和数据处理工作,时间集中,工作量大。我县研究并实施了五项措施,一是加强普查队伍力量。从县直部门抽调了12名工作人员,全局干部职工除有年报任务的外全部投入普查工作中,将普查工作人员按专业分组,各专业组又分成数据处理、审核、录入小组,各专业小组流水作业、相互配合;二是全员参战,取消休息日。从1月6日到春节,县统计局和经济普查办公室取消公休日;三是实行日报告日总结制度。各专业每日报审核和数据处理进度,县普查中心每日进行总结。四是实行督导检查制度.县统计局到乡镇及有关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催报普查表。五是实行全程查遗补漏制度。普查不止,查遗补漏不止,共补报法人单位6家。
1月7日,全县601表、602表处理完毕,1月8日,微机审核工作全都完成,1月9日,查询和查遗补漏基本完成,按时向石家庄市传送普查数据,经济普查审核及数据处理工作首战告捷。我县抓紧春节前的宝贵时间,组织力量对普查表进行审核,对个体经营户清查表进行查询、审核,经过全县30名普查工作人员,为期25天的辛勤工作,于农历腊月二十八初步完成了这项工作。3月10日,安排部署了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工作,并将名录下发给乡镇,3月17日,各乡镇上报了普查表,县普查办迅速组织了初审,对错项多、缺项多、不盖章、不签字的,有坐登、抄登嫌疑的,当即退回进行返工,扎扎实实地抓工作,实实在在地保质量.4月中旬,全县数据处理工作全部完成,我局对脏、乱、差的普查表进行了重新更换.5月中旬,比较顺利的通过市组织的质量验收,6月份,我县将普查基层表装档保存.我县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三、经济普查工作中的几点经验
l、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普查工作的根本保证。经济普查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属于政府行为,也是各级统计部门不可推卸的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我县经济普查成功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2004年3月成立领导小组,到召开动员大会,再到清查登记和普查登记攻坚战,县政府主要领导、常务副县长亲自抓协调,抓督导,抓机构,抓人、财、物的落实,还有县普查办从成员单位抽调了12名工作人员、解决6间办公用房,县乡两级对经费落实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重点难点问题都是各级党政领导亲自督办解决的。
2、坚持“全、准,清”、“两争”和“十六字”奋斗目标是做好普查工作的正确导向。经济普查工作只能确保一次成功,不能推倒重来,质量不过关,后患无穷。情况再复杂,困难再多,质量标准不能降低,要始终贯彻《统计法》不动摇,我县立足于“工作的高质量和数据的高质量”,确定了“总量指标要查准、单位个数要查全、行业结构要查清”、“全省争先进,全市争第一”和“全力以赴、质量为本、专业为主、整体推进”的工作目标,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用这一目标统一各级.普查中从一点一滴做起,始终坚持这一目标,而不是朝令夕改。从每一位领导,每一位普查工作人员,从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具体任务抓起,大到清查摸底、普查登记,小到发布信息、工作安排都坚持这一目标,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强化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争先意识,形成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高标准、高姿态的良好氛围.
3、贯彻《普查条例》及各项普查政策,结合实际确定切实可行普查办法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关键.我县认真贯彻《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河北省普查方案,结合本县实际,研究制定了本县普查实施细则,细化、量化国家、省方案,有效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了许多适合本地的举措。乡、村两级普查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如何使普查工作人员既忠实地贯彻省方案,又倘使可行地实行普查,是我们做好普查的基础.县普查办反复研究省方案,确定了两项措施;一是将工作做细,县普查办集中处理单位类别界定、行业确定等难度较大的工作;二是贯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针,按原报表渠道布置报表,党政机关、直报的企事业单位直接向统计局专业科室报表,其他单位以块普查.在普查中,坚持“灵活、简便”的原则,不死搬硬套,即使同一行业也做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例如:卫生局管理的乡及乡以上卫生院由卫生局按条普查,而卫生局管理的村办卫生室、个体诊所由乡镇按块普查。实践证明,执行国家、省方案,采取切实到位的措施,不失时机进行调度,是我们普查成功的基石。
4、强化基础,科学管理、弘扬统计精神是取得经济普查成功的内在动力。说一千,道一万,组建一支以统计力量为主体的普查队伍是普查成功的关键.从2004年初开始,我县着手完善全县普查机构力量,经过不懈努力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县乡两级配备了专用微机,普查机构做到了有牌子、有人员,有办公室、有印章、有经费.普查中,我们组建了以统计人员为主体的普查队伍,实践证明,这是我们方案能够贯彻执行、普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经济普查对于统计局和各级普查机构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建立科学的管理、控制系统是队伍打胜仗的纪律保证.我们先后制定了领导责任制、数据处理工作制度、督导检查制度、日报告日总结制度、值班制度,查遗补漏制度,数据审核制度等多项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以制度保证普查的高质量。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统计局长身先士卒,抓组织、抓协调、抓质量,县普查中心督导协调,统计局各专业各负其责,工商、民政、编制,等多家县直部门密切配合,体现了一种通力协作精神。清查表审核和个体经营户数据处理阶段,全县40名普查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奋战一周,体力上超常付出,心理上超常压力,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层出不穷。为按时上报普查数据,普查表录入期间,县普查办及统计局有关科室人员,刻苦工作,加班加点到深夜11、12点,甚至到凌晨4点,付出的艰辛,恐怕只有参加过经济普查的同志才能体会,这又体现了一种勇于奉献精神。我们以精神凝聚人,以精神鼓舞人,以精神追求普查的高质量.这种精神就是积极向上的统计精神,无怨无悔,以苦为乐,精心采集普查数据的统计精神。
四、几点建议:
(一)“总体设计、专业为主、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十六字模式有待商榷。
1、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将经济普查工作看成了统计局部门行为。经济普查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属于政府行为,尽管是统计部门不可推卸的重点工作,但统计部门越俎代庖是搞不好普查的.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普查应该由各级普查机构去组织实施,而以“专业为主”的模式客观上将普查机构,尤其是市、县两级普查机构置于尴尬地位。
2、县级统计局各专业不堪重负。县级统计局各专业人员,不是工作量大,就是身兼双职,既要完成经济普查工作,又不能耽误各专业的定报、年报,使专业人员忙的不可开交。
3、人为增加协调难度。这次普查既要搞好部门间协调、普查对象间协调,又人为地增加了统计局主管领导间协调,专业间协调,上下级统计局专业间协调,协调工作量之大相当突出。省、市专业处直接培训县级专业人员,而负责协调、把握标准的普查中心不参加培训,不能全面了解普查要求。它的结果是根本谈不上协调
好、把握好标准。普查中遇到疑问,既要协调好县级专业关系,又要协调好省、市专业关系,还要与省、市普查中心协调.协调的环节众多、程序复杂。而一旦发生问题,容易形成专业相互推卸责任的嫌疑.
(二)普查与年报衔接值得探究。普查与年报如何有效衔接。各地都在探索,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普查与年报衔接,我们认为应该是“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统计精神的衔接,应该是指标体系、核算方法的衔接,而不是普查数据与年报数据的原原本本的接近或一致。以普查代年报,它的出发点是好的,既减轻基层负担,又便于数据对比分析.但是当前统计体制和方法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日常统计年报既要满足上下级统计部门的需要,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地领导的要求,可以说统计部门在夹缝中求发展.如果以普查代年报,普查就消除不了年报的影响,普查也就成为内容增加了的年报,基层统计部门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三)普查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有待斟酌。
1、普查登记已结束半个多月,省、市问题解答才纷至沓来,并且有朝令夕改现象。普查中不严格按照在地原则,地方数据不全面.2005年4月中旬,省、石家庄市又开展了市场认定,我县市场个数由25个减少为2个,个体户减少了2千余户,方案的不严谨直接造成漏报。
2、数据处理程序下发基层太晚.清查登记2004年10月底就结束了,直到2005年1月初,数据处理程序才下发到县级,而1月10日县级就上报601表、602表数据。由于时间紧,只能抽调大量人员加班加点工作,数据处理中遇到问题,根本没有时间与调查对象沟通,导致直接修改普查表现象。
3、数据处理软件变化快、打补丁多,普查软件功能强大,但使用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变化快、打补丁多。这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也是软件开发与实际脱节的表现.但是程序每变动一次,基层既要改动数据库,又要与调查对象联系改正普查表,期间工作量之大、改动次数之多、调查对象意见之大可见一斑。
我县的经济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统计局、普查办的精心帮助分不开的;是与我们坚持“全、准、清”、“两争”、“十六字”方针分不开的;是与我们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工作分不开的;是与我们全县普查大军奋力拼搏分不开的。我们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善始善终,努力取得经济普查工作的全面胜利。
第五篇:经济普查技术工作总结
精心谋划质量为本*县经济普查取得决定性胜利
—**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县统计局**县经济普查办公室
(2005年*月*日)
我县的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盛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县各级普查机构及近800名普查工作人员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初步完成了经济普查准备、普查登记、数据处理等各阶段任务,实现了“总量指标要查准、单位个数要查全、行业结构要查清”和“全省争先进,全市争第一”的奋斗目标,第一次经济普查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第一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与全省乃至全国一样,迈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县从2004年3月份正式启动第一次经济普查,其最大收获和成果就是对这些变化做出了真实的反映。综合看这次普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查清了全县单位总量和结构.这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12月31日,全县二、三产业法人单位1381个;产业活动单位124个;个体户17094户。经过初步评估与盛市质量验收,认为我县普查数据符合历史变化趋势,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全县经济发展实际,普查数据是真实可信的。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县情,发挥县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有效地制定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快速发展.这些普查数据既准确地评价了我县“十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也为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创新统计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次普查有效地弥补了目前统计资料的缺口,尤其是非常薄弱和欠缺的服务业统计资料得到全面补充.通过普查,有效地完善了工业、建筑业、贸易业、服务业等专业统计制度,尤其是服务业统计制度真正建立起来.这次普查对现行统计体制、统计方法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为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统计核算体系奠定了基矗
(三)为拓展统计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这次普查取得了大量的微观统计资料,掌握了各类经济主体的规模、结构、效益、能源消费、科技开发等基本情况,为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拓展统计服务领域奠定了基础,为各类经济主体准确把握所处行业发展动态,正确判断时常走向,适时做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第一次经济普查各阶段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组建机构、筹措物资经费,全面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机构建立、物资经费的筹措是经济普查的组织和物质保障。2004年3月9日,县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将普查办公室人员按专业具体分组为:综合业务组、工业交通组、贸易、建筑业组、个体私营及服务业组、执法检查组、数据处理组、文秘宣传组,各负其责。乡村及30个企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全部组建了普查机构,772名普查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县、乡两级在普查经费落实上给了大力支持。县经济普查办公室配备了18名工作人员,解决了6间办公用房,购置了2套数据处理设备,乡村两级较好地解决了办公用房,办公用品和数据处理设备等物质条件。
(二)规范区域划分,开展普查调研。划分区域是经济普查的一项基础工作,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明确责任、归属和工作量,确保不重不漏,我县本着早动手、争取主动的思略,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进行自上而下的勘察、协商,划分了290个普查区.为了探索经验,我县到部分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完成了针对经济普查中存在的问题即解决办法所搞的6个专项调研,既锻炼了队伍,找出了影响普查工作质量的薄弱因素,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三)严格“两员”选调,强化业务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济普查的又一大难题.为切实将选调工作落到实处,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一次经济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调的通知》。对“两员”的配备原则、办法、待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全县772名普查人员于2004年8月全部到位。为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高素质、能打硬仗的队伍,县“经普办”精心准备、超前运作,采取直接培训全县普查工作人员的办法,县普查办公室组织统计局有关专业科室的8名业务骨干,分两组利用8天时间深入16个乡镇、办事处,对乡镇以下普查人员进行了培训,随后又对县直部门分系统、分专业进行了5次培训。使全县普查人员得到全面的、系统的培训,提高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矗
(四)宣传开路,营造了浓厚的普查氛围。搞好宣传发动、让群众了解、配合、支持普查,如实申报是提高普查质量和完成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市宣传方案,我县制定了宣传工作规划,抓住时机、把握重点、迅速在全县营造出浓厚氛围.一是从2004年6月开始就在县城主要街道、政府所在地悬挂横幅15条,开展宣传;二是10月10日,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经济普查宣传月开幕式;三是从2004年10月10日开始,县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滚动播发经济普查宣传口号;四是副县长于12月28日做电视讲话;五是乡镇所在地悬挂了30条宣传横幅;六是经济普查办公室开通普查热线,发放普查条例850份,《公开信》10000份;七是各乡镇及村委会充分利用高音喇叭、民间各种宣传形式开展一次专题宣传活动;
(五)以质量为生命,率先打赢清查登记攻坚战。清查登记是正式普查前最重要的一场战役.10月14日至10日,县长、主管县长亲自动员,统计局长跑遍全县290个普查区进行了分类指导,全县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清查登记工作。10月中旬,县乡两级共40人集中到县审核清查登记表,配备了12台微机进行个体经营户调查表数据处理,县乡两级分成审核组、编码组、数据处理组,流水作业,日夜兼程,封闭一周,夺取了清查登记工作的全面胜利。
&nbs
据处理工作制度、督导检查制度、日报告日总结制度、值班制度,查遗补漏制度,数据审核制度等多项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以制度保证普查的高质量。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统计局长身先士卒,抓组织、抓协调、抓质量,县普查中心督导协调,统计局各专业各负其责,工商、民政、编制,等多家县直部门密切配合,体现了一种通力协作精神。清查表审核和个体经营户数据处理阶段,全县40名普查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奋战一周,体力上超常付出,心理上超常压力,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层出不穷。
为按时上报普查数据,普查表录入期间,县普查办及统计局有关科室人员,刻苦工作,加班加点到深夜11、12点,甚至到凌晨4点,付出的艰辛,恐怕只有参加过经济普查的同志才能体会,这又体现了一种勇于奉献精神。我们以精神凝聚人,以精神鼓舞人,以精神追求普查的高质量.这种精神就是积极向上的统计精神,无怨无悔,以苦为乐,精心采集普查数据的统计精神。
四、几点建议:
(一)“总体设计、专业为主、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十六字模式有待商榷。
1、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将经济普查工作看成了统计局部门行为。经济普查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属于政府行为,尽管是统计部门不可推卸的重点工作,但统计部门越俎代庖是搞不好普查的.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普查应该由各级普查机构去组织实施,而以“专业为主”的模式客观上将普查机构,尤其是市、县两级普查机构置于尴尬地位。
2、县级统计局各专业不堪重负。县级统计局各专业人员,不是工作量大,就是身兼双职,既要完成经济普查工作,又不能耽误各专业的定报、年报,使专业人员忙的不可开交。
3、人为增加协调难度。这次普查既要搞好部门间协调、普查对象间协调,又人为地增加了统计局主管领导间协调,专业间协调,上下级统计局专业间协调,协调工作量之大相当突出。盛市专业处直接培训县级专业人员,而负责协调、把握标准的普查中心不参加培训,不能全面了解普查要求。它的结果是根本谈不上协调好、把握好标准。普查中遇到疑问,既要协调好县级专业关系,又要协调好盛市专业关系,还要与盛市普查中心协调.协调的环节众多、程序复杂。而一旦发生问题,容易形成专业相互推卸责任的嫌疑.
(二)普查与年报衔接值得探究。
普查与年报如何有效衔接。各地都在探索,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普查与年报衔接,我们认为应该是“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统计精神的衔接,应该是指标体系、核算方法的衔接,而不是普查数据与年报数据的原原本本的接近或一致。以普查代年报,它的出发点是好的,既减轻基层负担,又便于数据对比分析.但是当前统计体制和方法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日常统计年报既要满足上下级统计部门的需要,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地领导的要求,可以说统计部门在夹缝中求发展.如果以普查代年报,普查就消除不了年报的影响,普查也就成为内容增加了的年报,基层统计部门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三)普查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有待斟酌。
1、普查登记已结束半个多月,盛市问题解答才纷至沓来,并且有朝令夕改现象。普查中不严格按照在地原则,地方数据不全面.2005年4月中旬,盛石家庄市又开展了市场认定,我县市场个数由25个减少为2个,个体户减少了2千余户,方案的不严谨直接造成漏报。
2、数据处理程序下发基层太晚.清查登记2004年10月底就结束了,直到2005年1月初,数据处理程序才下发到县级,而1月10日县级就上报601表、602表数据。由于时间紧,只能抽调大量人员加班加点工作,数据处理中遇到问题,根本没有时间与调查对象沟通,导致直接修改普查表现象。
3、数据处理软件变化快、打补丁多,普查软件功能强大,但使用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变化快、打补丁多。这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也是软件开发与实际脱节的表现.但是程序每变动一次,基层既要改动数据库,又要与调查对象联系改正普查表,期间工作量之大、改动次数之多、调查对象意见之大可见一斑。
我县的经济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盛市统计局、普查办的精心帮助分不开的;是与我们坚持“全、准、清”、“两争”、“十六字”方针分不开的;是与我们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工作分不开的;是与我们全县普查大军奋力拼搏分不开的。我们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善始善终,努力取得经济普查工作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