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摄影技术与赏析作业
《摄影技术与赏析》学习报告
一、针对自己的专业,谈谈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我是大一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二方向的学生。在大一下刚开始选课的时候,就有一位学姐极力推荐我选这门课,说这门课不仅有意思,而且对我们这专业有很大的帮助。但选课困难呀,想选上这样抢手的课还真是不容易。正好看暑假学校也有这门课,于是就毫不犹豫的选了这门课。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我的专业还是挺有用的。看了下大二的课表,我们专业在大二上会有一门课叫《航空与航天摄影》,也是孙和利老师的课。我们二方向是摄影测量方向,主要培养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影像获取、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影像解译、分析以及计算机视觉和电子技术应用开发能力,掌握从影像中恢复重建三维空间信息和识别影像上目标属性的方法,以及摄影测量与遥感制图和近景摄影测量产品开发应用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们要对摄影技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这门选修课,我对单反相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我知道了如何取景操作才能得到一张可以称的上好的照片。之后又经过几次实习加强了我对摄影技术的了解,为我大二的那门专业必修课打下了基础,减少了我以后学习专业课的困难,增进了我学习的兴趣。
二、叙述摄影技术过程
1.同一架照相机而言,焦距相同,则物距大,摄影比例尺小,影像小;对两架相机而言,物距相同,则焦距长,摄影比例尺大,摄得影像大。
2.焦距长,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
3.大口径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和使用较短的快门速度,也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
4.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要使拍摄后的效果保持一致,需遵循下列两条规则:
(1)曝光时间越长,相应的 k增加,曝光时间越短,相应的 k减少;
(2)曝光时间变化一倍,k 变化一档。
5.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深度大的被摄体都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 视角大,有利于近距离摄取较广阔的景物范围,在室内拍摄中尤为见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收缩比例强烈,带来画面透视感较强; 影像畸变差较大,尤其在画面边缘部分,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影像变形失真的问题。* 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 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且不易干扰被摄对象;能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缩小,时前后景物在画面上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 影像畸变差较小,这在人像摄影中尤为见长。
6.最小景深可使使背景模糊,主体清晰。方法:k减少或a减小或 f增加;最大景深可使所有被摄景物在画面上都能较为清晰地再现。
7.曝光多,影像黑,即密度大;曝光少,影像淡,即密度小;不曝光,感光材料
上是透明的。
8.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数码相机的感光能力越强。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ISO值高的图片会比ISO值低的图片亮,但是同时,也容易增加噪点。
三、结合实习内容,叙述如何能获得一张好的照片,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1.端稳相机2.锁住焦点3.正确曝光4.善用闪光灯5.巧用一天不同时刻的光线 阳光的色调和强度在一天中变化不同。清晨(黎明时分至上午9点),光线柔和苍白,被拍摄体会产生长长的阴影,露珠晶莹闪烁,这种优美的光线适合拍摄风景,尤其是地面上有升腾的薄雾时,景色更加迷人。清晨的光线也有利于拍摄人像。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阳光娇艳但刺目,会产生小而暗的阴影,这种光线不大诱人。从下午4点到日落时分光线呈暖色,变的越来越暗,这是用侧光拍摄风景甚至人像的富有戏剧性效果的光线。日落时分到天黑之间的光线和色彩非常适合拍摄现场下的城市风景。
我认为恰当的用光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比如说如果在室外阳光下逆光拍摄,则应按当时顺光曝光量再增加3-4级曝光;如果要拍成剪影效果,则应按背景的亮度为标准进行曝光。为了使暗面有一定的照度,我们可以利用反光板反光,并以此为根据确定曝光量。在阴天摄影时,曝光量即使准确,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还不如曝光略少的效果好。因为曝光略为不足(曝光量减0.5-1级)不仅不会影响阴天漫射光照明的物体亮部和浅色部位的表现,反而有助于暗处和深色部位加重影调,使整个画面的影调反差略为加大。也可以先根据测光或估计的正确的曝光量拍摄一张,然后按曝光量的等级递增、递减再拍2或4张。
四、叙述自己通过学习取得了哪些进步,课程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单反相机的基本构造及相机的发展史,也知道了彩色摄影的原理,增强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知道了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的照片,也知道了如何才能拍摄出好的照片,并加强了自己对ps的了解。
五、叙述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本课程要学习内容较多,实习次数较多,但课时较少,导致老师上课讲的有点匆忙。
第二篇:摄影技术与赏析实习报告
《摄影技术与赏析》
学习报告
院系: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结合所学专业,简述学习“摄影”的原因;对本课程授课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1.结合所学专业,简述学习“摄影”的原因
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大三的学生,主攻方向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摄影技术和我的专业基本没什么关联,但是摄影艺术鉴赏却对我们的理论知识的实践很重要的。学会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也是我们设计出一个界面优美、提高用户使用优化度的重要保证。同时,我的学校学生社团(一年校会宣传部新闻工作、两年院会宣传部新闻工作,现在在党支部宣传部从事宣传工作)的工作方向,也决定了我必须学习好和掌握好摄影技术与赏析这门课,才能更好地去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大一大二选课期间,我就无数次提交过摄影技术与赏析这门课的选课单,但是都没有选上,大三第一次提交就选上了,我庆幸我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选择了这门课。在这门课的学习期间,我跟随着老师授课的进程不断的进步,我感觉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学习摄影的原因。
2.对本课程授课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摄影技术与赏析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我们的课时却较少,导致老师讲课比较匆忙,希望老师能适当增加课时,让同学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同时,希望老师能把实习的摄影任务作品在每次的实习结束就收取上来,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和评价,同时同学们之间也可以互评,这样既可以起到监督同学们及时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让大家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也能让同学们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简述摄影中感光度确定的原则;应如何利用TV、AV曝光模式?当自动曝光偏差大时应如何进行曝光修正?
1.摄影中感光度确定的原则
感光度,通俗地说就是相机的感光器件对光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感光器件对光越敏感。当光线很暗时,在相同的光圈、快门设置下,低ISO拍出的照片,可能显得很暗,影像也有些“朦胧”,提高了ISO ,照片就会明亮起来。通常,在不能加大光圈、降低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常常用提高ISO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但随着ISO的提高,照片上产生的“噪点”也随之增加,照片看上去,有许多“麻点”。所以在光线较好或没有设置上的限制时,应该尽量用ISO80或100进行拍摄。这样,照片看上去会干净、清晰得多。只有在光线很差,又无法用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来满足曝光量时,才采用提升ISO的办法。
2.如何利用TV、AV曝光模式
TV(快门优先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手动设置快门等参数,光圈由相机自动匹配。主要用于在需要快门速度表现一些特殊效果的时候。比如抓拍运动物体时,需高速快门,TV档是最合适的拍照模式,当拍需要慢速快门时,也可优先考虑TV档。
AV(光圈优先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手动设置光圈等参数,快门由相机自动匹配,达到正常曝光。这个模式主要侧重于需要调节光圈大小来表现虚化或星芒等效果的时候。如拍背景虚化或前景虚化的效果图片时,就可以用AV模式,优先设置大光圈,保证虚化效果。拍风景时要保证整个画面都很清晰,要设置小光圈。拍夜景时,要想得到星芒效果,可设置小光圈来达到。
3.当自动曝光偏差大时应如何进行曝光修正
通常,当我们使用相机的自动或半自动的曝光功能时,常常会得到我们不想要的结果,也就是自动曝光的偏差大,于是我们需要进行曝光补偿来改善曝光。使用EV(曝光值调整)可将相机的自动曝光向上或向下调整几级。值0表示相机建议的曝光,选择+值(如+0.3、+0.7)可增加曝光并使图像变亮,选择-值(如-0.3、-0.7)可减少曝光让图像变暗。
三、叙述建筑摄影构图与用光应注意的问题
1.构图
摄影构图就是运用镜头的各种成像特征和摄影的各种造型手段来构成照片的画面,掌握好它的一些基本常识是出好作品的基础。拍摄前最好先在建筑四周走上一圈,认真观察一下建筑的外形特征,寻找合适的拍摄点,然后再选择相应焦距的镜头,在取景器里精心构图,把能起到突出建筑主体、增加画面空间感的前景和背景组织在画面之中,把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景物排除在外。写实类建筑摄影要求忠实表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和建筑功能,客观真实地再现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透视和室内装饰等情况。写意类建筑摄影属于艺术摄影范畴,更多地是表现摄影师对建筑的主观感受。摄影师通过对建筑的观察和表现,来反映自己的摄影思想。这种拍摄方式完全可以摆脱客观的限制,根据摄影人的理解和感悟,运用各种各样的摄影技术来表现建筑的韵律美、色彩美和构图美。
2.用光
户外建筑摄影的主光源是日光,理想的光线不但需要耐心等待,更要努力去发现并加以利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阳光是如何使建筑充满生气,而又如何使建筑变得平淡乏味。在强光的烘托下,高低起伏的建筑轮廓线成了视觉的主要要素。在拍摄现代城市建筑时还可以多留意一下玻璃幕墙对光的反射,也许会发现很多的创作机会。所以建筑摄影多使用自然光造型。选择一些光比较好的时间拍摄,如夕阳的余晖等。利用好自然光就可以将建筑拍摄的很漂亮。
四、叙述手机摄影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1.手机摄影的特点
手机作为现代人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同时也成为了最便捷的拍摄工具,能让人们用一种更平和、更细腻、更朴实的心态来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着拍照手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价格的下降,手机摄影日益普及。手机摄影有它的方便性和普及性,但是和相机相比还是有差距。
2.手机摄影应注意的问题
1.稳住手机,拍摄后的停留。晃动会导致图片模糊,按快门时一定要轻。2.不要使用数码变焦。数码变焦会降低图片质量,可采取走进或事后裁剪来避免。
3.使用相机最佳分辨率和长宽比,一般选取4:3的长宽比。4.及时清理镜头。手机的镜头易沾污垢,及时清理擦拭。5.通过点击屏幕调整正确的对焦和曝光。
6.通过各种拍照模式的使用来使拍摄变得简单轻松。
7.拍摄多少照片。避免一张照片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手抖造成的模糊,这样有备选的照片。8.适当进行后期处理。如增加滤镜、调节对比度和亮度以及对画面多余的部分进行适当裁剪都是使一张图片看起来更漂亮的方法。
第三篇:摄影作业
摄影是光影艺术、摄影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摄影是减法艺术。光影的语言在摄影中能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被摄体的形状、体积、质感、色彩、明暗关系、空间深度、自然状态等。摄影讲求微妙的光影对比以取得丰富层次。并要学会从摄影的角度去观察颜色,会领略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自然光的内在美,独特的氛围和美感。光的颜色、强度和方向都能影响我们对一些物体真正是什么样子的看法。摄影也看重画面构图、也讲求色彩的冷暖、明度、饱和度的对比关系,更讲究画面的点、线、面比及节奏感。这些画面的构成规律与屏幕设计的视觉传达规律是一致的。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河南工业大学的晴朗夜空。照片右下脚的钟是钟楼这座建筑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个钟告诉了大家拍摄的地点及时间。夜空中点点闪烁的星星昭示着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天空的颜色有层次感的依次变化着颜色,显示出夜空的深邃与浩淼。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海一样的蔚蓝色,色调柔和宁静,反衬出大学校园夜色中安静祥和的一面。拍摄时从远处取景由下往上仰视星空,采取单次曝光,以钟为聚焦点,突出显现出了钟这一事物。整个画面以冷色调为主,与乳白色的中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冲击。这张照片表现出在学校这一方净土中特有的特质:安静、祥和一切却又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第四篇:摄影技术与技巧大纲
《摄影技术与技巧》
教学大纲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摄影技术与技巧》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摄影技术与技巧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摄影技术与技巧
3、英文名称: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Photography
4、课程简介:“摄影技术与技巧”是摄影专业(图片摄影方向、影视摄影方向、照明艺术方向)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为学生从事图片摄影、影视摄影、照明艺术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学习摄影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总体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摄影技术、技巧进行摄影创作。本课程共需51学时。
具体要求学生了解摄影发展史、摄影的功用与特点,掌握照相器材知识及其使用、感光材料基本知识与黑白暗房操作、影调控制及动态与动感控制方法、数码摄影技术,能够独立拍摄和制作技术过关的摄影作品,并能将所学理论和技能自觉应用于本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行进训练。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摄影构图、数字图像处理。
3、周学时:3学时;总学时:51学时(其中讲授教学33学时,实验18学时)。
4、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5、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6、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实验与平时成绩比例为6:2:3。
7、实验与作业:实验,摄影作品拍摄
8、教材:《摄影技术与技巧》,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9、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手册》,沙占祥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04年。《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沙占祥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现代照相机的原理与使用》,钱元凯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奇妙的数字影像世界》,项仲平、胡晓阳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ADOBE PHOTOSHOP CS2标准培训教材简明版》,汪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摄影训练50步》,陈睦喜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摄影是什么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光和光的特性,摄影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及其地位和影响,对摄影功用和特点的辨证分析。
教学难点:光和光的特性、对摄影功用和特点的辨证分析。
三、授课时数:讲授3学时。
四、教学内容:介绍摄影术的诞生、发展、摄影的功用与特点、摄影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摄影的概念、摄影的特性及其摄影术对人类的意义。
第一节 摄影术的诞生
一、光和光的特性
可见光波长、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三原色光、消色、加色效应、互补色。
二、针孔成像与暗箱
三、成像技术的探索与发明
德拉罗修与《基凡提》、“阳光图片”、约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与《窗外的景色》、路易·雅克·芒特·达盖尔与“银版摄影术”、阿拉戈与摄影术诞生、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与“卡罗式摄影法”、希波利特·巴耶尔。
第二节 摄影术的发展
一、从火棉胶到胶卷
1、火棉胶、干板和胶卷 2、19世纪的摄影
约翰·汤姆逊与《中国与中国人图片集》、爱德华·柯蒂斯、战争和灾难摄影、肖像摄影、高级艺术派摄影、郎静山、画意摄影的兴起于衰微。
二、胶片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1、胶片摄影技术的完善 2、20世纪的摄影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与摄影分离派、“纯粹摄影”、“F64”小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摄影流派与风格、纪实摄影、后现代摄影、普利策摄影奖、马格南图片社、《人类一家》摄影展览、荷赛、阿尔勒摄影节。
三、数码时代
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数码摄影技术的三个方面优势。第三节
摄影的功用与特点
一、摄影术对人类的意义
1、当今最主要的传播手段之一
2、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摄影的特点
1、凝结瞬间、截取空间
“决定性瞬间”、“框取意识”。
2、摄影的纪实性
摄影纪实性特点的辩证分析。
3、不同于人眼的的观看方式
摄影师以符合摄影特点的方式观看世界;观众通过观看照片,获得对世界新的认识。
第二章
照相机
一、教学要求:掌握第一节、第四节内容,熟练掌握第二节、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景深的控制、照相机镜头焦距的分类及各类镜头的特性、数码相机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教学难点:各种焦距镜头的特点,影响景深的因素分析。
三、授课时数:讲授9学时,实验3学时。
四、教学内容:介绍照相机类别和照相机镜头、取景器、快门、测距与调焦机构等部件及其特点和功用,介绍照相机的选购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照相机的基本构成和种类
一、照相机的基本构成
1、摄影镜头
2、机身
3、取景器
4、快门
5、输片系统
二、照相机的种类
按感光体分类、按胶片规格分类、按取景方式分类、按大小分类、特殊种类相机。
第二节
传统胶片照相机的结构
一、摄影镜头
1、摄影镜头的结构和技术参数
光度学的基本概念:光强度I、光通量、照度E、亮度B。
光学部分:透镜、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焦平面、节点、主面、物距、像距、高斯公式、放大率、清晰像场、有效像场、像场角、视角、视场、镜头焦距与视角和放大率之间的关系、杂散光、镀膜。
机械部分:光圈、相对孔径、最大相对孔径、光圈系数、光圈的作用、连接座、调焦机构、调焦距离、成像稳定系统。
2、镜头的像差
像差:球差、慧差、像散、场曲、畸变、色差。像差的校正:正光摄影镜头、光的衍射
镜头成像质量评价:“分辨率检测”、“星点检验”、“光学传递函数”。
3、景深与超焦距
人眼的分辨能力与允许弥散圆直径。景深,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焦深。超焦距。
4、摄影镜头分类
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线条透视或、透视感、空气透视、超广角镜头、渐晕、普通广角镜头、窄角镜头、变焦镜头、定焦镜头、微距镜头。
二、机身和输片系统
1、机身
2、输片系统
3、照相机可换后背
三、快门
1、快门速度
快门的作用、快门速度。
2、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与等量曝光 曝光量与等量曝光、EV值。
3、快门的类型
镜头快门、焦平面快门、头快门与焦平面快门的比较
四、取景器。
1、旁轴式取景器与同轴式取景器。
2、测距器
双影重合式测距器、毛玻璃调焦屏、中央裂像式调焦屏、微棱镜式调焦屏。
3、自动调焦
主动式自动调焦、被动式自动测距。
4、测光显示
第三节 数码相机的结构
一、数码相机
二、数码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1、光电传感器
CCD与CMOS、光电传感器的滤色镜、光电传感器的像素值与尺寸、像素、光电传感器的尺寸。
2、数码相机的镜头 等效焦距、焦距转换系数。
3、取景器与LCD
4、存储卡
5、电池
6、影像处理器
7、数码后背
8、数码照相机附件 第四节、照相机的选购
一、选怎样的照相机
1、明确用途
2、权衡价格
3、评价性能
二、怎样买相机
1、市场调查
2、照相机的检查
3、照相机附件的购买
第三章 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一、教学要求:了解第三节内容,掌握第一节内容,熟练掌握第二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相机的各种功能、功能的设置及功能的运用。
教学难点:色温和白平衡、色彩三要素的理解。
三、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实验3学时。
四、教学内容:从最基本的摄影入门开始讨论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包括照相机的基本操作和照相机的保养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拍摄技术,能拍摄符合通常质量标准的照片。
第一节 摄影入门
一、拍摄前的准备
1、安装电池。
2、安装胶卷或存储卡
二、简单拍摄操作
1、全自动照相机拍摄
2、手动照相机拍摄
3、照片的浏览与输出
4、持机姿式
5、拍摄注意事项 第二节 相机的功能设置
一、相机的外部结构和功能按钮
1、袖珍型数码相机外部结构
2、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外部结构
二、拍摄模式设置
1、自动模式
2、程序自动模式
“柔性程序”、景深优先自动模式(A-DEP)。
3、快门优先与光圈优先自动模式 快门优先自动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模式。
4、手动模式
5、场景模式
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微距模式、运动模式、夜晚人像模式、海滩/雪景模式、日落模式、夜晚模式、背光模式、多次曝光模式。
三、其它功能的设置
1、对焦模式设置
2、自拍模式设置和连拍模式
3、闪光模式设置
自动闪光、强制不闪、防红眼、强制闪光、慢速同步。
4、感光度设置
5、显示屏切换
6、影像浏览
浏览模式、影像放大、缩略图、影像删除、影像保护、查看影像信息、直方图。
四、菜单使用
1、影像品质和尺寸设置
2、白平衡模式设置
色温、人眼自动适应光线色温变化的能力、平衡色温、白平衡设置、自动白平衡、预设白平衡、自定义白平衡、手动白平衡、自动包围白平衡。
3、测光模式设置
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分区测光、AF区域测光等模式。
4、自动包围曝光模式设置
5、对比度调节
对比度、反差系数、硬调、软调和中间调。
6、色彩饱和度设置
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色别、饱和度、明度。
7、存储卡格式化
8、影像的删除、显示、保护及隐藏
9、出厂初始设置恢复 第三节、相机的保养
一、照相机的防震
二、照相机的防尘
三、照相机的防潮、防温度急剧变化、防磁和防突然断电
第四章 照相机附件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三节内容,掌握第一、二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闪光灯的几种使用方法及闪光灯的发光原理,了解偏振镜等其他滤色镜在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闪光灯用光技巧,滤色镜在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中的运用。
三、授课时数:讲授3学时。
四、教学内容:讲授电子闪光灯、滤镜、三脚架、快门线等摄影附件,了解照相机附件附件常识,掌握照相机附件附件的性能以及使用和维护。
第一节 闪光灯
一、电子闪光灯的发展概况
1、闪光灯的发展
镁光粉、闪光灯泡、埃杰顿发明可以多次使用的闪光灯、电子闪光灯发。
2、闪光装置的种类
内置闪光灯、便携式闪光灯、热靴和热靴插座、室闪光灯。
二、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1、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2、闪光灯的特点
3、闪光灯的缺点。
三、闪光灯的使用
1、闪光功率
闪光指数(GN)及其运算,2、闪光同步速度 闪光同步速度、FP闪光。
3、TTL与闪光曝光补偿
TTL闪光灯控制、闪光曝光补偿。
4、便携式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机位直接闪光、反射闪光、后帘同步闪光、侧位直接闪光、慢速闪光、防红眼闪光、特殊闪光技巧。
5、影室闪光灯的同步闪光摄影 用闪光同步线、用引闪器、电源箱
四、闪光灯的维护 第二节 滤 镜 滤光镜、滤色镜形式
一、常用滤光镜
1、UV镜
2、天光镜
3、偏振镜
偏振镜的作用及使用。
二、黑白滤光镜
滤光镜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三、彩色滤光镜
1、校色温滤光镜
2、彩色平衡滤光镜
3、彩色补偿滤光镜
四、特殊效果滤光镜
1、中灰密度镜
2、星光镜
3、多影镜
4、柔光镜
5、渐变滤光镜
6、其他特殊效果的滤光镜 第三节 其他附件器材 一、三脚架
三脚架的功用及挑选。
二、遮光罩
三、快门线
四、摄影包
五、反光板
六、其他附件
第五章 感光材料与暗房技术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一、二节内容,掌握第三、四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黑白感光胶片的主要特性、黑白胶片特性曲线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黑白胶片特性曲线及其运用。
三、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实践9学时。
四、教学内容:讲授感光材料的构造、特性和黑白暗房技术,要求通过学习和实践对感光材料的各种特性有较深刻的了解,掌握黑白胶片冲洗和黑白照片放大的基本原理和操作,通过学习和实践对照片的影调及影调控制形成足够的感性认识。第一节 感光材料
一、黑白感光材料
1、黑白感光材料的构造
黑白负片的构造:片基,乳剂层(感光剂、支持剂、增感剂、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补加剂),结合层,保护层,背涂层、防光晕层。
黑白相纸的构造:纸基纸(FB)和涂塑纸(RC),纸基纸构成、涂塑纸构成。
二、黑白感光片照相性能
1、黑白影像的成像过程 感光中心、显影中心、潜影。
2、密度
3、感光度
感光度、常用感光度标准。
4、灰雾度
灰雾度、影响灰雾度的因素。
5、颗粒性与颗粒度
颗粒性是、颗粒度,影响影像颗粒度的主要因素。
5、分辨率与清晰度
分辨率、清晰度,影响分辨率和清晰度的主要因素。
7、感色性
感色性及黑白感光胶片分为类。
8、反差与反差系数
景物的反差、底片反差、反差系数。
9、感光特性曲线
感光特性曲线,曝光不足部分、灰雾部分、光准确部分、曝光过度部分、反转部分。
10、宽容度
感光片的宽容度、曝光宽容度及曝光宽容度分析。
11、感光片照相性能的综合分析
二、彩色感光材料
1、彩色感光材料的主要类型 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彩色正片。
2、加色法与减色法
加色法、减色法。
3、彩色感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彩色负片和反转片的结构、彩色相纸的结构。日光型胶片与灯光型胶片。
三、感光片的使用和保存
1、感光材料的购买
2、感光片的保存 第二节 暗房技术
一、暗房
1、暗房的基本要求
2、暗房常用设备
二、黑白胶片的冲洗
1、黑白胶片冲洗药液
显影液:显影剂,米吐尔、菲尼酮、对苯二酚;保护剂,亚硫酸钠;促进剂,常用的促进剂及其特性;抑制剂;显影液配方D-76、依尔福PQ-FGF。
定影液:定影剂、停显剂、保护剂、缓冲剂、坚膜剂,定影液配方。停显液、定影清除液、浸润剂、水滴斑防止液。冲洗药液配制、保存与 使用。
2、黑白胶片冲洗操作
浸润、显影、停影、定影、水洗、干燥。
照片的冲洗效果的影响因素:显影液配方、浓度、药效以及显影温度、时间和搅动量。
3、底片曝光、显影效果判别
三、黑白照片放大
1、放大机结构
聚光式放大机、散光式放大机、半聚光式放大机。放大机镜头。
2、显影液和相纸
冲洗相纸最常用的显影液D-72配方。相纸可分类。
3、放大操作流程
安放底片、调节放大尺寸、调焦、做曝光试条、调定光圈和曝光时间、曝光放大、显影、停显或水洗、定影、水洗、干燥、裁切。
4、放大技巧
相纸反差系数与底片反差相匹配、水浴显影、局部加光或局部减光。第六章 影调控制与动态、动感控制
一、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倒易律和倒易律失效、曝光效果比较、影调的控制方法、动感和动态的控制。
教学难点:影调的控制方法、动感和动态的控制
三、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实践3学时。
四、教学内容:讲授感光胶片和数码摄影的曝光和画面影调控制、各种测光表的原理和使用、摄影中动感与动态的表现技法,要求通过学习和实验理解掌握曝光的原理和方法、慢速记录动态和高速“凝固”动态的表现技法。
第一节 感光片的曝光与影调控制
一、倒易律与倒易律失效
1、倒易律
2、倒易律失效
3、解决倒易律失效的途径
调节快门速度、光圈系数组合,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注意事项。
二、影响曝光的因素
1、胶片感光度
2、光强
室外景物拍摄时决定自然光强弱的四个主要因素:天气状况、时段、季节、地理位置。室内自然光的强弱的影响因素。人工光的强度。
3、景物亮度
影响景物亮度的内、外因素。
4、影响曝光量的其它因素
许多滤色镜、微距摄影时,室内自然光。
三、测光表及其使用
1、测光表的种类
入摄式测光表、反射式测光表,TTL测光,闪光测光表、连续光测光表。
2、测光表的标定依据
“基准反光率”。
4、测光表的测光方法
机位测光法、入射光测光法、接近被摄体测光法、替代测光法。
四、曝光控制
1、曝光效果分析
曝光正确、曝光不足、曝光过度。
2、自动曝光
3、分区曝光
“分区曝光法”及其运用。
4、增加曝光与减少曝光
5、照片的明暗层次与明暗倾向 低调照片、高调照片、中间调照片。
6、夜景的曝光控制
第二节、数码照相机的曝光控制
一、传统胶卷与数码相机的感光方面的区别 动态范围。
二、数码相机的曝光技巧
1、根据直方图曝光 暗部缺失、亮部溢出。
2、亮部优先法
3、暗部优先法
4、包围曝光法
第三节、动态与动感的控制
一、快门速度与影像特征
1、快门的抓取瞬间特点
决定照片时间性特征的因素之一,就是快门和快门速度。高速摄影,与慢速摄影。
2、影像移动模糊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运动被摄体的影像的移动量大小的五个因素。
二、动感、动态表现技法
1、慢速记录动感
2、高速“凝固”动态
3、快门速度在摄影造型中的运用
4、追随拍摄法和移动相机拍摄法
横向追随拍摄法、纵向追随拍摄法、移动相机拍摄法。
执笔人:胡晓阳
教研室:摄影教研室
编制日期: 2009年 8月
第五篇:摄影技术与技巧教学大纲
《摄影技术与技巧》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摄影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授图片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为学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照片拍摄技术、用光技巧和黑白暗房工艺。
二、实验对象
本科四年制学生。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该实验为15课时,分5个实验。
实验一 照片拍摄实验一(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照相机的使用,运用光圈、快门速度、调焦、变焦等机构的调节达到预定的拍摄效果。
二、实验项目
1、照相机快门和光圈的配合。
2、静态物体拍摄。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照相机、三脚架、彩色反转片(或数码相机)。
实验二 照片拍摄实验二(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测光方法和曝光控制方法。
二、实验项目
1、测光方法比较。
2、曝光控制。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照相机,三脚架,反光板、黑白负片。
实验三 胶卷冲洗实验(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黑白胶卷冲洗过程,掌握冲洗工艺,观察胶片的拍摄、冲洗效果。
二、实验项目
1、冲洗胶卷。
2、分析拍摄、冲洗结果。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D76显影液、F-5定影液,冲洗罐等暗房设备。
实验四 照片放大实验(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黑白照片的放大显影技术,了解不同反差相纸的使用。
二、实验项目
1、照片放大。
2、照片冲洗。
3、分析照片。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D72显影液、F-5定影液,放大机、显影盆、定时器、放大镜头等暗房设备。
实验五 照片拍摄实验三(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摄影用光,了解不同性质、类型光的特性和适用对象,掌握主光、辅助光、轮廓光的运用,了解不同主光、辅助光光比的拍摄效果的区别。
不同的快门速度和拍摄方向对运动体所表现的不同影像效果,掌握慢速记录动态和高速“凝固”动态的表现技法。
二、实验项目
1、摄影棚内拍摄;
2、户外运动体拍摄。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照相机、三脚架、胶卷或数码相机、摄影棚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