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人事局关于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

时间:2019-05-13 13:1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洱市人事局关于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洱市人事局关于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

第一篇:普洱市人事局关于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

普洱市人事局关于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

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实施方案》

听证会公告

(第1号)

2010年普洱市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经上报计划、网络报名、组织笔试,即将进入面试阶段,为做好公务员面试工作,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公务员局《2010年云南省各级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招考公务员(工作人员)公告》和《云南省公务员局关于201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考生资格复审及后续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研究,草拟了《2010年普洱市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的决定》(普政发〔2009〕51号)和《普洱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办法》(普政办发〔2009〕52号)等文件精神,为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充分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决定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实施方案》听证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举办听证会的事由

《2010年普洱市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实施方案》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

听证会拟定于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上午9:00-11:30在财培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

三、参加听证会的人员及相关事项

听证会设听证代表、听证监察和旁听人,听证代表享有参会权、当席发言权、书面意见陈述权;旁听人只享有参会权、书面意见陈述权,没有当席发言权;听证监察对听证会的合法性、公正性进行监督。听证代表20名,听证监察人员3名,旁听人若干名,人员构成和名额分配如下:

(一)听证代表人员构成及名额分配

1、市人大代表1名,市政协委员代表1名,法律工作者代表1名。

2、市级行政机关代表4人(市政府办公室、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各1名)。

3、考试录用单位代表6名(市地震局、市海事局、思茅区审计局、思茅区教育局、思茅区倚象镇人民政府、宁洱县旅游局各1名)

4、普通公众代表2名。

5、自主申请参加听证会代表5名(含家长、考生代表)。

(二)听证监察人员构成及名额分配

听证监察人员3名(市法制局、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各1名)。

(三)旁听人人员构成及名额分配

旁听人视报名情况和会场大小进行确定,但不少于5名。

(四)听证会相关人员的产生

1、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代表、法律工作者代表、市级行政机关代表、考试录用单位代表由普洱市人事局直接邀请产生。

2、普通公众代表和自主申请参加听证会代表由年满18周岁的公民或在我市登记注册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普洱市人事局提出申请,申请人超过预定听证代表人数的,由申请人自行推荐产生或者听证机关采取随机选取的方式产生。

3、听证监察人员由本单位抽调人员参加。

4、旁听人:凡年满18周岁在本市居住或工作的公民,均可向普洱市人事局提出书面申请参加听证会旁听。

(五)听证会报名要求

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普通公众代表和自主申请参加听证会代表和旁听人即可开始报名。报名需准确完整地填写《听证会报名表》,《听证会报名表》采用信函、传真的方式传递到普洱市人事局执法监督科,并注明“公务员面试听

证会”字样。邮政编码:665000,传真:0879-2132568,报名截止时间为2010年7月18日。

四、听证会参会通知

普洱市人事局视报名情况于2010年7月20日前核实并确定参加听证会的听证代表、听证监察、旁听人和陈述人等人员名单,在普洱市人民政府网(),普洱人事人才网()发布公告,并将《2010年普洱市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实施方案》送达听证代表。

听证会参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支持本单位经确定的人员按时参加听证会。

联系人:舒军

联系电话:0879-2132568

附:《普洱市人事局公务员面试听证会报名表》

普洱市人事局

二〇一〇年七月六日

第二篇:普洱市三五工作法

普洱市“三五”工作法

普洱市实践探索出了一套“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机制解矛盾五项机制”、“处置事件五个到位”行之有效的 “三五”工作法。市委要求,把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作为推行“三五”工作法、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强大动力。一是着眼于服务群众,深化推进为民服务五项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落实民情责任区、人民勤务员、民情联席会、民情巡视员和民情考测评等为民服务五项制度,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困、消除民生之忧,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着眼于源头预防,深入推行化解矛盾五个机制。严格推行矛盾纠纷排查预警、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政法部门督导化解、市级领导全员接访和乡(镇)综治维稳协调等五个机制。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维稳一线争当治保员、调解员、信访员和信息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三是着眼于群众满意,始终做到处置事件“五个到位”。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到位、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思想工作细致到位、法律手段跟进到位、后续工作完善到位 “五到位”的原则,以务实的作风、严格的责任、科学的方法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努力在全市形成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普洱市县域经济发展

随着人类经济生产分工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区域间市场依存度和空间紧密性不断提高,经济联系的加强,县域经济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联结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枢纽。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极核的广大县城,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深,县域经济下的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在新形势下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大工业的许多配套性产品的生产逐渐向县乡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农村市场的作用日益扩大,大大加强了县域基础产业和工业的发展,进而加强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基础地位。县域经济在新的政策下面既面临新的机遇有面临诸多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地利用县域经济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县域发展的新要求。

一、县域经济的特色日益凸显

(一)县域经济的相关概述

近年来,邹平县抓住被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区域的机遇,按照“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产业调整,努力实现了县主导产业的高端化,传统产业的品牌化,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总量,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三农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建成成为黄三角开发的开放先行区,改革实验区,产业聚集区和生态示范区,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标杆。

在邹平县的例子中,他们抓住机遇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了城镇化,那么什么是县域经济呢?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建制的县城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与周边城乡联系密切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的。县域经济做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由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两大类型构成,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县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包括产业优势、产品优势、资源优势等。

(二)普洱市基本概述

云南省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多山省份,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之一。普洱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市辖9县1区,103个乡镇,36个居民委员会、994个村委会,2006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257.3万人,除汉族外还世居着哈尼、彝、拉祜、佤、傣、布朗、回、白、瑶、壮、苗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2.84万人,占总人口的59.4%。普洱具有丰富的极富开发价值的森林、水能、矿藏、热区等自然资源。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00多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多亿立方米,是云南重要的商品林基地、林产工业基地,是云南省第二大林区,森林覆盖率达64.9%享有“绿海明珠”之美誉。普洱市以开发优势资源为主的茶、林、矿、电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烟草、生物资源开发、畜牧水产、旅游文化、流通服务五大骨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24.43亿元,比上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达4843元,比上年增长11.8%;农业总产值59.5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工业总产值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地方财政收入7.79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农民人均纯收入175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0元,比上年增长10.2%。

虽然普洱市拥有丰厚的资源优势,但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超50%,云南省的城镇化率为35.20%,普洱市却低于30%,这就说明普洱市的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建设对于

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富民兴县的关键,也是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体现。因此普洱市只有借助政策的机遇,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才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活市、绿色经济强市、民族文化兴市战略,全力打造“绿色普洱、生态普洱、文化普洱”以及“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品牌,努力实现普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制约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的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低于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普洱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对此,调研结果显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地形起伏较大,耕地分布零散,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实施较为困难,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投入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管理也较为粗放。近年来,政府虽然不断加大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投入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山区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老化陈旧,很难对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山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下降,成为制约着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

(二)土地、水、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普洱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河流流域周围建起了一些工厂,由于资金缺乏,工厂生产的废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中,造成河流流域污染较为严重。各个乡镇为大力促进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大量森林被伐,水土大量流失,大量种植桉树,导致土地资源逐渐贫瘠化。今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降雨量减少,地表水不足,人们又超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大多数乡镇用水紧张。这些情况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困难越来越大。

(三)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放缓,农业非农产业收入下降,农业城市化发展滞后,小城

镇发展很不平衡

近几年乡镇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以林业、加工业为主,企业结构雷同,无规模效应;大多数乡镇企业产品档次低,技术落后,规模较小,产品滞销,严重亏损。此外,小城镇虽然发展的数量较多,但是大多数规模较小,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各种不同级别的城镇人口的分布不协调,市区内部城镇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影响了对整个县域经济的辐射能力。目前,我国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跨入中的收入国家行列,此时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要由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到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上来。

(四)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与县域经济发杂很难水平不协调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超50%,云南省的城镇化率为35.20%,普洱市接近25%,每年逐渐增高的城镇化率使得市区内的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底103个乡镇,36个居民委员会、994个村委会,但是城镇的经济实力不强,尤其是县、乡工业化发展比较滞后,严重制约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现象存在,具体表现为城镇设施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内在的功能发展的步伐缓慢,在文化、医疗、通讯、投资方面表现出了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偏低的现象。这是由于城镇发展缺乏有效的工业化水平做支撑,而城镇没有形成自身特色自身缺乏吸引力。过高过好的估计了城镇自我进化能力,有关的管理部门对城镇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没有准确的认识,没有将城镇真正作为企业的生存载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完全失衡。

(五)产业结构转换缺乏关联激活机制,制约城镇发杂很难的工业基础

2011年云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6.1:45.6:38.3,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一是一次产业比重较高,非农产业特别是二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雷同的情况较多,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

第四篇:中共普洱市文件

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1年12月1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实施意见》(云发[2009]18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增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认清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形势。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目前,全市场有残疾人18.0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残疾人事业基础还较薄弱,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促进残疾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构建生态普洱、和谐普洱、妙曼普洱,促进全市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好残疾人人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

条件的残疾人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实物配租廉租房,予以优先保障。经济适用住房采取评分方式分配的,对申请的残疾人加分;残疾人申请廉租住房,给予减免一定租金;符合租赁补贴发放的残疾人,予以优先发放。因城镇建设需要拆迁残疾人房屋的,应本着就地、就近、方便的原则,在安置地段、楼层上给予必要照顾。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和搬迁补助费时,对贫困残疾人应按规定标准补助后给予适当增加。继续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安居工程,每年由市、县(区)财政筹措安排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主要集中对边境地区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每户补助1万元,补助经费由市、县(区)财政按30%、70%的比例承担。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住房和往危房的问题。

(六)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城镇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未按规定交纳保险的企业,其残疾职工不计入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指标。积极落实城镇贫困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根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帮助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倡导各类商业保险机构增设预防各种伤残风险和残疾专项险种。

(七)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落实和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重点做好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服务。将农村五保供养残疾人、城市“三无”残疾人优先纳入城乡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资金投入,每年根据福利彩票公益金本级留成情况,加大对残疾人社会福利

险的丧失劳动能力的一级、二级和多重残疾人,对其个人应缴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属于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对象的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其个人应缴纳的费用给予全额资助。新农合参合患者白内障复明手术,按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报销。肢体残疾人康复治疗中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语言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9项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按各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给予报销。参加新农合精神病患者门诊和住院治疗,其治疗费在政策范围内按照90%比例给予报销。

(十)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措施。将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全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底,70%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服务,力争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制定出台残疾人康复求助办法,对贫困残疾人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基本康复需求给予补贴。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对孤残和贫困残疾儿童康复给予补助。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有条件的社区要设立康复活动室配备专职康复员,做到康复进社区、服务项目到家庭。继续实施重点康复工程,每年由市县(区)财政筹措资金,对200名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每名资助1000元,资助经费由市、县(区)财政按30和70%的比例承担。

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对通过相应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并自主就业的贫困残疾人,由残联部门逐级审查把关同意后,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每人无偿安排4000元的扶持资金,用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列入就业再就业、阳光培训工程、雨露扶贫工程等培训计划,县(区)政府每年至少为残疾人举办两期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场每年城镇至少新增残疾人就业50人,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200人。

(十三)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将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在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工程、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工程中,优先照顾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切实将农村扶贫开发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贫困残疾人家庭。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多种经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包、带、扶活动,帮助每一个贫困残疾人家庭早日摆脱贫困。对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和优惠支持。

(十四)繁荣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为残疾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文化体育权益。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应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积极支持残疾人文艺创作,经常组织开展残疾人文艺比赛和艺术汇演,培养和推出一批优秀的残疾人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定期举办残疾人运动会。组织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按规定表彰和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城乡健身公共场所配置适合残疾

不予竣工验收,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要加快推进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社区、学校、福利机构、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交通运输、城市公共交通要加大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交通工具要配置无障碍设备,公共停车区要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完善残疾人驾驶机动车的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在商场超市、机场、车站、码头、银行、宾馆、国家级和省级旅游风景区等要为残疾人提供专用通道,并安放残疾人优先标牌,配备能与残疾人熟练交流的服务人员。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各类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电视新闻节目要逐步加配手语。网络、电子信息要方便残疾人使用。积极开展和推广“信息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交流无障碍、程序无障碍”的“盘龙经验”法律援助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

六、持续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十八)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并以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配合重大主题宣传,无偿刊播残疾人事业公益广告,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积极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化文明残疾人观,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组织报告会、举办展览、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和刊播公益

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

七、继续强化对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健全残疾人工作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列放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体系。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要分别明确一位领导同志联系和分管残疾人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残疾人工作,及时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

(二十一)健全残疾人工作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强化职责,健全联络员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统筹协调有关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的实施,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确保完成本部门承担的残疾人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等到基层组织要抓好基层残疾人工作的落实,提供经费和人员保障。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逐年加大对残疾人工作经费的投入,市级财政给予保障市残联的工作经费,县(区)级财政在经费预算中要安排一定的专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残疾人的康复、扶贫、宣传、文化、体育、卫生、维权、基层组织建设等项目,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要加强残疾人状况调查、监测、统计和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统计、教

1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增强残疾人的代表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五篇: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解矛盾五项机制和处置事件五个到位的“三五”群众工作法,是普洱市近年来在探索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认真贯彻“三五”群众工作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普洱。

一、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在全市深化推行“民情责任区、人民勤务员、民情联席会、民情巡视员、民情考测评”“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一)民情责任区制度

1.责任区。按照行政区域,全市划分为乡(镇)、村(社区)两级民情责任区,实现责任区全覆盖。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以挂钩扶贫联系点为主要责任区。

2.责任人。实行分级负责制。市、县(区)直属部门和乡(镇)挂钩村(社区)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市、县(区)挂钩乡(镇)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现责任人全覆盖。县(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承担本责任区责任,又对辖区民情负总责。

3.工作职责。抓发展、保稳定、护民生、兴文明、促党建。

4.工作时间。村(社区)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6次和12次;乡(镇)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4次和8次。

5.工作程序。民情调研、收集、分析、办理、回复和归档。

(二)人民勤务员制度

1.勤务员。人民勤务员是指全市各级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

2.工作职责。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

3.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每年派出人民勤务员深入责任区察民情、问民需、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记好《民情日记》。市、县(区)、乡(镇)单位勤务员驻点工作分别不少于20天、1个月和2个月;副科级(含非领导职务)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不少于1户,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3件;机关普通干部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1件。

4.考核评价。勤务员办实事情况,由责任区统计上报派人单位,由派人单位作为考核推优的重要依据。全市每年表彰100名优秀人民勤务员。

(三)民情联席会制度

1.会议召开。市、县(区)、乡(镇)党委分别每半年、每季度、每两个月召开1次专题民情联席会,由各级党委办牵头组织。遇有重大民情事项,可随时召开。

2.参会范围。各级联席会由组织、政法、农办、信访、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组成,可根据研究事项扩大参会范围。各级党委办设立联席会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每年参加责任区民情联席会不少于1次。

3.会议内容。分析研究责任区民情动态,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重大民情事项。制定民生工作规划,出台惠民措施。研究解决下一级上报的民情事项。

4.工作要求。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研究事项,督促责任人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无法解决的,及时报上级党委政府。

(四)民情巡视员制度

1.巡视机构。巡视工作由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民情巡视组由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干部、政法干部、各级推选出的民情巡视代表组成。

2.巡视内容。全面了解责任区民情动态,检查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职情况,督促处理民情事项、解决民生问题,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

3.巡视方法。巡视工作分上、下半年两次进行,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明察暗访、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收集、初核、甄别群众反映情况。向同级党委报告巡视工作情况,对责任区开展工作情况提出评价意见。

4.巡视纪律。不干预责任区正常工作,不处理具体问题;如实反映情况,认真提出意见建议;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纪律规定。

(五)民情考测评制度

1.考测评对象。民情责任区责任人。

2.考测评方式。考测评工作由各级党委牵头,采取召开测评会或入户测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开展,一年1次。村(社区)级责任区主要考测评县(区)直部门和乡(镇)挂钩责任人,乡(镇)级责任区主要考测评市直部门和县(区)挂钩责任人。

3.考测评内容。履行职责、反映民意、为民办事、服务群众、兑现承诺、解决民生,以及工作作风和态度等情况。

4.参评范围。(社区)级责任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群众代表。参评人数不低于30人,其中群众代表不低于50%。乡(镇)级责任区:乡(镇)领导、站(所)负责人、群众代表。参评人数不低于50人,其中群众代表不低于50%。

5.结果运用。考测评结果作为考核、综合评价、推优评先、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消极应对、知情不报、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流于形式、推诿搪塞、避重就轻,以及测评不满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按干管权限问责。

二、化解矛盾五项机制

为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在全市健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预警、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政法部门督导化解、市级领导全员接访和乡镇综治维稳协调” “化解矛盾五项机制”。

(一)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机制

实施涉及群体性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违反法律法规政策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干群关系和谐的和多数群众不满意的措施”“五个不出台”。

1.评估事项。涉及土地、山林、矿产等重要资源,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市政建设管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

2.评估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多数群众利益需求,是否与同类或类似事项的政策措施有较大差别,是否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造成较大民生问题,567891011-

下载普洱市人事局关于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洱市人事局关于举行《2010年普洱市考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洱市思茅河道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普洱市思茅河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思茅河道(包括支河道)管理,保障城区防洪安全,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普洱市白酒市场调研报告

    普洱市白酒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竞争资讯产品k/a价零售价酒店价备注国庆32度小曲清香型400ml外盒商标大红色金色外边包装售价30元老包装国庆32°小曲清香型400mL售价10元新包......

    2015年普洱市神经外科学会学术年会

    2015年普洱市神经外科学会学术年会隆重召开 由普洱市神经外科学会主办、普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2015年普洱市神经外科学术年会暨普洱市第二届神经外科会议于2015年10......

    普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精选合集)

    普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做好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前期工作......

    普洱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

    普洱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健全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增强基金调节共济功能和抗风险......

    2010年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免费)

    2010年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我市面对八十年未遇的冬春持续干旱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谋......

    总结-第四届普洱市民族文化旅游节

    澜沧县民族歌舞团参加第四届普洱市民族文化旅游节 工作总结 由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普洱市民族文化旅游节”于2012年5月3日在普洱大剧院落下帷幕。民族......

    2014年普洱市高中教学质量分析会材料

    镇沅二中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调研分析报告一、高中教育质量基本情况 (一)高中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2012年我校高中年级有8个教学班,高一年级2个班共94人,高二年级3个班共142人,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