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洱市教育局2011年教育发展情况(推荐)
普洱市教育局2011年教育发展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全面贯彻国家,云南省《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强教育现代管理,全市教育工作顺利推进,为“十二五”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1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以“三生教育”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2011年,市教育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突出抓好“三生教育”。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机遇,市教育局编制了《普三计划》。今年,我市在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发展高中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座谈会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方案,狠抓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
1.结合教研工作实际,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2.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竞赛及学科竞赛,强
化高考指导和高考质量分析。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今年,市教育局大力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行动计划”,以资源重组,全面提升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办
学水平为主线,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大发展,以提升县级职中
办学水平为重点,整体提高中职学校的培养能力。
(五)坚持统筹协调,支持发展特殊教育
建立并逐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六)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逐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义务
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七)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1.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工作。
3.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八)加强教育宣传工作,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正面宣传为主,努力实践“三贴近”,大力宣传国家、云南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大决策、安排部署的具体措施,宣传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及取得的新经验,树立教育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
1.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小学教育在城乡之间、内地与边疆之间、县与县之间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软件管理来看,发展都不平衡;2.是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学前教育总量小,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总体上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全市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名师少、“双师型”教师少,骨干教师能力不突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地高寒山区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相对更低。
三.未来规划。
(一).继续巩固提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基础建设,进一步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四).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深化改革,推进高中新课改后的教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
五.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八.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在抓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抓好民族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发展,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行风学风建设,推进教育政务、教务信息公开,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汇报完毕!谢谢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第二篇:市教育局教育工作总结(精选)
市教育局教育工作总结
20**年,是镇江教育“一手抓以布局调整为重点的硬件建设,一手抓以教育教学管理为核心的软件建设,不断推进教育‘率先当强’”的攻坚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委第五次党代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把握大局、统筹兼顾、狠抓落实,突出抓好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布局调整、素质教育、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率先实现镇江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表现为六大方面: ⒈教育布局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市属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省镇中改扩建工程竣工。省镇中改扩建方案由同济大学设计,共拆迁校内住家108户,重建了校园的道路和管网,新建了大门、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计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于今年9月竣工。省镇中改造后,校园面积扩大到160亩,不仅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被称为江苏省老校改造的典范。今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回母校参观;教师节之前,市委、市政府又为改造竣工的省镇中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二是一中XX区校主体工程封顶。一中XX区校占地350亩,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目前征地工作已完成,教学区拆迁已结束。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2亿,建成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6.2万平方米,体育馆、田径场也已破土动工,一期工程的校园绿化已经启动。三是多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易地新建旅游学校、建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2006年市政府为民办的15件实事之一。截至10月30日,市旅游学校已与蒋乔镇、五凤口社区签订了征地协议,新校区东边地块的放线定桩也已完成,年底前将举行开工典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完成投资450万元,占总投资的1/3,其中科技楼、劳技楼已竣工,建成科学探究室、通用技术实践室、钳工实践室、木工实践室、车工实践室等15个劳技课专业教室,电力增容已完成,绿化工程即将进场施工。由恒顺集团承建的“恒美山庄配套初中”8月份正式开工,已完成土地平整、高压线迁址,正在履行建设报批手续。实验高中风雨操场、塑胶跑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⒉深化素质教育结新硕果。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的“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素质教育要求,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推进高中阶段课程改革。
第一,切实加强德育工作。4月份,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抓好行为养成教育。将“三仪式一典礼”(升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纳入德育考核内容,举行了“好习惯伴我行”童谣比赛,评选了32所“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二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市属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教研组,上半年开展培训活动22次,开设学生讲座6场,家长讲座4场,面向社会讲座3场,接待学生、家长咨询2000多人次。三是抓好法制教育。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做到课时、教师、教材、考核“四落实”。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少管所参观,对师生进行警示教育。四是抓好暂差生教育。学校普遍建立“暂差生”档案,充分发挥关工委、法制副校长作用,与“暂差生”建立帮教关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将全年刑事作案成员中的在校生比例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
第二,扎实推进课改实验。义务教育阶段,围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开展了“开齐开足课程”、“利用节假日补课”的两项专题督导检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市教研室举办小学课改巡回观摩周活动,重点面向农村学校、教师,送教下乡;市教育工会举办了“魏书生课程改革现场报告会”,并请魏书生为千名教师上了语文公开课。高中教育阶段,普通高中结合研究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召开了“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会议”。职业教育启动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教学为特征”的职教课程改革,开展了“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年”活动,组织师生举行了职业技能竞赛。与此同时,市教育局研制了高中学生、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通过创新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来推动新课程改革。
第三,坚持学校特色创建。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学校越来越重视特色创建。2005—2006学数、理、化、生物、信息技术奥赛中,获省级一等奖的学生达到33人次;在江苏省第六届运动会上,江苏省镇江中学夺得男子排球比赛乙组第一名、丹阳六中夺得女子足球比赛第一名、镇江九中夺得手球比赛第一名;在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市文艺节目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2个。21所中小学创建成“XX市健康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得到了扎实实施,育人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⒊强化、优化管理有新成效。一年来,我们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促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
第一,探索学校管理新模式。今年,我们引进了英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已在上海试行6年、常州试行3年)理论,市属学校全面制订并实施2006—2009年三年发展规划工作。暑假以来,通过逐校调研、评审论证,促进校长增强办学责任,明确发展目标,系统超前谋划,自主生动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与此相配套,正在研究建立校长任期目标制、督导评价制、履职考核制,以此促进每所学校立足现有基础,积极主动发展,探索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主动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第二,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普通高中,针对办学规模、生源状况变化的实际,不断完善“年级部管理”、“双案制教学”、“晚自习管理”“寒暑假工程”等新型管理模式,着力建立各方面协作共进的机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初中学校,我们通过引进常州中考试卷、解剖XX市后六中学现象,引导校长、教师总结反思,向教学管理“精细化”要质量、要效益问题。第三,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强化“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意识,发挥教研、教科部门研究、服务和指导的职能。教科所抓好重点课题研究,进行国家级、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评价”等的研究,取得阶段成果。教研室服务基层,预约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有力指导。六所老重点中学加强了协作机制,组织调研性测试和统批、分析工作,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
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市本
一、本二以上达线率分别超出省平均值1.25和0.58个百分点,总平均分比去年提高了13.39分;市属高中本二以上达线突破1000人大关。镇江一中张梦媛、周枕竹两学生的成绩分获江苏省文科第4名、理科第10名,并列为XX市文、理科“状元”。
⒋队伍建设有新举措。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是推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年来,我们以“三大”活动为主线,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抓好校长培训。以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为主题举办暑假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市教育局选派11名教育管理干部、校长到常州挂职。二是开展“三大”活动。在去年“三爱”师德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启动了“三大”,即“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技能大练兵、专业知识大比武”为重点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活动。市教育局指定必读教材6本,集中购买发给每位教师;成立活动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网络;暑期全市教师提前三天集中,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组织多场报告、演讲、交流会,促进教师认真读书;开展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个人网页评比,以先进典型引路等,活动既轰轰烈烈也扎扎实实。“三爱”、“三大”活动构成了具有鲜明镇江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姊妹篇”,与深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起来,营造了教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发展专业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学校、教师自我提高、自我激励、比学赶帮的热潮。三是公开招考新教师。会同人事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新教师63名,积极探索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机制。
⒌区域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步。今年,我们高度重视县(市、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工作。一是各项教育投入政策得到落实。上半年结合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下半年结合减免学杂费专项督查,加大了对市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6项财政教育投入政策(预算内执行班主任津贴新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新标准,以及足额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设备和校舍维修专项经费、减免城乡“低保”家庭相关经费、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和教育费附加(含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基金)的督查力度。今年,各地财政预算内都加大了教育投入。例如,班主任津贴都执行了新的标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都做到了不低于小学60元/生·年,初中90元/生·年。2006年,丹阳预算内教育拨款比2005年增长了20%左右,净增约4000万元。秋学期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工作首战告捷。9月份,财政第一期补助资金1412.25万元已拨付到校,23.2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和信息技术费获得减免。二是合格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市政府召开了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器材、理化生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四项“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截至10月底,省帮扶的句容、丹徒农村定点初中均通过了省四项“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验收;其他地区均制订了规划,落实了资金,明确了进度,为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乡镇教育现代化创建积极推进。镇江新区、XX区积极推进乡镇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新区统一规划了姚桥、丁岗、大路三镇的中小学布局,撤并了丁岗中学,原校址交给镇江机电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新区职业技术学校。明年拟撤并三镇的石桥中学和所有村完小。今年已投入800万元,新建了丁岗中心幼儿园、丁岗中心小学综合楼和大路中学食堂,并准备明年建造大路中学综合楼。9月份,XX区也启动了高桥中心小学易地新建工程,目前已征用土地48亩,规划新建校舍10000平方米,基建工作已进入到图纸设计阶段,所需资金约1000万元正在筹措。四是开展创建调研。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省教育厅先后两次下发《2006年—2010年江苏省县(市、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征求意见稿)》(24条版本、15条版本)。3月份,组织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认真方案。10月份,又到扬中专题调研,解剖麻雀,分析现状,研读指标,查找差距,督查推进。
⒍教育宣传再续新篇。今年,我们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努力唱响教育优先发展的主旋律。围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高考大面积丰收、省镇中改造竣工、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三大”活动、毛芊老师事迹等话题,上半年市以上新闻媒体发稿量突破了200篇,其中在《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发表3篇,省级教育报刊发表8篇。报道总量及国家、省级媒体报道数均已达到去年全年报道量。与电视台、电台联办《教育在线》栏目功播出节目80期。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加强,为优化镇江教育环境作出了新贡献。
此外,在党团、工会、招生、安全、国防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统计,20**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8%,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7%。创成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3个,省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各1个,省级职业学校示范专业2个。市教育局被国家有关部门表彰为“全国人口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政府、省有关部门表彰为“江苏省“四五”普法先进集体”、“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XX市“四五”普法二等功单位”“参加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二等功单位”、“2003-2006全市档案工作集体”“XX市环保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工会获得“江苏省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创新成果二等奖”等。
今年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创建教育现代化县(市、区)的工作氛围还不够浓厚,还未引起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句容、丹徒等地用教育费附加安排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减免学杂费的金额还比较多,XX区预算内教师工资还留有250万元的经费缺口等。三是建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中遇到突出矛盾,影响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进度;市实验初中二期工程、市六中操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还未能解决。
第三篇:普洱市教育局关于对我校安全检查的汇报材料
普洱市教育局关于对我校安全检
查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市教育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普教发电【2010】38号文件,我校结合实际,积极有效的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对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修订了《班主任工作职责》、《宿舍管理员工作职责》、《保卫人员工作职责》和《副总值周工作职责》。召开由校务成员、班主任、副总值周、宿管人员、保卫人员参加的会议,对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班干部建设、后进生转化和安全问题作了要求。对宿管人员作了工作安排,对保卫人员进行早、中、晚三班的分工,强调要明确各自岗位职责,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制订学校安全预案,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学校安全工作:
1、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李文海(校长)
副组长:刘颖铭自占福罗东陈红燕杨建玲成 员:校务成员 年级组长 各班主任 郭萍芝(校医)
2、责任分工:
李文海(校长),负责全面指挥,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及时有效地解决突发事件。
刘颖铭(副校长)、协助校长全面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建立预防措施,加强应急教育,通力协助,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任务。
罗东(副校长)负责进校区域内的安全。
陈红燕(副校长)负责处理职高学生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负责处理夜间发生在校内的突发事件。
杨建玲(副校长)负责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熊德明(总务主任)、学校食品卫生直接责任人,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负责督查校园内小卖铺内的食品卫生工作和消毒工作;负责学校饮用水安全工作。
岩三嫩:负责校内公共设施的修缮以及协助校长负责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自占福(党总支书记)负责学校综治工作。
刘大贤(政教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和处理校内学生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欧阳宗富:负责新宿舍住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宿管员上报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尽力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刘芳:负责5号宿舍女住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宿管员上报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尽力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胡晓克:负责老宿舍区男住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宿管员上报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尽力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岩黑朗:负责校园保卫工作,预防校园暴力和督查校内消防器材安全。
付兆彬:负责学校安全用电,确保校内供电、用水设施正常工作。张宗德、李春、黄显泽、杨晓华、普亚斌:主要负责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和年级组坐班室的防盗工作。
王为剑、陈进特:负责通讯联络工作,负责网络设施的正常运转工作。
邵凤明、钟键:负责学生紧急疏散工作。
郭萍芝(校医)负责学生的疾病预防工作。
二、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重新充实和调整校卫队工作人员(校卫队人员达61人),对学生逃课、无故外出现象进行治理,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治理。通过这次大整治,上述情况得到明显的好转。
三、做好相关常规工作。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应急机制和安全应急预案,学校、各处室、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组建护校队,确保校园的安全;成立学校社区安全整体联动办公室,建立学校安全检查工作机制,组建24小时值日队伍,确保学校工作安全和环境安全。确保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1、4月12日,在木鼓节、泼水节前制定出安全纪律问题的相关规定,保障了两节期间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广大师生的安全。
2、4月13日至15日,组织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书》,分发《地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
3、4月15日配合县疾控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甲流H1N1疫苗接种; 3、4月19日制订《西盟民中校园内外安全须知》,由班主任在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粘贴在教室内;
4、4月22日政教处成员分别在各年级组会议中强调了相关工作,同时收集了各科任教师对政教工作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5、4月22日晚自习对各班进行行为规范检查,将违规者通报到年级组,由年级组各科任教师协同管理和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整治。
6、从4月22日开始,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7、4月29日下发五一节放假通知,重点强调安全工作。
8、2010年5月5日上午8时至10时,西盟民族中学李文海校长带领校务成员和保卫人员进行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主要查看食堂、小卖部、教室、学生宿舍、教职工住宿区、以及学校每条水沟的通水情况。经过三个小时拉网式大排查,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意见。
四、存在的安全问题
1、校园围墙不完善,无正规大门,处于半开放状态,校园周围闲杂人员复杂,一些闲杂人员来学校威胁学生,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2、食堂简陋,学生拥挤,闲杂人员出入方便,防范不良分子困难大。
3、学校食堂没有专用仓库,食品不能进行分类储存,食品极易腐烂,房子简陋,防老鼠困难大。
4、校园处于勐景公路和勐梭至新县城的交叉路口,车流量大、车速快、客观上存在着极大交通安全隐患。学校门面处在校门口,正在施工,施工车辆进出较多,灰尘极大,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
5、我校老校区男生宿舍是简易木板房,住宿学生较拥挤,老校区女生宿舍和老教学楼无应急灯、无消防设备,存在重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6、学校教学楼、宿舍的楼顶瓦片损坏严重,随时掉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7、学校现无洗澡室、部分学生到校的河里洗澡、游泳,河道两侧无护栏,上游居民乱扔生活垃圾,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8、男生宿舍1号楼和2号无防盗笼,安全得不到保障。
五、急需解决的问题
急需完善学校的校园围墙,立即建设学校大门。
急需立即修复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的楼顶。
3、男生宿舍1号楼和2号防盗笼急需安装。
西盟县民族中学
2010年5月10日
第四篇: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工作总结
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工作总结
20**年是镇江教育全面完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积极弘扬“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的镇江教育精神,切实瞄准教育“率先当强”的发展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美好镇江”的大局,紧紧抓住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维护和发展教育民生等重点工作,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取得了全新的成绩,谱写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崭新篇章。
1.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全面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谐校园”建设展现新气象。根据市委安排,结合教育实际,确立了教育系统开展大讨论活动的“一个主题”
——办人民满意教育,“两大重点”——学习、实践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规律和树立“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的时代新风。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奥运会及抗震救灾精神的学习宣传,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2000万元学校安全技防设施,创建市安全文明学校191所。以“大爱镇江,爱在教育”为主题,先后开展了“感动校园十佳(学生)之星”、“感动学校十佳教师”、“感动教育十大社会人物”系列评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展示了镇江教育发展的新形象。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向灾区捐衣被”等捐赠活动,先后为四川灾区捐款1100多万元。2.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扎实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坚持“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原则,加强了对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举办了“镇江·绵竹学生手拉手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切实将立德树人的工作做好、做实。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切实做好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月10日,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21家国家级新闻媒体的30名记者,齐聚镇江作专门报道。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我们坚持以开展“课程改革校校行”活动为抓手,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构建了全市0-6岁学前教育体系、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与检测体系,先后制定了《XX市市属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XX市市属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提高。2008年中考命题、阅卷及高中招生工作顺利完成;备受各界关注的2008年新高考实现了“开门红”: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不包含已提前录取和体育、艺术类达线考生)为5191人,比去年增加332人,增长6.83%。镇江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市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从4000到5000人的“千人跨越”,市直也用3年时间,于07年跨过了本二以上达线的“千人大关”(2005年超过600人,06年超过800人,07年超过1000人),实现了“三年三级跳”,08年又在生源减少数占全市一半以上的不利条件下(全市减少720人,市直减少420人),再次闯过了“千人大关”(1002人)。4月份,XX区上党中学顺利通过省三星级高中评估验收,11月底,XX市实验高中接受了省四星级高中评估验收。
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配合市政府、市政协开展了职业教育专题调研,制定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开展了市合格职业学校的评估工作,以旅游学校迁址扩建为标志的市属职业学校的布局调整也已经基本到位。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全年共创建省四星级职业学校2所,三星级4所,争取国家级实训基地项目1个,省级软件基地1个,创省示范专业7个,省级课该实验点4个,参加全省师生职业技能大赛,有70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职校毕业生“双证率”超过99%,就业率超过96%,其中80%的学生直接服务于本市各用人单位,职业教育支撑起了全市教育的“半壁江山”。XX市职教中心2名同学,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3.继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加快构筑教育人才高地,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新增强。继续开展“城乡教师手拉手”活动,大力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先后选派了100多名教师赴连云港等苏北偏僻的农村支教;深入开展“专业技能大练兵”活动,成立了2个劳模团队创新工作室,10个名师工作室,组织了学科带头人视频课和网页评比,同时接受了西藏地区102名初中校长挂职培训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大力开展“三关心”行动。积极为市属中学教师办好教师游园卡、成立“心语阁”等10件实事,为此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近三年来,全市先后有近200名教师受到国家、省市级综合表彰,有3000多名教师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共有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9名,省特级教师56名(含今年新批准的18名),省“333”培养对象9名,XX市名校长17名。
4.以迎接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为抓手,向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奋力冲刺,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提升。今年是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现场推进会,将教育现代化创建作为全市民生工程的重点,加以积极推进。据统计,今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6亿元,全市教育重点工程共计投入3.9亿元,为今年全面完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丹阳、扬中已经开始启动全面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初期准备工作,其他辖市区正按照序时进度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省级评估。可以说镇江以在全省各市中较为困难的财力,创造了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奇迹。
5.切实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和发展教育民生呈现新局面。推进教育公平,是保障和发展民生的迫切要求。全市义务教育共免除课本费小学14万人、1753万元,初中9.6万人、2880万元;免杂费6284万元,其中省财政补贴1377万元,市财政补助415万元,县级财政补助4492万元。全市对义务教育资助达到205万元,其中:对“低保家庭”学生的补助1167人、减免19万元,对贫困寄宿生补助2759人、补助生活费160万元,其他补助26万元;对普通高中贫困学生补助3609人、资金400万元,对中职学生15040人发放校内助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共计2200万元。4月份,教育部来镇进行了学前教育调研、关于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情况调研工作。与此同时,以切实规范教育收费为主岱年,创造性地实施了“教育收费民主监督卡”制度,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关注和好评。
在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的同时,教育宣传、信访稳定、行风建设、高教工作、法治安全、工会群团、招生考试、教育外事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我们在全省教育系统率先编写的《廉洁文化进校园系列教材》,已申报市纪检工作成果创新奖,镇江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专题介绍,全市首家开通的部门专题普法网站以及在全省率先开展的年级法制辅导员工作机制的探索,受到市普法办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幼儿入园率达96%,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9.3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5.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06%,优质教育资源学生覆盖率超过7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4.4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继续居于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奥运期间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全市普法宣传文艺演出三等奖单位,XX区人武工作先进集体,局团委获XX市“希望工程先进集体”称号,有3所学校被表彰为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有3所学校、20名教师获“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表彰,有1人获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称号,有5个辖市区成功创建省“规范教育收费先进县(市、区)”,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市纪检监察信访目标管理先进集体、全市档案工作年检优秀单位、全市“放心消费活动”先进单位、全市“一深入双服务竞赛活动”先进集体二等奖(市总工会)、全市工会工作革新奖、全市“巾帼健身展示活动”二等奖、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组织奖和团体第六名,市教育局还被推荐为省普法教育先进集体、全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XX市被申报为江苏省师资工作先进市。
二、20**工作打算
20**年是镇江教育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向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转变之年、起步之年、提升之年。镇江教育已进入从软硬件并重转向更突出教育“软实力”建设为标志的改革发展新时期。针对形势的变化和目标任务的提升,全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为:
巩固:即全面总结基本教育现代化创建的经验教训,自觉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切实巩固基本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实际成果;
探索:即以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认真学习、研究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规律,认真学习、研究教育现代化创建、尤其是全面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努力形成并落实新时期、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队伍建设、维护教育民生、服务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更新观念层次、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发展激情。提高:即立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平台,促进全市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新提高,促进全市学校管理水平的新提高,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提高,促进全市教育行风建设水平的新提高,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水平的新提高。归根到底,促进镇江教育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新提高,其中,重中之重的是,必须针对全面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全市教育发展的“软实力”。
针对启动全面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实际和提高镇江教育发展“软实力”的新要求,镇江教育2009年工作的总体打算是:
1.基本思路:即“一大目标,两大原则,三大任务,四大举措”。一大目标:立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平台,积极推进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工作,力争到2012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
两大原则:即坚持教育公平原则和教育和谐原则,重点推进县级区域内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以公平、和谐发展的教育推动建设公平、和谐发展的社会。
三大任务:即高水平、高质量发展15年基础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积极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优质基础教育学生覆盖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60%,实现各级社区教育基地全覆盖,所有辖市、区全部达到省级实验区以上的水平。
四大举措:即继续抓改革、抓投入、抓师资、抓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发展的执行力、竞争力和服务力。
2.总体要求:即坚持“五个不动摇”——一是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二是坚持均衡发展不动摇;三是坚持协调发展不动摇;四是坚持内涵发展不动摇;五是坚持规范发展不动摇。3.重点工作:
一是切实树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风尚。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活动,将即将开始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镇江教育新平台、新目标、新里程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进一步树立和实践教育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掀起学习的热潮、研究的热潮和解放思想的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以教育发展的新实践、新形象,展现全市教育工作者“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和“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的时代新风。
二是积极推动全面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要立足新世纪,完善新规划,进一步科学调整教育布局,积极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努力突出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这三大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工程”,大力推进从学校软件建设与内涵发展,为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探索新路径。
三是全面落实“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的新举措。要始终不渝抓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突出深化“好习惯伴我行”,不断创新学生管理;突出深化“教学五认真”,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突出创建“和谐校园”,不断创新学校安全及后勤服务管理,以“三个抓手”的不断突出和深化,促进教育管理举措的不断落实和创新,以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为保障,促进全市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进一步构筑全市教育人才的新高地。要继续深化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切实将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继续以“三爱”铸师魂;将专业发展放在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继续以“三大”长师才;将为教师排忧解难,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作为重要抓手,努力以“三关心”强保障,促使全体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理解、把握教育发展和人的成长规律,努力按客观规律办事,为推动教育发展,加快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五是努力创造发展教育民生的新业绩。要切实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个根本宗旨,努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严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提高镇江教育在全市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和在全社会的美誉度。
第五篇: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反邪教教育情况汇报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反邪教教育情况汇报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区于2008年开工建设,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规划用地面积11000亩,其中:建设用地500亩,管理使用林地10500亩。规划投资5.4亿元,设计在校生规模10000人,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根据普洱市委、市政府整合市直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部署,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由云南省省部级重点中专普洱财经学校、普洱农业学校、普洱林业学校和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普洱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思茅职业教育中心以及市粮食干校和市供销干校七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一个法人,多块牌子”的管理方式。现有教职员工5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5人,中职职称的113人,有研究生学历的26人。目前,有教学班152个,在校学生7862人,是几所学校整合前的2.2倍。开设有农林牧渔类、工科类、财经类、信息类、旅游服务类、交通运输类等60余个专业,涉及普通中专、技工类、职业中专类和五年制大专四个不同层次的招生类别。其中有省、市骨干专业10个和多个优势特色专业。中心设有普洱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心、成人函授培训站、普洱市泰力健驾驶培训学校、普洱市永丰印刷厂和云南省第18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多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机构。承担着全市财经类、农业类、林业类、技工类等70多个专 1
业工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鉴定任务,是普洱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上岗培训规模最大、工种最多、师资力量最强的成人教育培训和鉴定机构。
下面我把中心开展反邪教教育工作情况给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党委对开展反邪教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自德军为组长,以分管学校安全、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任助理胡超为副组长的反邪教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中心办公室主任胡氢、保卫科长何明学、学生科长赵至健、教务科长杨冰、团委书记曹春良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成员由保卫科保卫人员组成。
二、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反邪教教育工作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考核内容,是综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心根据综治考核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每年在与区综治委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同时,对目标责任书进行层层解,根据各科室所承担的职能分工,中心与各科室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各科室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做到目标到人,责任落实,年初有分工,年底有考核,对于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与科室评优、年终考核、职称晋级挂钩。
三、工作开展情况。
1、教职工反邪教教育情况。目前,中心由七所学校合并而成,有教职工500多人,退离休职工200多人,队伍庞大,职工分散,管理困难。为此,中心依托工会、党支部、妇联做好反邪教教育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成立了13个工会小组,3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利用工会活动,支部活动的机会,根据法轮功利用练法轮功能防病治病等宣传,对中老年人更具有鼓动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退离休职工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轮功等邪教危害宣传教育,并关心好退离休职工的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自觉远离邪教法轮功等危害。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体育健身活动,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邪教危害。
2、学生反邪教教育情况。反邪教教育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部分,中心把这项工作纳入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来抓。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安全协议,规范学生在校行为,远离各种不良影响。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穿插反邪教教育,对学生发放宣传资料,组织观看影视宣传片,2013年5月,在市区两级综治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中心投入6万多元的资金,建成了一个多媒体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中心结合6.26、10.26、11.9、12.4宣传日,组织在校学生观看禁毒防艾、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宣传片中穿插观看反邪教影视资料,要求每一个班主任组织开展一次以预防邪教主体班会宣传,使每个学生基本了解邪教的危害,自觉抵制邪教的影响。
四、取得的成绩。在上级综治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通过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抵制邪教法轮功的侵蚀,中心至今没有发现邪教法轮功活动迹象,在中心申报文明单位过程中,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但由于中心整合后单位较大,人员较多,周边环境复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繁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重视加强反邪教教育工作,拒绝邪教进入校园,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201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