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元璋》有感(含5篇)

时间:2019-05-13 14:4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朱元璋》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朱元璋》有感》。

第一篇:读《朱元璋》有感

读《明太祖朱元璋》有感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张煜瑞先生写的《明太祖朱元璋》一书,读后心里感慨万千,对朱元璋其人有了新的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加强学习、应对挑战、推进工作等方面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朱元璋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朱元璋善于虚心好学、注重提高能力。朱元璋出身贫微,从小给地主家放牛从没读过书,但是后来的明太祖却写得一手让人赞不绝口的好字,并且眼界开阔、通古晓今,完全是一个雄才大略之帝。朱元璋是带领义军坐上大帅之位后才真正开始读书学习的,他坚持打仗之余“两天一讲”,让李善长为其讲书授学,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也坚持听讲经史毫不松懈。

其二:朱元璋重视招贤纳士、注重储存人才。朱元璋笼络了以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一帮结义兄弟,这些武将为他出生入死、忠心耿耿。请定远才子李善长担当军师并拜为师长,进而将江浙四大才子金华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青田刘基以及元朝前大臣吕昶等都纳入囊中,他经常与这些儒雅之士谈古论今、分析时势,请他们出谋划策。这些文臣武将为他夺得并巩固大明江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三:朱元璋能够审时度势、主动适应环境。朱元璋的成功之路,跟他准确分析把握形势、针对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策略是分不开的。贫穷之时,保住自己的性命,“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取得郭子兴的信任后,建立起自己的军队,把重点放在赢 1

得民心。取得吴王的名望后,重点放在怎样去驾奴精兵良将,恩威并施,树立威信。当陈友谅南下攻打他时,他毅然离开大营救小明王,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良好局势。建立大明王朝后,派徐达领兵出击元朝,支离了元朝的统治。称帝以后,大地渐渐恢复了生机,他就开始治理贪官污吏。

其四:朱元璋坚持以民为本、重视改善民生。朱元璋始终十分重视体恤民力,能够及时解决民生疾苦,每次攻城略地前,他都亲自训话,反复告诫将士:“一定要注意军纪问题,军纪不严明,必会骚扰百姓,结果不堪设想。” 对于违法纪律、扰民的将领士兵处罚往往非常严厉。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朱元璋实行了军垦屯田制,废除了征粮于民的“寨粮”制度,30多次减免租赋和赈济灾民,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能对朱元璋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到位,但是确实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学习、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要善于学习积累,做到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公安业务、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提高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经受住各种考验。

(二)要注重人才培养,打造精英团队。建立健全先进典型、优秀人才发现培养工作机制,及时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拔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加强业务行家里手队伍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种类健全的人才梯队,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提高,打造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的精英团队。

(三)要敏于分析谋划,做到因情施策。在准确分析判断工作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需要研究谋划长期工作规划、近期工作思路,牢牢把握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地落实措施,避免以老思路、老套路应对。

(四)要坚持立警为公,做到执法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

第二篇:读《朱元璋传》有感

读《朱元璋传》有感

王加友

上次有书友谈到《朱元璋传》,于是,借了本来读读。书读得走马观花,体会也就粗浅鄙陋了,请各位书友指教。看完全书,我个人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鲜明的写作特色。《朱元璋传》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所著,成书的过程中,毛泽东主席极为重视,多次信函提出意见,作者因之多次做出修改。因此,这本书在成书的那个历史背景下,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那就是用历史唯物辩证法进行写作,这与一般传记和小说的写作方法是不同的。全书写作,基本上运用旁观者的眼光进行描述,给人的感受就是冷静和直接,实在和客观。特别是叙述过程中,作者紧紧结合主人公当时的历史社会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广泛引用各类史实材料,在这个前提下,再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和对一些事情的决策选择,显得有理有据。比如,在写到元末农民为什么造反时,就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进行了描述,元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遭受了特大天灾人祸:旱灾蝗灾交加,田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瘟疫流行死人接二连三等等,还有元朝统治集团的相互倾轧、贪污腐败和鱼肉老百姓等等,因此激起各路豪强纷纷造反。用历史唯物的观点来看,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谁失去了人民,谁就会被人民抛弃。又比如,在写到朱元璋在投奔红军的时候的选择时,对各方情况进行了分析。“投官军呢?犯不着,去了是自寻死路。再则鞑子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提起来谁不切齿痛恨。投红军呢?听说濠州有五个元帅,谁也不服谁,闹得乱哄哄的不成体统。恐怕没有大出息,成不了气候,维持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迟早给官军捉去拿赏号,死得更是不明不白”,最后只好求助菩萨,卜卦决定。在那个历史条件下,这样的决定,显得更符合个人实际。

二、成就事业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因素。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引领时势。《朱元璋传》里可以看到,元朝的崩塌,其主要的因素,就是阶级矛盾,也就是少数的蒙古人、色目人统治了绝大多数的汉人,而且不把汉人当人,再加上瘟疫横行、人祸天灾,造成了时势动荡,群雄四起。从书中我看到,四起的群雄,一般都不是吃苦最深、受灾最重的,比如张士诚,一家子都靠运官盐过活,并不是社会的最低层;但四起的群雄,一般都是不择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在元末的群雄中,限于自身的不足,这些群雄也不过是一些打家劫舍,烧杀虏掠的人而已。统治者的无能、阶级矛盾、群雄逐鹿、老百姓受灾受难、民心思安,可以说,这是历史给朱元璋成就事业的一次伟大机遇,当然,这个历史机遇,是给当时每一个人的机遇,只是他们没有把握而已。朱元璋的成功,其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书中多次提到,朱元璋聪明,看问题准。这个智力因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因此,他便与郭子兴脱离出来,南略定远,自己招兵拉队伍。毛泽东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自己的队伍,朱元璋便有了争夺天下的基础。“朱元璋深谙治军之道,从一开始他就非常注重军事纪律和军事训练”,他的这一经验,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群雄的军队每次打仗,战前就是强征强夺,战后就是烧杀虏掠,只有朱元璋的部队,基本上做到了与老百姓秋毫不犯,能保境安民,所以,他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越发壮大。另外,朱元璋懂得网罗人才,大量招致儒者和士大夫,为自己所用,这些人如刘基、胡惟庸、李善长、宋濂等等,将帅如徐达、蓝玉等等。这些人才,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让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他攻城掠地,开疆辟土。因此,在良好的历史机遇面前,朱元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走上高位,这即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也是英雄人物个人努力的结果。

三、位置决定想法。特务网络、嗜杀是朱元璋的一个历史标签,除此之外,朱元璋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严教严督也是他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位白手起家的封建帝王,特别是一位早年备尝艰辛、经历磨难的帝王,对自己一步步走来所取得和拥有的地位及财富,无疑是万分珍惜的,无疑是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和夺取的。因此,起始之初,朱元璋就开始利用特务网络加强对下属的管理与控制,“监视控制危险分子,监听臣属幕僚的言行举止,发现纠举子民的危险倾向”.这一点,我觉得应该给予他从人性上的理解。嗜杀,称帝后,朱元璋开始大杀功臣武将,大兴文字狱,每次大案,动不动就杀几万人,杀得连太子都看不下去了。深入历史和朱元璋个人的心理,我们不妨从他加强中央集权、成就一家独大的需要去理解。朱元璋想将皇位永传朱家,当然就想扫除一切威胁朱家皇位的人物,而那些功勋旧臣,其个人才能和地位影响,都是对朱家的最大威胁,所以他便选择了屠杀。朱元璋对臣民的迫害远远超过了以前各代的君主,在历史上留下了最为血腥的一页,也是他最负骂名的历史标签。因此,这两点,是典型的位置决定想法、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在什么样的位置,作什么样的决策,做什么样的事。同时,朱元璋对孩子的教育特别看重,“在宫中特建大本堂,贮藏古今图籍,征聘四方名儒轮班讲授,教育太子诸王;挑选才俊青年伴读,谈古说今,讨论文字,在教授学问的同时,更注意德性的教育培养,所以诸王成年后大都能承其父风,果决干练,他们在文学上都很有功底,有的文武兼备,勇力过人”.对后代的培养,对教育的重视,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毛泽东对明史是极有研究的,他的丰功伟绩和晚年错误,倒有几分和朱元璋相似。当然,家天下和一党执政是有本质区别的。但无论是家天下,还是一党执政,加强和巩固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是客观需要。有句话说,以奇治兵,以正治国。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也是位置决定想法的事——是当前我们共产党执政的客观需要。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革,就是反腐败,就是维护执政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封建社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话又说回来,“宁当治世狗,不当乱世人”.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我们当前每个人享受到的阳光雨露般的福利,所以,每一个新青年,都应该自觉拥护共产党的执政,维护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形势,正确看待反腐倡廉,自觉传递社会正能量,上下一心推进发展。

第三篇:读朱元璋传有感

读《朱元璋传 嗜血的龙》心得体会

今天,把《朱元璋传》的最后一点读完了,有些许惆怅,“死去元知万事空”。朱元璋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杰出的帝王了。他执政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这是他一生辛勤的写照,他功也多,过也多。可是历史上赞颂他的人并不多,也许是他杀人太多罢,为此后世写历史的人并不太喜欢他,而老百姓却也没有为他传名的本事,所以历史这本帐不可全信,不可不信,怎样分辨,全在人生的境界了,也因此人人眼中的历史会有不同。

生活在今天的人和过去的人有区别吗?社会是进步了吗?历史是前进了吗?我自己觉得这些问题是很值得思考的。首先,因为有时间,有空间,才有了历史的舞台。其次,有人类,才有群体。有群体,才聚集成为人类社会。不同的群体,利益不同,才有纷争。随着人类社会化,城市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就越来越重。社会是什么?社会就是人群,社会的一切就是人的内在一切的外在表现,社会上有什么现象,社会上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确实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那么他一定可以了解他人,进而一定可以了解社会。正因为人有物我之别,将世界分成二元相对的世界,而不断的向外在世界的求索。人如果一味为欲望的驱使去追寻外物,外物越大,则内心就越小,进而人就迷失在对外物的欲望之中了。现在的世界强调唯物,其结果就如此,物质社会越发达,精神社会就越空虚,社会上各种匪夷所思,荒诞不羁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人类之间的争斗、掠夺、战争、杀戮越来越多,说到底都是内心空虚所致,而人本身的生存能力则越来越弱。如果一个今天的城市人像鲁宾逊一样漂流到荒岛,没有任何帮助,不出几天就会死了。今天城市化的人如果脱离了彼此,其实是无法生活的。而城市的人没有农村的人种田出粮来养活,更是无法成活。可以看见人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可是在这相互依存中,却又争斗不休,全世界发达国家的人,要靠全世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供养,来过优越的生活;不发达国家之中,有钱人又是靠大多数穷人的劳动来供养。今天我们的社会前进了吗?现在世界这样的情况和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差别大吗?虽然时间空间不同,可是人性确是一样的。而这就是人性吗?人性就如此吗?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如果从这一点上来看作为一个人的生存意义,这意义是什么呢?

人的生存有什么意义?这问题每个人的回答不同。但是要活下去,首先要明白人和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你的付出为了他人,同时你也从他人那里索取了,虽然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能够感受到的。如今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职业分工就越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可是人性并没有变化,因为有生命,人首先都是要争取生存权的。可是为生存所迫而去伤害他人的,情可原,理不容,更何况为了一己之私,为欲望所趋,毫无节制的索取的人,更是不顾他人的死活,其实就像害群之马一样,如果朱元璋活到今天,看到这样的恶人,必欲除之而后快。想象一下,当时朱元璋以猛治国,执法极严,不惜大量杀戮,虽然制造了不少冤狱,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可是站在大环境下看,虽然朱元璋是出于维护皇权的基点,但是也造福大多数老百姓,而除去为富不仁,祸害百姓的人,虽然今天我们不赞成,但是可以明白其苦衷。历史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今天是同样的,老百姓依旧为弱势群体,今天的法律有多大程度能够保护他们呢?最基础的,在法律判决上有很多无法执行,这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如果不从根上着手,在枝枝叶叶上做表面文章,只是自欺欺人,所以说人生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只为他人做嫁衣裳。”可笑,可笑。

人性其实很可怕,社会之中极少数人,吸取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过穷奢极欲的生活,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个官僚的豪华坐车,档次稍微降低一点,够多少穷孩子读书?有钱人大多为富不仁。几千年来的历史,在循环往复中,辗转变化,迁流不息,就像我们的生命,有生老病死,昨日之年华,今日已凋谢。人世有变迁,社会有兴替,没有一种社会制度是十全十美的,是历久而不衰的。历史中,昨日之坏,也许是今天之好;今日之好,也许是明日之坏。但是这之中一定有不变的,人性中一定有可以长存的。为善而不为恶,一定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除一己之私,为天下之苍生,一定是伟大的人生境界。所以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我们今天看古人,正如我们的后人也会以同样的心情看我们。我们赞颂古人,因为古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值得仰慕的人生境界,试问我们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如果在内心有这样的情怀,不怨天,不尤人,一生寂寞而无忧,自后世自有知己来寻,就算当时别人不理解也无所谓,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啊!虽然每一个人,无从选择生的时间地点,也无从选择死的时间地点,可是你可以选择怎样去活,正如孔子说的如果得到富贵是可以的,就算拿鞭子我也愿意,但是通过不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对我象浮云一样。一个人生在世间,就像旅行了一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日里为求取富贵,不择手段,殚精竭虑,而一旦得到富贵,又忧心忡忡,小心提防,不知道自己是谁,成了钱财的奴隶。人生如此,如如不生。

像孔子一样,坚持理想,学而时习,不知老之将至,不亦乐乎?那么,我们要学什么呢?不是书本,是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夫妻和睦,诚信朋友的人,做一个不怨天,不尤人的默默无闻的人,做一个自食其力,问心无愧的人,做一个不止为自己,也为他人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愿你我共勉!

第四篇:读《朱元璋传》有感读后感

今天,把《朱元璋传》的最后一点读完了,有些许惆怅,“死去元知万事空”。朱元璋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杰出的帝王了。他执政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这是他一生辛勤的写照,他功也多,过也多。可是历史上赞颂他的人并不多,也许是他杀人太多罢,为此后世写历史的人并不太喜欢他,而老百姓却也没有为他传名的本事,所以历史这本帐不可全信,不可不信,怎样分辨,全在人生的境界了,也因此人人眼中的历史会有不同。

生活在今天的人和过去的人有区别吗?社会是进步了吗?历史是前进了吗?我自己觉得这些问题是很值得思考的。首先,因为有时间,有空间,才有了历史的舞台。其次,有人类,才有群体。有群体,才聚集成为人类社会。不同的群体,利益不同,才有纷争。随着人类社会化,城市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就越来越重。社会是什么?社会就是人群,社会的一切就是人的内在一切的外在表现,社会上有什么现象,社会上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确实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那么他一定可以了解他人,进而一定可以了解社会。正因为人有物我之别,将世界分成二元相对的世界,而不断的向外在世界的求索。人如果一味为欲望的驱使去追寻外物,外物越大,则内心就越小,进而人就迷失在对外物的欲望之中了。现在的世界强调唯物,其结果就如此,物质社会越发达,精神社会就越空虚,社会上各种匪夷所思,荒诞不羁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人类之间的争斗、掠夺、战争、杀戮越来越多,说到底都是内心空虚所致,而人本身的生存能力则越来越弱。如果一个今天的城市人像鲁宾逊一样漂流到荒岛,没有任何帮助,不出几天就会死了。今天城市化的人如果脱离了彼此,其实是无法生活的。而城市的人没有农村的人种田出粮来养活,更是无法成活。可以看见人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可是在这相互依存中,却又争斗不休,全世界发达国家的人,要靠全世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供养,来过优越的生活;不发达国家之中,有钱人又是靠大多数穷人的劳动来供养。今天我们的社会前进了吗?现在世界这样的情况和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差别大吗?虽然时间空间不同,可是人性确是一样的。而这就是人性吗?人性就如此吗?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如果从这一点上来看作为一个人的生存意义,这意义是什么呢?

人的生存有什么意义?这问题每个人的回答不同。但是要活下去,首先要明白人和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你的付出为了他人,同时你也从他人那里索取了,虽然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能够感受到的。如今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职业分工就越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可是人性并没有变化,因为有生命,人首先都是要争取生存权的。可是为生存所迫而去伤害他人的,情可原,理不容,更何况为了一己之私,为欲望所趋,毫无节制的索取的人,更是不顾他人的死活,其实就像害群之马一样,如果朱元璋活到今天,看到这样的恶人,必欲除之而后快。想象一下,当时朱元璋以猛治国,执法极严,不惜大量杀戮,虽然制造了不少冤狱,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可是站在大环境下看,虽然朱元璋是出于维护皇权的基点,但是也造福大多数老百姓,而除去为富不仁,祸害百姓的人,虽然今天我们不赞成,但是可以明白其苦衷。历史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今天是同样的,老百姓依旧为弱势群体,今天的法律有多大程度能够保护他们呢?最基础的,在法律判决上有很多无法执行,这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如果不从根上着手,在枝枝叶叶上做表面文章,只是自欺欺人,所以说人生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只为他人做嫁衣裳。”可笑,可笑。

人性其实很可怕,社会之中极少数人,吸取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过穷奢极欲的生活,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个官僚的豪华坐车,档次稍微降低一点,够多少穷孩子读书?有钱人大多为富不仁。几千年来的历史,在循环往复中,辗转变化,迁流不息,就像我们的生命,有生老病死,昨日之年华,今日已凋谢。人世有变迁,社会有兴替,没有一种社会制度是十全十美的,是历久而不衰的。历史中,昨日之坏,也许是今天之好;今日之好,也许是明日之坏。但是这之中一定有不变的,人性中一定有可以长存的。为善而不为恶,一

定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除一己之私,为天下之苍生,一定是伟大的人生境界。所以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我们今天看古人,正如我们的后人也会以同样的心情看我们。我们赞颂古人,因为古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值得仰慕的人生境界,试问我们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如果在内心有这样的情怀,不怨天,不尤人,一生寂寞而无忧,自后世自有知己来寻,就算当时别人不理解也无所谓,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啊!虽然每一个人,无从选择生的时间地点,也无从选择死的时间地点,可是你可以选择怎样去活,正如孔子说的如果得到富贵是可以的,就算拿鞭子我也愿意,但是通过不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对我象浮云一样。一个人生在世间,就像旅行了一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日里为求取富贵,不择手段,殚精竭虑,而一旦得到富贵,又忧心忡忡,小心提防,不知道自己是谁,成了钱财的奴隶。人生如此,如如不生。

像孔子一样,坚持理想,学而时习,不知老之将至,不亦乐乎?那么,我们要学什么呢?不是书本,是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夫妻和睦,诚信朋友的人,做一个不怨天,不尤人的默默无闻的人,做一个自食其力,问心无愧的人,做一个不止为自己,也为他人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愿你我共勉!

第五篇:朱元璋观后感

朱元璋观后感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个出生于贫苦大地的农村娃,父母双双死于饥饿灾荒中,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从小没有念几句书的娃娃,在那个诸侯争霸,战火纷飞,温饱不能自足的年代,这个农村娃娃靠着自己一腔热血,超凡眼光,建立雄功伟业,为后世所瞻仰,“自古乱世出英雄”他是是谁呢?他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这部电视剧是在朋友推荐下看的,边看这部电视剧时,我一直在思考朱元璋这个人,不得不为其折服,从他身上也学会到很多东西。

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1、描述光明远景。首先作为团队领导人一定要给他们描述一个可以看得到的美好未来,让他们跟着这个未来走,而不是跟着自己走。

2、学会收心。通过生活中点滴事,使别人感动,让别人看到自己诚意,让别人死心踏地归顺自己,当然跟着自己的兄弟,也不要亏待别人,同享福,然后一起做大团队,扩张疆土市场。

3、选对靠山。刚开始起步时,你并不强大,你的人脉圈并不广,所以你刚开始起步时,你需要归顺到差不多势力下,借助他的圈子扩展自己势力,同时也扩大自己圈子。

4、绝对忠诚。对自己的顶头老大,要表现出绝对忠诚,你可以表现出你对外面的野心,但是你的野心绝对不能让他感觉到你要替取他而代之,否则其实你再有能力,他也不会把机密告诉你,甚至打压你,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控制不了的人纳入自己团队。

5、博大胸怀,展示你无比大的心胸,即使竞争对手,也争取把他纳入你的旗下,平时多给与点别人尊重,自己大方点,牺牲点,展示你那“海纳百川”的胸怀。

6、恩威并施。对自己兄弟要绝对对他好,对自己对手,要么不斗,要么斗就斗到他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7、长幼有序。在私下场合,谁是老大哥,谁就应该收到最高尊敬,不管职位了。

8、自古家庭和事业两难全,尽可能学会平衡他们,家和万事兴,学会隐忍,坏境能影响很多东西。

9、学会成长。成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一夜暴富,这样的事业不长久,爬的高,摔得也惨,比喻胡惟庸。

10、保持一颗恬淡的心。人生起起伏伏很正常,今日大富大贵,德高望重,说不准明日就是阶下囚,比喻现实中的徐才厚,晚节不保,今日还是农村娃娃,明日也许会是国家领导人

下载读《朱元璋》有感(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朱元璋》有感(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元璋读后感

    1、最成功的励志典范: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从死人堆......

    朱元璋观后感(5篇)

    朱元璋观后感 朱元璋>观后感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个出生于贫苦大地的农村娃,父母双双死于饥饿灾荒中,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从小没有念几句书的娃娃,在那个诸侯争霸,战火......

    《朱元璋传》感悟

    《朱元璋传》悟公司及个人 进入成都尼达罗以来写的第一篇人物传记感悟 朱元璋一个奇丑无比的放牛娃,做到大明国的开国皇帝,是命?是运?抑或是自身努力呢?!纵览全书,发现其成功有命运......

    对联天子朱元璋

    对联天子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

    《朱元璋传》读后感

    《朱元璋传》读后感 毛泽东对放牛娃出身,没有门荫可依,没有背景可靠,徒手夺取天下的朱元璋非常感兴趣。称其为老粗能办大事,从“毛泽东年谱”中可以发现,在三大战役最为紧张而繁......

    朱元璋传读后感大全

    朱元璋传读后感在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上,我们开始认识朱元璋这个人物,那时候我只知道他是明朝的创立者,对他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吴晗先生所写的《朱元璋传》这本书,我对朱......

    电视剧《朱元璋》观后感

    电视剧《朱元璋》观后感花了将近三天的时间看了胡军主演的长篇史实电视剧《朱元璋》,有几点感想:第一,从治国平天下来讲,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出生最贫贱的皇帝,最终能歼......

    朱元璋祖坟传说故事

    朱元璋祖坟传说故事 朱元璋祖坟传说故事 1、 朱家天子刘家相,改朝换国不换相 明太祖朱元璋,原籍苏州,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世居苏州,业家为活,家里非常贫穷,后因饿荒迁徙至凤阳,......